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是必然還是偶然?

如題


五胡亂華的根源是魏晉移民政策的失誤,八王之亂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誘因。

早在曹魏統治時期,由於東漢末年的連年戰亂,人口急劇減少,中央和地方官府財政銳減,農業廢弛。因此朝廷便推出了「移民實邊」政策,把北方邊塞以外的胡人遷入內地。。。早期遷入的胡人大多是用來充實佃農和勞役,大多歸附在漢人地主名下。
除了曹魏以外,蜀漢在北伐期間徵募了大批羌族、氐族士兵;而東吳在鎮壓山越期間,也擄掠了大量的山越人作為勞動力。

後來西晉爆發八王之亂,各個藩王都在厲兵秣馬,不斷徵召兵員。一些位於邊疆的藩王就開始打起了這些胡人的注意,很多原本務農的胡人就被武裝起來參與戰鬥,比如後來建立後趙的羯人石勒,就屬於這一類人,他一開始加入的是成都王司馬穎的隊伍。。還有的藩王則直接聯絡塞外的胡人豪強,許以高官厚祿讓他們入關助戰,比如南匈奴單于、後來建立漢國的劉淵,他早年就接受了晉武帝司馬炎的冊封,八王之亂期間受司馬穎邀請南下參戰,最後官至冠軍將軍。

當然這樣做的最後結果便是引狼入室,這些內遷的少數民族或是不堪壓迫、或是想意圖霸業,紛紛依靠武力驅逐漢族官員,自己建立了政權,第一個便是劉淵建立的漢國(後改為前趙)。而胡人一般不懂治國,一些較大的胡人政權很快就在大大小小的爭鬥中分崩離析,於是就形成了「五胡十六國」的局面。等於說就是胡人直接在內地造起了反。很多人的誤區是,草率的把五胡亂華定性為簡簡單單的外族入侵,其實不然,他們那是叫反客為主:十六國的開國君主當中,有很多早在父輩就已經居住在漢地了。

漢末就不一樣了,因為東漢有外重內輕的傳統,統治邊疆的豪強無不重視蕃政。曹操征了烏桓以後,才真正奠定起在北方的絕對權力;而公孫瓚、董卓、馬騰等直接就是靠鎮壓邊患發家,治理好邊疆才有實力和聲望問鼎中原。軍事上雖然不少邊將都用過胡人士兵,但基本是胡漢混編,沒有出現西晉那樣成建制武裝胡人、甚至邀請塞外強蕃參戰的情況。


要罵我的隨意,又不會少塊兒肉。不過我建議你們去學習一下不同的史觀,不然我替你們丟人。

====================================

大家對民族融合是不是有什麼誤解?民族融合本身是一種發展,但是不代表民族融合的過程就美好,這不是褒義的!不是褒義的!不是褒義的!就是個中性詞,就是不同民族之間相互吸收融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終趨同的過程。不是因為民族融合,戰爭就會變得可愛,但是同樣的,不能因為融合的手段是戰爭,就否認這是一種融合。我從來沒有說過五胡亂華不是侵略戰爭。

我有時候看一些歷史資料的時候,尤其是關於民族融合方面,都會由衷的慶幸,幸好我們漢族文化足夠堅定,足夠先進,大多數侵略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最終都被我們逐漸漢化了,才能讓我們的文化即使歷經風雨,還能留存至今。

但是退一步來說,評論區里如此憤慨,說我在為少數民族洗地的各位,歷史上漢族對少數民族就沒有侵略戰爭嗎?你們都覺得所有胡漢和夷漢戰爭都是因為少數民族自己侵華才發生的,是認真的嗎?戰爭不會因為我們倡導和平就消失,也不會因為我們是勝利者而變得美好起來。再者,兩千年前我媽媽的祖先是魯國人,我爸爸的祖先是齊國人,我現在是不是齊魯混血了?那你們誰是秦國人,咱們可是有國讎家恨呢。我們都是中國人啊,各位。

====================================

我又來碼不討人喜歡的長篇大論了。

「五胡亂華」是必然的。

不過在開始這個話題之前,我要說明一點,在這個回答中,我會從各方面原因分析「五胡亂華」的必然性。

但事實上,我堅持認為,任何歷史都是必然。

因為歷史不是一個點,而是一種趨勢,所有歷史事件都在這種趨勢的推動下沿著既定的軌跡運行。這不是命運論,而是人類社會的發展自有其道理,也許一個人偶爾的行為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歷史進程,但是在之後的歲月中,歷史必定會撥亂反正。

====================================================================

以下正文

首先我們來看看「五胡亂華」的原因:

一、胡人內遷

1、漢王朝依仗強大的軍事力量,一直對胡人進行招誘以彌補中原兵力和勞力的不足。

2、漢末魏晉時,北方經歷了一次「小冰期」,原本適宜農耕地地區變為了適合游牧的地區,而原來的游牧地區則不適宜人類生存,導致了許多胡人南下尋覓生計。

關於胡人內遷的影響,這裡引用一下西晉江統的《徙戎論》。

夫關中土沃物豐,厥田上上,加以涇、渭之流溉其舄鹵,鄭國、白渠灌浸相通,黍稷之饒,畝號一鍾,百姓謠詠其殷實,帝王之都每以為居,未聞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狄志態,不與華同。而因其衰弊,遷之畿服,士庶玩習,侮其輕弱,使其怨恨之氣毒於骨髓。至於蕃育眾盛,則坐生其心。以貪悍之性,挾憤怒之情,候隙乘便,輒為橫逆。而居封域之內,無障塞之隔,掩不備之人,收散野之積,故能為禍滋擾,暴害不測。此必然之勢,已驗之事也。

把他們遷到京畿地區,士紳和百姓對此習以為常,因為他們弱小就欺辱他們,使他們從內心深處生髮出仇恨。如果他們人口大大增加,就會生出不臣之心。他們本性兇殘貪婪,又心懷怨恨,一有機會便會叛亂。而他們住在我國境內,沒有自然險阻的阻隔,可以襲擊沒有防備的人民,收集沒有收割糧食,所以能夠成為嚴重的禍害。這類事情是必然的,而且已經發生過。

二、民族矛盾尖銳

1、民族文化衝突。少數民族人民的習俗與漢人的傳統文化產生了激烈的碰撞。

2、民族歧視嚴重。漢人歧視胡人,遷徙進中原的胡人受到了嚴重的壓迫,如被販賣成奴隸等。

三、民族政策失當

1、朝廷鼓勵少數民族人民遷徙後卻未能進行妥善的安頓,少數民族人民生活困苦。

2、未能對遷徙後的胡人進行疏散,使其在內地聚居且形成串聯組合,為後來的叛亂提供了條件。

3、對胡人未能進行及時的教化,不能使其在思想上與漢人融合。

4、以胡為兵,結合上面幾點這條我已經不想說什麼了。

四、西晉統治已現頹勢

1、天災人禍

另一方面,西晉時期天災不斷,自武帝太康二年至惠帝太熙元年(公元282- 292年)10年間,幾無歲不旱,關中大飢,以致「人多飢乏,更相鬻賣,奔進流移,不可勝數。」 後又有蝗災瘟疫,死者無數,流屍滿河,白骨蔽野,遂有大規模的災民流徙;在氐人李特李雄的煽動下,起事作亂,令司馬氏政權幾乎瓦解。

而此時的西晉王朝統治集團內部,諸王為爭奪中央最高權力,發生了一連串的相互殘殺和戰爭,歷時16年之久,史稱「八王之亂」。這場大惡鬥給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生產遭到破壞,數10萬人民喪失了生命,許多城市被洗劫和焚毀。不少人飢餓而死,人民又重新陷於苦難的深淵,掀起了大規模的流亡的浪潮。

2、社會風氣腐化。

  西晉社會風氣如江河日下,其中有三股風氣最為突出,嚴重地腐蝕社會機體。

 第一,奢侈腐化之風。西晉統治集團腐化先從皇帝開始。晉武帝司馬炎在民間大選宮女。後宮宮女多達數千,但他仍不滿足,滅吳之後,又把吳國宮中數千名宮女運到洛陽。這樣,後宮宮女達到萬人。由於宮女太多,司馬炎不知所從,有時就坐在一輛羊拉的車上在宮裡轉悠,車停在哪個宮女的門口,就在哪兒過夜。

  皇帝如此荒淫無度、縱情享樂,怎麼能對下面進行約束?於是那些皇親貴戚、官僚大臣緊隨其後,極盡奢華,縱情聲色。有的講究吃。何曾任朝廷高官,聚斂了許多錢財,每天吃的費用多達一萬錢。面對無比豐盛的食物,他居然說:「簡直沒有值得下筷子的東西!」其子何劭,更加奢侈,一天吃飯的花費達到兩萬,超過其父一倍!

