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老瑞德為什麼能在最後說出那麼激烈的話後依然得到假釋?


「我是怎麼了?你還猜不到嗎?他們批准我假釋了。經過三十八年一次次的聽證會和一次次駁回,我的假釋申請終於獲准了。我猜他們放我出來的主要原因是我已經五十八歲了,如此高齡,不太可能再為非作歹了。」

——《肖申克的救贖》史蒂芬·金,1982

瑞德在假釋聽證會上的發言是編劇的藝術創作,小小的黑色幽默,你想怎麼解讀都行,而假釋被批準則是原著早已定下的故事走向,原著對此給出的解釋是——他太老了,已經老到不可能再為非作歹了。


我覺得這跟假釋官同情瑞德還是為了報復瑞德關係不大,假釋官只是單純覺得瑞德已經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了,監獄對他的懲罰已經達到目的了,再關下去也沒有什麼意義了(對他已經構不上懲罰),還不如放他出去為其它罪犯騰出地方。

我們看電影覺得瑞德很可憐,那是因為我們看電影的時候自動代入瑞德這個角色。但是現實中作為一個守法公民,我還是希望所有的假釋官都能像肖申克的那樣,那樣我才放心。


很簡單,美國的監獄是私立的,年紀大了干不動活了還留著你幹啥?還得管你吃喝拉撒給你養老不是?劇中典獄長不就是通過讓犯人勞動為他掙錢么。還有之前的老布也是這樣被強制假釋了。

後來瑞德違反假釋規定去找安迪的時候,他自己也說對於他這種老賊警察也不會在意的。


謝謝負二提供的背景知識。具體到題主的提問,我猜題主可能想知道的更多。

那麼我們跳開作者的初衷,回到電影本身,在編劇的框架下,這段溝通如何實現說服效果的呢。

黃執中說,「說服」溝通場景下,最重要的一點是:永遠不要讓對方看出你是在說服他

具體而言,片中這個假釋談話,是一個「表態式」的說服場景,《好好說話》剛好有一課是專門討論這個案例的:

有一部電影《肖恩克的救贖》,裡面摩根·弗里曼演了一個囚犯,被關了很多年,每次想提出保釋,都被駁回,為什麼啊?

因為保釋官問他:「你覺得你洗心革面了嗎?」

「我真的洗心革面了。」

「你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對,我真的做好準備了,請相信我吧!」

結果每次表態都不成功,被人認為很虛偽。因為你明顯是想要出獄才會這麼說的嘛,那最後一次他是怎麼成功的呢?

他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回顧了自己的心路歷程。

他說:「其實我也沒有真的想好自己能不能夠重新去適應社會,到底適不適合出獄,只是這麼多年以來,我一直有一個想法,如果我能回到年輕的那個時候,我會對當時那個衝動的年輕人去講『不要犯罪,不要走這樣的道路!』」

這樣一段看起來沒有功利性的、走心的談話打動了保釋官,最後批准了他的保釋。

全文:好好說話217期【說服】正確表態,表明誠意(周玄毅)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能打動人、說服人,關鍵不在於沒有給出足夠的理由,而在於,沒有表明自己的態度,沒有讓對方信服你是發自內心的想要去做這個事情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女生有時候會問自己男朋友,「你愛不愛我啊?你為什麼愛我啊?你有多愛我啊?」

像這種題目既不是一個判斷題,也不是一個說明題,更不是一個論證題,它其實是一個表態題。很多人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會陷入一個誤區,要麼從對方身上出發,你那麼好,我怎麼可能不愛你呢?要麼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我為你做了什麼什麼什麼,可見我是多麼愛你的——這兩個思路其實都是錯的,因為對方真正的意思其實是說,你既然說你愛我,那你表個態吧。你既然說你愛我,那你能不能讓我感覺出你的態度是真實的、是熱烈的、是不可置疑的呢?這才是答題要點啊!

