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術的發明是否導致了中國的優秀書法家大量減少?

鄙人最近在學習書法,也稍微對比了一下歷史,發現中國古代的書法呈現一種比較明顯的時期性,就是在某個時間段里大師輩出,而過了這個時間段,後人在書法這方面的造詣反倒不如前人了。這個時間段的分界點差不多就在印刷術發明出來的那個時期。我們可以看到,印刷術發明之前,有很多了不起的大書法家,比如晉代的王羲之,王獻之,唐代的顏真卿,柳公權,後來的唐宋八大家在書畫方面也都造詣頗高。但是印刷術發明之後,像這樣的大書法家反倒少了,除了元代的趙孟頫之外,宋朝之後很少再有成就能與前面所提到的許多書法家相提並論的人物。所以我不禁要問,這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印刷術的發明導致了人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刻苦用功練字了呢?當然也有可能是鄙人才疏學淺,對明清的書法大家不夠熟悉了解,忽略了他們的存在。所以,還請廣大知友不吝賜教!


最近很少回答問題,但是這個問題一下子激發了我內心的回答的衝動,因為這個問題的視角足夠獨特。

先拋出我的結論:印刷術的流行確實使得民間書法水平有所衰落,但不構成「書法」的衰落。

陳振濂在它的論文《楷書形成後書體演進史走向終結的歷史原因初探——書法與印刷術關係之研究》 ,把印刷術與書體的演進這兩者進行聯繫,他得出了一個推論:

印刷術普及於哪個時期,那麼這個時期社會的主流書體就會被定格,而不會接著發展。而整個中國字體史之所以在楷書時期定格而沒有接著發展出既"篆、隸、草、行、楷"之後的第六種書體,這是因為在唐代的印刷術開始流行起來。而如果印刷術普及在漢代,那麼在漢代的主流書體隸書就將成為中國字體史最後一種字體。

但是由於歷史沒有假設,陳振濂的這個觀點是否正確我不敢打保票,但是印刷術的普及確實直接波及到了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書寫量占絕對領先地位的一個項目——抄書。

在印刷術尚未普及的年代,整個社會對抄書的需求量相當巨大,因為文字的流動只能靠於一雙手,所以中國抄寫量的巔峰時期是在唐代。

一來自隋開科舉後,成為官員這個願望不再是遙不可及,與科舉有關的書籍需求暴增。

(由於找不到合適的圖片,只能用清代手抄醫術來湊合下)

而更關鍵的是佛教在唐代的盛行使得佛經的需求量暴增(說實話我是挺佩服佛教徒的,其他宗教的經文好像加起來頂不過佛經的十分之一)。

對於民間書法而言,書法約等於寫的好看(放在現在也成立),寫得好看是寫得多的必要非充分條件,書寫本身是一個很需要量積累的技能。

筆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獻之;筆禿千管,墨磨萬錠,不作張芝作索靖。

——《東坡題跋》

而印刷術的出現一舉摧毀了這個行業,寫手這個行業被技術無情的碾壓,民間書法的根基遭到毀滅性打擊,但是書法本身受到的影響卻微乎其微。

因為書法本身就是士人階層玩的項目。

所以這就是書法生於書寫,但並不止於書寫的原因。

士人階層當然需要書寫,甚至有些還需要大量的書寫。所以書法骨子裡依舊是書寫,依然抗拒「描字」。但是對於士人階層來說,掌握了大量資源之後,就可以從單純的書寫中解放出來,轉而追求更具藝術性的書法。

這點在東漢就就初顯端倪:

夫草書之興也,其於近古乎?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中非聖人所造。蓋秦之末,刑峻網密,官書煩冗,戰攻並作,軍書交馳,羽檄紛飛,故為隸草,趨急速耳,示簡易之指,非聖人之業也。但貴刪難省煩,損復為單,務取易為易知,非常儀也,故其贊曰:「臨事從宜」。而今之學草書者,不思其簡易之旨,直以為杜、崔之法,龜龍所見也,其蠻扶拄挃,詰屈犮乙,不可失也。——趙壹《非草書》

這段大意是趙壹認為草書原本是針對嚴謹的官方字體的一種簡化,本就只是用來應對快速書寫的需要,而並無其他價值。但是如今(東漢)卻把草書當成一門藝術,去專門學習那些盤繞的用筆,而草書真正核心——寫得快(正所謂差「匆匆不暇草書」),卻反而被人所忽視了。

