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臨終大病時,會感到很痛苦嗎?

前些天讀南懷瑾的《金剛經說什麼》,南師插了一段話,大意是佛陀在炎夏也會像凡人一樣覺得熱。。 由此推之,即便徹覺者如釋迦牟尼大病時也解脫不了身體上的痛苦啊!佛陀也可能牙疼!原來得道也只能解脫精神上的痛苦啊…不是么?(請原諒我的淺幼)


佛是覺悟的人。

如果不痛,佛還是人嗎?

如果痛,佛陀還是佛嗎?

佛陀是佛,也是人。

佛陀會痛,不會苦。


佛陀講過兩支箭的比喻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蘭陀竹園,告訴比丘們說:「比丘們!一般人有樂的感受、苦的感受、不苦不樂的感受,有修有證的聖弟子,也有樂的感受、苦的感受、不苦不樂的感受,他們之間,有什麼明顯的差別呢?」

「世尊!您的教說,是我們學習正法的根源,也是我們學習正法的嚮導與依靠,請世尊為我們解說,讓我們遵循您的教導來實踐吧!」比丘們請求道。

「比丘們!一般人遇到生理上的各種苦痛,甚至於有致命之虞時,心裡禁不住地生起悲傷憂愁、痛苦怨嘆,繼而憤怒迷亂而失去理智。這時,有兩種感受會交相增長蔓延,那就是『身受』與『心受』。這種情形,就像有人中了一支毒箭,接著馬上又中了第二支,成了苦上加苦的雙重痛苦。怎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一般人的無知,讓他們歡樂時,就縱情享樂,成了欲貪煩惱的奴隸而不自知;痛苦時,則生氣不悅,成了瞋恚煩惱的奴隸而不自知;在不苦不樂時,則渾沌不明--對苦、
樂兩種感受的生成原因、消失變化、餘味黏著、終是禍患、必須舍離等,沒有真切如實的證知,成了愚痴煩惱的奴隸而不自知。這樣,當他快樂時,就被快樂所牽
絆;痛苦時,就被痛苦所牽絆;連不苦不樂時,也被不苦不樂牽絆著,這就是深陷貪、瞋、痴;為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牽絆的一般人。

比丘們!有修有證的聖弟子就不一樣了,當他們遇到生理上的各種苦痛,甚至於有致命之虞時,心裡不起悲傷憂愁、不痛苦怨嘆、不憤怒迷亂,所以不會失去理智。這時,他只有一種感受,那就是『身受』,而沒有『心受』。這種情形,就像只中了一支毒箭,不再中第二支。當他們有樂受時,心不染著,所以不會成為欲
貪煩惱的奴隸;有苦受時心不染著,所以不會成為瞋恚煩惱的奴隸;在不苦不樂時,對苦、樂兩種感受的生成原因、消失變化、餘味黏著、終是禍患、必須舍離等,
能真切如實的證知,不會成為愚痴煩惱的奴隸。這樣,當他有樂受時,不為樂受所牽絆;有苦受時,不為苦受所牽絆;不苦不樂時,也不會被不苦不樂所牽絆,這就
是解脫了貪、瞋、痴;不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牽絆的聖弟子。」


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

示現病相的,是佛陀的化身。從化身看,佛陀跟凡夫沒有什麼區別。

我從銀行卡里取了100塊錢,裝進口袋,去超市給我爸買了一瓶酒。

銀行卡不高興了,覺得它的錢少了100塊。

口袋一開始很高興,覺得它有了100塊錢,後來又不高興了,100塊錢沒有了。

對於我來講,有什麼不高興的嗎?沒有啊。雖然花了100塊,但是得到了同樣價值的酒啊。

對於法身來講,它的相永遠是轉依的,同時又是常住的。所以在實相上是不增不減的,雖然卡里少了100塊,但多了一瓶酒。

銀行卡為什麼不高興呢?它以為卡里的錢真的就是它的。而不知道只是暫時屬於它,由它保管。

因為對這種「我」與「我所」的執著,所以覺得有所增益,有所減損,煩惱便附著其上生起。

肉身,是佛陀的銀行卡,是有限的,依四大五蘊而存在的。

身體產生的痛苦,當然會一樣地存在。不過,佛陀是有定功夫的人,也就是說,他可以擺脫覺受對自己的束縛與奴役。

我們需要打一針全麻,才可以不接受這種痛苦。佛陀因為修定,可以直接不接受這種痛苦。就相當於打過全麻。但還有區別,因為他並不是真的麻痹了,他清醒地知道,但是可以不因此而生起煩惱的情緒。

換言之,他看待自己的病軀,和看待另一個人的病軀是無差別的。

維摩詰經里講,以眾生病,故菩薩病。

看到佛陀口渴,佛陀難受,是佛陀示現無常、苦,令眾生趣入解脫的一種方便手段。因為僅僅是從定功夫上而言,化身都不必承受這種痛苦。

有人說,騙人吧?你看他緊皺眉頭的樣子,還能說他不痛苦嗎?