在很多重要的場合,你都需要通過表態的方式,去打動人。怎麼做到的呢?告訴你這裡面最關鍵的原則,那就是:要想真誠的表態啊,就必須在自己的真實生活中去談感受,而不是在面試環境裡面去找理由。對照老瑞德最後的答題內容,不談理由,不去說「放了我吧反正我也沒體力犯罪了」(儘管假釋官自己會這麼盤算),他僅僅只是走心了,談真實生活中的感觸,這樣才打動了面試官。

以上~

不要謝我,我只是知識的搬運工~

————

我是鈍感代言人徐慧琳(微博),其實我也很不擅長說話,握爪共勉~


個人意見,我認為Red的那番話在審核的人聽起來,像是不再抱有對外面世界和未來的任何希望,任何幻想,這個監獄對他的磨鍊已經達到目的,所以覺得他可以得到假釋了。


不同意原著已經把結局定好了,所以編劇的藝術創作只是一個黑色幽默,就隨便怎麼解讀就行了的說法。

這是藝術創作沒問題,但是說這是編劇搞的一個黑色幽默,可以隨便解讀,那就有些太敷衍了。

否則,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去理解,那也可以說,這個故事沒必要去分析中間的各種過程,反正作者已經寫好了安迪最終要逃出監獄的,那無論中間要怎麼拍怎麼演,都是編劇隨便拍腦袋來自圓其說。

電影,無論是不是根據小說改編,如果要去解讀的話,都不能太把原著當一回事,因為它從拍攝開始,就完全屬於二次創作了。

電影跟小說,完全屬於另一種載體的表達,不能一概而論。

一部成熟的改編電影,導演和編劇要增加加任何一點東西,哪怕是無關緊要的細節,不傷大雅的修改,都只有一個目的。

那就是讓故事更豐滿,讓人物更鮮明,讓主題更突出。

那麼,我們來看看,關於瑞德假釋,電影相比起原著,有了哪些改變。

由於題主只問了第三次假釋為什麼能夠通過,那我們就把範圍縮小,不去講電影隱去了瑞德的入獄背景等東西,單單來看電影里三次假釋的面談——

第一次,他進去的時候明顯非常緊張,目光游移躲閃,說話的語氣也很不自然,他們問什麼他就答什麼,而且好像就是已經打好了腹稿在背誦一樣,什麼自己已經得到了教訓洗心革面了。

在面對著當權者的問話的時候,是帶著恐懼的。

所以他說的話,更多的是像我們去參加面試一樣,帶著事先準備好的標準答案去。

看不出個人的一點悔恨情緒

第二次,他的神情自然了許多,語氣也相比起來更加流暢了一些,但說的話還是第一次的那幾句,什麼真的已經變好了,什麼不會危害社會了,什麼上帝作證。

一聽就能感覺出是套話。

雖然不排除他是真的這樣想的。

但是明顯可以感到,這是他在面對著權力,小心翼翼的做出的低聲下氣

第三次,他終於不再躲閃,談話也從一開始就掌握了主動權,不讓他們問自己,而是自己開始說了起來,也沒有再跟之前兩次一樣,用什麼我發誓、我改過自新了、上帝作證等非常沒有說服力的語句。

而是在說了一通批判性的話語之後,才話語一轉。

講述了自己從無知少年犯下罪行,到垂垂老去無法去懺悔的事實。

這一次,他才是真正的把心裡話表達了出來。

這時候的他,是絕望的。

所以,編劇肯定不是為了讓他能夠假釋,就隨便創作了一個黑色幽默,通過對比我們非常直接的可以看出,三次談話有非常大的差別。

與其去分析這最後一次為什麼能出去,還不如去分析之前幾次為什麼不能出去,一對比,我們一下就能夠看出瑞德的轉變。

那麼,作為假釋官們,每天都要跟這些犯人打交道,更是輕而易舉的能夠分辨出哪個是真心,哪次是假意了。

只有在你連出去都不想的時候,把你放出去,他們才能夠安心的覺得你這個人無害了。

而且,你既然能看到斯蒂芬金的原著上寫著,他終於被假釋了出來,那你怎麼沒看到電影里他假釋前的這段話,其實還是書中第一頁的內容呢。

下面是假釋前,作者寫的——

我是怎麼了?你還猜不到嗎?他們批准我假釋了。經過三十八年一次次的聽證會和一次次駁回,我的假釋申請終於獲准了。我猜他們放我出來的主要原因是我已經五十八歲了,如此高齡,不太可能再為非作歹了。

