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線畫線到底有沒有用?

那些打到趨勢線,通道線就反彈,真的是巧合嗎?這也是一些人沉浸於趨勢線的原因嗎?那那些跌破趨勢線又繼續趨勢延續的又怎麼說呢?趨勢線交易,說到底是否只是人們出入場的心理依據?個人不迷信這些,人們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趨勢是順著那條線走的,但多數時卻是跌破的……畫線的意義何在?


謝邀。

畫線有用,但不是題主所要求的那種「精準」。有概率存在,註定任何方法,都不可能做到次次精準。有概率存在,註定任何方法,都不可能做到次次精準。有概率存在,註定任何方法,都不可能做到次次精準……三遍不夠就來N遍,直到把原先的求准觀念改過來為止。

趨勢線不多說,前面答主秋沛說完了。畫線分析趨勢進程、強弱,在合理位置按大概率方向做,就這些,也沒什麼高深的內容。趨勢線無論支撐還是阻力,早晚要被徹底擊穿,因為趨勢早晚會完結的啊。

答主眼下需要糾正的不是技術問題,是觀念問題。就是上面說的,只要你想求精準無誤,那麼註定是要失敗的,只是時間的問題。由此引申,對任何一種合理的分析方法,以其不能保證精準為由,而持鄙夷態度的交易者,永遠也不會取得真正的成功。除非把這種態度改了,也就是改掉求準的觀念(求准說白了就是輸不起……)。

其他的事都不敢說的這麼絕對,唯獨這件事,100%,沒有例外。

交易的聖杯不在「精準」,而在對風險的控制。


單純說上破或者下破趨勢線或者通道線,只是意味著趨勢的加速或者減速,不能作為進場或者離場的依據,是否行情還在原有趨勢中,這個在確定了觀察周期後,按照趨勢定義來確認。

所以關鍵在於最基本的定義是否搞清楚了。

什麼是上漲趨勢?什麼是下跌趨勢?

搞清楚這兩點,談順勢而為才有的談。

至於說趨勢線,可以作為力度觀察依據,比如根據兩點畫好趨勢線之後,如果後續的回調或者反抽不接觸趨勢線就回頭,那麼接下來的行情就很有可能力度較大。如果破了趨勢線再回頭,後續的行情就要考慮是否會在前高前低感受到比較大的阻力支撐了。


意義啊這還真不好回答。內在的意義不是科班中的科班出身應該沒人能說清楚。不妨繞開這一點,我至今也不知道系統信號有效為什麼有效,只知道能賺錢而已。我所認為的信號就是莊家入場所留也只是我的推測,雖然我認為絕大概率我是對的,可是我沒法證明,我掌握的資源太少,除非有一天美聯儲核心決策讓我參與了否則我就證明不了我的推斷。這是小散的悲哀也是幸運!


我覺得哈,用處不大,基本沒多大用

我認為畫線主要的作用有三個

第一,股票專家吹牛逼用

第二,股民們尋求安慰用

第三,給自己一個操作的準繩

比如說上升趨勢線,當一個股票走出明顯上升趨勢之後,你可以據此畫出一個上升趨勢線。但實際上如果你這個線別刪掉,一直留著,以後這個股的走勢,即便是上漲的,它也很大的可能並不會沿著這條上升趨勢線走

再比如說盤整箱體上沿的平台線,突破之後還可以再回落,我們稱之為假突破,這種假突破有時候是突破一天,有時候能突破了三五天,再次回落

你說,這樣的畫線有意義嗎?

