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背包客的包里都帶什麼?


首先很感謝Shuen KUNG同學的邀請,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作為一個旅行編輯,在回答朋友這樣的提問時仍感覺責任重大且力不能及,畢竟每個人所能認知和接觸的領域是有限的,而我們在旅行中所要面對的問題是不可預知的,因此,我的建議也只能幫助到你解決一般常見的旅行需求。以下僅是一家之言,不喜勿噴。

關於「背包客的包里都帶什麼」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因為我還未做過相關的統計。(不知道是否有人做過,如果有,還希望擁有相關資料的朋友能夠與我分享,不勝感激。)所以,請允許我把它改為「背包客的包里一般需要什麼」,這樣我才好大放厥詞。

首先,對「背包客」進行一個膚淺的分類:簡易旅行背包客、簡易戶外背包客、深度戶外背包客(非極限、極限)

簡易旅行,我姑且解釋為:不超過一周、利用常見的交通工具、前往成熟目的地的一種自助游旅行。

簡易戶外則為:超過一周、徒步與交通工具相結合、前往欠成熟的目的地的一種戶外旅行。

深度戶外則為:超過一周(或更久)、以徒步為主、前往不成熟的目的地的一種戶外旅行(還包括一切極限運動,如攀冰、滑翔傘、潛水等)。

  • 對於簡易旅行背包客,他們的背包(25-35L)一般需要什麼?

證件、錢、一或兩套當季換洗衣物(包括內衣褲襪)、一件當季備用外套、簡單藥物(感冒藥、腸胃藥、暈車或過敏常用藥、止血貼)、通信設備和充電系統,出於環保或省錢考慮還可以自備洗漱用品、餐具和水具。以上足以。

  • 對於簡易戶外背包客,他們的背包(女35-45L、男45-55L)一般需要什麼?

證件、錢(和銀行卡)、兩套當季換洗衣物(包括內衣褲襪)、一件當季備用外套(衝鋒衣較好)、常用藥物(感冒藥、腸胃藥、暈車或過敏常用藥、止血貼或簡易繃帶、止血藥、消炎藥)、通信設備和充電系統、自備洗漱用品、水具(1L)、登山杖(1支)、輕薄抓絨睡袋、雨具(雨衣較好)、照明系統、適量能量食物。

  • 對於深度戶外背包客(非極限),他們的背包(女55-65L、男65-75L)一般需要什麼?

證件、錢(和銀行卡)、兩或三套當季換洗衣物(速干較好,包括內衣褲襪)、一件保暖層(抓絨衣較好),一件當季備用外套(衝鋒衣較好)、適用藥物(感冒藥、腸胃藥、暈車或過敏常用藥、止血貼紗布繃帶、止血消炎止痛藥、蛇蟲防治葯、維生素、跌打扭傷葯)、通信設備和充電系統、自備洗漱用品、水具和水袋(共3L)、登山杖(2支)、帳篷防潮墊、睡袋(填充物為棉或絨)、雨具(雨衣較好)、照明系統、合適的刀具和熱源(火柴打火機)、足夠能量食物。

對於深度戶外背包客(極限),他們的背包(x
L)一般需要什麼,這就因事而異了。

以上只是提及背包裡面和掛在背包上的常用物件,關於一些個人用品(如照相機、化妝品、紙筆等)不能一一盡述,而關於背包以外的穿戴衣著並不在今天的問題所涉及的範圍之內,所以如果你想了解這些,還請樓主另開新帖。

本人曾有一定的自助游、短線徒步和長線徒步的經歷,所言皆是自己的一點經驗積累,有何不善之處還請斧正。但同時,基於以前收集並查閱過相關的資料,對戶外裝備和徒步旅行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需要推薦和分享的朋友,歡迎交流。

最後,本人很同意一樓說的話,旅行最重要的是有顆敢於實踐、敢於挑戰的心,可是不能裝在包里,要存在身體里。希望大家都能享受每次出行,謝謝。


該說貌似都說了,我說說兩點,資深走過無人區的大叔叔告訴我的。(徒步,穿越)

1.避孕套。關鍵時刻可以救命,手機,GPRS,可以放在避孕套裡面,防水,還可以拿來裝水,各種各樣的用處,萬能的。只要你能想到,體積小,便於攜帶。走長線必帶。

2.衛生巾、這用處不用說,可以很好的吸汗,保護你的腳,不長水泡。、


贊同樓上。國內旅行,基本上就背個高中時候的雙肩包,不想背太誇張的背包太惹眼了。

證件:身份證,銀行卡,現金,

電子設備:平板,手機,充電寶

洗漱用品:牙刷,面霜,洗面奶,洗髮水,沐浴露,護髮素,以上都買小瓶裝或者買個小瓶將其裝入,梳子,鏡子,多帶幾個皮筋(有次唯一的一條皮筋斷掉,在海邊頭髮被吹的像梅超風一樣)

衣物:根據季節,天氣,旅行幾天自行決定。當最起碼帶一套內衣,一套換洗衣物。最邋遢的一次,縱橫東北到南方,總共11天,只有身上一套衣服(當然有換洗內衣),溫差太大,我都嫌棄我自己了。

其他:

一副衣架和吹風機。住青旅,有些青旅條件差,這兩樣都沒有,那就慘了。在南方,太濕潤,吹風機是拯救的神奇啊!