下面是開頭的時候,作者寫的——

你問我,我改過自新了嗎,我甚至不知道什麼叫改過自新,至少我不曉得那在監獄裡代表了什麼意思,我認為那只是政客愛用的字眼,這個詞也許有一些其他的含意,也許有那麼一天,我會明白它的含意,但那是未來的事了……而監獄裡的囚犯早就學會不要去多想未來。

第三次談話,加了的內容是下面這段——

我後悔犯罪嗎?沒有一天不後悔,但並非受懲罰才後悔,回首前塵往事,那個犯下重罪的小笨蛋,我想跟他講道理,讓他明白,但是不能,那個少年不再了,只剩下自己垂垂老矣,我得接受事實,改過自新只是狗屁,不要浪費我的時間了,告訴你一個事實,我他媽的不在乎。

看到沒,這最後一次真的是非常掏心掏肺了,不過這反應了瑞德的內心的轉變,而這種轉變,其實是非常悲哀的——

前面兩次,他還是很想出去的,所以說話才會這麼緊張,這麼害怕答錯。

只有第三次,他與其說是懺悔,不如說是絕望,自暴自棄,與其說是真誠,不如說是無奈,痴人說夢。

他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已經打著完全放棄會被假釋成功的想法去的。

這時候的他,是已經徹底失望,不抱任何期望。

可是出乎預料,在他最不抱希望的時候,突然就被同意了假釋。

那麼,很顯而易見了,導演和編劇會安排這樣一出三次不同的假釋談話,就是為了在最後一次,進行點題啊。

很多人在說,這部電影裡面不需要救贖的是安迪,而得到救贖的是瑞德,其實不是沒有道理。

但我理解的是,二者都需要救贖。

這部電影的關鍵字是什麼?自由,希望,救贖。

那麼我們可以說,安迪是從自由中得到救贖,瑞德是從希望中得到救贖。

在他完全絕望,不能夠出去的時候,卻被假釋了出去,然後才有了後面找到安迪留下的信的那一幕。

這讓那一幕更加有說服力,讓安迪的信,更加的觸動人心。

希望是好事,也許是世界上最好的事,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

這就是對他的救贖啊。

出獄的時候,萬念俱灰,然後讀到了信,一下子云開破月。

這才有了這個在最後一段坐上班車來到海邊的自由人,這個希望太平洋如想像般蔚藍的新生老人。

肖申克的救贖,救贖了安迪的自由,也救贖了瑞德的希望。

而安迪,就是點亮瑞德希望的那盞燈。

所以才會說,對瑞德而言,安迪是砂礫中珍珠般的傳奇人物,只是一種自由的感覺,即使被關在這該死的灰牆之中,他仍有一種發自內在的光芒。

所以才會說,安迪代表了瑞德內心深處,他們永遠也封鎖不住的那部分,當他穿著廉價的西裝、帶著二十塊錢走出監獄大門的時候,會感到歡欣鼓舞的那個部分。

所以才會說,不管其他部分的他是多麼的老態龍鍾、狼狽、害怕,那部分的他仍會歡欣雀躍。

編劇通過三次不同的假釋談話,讓我們徹底的感受到了一件事——

先給瑞德希望,繼續讓瑞德還有所期望,最後讓瑞德徹底絕望。

然後一切水到渠成之後,再一次完全的爆發,讓瑞德的希望重新燃起,這不正應了那句話嗎?

