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部分中國女性的身材追求是否過激?

我發現身邊不少女性都過分追求瘦,就是那種寧可瘦死也不要胖一點的想法。

因為我經常健身,身邊不少女性朋友也請教我如何減肥,然而我發現很多身材根本不胖,甚至偏瘦的女生問我的總是:如何減肥。甚至有的女生170的身高只有45kg還在控制飲食減肥。。。

健身後我對女性的身材標準有了很大改變:fit女生和瘦女生完全是兩種概念,而且瘦並不等於好身材

是否中國女性的身材追求過於極端?難道還停留在幾千年前的「楚王好細腰」的審美?這種觀念的形成過程是什麼?


我幾個月前在國內試穿件S的裙子,尺碼剛好合適,我非常滿意。

這時售貨員說,你穿M才會顯瘦!

我166,55kg,雖然不瘦,但還不至於要顯瘦吧!

我說,我不需要顯瘦,我本來就很瘦!

我去剪髮,理髮師說,等前面的頭髮長了包住臉,可以顯臉小。

可是,臉小一定很好看嗎?

跟個小女生出去玩拍照。她讓我把腿放鏡頭前面,踮起腳尖,顯腿長。

腿沒那麼長,為什麼要顯那麼長?po到朋友圈,難道朋友們會評論,你的腿真長?

大家說話都不思考了,跟背台詞似的,好像從來沒想過自己的下巴沒尖到當兇器,腿沒跟丹頂鶴那麼長,就是美得「剛剛好」!

剛剛好,不就很好嗎?如果維秘們的身材是100分,那我們80分,80分不就很好嗎


是的。過分追求瘦和骨感是一種病態,是過激的。可是把健身追捧到知乎政治性正確的地位上,就不是對女性身材要求的一種過激嗎?

親身經歷。

我身高174cm,正常情況下體重保持在54kg~55kg。

去年秋天出國之後,吃著埃及的高熱量食物,上半年一下胖到了58kg~59kg。

因此上半年的心情非常糟糕,總是不高興,看鏡子里的自己,也會把缺點放大化。摸著長出來的肉,很焦慮,做什麼(尤其是複習考試)都不開心。

但是平心而論,以這個身高,就算胖到60kg,真的很胖么?能算到胖子的範疇里嗎?

不能。

可是在很多直男的眼裡,女生體重應該不過百。很多女生也樂於說自己是小鳥胃,吃幾片菜葉子就飽了,永遠保持s碼的嬌弱形象。

我覺得我不算要追求極端瘦的人,但是還是無法接受自己胖了八斤的事實。我開始健身,對於意志力不太堅強的我,也真的堅持下來了。

健身確實強身健體,我非常欣賞身材健美,有點小肌肉的美感,同時我也非常嚮往這樣完美的肉體。

回國前我天天跟國內的親人朋友念叨自己胖了,是多麼多麼心煩。回國後他們並沒有覺得我胖,更沒有我自己說的那麼誇張。

後來我又回到了原來的體重,也有了一點馬甲線和各種小肌肉。再回到埃及的時候,雖然我瘦了,可是同學們也沒有覺出來我有多大不同。

我也突然明白,原來是我跳入了自己畫的圈子,除了我自己,其實別人並沒有那麼在意我的身材。

知乎有多少健身答案像雞湯一樣告訴我們,只要你瘦下來,只要你健身,你就能贏得一切你想要的。

我健身了,在同樣的體重下,身材現在確實比從前更好看了。

可是,這只是別人未必會注意到的,一個關於你的小小的點啊。

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媒體給我們規定了美的標尺,而這些標尺也越來越多:

鎖骨放硬幣、a4腰、iPhone6腿、馬甲線……

更多的營銷抓住了「健身」,寫了更多的營銷段子去強化這樣的觀點:

沒有這樣的身材你就沒有好的人生。

可是美,真的是有準確標尺的嗎?

健身是一種好習慣,不瘦不健身就不可以美嗎?