  西晉盛行炫富、比富之風,石崇和王愷比富斗寶的故事就很典型。在西晉,有些權勢過大、財產過多的人,牛氣衝天,缺乏自製,甚至以殺人當兒戲!

  據《晉書·王愷傳》記載:外戚王愷在宴請賓客時常安排一些女伎奏樂助興,一次一位吹笛的女子吹得有些走調,王愷便當眾把她處死。石崇也是個以殺人為樂的極其殘忍的傢伙。每次請客飲酒,常讓美人斟酒勸客。如果客人不喝酒,他就讓侍衛把美人殺掉。一次王敦與他的從兄王導一道去石崇家赴宴。王敦硬是不喝,結果石崇斬了三個美人,他仍是不喝。王導責備王敦,王敦卻惡狠狠地說:「他自己殺他家裡的人,跟你有什麼關係!」

  對社會自上而下崇尚奢華的現象,有識之士無不憂心忡忡。大臣傅玄就向朝廷上書,憤怒指出:「奢侈之費,甚於天災!」

 第二,金錢崇拜之風。在司馬炎的縱容和包庇下,西晉的官僚富豪們不遺餘力地追求利益,貪婪地搜刮民財,金錢成為對他們最有吸引力的東西。有了錢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西晉是中國古代金錢拜物教最盛行的時期。錢本來是物品流通的媒介,但是,西晉錢卻成了無所不能的神物。人們痛感這一風氣對社會的腐蝕,紛紛寫文章予以抨擊。其中魯褒寫了一篇著名的《錢神論》,辛辣地譏諷一切為錢、一切向錢看的社會現象。

  魯褒對錢的作用的論述,十分精闢,他把官僚貴族對錢的貪婪掠奪和錢的作用描繪得淋漓盡致。文中寫道:

  失之則貧弱,得之則富強……無德而尊,無勢而熱,排朱門,入紫闥,錢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錢之所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是故忿爭辨訟非錢不勝,孤弱幽滯非錢不發,怨仇嫌恨非錢不解……

  魯褒的批評真是一針見血,入木三分!錢變成了社會上一個有力「槓桿」,人們毫不隱晦地談錢、愛錢、貪錢、掠錢,朝野上下,一切向錢看,一切可以用錢換,社會風氣腐敗透頂!

  孟子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如果舉國上下的人都在爭利、逐利,國家就危險了。如果此種現象成為社會時尚,那國家肯定要出問題了。在錢的驅動下,西晉社會問題日趨嚴重,統治危機日益顯現。

 第三,清談虛浮之風。西晉社會上瀰漫著一股清談虛浮之風。清談又稱「談玄」、「玄言」,專門討論一些抽象的脫離實際的問題。西晉官僚們也大暢玄風。他們以「名士」自居,一邊瀟洒地揮著麈尾,一邊侃侃而談。故弄玄虛,如琅琊大族王衍,被譽為玄談領袖。他歷任中領軍、尚書令,職務很高,卻不幹實事,「口不論世事,唯雅詠玄虛而已」。他手執玉柄麈尾,「妙善玄言」。由於清談之風盛行,使西晉的官員們「居官無官官之事,處事無事事之心」。當官的不幹實事,辦事又不認真去辦,敷衍了事,馬馬虎虎,每天樂此不疲的就是清談。

  西晉官員們終日談論玄遠、喝酒放縱,不去處理和解決實際問題,這種風氣必然給國家帶來嚴重的後果。西晉滅亡時,大臣王衍被殺前,嘆息道:「嗚呼!吾曹雖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虛,戮力以匡天下,猶可不至今日。」這就是所謂「清談誤國」。其實西晉滅亡的根本原因在於其政治腐敗導致的社會動亂,官員清談是政治腐敗的表現,是表而不是本。

  司馬炎在統一中國後,驕傲自滿,不思進取,喪失危機意識,社會風氣嚴重敗壞,政治日益腐敗。唐太宗李世民在《晉書·武帝紀》中點評晉武帝司馬炎說:「不知處廣而思狹,則廣可長廣;居治而忘危,則治無常治。」可謂一語中的。

五、「五胡亂華」實際上是一種民族融合。

民族發展,是在民族的自身因素、自然因素、社會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民族的內部結構、整體素質、外在特徵以及民族之間關係的不斷調整更新、協調適應的過程,由此推動民族縱向質的演進和橫向量的擴展,不斷實現民族的自身性發展、社會性發展、人的發展,不斷實現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全面發展,本質上是民族生存和演進的質和量的提高。

民族是社會的民族,總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變化,所以就我們現在的社會發展趨勢來講,民族融合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民族不斷發展,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最後歸於大同,這是民族發展的總趨勢。在民族發展過程中,各民族總是有意或無意地發揮有利因素的積極作用,實現民族的儘可能順利和快速的發展;儘可能克服不利因素的消極作用,使民族發展加快步伐,少走彎路。也因此,在世界大同的理想條件下,民族也是向著大同發展。

民族融合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就算沒有「五胡亂華」,民族融合也會以另一種方式上演,也許是三族、四族,也可能是六族、七族。

現在讓我們來總結一下這些原因。

民族融合是一種必然趨勢,但由於漢人的「夷夏觀」,民族融合無法和平進行,只能轉而暴力推進。一個朝代的滅亡是必然的,西晉的不可挽回的頹勢早已顯現。歷朝歷代都有胡人亂邊的情況發生,只是西晉的衰亡恰好提供了各項條件,使各少數民族有機會奪取漢人政權。

所以,「五胡亂華」其實是一種必然。

最後,希望以江統《徙戎論》中的一句話結束這個話題。

「夫為邦者,患不在貧而在不均,憂不在寡而在不安。」

祝大家端午節安康!為甜粽子而歡呼!

以上。


哪裡有原始的漢族。

漢族的歷史如何演化?原始的漢族在三國時期基本絕了。

在南宋時期,西夏,契丹族,大金女真族,大理族,可是漢族?

南宋的百姓有多少漢族?

蒙元統一東亞大陸以後,中國的統治者是蒙古族,其次是西域的色目人,再次是西夏,契丹族,大金女真族,大理族,西藏的吐蕃人,最後才是南宋的投降的民眾。

蒙元時期的漢人是那群民眾?

蒙古人把北方的民眾稱為漢人,特指西夏,契丹族,大金女真族以及原北宋民眾的後代。

現代的漢族,是特指明清時代,住在中原地區、江南地區、西北地區平原、西南地區平原的一些主流民眾,他們信奉儒學,與官府關係密切,漢族主要是中原統治階層的後裔,。

現代漢族的成分十分複雜。比如滿族基本溶於漢族。

許多士大夫讀書人後裔,自然的歸屬於漢族。

西南地區【雲南貴州四川青海甘肅】,漢族在明代清除的時期,只是少數人,他們屬於江南地區的移民。西南地區【雲南貴州四川青海甘肅】的民眾,大多數不能稱為漢族,反倒是藏族的成分較多。

新疆地區蒙古地區,在明代清除的時期,漢族只是少數而已。

讀讀歷史書籍,再談吧。

===============================================================

如何看待歷史課本將五胡亂華改為所謂的「北方民族內遷」,並將此段歷史略過?

好,歷史真相就是「北方民族內遷」,沒有【五胡亂華】。

五胡現已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何來亂華!