希望是好事,也許是世界上最好的事,而美好的事永不消逝。


瑞德之所以能出來,是因為安迪逃獄後出錢把他撈出來的,無論瑞德說什麼鳥語都無關緊要。

安迪越獄前有暗示,不然這麼多年就這次放出來太巧了。


和找工作參加面試、相親交流時一樣。人家問你的什麼話,其字面意思本身,根本就不重要;人家重點觀察的是你在回答時所流露出的態度,然後以此判斷你這個人。

這就是溝通的精髓。而所聊到的「話題」,僅僅只是一種介質般的存在。

前幾次問答,老Red都深深地被陷在了話題本身的框架里。而這些話題,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共同話題,正如大家在生活中,也不大可能會對這類問題感興趣。你想獲得假釋、你想在我這兒工作想從我這兒領薪水、你想和我結婚想和我上床,說明你對我有需求,所以你對我提出的一切問題,多半都會是肯定性的回答:「我改過自新脫胎換骨了」、「我願意為公司效勞」、「我是愛你的我願意為你去死」。這樣的回答,顯然沒有任何價值,對方反而會認為你很沒誠意——儘管對方敢問你這個,暴露的是對方自己更沒誠意,而僅僅只是想捏住交談的主動權。

這本身其實就是個局,是一個被玩爛的套路,很沒檔次。能輕易對人使出這種套路的人,自身不會有太高的水平。它們根本就不會看人,骨子裡寫滿了自卑,所以才不得不依靠套路,去篩選出它們心中的「合格者」。這種人是只能死板執行教條的無能鼠輩,沒理想沒追求沒自信,更沒「安全感」,精神分裂混吃等死。

這解釋了這個時代為什麼那麼多屌絲找不到老婆、找不到工作。其實這未必是壞事,因為你很可能碰到的根本就不是真正有價值的合作對象。

而最後一次問答,老Red流露出的是一種莊子式的價值虛無態度,傳遞給對方的信息是:我現在已經成了一個精神分裂的廢人,我的生命的意義,僅僅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者,我只懂吃和睡,已經與動物沒區別。所以既然我已經成了一個沒理想、沒追求、沒價值的東西,已經成了你們的同類,你們當然就可以對我放心了。因為我沒有理想沒有追求,就不會有行為;我沒有行為,就沒有再度犯罪、危害社會的風險。你們這群廢物就可以對我放心了。

當然,個人不認為老Red是參透了其理而故意為之,這絕對是真情流露而誤打誤撞。

這橋段,往小了說是在嘲諷美國的司法;往大了說是在給文化發展方向敲警鐘。

你看幾千年的中國文化,老莊這種價值虛無的猥瑣鼠輩,被說成智慧;孟子這種平庸之輩,領著高薪享受著高級待遇還不用上班,天天以噴人為業,被說成賢人聖人;商鞅這種禽獸敗類,被包裝成積極的改革家;而偉大的荀子,卻反被污衊成法家......

你找工作、找老婆也一樣,對方敢向你輕易使出這種套路,說明它們自身很沒水平。這種人對世界的認知,只是傻子和混蛋的構成——要麼是可以被自己肆意利用、擺布、欺負、歧視的傻子,要麼是妨礙自己達到目的的混蛋。要麼是可以被自己吃的兔子,要麼是會吃自己的老虎。

你這時候最應該做的就是轉身走人,別他媽浪費了自己的青春、髒了自己的基因。因為這種人根本就不是在找平起平坐的合作者,而是在找奴才。

但如果你當前情況不佳,急需這次合作機會,不得不與這樣的人合作,最保險的做法是應該注意兩點:

1、不要掉進話題本身的框架內,否則對方要麼怕你,要麼瞧不起你;

