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漢城」改名「首爾」之外,歷史上還有哪些官方譯名改變的事例(不限於地名)?

不一定是地名的修改,但是想了解一些官方譯名的修改的事例,如果有背後的原因更好


尼桑→日產

…可能有點不切題,因為其實日產在中國的官方名稱本來就叫「日產」,只是品牌一開始先以「尼桑」這個名推廣了而已。。

日產汽車 日文寫作「日産自動車」讀作 Nissan Jidōsha,「Nissan」就是「日産」兩字的音。這樣的名字譯成中文時首選習慣就是直接按漢字來,日產在中國的正式名稱即如此來譯的。而作為品牌一開始推廣的「尼桑」則是直接按音來譯的名字。如今只是開始統一用正式名稱了而已。

PS 說起日產的(黑)歷史啊,早先 1937 年日產總廠還一度遷到當時的滿洲國新京(即長春)組成「滿洲重工」來著,據說當時總部的樓現在還在人民大街上 23333

PPS 其實答主還想起了清朝官方稱外國 president 不用「總統」而用「伯理璽天德」(甚至滿文文書也通過漢語二次音譯為「be li si tiyan de」) …但這前後的「官方」不是同一家,所以更不切題了。。


來舉個原因比較特別的例子:

港督「魏德巍」因為香港記者的關係,

改名為「衛奕信」。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1%9B%E5%A5%95%E4%BF%A1

在香港大學學習中文期間,衛奕信曾取了個中文名字叫作魏德巍。此名字是出自他的老師所贈的一副對聯:「德者當以道為本,巍峻應有穩定基」。至於任英國駐北京代辦處二等和一等秘書時,他的中文名字曾一度改為魏德維。「魏德巍」之名一直為衛奕信所採用,直至他上任港督之前,香港傳媒卻認為這個名字是「雙鬼拍門」(「魏」和「巍」中有兩個鬼字),而且諧音「危」、「偽」,並不吉利,再者「巍」字由「山」下「千八女鬼」組成,全名諧音成了「危得危」,因此他就改譯名成衛奕信。取名「衛奕信」,是有捍衛「信念」與「誠信」之意。


1982年(不是建國初或漢語拼音制訂之初),中國大陸所有人名地名的官方外文翻譯由威妥瑪式或郵政式全部改為漢語拼音。之前的Peking、Tientsin、Mao Tse-tung等改為Beijing、Tianjin、Mao Zedong。


老年痴呆症=阿爾茨海默病:1995年審定公布的神經病學醫學名詞表中沒有「老年痴呆症」這個名詞,有「阿爾茨海默病(曾稱老年早期痴呆症)」

規範化後的名字是 阿爾茨海默病 ,但是要規範使用還需要一個過渡,......需要更大的範圍、更多的人來規範使用醫學名詞,包括在新聞媒體、在規範的出版物上廣泛使用,還需要做大量的科學普及工作。」

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市:這類太多。不列舉。。。。。。。

-----------------------

「八十年代,中韓舉行建交談判時,韓國向中方提出,兩國建交後,中方不能再繼續使用「漢城」這個稱呼。理由是,漢城的名字是中國古代的叫法,是中國人給起的,是殖民主義、霸權的產物。建交後,中方必須改稱漢城為韓國人起的名字,應叫Seoul。中方表示,漢城的名字由來以久,歷史上韓國人也這麼叫,一旦叫中方改稱Seoul,中國的史籍、尤其是教科書和地圖等的改正,牽扯的面兒太多,實際實行起來困難重重。

但韓國就是不肯答應,兩國的建交談判就僵在這兒。

這個問題最後是怎麼解決的呢?

