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柳比歇夫的時間管理法中,計劃是如何制定的?

在很多柳比歇夫的時間管理方法中,大多重點強調的是柳比歇夫對時間的記錄。而對於如何進行的統計、分析,特別是計劃少有說明。


有啊,看一下這段:

月計劃先是通過時間統計法,了解到自己每天,每月能用於工作的時間有多少,以此為標準容器;通過時間統計法,還了解到自己做每樣工作需要消耗的時間,於是以這兩個標準,安排工作和活動。

每天分為必須活動,非必須活動。睡覺,吃飯、這是必須的標準活動。一般約消耗十一二個小時;非標準活動,即辦公、學術工作、娛樂等,約佔十二至十三小時,這是毛時間。純可利用時間是十小時,分成三個單位,或六個半單位。根據自己身體的節律,精神狀態去安排工作、活動進行計劃安排。這樣每月預算三百小時。總結、計劃佔百分之一,頂多百分之二,即三到六個小時。計劃就是挑時間,規定節律,使一切各得其所。用去的時間,應該同他從事的工作相稱(我覺得是說時間花費的多少和工作的重要,緊急程度相符)。需要高深學識的工作,一天至多干七八小時。除最富於創造性的第一類工作,所有規定的工作量都竭力完成。

第一類工作包括中心工作(寫作、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看參考書、做筆記、寫信等)。第二類工作包括做學術報告、講課、開學術討論會、看文藝作品,不屬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動都包括在內。

年計劃總結完上一年,就該制定下一年計划了。下一年計劃是根據柳比歇夫提出的任務大致安排的。

五年計劃除年度計劃,他把一生時間,制定成一個個五年計劃。每過五年,把度過的時間和干過的事分析一通,做個總的鑒定。

做月計劃,年計劃,五年計劃,總結時比對完成情況,原因是什麼。


幫你總結同時也是自己梳理一遍~

答案提綱:一、柳比歇夫的計劃制定法;二、私人理論之database;三、柳比歇夫分類法簡化版。

~~~~~~~~~~~~~

正文:

(一、柳比歇夫的計劃制定法)

以目標為走向的計劃:

1.終極目標:寫一部建立生物分類體系的科研著作which一切工作以此為中心。

2.目標的框架式拆分:

備足寫這部書需要的各類基礎知識←_←再拆:排出掌握各類基礎知識的優先順位←_←再拆:具體需閱書目、需寫的調研←_←再拆:逐項完成

以時間為走向的計劃:

終極目標←_←拆為五年計劃←_←拆為單年←_←拆為單月←_←單日←_←單日純時間預算並且預留了附加事務時間。

總之就是確定中長期,應變短期。

按書上舉的其中一年的例子,柳比歇夫應該是有兩套手帳:

一套是【target向】手帳:計劃五年、每年、月、日,具體到每天是列出to do list+附加工作,和完成目標的時間預算。(eg:書里舉的那年,柳比歇夫在當年8月有個學術報告會,他把這個報告會定為當年中心工作,並預算了完成這項工作所需的撰寫論文、看書時間,以及花費在往返路程的時間等等,後來年終總結,他的預算只誤差了百分之一。)

然後再用另一套【記錄向】手帳:對照前面的to do list檢查以及總結每日、月、年取得的成果,他有計分系統,用來驗收【純時間】,然後進一步調整改進自己的計劃。

~~~~~~~~~~~

(二、私人理論之database)