把美的要求單一化,苛刻地要求,才有了批量化生產的網紅臉。

如果過分追求瘦是一種極端,那麼過分要求人人健身,健身的人自帶優越感,覺得不想健身的人就不美,難道不也是一種極端嗎。

美應該是多元的。

大家應該彼此尊重對方相異卻又不會影響他人的生活方式。

最後,

雖然有以上想法

但我還是無法跳出這個圈,

我還是希望自己瘦了拍好看的照片,

我還是覺得有馬甲線很漂亮,

我還是一個追隨潮流的人,

我還是無法真正自信,

我還是在意別人的看法。


中國女性那追求的是一個字瘦,很少有最求「身材」的。如果按身材的標準要求,還遠不到過激。

出門搭眼看看,屁股扁的不行的,含胸駝背的,溜肩的,太多了。


中國女性對身材的極度追求是在父權結構和消費主義雙重結構下的過激反應,體現出了女性的自我物化。

1父權社會結構下的女性身體價值。

父權結構下,男性被看重的價值是社會價值,而女性所提供的則是身體價值,即生育繁殖後代的能力和身體的觀賞作用。因此女性身體成為了一種寶貴的資源。處於父權社會規訓網路之中的女性把一系列男權觀念無意識地內化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念,從而形成一種女性內在的主觀規訓。於是她們傾向於維護男權社會制度和觀念,遵守父權社會結構下的性別角色準則,高度重視自己身為女性的身體價值。對身材的追求是其中的一種表現。

2消費主義對身體審美價值的極端重視。

在現代社會,隨著消費主義的興起,身體成為了人自我認同的核心,人更多的是通過個人的身體感覺狀態而非出身門第、政治信仰或職業來確立自我意識和自我身份。身體的外形、身體的消費價值以及身體的審美價值是社會核心關注話題。

消費主義使得人的感官被公共化進入公共場域當中,身體觀念與文化身份認同合流形成公共話題在公共場域中被討論傳播。同時,消費主義對感官的極度依賴使得對肥胖的極端貶抑和對健身的推崇,健身被賦予了高價值屬性。身體成為消費主義慾望的主要載體,個人的身體狀態成為了被消費的話題,並參與到審美秩序的建構當中,身體的實用功能逐漸退場,而身體的審美功能變得愈加重要,身體的外觀、身體的視覺效果、觀賞價值以及消費價值被突出強調。人們對永遠年輕的渴望以及對身體的老化持極端拒絕和恐懼態度,減肥、運動健身和美容等美體實踐變得愈加流行,為了保持身體的外形和觀賞審美價值,與化妝品、美容整形和健身等相關的強大的「美麗工業」和「身體工業」順勢而生。

兩者的合流使得女性的身體成為最完美的消費品,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女性對身材的極度追求是一種主觀規訓,成為了消費主義和父權結構下的自我物化表現,女性的身體在被規訓的過程物化、對象化和客體化了。


Q:是否中國女性的身材追求過於極端?

A: 注意,這不是中國女性的專利,歐美和其它消費發達的地區一樣是這個樣子,只是中國從眾心態比較普遍,所以會更容易造成這種極端印象的普遍性。

Q:難道還停留在幾千年前的「楚王好細腰」的審美?

A:並非是幾千前一樣的審美觀,但形成原理可以說有點接近,每當生產力量復甦時,人類的審美就會傾向於力量和肌肉,例如:力道山經濟現象。 每當消費主義盛行時,就會流行瘦削,中性的審美。

Q:這種觀念的形成過程是什麼?

A:其實這個對「瘦」過度追求的心理模式如何形成,早在上半年某自媒體寫「白,瘦,錐子臉,是XX審美」的爛文章時就想出來說句話,但是懶得去蹭那個熱點。今天就以這個問題答案為契機來簡單說一下:

首先,從當事人個人角度講,這是某種程度的心理疾病。其原因在於「自我價值」定位太低的焦慮無法得到緩解 ,傾向於把壓力推卸到「一切都是胖的錯」 上。

然後,對人體審美,大眾的審美往往容易被「時尚圈」給帶走,而 時尚圈 的話語權核心,又往往會掌握在「成衣設計」這個圈子裡,這個圈子的設計理念就是 以服裝的表現力為核心,人是次要的,人和衣的整體中最不應該出現的就是明顯的人體特徵和個體特徵,典型的對立面就是 雄壯,鼓突的肌肉這種男性特徵,還有豐乳肥臀 這種明顯的女性特徵。 所以只有中性方向的 瘦 和胖,然而 胖子在衣服下同樣是鼓突的肢體,所以只能把瘦子留下來。

