一個手上有 40 多萬的投資小白該怎麼取得適當收益,跑贏通脹?


不邀自來

先答題:受職業因素影響,答案必須是資產配置。但題主給的背景條件實在太少,部分缺失信息,我們根據社會常態進行分析(例如風險偏好,持有時間等)。

關鍵詞1:40萬

40多萬,不是4000多塊,可操作空間還是比較寬裕的。股票定投是個不錯的思路,但畢竟是高風險投資標的,板塊不好,不停投不停虧,近期這個點位,如果急功近利,又承受不了震蕩調整,損失也可能是分分秒秒。題主既然將自己定位新人,個人雖不建議滿倉股票市場。但學習和嘗試,是不管你有多少資金都應該不斷去進行的一件事。

關鍵詞2:小白

作為一個理財市場的二年級菜鳥,談不上建議,分享一下理財經驗吧。

1. 先給自己做個公允的「風險評估」,了解一下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偏好。這邊聽說牛市來了就去炒股,那邊說政府要救樓市了就去買房。最後牆頭草,兩邊倒,到頭來也不知道是怎麼虧的,為什麼會虧。盲目投資,跟風理財最怕的反而是你一開始還賺了,然後你開始追加資金,但有一點我們必須謹記,我們可以有無數個100%的收益,但我們最多只能承受一個100%的損失。

2. 在40萬的基礎上,常見的個人投資渠道有:存款,理財產品,基金(貨幣,債券,股票),股票,外匯,黃金,P2P等等。

我們以」平衡型「投資者為例,綜合所有標的的風險等級根據投資比例應在3級左右,若金融市場前景較好,可以偏向4級,反之則進行風險規避。

由於題主沒有交代風險偏好,沒有交代理財周期,沒有交代自己的年齡和收入情況,也不知道這40萬是全家的資產,還是父母給你練手……依舊按照社會普遍現象進行資產配置:

貨幣基金(年化收益5%):10%——用於應急和調整,以防家庭的不時之需。作為一個理財工作人員,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推薦一個收益高的產品給我吧」,「推薦一個風險低收益高的產品給我吧」,但既然都這麼貪了,怎麼就沒人問我「推薦一個收益高,風險低,想拿就能拿的產品吧」?實際上,靈活性的重要性對我們的生活來說,很多時候,不亞於收益本身。錢到用時方恨少……利息什麼的遠遠不如本金能解決問題,不過考慮到T+1而非T+0,配合一張額度可觀的信用卡,應該能在較少活期的情況下,將資金儘可能的運用起來。

債券基金(年化收益10%-15%):40%——用於分攤風險,10%-15%的數據取決於485111和110008,這兩支基金我一般都推薦新人操作定投,相當穩健。其實很多可轉債型的基金收益更高,但這40%是為了求穩,達成使命就行。PS. 這40%還有個好處,不用花心思,買好等著就行,幾周看一次吧,放個半年幾個月,不用太擔心。現在人民幣降息中,流通率較高,債券市場仍處於看好前景。

股票基金/股票(年化收益-10%-25%):20%-30%——市場行情好的情況下,例如前段時間的瘋牛行情,買個大盤股的基金,2個月能賺30%,年化180%。但倘若你變接盤俠了,怎麼辦呢?但我還是建議你真槍實彈地做一些,從股票型基金開始做起,不容易滿倉踏空,對大盤的走勢能有概念,去學習基金經理持倉的理念和思路,都能讓自己未來自己炒股少走很多彎路。不信邪?要自己上,you can you up,只是切記,理財是場馬拉松,絕非短程衝刺,路漫漫其修遠兮。

剩下的20%-30%,可以根據市場前景,風險偏好,資金靈活程度進行規劃。求穩的就買理財產品,新潮的可以試試P2P,因人而異。考慮到僅僅是股市的複雜和多變就夠新人喝一壺的了,還是建議省心的為主,目前理財產品收益率在5.5%-6%左右。

關鍵詞3:膨脹

題主的目的明確讓人點贊,理財的目標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但我認為理財同樣是一件」勿忘初心「的事情。綜合上述觀點,即使考慮到市場較差的情況下,只要能做到合理止損,那麼收益可以控制在3.5-15%之間,根據經驗會在6-12%左右,接近跑贏通貨膨脹。

最後,此答案畢竟沒有其他知友帶來的收益立竿見影。但求讓題主更了解身邊的一些投資渠道,常言,最好未必最合適,希望題主能找到屬於自己最合適的理財途徑,與君共勉。

以上,拋磚引玉


這個問題有難度,想到一些勉強及格的方案。首先把題主的問題描述為:尋找簡單方法較穩定跑贏每年CPI?