問題是,你見過佛陀緊皺眉頭的樣子嗎?即便一位大德緊皺眉頭,你因何而知他痛苦呢?因為比度,因為知道自己緊皺眉頭是痛苦的表現。實際上,凡夫沒有辦法現量體會別人的感受。這一點,佛教稱之為「異生性」。

就像銀行卡看到主人手裡的一百塊錢交到了售貨員手裡,以為主人肯定像自己一樣痛苦,因為自己生起這種「一百塊錢離開了」的相時充滿了痛苦。

————————————————————————————

補充:

或曰:你的例子沒力度,銀行卡根本不會不高興啊!

答曰:銀行卡的錢少了,銀行卡都沒有不高興,你不高興個啥。

你之所以不高興,是並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暫時的保管者,而是真的認定某些東西就是你的。

實際上,一切屬於一切,一切終歸於一切。所有的煩惱,都是因根深蒂固地堅持「我」和外物是對立的,有東西是我的,有東西不是我的。認定有「得」這麼回事。而緣起觀,就是打破這種根深蒂固的成見,現量體會「無智亦無得」的甚深法。


我們假設兩個人。一個是五歲的小姑娘,一個是十六歲打籃球的小夥子。我們假設一道1厘米長的外傷。如果發生在小姑娘身上,三天內聽不到他說任何別的東西。永遠是疼,疼,疼,難受,然後嚎啕,嚎啕,再嚎啕。哭累了睡,睡醒了哭。而對於打籃球弄個皮外傷的小夥子,很可能某年突然發現身上一個結痂的傷口說:「吔!啥時候弄的?」從一開始到痊癒,很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

也就是說,同樣程度的傷害,對於不同的人,所產生的覺受是不同的。

佛陀的智慧,出離了一切苦,斷絕了一切漏,圓滿了一切福德和智慧。自然不被痛苦所纏縛。如同我穿秋褲,因為我媽覺得我冷!


在凡夫俗子的肉眼裡,佛陀臨終大病,可能會感受到痛苦

在二乘聖者的慧眼裡,佛陀臨終大病,是為了向眾生示現無常的道理

在菩薩的法眼裡,佛陀本來無病,何來痛苦?

在諸佛的佛眼裡,佛陀之相尚不可得,又何來臨終,何來痛苦呢?

佛陀是否會痛苦,不取決於佛陀,而取決於你是誰


部分人的回答傾向於「我們感受到的痛苦,在佛陀而言是微不足道不覺得痛苦的」。這是錯誤的。

如果我們的大痛苦,體現在佛陀身上卻是小痛苦,即使小到可以忽略——這依然表示著,痛苦對於佛陀而言畢竟是存在的。

那樣理解中的佛陀並沒有獲得無上的解脫。

事實是怎樣的呢?

六根齊全的佛陀在病疼襲來時,那些我們有的痛疼一樣不少都會在佛陀身體上感受著,但佛陀如如不動的心卻沒有與痛苦同流,沒有追隨痛苦的足跡,他的內在永遠的超越了一切苦受與樂受。

《金剛經》: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白話:諸位了悟實相的大菩薩,應當這樣生起清凈的心行:不應當住著於物質的形相上而生心,也不應當住著於聲音、氣味、味道、觸覺、思想概念等塵境生起妄心,而應當於實相本來沒有住著之中自然地生起妙用的心念與行為。

就好像我們聽著歌,歌聲在,「心」也在,清清楚楚的,「心」卻沒有住在歌聲上面。

思想在情緒在快樂在痛苦在,一切都在只是都入不了心了。

看到的東西,聽到的聲音都慧照在「心」裡面,「心」卻可以不入於它們,永遠是一體的永遠的置身事外。


佛陀的確會有身體的痛苦感受。

依據《巴利三藏·論藏(阿毗達摩藏)》,「受(vedanā)」是七種遍一切心所(cetasika)之一,即是指感受。如果以五分法,有:

  1. 樂受(sukha vedanā),由身體體驗到的快樂感受;
  2. 苦受(dukkha vedanā),由身體體驗到的痛苦感受;
  3. 悅受(somanassa vedanā),由內心體驗到的快樂感受;
  4. 憂受(domanassa vedanā),由內心體驗到的痛苦感受;
  5. 舍受(upekkhā vedanā),不苦不樂的中性感受。