所以,什麼時候 食品行業掌握了審美話語權,那麼大眾審美會傾向於胖子,什麼時候健身行業掌握了審美話語權,大眾審美就會傾向於運動達人的體型。

沒有任何人的意志和審美是完全獨立自主的,都被洗過腦,或多或少而已。

---------------------------此外----------------------------------------

在這裡多說幾句關於流行的錐子臉審美:

錐子臉審美是正常女性面相審美 ,在網媒發達的」讀圖時代「產生的畸變、

照片是2D的平面,而真人是3D的立體物體,拍到照片上,會把人的面相變得扁平化,從而產生」臉部過寬「的錯覺。如果是一個很有經驗的攝影師來拍照,TA可以利用光照,陰影來重新立體化面部特徵,然而 手機等攝影器材的普及,一大批毫無攝影經驗技能的人也開始大量拍照,而網路社交的」看臉「很多都是在看照片,所以」瘦的臉才是好「這種觀念就畸形又快速的產生了。


從前我不接受自己,認為只有瘦才是美

現在在我接受了自己,只要我健康,就很美。


知乎上很多偽造身份的營銷號都是從盜圖發胸,腿,臀,腰開始。

為啥啊?

漲粉快,而且不露臉不容易人肉啊。

所以你問是不是部分中國女性對身材追求過激?

大多數知乎男性還對女性的身材追求過激呢。

多說幾句。

這就和從小教育女性嫁個好人家,不用用功讀書一樣,是種社會壓力。

而且身材並不等於健康,減肥茶,節食更不等於健康,春晚的女神和女漢子循環播放更加完全和健康沒關係。


1、部分女性的身材追求的確過激

現在的女生中,有一些過分的追求瘦,就像題主舉得例子。這種對於瘦的執著,的確過激。但是這種對於身材的過激追求,不僅僅是中國,其他的國家也是一樣。

胖的希望自己瘦一點,瘦的希望自己胖一點。這都是無可厚非的。畢竟自己開心,喜歡什麼樣的體型,也是自己的事。但是90斤的女生,非得追求80斤,還要天天餓著自己,來減重。這就顯得過激了。

2、目前的審美

「楚王好細腰」的審美,挪到現在,想必就是大家所謂的「網紅臉」,放在一起,自己根本分不清誰是誰。說到好看的女性,我會想到90年代的港台女性,這些名字放到現在,你們依然會記得。

日本在91年,拍攝過一個叫做《香港女星圖鑑》的紀錄片,記錄了很多當年的香港女星。現在看來,每個人都各有特點,即便是身材,也不僅僅是100斤為限。而不是現在的女星,分不清誰是誰。

現在對於女性,在身材上,衡量的很奇怪。彷彿對於100斤以上,所有的數值都是胖。而瘦,就是不斷的把數字下壓。對於五官的審美,就更奇怪了。千人一面的感覺。

3、這種觀念的形成

先舉兩個例子吧,一個國內的一個國外的。

第一個是台灣媒體曾經做過的一個調查,調查對20歲以上的女性對於自己的外表滿意程度,結果僅有1/3的人表示滿意,但是在年齡交叉分析時,發現被調查的女性,年紀越大,越對自己的外表滿意。

第二個大概描述下,具體記得不太清了。貌似是美國,一個實驗是在一棟商場的兩個門上方,分別寫上你認為自己美和你認為自己不美,然後觀察進去的女性,會選擇哪個門。結果發現身材偏胖的女性,多數會選擇走不美的門。

總結下這種觀念的形成原因:

①這種審美在存在於年輕的人群中。80,90,00,這三批人群生活的環境,媒體的發展,觀念的湧進,使得這些人比以往的國人,接觸了更多的信息。在媒體上,明星/模特,美,瘦,這三個概念被划上=號。明星=美=瘦。

其實對於女性瘦弱的觀念,中國自國就有,這個也和以往的男權社會有關。但是如今這種「胸大、腰細、腿長、尖下巴」的審美,基本都是媒體灌輸出來的。最成功的一點是,讓大部分女生認為自己覺得,腿要瘦,腰要細,臉要尖才是美。