我認為趙壹的這篇《非草書》,證明了在東漢時代,士人階層就已經開始痴迷與追求書寫的藝術性,書法逐漸從書寫這一基礎中延伸而出。

我在關注魏晉南北朝時期書法史的「南帖北碑」問題時,發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現象。南朝書論中高頻辭彙是「韻」、「骨」、「風氣」這些非常抽象的美學辭彙:

書之妙道,神采唯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與古人

——王僧虔《筆意贊》

王右軍書如謝家子弟,縱復有不斷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

——袁昂《古今書評》

這種傾向所體現的是當時的漢人士人階層已經有了明確的藝術評價體系,哪怕這個標準看起來只有隻言片語。但依舊體現了士人階層已經具有完整的書法審美意識。並且這種審美意識一直如道統一般,為之後的士人所不屑追求。

草書不如晉人格,徒成下品

——米芾

而北朝書論較少,在《歷代書法論文選中》唯一收錄的一篇書論通篇都在談論文字的起源發展與造字法:

臣聞庖犧氏作而八卦列其畫,軒轅氏興而靈龜彰其彩。古史愴頓覽二象之爻,觀鳥獸之跡,別創文字,以代結繩,用書契以紀事。

——江式《論書表》

雖然魏碑這一在中國書法史上留下瑰麗的產物主要是由北朝平民階層所創造,但並不能以此推論民間書法在整個書法史中能與士人書法相提並論,因為魏碑這一產物本身就是非常偶然的現象,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重現過像魏碑足以和士人書法相抗衡的民間書法現象。

印刷術的普及代替了民間書寫,但民間書寫並不是整個書法藝術的主題。真正的重頭戲還在士人階層。士人階層的書寫大概有這幾個用途:

  • 書信往來(尺牘)

在士人階層中,書信的往來不單承擔了信息的傳遞,同時也承擔著藝術交流的價值。其書寫的內容往往與個人生活相關,如下圖的王羲之《喪亂帖》和張旭的《肚痛帖》。尺牘這種小巧而精緻的形式很受書家喜歡,尤其以魏晉與宋尤甚。

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荼毒,追惟酷甚,號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雖即修復,未獲賓士,哀毒益深,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頓首頓首。

忽肚痛不可堪 不知是冷熱所 致欲服大黃湯 冷熱俱有益 如何為計 非冷哉

  • 碑刻

這點以漢唐最為興盛,唐代書家有流傳下來的作品,95%都是碑刻。

官員去世,寫碑紀念。

佛寺建成,立碑紀念。

國力強盛,立碑記念。

大好山河,立碑紀念。

唐代的碑刻內容五花八門,形式多樣。甚至連行書這種比較隨性的書體都能夠入碑,這在唐之前是不可想像的。因為「碑」一直是以較為嚴肅的姿態呈現在世人眼前,很多碑額用篆書書寫正是因為篆書具有廟堂之氣,非常嚴謹。在「碑」上寫行書放在現在相當於在人民大會堂跳街舞一樣,但第一個吃螃蟹的偏偏是李世民,誰也不太可能跳出來指責他「不守古法」

溫泉銘,李世民為驪山溫泉撰寫的一塊行書碑文。

《大唐三藏聖教序》為慶祝玄奘法師西天取經歸來,李世民和他兒子李治共同作文,「一代廣大教化主」褚遂良所書,大唐最頂級刻工萬文韶所刻。當然很多人所知道的《大唐三藏聖教序》是另外一個版本,由高僧懷仁集王(羲之)字所成,又稱《集王聖教序》。

但其實《聖教序》還有兩個個版本,一個同樣是由褚遂良所書,現存西安碑林。因原碑早先立於同州,又稱之為「同州聖教序「。

還有一位由王行滿所書的版本,《招提寺聖教序》,原名《大唐二帝聖教序碑》

  • 作品

書家的作品就已經完完全全與被印刷體毀滅的抄寫沒有一點點關係,兩者雖同樣誕生與書寫,但抄寫生於書寫而止於書寫。但書法作品生於書寫,卻又在古人的精神世界裡盡情馳騁。

有的書家作品是自書自寫,內容與書法一手包辦,比如各位都熟知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黃州寒食詩帖》,蘇軾自書自寫,文字的情感配合上書法,相信沒有書法鑒賞能力的人也能夠體會到蘇軾那飽受打擊的凄慘之情。

有的書家和現在的書家一樣,借用前人內容而書。比如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就非常喜歡干這事,其名作《廉頗藺相如傳》取自史記。