佛陀、獨覺佛以及阿拉漢弟子們,他們都成功地斷除了「憂受」,即內心的痛苦感受,即從心理層面,他們不會再產生任何的痛苦。譬如凡夫才有的「分手、離別、親人去世而導致的苦痛感受」不會再在阿拉漢們的心中生起。

但是,佛陀,以及獨覺佛、阿拉漢弟子們,依舊會有「樂受」、「苦受」、「悅受」和「舍受」。樂受,即身體上的好感受,譬如佛陀在肩背酸痛時,能夠被適當地推拿按摩,就會產生樂受;而悅受,則是內心的喜悅,佛陀也有,當他隨喜讚歎弟子的成就時,就會有悅受;苦受,就是肉體的苦痛感受,也是有的。

在《巴利三藏·經藏·長部·第十六經·大般涅槃經》(Mahāparinibbānasutta?)里,記載了佛陀入滅前的最後一段時光。

世尊在雨安居的住所安頓下來後,為重病及劇痛所襲,幾乎致命。他以正念、正知忍受著病痛,而無呻吟。

由於佛陀是阿拉漢,其心穩定而具足正念,所以縱然有身體上產生的痛苦感受,佛陀依舊以正念而如實地知道它們,忍耐它們。同樣地,在此後,佛陀向最終的目的地古西那拉進發,途中也因為疲勞和身體的不適,不斷地停下卧躺休息。期間也會口渴,這也導致身體的痛苦感受。

總之,阿拉漢和凡夫的區別,在感受方面的最大不同,就是前者沒有任何憂受(心理的痛苦感受),其餘的感受,則和凡夫是一樣的。


怎麼可能不痛呢?他又不是木頭!

修行並不是讓痛苦消失,也並不是把自己變成木頭,使自己感受不到痛苦。

釋迦牟尼成佛之後雖然他的身體與普通人一樣會有病苦,但是因為內心對痛苦沒有執著,沒有抗拒,也沒有糾纏,所以痛苦的體驗會比普通人要輕得多,只有身苦沒有心苦,不會象普通人一樣因為痛苦而煩躁。

在禪修中有一種方法,觀受,即以身體的感受為禪修的所緣,這是釋迦牟尼佛傳授的《大念處經》中記載的方法,也就是說當病苦到來的時候,就去觀察身體的感受,比方說有人說釋迦牟尼佛晚年有背痛,那麼他就會觀察那種痛的感覺,體驗它,感受它,觀察它的升起起消失,那麼很快病苦就會沒有那麼強烈,有一些小的病痛甚至可以消失或治癒,大的病苦其感受也不會象普通人一樣強烈,這種緩解痛苦的方式,離苦的方式是釋迦牟尼佛親傳的,人人願意去做,人人可以做到。

所以不要以為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就沒有病苦,不會感覺到痛苦,這是對佛陀的神化和成佛的誤解。但是也並不是說釋迦牟尼佛會感受跟我們一樣的痛苦,因為他的心不會在痛苦上糾纏,所以心是離苦的,所以準確地說釋迦牟尼佛在生病時一樣痛苦,但並不是很痛苦,與一般沒有修行的人程度有所不同。


斗膽起個卦。問:「佛陀入滅之時身體痛苦嗎」

本卦 互卦

風 火 水

山 水 山

漸 未濟 蹇

從卦中看,佛陀有比較嚴重的風濕病,也可能有皮膚病。

漸卦為水邊之卦,蹇卦不必說,腿腳不靈便的卦。

卦中山代表手,山在下可代表為下肢,風為痹症,水為濕症,合起來就是風濕病。這也和印度的氣候比較吻合,而且,佛陀曾經苦行過,苦行之人最容易得的就是風濕病,因為山上寒濕重,不注意特別容易受風,風邪裹濕,就形成了風濕性關節病,這個情況,近代的不少老和尚也有。

從卦象上看,漸卦為風吹山谷,果實落地,樹葉凋零之象;水山蹇有河流停滯的象,寓意佛陀的智慧之河不會再在人間流轉。

爻辭就留給有心人去看吧。想必會有更多的感悟。

肉體的疼痛,佛陀是用「忍辱精進」的態度面對的。


痛只是一種感覺,痛和苦並不劃等號。如果完全沒感覺那是植物人,題主推測的很對佛陀也會生病,菩薩羅漢也會生病,所以想靠燒香磕頭把病醫好的人既不科學也不佛學。佛教怎麼看待生病呢?應該這麼看,世間沒有恆常的事物,當然也不會有永遠健康的身體和永恆的生命。世間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身體也是這樣,所以不應當執著於這個身體,如果執著於身體執著於健康,那便是對無常的執著,就是落入了顛倒妄想,就會滋生煩惱。當然不執著不等於要糟踐它,生病了還是應該去醫治,只是要坦然面對病症。所以佛陀生病時,雖然身體痛苦,可是內心卻沒有煩惱。