華夏法統之二 【忠君愛民】與大一統之核心 士族門閥 少數民族崛起 儒家與佛學融合

中國大陸之少數民族 蠻夷戎狄

要了解中國大陸之少數民族---蠻夷戎狄 ,,只有地下考古史料,辨析書面史書的結論,以及你自己的邏輯分析,才是可靠地依據。

只有對中國的華夏與蠻夷戎狄之辯,得出自己可信的結論,才可以對東漢末年直到隋唐歷史,有一個準確、相對客觀的表述。

首先,要明白漢族的概念,是一個隨著歷史發展不斷變化的概念,漢族的內涵與外延,在不斷的改變。

東亞大陸的原住民,是從8000年前就生活於此地,我在【向先生致敬 東亞大陸歷史之研討 蒙元與大清王朝之認知 日本侵華的性質的判定

】【東亞大陸考古文化 紅山文化 石卯考古 與 黃帝的都城 朱開溝文化與北方游牧民族

】文中以表達清楚,這裡就省略。

周天子建立周朝,他的關鍵制度就是【分封制】【宗法制】以及【禮制】,他用這個辦法保證了周朝的穩固700年之久,也就自然的把【周天子】的【姬姓】血脈延續了下來。周朝的分封的諸侯國,是一個獨立的城堡,姬姓的王族是依靠城堡為依託,再統治周邊非姬姓的原住民,是一種類似殖民地的方式。大量的非姬姓的原住民,是不懂【禮制】的。

周朝分封的諸侯國之外,存在著大量的非姬姓的原住民的王國、部落、集團等等,他們與周朝分封的諸侯國是交雜於一個地理區域,相互之間,有政治、經濟、人員、文化的交流,也有戰爭。

華夏之國對四夷之國,這種區別方法看上去是來源於血緣的關係,實質上卻是一種基於與周天子之間血緣關係的階級關係。例如《左傳》記載,昭公十三年(公元前529年),邾和莒的使節向華夏的強國晉國訴說他們為魯國所欺之事。而針對晉國的指責,魯國的使節子服惠伯反駁道:【君信蠻夷之訴,以絕兄弟之國,棄周公之後】,【魯事晉,何以不如夷之小國?魯,兄弟也。】

非姬姓的原住民,存在著不斷被周朝分封的諸侯國征服的情況,周朝分封的諸侯國的疆域也在不斷擴大,比如晉國,這就意味著【周天子】的尊嚴,周朝的【分封制】【宗法制】以及【禮制】的政治文化制度,不斷推廣到原來非姬姓的原住民,那些原住民就納入了周文化圈,成為華夏的一部分。

 由於周王朝的【禮樂崩壞】,一部分諸侯為成就霸業,甚至將【蠻夷戎狄】引入【華夏】。公元前639年,晉國與秦國協商之後,讓瓜州的允姓的「戎」移居至伊川河畔。

通過迎娶【蠻夷戎狄】的女子變【蠻夷戎狄】為同盟,這也是當時諸侯們常常使用的一種手段。

【晉獻公……又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晉伐驪戎,驪戎男女以驪姬】。重耳就是後來的著名的晉文公,他曾因受驪姬的迫害而流亡於【狄】長達十二年,在此其間也娶狄人之女季隗為妻

【華夏】的諸侯們,無疑想通過會盟,一方面達到防止蠻夷戎狄肆意侵犯的目的;另一方面,又有將蠻夷戎狄變成盟友,在需要之時便可借用其軍事力量的企圖。甚至包括周天子,也確曾利用過蠻夷戎狄。

比如,秦國,就是一個原來不被華夏文化圈認可,秦國國君原來就是為周天子喂馬的馬夫,秦國的血脈不是正統的姬姓,華夏文化圈認為秦國是蠻夷。秦國國君為了融入華夏文化圈,花了700年的時間,不斷進行政治、文化、人員、軍事上的改革,與華夏文化圈的諸侯國進行交流,秦王的王妃都是來自華夏諸國,秦國也就被華夏文化圈認可,成為華夏的一員。

但是,秦國還是保有原住民的文化底蘊,秦國的著名太后羋月,不就在宮中公開的與異族情人---義渠國王同居,在外交場合講葷段子,也是大大不符合【周禮】。

楚、吳、越是自生自長、是非【華夏】諸侯國,在與中原各國的接觸中,接受了【華夏】的文化,加入到【華夏】的政治世界中來,甚至成為【春秋五霸】的成員,從而被承認為【華夏】的國家了。

「問鼎中原」的故事,不僅表現了楚國企圖稱霸中原的野心,同時還反映了楚國急於進入「中原」、成為【華夏】的一分子的願望。

公元前547年,十三國在宋國會盟,圍繞盟主的地位,楚國與晉國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結果還是讓楚國當上了【華夏諸國】的盟主。

公元前473年,越國終於滅掉了吳國,越王勾踐於是被周元王封為伯爵,被正式認定為【華夏】的諸侯。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1.不是以多民族共存為前提的【天下思想】本身,帶來了【華夏】的多民族性質,以及【華夏】的多民族來源的事實。

2. 是【華夏】的多民族性質和【華夏】的多民族來源的事實,帶來了將多民族共存作為前提的【天下思想】。

【天下】本來指的就是中國多民族共存的【天下】。事實與思想之次序不可顛倒。

3.只有建立於第一點,與第二點的【華夏】【天下】思想觀點,才能使我們,正確的解讀三國、曹魏、兩晉、五胡亂華、南北朝、隋、唐的華夏歷史的衍化過程,才可以明白東漢500年後,華夏又是統一的強國。

========================================================

---匈奴與華夏

匈奴人,泛指公元前1500年----公元200年,生活於東亞大陸的游牧民族,他們有許多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遺民。

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把匈奴名稱的演變作了系統的概括,認為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的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所謂的匈奴。 還有一說,把鬼戎、義渠、燕京、余無、樓煩、大荔等史籍中所見之異民族,統稱為匈奴。

匈奴的考古發現十分豐富。

在蒙古境內的諾彥烏拉、烏蘭巴托、特布希烏拉及呼尼河畔、達爾汗和烏蘭固木市附近,有很多約為公元前 2 世紀至公元 1 世紀的匈奴墓葬,有普通墓葬和大型貴族墓葬之別。

普通墓葬也有兩種,一種是石槨墓,一種是木槨墓,但地表面均有方形、圓形或半圓形的墳丘。墓內死者頭向北,都殉有馬、牛、羊、駱駝等。隨葬品有陶器、兵器、馬具以及各種裝飾品。

諾彥烏拉、呼尼河畔及色勒巴河畔等地的大型貴族墓葬,地表的墳丘均為方形,墓穴南面有墓道,墓室由雙層木槨構成,死者的葬具是木棺。

位於蒙古中央省色楞格河畔諾彥烏拉山的的諾彥烏拉墓地,是公元前 1世紀至公元 1 世紀的匈奴墓地,,於 1924 年首次發掘,共發掘出 200 多座墓,

考古發現的北方匈奴墓葬有很多處,內蒙古境內較重要的有杭錦旗阿魯柴登、准格爾旗西溝畔、伊金霍洛旗石灰溝;

陝西境內有神木縣納林高兔;新疆境內有托克遜縣阿拉溝等處。

歷史上蒙古被許多大小不同的氏族部落割據著。

當時分布在草原東南西喇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的,是東胡部落聯盟;

分布在貝加爾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的,是丁零部落聯盟;

分布在陰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所謂鄂爾多斯草原一帶的,是匈奴部落聯盟。

還有部落集團分散在草原各地。

匈奴國,就是以匈奴部落聯盟為基礎,征服了上述諸部落聯盟、部落以及其他一些小國而建立起來的。

匈奴在強盛的時侯,東破東胡,南並樓蘭、河南王地,西擊月氏與西域各國,北服丁零與西北的堅昆。

匈奴範圍以蒙古高原為中心,東至內蒙古東部一帶。南沿長城與秦漢相鄰,並一度控有河套及鄂爾多斯一帶。向西跨過阿爾泰山,直到蔥嶺和費爾干納盆地,北達貝加爾湖周邊。被稱之為「百蠻大國」。