「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里,無人出其右」的一代天才趙孟頫同樣也喜歡干這事,《赤壁賦》寫得令人感嘆,此人寫書法就像吃飯睡覺一樣輕鬆自如。

  • 科舉

哪怕是21世紀了,書寫依然是考試的主要表達形式,遑論古人。

唐代楷書令人髮指的高水平有很大一部分可以歸功於「以書取仕」這一政策。但成也蕭何,拜也蕭何。將書法險些帶入深淵的,也正是因為明清中央政府所推行的「中國公務員考試專用字體」——館(台)閣體。

對於士人書家來說,他們基本不受平民階層的影響(當然還是有例外的,比如顏真卿),他們的影響更多來自與士人階層本身與皇帝。傳統士人書法的集合——帖學在清代走向衰微的罪魁禍首,也是士人階層與皇帝自身制定的館閣體,和民間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

上有所好,下必趨之。但「反之亦然」並不成立。

如果書法不受印刷體的影響,那優秀書家有大量減少抑或是水平倒退么?

我能肯定回答的是,每個朝代都有許多優秀書家,我也無需報菜名一般羅列出。。但是否真的是書宗魏晉,故隋唐不如魏晉,宋元不如隋唐,明清不如宋元?還只是「三皇五帝神聖事,騙了無數天涯過客?」

趙孟頫說「用筆千古不易,結字因時相傳」,拿過去的標準看現在,自然是一代不如一代。後人以魏晉為宗,恐怕更多的是因為嚮往那書法里所透露出深深的魏晉風度。

王右軍書如謝家子弟,縱復有不斷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這話聽著就讓人羨慕嫉妒恨。

得不到的往往才最被人魂牽夢繞。正如後人捧魏晉,而魏晉捧張芝(東漢著名草書家)。

————————

評論中 @任天涯 補充了一點,即士族階層對書法資源和話語權的壟斷:

另外書法為什麼只是士人的書法,還因為傳承。

沒有傳承就沒有法度,沒有法度就不被士人階層承認,而傳承的最重要資源是古代碑帖,墨跡珍稀自不必說,即便是碑刻拓本,普通民間寫手要獲得一本那代價也是相當之大,換句話說,書法資源其實是被壟斷的。

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藉由他的發言來補充這個觀點。

筆墨紙硯這類工具士人階層自然是頂級的,歷史上能被贊以「不擇紙筆」的書家寥寥無幾:

褚遂良亦以書自名,嘗問虞世南曰:吾書何如智永?

答曰:吾聞彼一字直五萬,君豈得此?

曰:孰與詢?

曰:吾聞詢不擇紙筆,皆得如志,君豈得此?

遂良曰:然則何如?

世南曰:君若手和筆調,固可貴尚。

遂良大喜。

——《新唐書》卷一九八《歐陽詢傳》

碑帖等學習資料自然也如士人階層,甚至統治者所壟斷。李世民酷愛王(羲之)字,內府重金求得書萬卷王字,褚遂良在虞世南死後接替其職責,可進入內府直接過目且鑒別真偽,分類別冊。「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遺少體」,那是用幾萬卷的真假作品砸出來的,光憑臨池不綴是不夠的。

在中國書法中,「筆法」一直被神秘化且津津樂道:

蔡邕受於神人而傳之崔璦及女文姬,文姬傳之鐘繇,鍾繇傳之衛夫人,衛夫人傳之王羲之,王羲之傳之王獻之,王獻之傳之外甥羊欣,羊欣傳之王僧虔,王僧虔傳之蕭子云,蕭子云傳之僧智永,智永傳之虞世南,世南傳之,授於歐陽詢,詢傳之陸柬之,柬之傳之侄彥遠,彥遠傳之張旭,旭傳之李陽冰,陽冰傳徐浩、顏真卿、鄔彤、韋玩、崔邈,凡二十有三人

——張彥遠的《法書要錄》

雖然這段文中破綻極多,但不可否認的是士人階層一致把持著書法的教育,並且幾乎不對平民階層開放。士人開的是GT-R,平民開的是飛度,試問要平民要怎麼超越?