阿難尊者就因為這個事被維摩詰居士捋了一頓。。。

佛告阿難:「汝行詣維摩詰問疾!」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時,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我即持缽,詣大婆羅門家門下立。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難!何為晨朝持缽住此?」「我言:『居士!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故來至此。』「維摩詰言:『止!止!阿難!莫作是語。如來身者,金剛之體,諸惡已斷,眾善普會,當有何疾?當有何惱?默往!阿難!勿謗如來,莫使異人聞此粗言,無令大威德諸天,及他方凈土諸來菩薩,得聞斯語。阿難!轉輪聖王以少福故,尚得無病,豈況如來無量福會普勝者哉?行矣!阿難!勿使我等受斯恥也。外道梵志若聞此語,當作是念:何名為師?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仁?可密速去,勿使人聞。當知!阿難!諸如來身,即是法身,非思欲身。佛為世尊,過於三界;佛身無漏,諸漏已盡;佛身無為,不墮諸數。如此之身,當有何疾?」「當有何惱時我,世尊!實懷慚愧,得無近佛而謬聽耶?「即聞空中聲曰:『阿難!如居士言,但為佛出五濁惡世,現行斯法,度脫眾生。行矣!阿難!取乳勿慚。』「世尊!維摩詰智慧、辯才為若此也。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佛陀教導的是心解脫的方法,身體是永遠無法解脫的,有這個肉身必然有老病死。心解脫是心不執著於身痛,身痛只是身痛。原始佛教經典《阿含經》有詳細的解釋,原始佛教不像現在中國的大乘佛教,把佛陀上帝化,神話。《阿含經》里,佛陀是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無師自通的解脫的聖者。佛陀教導的四念處法是切實可行可以自作證的。 原始佛教,沒有現在中國大乘佛教他力救助,念佛號往生,念咒打卦,八萬四千法門。有的是從自己心入手而達到解脫。


這事兒,我曾經問過我同學,他說禪定的人,「有痛覺,而無痛痛覺」,甚妙。

與前邊幾位所表相同,但更直接簡練。


放眼望去滿屏佛學哲理,在此總結一下各類觀點並仿寫幾句:

痛不痛,是非痛。

身痛心不痛。

「有痛覺,而無痛痛覺」

痛即是空,空即是痛。

痛就是不痛,不痛就是痛。

一切都是幻覺。

作為一名邏輯強迫症患者我表示真是醉了啊,你們有沒有想過這些繞圈兒思維到底是真的高深還是邏輯混亂的胡思亂想?在此請允許我代表諸子百家問一句:你又不是他你怎麼知道他痛不痛?


凡,身痛~心即苦。

佛,身痛~心無苦。

因,佛無身心之想。

八正道第一步,正見,破除我見、身見、我擁有見。就不會有這種外行的提問產生了。


不會

只是示現生病相與涅槃相


應該不會有痛苦,根據我對佛法的了解,凡一切相皆是虛妄。

佛家認為一切緣有四種:種子緣、親因緣、所緣緣、無間緣。

其中世人所知道的外境為所緣緣,而在陳那菩薩所著觀所緣緣論中也論證過,所緣緣都是內心幻境,與華嚴經中所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是一致的。

那這種疼痛其實也是一種虛幻的所緣緣,對於佛而言,就像看到別人疼痛一樣,即沒有所謂肉體上的痛疼感,更沒有凡夫常有的煩惱,只有慈悲吧。


知苦了苦。


佛陀有痛覺。但他可以不受。他的禪定能力可以讓他忽略痛苦。甚至入深禪定去掉覺受。


有痛無苦,痛是受,苦是貪愛。佛沒有我執,受不產生貪愛。


推薦閱讀:

成佛的步驟是怎麼樣的?
如何向6歲小孩講什麼是佛?
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誓願與凡夫的「執著」有何區別?
應當如何理解佛教的清凈觀?
佛祖存在功利心嗎,不燒香佛祖會保佑嗎,佛界中佛與佛之間的關係是如何維繫的?

TAG:佛教 | 佛學 | | 佛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