公元前3世紀匈奴統治結構分為中央王庭、東部的左賢王、和西部的右賢王,控制著從裏海到長城的廣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國、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中亞北部、中國東北等地區。

東亞大陸史就是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的競爭的歷史。

自西周起,戎族開始威脅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後,犬戎部落攻陷鎬京,迫使平王東遷。

戰國時林胡、樓煩多次侵擾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驅逐林胡、樓煩,在北邊新開闢的地區設置了雲中等縣。林胡、樓煩北遷融入新崛起的匈奴。在戰國末期,趙國大將李牧曾大敗匈奴。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中原內亂,匈奴乘亂再次控制河南地,東伐東胡、西征月氏,匈奴帝國興盛。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叛亂,並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直追到大同平城,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達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隊斷絕了聯繫。

漢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起開始,匈奴受到漢軍隊的攻擊,漢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匈奴將主力撤回漠北地區,至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匈奴國已經完全退出漠南地區。

匈奴因戰爭、天災、領土及人口的減小,處境日益困宭,內部紛爭開始激化。公元前58年,內亂開,單于爭立,

在東漢初年,匈奴就大量進入塞內。大約在46年左右,匈奴國內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人畜飢疫,死亡大半。48年,匈奴八部族人共立呼韓邪單于之孫日逐王比為單于,與蒲奴單于分庭抗禮,匈奴分裂為兩部。

南匈奴依附東漢。

逐王比率4萬多人南下附漢稱臣稱為南匈奴,安置在漢朝的河套地區。而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

依附漢朝的南匈奴人,被漢朝安置在河套地區。借著漢朝的軍力多次大敗北匈奴,接納大量降眾,勢力大增,造成內部不隱,時有叛亂,多位南單于被殺。

後漢朝對南匈奴的管理越加嚴厲。在東漢中期以後一再發生南單于被漢官員拘捕、更換、逼死甚至殺害。

187年,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董卓專權之際,南匈奴發生內訌,國人殺死單于羌渠

195年,南匈奴參與了中原混戰.南匈奴一部參加了農民軍的打土豪活動,主要活動區域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山西省南部地區。

202年,南匈奴首領歸附漢丞相曹操

216年,曹操拘留呼廚泉單于,而派右賢王去卑監國,並將南匈奴分成五部,安置在平陽郡,匈奴單于王朝終結。

南匈奴,一直居住在河套一帶,三國時期曹操把匈奴分成五個部,即左、右、南、北、中,分別安置在陝西、山西、河北一帶。各部貴者為帥,後改稱都尉;以漢人為司馬以監督。於夫羅子劉豹為左部帥。

公元202年,南匈奴首領歸附曹操。曹操為了北方的穩定,先後將南匈奴分為五部每部擇立貴族為帥,另選漢人為司馬對其進行監督。同時,曹操還把并州的中下層匈奴人編入漢族。這樣,南匈奴上下完全編入曹魏政權,中國北方完成了實際的統一。

公元216年,曹操拘留南匈奴末代單于呼廚泉單于,派右賢王去卑監國,將南匈奴分成五部,即左、右、南、北、中,分別安置在陝西、山西、河北一帶。左部帥劉豹的兒子劉淵就是十六國之中的漢趙的創建者。

統治地區包括今甘肅慶陽、寧夏、山西、陝西、河北省北部,內蒙古呼和浩特至包頭一帶。

東漢末年以來,周邊各民族紛紛湧入中原。以匈奴人數最多,史稱「關中人口百餘萬,戎狄居半,匈漢雜居」。

西晉因賈后亂政,引起了八王之亂,混戰延續長達16年之久,給予了匈奴人介入的機會。

公元4世紀,匈奴人劉淵在成都王司馬穎手下為將。乘西晉八王之亂之後的混亂時期,劉淵在并州離石起兵立漢國,稱漢王,後稱帝,佔領了北中國的大部分地區。

311年劉淵子劉聰攻佔洛陽,316年攻佔長安,滅西晉。

328年,羯人石勒擒殺劉曜,趙亡。

漢和帝永元四年(91年),漢軍在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大敗北單于,北匈奴主力便遠走中亞。其後,中國北方的鮮卑族強大起來,逐步佔有匈奴故地,五六十萬匈奴人遂「皆自號鮮卑」。

五胡十六國時期,內遷中原的南匈奴建立前趙、北涼和夏等國家;北匈奴西遷康居。

匈奴作為一個民族在中國北方消失了,但其姓氏及其文化習俗仍部分保留了下來。建立大夏國的赫連勃勃,子孫後姓劉,我國陝北姓劉的很多,就有匈奴的後裔。匈奴進入中原後多以部落或氏族為姓,如姓呼延的、姓獨孤的也有可能是其後裔。

=======================================================================================================================================================================================================

華夏之鮮卑

鮮卑起源自黃帝之孫曰始均。《魏書》開篇就有解釋:「黃帝以土德王,北俗謂土為托,謂後為跋,故以為氏。」《資治通鑒》載北魏孝文帝改姓詔書,亦稱"北人謂土為拓,後為跋;魏之先出於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

鮮卑族中國古代東胡系民族。居於鮮卑山(今大興安嶺)。「鮮卑」一詞,在秦漢文獻中,以不同的譯音形式出現過:「師比」、「犀比」。

考「鮮卑」與「烏桓」,同屬東胡族。東胡語屬阿爾泰語系,是蒙古等民族語言的祖源。這些民族不僅語源上一致,地域也貼近。

鮮卑族源於興安嶺,其語音應當介乎源於黑龍江流域的滿族的語音,和源於額爾古納河流域的蒙古族的語音之間。

鮮卑語應當近於蒙語的含義。「鮮卑山」意為「祥瑞山」或「神山」。「鮮卑」一詞,表達了鮮卑族期待「吉祥、美好」的意向。

鮮卑族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興起於大興安嶺。

作為魏晉南北朝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游牧民族,鮮卑族起源於東胡族,分布在中國北方。

漢朝時期,匈奴以東的游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頓單于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成為烏桓和鮮卑二族。

鮮卑起源於遼東塞外鮮卑山,後主要活動於內蒙古東部科爾沁旗哈古勒河附近。鮮卑起源自黃帝之孫曰始均。

87年鮮卑崛起,在2世紀時繼承匈奴領地,稱雄塞北。

4世紀西晉滅亡後,陸續在華北建立前燕、代國、後燕、西燕、西秦、南涼、南燕及北魏等國,而漠北則由鮮卑別支柔然稱霸。

439年北魏統一華北,常與柔然發生衝突。

北魏經歷六鎮之亂後分裂成東魏、西魏,東魏西魏隨後也分別被北齊、北周所篡。

北周統一華北,於581年因楊堅篡位而亡。

稱霸塞北的柔然汗國也於552年為突厥汗國所滅。

五胡十六國時期在青海建立的鮮卑別支吐谷渾汗國,維持到663年為吐番汗國所滅。

三國時期在烏桓被曹操征伐之後衰落,鮮卑崛起。

在西晉至東晉、五胡十六國時期,鮮卑分為三大支部。

第一支部落:東部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

鮮卑各部深受華夏法統教化,認同華夏的正統政權。

段部鮮卑在段務目塵在位時期,正逢五胡亂華之始,據有遼西之地,稱臣於晉朝廷。此時段部鮮卑「據有遼西之地,而臣於晉。其所統三萬餘家,控弦上馬四五萬騎。」成為東晉在北方與其他民族作戰的力量。

