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人偏偏這麼喜歡買房子,沒有的拚命買,有的還要買?


當一個東西,你攢個三年五年錢就能買下來,你可能並不著急。於是不妨再等等,比如先把婚結了,事業穩定了再說。

當一個東西,你攢幾十年的錢都買不起,而且越等越買不起,等待就失去了意義。這時你就想立即得到它,否則一生不安。因為這件東西已經從普通商品,變成一種象徵。


為防止有人藉此上綱上線,針對國人,果斷來回答。

任何東西,只要一直在漲價,沒有下降的的跡象,那麼是人如果買得起都會買吧。關鍵是,這東西你還會用到,那是個人都會立刻買吧。那麼之前房子就是這個情況,所謂越漲越買,因為很可能還會漲,所謂越降越不買,比如之前的股市,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到真正的谷底。

這是信息不足的最佳博弈手段:從眾,實際上,從眾大部分時間是沒錯的,就像知乎上,你把贊同投給得票超過一百的答案,大部分時間也是沒錯的。

那麼信息充足呢,才有機會規避剩下的風險,當你知道一個東西價值在何處時,你至少不會虧,比如當初君子蘭和紅木傢具漲到比較高的位置,了解其價值的就退出收錢了,比如巴菲特拋出中石油,記得當初還有很多人嘲笑他少賺了多少個億。

但根據博傻理論,價格高於價值照樣可以賺錢,只要有更傻的人接盤,所以樓市當初要不是政府出手,還是可以賺,所以為什麼不買房呢。只有得到內幕消息:國家要調控房價了,國家不會救股市了,那麼這時候退出,才能完全規避風險,賺取最大的利潤。


因為房客在目前的中國租房子,權益得不到最大程度的保護。

你無法選擇你的鄰居

你無法選擇你的房間的大件布局

你時常會擔心房東臨時有變動,然後你得繼續找,

租房子的錢和按揭付款的錢相差也不多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 人都想擺脫不安的感覺 而房子是現在中國目前為止P民能夠投資的最好選擇?

而傳統中國人也講究成家立業,事業的起點在於一個美滿的家庭,而家庭呢首先得有一個安定的所在,而一個作為不動產的房子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而整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是金錢地位權勢,這些怎麼量化呢?車子、房子就是量化的標準了。所以為了不被社會主流拋棄,不想承受輿論壓力,但凡一個有能力的成年人即使內心對於房子的需求不高,他也會為了不被主流排斥而買房子。

利益相關 大學生 (剛在網上找租房的信息很凌亂,而買房的信息很全面)


過去30年的歷史證明,房產是唯一一種,利潤極高、風險為零的投資項目。


因為沒房子 就不能上戶口 不能上戶口 以後娃上幼兒園 讀書 等等等等 就會很麻煩 而女人大都怕麻煩 特別是丈母娘 所以 沒有房子 就可能沒有lp

當然 戶口只是大家買房的原因之一啊 不是唯一


1. 租的房子,跟買的房子無法比。裝修粗糙、傢具簡陋、配置不全等。

2. 沒有房子就沒有戶口,孩子就沒有學區。

3. 十年來房子價格一直在漲。今年能付首付,等明年得借錢湊首付了。


沒有的拚命買是還能拚命勉強買得起就怕以後就算拼了自個全家的命也買不起,有了的還買不是做投資就是為了人民幣保值。


拋開中國人性格的社會學科分析,從經濟角度討論:

1.土地改革,商品房的出現,讓房產從非賣品成為商品,其價值由0到1的質變,讓很多中國人有了從無到有的切身感受。(想想你原本一無所有,突然某天你知道自己隨時能換個幾百萬用。)這種刺激是巨大的,人都會對這種刺激形成持續反應的。

2.改革開放的財富大爆發+政府舉全國之力城市化某幾個城市。這些城市人口密集,又對應土地稀缺,加上越來越增發的人民幣,讓所有中國人見證了1到100的奇蹟。從投資回報率講,中國真的很少有比房產更適合大眾百姓的投資方向。又穩,又高回報!簡直是逆天,也只有在高速增長的發展中國家有可能發生。


