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市場研究市場調查方法?

大宗商品的市場調研和市場調查的方法都有哪些?


謝邀。

大宗供需無非兩個方面,供給需求,以及最後由供給需求導出的結轉庫存。

供給方面,可以分為本區域內自產和進口兩方面。

農產品的自產主要分兩方面,面積和單產。

對於農產品面積,我們會在每年春天去產區跑一遍,主要跑當地的農業局生產隊統計局,按區縣統計春播面積,按年度變化(YoY change)和基年面積估計當年面積。同時會建立農民/調查員資料庫,在整個crop season中定期打電話了解是否有風災/乾旱/洪澇災害等情況。少數面積特別集中的作物,我們會做遙感測量。

對於單產,我們通過兩種方法進行double check。其一,秋季自行測產,就是圍一塊地,數棉桃/玉米棒子,稱鈴重/粒重。其二,farmer survey,我們建立有歷年農民彙報畝產的資料庫,一個縣大概有十幾個點左右。同時,在整個作物生長過程中,我們有自己的天氣模型,可以根據氣象數據預測作物單產。

工業品的話,我自己沒有做過,但重點是產能和開工率。一般傳說中研究員去蹲客戶門口數一天出多少輛卡車,這都是早期工業品研究員干過的事兒...

進口來說的話,主要是根據海關數據。預測的話,根據他國的海關出口發運基本可以預測1-2個月的到港數。長期的預測的話,就得根據business sense了,市場上誰買了啥一般我們這種大公司都心裡有數,按船期算一下,再按照市場深度估計一下demand,看還有多少to buy。這一部分的估計是非常考驗人對市場的判斷和理解的。

需求的話沒啥說的,問客戶唄。我們的樣本池就是我們的客戶池...每個月會有一次消費調查,判斷客戶消費量及消費預測。這個小公司和期貨公司沒法做,因為根本沒人搭理你...

庫存我們物流同事每個季度會給倉庫打一次電話,基本上能cover 80%的特定品類倉庫,包括內地庫和保稅庫,以和我們平衡表中的結轉商業庫存做double check。工廠庫存也會由銷售做類似的調查。


大宗商品的研究主線是供給與需求的相對均衡,然而細分起來範圍就會非常廣泛:

首先,供給端,長期需要關注的是國內外新增產能的投放計劃及實際進度,各種不同工藝的優缺點及相互替代作用(比如同樣是聚丙烯,國內外使用的工藝就不一樣,當油價非常底的時候,國內的煤制烯烴就沒有了成本優勢,自然會推遲投產);中期需要關注的是國內外機台的檢修計劃及意外停機狀況,短期則關注一些突發時間比如機台意外停機,環保檢查對機台的限制等等。供應主要分為國內及國外,國內的信息普遍較多,而國外的信息較少,因此針對國外的進口預期,可以時刻關注兩者的價差,對於貿易商來說只有價差為正的時候,他們才有足夠的積極性去進貨。

再說需求端,要抓住主要的下游需求的變化規律,有些品種有非常明顯的淡旺季,比如塑料的下游農膜,每年年初和年底的時候旺季,而5月份左右則是淡季,抓住這些有淡旺季規律的需求,有利於你準確預測商品的供需平衡狀況;很多資訊網站都會有這些信息,當然作為研究員的話,需要貨比三家,看看彼此之間的信息有沒有什麼較大的矛盾之處,畢竟資訊網站也是通過抽樣的方式進行估計的。

最後,由於很多品種的需求數據往往是不那麼健全的,比如原油的行情就頻頻報出截然相反的結論,因此我們還需要研究供需均衡的產物-庫存,庫存本身的變化可以幫助我們驗證之前對於供給、需求的整體判斷是否吻合。


三條線,產銷存, 有的產品需要上下游的產銷存都做cip


推薦閱讀:

在大宗商品研究這塊如何看待「供需決定的是利潤而不是價格」?
怎樣才能從事大宗商品現貨一線產業鏈研究?
什麼是大宗現貨交易?
不能接受虧損怎麼改變觀念?
是什麼導致了 2015 年 7 月 7 日歐美大宗商品大幅下跌?

TAG:數據統計 | 統計 | 市場調研 | 大宗商品 | 大宗商品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