顯然,這些畫線其實是沒什麼用的

我之前在別的回答里提到過,那些什麼股票直播大廳的老師,滿屏幕密密麻麻的畫線,有本事你別刪,一個月後咱們再來看看,保證這些畫線全是放屁

因此我認為,畫線的主要意義還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操作的準繩

再次舉例,例如我畫一個上升趨勢線,並且這個股票確實沿著上升趨勢線不斷向上

有一天它突然明顯跌破了,此時我們並不能因為它跌破了這條主觀的趨勢線,而判定股票的客觀的上升趨勢結束了

但是,我仍然可以以這條趨勢線作為標準,如果跌破,那麼在我的操作系統之內,它的上升趨勢就結束了

不知道你是否能夠明白我的意思

任何的畫線,都是主觀的,而市場的走勢,是客觀的

我們主觀的畫線,絕對不可能完全符合市場客觀的走勢,它只是提供我們自己一個主觀操作的標準

如果對了,說明我們的主觀判斷,迎合了客觀的市場

如果錯了,這也是很正常的,因為客觀的市場又不是我們主觀的畫線決定的

重要的是,畫線為我們提供了主觀上操作的標準,至於對錯,只能由市場來決定


劃線的意義在於預判風險和分析趨勢,劃線的意義不在於每次止盈,幫你翻倉。


關於K線,到底有沒有用,不要問別人,就自己模擬,找最近10年,20年的A股數據統計一下,看概率,不停的整合,找到勝算較高的演算法。

接著用自己獲得的演算法來回溯歷史。也就是用這個演算法在A股打拚,看勝率有多大。

非常不好意思的告訴你,若算上手續費以及其他摩擦成本,一天一次的短線交易,無論什麼演算法,回溯20年,超過99%的失敗率。

但若換成1年交易一次,很輕易就能找到一些演算法,勝算超99%。

原因何在?手續費(含稅)及摩擦成本是致命傷。

真的,各位,短線想贏的朋友們,不要相信書,不要相信我,相信數據,自己不停的找演算法,然後回溯,記住,回溯中一定要加上手續費(含稅)及摩擦成本。然後,你就會發現那些短線投資者為什麼死的那麼慘。

最後的最後,記住,不要相信我說的話,你要用自己的智慧,在一大堆數據中找演算法,去回溯,去得到答案。

注1:手續費,萬分之三,一個來回是萬分之六。印花稅,千分之一,單邊收取。加起來一個來回是萬分之十六。

注2:找演算法的時候,可以手工加電腦的模式,回溯的時候不要手工回溯,要用電腦計算,電腦回溯一千萬次,手工才算十次。只有千萬次,上億次,才具有一定的統計價值。上面有朋友回答手工畫K線,沒用的,你畫幾條相似的,有多大的統計價值?電腦輕鬆找出成千上萬條類似的,才初步具有一定的統計價值。不過這些統統沒用,大多短線客都是被手續費以及印花稅搞死的,我以前為此下了大功夫,弄出不少好演算法,直到一個朋友問,你的演算法包括手續費了嗎?一盆冷水撲面而來。

注3:我現在簡單算一下手續費有多恐怖,一個來回萬分之十六,一年240個交易日,手續費是38%。投資10萬,若水平中等,不計手續費沒虧沒賺,那麼計算手續費後就虧損了3萬8。幾年後,大部分錢就都變為手續費了。

注4:若是計算手續費找演算法。一周及以上時段交易一次,能夠找出不少好的演算法。以一周,一月,一年為周期進行交易,找最好的演算法,那麼一個月交易一次能賺最多的錢,一年交易一次其次,一周交易一次賺的錢最少,贏的概率也最低,風險最大。當然,我們比較愚笨,得到的結論不一定正確,希望大家能夠自己親自去搞。

注5:自己模擬回溯發現這個結論之後,開始一個月交易一次,剛開始的時候真的很痛苦,總感覺錢明明就躺在自己身前,彎腰就可撿起來,就是不能撿啊,有幾次都想放棄自己的模型,去撿錢。最後,想想自己以前的慘痛教訓,再想想這是自己的工作,工作是為了賺錢啊。我來股市是來賺錢的啊,不是為了來來回回倒騰股票代碼獲得炒股快感的啊,就忍住了。