方案1:貨基+債券指基1:1組合

例如南方現金增利A(貨基)與博時上證企債30ETf的1:1組合(每年初再平衡一次),基本可以達到目標,見下圖:

戰績:過去10年,7勝3負,平均跑贏1.08%,最差一次跑輸3.26%,其它都還可以接受。本來只用債券指基就可以,但債券指數波動有點大,加上貨基可以在債券調整時平滑一下。向未來看,這種方案我猜測(未驗證)能夠長期保持類似的戰績。具體貨基、債券指數(指基)可以任意換,影響應該不是顛覆性的,只要別太差的就行。另外本方案的門檻資金也就幾千元,容量也很大,所以資金量大小都可以適用。

方案2:陸金所

近幾年陸金所之類的有擔保網貸,收益率都在6%左右,長期限的可以更高,至少在近幾年跑贏通脹沒問題,而且戰績好於方案1。未來會怎樣我猜不到。陸金所這個級別產品的門檻5萬-10萬吧。類似的有擔保網貸也可以,一些P2P可以分散投點,收益更高,但佔比不要太大。

(上圖截圖日期20150301,陸金所主頁)。其它方案:例如投資股票、股基、全球資產配置、大類資產配置

風險更高一些,但使用得當則長期效果會更好,只是操作上稍微複雜一些,不符合簡易原則。建議題主先採用某種簡易的方案起步,然後持倉的同時去了解更複雜一些的方案,等有把握後再換過去。


如果單純從收益角度,很多投資方式都能達到跑贏通脹這個目標,但在選擇之前還要問自己幾個問題,首先就是評估自己能承擔的風險有多大。

風險包含很多方面,通俗的講主要有兩點。一是潛在本金損失,除了投資國債和銀行存款以外,任何投資都有或大或小的本金風險,那麼為了收益你能不能承受這種損失,能承受多少,這是第一個問題,潛在本金損失。

二是價格波動。舉個例子,投資股票你可能一年賺30%,但可能這個月虧10%下個月賺15%,或者連虧三個月10%再下一個月又翻倍;以天為單位的話,40萬本金每天有一兩萬的浮動盈虧是很正常的事,心臟是否可以接受,這是第二個問題,價格波動的承受力。

個人認為想清楚這兩個問題,就想明白一大半了。實際上,這就是你風險偏好的一大部分。很多調查問卷也好,專業諮詢也好,問的無非就是風險承受能力有多大。

接下來的問題是,你的投資期限有多長,什麼時間需要用到這筆錢?注意,投資期限也會影響到你的風險承受力。一般來講期限越長越能夠容忍潛在風險,反之投資期限越短風險承受力一般越低。比如說,半年之後你一定要結婚買房,並且這筆錢由於要交首付你不能接受任何本金損失,那麼即使你本人是一個大心臟選手,你的投資期限也限制了你的風險偏好。這種情況下,半年期的固定收益投資可能適合你,而時間不確定性和波動性比較大的股票投資就不太適合。因為股票儘管長期投資回報高,但短期很難講什麼時候價格會漲,也可能遇到黑天鵝事件,而固定收益類的期限和收益不確定性就小了很多。


從目的來說,投資和理財目的不同,理財是為了財富保值或略有增值,至少跑贏通脹,而投資是為了更高的收益,讓財富快速增長。擺正自己的目的才能夠明確自己的投資方式,舉個例子,按照一年8%的複利收益率,9年左右能夠讓資金翻倍,是否能夠滿足你的預期,個人投資考慮的核心有兩點,1是風險,2是複利?像2樓所說,投資是馬拉松,你把8%收益複利再往後拉10年,你可以算算你的收益率是多少。