但歷史往往會給我們驚喜,在清代還真就有人超越,但其過程依舊酸辛,因為這就涉及到士人階層對書法話語權的壟斷。

鄧石如,開創性地以隸作篆,一改玉箸篆的精緻典雅,開創蒼茫渾厚的風格。

但就是這樣一位篆書入「神品」的人物,卻因一介布衣,遭內閣學士翁方綱為代表的書家的排擠,被迫 「頓躓出都」。就是因為話語權不在自身而遭人左右。甚至於鄧石如能在死後有巨大的影響力,正是因為士人階層轉而青睞於他,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


謝邀。

題主的觀點,頗為奇異。我倒是從未往這方面想過。看到題主的問題,粗粗一想,感覺書法的興衰與印刷術之間似乎沒有什麼必然聯繫。

倒是在今天,電腦錄入技術的普及,倒是沒多少人有機會去手寫了——即便如我,比較喜好書法,手書的時間竟也少得可憐,偶爾為之,還常提筆忘字。。。。。

但是反觀之前,即便如上世紀末,印刷技術的發展已經極為成熟。但依然需要手工寫畫。就算是彩色的畫冊印刷,也需手工繪製墨稿,然後使用專門設備,將文字按設計好的版式輸出到相紙上——這稱為「照相植字」,之後將植好的字,一行行裁開,貼到墨稿上;圖片先拍攝成正片予以掃描,之後進行電子分色。最後是製版,將文字與圖片分別按印刷四色出膠片,再分別拼布完整。

不像現在,電腦里排好,直接就是可以曬版的膠片出來,還有不需要製版的數碼印刷。

印刷術是在唐代出現,最初是雕版印刷,即在木質或泥質的印版上,將需印的文字反寫,之後雕刻,如是泥版,還需要經過燒制。

一頁書頁就需刻一塊印版,中間如果有錯字,整塊印版就作廢了,必須重刻。所以最初印刷一本書可是一件極為浩大的工程,往往需要幾個月到幾年的時間。而且花費巨斐,極少有人能出得起印書的價錢。所以,大多數時候,仍需手工抄寫。

活字印刷是在宋代出現,雖然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仍無法全面普及。

直到電腦普及之前,所有想出版文章書籍的,都離不開手工撰寫(寫手稿),之後是手工謄抄,有條件的,花錢請筆跡漂亮工整的人幫助抄寫,沒條件的只能自己用筆再抄一遍。。呵呵。。。。

所以,即便在今天之前,人們還是有機會動手寫字的。但是練不練字,就看個人興緻了。。。

另一個話題就是——其實歷代都有書法大家的存在,唐代以後,比如宋四家——蘇軾、米芾、蔡襄、黃庭堅;元代的趙孟頫、鮮於樞等等;明代有文徵明、唐寅等人;清代書家更不少,諸如早期的傅山、朱耷;中晚期的如鄭板橋、吳昌碩、趙之謙、鄧石如等等。

所以說,書法的興衰與印刷術之間沒有必然聯繫。之所以大多數人只知道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這幾個人,和他們的字帖作為書法入門的教範有著很大關係——

王羲之作為書聖,自不必說。歷代都受到極高的推崇。

歐顏柳趙的字帖也是滿世界都是,所有剛開始學習書法的人幾乎都是從這四家中入手,非彼即此。

這也和文字演變的歷史有關——

比如晉代,是隸書向楷書書體轉變的關鍵時期,之前的書家比如鍾繇,尚未完全脫離隸書的筆法,到了王羲之這裡,楷書才真正脫離了隸書的風格。

唐代則是楷書的成熟期,象與歐陽詢同期的諸遂良,仍未脫離魏晉風骨,而歐陽詢則將楷書結構寫得極為嚴謹,已經完全脫離了魏晉的書體樣式,使楷書真正成熟起來。後來的印刷字體中的各種宋體字,基本都是脫胎於歐體;

而到了顏柳,則書風又一變,讓人看到了楷書多姿多彩的一面。

這些書家,都是處在文字與書法風格大變革的關鍵時期,在書法史上都有著承先啟後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說這些人的影響力要遠遠大於後來者。

這不是因為有沒有印刷術的問題,而是出於人們尋根朔源的心理。第一個吃螃蟹的就是英雄,第二個吃的,則什麼都不是了。


完全沒有任何影響。印刷術取代的是書籍抄寫這個領域。涉及到的僅有小楷。

而傳世的書法作品大多是碑刻,尺牘等等,包括真草隸篆,人們認為的書法藝術,更傾向於指的是行書和草書。

而且即便不再書籍抄寫,日常學習工作中用到的奏摺答卷等仍需要高質量的小楷水平。所以印刷術除了對抄書這種職業有影響外,對書法的影響基本為零。

另外一點,抄書工只是一種低檔職業而已,類似於現代的打字員。基本只擅長官方的標準抄書字體,也就相當於印刷體,這個階層的手寫能力,對書法史影響甚微。


謝邀。

題主的觀察很敏銳。

書法其實與中國其他傳統手藝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家族性傳承。這裡指的傳承,其實就是書法一些核心的東西,姑且稱為筆法。其實古人有這方面的論述,他們構建了一個類似太極拳傳承一樣的東西,從蔡邕,到鍾繇,到二王,再到張旭……,蘇東坡認為,這個傳承體系到唐末就結束了,主要原因就是戰亂,要不是五代出了個楊凝式,書道也許就完蛋了……