注6:習慣了就好,現在我一年操作一兩回,比原來一個月操作一次的頻率還低。原因很複雜。

注7:我的投資模型,讓我的賬戶,大多時候都是滿倉,只有極個別的時候會低倉位,今年6月的大跌,就沒能躲過去,但今年的總收益,也還是正的。

注8:搞著搞著,我就從純投機轉向價值投資了,不是巴菲特、格雷厄姆說服了我,而是數據,長期歷史數據,以及回溯的結果說服了我。

注9:最後再說一遍,不要相信價值投資,不要相信我,不要相信自己的直覺。但是,要相信你自己的數據,相信你自己回溯的結果。

注10:那些認為炒股是藝術,概率統計無效的請無視我的回答,謝謝。


1】不是一種巧合。市場的波動是由人的心理決定的,而人在心理上最喜歡走舊路。當到達趨勢線的價位時,絕大多數人的心理形成了合力,進而決定了走勢在此出現停頓和轉折,而這又進一步強化了交易者對於趨勢線處易反轉的印象。這是一個不斷逆轉觀念、不斷自我加強的過程,從而使趨勢線操作有了堅實的基礎。因為無論市場如何變動,參與交易的人的行為卻是難以改變的。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在第一次到達趨勢線時會發生反轉?請打開交易圖,沿高點和次高點畫一條趨勢線,那麼當走勢再一次到達此趨勢線時,問下自己的直覺是什麼。大多的心理是會在此點產生懷疑,這種懷疑反應在走勢上就是走勢的停頓或者轉折。

2】跌破趨勢線而走勢延續的原因是因為趨勢線的級別錯誤。因為趨勢線的本質是市場的合力。當合力發生變化時,趨勢線就要做相應的調整。換句話講,在趨勢線發生轉折的基本說明還是原來的這幫人。而趨勢線不好用了說明有新韭菜入場了。


「那些打到趨勢線,通道線就反彈,真的是巧合嗎?」——首先,人是交易的主體,趨勢線是在客體走勢之上——由交易主體的主觀參與並客觀反映——出的一種經驗性的分析方式,以便於指導交易者具體的交易。

舉例來說,一段走勢有10人參與,假設現在的市場是多頭,在走勢回調以後回落到上升趨勢線的位置,如果其中有5個人是使用趨勢線的交易方式進行交易,那麼在這個位置就會形成一個買入性的阻力位置,越多人使用趨勢線進行交易,那麼趨勢線就越有意義,越有效。

再拿技術形態來舉一個例子,如果一波走勢即將形成類似於頭肩頂的形態,那麼在頭肩頂形態的右肩部位就是一個明顯的賣出阻力位,因為稍微對技術分析有一點認識的形態交易者都會在潛意識裡形成一個——頭肩頂的右肩不適合做多——的認識。

所以你所說表面上看只是在針對趨勢線發問,實質上你的發問範圍已經涉及到其他的支撐阻力,技術形態,各種技術應用理論等等市場的技術交易工具。

「那那些跌破趨勢線又繼續趨勢延續的又怎麼說呢?」——這個問題是在預設立場,潛意識裡已經在假定趨勢線與走勢的配合必須是完美統一的,實質上,不止趨勢線,任何你所能在市場上找到,使用的其他技術工具都有著一樣的問題,只不過是在自身內容的外在表現的方式上呈現的有所不同罷了。沒有交易工具是完美的,沒有理念是臻於完善的,所有的一切以時間,階段,條件的轉移而轉移。

任何的分析工具與交易方法,是根據自己的交易經驗與認識程度來選擇與創造的,那麼針對你自己而言,劃線的意義在哪裡呢?很明顯,在你現在的認識能力與經驗之上,你認為趨勢線的有效性不大,它對你就沒有意義了啊,為什麼你還要應抓著不放,非要尋求一個沒有意義的答案呢?


畫線的本質是識別邊緣/邊界。

在邊緣附近布局,通常意味著賠率優勢。

所以,重要的邊緣,註定是兵家必爭之地。

無論是水平的邊界線,還是傾斜的趨勢線,都是如此。


趨勢線在我看來其實是場內籌碼分布的產物,並不是說趨勢線有阻力和支撐作用,他只是一把標尺,跌破趨勢線也不代表必須離場,每個行情的結束都不會直上直下,要看你直接的倉位控制和止損控制,有些人是破線賣出,也有些人是在走出頭部形態賣出,我也是初學者,放個圖表達自己的觀點。(我是在1點賣出的,但這是跌破趨勢線的做法,當然也是可以在2點賣出,畢竟在形態沒有形成前,誰也不能說這是反轉,也有可能是上升中繼形態呢?)