②社會環境對於女性的歧視。例如身材較胖的女生,衣服都只能買男碼。在和朋友一起的時候,被搭訕的也往往是身材較好的那個,再加上一大幫直男癌,覺得女生只有瘦一點才好。

記得之前回答關於腿部訓練的問題,有女生就評論:小歪,你腿這麼粗,還來教別人瘦腿。我的腿雖然不細,但我從來就沒覺得有什麼不好。

對於自己的身材,有一定的要求,是一件好事。畢竟自己完全不在乎,放縱的吃喝對身體的傷害更大。但是要求也分程度,過激就不好了。

有句話講: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每個人都是不一樣,每種美也是不一樣。要是世界上女性的身材都一樣,那估計就是機械人了。所以啊,你不要覺得自己非得瘦了才能夠變美,才能有自信。什麼樣子的身材都可以很自信很美。

最後放上Adele的一句話:「我從來沒想像雜誌封面的模特那樣瘦。我代表的是大多數女性,而且很自豪……我沒興趣穿細腿褲,我是一個歌者,不想讓別人搞不明白我到底是做什麼的。我很享受做自己的感覺,我見過有些人被一些東西主宰了自己的人生,希望變瘦,希望胸部變大……我不希望我的生活變成那樣。微胖或是身材不佳,這對我從來不算個事兒!」


不止對自己的身材追求過激

還對別人的身材追求過激

別人什麼樣到底礙著你什麼了

健完身發個照片總有幾個瘦子評論

哇好壯 你這樣不好看

哇你腿太粗了像我們這種細的比較好看

哇你不要再練了

是是是

你們這種干煸豆角一樣的身材最美了

給你們拍拍手

最可怕的是這群人里有一些是靠節食瘦下來的

為了不運動不惜傷害自己身體

還要給人安利節食

而且為什麼一定要judge別人的身材?

吃飽撐著了?

跟你們有關嗎

好不容易朋友圈發個圖

不但不誇我不按贊 還要酸我

我那麼玻璃心

是會罵你們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祭個老圖


因為在大多數人不追求真正好身材的情況下,瘦普遍是比胖美的。


題目最後已經自問自答了啊

畢竟我國單純地懷抱著「我喜歡微胖的女孩,一米六九十斤的那種」的乃亦五直男還是很多

而且這個世界對胖子本來就不友好,尤其是女胖子。胸大的妹子手臂不會很細,臀圓的妹子大腿不會像筷子,這些都是基本常識,然而好多人還是並不懂啊

不過我國一直以來都有對他人的完美主義不是嗎?


謝邀。作為一個胖過的人,我只是覺得胖姑娘的生存環境非常惡劣。

很多漂亮的衣服,都不做胖子的號。

所以胖子的衣品,要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和穿得了均碼衣服的姑娘站在一個層次。

胖且漂亮,除了爹媽給的顏值,是個很難達到的境界。

所以大部分情況下,胖=丑和土。

為了不醜和土,姑娘們很驚恐。

而且目前的主流會把體脂低和纖細作為美的風向標。

就比如直男們很難理解的平胸妹子穿白襯衫有氣質很美這種事。

但是姑娘們受這種影響會比較深。畢竟是要買衣服的。買衣服時發現時髦的好看的衣服,幾乎都是瘦子的專利,當然著急。

如果我是開服裝廠的,必然也會上躥下跳鼓吹瘦才美。利益相關唄。省布料唄。

健身方面的利益相關,我反而不認為體脂過低是美。百分之20~23挺好的,一些強行用不健康的方式減到18以下的妹子皮膚會變差,大姨媽會鬧騰。

在美之前,還有健康。

我更關心大姨媽會不會發飆,這個美有沒有可持續發展的意義。

可惜很多妹子來找我健身,並不能完全接受我的理念……心塞。


??因為瘦比身材好更容易達到啊??就像普通模特和內衣模特之間的要求是不同的,而內衣模特需要更大的訓練量腰臀比和胸圍……瘦只用少吃飯而身材好那就難了好嗎??肯定大部分人都那麼懶選的是什麼大家都懂啊。勿噴 可能就我自己的想法。


因為國內很多男的都太娘炮了,所以女的只好追求比娘更娘,比弱更弱,比瘦更瘦,才好讓這些娘炮們安心,敢叫她一聲「妹子」。


我覺得我沒辦法回答她們的心態

9/18補充

評論區說不能確定是姑娘,嗯…安能辨我是雄雌

9/26日補充9/24訓後


我感覺所有的回答都不在點啊。題主問的是「部分女性」追求身材是否過激,而大多數答主回答的都是「部分女性」追求身材不過激。你們並沒有擺出有的證明,而提出了無的例子。壓根就不是回答問主的問題啊。。。好吧。。。我很無聊。。。因為問主你的問題壓根就不需要回答,肯定有啊。。。瘦的有偏激的,追求健康的就沒有偏激的么?