你接受了這個框架,等於承認了對方對局面把控的全部主動權,那麼你是好是壞就只能全憑對方定奪。覺得你差,人家就不會要你;覺得你優秀,人家怕將來被你取代,更不敢要你。

比如你和你女朋友或老婆鬧了矛盾,你同對方講道理,對方自知理虧肯定不會接你的話茬,只會一門心思埋怨你、挖苦你、噁心你,指責你不體諒它的感受。因為女人的出發點根本就不是與你爭是非對錯、道德高低,人家只是單純地想要「贏」而已。如果你這時候去哄,等於放棄了自己的框架,掉進對方的框架。如果找不到機會翻盤,等待你的只會是兩種結果:要麼對方開始控制擺布你,要麼對方榨乾你後一腳把你踹了,而且反還要讓你來做壞人。

2、不要試圖去駕馭對方,否則對方會煩你。

你去駕馭對方,等於你不接受對方框你的框架,而是要拿你的框架反過來框對方。這種人本身就極度自卑,懼怕貨真價實的競爭,結果你起個更高深的話題,它當然會覺得你在羞辱它。這是很容易發展成罵街的,王朗就是這樣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確實在道理上更站得住腳,但諸葛亮本身就是吃這碗飯的,這種人怎麼可能會掉進別人設好的言論陷阱里,所以諸葛亮避開框架,直接人身攻擊,換了誰也受不了。


剛看完電影,觀了影評以及自己的理解總結有兩種可能:

1.評判員 認可了瑞德;通過瑞德的話,評判員覺得他真心洗心革面 真的是對社會無害了; 覺得40年的時間 已經成功的 改造了犯人(後面劇情顯示,的確如此)。

2.評判員 的一種 惡意報復。 結合前面 老布魯 出獄後的慘況, 工作多年的評判員當然知道坐了幾十年監獄的囚犯出去外面比 裡面更加痛苦; 而 這個 不知好歹的 老瑞德 如此不禮貌的行為顯然激怒了評判員, 有此 舉措 再正常不過了。

私以為 以這部電影 對肖申克監獄 管理人員的描述, 後一種可能大些。


引用一個解釋吧:

「我覺得他之前的回答像例行公事一樣,只是簡單的幾句話,誰都會說。

而最後一次,他說:「我多麼想對那個犯下重罪的愚蠢的年輕人說些什麼,告訴他我現在的感受,告訴他還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解決問題。可是,我做不到了。那個年輕人早已不見,只剩一副殘軀孤獨老去。」

就是因為這句話,因為當年的那個自己已經不見了。」

豆瓣:《肖申克的救贖》 Red之前那麼多次為什麼都沒有批准,最後憤怒卻被批? - 豆瓣電影


看完了回答,發現觀點好多啊。

個人來說,我當時的感覺是。假釋官認為,瑞德這次說的話,心裡對出獄這件事多半是已是無所謂了,也不抱出去的期望了。這種心態,即使出去了也不會再對這個社會有危害或者影響了。

而之前幾次說的那些話,就類似於犯了錯的孩子對家長或者老師說,我以後再也不調皮了,一定好好學習是一個道理。


其實很好理解。其實我一直都不覺得瑞德想離開監獄。因為他第二次和第一次回答一樣。 他如果真的想出去。他至少會換一個答案。而最後一次假釋他也是很矛盾。因為他的好朋友安迪走了。他在裡面很孤獨。 但是他也害怕出去到社會中不會有監獄中的地位。所以他很矛盾到底走還是不走。 所以在最後一次假釋中他表現的無所謂的態度。他也明白監獄裡面的制度。就是讓你無所用了才放你出去。 當你出去了也做不了什麼了。 所以他很討厭這種制度。說了那一大堆的話諷刺的話。例如洗心革面 重新做人的一些屁話。 他最後的宗旨就是 我都這樣了。你門愛咋滴 就咋滴。 最終他果然出去了。但是也驗證了。他出去了確實和老布一樣變得恐懼。還是想回到監獄。 悲哀啊。要不是好朋友安迪的承諾。瑞德也許就是下一個老布。或者回到肖申克。因為他和老布已經是體制裡面的人


安迪花錢通融的啊,他一切都安排好了——

兩人在太平洋海島上(還是海邊?)度過餘生。

安迪越獄前就託付了瑞德要去大樹底下拿東西,而拿東西就是為了告訴他去哪裡,這是他早就想好了的計劃。

聽起來很完美對不對?