從投資方式來說,穩健理財的方式主要有:餘額寶、理財通和銀行的理財產品,省心不說,還能保持流動性,需要用錢的時候能夠及時拿到錢,其實基本上都是貨幣基金,收益率在4%-5.5%之間,目前CPI基本在2%左右,已經跑贏通脹了,適合大部分個人投資者。其次還有一些安全性較高的理財產品,收益率能夠達到8%,一般投資門檻在10萬以上(這裡暫不透露)。再次就是現在比較火的P2P投資,不過在做P2P投資的時候最好選擇大平台(如人人貸等),選擇的投資項目最好有大擔保公司擔保的,畢竟對於貸款標的企業來說20%的資金成本是沒幾個能夠承受的,所以風險還是略大,投入一定比例即可。風險投資的方式就有很多了,大家比較熟悉的有:股票、分級基金(最近兩年剛火起來的,其實就是股票槓桿基金)、期貨、外匯、黃金等。

從資產配置來說,資產配置是投資很重要的一項技能,我們在選擇任何的投資方式,都需要考慮一個因素,即風險收益比,一般情況下投資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風險越高的收益越高,很多產品低風險高收益的宣傳都需要冷靜對待。如果你希望提高收益又能保證風險,可以在資產配置上做文章,配置的原則是根據自己風險承受能力和收益期望來確定的。穩健型的投資者,可以在固定收益類的產品上多配置些資金,對收益期望較高且風險能力較強的,則可以對股票基金等產品加大配置。舉個例子,20%投資餘額寶(年化收益4%-5%),50%投資固定收益類產品(年化收益8%-10%),10%投資P2P(10%-15%),20%股票基金等風險投資(年化收益20%-50%),粗略估算你的年收益在12%左右,如果你覺得風險高就調低風險投資資金,如果希望收益高就調高風險投資比例,這個就看個人了。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規避單一投資的風險,且可以靈活根據風險承受能力獲取更高收益,因為一切不以賺錢為目的的投資都是耍流氓。當然,前提是有一定的資金量做配置,你就整1000還配置啥,對吧,樓主40萬資金完全可以。

從個人能力來說,你所擁有的投資能力決定了你的投資方式,如果完全沒有投資經驗,那麼可以通過餘額寶這樣的理財產品,省心,基本上每天查看獲取收益就可以了。如果有投資經驗,你會發現市場上有很多投資方式,比如:股票、債權、分級基金、期貨、P2P、甚至貴金屬等,但是每個領域投資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學習和經驗總結,否則就是扔錢入水。

從階段來說,年輕人與年長人所需要的投資方式應該略有不同,年輕人學習能力強,所能承受的風險能力也強,資本基礎比較弱,所以更偏向於可承受風險高一些,收益率也可能更大的方式。當然前提是考慮上面兩個因素(目的和能力)。

綜合以上因素,樓主可以自行腦補,選擇適合的投資方式。


建議比例20-60-20,分散於低中高三種產品配置上。結合當前的金融情況,建議適當增加在高風險產品的配置且長期(不低於一年)持有。

以下為中低高三類產品及推薦情況,相關產品及購買渠道羅列如下:

國債:關於公布2015年關鍵期限國債、50年期國債儲蓄國債和第一季度國債發行計劃的通知

貨基就不說了,餘額寶理財通之類的;

銀行理財產品:中國理財網-銀行理財產品大全

分級基金A類:可以去天天基金網或基金官網查詢購買。

純債基金、一級二級債券基金:天天基金網;

P2P網貸:推薦陸金所、宜人貸、人人貸、翼龍貸、積木盒子、有利網等,可參考其他答案中的回答;

強烈推薦指數型基金最後,個人寫過一個關於普通人如何投資理財的回答,建議一邊學習一邊實踐,單純聽從別人建議購買理財產品是沒有出路的。。。普通人如何合理的理財投資,有哪些書可以學習閱讀? - 代允龍的回答