紙和筆,有時路上會寫一些見聞和隨筆

明信片,朋友和自己都有需求。

水杯,我為了省錢一半都自己帶杯子裝水。

可貼式暖寶寶,冬天和大姨媽時女生必備哦

保鮮袋多帶幾個,裝垃圾或裝其他。

暫時就想到這些


剛才看到了排名第一的答案,有點對"背包客「的定義產生了疑惑,遂百度,原泛指「驢友」,「
現主要是以那群好登山、徒步、探險等尋找刺激的人為主 」(來自背包客_百度百科)

對於前者我略有點可以提供的答案。

對於我而言,需要帶的是銀行卡、現金、證件(身份證、學生證)、洗刷用品、換洗的衣物、相機、手機、水杯和紙、筆。

衣架和吹風機基本的旅店都能提供。並且一般晾衣服都是放在空調底下吹乾的。(是不是不衛生啊。。。)

我見過有帶別的:

1、某男,會另外帶筆記本電腦出門,一般晚上或者坐車的時候,他會用筆記本篩選或修飾自己拍攝的照片。

2、某女,會隨身背高跟鞋,為了去所到城市的夜店玩。

3、某男,隨身只有一個40*20*30的小型旅行包,裡面空蕩蕩的,好奇地問過他出來一個月不需要準備換洗的衣物么,他說隨身帶錢就夠了,覺得要換買一套就行了。。。


同意樓上的。主要是要有一顆享受旅途,享受腳下的土地,享受漂泊的心。物質上的準備也是需要的。


毛巾。以下引用說明:

毛巾,《銀河系搭車客指南》這樣說,基本上是星際搭車漫遊者所能擁有的用途最廣泛的物品了。部分原因是毛巾有著巨大的使用價值。你可以裹起毛巾取暖,跳躍著穿過賈格蘭貝塔星的冰冷衛星群;你可以墊著毛巾躺在桑特拉金斯五光輝燦爛的大理石沙粒海灘上,呼吸醉人的海水蒸汽;你可以蓋著毛巾在荒漠星球卡克拉弗恩睡覺,頭頂的星光紅得那麼耀眼;可以用毛巾當帆,扎個小筏子駛下緩緩流動的蛀蟲河;可以浸濕毛巾,在徒手格鬥中充當武器;可以包在臉上抵擋有毒煙氣或閃避特拉爾星球貪婪蟲叨叨獸的視線(這種動物蠢得令人難以置信,認為如果你看不見它,它也就看不見你了——遲鈍堪比灌木叢,但非常、非常貪婪);可以在緊急時刻揮舞毛巾發出求救信號。另外,只要毛巾看起來還足夠乾淨,你當然也可以拿來擦乾身體。

更重要的是,毛巾還具有巨大的心理學價值。出於某些原因,如果一名「斯卓格」(斯卓格:非搭車漫遊者)發現一名搭車漫遊者身邊有毛巾,他就會自然而然地假定漫遊者同時也有牙刷、洗臉巾、香皂、餅乾筒、燒瓶、指南針、地圖、毛線球、防蚊噴劑、雨具、太空服,等等等等,不勝枚舉。更進一步,斯卓格便會歡歡喜喜地出借搭車漫遊者不小心「遺失」了的以上及幾十種其他物品。斯卓格會這樣認為:要是一個人能搭車穿越如此寬闊、如此漫長的銀河系,吃過了苦頭,逛過了貧民窟,在可怕的劣勢中做過了鬥爭,成功走到這裡的時候仍舊知道他的毛巾在哪兒,那麼很顯然這個人值得信賴。

故而搭車客俚語中存在這個說法,例句如「嘿,你薩斯那個胡皮福特·大老爺嗎?那位弗洛德可真知道他的毛巾在哪兒。」(薩斯: 知道,了解,相遇,與……性交;胡皮: 非常成熟老練的人;弗洛德:真正非常成熟老練的人。)


藏著一張回程的車票。


我是青年旅館愛好者, 以下這些東西是跟團旅遊住酒店用不到, 卻是青年旅館必備款。

1. S型掛勾:

雖然現在的青旅都很貼心, 浴室幾乎都有掛勾, 可是一旦遇到沒有掛勾的, 真是令人崩潰。有了S型掛勾就能掛在門邊, 甚至也可以掛在床沿或是連接上舖的樑上曬浴巾。(這也是為什麼我訂青旅時, 會特別要求下舖)