但是執行起來有兩個bug:

bug 1.安迪怎麼知道瑞德短期內一定會被保釋出來?

bug 2.安迪怎麼保證瑞德出來之後不會跟布魯克斯一樣自殺?而且事實證明,後來瑞德確實想過自殺。但是因為安迪託付了他事情,所以他沒有自殺。

有人可能會想,安迪為什麼不在獄中就跟瑞德說出自己的計劃:瑞德我跟你說哦,我明天要越獄啦,等我出去後就撈你走,然後你去哪裡哪裡找我,我們遠離人群,你就不要自殺厚~

這樣肯定會暴露啊!首先安迪越獄後肯定會審問瑞德,瑞德雖然老練,但那是面對囚犯的時候,面對警察,他還是不一定能架得住各種專業盤問的。

然後就算他頂過了審訊,他也不是馬上就能保釋出獄的,他還有等一段時間,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年多。給他看到了光明,卻要還要讓他等待,這得是多麼煎熬的事情啊,而且難保瑞德不會在這段時間表現異常,然後被獄警發現,就算說個夢話也危險啊!

總之就是,盡量不要節外生枝!

(關於時間,安迪入獄的時候,瑞德剛好入獄20年,安迪後來坐了19年牢,瑞德在入獄40年後獲得保釋,所以從安迪越獄到瑞德獲得保釋,應該是數月到一年多之間的樣子。)

也就是說,安迪為了避免瑞德自殺,編了一個關於他和他老婆的故事(事實證明,樹下的盒子裡面並沒有關於他和他老婆做愛的任何資料,或許有過,到這並不重要),從而解決了bug 2,使瑞德不會自殺。

既然安迪已經考慮好了怎麼解決了bug 2,那麼你想一下,bug 1的解決會是一個巧合嗎?

所以說,瑞德獲得保釋,一定是是安迪有意安排的。


他說了他沒有一天不後悔,並不是因為受責罰的悔恨,而是blablabla..


我認為,第三次關鍵談話中。有如下幾個地方同前面兩次談話有區別:

  • 第一,時間變長了。前面兩次談話都不足一分鐘;而第三次談話足足超過兩分鐘。時間長短很重要,因為只有當你有充分時間才能影響他人,作出有利於你的決定。當別人問你,給你機會去影響他。為什麼不充分利用好時間?
  • 第二,談話更主動,去掌控談話節奏。不像前兩次,被動的回答保釋官的問題。他通過兩次反問「改過自新是什麼意思」讓對方鄙夷,同時提神,為什麼要引起保釋官注意?你想想保釋官來監獄公幹,就像大公司hr一樣面試無數應聘者一樣,更無趣的是,保釋官估計對所有申請保釋的囚犯都問同樣的問題「你改過自新了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是平淡應對,保釋官也必然不會專心聆聽。所以有必要讓他鄙夷。第二次反問「你究竟想要了解什麼?我對自己做的事後悔嗎?」將改過自新等同於後悔,將話題引導到Redding精心準備的表演,去打動保釋官。
  • 第三,Redding回答中少了假大空「我發誓」「上帝作證」「我真的,真的改過自新了」;這全是一家之言,全是自己的感受,怎麼讓他人相信了?所以,第三次中詳細談了自己的心路歷程,談了自己從無知少年到垂垂老人的事實,從年少輕狂到老來平靜,從而打動保釋官,讓保釋官自己得出結論,Redding的確在後悔,他老了,對社會無害了。

所以,Redding用了二十年來領悟透用事實來打動人,用問題來帶動談話節奏。我們難道不能從中收穫一二嗎?

http://weixin.qq.com/r/B0Pz667E-fOCreqI9xYV (二維碼自動識別)


減輕政府開銷啊。


其實不難理解,肖申克監獄關的不是犯人,關的是希望!監員便以此來判斷你出去的憑資。


手機答題。

老瑞德這番話說出了一個道理,過去的自己已經死了,現在的自己是另外一個人!