中國書法在早期幾乎都是以家族為單位傳承的。魏晉時期,儒學大族多是書法世家,如潁川鍾氏、荀氏,京兆杜陵杜氏和韋氏。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所屬的衛氏家族,在東漢書壇上的影響力就很大了,到了魏晉更是聲名顯赫。

可見找個好老師有多重要。

重要在哪裡?相信很多學書法的都有這種感覺,就是字帖上的字看上去挺容易寫,但死活寫不像。原因就是看上去普通的字,其實背後都隱藏了許多我們看不見的複雜技巧和用筆習慣,指和腕的配合、提按、頓挫等等。這些技巧,如果不是學習者親自在場觀看,恐怕很難習得。

比如顏真卿的《自書告身帖》,有人認為是顏真卿的晚輩寫的,但幾乎可以亂真。因為顏體中隱藏的複雜技術,不親眼觀看其書寫,很難模仿,
所以這個帖子很可能是跟隨顏真卿學習的晚輩的作品。後世修鍊顏體者,幾乎難有神形兼備的,只有一個錢灃算是成就較高的。

中國書法在發展過程中,不同朝代呈現出明顯的風格化傾向,比如後人概括的什麼「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趣、清人尚朴」等等。這種現象的產生,固然有後人對前人不滿而加以改造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技法的失傳。

技法的失傳,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完全消失,比如一個技巧高超的書法家直接死亡,沒有傳人。另外一種情況是消散,在流傳過程中逐漸走樣最終失傳。

舉個例子。

鍾繇是魏晉時期的書法名家,被稱為「正書之祖」,他是王羲之最佩服的兩個人之一(另一個是張芝)。鍾繇對書法痴迷地要死,據說當時另一位書法名家韋誕,手上有東漢大書法家蔡邕的《筆勢》,因此書法水平很高。鍾繇非常想借這本書看看,但韋誕不肯,三番五次拒絕,氣得鍾繇捶胸吐血,幸虧曹操用五靈丹救他一命。韋誕去世後,將《筆勢》也隨葬進墓里。鍾繇竟然雇了一批盜墓賊,挖開韋誕的墓得到這本書。此後發奮研習,終成一代宗師。

雖然這只是個故事,但卻說明了很多問題。書法的傳承其實很脆弱,香火單薄,稍不注意,一個天才書法家,終其一生修鍊出來的筆法技巧,就可能失傳了。

也許有人會說,古代有很多書法家臨摹的作品也很像。比如米芾就曾經號稱,他臨摹的王字可以亂真。但人家是天才,而且看的是真跡。想要通過看作品甚至複製品,揣摩書法家原來的筆法,是非常之難的,沒有超常的悟性和基礎,可以說這條路很難走通。

所以中國的書法史,往往是後人對前人改造的歷史,大師的筆法失傳,後來者在揣測、復原前人技法的基礎上,又演繹出新的風格。比如趙孟頫,一輩子都在用自己的方法追隨王羲之,反而形成另一種風格。明人學趙孟頫,又是一種風格,清人再學前人,又學成另一種樣子。

自宋代起,雕版印刷術流行,擺脫了手抄本,人們得以看到大量規範化的字,這無疑會影響到當時人對書法的看法,導致書法也有規範化的趨勢。大家都知道晉人書法牛X,很重要一點就是晉人書法沒那麼多條條框框,能在結體、寫法、筆順上玩出很多花,處於一種自由創作的狀態。

