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果不久的將來中國發生次貸危機,那麼作為老百姓現在可以做的準備或預防是什麼?

次貸危機


存錢,發生次貸危機以後房價下跌,你再買。

這樣。我一三五住一套,二四六住一套,禮拜天去郊區的別墅里。


美國版次貸危機中,黃金好像漲了很多


謝邀,不過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並不是很合適,做宏觀經濟研究的手握數據更適合談下看法

我就說說個人觀點吧,老百姓能做的其實很有限,屬於典型的抗風險能力弱的群體。概括來說無非是降低負債率,減持投資類產品,提高個人職業競爭力,但很多人是沒有能力做到上述幾點的。

負債率,現階段來說如果沒有玩槓桿投資的,那麼主要應該是房產貸款和部分信用卡透支了。中國人向來是喜歡儲蓄而不是負債的,如果負債必然是不得已,所以大多是明知有風險也無法減少負債率的。減少負債率需要忍痛割愛,有個段子知乎上也經常看見,說既然不看好房產後市那你賣房啊。確實還真賣不了,那些負債的要麼不甘心,要麼在自住賣了更買不起,租房更是任人宰割。於是只能繼續背,一旦遇到失業潮扛不住月供就崩了,提前還款的能力也比較有限。

減持投資產品,尤其是大額基金和股票,避免屆時資產嚴重縮水血本無歸,不要不甘心被通縮貶值而盲目投資回報率顯著高於基準利率的理財產品,不要購買需要長期持續投入的保險產品。

職業競爭力就不說了,能者自能,再不景氣的行業也有就職者。如果沒有轉行的能力,就盡量做到本行的優秀地位


有個笑話(知乎眾應該百分百都看過吧)說,兩個好朋友結伴去山裡打獵,結果遇見了大熊。

倆人一看,一個嚇傻了,一個開始系鞋帶。

嚇傻了的問系鞋帶的:你還能跑過熊?

系鞋帶的回答:我不需要跑過熊。我能跑過你就行了。

這個笑話就是答案。

作為普通百姓來說,應對經濟危機也好,應對戰爭也好,最佳做法就是:

好好活著。

如果你從現在開始準備的話,那麼首先開始健身吧。

至少不生病就從某種程度上避免了破產。


黃金和日元是常見的避險資產,中產階級可以考慮配置一些。

至於想我這樣的無產階級,全身上下最值錢的就是自己的命了,確保自己能活下去就行。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看不下去了,怒答一記:

次貸危機分為兩個階段:信用危機和流動性危機

信用危機:貝爾斯登到雷曼之前

流動性危機(金融危機):雷曼時刻

信用危機:日元,黃金表現還可以

流動性危機:美元(黃金也出現暴跌,日元表現不如美元)

全程都在漲的:美債


把錢存到保險柜。


郊區買別墅,門口種蔬果,屋內養牛羊。


最近開始回顧次貸危機後各市場的走勢變化和政府的相應對策。正準備上來問這個問題,沒想到已經有人問了。

坐等大牛給大家指路。


種地去大賺一筆


中國對槓桿交易控制得差不多要抓出水的地步。通脹程度可以隨時調整,隨時修正,不用考慮多方利益,而只考慮解決危機。

這兩點都決定了,08次貸危機不會在國內上演。

而作為主要貿易國,攻擊人民幣匯率也不容易。可能有短期攻擊點,但因為貿易進出口量都巨大,這就會由貿易期貨、現貨交易去糾正短時間的貨幣缺口。。

說白了,對中國,做做行情還可以,想搞事,難度太大。要不然,也不會一直喊著開放金融業


危機會有的,但不會是次貸。


杞人憂天。中國怎麼會有次貸危機。拜託了解一下國家的運行機制。美國是因為兩黨制討好窮人選民又失去監管才造成次貸危機。無非是國家出點血,沒有媒體誇大的象塌了天。我們國家絕不會,危之前早糾錯了。媒體的話,至多相信三分之一。


亂世金銀,盛世古董。這不是沒有道理啊,卧槽,我家還有一個明朝的瓷器沒出手呢!


中國地產行業現在有次級貸么?如果有,加槓桿了嗎?如果加了,有反向投保么?

題主搞清楚什麼是次貸危機再來提問吧,這個真的不知怎麼回答


我的看法不太一樣,我認為最好在有一點錢的情況下,買點黃金,對黃金!

經濟危機跟貨幣貶值還有通貨膨脹以及物價飛漲,大多是掛鉤的。如果真有那麼一天,紙幣的後果嘛,參考辛巴威,委內瑞拉,盧布等。

金銀是不能吃喝,但能增加你的重量,不被風吹走,另外我不說買房,已經買了很多房子的人,不會問這個問題


卸載知乎


說的好


推薦閱讀:

為什麼看似很少有經濟學家強調美政府是 2007 年次貸危機的罪魁禍首?
美國人可以直接從房地美房利美貸款嗎?
電影《大空頭》里的邁克爾巴里在現實中是什麼樣子的?
歐洲債務危機和美國次貸危機有什麼不同?

TAG:次貸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