東晉權臣寫信來勸段匹磾除掉劉琨。段匹磾聲稱奉朝廷旨意,把劉琨及其子侄四人一併處死。

對段匹磾被石勒父子俘獲,石勒父子對段匹磾很敬重,優禮以加,封他為冠軍將軍。段匹磾不改舊志,始終不給石勒好臉色看,經常身穿晉朝官服,手拿晉朝節杖,為晉盡忠。

慕容部,魏晉時期鮮卑的一大部落。曹魏初年,首領莫護跋率部遷居遼西,從司馬懿討公孫淵有功,被朝廷拜為率義王,開始在棘城(今遼寧朝陽)之北建城。

五胡亂始時期,慕容廆遂於西晉永嘉元年(307年),稱鮮卑大單于。慕容廆政事修明,愛護人才,故士大夫和民眾多歸附之。東晉太興三年(321年),受東晉政府命為都督幽、平二州、東夷諸軍事、車騎將軍、平州牧,封遼東公。

東晉咸康三年(337年),慕容皝派劉翔到建康,請東晉朝廷加封他為燕王,並邀晉兵北上夾攻後趙石虎。東晉朝廷封慕容皝為燕王、大單于。慕容皝接受了東晉王朝的封號,並以燕為國號,拜封奕為相國,韓壽為司馬,劉翔為長史。

咸康六年(340年),上書要晉成帝以史為鑒,親近賢達,不要親信外戚。慕容皝被東晉封為使持節、大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幽州牧、大單于,燕王。

東晉十六國時,慕容氏在北方先後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燕、南燕等國,前後歷時七十多年。

宇文部鮮卑,正史中記載宇文部最早起源的是《周書》,其稱宇文部源自神農氏。宇文莫那,自陰山南遷至遼西,被後來南北朝的北周尊為獻侯,並奉為始祖。

宇文部鮮卑,是西元一世紀時北匈奴被東漢擊走西遷後,留在故地漠北的部眾東遷與鮮卑人混居族群,該部參加鮮卑首領檀石槐的部落聯盟,首領成為鮮卑的東部大人。

《資治通鑒》《魏書》記載在344年,一次決定性戰役中,宇文部終於被慕容部後來建立的前燕政權滅亡,部眾被遷移後散滅。

宇文部鮮卑雖然消散,未完全自歷史舞台中消失。據《周書》所載,北周皇族宇文氏即系宇文部鮮卑的後裔,西魏太師、北周的奠基者宇文泰就是逸豆歸的五世孫。

宇文部鮮卑有一支迭剌部,在南北朝時發展成一個契丹。

第二支部路:北部,即中部,有著名的拓跋部,以及與其多次交戰的柔然。

《魏書》開篇就有解釋:「黃帝以土德王,北俗謂土為托,謂後為跋,故以為氏。」《資治通鑒》載北魏孝文帝改姓詔書,亦稱"北人謂土為拓,後為跋;魏之先出於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

19世紀末發現於蒙古高原鄂爾渾河與土拉河流域的魯尼(Runic)字母古突厥文碑銘,給拓跋一詞的研究提供了新資料。

闕特勤碑、毗伽可汗碑及稍晚發現的暾欲谷碑,都有一個專門的名詞(魯尼文是自右向左書寫)指代唐朝,其羅馬字母轉寫形式為t(a)bg(a)ccedil;,或作tabγa?,也寫作tabgatch等形式,都是古突厥文的西文轉寫。這個指代唐朝的名詞,本義究竟是什麼,經歷過長久的爭論。

夏德(F. Hirth)提出tabγa?是「唐家」一詞的突厥文對音轉寫(後來桑原騭藏在此基礎上提出「唐家子」一說),他還指出tabγa?與拜占庭歷史學家Theophylacte Simocatta所提到的Taugast,以及《長春真人西遊記》里用來稱呼漢人的「桃花石」一詞,應有共同的語源(etymology)。

這就把突厥碑銘資料與傳世的文獻史料結合了起來。問題是,Theophylacte Simocatta所講述的Taugast國內對立的兩個政權之一渡過大河實現統一的戰爭,一般認為就是隋平陳的戰爭,時間早於唐。

這就把拓跋鮮卑,突厥,唐朝有機的聯繫在一起。拓跋,桃花石,唐家,都是指中亞地區的中原政權。

拓跋氏初是鮮卑地處最東北的一支,亦稱別部鮮卑。原居於額爾古納河和大興安嶺北段,,「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徙,射獵為業」。

1980年在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10公里大興安嶺北段頂巔東側的嘎仙洞中,發現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拓跋燾派李敞祭祖先時刊刻於石壁之上的祝文,全文19行,201字,內容與《魏書·禮志》一所載大致相同。

386年,代國後代拓跋圭自稱代王,建立北魏。

公元396年,拓跋珪進中原,據有今山西、河北之地,遷都平城,徙民耕田,經營平城,即帝位。

拓跋珪效仿華夏文化,營修宮室,建立宗廟,設有社稷,仿漢制,完善職官制度。為加強封建化,聽從漢人崔宏的建議,下令強制解散血緣關係的各部落組織,重新按居住地組織編製,成為國家的編戶。

公元399年,拓跋珪恢復華夏法統經典,置五經博士,增加國子太學生員共三千人,並命郡縣大索書籍,彙集平城。

拓跋宏親政後,整頓吏治,頒布俸祿制,立三長制,實行均田制。

太和十七年(493年)五月,孝文帝推行漢化最重要的措施是遷都洛陽。

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二月二日,孝文帝下詔禁止士民穿胡服,規定鮮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數民族人民一律改穿漢人服裝,朝廷百官改著漢族官吏朝服。

太和二十年(496年)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鮮卑複姓為單音漢姓。

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使鮮卑經濟、文化、社會、政治、軍事等方面大大的發展,緩解了民族隔閡,史稱「孝文帝中興」。

北魏後來統一中國北方,在南北朝初期與南朝對立。北魏後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之後分別被北齊和北周所代替。

柔然與南北朝時期統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戰。柔然被突厥系民族擊敗後,分為南北兩支。

柔然的南支逃到遼河上游,成為契丹人的祖先之一。

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室韋的祖先。室韋是蒙古人的祖先之一。

第三支部落:西鮮卑

慕容之庶兄慕容吐谷渾,率部從東北遷到青海東部,稱為吐谷渾。吐谷渾在鼎盛時期佔據現青海、甘肅、新疆南部、四川西部。663年(唐龍朔三年),吐蕃攻佔吐谷渾全境,吐谷渾滅亡。

鮮卑與匈奴混血後代稱為鐵弗人。鐵弗人赫連勃勃成立夏國。

禿髮氏與拓跋同源。397年,後涼的禿髮烏孤叛變獨立,建立南涼。414年南涼滅於乞伏的西秦,禿髮部人投奔北魏,被賜姓"源"。部分被其他民族同化,部分演化為柔然。

三、鮮卑族的後裔和現代演變的民族

大多數的古鮮卑人後裔都融入了漢族,但還有少部分融入了契丹。

與北魏政權同時存在的另一部分古鮮卑人以「室韋」為號,在嫩江左岸的綽爾河、洮兒河等流域活動,其中的一部分演變成了錫伯族。

錫伯族最初游牧於大興安嶺東麓,生存在以「嘎善洞」為中心的地帶,世代以狩獵、捕魚為生。16世紀編入蒙古八旗後,其社會組織發生了急劇變化,轉入穩定的農業經濟。

18世紀中葉,清政府為鞏固西北邊防,將部分錫伯族遷往新疆,爾後這些錫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開拓了自己的第二故鄉,直至演變成了如今的錫伯族。

===================================================

華夏之西羌

華夏的源頭,就是西羌。關於華夏出自先羌集團這個理論各個領域的學者都進行了相當多的論證,例如語言學、考古學、民俗學、歷史學、遺傳學等等。

2012年6月22日在陝西省寶雞市石鼓鎮發現了一處西周早期高級貴族的家族墓地。這個考古發現,就是最新證明。

考古發現的一大證明的事實,就是西北羌人部族墓葬里最典型的陪葬陶器就是高領袋足鬲,羌人的墓葬裡面也多設有放置陪葬品的壁龕,而這兩個特點石鼓鎮西周墓都具備。因此專家一致判定墓主人毫無爭議是羌戎後裔。