比如王羲之寫「十」,我們肯定是一橫一豎,但是老王是寫兩個┐└。

再比如老王的這個毒的A部分,按照我們的寫法,B肯定是跟D連一塊的,可老王偏不,讓B和C寫成一筆。

所以,印刷書的出現,是真真切切地影響了書法的發展,但題主說的現象是不是這個原因造成的,我覺得還不至於。


不邀自來,諸公勿噴

印刷術有可能在社會相關人員的學習與職業技術取向上對書法的發展有一定影響,但不是決定性影響,這種影響從某種程度上甚至何以忽略不計。

之所以說有一定影響,是因為印刷術出現之後,印刷的機械化大生產代替手工作坊導致社會上不再需要很多以手抄為職業的工作者,這些工作者在此之前是需要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的,因此完全有可能拿出相當的時間和精力對書法進行研究。當然從歷史上看,這種研究不一定達到預期結果,但至少在研究書法的人員數量上是有優勢的。印刷術出現後,書法的人口紅利直接在一定程度上被吃掉。這即所謂的印刷術有可能在社會相關人員的學習與職業技術取向上對書法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但是,這種影響根本說明不了什麼。因為直到共朝改革開放初期,計算機與印表機還沒有在政府文官體系的日常辦公中普及之前,寫一筆好字,無論是以毛筆為工具還是以硬筆為工具,在事實上仍然屬於職業技能的一種。即使其他方面水平普通,但寫得一手好字,也完全有可能因此被賞識,而成為某級領導身邊的人,進而不費力的得到某些即便是小小的優勢或資源。由此可見,印刷術對書法和手寫漢字的影響其本質之小,在我國計算機列印普及之前基本如此。所以古代的印刷術對書法沒有也不可能造成實質的影響。

至於真正對書法傳承造成影響的,一般來說,從根本上說,是我們漢民族土生土長的、主流的思維方式。

我們土生土長的、主流的思維方式是感性的,不喜歡對某個問題進行條理分明的剖析和研究,也不喜歡對一個概念進行嚴格的定義。連音樂這樣理性比較強的學科,如果按我們傳統的記譜方式,僅僅依靠樂譜,嚴格按譜還原原曲都很成問題(不解釋,請音樂專業人士結合此處上下文解釋之)。之所以說是非主流的,是因為我們的古人並非全部如此,白馬非馬的案例雖然並不是從正面體現古人的邏輯,但直接說明了古人並不缺乏邏輯的能力與對邏輯的認識。非常明白的說明了我們漢民族也是有邏輯思維的傳統的,但遺憾的是這沒有成為主流。感性非主流,這兩大硬傷導致了我們非常多的傳統藝術、技術、學科嚴重缺乏邏輯性,缺乏邏輯性直接導致缺乏系統性,中醫、書法、武術、京劇為代表的漢族藝術,莫不如是,不信去查。案例和傷痛都是一堆一堆的,直到今天中醫還在被無理攻擊。而一個學科缺乏邏輯性,使得這個學科自身無法進行嚴謹有力的傳授,一個老師教十個學生,十個學生搞不好各自得出十二種觀點。等老師謝世歸山,便各自自成一家設席授徒,結果又出現二百多種不同的觀點。。。。。。雖然這些觀點有可能大同小異也有可能完全不像是一回事,但開山鼻祖的精華究竟在哪一派中?很難說啊。具體案例請參照太極拳即可知曉。

另外,缺乏系統性,一方面導致沒有被嚴密組織成一體的核心技術與非核心技術可能因彼此關聯缺失而容易丟失。另一方面導致在書法的傳承中核心技術和非核心技術的地位容易混淆,重要的可能沒受到充分的重視,並不是特別重要的與特別重要的當作同等地位在傳。這樣一來有些核心技術也很有可能會丟失。總之系統性不強增大了核心技術丟失的風險。如果大家懂二王筆法、同時對書法史料有充分重視的話,看看王羲之的摹本手札和他的後代,尤其是若干代之後的後代、以及後代親傳而且是真心所傳的傳承人們的墨跡,再對照一些可靠的史料就可以知道,即使在王羲之他們家與他們家外傳的傳承中,有些核心的東西也有可能丟了,甚至很核心的東西也可能傳丟了。不過後來遇到非同一般的書法歷史人物,比如張旭,竟然自己悟出來又給補上了,然後再往下傳,出現了顏真卿這樣的顛峰人物——有個好外甥是幸福的,有個好弟子也是幸福的——當然,從某種角度上說,作為一個漢民族舞蹈史上的偉大的、傑出的、千古著名的舞蹈家,雖然連自己的本名與生卒年月都沒有得到正史和野史的記載,在自己的學生中,也只知道有一位姓李(同樣只知藝名不知本名,還不一定是有成就的得意門生)的學生。但她老人家啟發了和影響了書法這門兄弟藝術學科的發展進程和發展高度,對她來說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種不經意的、非本意的、淡淡的幸福吧。大娘千古,在下敬輓。