是時候祭出這張圖片了!

-----------------------------------------------------------------分割線-----------------------------------------------------------------

這是(妹子們喜歡的男性)的身材

這是【(妹子們喜歡的男性)喜歡的女性】的身材

圖片不夠貼數據咯~

這是(我欣賞的男性)的身材

#嗯,我選格叔就是專門來追悼一下,畢竟我男神那麼多。。。#

妹子們:怪我咯,我喜歡的男神都喜歡瘦的妹子,我不變瘦不行啊

所以要想妹子不瘦得偏激,主流媒體的宣傳也要附一定責任。下次拍熱門的電視劇,選女主角也要注意,別選鄭爽啊,唐嫣啊這些的。哎,我覺得賈玲不錯~

這樣妹子們就會放開肚子吃了,哇塞為撒子我這麼機智~

想想楊洋撩賈玲的場景,卧槽不說了,給我來兩斤東坡肉壓壓驚。。。

-----------------------------------------------------------------分割線-----------------------------------------------------------------

哎等等,我為什麼不喜歡【(妹子們喜歡的男生)的身材】呢?

。。。。。。

單身狗好像明白了什麼。。。


真的讓男人抱到那種紙片人他們又會嫌棄太硌了摸著分不出前胸後背

男人喜歡穿衣瘦摸著又有肉的

紙片人穿衣服好看,但脫了沒胸屁股扁真的不好看

而男人喜歡的那種又要有腰又要有胸有屁股是非健身不能的

追求紙片人的姑娘大概是還沒談過戀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而已。一些人追求fit,一些人追求skinny,都不是什麼問題,沒有危害社會就好。歐美那樣過於追求健康的體型,反而造成一些skinny shaming的現象也不太好。Every body type is beautiful.還是喜歡這句話。每個體型都有獨特的美。不能用偏激來形容,再說國內的進食障礙沒有歐美那麼多,所謂的追求苗條一般也是在健康範圍內。


這個世界有時候對胖子真的挺殘忍的。

我在小學的時候就120多斤了,初中150,高中180,大學胖到了200。你知道200斤的體重對於一個花季的姑娘來說意味著什麼么。

意味著所有的漂亮衣服你都沒辦法穿,只能去穿那些大媽類的衣服,就算你衣品再好也沒有用武之地。

意味著別人都在忙著談情說愛的時候,你只能在家裡刷一部一部美劇和電影,然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意味著走在大街上很多時候別人會用異樣的眼神看你,而你只能選擇不去在乎。

即便我現在努力減掉了80斤,166身高120的體重在現在的普遍審美里也還是胖= =那些均碼的衣服我還是穿不上,穿白襯衫胸口的扣子依舊還是綳著沒事就得低頭確認一下防止走光。

不止中國,歐美的審美觀也是越瘦越好,無數的妹子在健身房裡揮汗如雨,嚴格得控制自己的飲食,我有個朋友她甚至長達七年沒吃過甜點和巧克力....

這個社會對胖子真夠殘忍的啊,比如在找工作的時候,我曾經聽到hr討論到,招人不喜歡招胖的,有時候會影響企業形象,也曾在聚會的時候聽到過男生髮表過「胖的女的都丑」的言論,雖然本質上說他們的想法都太偏激,但是這也代表了一部分現實。

在那些只有s或者m號的漂亮衣服面前,有時候會覺得,真的就恨自己多了那幾斤肉啊。

——————————————————————————————

以下是減掉80斤的心路歷程

是什麼動力或想法讓你把一件事情堅持下來? - 落錫的回答


中國男人應該適當的對自己的身材追求過激一點點


推薦閱讀:

「死不認錯」有著怎樣的心理因素?
低智商怎麼辦?
不思進取、安於現狀與淡泊名利的區別是什麼?
趕作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為什麼大部分人辦健身卡之後卻不去健身?

TAG:女性主義 | 心理 | 女性 | 社會現象 | 美容健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