如果有一定交易經驗的話,可以投資操作分級基金:《穩定盈利:分級基金實戰攻略》;或者定投指數型基金:《股海藏經樓「價值投資」方法》


black litterman


股票定投


贊同上面的答案,最最重要的一條原則,資產配置

我是20萬的樣子,把我的方式寫給你,非常簡陋,也不專業,僅供參考

10萬陸金所,9.2%年收益好像,陸金所在推廣階段會不定推出某些特別好的理財產品和活動,可以關注,5萬餘額寶,主要是隨用隨取,3萬買基金,股票型債券型都有,2萬在股市裡瞎折騰,去年降准後果斷入手中信證券,但是加上其他股票總的來說還小虧,不指望在股市賺錢,主要是理解資本市場吧,慢慢積累,慢慢就能明白市場的一些邏輯

另外,先去銀行辦張白金卡,銀行的人會給你打電話的,40萬可以辦張不錯的,免息期長積分多的那種,具體適合哪種卡你自己參考,消費盡量刷卡,餘額寶綁定自動還款,同時跟銀行的人搞好關係,比如我開證券戶就是找給我打電話辦白金卡那位,當然也可以不在她那開戶,但是何必呢,她也會盡量給你推薦靠譜的基金股票什麼的

總之吧,理財既然是一項技能也更像一種生活態度,我們不是專業人士,這樣一年多下來,覺得收穫很多,不只是錢上

————————————————————————————————————

補充一下,別碰創業板,TMD,這是瘋了么,與其說是泡沫,不如說是垃圾


本人從事證券投資行業,簡單說一下對目前環境下家庭投資的看法

1:目前投資標的特點一共有三個要素:流動性,收益性,安全性

正常來說,流動性越高,安全性越高,收益性越低

每個投資標的都繞不開這3個特點,在選擇投資的時候只能去均衡,無法全面顧及

2:目前投資標的上有個大概的資產分水嶺(房產投資暫不說):100萬

100萬以下,可供選擇的投資標的較少,注重安全性的話,基本就是銀行理財,貨幣和債券基金(餘額寶之類的其實也算在這一類中),這些都是流動性較高的產品,缺點就是收益較低或者不穩定,目前差不多在4%%-6%年化左右

追求較高收益的話,需要承受一定風險,可以考慮的是權益類基金,定投,此類標的流動性尚可,安全性無法保證,但是收益預期相對較高,但是伴隨時間周期來說,有很大的不確定因素

100萬以上,私募是目前的主流,因為私募產品的管理規則和激勵性質,未來市場上的優勢資源,包括機構研究成果,高端基金經理人才都會像私募轉移。主要包括基金專戶,對沖,信託

專戶產品一般來說3個月開放一次,流動性一般,安全性普遍高於公募產品,收益性整體也跑贏公募,正常年化在15%-50%區間波動。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之前管理的產品歷史業績)是關鍵

附圖:

信託產品一般1年起,普遍是2年以上,約定收益在10%左右(在銀行購買的話大概8%),流動性較差,收益尚可,安全性也不錯(極端情況我就不攤開說了)

對沖基金算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鮮事物,在國外已經較為成熟,特點是收益曲線穩定,流動性不錯,安全性較高,年化一般在8-15%區間(去年11月份市場權重股大漲,對沖基金遭遇滑鐵盧,1個月之內凈值暴跌有的達到17%,這種現象值得深思,但整體曲線來看,A股市場在經歷的3年熊市中保持穩定向上的趨勢)。附圖

3:結合題主的資產情況,題注再結合一下三要素的偏好。我個人覺得目前市場環境下,在資產配置上超配權益類基金,混合少量銀行理財是比較好的選擇,但是投資眼光要略長遠一點,想快速博取短期收益是不現實的,等待資本市場走出一個像樣的周期,才是收穫的時候。

以上請指正


簡單回答一下:

對於40萬元的資金來說,風險控制,也就是保證本金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當然這個也可以根據你的收入情況來進行,主要是股票,基金,黃金,信託,定期存款,國債,餘額寶,銀行理財產品(很抱歉就了解這麼多,其他人所謂的購買美股,港股什麼的不甚了解)。