根據典籍記載,戶氏乃是夏部族的一個分支。有扈氏,是大禹的後裔,是夏啟的兄弟,受封於有扈(今陝西戶縣),發展為夏朝姒姓王室下的一個氏族,稱為有扈氏。有扈氏公開反對夏啟。夏啟交戰前,啟對部下發表了一篇誓師辭,這就是收在《尚書》中的《甘誓》,其中列舉了有扈氏的罪狀。有扈氏部族慘敗,死傷無數,倖存者被罰為牧豎,到荒野放牧牛羊。後來有扈氏後人將「扈」字裡面的「邑」去掉,改稱戶氏。

寶雞石鼓鎮戶氏家族墓里「戶」字銘文青銅器組合的發現證實了史書中對有扈氏的記載。

根據器物形態和銘文專家們判定石鼓鎮西周墓的年代為商末周初。在這些青銅器中除了有大量周人自己製作的器物,另外還發現了不少典型的殷商青銅器,它們都來自商都。

在周人的墓中怎麼出現了大量商人的青銅器?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聯繫到此墓葬所處的年代,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墓主人所在的戶氏部族參與了周人滅商的戰爭,這些殷商青銅器是作為戰利品帶回家鄉的。

戶氏家族在西周宮廷中的尊貴地位。羌和姜都指羌人部族,羌乃族名,而姜為姓氏。羌戎部族在西周擁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周人先祖古公亶父遷岐後娶太姜為妻,以後武王又娶邑姜為妻,文王和武王還都得到姜尚的鼎力相助,最終推翻殷商建立霸業。石鼓鎮西周墓向我們展現了羌人、夏人和周人之間的密切關係。

寶雞石鼓鎮西周墓的發現可以終結學術界兩個非常大的爭議:第一,大禹及夏部族是否源自西羌;第二,周人是否是夏人後裔。

寶雞石鼓鎮西周墓的問世讓我們看到作為夏朝苗裔的戶氏部族將「辵羌」作為自己的族徽,說明眾多典籍記載的真實性。

「辵羌」族徽青銅罍的出土讓我們了解到其實羌人也稱呼自己為羌。

我國眾多的古籍記載周是夏王朝的重要方國之一。夏亡後周人歸附了商王朝,他們把商稱為「大邦」、「大國」,自稱為「小邦周」。

周人以正統夏人自居,他們一直自稱為「夏」或者「有夏」,周之同姓和有血緣和親緣關係的國家稱為「諸夏」。周朝建立之後周成王還專門找到夏朝王室後裔東樓公,將其封在杞,命其負責對大禹及夏代各個君王的祭祀。

如今夏人苗裔,戶氏家族墓地的發現,出土文物可以充分表明周人以正統夏人自居不是虛妄之詞,也證實了典籍中記載的華夏民族從先羌到夏人再到周人的發展歷程。

西羌問題,是隨著漢朝與匈奴近300年的戰爭,漢朝軍隊進入西部邊疆地區,與大量的羌族發生交流而出現的問題。

東漢以前, 在緣邊諸郡已有大量羌族或其先民生活。河西地區, 「羌族是河西走廊歷史上分布地域最廣、 持續時間最長的民族」。西漢設置河西四郡後, 仍有大量羌族游牧於此。

東漢時期, 北地、上郡、 安定、 西河諸郡也有大量羌族生活, 但其並不都是新遷來的, 而部分是早年內遷或歸附了匈奴的羌族。

東漢以前, 匈奴與羌人的交往頻繁, 匈奴中已有許多或被掠或主動投奔的羌人。而佔據了河西走廊的昆邪、 休屠諸王, 更直接控制了河湟北部的羌族, 到昆邪王降漢, 匈奴便挾羌民俱來, 漢武帝置五屬國以處其眾, 此五屬國便包括了安定、 上郡、 西河三郡的塞外各地。可見, 北地、 安定、 上郡、 西河的羌族已在當地生活了相當長的時間。

東漢以前, 沿邊諸郡已經有了大量羌族先民或羌族居住生活, 這就使羌族與遷入地之間的關係網路得以建立, 也為後來的羌族遷入者提供了民族和文化的歸屬感以及語言習俗方面的便利。

東漢時期, 羌族內遷就是由包括羌族人口壓力、 東漢政府的統治政策、 氣候變遷、 民族親緣關係以及內地先進生產力吸引等推、 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到東漢中期以前, 在處理周邊民族事務方面, 兩漢王朝把主要精力放在對付匈奴上, 無暇顧及羌族事務, 對羌主要採取安撫懷柔政策,漢、 羌雙方基本上和平相處。

東漢王朝來說, 整個漢代羌族以異常高的人口增長率著稱。羌族人口大量增加的事實在史籍中也有明確記載, 如鍾部勝兵10餘萬, 而其餘種順帝時「勝兵合可二十萬人」,羌族「勝兵」30餘萬, 那麼其全部人口最少在100萬以上。

因而,羌人集團陸續地遷入中國境內, 特別是遷入內地, 可以緩和羌族人口對邊境地區不斷增加的壓力,羌人集團舉眾內遷以尋求寬鬆的生活空間,就是必然。

兩漢之際, 中原戰亂, 人口銳減, 西北地區農業蕭條、 人口下降、 土地荒蕪, 這恰恰又給羌族的再度內遷提供了空間。羌族乘中原戰亂、 邊疆防衛體系崩潰之機, 大舉內遷,。

西北各地的割據政權為了強化自身的實力, 也紛紛招納羌族, 致使羌族到東漢初年遍佈於涼州諸郡縣。

東漢建立後, 一方面大量羌族聚居於東漢邊郡, 另一方面塞外羌族叛服無常, 並煽誘內遷羌族反抗東漢政府。

東漢政府採取了包括分而治之、 以夷治夷、 懷柔羈縻、 屯田逼羌等一系列對羌政策, 而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又成為羌族內遷的拉力因素。

東漢政府利用軍事或行政手段, 將部分羌族從原居地強制遷於內地, 這既可以瓦解、分化羌族的力量, 又可以利用羌族對外作戰, 達到「以夷制夷」的目的。

中原王朝為了有效地管理內遷羌族, 對其採取了一系列優待政策。對其上層封侯、賞賜, 對其部眾則設屬國安置。

兩漢政府向羌地的移民屯田, 限制了羌族正常的游牧遷徙, 進一步加劇了羌族的生存壓力。

向羌地有組織、 大規模的移民屯田始於西漢。自漢武帝開河西, 置郡縣後, 河西一帶湧入了大量的漢人, 估計在漢武帝時期征服匈奴, 平定河西以後, 向這一地區的移民也在 10萬以上」。

內地的農耕生產方式也隨之傳入河西, 河西的經濟逐漸由畜牧業轉向農牧並重或農業經濟為主, 羌族不得不向河西走廊以南、 以西的游牧地區遷移。

西漢末年, 王莽在羌地設置了西海郡, 在此期間, 大量漢人更是被徙至羌地, 農耕區在羌地進一步擴展, 以致遭到羌族的強烈反對, 西羌龐恬、 傅幅等怨莽奪其地作西海郡, 反攻西海太守程永」。

東漢中後期, 中原政府在羌地的屯田規模和數量仍十分可觀, 到漢和帝時, 「列屯夾河, 合三十四部」。漢靈帝時, 漢陽太守傅燮引導降羌屯田, 「列置四十餘營,農田遍佈於湟水、 黃河兩岸的羌族生活區。兩漢政府在羌地的大量屯田和移民, 一方面促進了西北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

大規模的移民屯田, 羌地脆弱的生態環境, 惡化了羌族的處境。羌族為了擺脫這種困境, 在力圖奪回牧場的同時, 部分羌族不得不舉眾內遷。

由於西羌的內遷,和河西走廊、隴西當地的漢朝人時常發生衝突。西北的地方官多數都殘酷苛暴,導致西羌反抗此起彼伏,西羌人屠殺漢朝人,漢朝軍隊也屠殺西羌人,西羌人在東漢取代了匈奴成為漢朝第一外患。