由於思維方式導致缺乏邏輯性,缺乏邏輯性導致傳承缺乏嚴謹性+缺乏系統性,缺嚴+缺系,導致書法傳承時全時缺時好時壞。再另上擇人而傳,嚴防匪類,無法公開(一般來說,千萬不要怨老師保守不傳,亂傳是不合理的,擇人而傳是對的。要想得真傳,自己先搞好各方面修養成為堪傳之弟,這樣的學生,除非特殊情況,不然有的老師主動看好你,風清揚傳令狐沖,雖然是小說虛構,但在情理之中)。最後書法面對面口訣手授的標準傳承在歷史上應該是OVER了。一般來說,今天的書法家們,不信去調查,誰能拿出一個一直上溯到大王的傳承?所以嘍,一般來說我們直至今天,學書法很難,不是我們很難,歷史上很多人也這麼難啦。

不信?舉個栗子

比如寫實主義(此處非內容傳達之寫實,特指形式逼真之寫實)繪畫最重要的核心技術之一是寫實的素描(不包括廣義上的白描等不著色的繪畫)。寫實的素描中包括了透視、光影等科學原理,遵循這些去畫,手眼準確,各方面合理,便能在畫面上得到視覺上的逼真效果。今天如果我們想要一張特別逼真的日常圖像,在從實用角度來說是非常容易的。畢竟現在連手機都能照像,照完彩噴列印立等可取,一般造價大眾都能接受,而且真實程度非一般手工繪畫可比。在這裡,除非客戶有特殊目的一定要手畫的,否則一般來說早讓寫實主義繪畫死無葬身之地了。在這裡寫實主義繪畫就像書法、素描光影等核心技術就像筆法字法章法、照像列印就像印刷術。照像列印確實對寫實主義產生的衝擊,而且這種衝擊,對比來講實質上大於印刷術對書法的衝擊,也大於計算機打字對書法的衝擊。但是現實告訴我們,人類繪畫發展到今天,自從寫實主義繪畫出現之後,就沒有出現過曾經畫得像現在居然畫不像了,而且怎麼下功夫練也不行的問題。為什麼寫實主義繪畫自產生以來沒有出現像書法一樣的問題?

原因一:繪畫之核心技術之一(寫實素描)在認識與表述上科學準確;

原因二:自身體系完整嚴密;

原因三:教育手段漸進可行可靠。

原因四:寫實繪畫的核心技術(素描)比較早就在社會上公開流傳,今天即使沒有老師耳提面命,自己買一本書或百度一下都能學到,下苦功夫持之以恆,不敢說必成大器,但畫得逼真想必沒有問題。不必像裴儆求張旭傳授筆法那樣難,最後還沒求到。顏真卿相比之下是好多了,但也不是太容易。

假如素描的透視、光影所遵循的原理在歷史上只是掌握在少數大畫家手中,而且在畫史上對素描認識不科學主要靠感覺到位、表述很模糊給人以充分的誤解空間、核心技術不成體系七零八落、教學沒有針對性強的訓練方法也沒有科學合理的訓練步驟,那寫實主義繪畫勢必會遭遇與書法一樣的問題。但是我們從現實中可以發現,寫實主義的經歷與書法完全不同,它自產生以來,其核心技術在社會上得到了普及,然後一直保持高昂的態勢。這些足以說明,書法的問題,出在核心技術的傳承上,而核心技術傳承的問題,出在思維方式上。

最後,一般來說不練肯定不行,但是在書法者當中,個人認為自古以來不缺下苦功夫的,關鍵是核心技術。當然,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如果想成為一位特別專業的書法者,光會寫還不行,還要有一套合理嚴密的學術體系,我們自己要有這樣的修養。

就這樣。


毫無疑問,不是。

或者說,書法家質量的下降,主要因為朝廷不再重點發展這個學科,和印刷術沒有根本關聯。

隋唐宋三朝對書法的重視登峰造極,書法家與皇帝的關係非常緊密,特殊的地位導致一批有才華的人在這個藝術領域青史留名,而元朝這個文盲朝廷引導的元明清三代,中斷了國家層面對書法的重視,也就導致了書法發展狀況不如唐宋的局面。

當然清代民國的書法家群體數量很龐大,水準也很高,但失去了權力中心的認證,名氣自然不如唐宋書家。比如知道顏柳趙的人多,而知道四大聖手的人就少了。

另外,書法的發展是在大量需要手寫文書的背景下的現象
。在電腦普及之前,手寫始終是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普通人啟蒙首先要學字、練字,長大要花大量的精力來鑽研學業和書法,不走仕途的工商業者也少不了要繪圖記賬本,走仕途的更不用說,書法是一塊敲門磚,寫得漂亮皇帝都願意多看你一眼。相傳清朝的鄧鍾岳進京趕考,文章寫得一般,但字寫得實在漂亮,被康熙欽定為狀元,這是很特別的現象。