這世上沒有任何指標、交易方法是百分百正確的,做錯了就止損,等下次機會,不學會止損就別想在這市場賺錢。


這裡簡單的說說我對K線的理解吧。

長期來我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僅代表個人看法:

我把美國線、K線圖統稱為柱狀統計圖,這類統計圖引入了時間區間概念,一根K線中包含了5個定值信息:單位時間、起始值、最高值、最低值、終止值。

長期以來,大家都忽略了這種統計圖形的設計初衷,也就忽略了圖形中很多重要的信息。

柱狀統計圖的設計師為了解決,單位時間內交易次數不同,且不平均分布所導致的觀察記錄的困難性,所以加入了時間、區間概念,便於統計觀察。


一百年前的技術,老掉牙。別的我不知道,你到外匯市場給我畫線看看?日線還有一點點可能,日內根本沒法畫。


以今天的瀝青為例。

實盤就是這麼操作的。

樓主覺得有用嗎?


答:有用。

說沒用的一定是誤解了技術分析。

股票的技術分析(包括k線)是一門推測學,概率論,妄想按部就班並且100%準確的預測都是耍流氓和無知。

技術分析的目的是提供當前走勢的多種未來可能,然後你在從這些可能中運用合理的技術來綜合甄選出最有可能的那一個作為操盤依據,技術分析是個概概括詞(每個技術分析人都有自己的技術組合這裡不便展開),分析的意義是運用正確理念和方法來得出最接近正確的論斷,怎麼可能是賭博和丟硬幣?

既然分析是概率學,我們就來談談預測錯誤的那部分。這裡直接就引入止損線,一旦破預測的底部,就出來。

許多人隨便畫兩條線然後破線失敗了,就開始噴了,什麼中國的股票是賭博啦必須走價值投資啦政府操控啦(然後大家就人云亦云)。

加一句,財經新聞內幕消息什麼的基本上是無用功(即便是內幕消息到你親手上也涼了)是細枝末節,它們的作用僅僅是推波助瀾錦上添花。不斷重複的分析歷史數據才是技術分析的關鍵,一遍一遍看,重複看重複畫,掌握歷史的特性和「性格」,然後推測未來的可能(這是基於歷史會被重複,但不是死重複,是相同特性的重複。)。


都是意淫,期貨的最高境界是任意時間,任意點位,任意開倉


這種東西不是用來幫你找重要支撐阻力和分析趨勢是否改變的么?


然而我看了這麼多答案,這麼多人答不對題,很少看到有人說出畫線的本質。

畫線的根本意義是分類!

就好像古時候打仗,兩國交界,對方安分守紀,從來不過邊界,你可以大概分析出「唔~這是個本分人」。而如果對方軍隊經常在邊境地區活動,還時不時越過邊境來打劫一下,你可以得出結論「這傢伙賊心不死,想搶我大米,要防著點兒」。到最後如果發現對方軍隊迅速跨過邊境,長驅直入,這時你會想什麼?那肯定是「干他丫的!」

畫線從來就不是拿來預測的東西,畫幾根線就想預測?這就是耍流氓。劃線就是明晰K線的一些關鍵點位,哪些地方是人們的心理壓力位置,對之後的分析有一個方向形的指示。至於突破不突破,那不是畫線能管的事兒!

具體的畫線方式有很多,各有各的用處,這是個大學問,我就不細說了。

總結下來就是畫線是分析的一種手段,向前看清之前的走勢,向後展望因此而衍生出來的可能,再結合消息面,經濟大勢,人心趨向,合眾為一,才是趨向於正確的交易方式。


有用!買賣漲跌就像兩軍交戰,線就是戰場,兩方在這博弈,先是試探進攻,後是決定勝負,所以試探進攻時線有效的概率極大!


勸你看看混沌理論,,任何一個消息都可能對趨勢產生不同影響,但是趨勢的內在規律就是群體對股票預期的趨同認識。。


推薦閱讀:

火爆的股市真的會反哺實體經濟嗎?大批資金進入股市後對實體經濟真的有支持嗎?傳導機制是怎樣的?
為什麼新股發行後,走勢都是大漲呢?
為什麼滬港通開通以後,AH 股折價反而擴大了?
屌絲一心研究怎麼在股票上賺錢,期望以炒股為生,是正道嗎?
如果常規的救市措施都無法起效,有什麼不太脫離實際、腦洞大開的救市方法?

TAG:股票 | 期貨 | 外匯 | 交易 | 交易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