我對這段話印象很深,也很受震撼!舉個例子,假如有一天發明了一種技術,不同的人之間可以互換身體,如果一個犯人犯了罪,但是在審判時和另一個人互換了身體,那麼應該懲罰誰?大家肯定覺得思想在哪裡,誰就應該受懲罰!不能通過肉體來判定誰是誰。

這牽涉到如何來判定自我,據說,一個人一個星期就會把所有的細胞更新一遍,那一個星期後,這個人還是他自己嗎?當然是,不然你試試一個星期後不認你爹?可見自我不是肉體的概念,那如果一個人失憶了呢,過去的一切都消失了,成為了一個新人,那他還是他自己嗎?有一些電影討論了這個問題,如致命id等,一個人有多重人格,犯罪的是其中一個人格,把這個人格消滅了,相當於殺了殺人犯。

回到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老瑞德這番話說的道理是,當假釋官問老瑞德你是否改過自新時,老瑞德回應,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成立。只有當過去的罪犯和今天的老瑞德是同一個人時,這個問題才成立,因為只有罪犯才需要改過自新,但是老瑞德已經不是罪犯了,過去的自己已經死了,在監獄裡帶了40年,早已經體制化了,只是一個垂垂老矣等死的老人。

正如老瑞德所言,自己也很想和那個衝動的年輕人好好聊聊,但是那個年輕人已經不見了。就如同各位讀者,你已經無法回到已經6歲那年,當年讓你開心,讓你激動的事情,今天你已經無動於衷了。老瑞德說這番話的時候不是為了博取同情,而是一種感慨和悲哀,他已經做好了老死監獄的準備了。但是,假釋官最終批准了他的假釋,原因導演沒有說,但是導演想表達的觀點已經通過老瑞德說出來了…


老Brooks被關了50年,是因為他是個真正冷血真正有謀殺傾向真正對社會有巨大潛在危害的犯罪分子。如果大家仔細看片,就會發現老Brooks在兩次面臨困境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是謀殺!極端冷血的一個人!所以獄方關了他50年,到他老得一身病快走不動路了才放他出來。這是為了減少他假釋後再對社會造成危害的可能性。

老Red被關了40年,他可能悔過了40年,而且服刑40年後他已經很老了,不太可能再對社會造成危害了,所以把他放出來了。入獄40年假釋評估會上,老Red一進房間,假釋評估官的表情就說明,其實他已經認為到了適合把Red放出來的時候了。


我覺得主要有兩點的原因:

一、他確實老了。

不同意瑞德是被安迪用錢撈出去的看法,因為正如前面有回答提到過,在獄中上了年紀,失去了勞動利用價值,自然就會被假釋。而前面的老博斯就是例子。而安迪在獄中呆了這麼久,還是跟獄中管理人員走的這麼近,這些潛規則肯定知道的,所以在他決定逃走的時候才會跟瑞德說如果能出去的話去拿給他留的東西。

二、假釋官相信他已經改過自新了

在前面的幾次假釋過程中,瑞德的回答一直都是順從這假釋官的話,是的,我已經改過自新了,神可以作證。沒有真正的想法,思考,只能表達他希望假釋的態度,無法讓假釋官相信他已經改過自新。而在最後一次的假釋審訊中,瑞德的思考,表述,達成了假釋官的相信。畢竟,瑞德的年紀也不是很大,把他關到老博格斯的年紀,也是可能的。

另外這部電影67年間來來回回看了10來遍,還是覺得很好看


推薦閱讀:

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里的老圖書管理員在知道假釋後會那麼過激?
《肖申克的救贖》里像安迪這種性格,容易導致老婆出軌嗎?為什麼?怎麼辦?
《肖申克的救贖》中,Andy 曾極力向典獄長申訴的行為,是否與 Andy 思考縝密的邏輯不符?

TAG:肖申克的救贖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