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三省六部與明朝的內閣制有什麼區別?

相對來說,誰更先進?能否展開細說,謝謝!


排名第一的答案有不少問題,而且很不全面。我先大概說說,算是標記一下,等有空了再細說。

首先,我感覺那位答主還是沒搞清楚宋代初期的中書門下省和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的區別。首先題主要明確,宋朝不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唐制,而且真正有效運行時間並不長,因為太麻煩,中書擬旨,門下複審,尚書執行。這樣效率很低,而且中書和門下藉助自己與皇權的緊密聯繫,很快就使得尚書省邊緣化了,所以唐代到宋代,宰輔機構的變化趨勢就是三省合一,到了宋初,宰輔機構就叫作中書門下,簡稱中書。但是注意,這個中書並不是中書省,因為同期宋朝還有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的設置。但是這些都是虛職。而且原本由六部向宰輔負責的制度,到了宋代,六部也失去了原有的權力,變成了虛職,六部的權力轉移到中書門下省下屬的中書五房那去了。

至於樞密院,號稱西府,與東府(中書門下)「對掌文武大權」,這個樞密院原本是一個內朝機構,晚唐時是宦官管的,五代時期,因為戰事頻繁,朝代更迭很快,君主往往並不信任外朝宰相,而由自己的心腹親隨掌握機密,而外朝宰相只負責一些日常行政,禮儀等事項。而五代時期最重要的機密就是戰事,故而樞密院就逐漸掌握了軍事權力,並且不斷侵奪宰相權力。到了宋初,由於趙普作為太祖心腹,由樞密使升為宰相,從此宰相就開始重新奪回屬於它的權力。當然樞密院依舊保留,主要掌握軍事,但是位在中書之下,而中書號稱「無事不總」,在重大軍事問題上,西府想繞過東府,那也是不可能的。總得來說,宋朝的趨勢就是東府權力在不斷

擴張,不斷侵奪西府權力。

這僅僅是宋初的中樞權力體制的很小一部分,宋朝官職很複雜,神宗元豐改制後變化很大,南宋又有巨大不同。要說清楚就很複雜了。明朝的內閣制,不同時期也不能一概而論。具體的,等有時間我在細說,或者你可以去看《宋代官制辭典》《宋代宰輔制度研究》《宋代宰輔政務決策與運作研究》等書,明代我不熟,書我就不推薦了,就先說這些吧


首先要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看歷史,其實這個問題的核心就是相權的削弱和皇權的加深

part1 宋朝

首先讓我們回到宋朝,宋太祖趙匡胤出兵兩湖,滅南平和湖南,收了後蜀,拿下南漢,推了南唐。好不容易結束了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那麼問題來了,如何保持宋氏家族的長久統治呢?然後趙大大回顧歷史,以為處理了以下兩個問題就可以長治久安了。(現在看來趙大大真是too young too naive,治國不是誰想治,想治就能治)

扯遠了,還是來解決問題吧~

1、如何使唐末以來潘鎮割據的局面不再重演?

2、怎樣讓全天下受制於我,聽我命令?

經過深思熟慮,我們的趙大大覺得解決第一個問題要收回兵權,於是把一堆開國元老喊來吃飯,席上說「你們回家吧好好養老吧,給你幾塊兒肥沃的田地,種種樹、養養魚、陪陪媳婦、教教兒子多好呀,領兵打仗的事情就交給我吧。」恩威並施,沒人敢不同意,一頓飯解決了問題也沒有死人,於是就有了「杯酒釋兵權」的美譽。然後防止兵和將關係加深,時常調換軍隊,兵不識將,將不識兵。

好了,潘鎮割據的問題OK了,下面來看看第二個問題辦吶?

宋大大在研究了歷史之後發現歷代皇權所受威脅來自六個外部因素,即文臣、武將、女後、外戚、宗室、宦官。題主主要想看看三省六部制,那我們就著重來講這個,至於其他的五種,如有需要我再補充。

宋朝官稱和實職是分開的,除非宋大大特批,否則無實際權力,故我們先不討論宋朝的「六部」,只說「三省」

1、分割宰相的行政權,宰相機構稱作「中書門下」,最高長官實為為宰相,負責行政工作,宰相之下又設置「參知政事」

2、分割宰相的軍事權,設置"樞密院"負責軍政大權,與"中書門下"對稱「二府」

3、分割宰相的財政權,設置三司使負責財政大權

當然,宋大大怎麼也想不到自己處心積慮制定的嚴密的政治制度後來造成了「冗兵、冗官、冗費」的局面啦。

part2 明朝

內閣制第一階段

朱元璋大大搞定元朝以後,著手構建新的政治和社會秩序,所以明朝的統治制度多承襲元朝的,同時又吸取了漢、唐、宋的治國理念,有較多的創新和變革。

明初年沿用元朝的中央體制,用了幾年後朱大大說:」君不能躬覽庶政,故大臣得以專權自恣。「皇帝不爽了,那就要麼殺人,要麼變革。牛逼的朱大大兩者都做到了。

1380年發生」胡惟庸案「,三萬冤魂斷送在統治者刀下,也揭開了廢除丞相的序幕。

」胡惟庸案「後,廢除左右丞相,六部分割相權,直接對皇帝負責。

沒有了丞相,朱大大那真是」日理萬機「啊,全國的奏章看不完,沒辦法就設置了」四輔官「,由民間老儒充任。你想想啊,人家一輩子了,與世無爭,老實淳樸,並無他長,根本起不到輔政的作用,於是洪武十五年廢除。