1.柳比歇夫是1916年元旦那天開始記「日記」,更確切地說是「時間開銷賬目」。

2.他的時間手帳經過了多個階段的迭代、進化、修改which based on大量的自我觀察和自我時間開銷記錄、總結,我覺得後期的更棒。

3.年輕的時候他時間手帳除了事件還有感情色彩,趨勢是越到後期越簡短冷靜。

4.為使題主的上手便捷度max,我以我的角度盡量簡單總結一下柳比歇夫的後期版本分類法。

~~~~~~~~~~

(三、柳比歇夫簡化版分類法)

1、他首先是把時間分為【標準時間】和【毛時間】。

【標準時間】就是吃喝拉撒睡,題主可以理解成肉體正常運行損耗時間。

【毛時間】就是可選用途時間,也可以理解為有效時間的毛坯。

2.毛時間又被分為

第一類:【中心工作】+【例行工作】。

第二類:【標準工作】+【附加工作】。

第三類:【休息】。

第一類時間:

中心工作指寫書、搞研究。

例行工作指看書、寫信。

不是亂看亂寫哦~

看書:圍繞中心工作(科研)去看各類相關參考書which遇到陌生好書只用寫摘要,一讀再讀的好書需要在摘要之外另寫評論式簡介

寫信:我認為放進第一類的信件時間應該是學術討論信件。

PS:第一類時間中的一切間歇都要刨除,得到的時間被柳比歇夫稱之為【純時間】,我理解為精深有效時間。

第二類時間:

標準工作:包括上班辦公、作學術報告、講課、開會、雜事、寫信(這一類的信件應該是和日常工作相關)。

附加工作:應該類似於我們今天的emergency to do那個性質,就是臨時加進來的事務。

第三類時間:

休息:包括學術界社交、旅行、游泳、看電影、散步、與人談話、寫信。

這塊兒的信我認為應該是給朋友寫的信。

tips:

1.他計算自己成就點是用【純時間】來算的。

2.記時間手帳的時間他也記錄了,每天是幾分鐘,一個月的手帳時間是三個小時左右,下一年度計劃制定會用到十幾個小時。我認為他應該把這部分規劃時間的時間歸到了第二類。

3.記賬就是timeventlog這樣,eg:「畫無名袋蛾~3小時十五分鐘。鑒定袋蛾~20分鐘。」

4.我個人覺得準確度、細化度和便捷度、實效性要想兼顧,就需要盡量冷靜簡短,並且誠實、長期記錄。

柳比歇夫時間分類法簡易版over╮(╯▽╰)╭

順便( ̄▽ ̄)ノ我的私人懶蛋時間分類法是兩類,你可以拿去作個參照:

【為所必為】盒子+【為所欲為】盒子。

為所必為盒子里包括:吃喝拉撒睡+工作+學習+專業書etc.

為所欲為盒子里包括:看閑書+發獃+泡茶etc.

以上


最近剛看完《奇特的一生》,也在實踐柳比雪夫的時間統計法,我認為其中的關鍵是,在做事情時忘了時間的存在,全心去做。

我的方法是把電腦右下角的時間顯示關掉,每到了25分鐘就休息5分鐘。一天下來成效顯著。原來總是不停看時間,認為這個任務非要30分鐘完成,但是往往需要45分鐘,搞的自己很緊張,反倒 影響自己的效率。

今天我又作了一個時間統計的表格,每天分上午、下午和晚上記錄一下用了多長時間,我相信肯定會有很大的效果。

總結:忘掉時間+番茄工作法+時間統計法


小弟不才,用過本帖所有的app,還是沒有一款比較得心應手,於是自己做了一款,以極簡為原則,實用為方針,以《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的時間管理法為藍本認真製作。廣告一下,請見諒。名字叫:是時候了! 英文名字:Keep Time!

下載地址,https://itunes.apple.com/cn/app/keep-time!/id1134622897?l=zhls=1mt=8

第二版加上了番茄時間管理方法,希望更加適合大家!我自己一直在用。


柳比歇夫時間管理法:

1 記錄,記錄事情花費的時間,感知時間,生成時間賬本。

2 統計,分類時間,周統計,年統計。

3 分析,分析數據,總結高效的工作方法。

4 反饋,根據數據分析結果,改變自己。

原則

1. 不要為了完成工作而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

沒有什麼比滿足自己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更重要,與其被迫在完成工作和滿足好奇心之間做出選擇,不如索性大方拒絕那些必須完成的任務,而選擇興趣。

2. 不接受緊急的任務

認為緊急任務往往更重要、更迫切、更值得完成的觀點是錯誤的。接受緊急任務,就意味著可能會由於時間倉促而無法做到盡善盡美。更重要的是,它會打破你原有的節奏,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最後反而浪費了時間。
3. 一累了就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柳比歇夫一直都在強調放棄和休息的重要性。比如,他從來不以在日記中留下長時間的工作記錄為榮。他記下的所有工作時間,都是刨除了其中所有間歇的「純時間」。

4. 保證睡眠時間,每天10小時左右

這條守則是柳比歇夫時間管理法的重中之重。沒有這條守則,柳比歇夫的方法將永遠是紙上談兵。

5. 把累人的工作和愉快的工作結合在一起

根據性質的不同,柳比歇夫把工作分為需要較強創造力的工作和不需要太強創造力的工作。每天精力最充沛的時段用來完成需要較強創造力的工作,這段時間也是最應該認真總結和分析的時間。


你應該讀一讀《奇特的一生》中的小冊子。

《如何閱讀《奇特的一生》》。裡面有李笑來,秋葉老師等人給出的分析方法


推薦閱讀:

如何最快速的自學完一門大學課程?
到底做什麼樣的事情才叫做有意義?
怎樣合理的安排時間,計劃自己要做的事?
工作以後感覺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但是時間和精力有限,如何才能更好的安排學習時間?
優秀的時間管理的特徵是什麼?

TAG:時間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