印刷術的意義,實際上改變和擴大了知識的傳播途徑,對於研習書法並沒有較大的影響。過去只能靠手抄來傳播的圖書,現在只需要謄清一版,就可以大量印刷了。讀者從枯燥的抄寫中解放出來,有機會接觸更多更豐富的知識,而知識的生產者打破了傳播途徑的限制,其思想見識也得到了更有效的傳播。不過,這個變化影響的是生產——傳播——獲取——使用過程中,「傳播」環節的工作機制,不論是知識的生產者、傳播者還是使用者,字還是要寫的。作者得一筆一畫地把書稿寫出來,寫工得一筆一畫地謄清拿去刻書,讀者也不等於買了書就不寫字了,把印刷術的出現和書法的衰落聯繫在一起,缺少了最關鍵的一環,就是印刷術是否劇烈降低了人們對書法的熱情,而很顯然這個聯繫是不存在的。

用毛筆書寫始終是古代社會文字交流的最基本途徑,對書法藝術的追求不會因為社會條件沒有大幅變化的條件下發生改變。從秦朝到清朝,培養書法家的社會背景始終沒有大的改變,也就是說即使印刷術沒有出現,能出現的書法家數量可能也就這麼多了。

不是誰都有機會成為書法家,大家是經過時代洗鍊留下來的,有他們獨特的風格,明清留下的名人書作較唐宋多出數十百倍,只要有一點身份上的閃光點,就被藝術品市場推成書法家,其實假以時日,誰是真金必然會留存下來。

書法家是社會各階層中比較高級的人群,只有最有天分又有機會獲得社會認可的書手才能成為書法家,有心有閑有品位有積澱、社會地位較高的的文化階層則在這群人中擁有更多的成名機會。隋唐時期王羲之的擁躉甚眾,學王字的何其之多,而今天留名的初唐書家也不過歐虞儲薛等人,像馮承素這類人微字佳而能成名則往往是機緣巧合。古代的官府養了許多書手,北宋甚至設置了「書學博士」一職,在印刷術興起的同時,書法的發展也到達了又一個歷史高峰。

印刷術的寫工是社會下層工種,而書家一直在走上層路線,二者始終是兩條平行線,印刷術的產生增加民間的識字者數量和就業機會,但距離成為書法家還遠著呢。


可是我們要那麼多優秀的書法家有什麼用呢?


不邀自來。

本人字丑,所以羨慕崇敬樓上的書法家們,但關於這個問題我還是有點拙見的,僅供諸位參考。

首先,我覺得印刷術的發明普及了文字的學習,對於教化萬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讀書識字的人多了,寫字練字的人才會更多,從這個意義來說,印刷術的發明有助於書法家的出現。

其次,印刷術的作用與電腦類似,使人們從書寫大量文字的繁重工作中解脫,如同現在的人打字久了就提筆忘字,印刷術的發明使抄書的人少了,缺少必要的書寫鍛煉,書法家自然無從談起。

再次,古代人有志於成為書法家的讀書人是不會滿足於單一的印刷體,無論有沒有印刷術,他們都會日復一日的練習書法,並沒有影響。

最後,我認為書法既然在四藝之列,就必然對讀書人寫字有更高的要求,畢竟在科舉考試中,字寫的好也是加分項啊,所以寫字的人平時就會注意練習,這也是出現書法家的基礎。

總結一下,就是印刷術的發明對潛在書法家人群基數有影響,這種影響有好有壞,無法定量分析,還有,之前的答主提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英雄理論,也有一定道理,後人大多模仿前人筆法風骨,如果不是極有天賦者很難出其右,表現出來就是後世有名的書法家少。

惶恐,有班門弄斧的感覺。。。


照相技術這麼發達,也沒見畫家減少


孔乙己是抄書賺錢的


書法家本來就是頂峰的人物,即使是當代,絕對數量也不比唐代等朝代少,只是現在字寫得好沒多大用了

有什麼用?又不會忽悠當老師


推薦閱讀:

畢昇與古騰堡的活字印刷術在技術方面有什麼區別?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並不是為了印刷漢字嗎?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宋代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並由誰傳到歐洲?
為什麼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時間都是宋代以前, 而之後就鮮有驚人發明?
古代的作家、印刷廠、書商之間是怎樣一根鏈條呢?

TAG:歷史 | 書法 | 印刷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