然後選拔翰林院官繼續為皇帝提供諮詢服務,這是「內閣制"的雛形。

「內閣」最初是皇帝的顧問機構,只為皇帝提供諮詢服務,沒有實權

內閣制第二階段

明成祖時期,正式確立了」內閣制「。內閣裡面的人稱之為」殿閣大學士「,但是他們的正式職務是翰林院官,五品,官位很低權力很小。

仁宗以後,」內閣制「快速發展

東宮舊臣楊士奇和楊榮兼任殿閣大學士,他們級別本來就高,內閣大臣的地位也就慢慢提高了。這個時候內閣可以批答文章、草擬詔令,權勢大增。殿閣大學士稱為」輔臣「,首席大學士稱為」首輔「,首輔實際上已稱為宰相,甚至權力比宰相的還大。

內閣制第三階段

明中期以後,皇帝怠政,多依靠內閣,票擬皇帝看都不看直接批了,所以首輔的權力達到頂峰。

關於明史,更多參見《明朝那些事兒》,明月大大寫的簡直是太贊了。

以上,個人愚見,如有錯誤,歡迎指出和討論,共同學習


宋朝的三省並不是唐朝的三省,宋朝分東府(中書),西府(樞密院)分管文武,門下和尚書不算宰相機構,所以宋朝的三省實際上是中書(分管行政),樞密院(分管軍事),三司(分管財政)部分削弱了宰相權力。明朝的內閣制實質是太祖朱元璋奪宰相之權,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後來覺得太累,讓大學士進內閣當參謀,所以內閣學士的品級低。到明朝中後期,內閣開始掌權,權力變大,財,政,軍一把抓。甚至有架空皇帝的強人(參照張居正)。按三權分立的思想,宋朝對於相權的牽制還是強於明朝。


宋朝的三省六部全是虛的,因為宋朝實行的官、職、差遣 分離的制度。就拿包拯來說,都說他是開封知府,其實他這個官全程:龍圖閣直學士、右司郎中,權知開封府。他是龍圖閣直學士,但是不到龍圖閣修書;他是右司郎中(戶部的官),但是不到戶部辦事;他的實職是權知開封府


兩者相比較而言,從加強皇權的角度來說,明朝的內閣制更先進一些,因為內閣從本質上來說不屬於國家正式的機構,只是皇帝的顧問、侍從機構,皇帝能夠很好地駕馭住內閣,使皇權不至於旁落。

而宋朝的三省六部只是虛銜,在國家決策中已經靠邊站了,基本上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了,而且掛職的人太多,反而增加了國家的財政負擔,使宋朝冗官、冗費現象很嚴重。

總之,兩者不具有可比性。(要說比較,倒是可以比較一下宋朝二府三司制與明朝的內閣制)


宋朝的中書門下制、三省六部制和明朝的內閣制是不是一個東西呢?

宋朝的中樞行政體制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北宋前期(960—1072)的中書門下制,第二階段是之後的三省六部制。

前面說「宋朝的三省六部制都是扯淡」的人其實並不理解宋朝的中樞行政系統。但是從這裡切入其實是沒問題的。

如果要說清楚宋朝的官制體系,其實很難,因為涉及的東西非常多。我寫過一篇文章,介紹元豐官制改革大概花了兩萬字以上?這個我公眾號開張了再發出來。

要弄清楚它們的區別,首先就要明白宋朝的「三省六部制」到底是什麼東西,怎麼運作的。

劉後濱先生說過,三省六部制所實行的其實是中書門下制的那一套方法——或者我們可以認為,「宰相的政務官化」的趨勢依然沒有改變。唯一的區別在於,中書門下制的權力集中於政事堂,但是元豐官制改革以後的三省六部制實際上將相權(包括決策權與具體政務行政權)一分為二(以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分領尚書省左右僕射)。

這就是說,無論是元豐官制改革之前的中書門下制,還是改制之後的三省六部制,宰相都擁有決策權與具體政務的行政權這兩種權力。(尚書省具有具體事務的行政權。)

至於「官與差遣分離」實際上是有歷史背景的,這個得追溯至唐代。

概括而言,一方面是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導致上收地方財權所獲得的制度收益增大,中央有意於增強中央集權。於是伴隨著財權的上收,事權也事所必然地上收。另一方面,是地方行政系統由三級退化至二級,導致中央需要面對的交易對象過多,交易成本過大,在財權與事權上收的同事,中央不得不直接支付這一交易,進而促使了使職系統的發展。中樞行政系統中,使職與差遣分離、以使職為職事,職事官階官化。

中央直接支付的制度成本大致可以認為有三個:一是監察成本(其後促使道級監察區的設立),二是交易成本(促使使職系統的發展與中書門下制度的形成),三是風險成本。

但是由於唐中央政府無法支付龐大的制度成本,於是產生了所謂的「制度成本外溢效應」,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社會問題的增多。哦……太題外話了。

繼續說回來, 三省六部制與明朝的內閣制有何區別,具體的判斷在於其機構的長官所擁有的權力——決策權、行政權,他們各自擁有什麼。

剩下的我覺得無需多提了。


推薦題主讀一讀錢穆先生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論述很到位。


推薦閱讀:

為什麼民主化後的伊拉克反而比以前更加混亂?
歷史上真實的陳慶之與記載的一樣嗎,如果不真實,那麼為什麼史書需要描述一個神將式的人物?
山西地理位置經濟那麼好,為什麼給人感覺落後?
有一個會講故事的歷史老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劉邦斬白蛇到底用的是赤霄劍還是龍淵劍?

TAG:明朝 | 中國歷史 | 歷史 | 政治 | 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