在目前來講很少能夠跑贏市場的,這是因為在目前的經濟條件下,如果40萬的資金跑贏市場,不是不可能,是你冒著損失本金的風險得到的。

還有一個解釋是關於市場經濟的,如果每個人都能讓財富增值,財富會不停的虛長,所以現在只能讓大部分人損失財富,少數人增值,這就不展開講,涉及很多面。

目前只能購置餘額寶,定期存款(某些商業銀行可以多給你0-1%的利息,是額外給你的),或者銀行的理財產品,切記不可全部購買理財產品。個人認為是有風險的,傾向於保守理財,因為在理財產品購買的協議里,雖然是保本保收益,但是最後的幾行會寫著「如果有變動,不另行通知」類似的術語。這就代表著保本保收益的也存在風險。黃金,股票,信託,基金都是風險性很高的東西,樓主慎重。

股票>基金>信託>黃金>定期存款>國債

銀行理財產品分為幾種,1,保本保收益 2,保本浮動收益 3,非保本浮動收益。從這三中字面意思就可以了解其含義,風險程度逐級遞增。

很多人提出的高大上的回答沒有接觸過。所以對於問題的答案就是:

在乎資金的安全,就選擇餘額寶,定期存款,保本型的銀行理財(千萬不要被忽悠買了保險)。

不在乎資金的安全,選擇基金和股票,外加一部分的定期存款。

千萬不要相信股票年收入百分之幾十,沒有定力的人很少能夠得到百分之幾十。

我試過模擬年收入五十以上,實盤收入是負數,當然水平有限跟大神不可比。


我覺得 看自己 經常用的產品 比如手機 或者通用產品 你覺得他公司的 產品 就 不錯 然後 他產品本身的價值, 然後進行長線的持有 比如美股 中國的股票就不要


40萬就去投資港股或者美股吧,雪球排名前幾的組合都出自美股和港股市場。記住不要滿倉搞就好了。


理論基礎:

強烈推薦新人看劉建位寫的 巴菲特教你買基金

這絕對是適合所有小白的零基礎低風險較高收益的方法。

這個投資原理就像長征,你一直跟著大部隊走,肯定不是第一個通過長征,但是也絕對不是落後餓死的那個。最後會跟著大家獲得長征勝利。

下面是具體操作方法:

10萬作現金儲備,比如五萬買債券基金,五萬買貨幣基金

30萬定投滬深300基金,不懂就分5個月每月15號買入。懂就觀察走勢,每次買6萬,每跌10%補倉一次,若漲上去就不用補了。觀察滬深300的市盈率,高過30倍開始逐步拋。不懂就賺夠預期就一次拋完,然後再來重複問問題。但最好還是把那本書看完。


10萬元理財,10萬元買股票型或債券型基金現在3000點故買股票型基金,10萬元買股票,留下10萬元貨幣型基金.因為可以隨時變現,或家中突然有事,或股票基金下跌,然後補倉位.要知道,手中的子彈不能打光,永遠留著一手,最後的子彈是救命的.如果股票基金跌掉一半,即現在的3200點跌到1600點,這是不太可能的,說的是假如,那時10萬理財和10萬貨基轉為股票型基金或股票,如果萬一市場調整到2800點,就變現10萬元貨基補倉位


跑贏通脹易,跑贏慾望難。



你存餘額寶裡面…一天40塊錢收益,一個月也有1200…也該可以了吧?


我也知道這很痛苦,但是事實就是這樣殘酷! 跑贏通脹,不用想了,大部分人都不可能跑贏通脹的,長期看也就持平通脹! 理由很簡單,大部分人貨幣增量就不可能超過整體貨幣的平均增量!舉個例子:100個人分100個蘋果,平均一人一個!現在蘋果增加到110個,大部分人分的蘋果也就接近1.1個,如果大部分人分的超過了1.1個,也就意味著少部分人不僅沒有增量還得倒貼!(況且這還沒有扣除耗損,也就是分蘋果的人獲得的超額收益)


以現在的市場情況 滿倉指數基金就好了

以998-1664-2638線做止損線


推薦閱讀:

股票一旦出現什麼樣的信號代表牛股爆點?
2016年股市的趨勢會如何呢?對於投資有什麼建議呢?
如何精確判斷一個臨街商鋪是否值得投資?
怎麼理解周易和股市 K 線的關係?
年收益24%的理財產品風險有多高?此類理財產品公司是否有非法集資或詐騙的嫌疑?

TAG:投資 | 理財 | 股票 | 個人理財 | 理財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