2. 浴巾

說到浴巾, 務必選擇輕巧快乾款, 我的浴巾捲起來大約只有我的手掌大。身為背包客, 背包的容量就是一切。

3. 購物袋

這是絕對必備!!! 很多人會說, 旅遊帶購物袋不是很正常, 有必要強調嗎? 青旅便宜, 說穿了就是大家圖個晚上睡個覺的地方, 遇到很多人 (包含曾經的自己), 在洗澡前, 翻箱倒櫃找前一天晚上辛苦歸好位的盥洗用具, 牙膏/刷, 衣服, 眼鏡, 保養品,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殊不知造成了惱人的噪音, 還容易漏東西。所以, 我在出門前, 便會把所有會用到的前述物品, 放進購物袋裡面。每天晚上, 順便把隔天要穿的衣服放進去, 所以這個袋子裡面會裝的滿滿, 看似逃難包, 卻是確保東西都帶齊, 也不會吵到其他旅客的好物!

我用的是LOQI 頭像包:

偶爾會在旅行途中帶它出門逛逛, 畢竟它好輕, 又可愛

大部分的時候, 我都它丟在青旅的床上(右下), 不放置物櫃裡, 因為櫃子開開關關真的很吵, 然後讓它以逃難包的方式處著, 我就開開心心出去玩耍了:

4. 不會發出刺耳聲音的收納袋

各位親愛的背包客, 請勿攜帶你在服飾店, 便利商店, 書店等買東西附贈的塑料袋充當收納袋! 這個太重要了!!! 打開或折上它的聲音在夜深人靜時發出, 絕對比的上用指甲刮黑板的聲音阿~吵得令人頭皮發麻又驚悚! 所以, 請多準備小的購物袋, 束口袋, 或是這種夾鏈袋:

5. 鎖 / 延長線

入住青旅前, 我會特別詢問個人置物櫃是否需要帶鎖, 每間青旅的規定不同, 事先詢問就可以做好準備, 若不需要, 就能減少重量啦!

另外, 也要詢問青旅, 插座是否為共用, 若是共用, 插座幾乎都不夠, 所以要備妥延長線, 除了可以讓自己的電子物品充電無虞, 多的插孔還能讓其他旅客一起使用。還能順便交朋友呢~

6. 明信片

很多人出國都習慣買當地的明信片寄回國給親朋好友。我則攜帶家鄉的城市明信片 (像是台北101, 中正紀念堂, etc) 當作旅途的thank you note, 或是給青旅的室友, 雖然帶著不一定會用到, 可是一旦使用到了, 對方會非常開心, 還可以順便推展城市觀光。

7. 手機裡的照片 (+存在email信箱)

在旅程前, 下載好地鐵圖, 往青旅的小地圖, 拍一下護照, 信用卡資訊 (發卡銀行電話務必需要), 存一份在email信箱裡。我曾經在泰國用ATM, 它把我的卡片吃了, 只能趕緊打電話回家請媽媽幫忙call銀行掛失, 所以日後我都會備好銀行電話。拍護照的好處呢, 我到大陸旅遊才知道, 現在北京故宮購票採實名制須要出示護照, 那時我不知道, 身上不僅沒護照, 也沒台胞證, 所倖存了護照的照片, 順利購票成功 (畢竟回青旅拿護照, 再排一次安檢是多麼掃興的事...)

以上, 一些對我來說很重要的小事, 跟大家分享之~


上邊那些回答,談的都是自助旅行的背包客,嚴格來說這種不能稱為背包客,不過是背著一個包罷了,你還可以換成拉杆箱。

真正的背包客,是要到野外去,絕對不是在城市裡晃蕩。

所謂包,首先就分很多種,按體積分,按用途分等等。

包里裝的最重要物品:

第一類是帳篷、睡袋、防潮墊,宿營睡覺用的,防潮墊夜班是掛在外邊的。

第二類是爐頭、氣罐、鍋盆、糧食等吃飯用的

如果以上這兩類不裝,那就不是被背包客。

其他是一些輔助類,衛生用品、藥品、衣物等等

水杯、電台、GPS等等掛在外邊的。


一個大背包背身後:一般放衣服牙刷毛巾之類的大件物品

一個小背包背胸前(是那種很小很小的包包):放錢包手機充電寶之類的貴重物品

然後身後一大包身前一小包,雙手空空,隻身走天涯

其實說實話不是去野外探險那種旅行的話基本上不用特別準備什麼,普通旅行就按我說的方式去配置,輕鬆又方便。


之前看是真的么裡面演的,在野外可以用避孕套裝大量的水……或者套著手機什麼的來防水……而且真心便於攜帶……覺得還是很方便的,就是操作性不大……


戶外用品


推薦閱讀:

如何獨自在一個語言不通的國家旅遊?
為什麼有人一定要窮游?
最適合背包客的旅遊網站是哪個?
年齡大了還能出去一個人走遍全球旅行嗎?
北京及其周邊有哪些好的騎行路線推薦?

TAG:旅行 | 背包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