東漢與西羌的戰爭,56年-169年歷時百年,中國東漢與河西走廊西部的西羌部落斷斷續續進行的百餘年的戰爭。

所以,漢末以後,羌人集團大量內遷,遍布西北、中原地區,羌人人口眾多,由於失去游牧的牧場,生活窮苦,大量的羌人只好加入軍閥、門閥、國家的軍隊,以求自保與生存。在三國、曹魏、西晉時期,羌人還不是獨立的政治軍事勢力,但是西晉的八王之亂,讓羌人集團一下子成為獨立的力量,羌人中的姚弋仲就是羌人集團典型代表。

姚弋仲先祖,世代為羌人首領,先祖燒當雄於洮、罕之間。

先祖燒當七世孫填虞,在漢光武帝時期,被逼逃亡出塞。

填虞九世孫遷那,率領其眾內附東漢,封為假冠軍將軍、西羌校尉、歸順王,至此獲居於南安郡赤亭地。

遷那的玄孫柯回,是三國曹魏的鎮西將軍、綏戎校尉、西羌都督。姚弋仲即柯回之子。

永嘉六年(312年)十二月,時值永嘉之亂次年,姚弋仲舉眾向東遷徙到榆眉,胡人、漢人扶老攜幼跟隨者有數萬人,姚弋仲自稱護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風公。

323年七月,前趙皇帝劉曜佔領關隴地區,氐、羌各族部落都送來人質請求投降前趙,劉曜任命姚弋仲為平西將軍,封平襄公,居住在隴上。

說到這裡,我已將東漢末年的匈奴,鮮卑,羌人的來源,以及與華夏中原政權的關係,他們自身的狀態,有了一個簡單的描述,總的結論就是----東漢末年以後,匈奴、鮮卑、羌人已廣泛分布於中國北方地區,人口眾多,與漢族處於混居的狀態,但是匈奴、鮮卑、羌人除去首領部分,大部分生存條件惡烈,為軍閥們征戰不息。

在西晉八王之亂以後,華夏正統政權潰敗,匈奴、鮮卑、羌人崛起也就必然!

======================================================

華夏法統之三 第二輪春秋戰國 三國魏晉南北朝 士族門閥成為獨立力量 遍地軍閥 邊疆與少數民族

華夏法統之四 特殊之百越 南越 駱越 西甌國 吳越 閩越 揚越 嶺南源流 南蠻蛇種 華南漢民 哀牢 印度

桓靈時期是東漢衰落的開始,宦官專權,黨錮之爭,各地屢有叛亂。

黃巾起義,涼州叛亂,幽州烏桓叛亂,是引發東漢末年,軍閥紛紛起事,爭奪天下的直接原因。

光和七年(184年),太平道教主張角發動黃巾起義。漢靈帝在北地郡太守皇甫嵩及中常侍呂強的建議下,宣布解除黨錮,組織政府軍平定叛亂。至年底,由皇甫嵩、朱儁等人率領的政府軍剿滅各地黃巾軍。

同時涼州韓遂、邊章等人又起兵叛亂。中平二年(185年),漢靈帝派皇甫嵩、張溫前往涼州平定叛亂,但涼州叛軍越發壯大。187年,涼州淪陷。

韓遂,涼州金城郡人,東漢末年軍閥、將領,漢末群雄之一。最初聞名於西州,被羌胡叛軍劫持並推舉為首領,以誅宦官為名舉兵造反,聚眾十萬,先後敗皇甫嵩張溫董卓孫堅等名將,韓遂後受朝廷招安,擁兵割據一方長達三十餘年。

董卓,成長於涼州,好結交羌人。後隨張奐平羌亂,又先後參與平定黃巾之亂、涼州之亂等戰役,頗著威名。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受大將軍何進、司隸校尉袁紹所召,率軍進京討伐十常侍,董卓得以掌握朝政。隨後廢除漢少帝,改立獻帝,引發不滿。次年,袁紹聯合關東各地刺史、太守起兵討伐董卓。

曹操(今安徽亳州)人,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皇甫嵩等人合軍進攻潁川的黃巾軍,遷為濟南相。曹操到職奏免十分之八的長吏,濟南震動,貪官污吏紛紛逃竄。中平五年(188年),漢靈帝為鞏固統治,設置西園八校尉,曹操被任命為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參加討董軍,曹操任代理奮武將軍,。

孫堅,今浙江杭州富陽人,在淮、泗一帶招募了精兵一千人,隨朱儁南征北戰。187年朝廷任命孫堅為長沙太守。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駕崩,董卓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天下諸多州郡興兵付伐董卓,孫堅也參與之事。孫堅起兵不久,便做了兩件大事。兵到荊州,逼死了荊州刺史王睿;兵到南陽,殺掉了南陽太守張咨

光和七年(184年),涼州發生叛亂,朝廷徵調幽州三千烏桓騎兵千里迢迢去鎮壓涼州叛亂,烏桓騎兵根本無意去涼州賣命,公孫瓚率領這隻部隊走到薊中時,騎兵們就全面潰散了,逃歸各自的部落。張純、張舉兩位前地方官員,因未知原因被罷免,就起了反意,當即與烏桓部落首領結盟,利用烏桓騎兵發動叛亂,

張舉自立為天子,張純為三郡烏桓元帥、彌天將軍、安定王。兩人共聯合了各民族武裝力量十餘萬,殺死了幽州的護烏桓校尉、右北平太守和遼東太守等主要軍政官員,攻入青州和冀州,大肆燒殺劫掠。這場叛亂根本就是幽州地方官員因官場傾軋,挾裹大批烏桓騎兵參與的一場造反運動。

烏桓,為東胡系統的古代民族之一。語言與鮮卑相同,屬東胡語言的分支,烏桓是游牧部落,以畜牧業為生,兼營狩獵。東漢初期,烏桓還與匈奴聯合出兵,攻擊東漢邊境,當地百姓經常被掠奪為奴。俘掠人口當奴隸,是當時的烏桓對中原發動戰爭的主要目的之一。

光武帝以大量的錢和絲綢作代價,使烏桓徹底臣服,主動要求成為東漢的內屬。東漢授予81名烏桓部落領袖王侯榮譽爵位,並允許這些烏桓部落居住在沿邊諸郡。漢朝向他們提供食品和衣服,作為報答,他們承擔保衛邊境反對匈奴與鮮卑的義務。

  東漢還重新設立了烏桓校尉府,負責處理烏桓、鮮卑事務。這個機構使東漢與烏桓之間的和平關係保持了半個世紀。烏桓忠實地履行了協議中規定的職責,堅定地和東漢一起抵抗匈奴和鮮卑的侵略,

漢獻帝時期,烏桓與袁紹勾結,共同對抗曹操。為了排除烏桓侵擾的威脅,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遠征烏桓。大軍直搗烏桓的統治中心,殺掉了烏桓首領蹋頓,平服烏桓各郡。他把烏桓的一萬餘落部眾遷至內地,把烏桓的精兵編為騎兵部隊。這支部隊英勇善戰,在曹操統一北方及與劉備、孫權角力的戰爭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留居在塞外的烏桓人到兩晉時期仍很活躍,並先後歸附於前燕、前秦、後燕、鮮卑。魏晉以後,烏桓與其它諸族錯居雜處,民族成分發生了變化,烏桓人又擴散至陝西的上郡、馮翊、北地三郡。

雁門郡的烏桓,與鮮卑、匈奴等融合成為鐵弗劉氏或獨孤氏,發展為赫連勃勃的夏國。

幽、並二州烏桓則繼續內遷,遍佈於太行山以東的河北省中部和南部,參與了十六國、南北朝時各地區的戰爭。

中原的烏桓人逐漸被同化於漢族,而另一部分隨著鮮卑的強大而加入其中,先同鮮卑融合,最終隨鮮卑漢化而同化於漢族。

---------------------------------------------------------------------


必然,不提五胡亂華的歷史背景,就聊一下當時的氣候背景,從古至今,我們國家北半球大陸的氣候就是逐漸變冷的,植被隨著氣候的變冷會逐漸稀少,那居住在上面的無數游牧民族就會因為能養的牲畜逐漸稀少被迫南下,一直南下,直到今天為止都是一樣的,而封建社會的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生產力和戰鬥力並沒有拉開的很大,即使因為農耕民族沒有內亂不出現五胡亂華的戰爭現象也會出現五胡亂串的雜居現象,亂串多了,自然就會出現亂華,就打個不大恰當的比方,如果把現在的東北當作是一個外國國家,然後東北人南下多了,是不是出現治安問題?再多下來又碰上咱們本地不給力無力鎮壓或者管理,是不是會失控?導致政權丟失?