見過天上鳥在飛嗎? 你以為它是一直飛的。其實鳥大部分時間是不飛的,就像人不是一直跑步一樣。它需要落腳的地方。讀過寒號鳥就知道了。

買的和租的不一樣。

戶口

安全感,消除居無定所感

投資

保值

結婚

買房

生娃

住宿

買車

貸款

來看不買房的活生生的例子:我

可憐我早早看到清楚,無奈卻無法買房。(前30年心底一直想自殺,覺得自己不該活著。死人還買什麼房。這是主要原因)

因為首付不足,父母窮,我又怎麼忍心提這種需求,增加他們負擔。

每月1500的房租,不算貴,但是一年也不到2萬塊花在裡面。

至今租房7-8年了。

1算起來 這麼多年租房的錢也花了10萬左右了。

2這麼多年的房子增值的利與我無關。

3房租錢實打實的r飄在水中。化為烏有。租的房子與我無關。

4居住條件極差,為了省租金。各種爛房都住過。房東提供的洗衣機,破爛不堪,一月修兩回。

5 每次搬家像是小死一次。整理東西,適應新家,新社區。(為了省錢,各種悲劇)

上次搬家時候脫臼,搬家混亂,脫臼場面慘烈,不忍細說。

6 住了十幾年的合租,分租,宿舍,老房子,人生的最美好的年齡都在這些最便宜的別人家中。

房東的舊床不能扔掉,房東的東西要放在這裡,他時不時要取。進門沒有小區門卡,傢具從沒有過新的。

我就想買一張自己的床睡自己的床………………,願望太奢侈,為了省錢,一直無法實現。因為買了要不送給房東,房東如何肯花力氣換現在的床?

不買房的我得到的,1還房貸的壓力沒有 。2 我良心很安 3錢給了父母,讓他們心安,我還了他們的債,心中無虧欠 3隨時可以離開這個世界,沒有任何牽掛。

半夜起床,寫這個,始終無法理直氣壯的活著。也許這才是正常的。

心裡明明白白,只是覺得傷心。


社會價值觀上:

  其實其他回答已經涉及了不少。國人崇尚「安居樂業」,雖然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見百度百科:安居樂業_百度百科)「人生活安定美滿的樣子,比喻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語義和房產無關,但是成語本身含有「居」,亦即潛在地認為沒有居就無法安定地生活

  另一方面,也就是房產商品化之後,擁有恆定房產是一定社會經濟地位的象徵,這就是為什麼起碼丈母娘要看房產證

制度上:

  更恐怖的是,政府通過管理制度強化上述價值觀——將恆定房產和戶口綁定。而戶口承載的一切,相信不用我多言


覺得這是這麼多年中國的傳統,成家立業,而中國家的代名詞一定是有個房子


我們的保障房,福利房制度形同虛設,租房市場有那麼不穩定。


因為房子能升值就這麼簡單。哈哈。現在已經成了常態思維拉。看看國人什麼都能炒作這就是習性。但是這個市場一旦暴跌那就。。

就像6000點的股市誰不買?都在賣。10000點20000點哈哈


1. 沒有安全感。

2. 需要被社會認同。

3. 投資以防貶值。


這個社會已經營造了一個氛圍,就是作為一個人,必要是要買房的。是買來的,自己的,不是租的,借別人的。這樣一個氛圍,讓絕大多數人看來,房子是以後做任何事的基礎,而且是基礎中的基礎,是必需品中的必需品。所以,銀行,房產商,政府,就形成了一個奇妙的組合,彼此相互支持,相互制約,其餘的所有人都是為他們打工的。至於炒房者,只是其餘的所有人當中的一些聰明人而已。


上至公民下至屁民,從遊戲制訂者和遊戲參與者大家都普遍認為房地產是國家經濟的基礎,能不買?


推薦閱讀:

買房的人都成了房奴,那不買房的人成了什麼?
女人要求男人一定要買車買房,這個觀念對嗎?
為什麼本該買不起房的年輕人卻爭當做房奴?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寧願租房也不願當房奴?
北上廣成家立業有多難?

TAG:房地產 | 社會學 | 房奴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