以上,


西晉算歷史上一個特別奇葩的政權,上層官僚吃人飯不幹人事(貪污腐化,封疆大吏石崇居然會在荊州刺史的任上兼綠林好漢扛把子,我也是醉了),且不說人話(清談),且吸毒(五復散),且大規模內訌(八王之亂),且奴役少數民族(石勒有點像後來歐美殖民者走私非洲黑奴)……不作死就不會死。五胡亂華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不亂反而奇怪了


我又要寫一些課本上不讓寫的東西了,好興奮。

樓上兄弟說的沒錯,歷史沒有偶然,就像一顆大樹的生長,遵循著自然的規律。人類社會像一個良性生態系統(至少中古時期是這樣,無污染很環保),它會以自己的方式更新升級,完成新陳代謝。五胡亂華這個歷史慘劇從盛世大漢王朝開始走向鼎盛的那天就註定會發生了。

1,盛極的大漢江山,開創了人類農耕文明的鼎盛時代,漢代的察舉制度打通了平民階層到士大夫階層的上升通道,社會一定層度開明,三公九卿的行政制度保證了整個帝國的行政效率。斬白馬立誓不封異姓為王確立了社會頂層結構的穩定性。然而盛極必衰,這三大系統的漏洞開始暴露出來,三公九卿制注重行政效率卻存在風險和隱患,非常仰賴強勢的帝權,王權交替帶來的真空期極其容易造成宦官和外戚專權,後來的黨錮之亂順理成章,而察舉制度的漏洞,造成名門望族對人才舉薦權利的壟斷,進而引發黃巾之亂後期的門閥士族挾天子而亂政的混亂狀態,諸侯王的權臣不外乎幾大名門(如荀彧代表的潁川荀家,楊修的楊家,陳群的陳家,揚州陸迅陸家),雖然曹操作為布衣梟雄稱霸一時,最終卻逃不過後代被河內第一大士族的司馬氏所取代的必然命運,門閥士族的優越感進一步膨脹。司馬氏以晉代魏之後,曹氏父子所創立的九品中正制度被司馬氏篡改,賢能的人才進入士大夫階層的通路被堵死,社會上層結構臃腫且穩固,內部鬥爭頻繁,為後來的八王之亂買下伏筆。這是五胡亂華的發生的第一個必要因素。

2,門閥士族專權的第二重罪,既是打破了國家的榮辱觀念,和漢學之理念,各大士族以家族利益為核心爭權奪利,司馬氏在篡權之前,殺害了很多曾經幫助過自身的其他望族,司馬師為了起勢更是殘忍殺害了自己賢淑的結髮之妻,曾救過自己性命的夏侯徽。西晉王朝的社會倫理體系完全淪喪,夫殺妻,下克上,同黨相殘,同僚相殺。

3,連年戰亂讓人口銳減,帝國臃腫的上層結構需要足夠的底層勞動力來支撐。西晉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大規模奴役和迫害其他民族的朝代。王朝的統治者和管理邊疆封地的親王們強行將胡人遷入關中,使其淪為奴隸。有些地區甚至強迫胡人角斗為貴族取樂。八王之亂後,帝國的軍事力量被削弱,而龐大的異族奴隸大軍變的無法被駕馭,從而爆發了五胡亂華,五胡中最殘暴的羯族,也是被迫害最嚴重的民族,將北方的漢族男子屠殺殆盡,擄走20萬漢族年輕女子,夜晚姦淫娶樂,白天作為軍糧烹煮食用,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五胡亂華,羯族的軍隊失敗逃亡之前,在易水邊將還沒來得及吃掉的數萬漢族女子全數殺掉,屍體阻塞了河道,易水為之斷流。

這段歷史慘烈之程度,讓後世的學者和君王們讀之汗毛聳立,所以有了後世隋唐的勵精圖治,改三公九卿為三省六部,平衡帝權和相權,廢除察舉制改為科舉制,中央機構直接監督考試,親王可封異姓家族,恢復曹丕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出身不再作為核心考量。所有的改革逐步演化成現代的政治結構,而優化的進程,仍然在繼續。


先回答題主提的問題

是必然

不過這不是我回答這個問題的原因,之前答主回答的都很好了而且很詳盡,尤其是爵士貓先生的華夏法統之二 【忠君愛民】與大一統之核心 士族門閥 少數民族崛起 儒家與佛學融合這條回答讓我學習到了不少。

我是來歪樓的,我看很多人談這個問題的時候提到的別的概念。

而且多是打著民族團結的旗號用當代政治觀點結構過去歷史的歷史虛無主義,拋出當時歷史主體談歷史。

談論學術問題第一要素:以歷史結構歷史,把政治觀點拋除再談。

顯然很多人都忘了這一條。

搞清楚兩件事情:1.五胡亂華這個稱謂時期誰記錄了歷史主體,誰又是歷史主體,為什麼我們認為誰就應該是歷史主體?

樓上很多回答壓根都忽略了這個事情。尤其是扯漢人的那幾位,大概是忘了歷史朝代演變的過程了。從部族到民族到語言到觀念這個是國家演變史,請不要用語言統一認同階段的觀點解釋民族統一認同階段的歷史。

2.誰提出的這個問題,又是基於何種原因提出的問題,最終問題又是什麼?

我們常說以史為鑒,研究歷史的一個主要目的就在於此。民族團結是現在國家穩定的前提之一,但這不是我們研究歷史所需要關心的地方,也不是我們研究歷史的出發點。歷史由人來記述的勢必會帶有個人主觀色彩,而我們研究歷史則要儘可能一中立態度還原歷史真相。至於後事評說並不是歷史研究的主要範疇。歷史應該為政治指導發展方向,而不是被政治左右成為訴求政治利益的工具。


必然啊

1小冰期 北方變冷 游牧民族生計困難 只有南下掠奪 突厥、匈奴、蒙古、柔然等千百年都是這麼做的

2游牧民族內遷 西晉由於內亂也願意讓他們南遷 作為僱傭軍或者農民

游牧民族大量內遷 埋下定時炸彈

3八王之亂是一個重要的內部條件 內部權利鬥爭導致西晉國力衰微 即使不是游牧民族大一統的時期 分裂分散的游牧民族依然可以把華夏大地攪的天翻地覆

4很核心的一點 中原王朝對游牧民族的態度

要麼防禦 要麼羈縻 要麼主動出擊

秦始皇開創大一統 修長城 積極防禦 目光長遠 功及千秋萬代

漢初和親羈縻 和和氣氣 你漢我好大家都好

暫時解決北方邊患

漢中期主動出擊 徹底解決了北方邊患

唐朝羈縻統治可謂高明 是最理想的方式 可是國力一旦衰微很容易發生安史之亂的悲劇

明朝前期五征蒙古 朱棣親征打到貝加爾湖 北方安定 朱棣定都北京 這是大一統政權唯一一次定都北京 以前可是不敢的

明朝才有了天子守國門一說

明中後期國力衰退選擇積極防禦

明朝對長城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大修

明朝東起中朝邊境鴨綠江 西到高速嘉峪關

萬里長城名副其實啦

西晉的對胡政策明顯是有問題的

這是核心 也是五胡亂華的必然原因


瞎說什麼,人家是北方游牧民族內遷。量中華之物力,結與族之歡心。


推薦閱讀:

火藥、造紙術、活字印刷術和指南針真是中國人發明的嗎?
畢昇與古騰堡的活字印刷術在技術方面有什麼區別?
印刷術的發明是否導致了中國的優秀書法家大量減少?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並不是為了印刷漢字嗎?

TAG:歷史 | 文化 | 世界古代史 | 五胡亂華 | 民族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