說來好笑,為打開局面,中國的學者開始查找歷史書,結果發現,Seoul也是中國給起的,其歷史比漢城的叫法還要早,中國史書里用的是「蘇塢」,和Seoul的發音極其相似。面對史實,韓國人這才啞口無言,只好接受中方漢城的叫法。」


象牙海岸→象牙海岸。

1985年12月29日,象牙海岸共和國決定從1986年年1月1日起,將國名改為象牙海岸共和國。

類似的還有黃金海岸,就是今天的迦納。

小時候經常看姥爺的兩本地圖冊,分別是60年代和70年代出版的,60年代的那本上面莫三比克翻譯成莫桑比給,跟樓上一位答主說的一樣。70年代那本上面信息比較全,朝鮮還是一體,非洲和拉丁美洲很多殖民地還沒獨立。


唐朝,草原上的回紇汗國,嫌原來的漢文譯名不好,讓唐朝改成了回鶻。

遼朝,女真族名犯了遼興宗耶律宗真的名諱,被改成女直。

清朝,伊犁原來也叫伊列、伊麗,平定準噶爾之後,乾隆欽定伊犁,犁庭掃閭之意。


幾個月後,因為所有人都接受不了,他又改回來了……


僰改白算不算……這個答案一出也許我要被打死。


莫三比克

非洲南部國家

原來叫 莫三鼻給 (呃………

周總理嫌這名字 Low,矮化咱們的亞非拉好兄弟,給改成了莫三比克


彭加木 原名彭家睦,自覺太小家氣。誓為祖國探索新疆資源添草加木,改名加木。

原中國科學院新疆科學院副院長,於1980年外出考察為隊員尋找水源,在新疆羅布泊失蹤。


sony: 新力--&>索尼

pokemon: 寵物小精靈,口袋妖怪--&>精靈寶可夢

doraemon: 機器貓,叮噹--&>哆啦A夢

金三胖: 金正銀--&>金正恩


為何我想到的是 張根碩 vs. 張根錫?~~~過去,張根碩的漢字名曾被翻譯為「張根錫」或「張根奭」,直至2009年,才被所屬經紀公司正名。第一次正名,據說是母親告訴他漢字名為「張根奭」。2009年8月轉換新經紀公司後,經紀公司因需要戶籍資料才發現,他真正的中文名字為「張根碩」,而這件烏龍事可謂是張根碩的父母之爭。原來他出生時,母親希望取的漢字名為「張根奭」,但父親屬意的卻是「張根碩」,最後父親報戶口時就以「張根碩」登記,由於韓國人平日絕少使用漢字中文名,才會發生兩度正名的小插曲。~~~

轉自中文維基百科


金正淫和金正恩

那個…說點正經的,往下翻

吉林省梨樹縣原來叫奉化,和蔣介石老家重名,老蔣就把吉林的奉化改為梨樹。

吉林省白山市原來叫渾江,蛤去了之後覺得這是在說自己,他就下令把渾江改成了白山。

遼寧省丹東市原來叫安東,金大胖不願意了,說朝鮮不是PRC的殖民地。太祖順坡下驢,改成丹東,有紅旗不倒、東風壓倒西風之意。


泰國前總理英拉,最早譯作英祿。這個名字,寫出來是「Yingluck」。如果直讀,是「英祿」,但顯然從本人的習慣來看,後半段的「luck」應該是按照英語里的發音方式讀出來,這樣也達到了起名者的目的。


日本汽車品牌LEXUS,早年國內翻譯為「凌志」,現在已經統一改為「雷克薩斯」。


前蘇聯和東歐國家曾經大規模更改境內的城市以及山川的名字。

彼得格勒-列寧格勒-聖彼得堡

察里津-伏爾加格勒-斯大林格勒

柯尼斯堡-加里寧格勒

佩爾姆-莫洛托夫

雷賓斯克-安德羅波夫

卡馬河畔切爾內-勃列日涅夫

占賈-基洛瓦巴德

希爾萬-阿里拜拉姆雷

漢肯特-斯捷潘納克特

葉卡捷琳娜斯拉夫-第聶伯羅皮德洛夫斯克

頓涅茨克-斯大林諾

盧甘斯克-伏羅希洛夫格勒

馬里烏波爾-日丹諾夫

普洛斯庫羅夫-赫梅利尼茨基

阿克套-舍普琴科

塔拉茲-江布爾

奧倫堡-契卡洛夫

比什凱克-伏龍芝

卡拉科爾-普熱瓦里斯克

阿什哈巴德-波爾托拉茨克

土庫曼納巴德-查爾朱

土庫曼巴希-克拉斯諾沃茨克

杜尚別-斯大林納巴德

苦盞-列寧納巴德

波德戈里察-鐵托格勒

先想到這麼多


緬甸英文名從Burma改為Myanmar。不過由於政治立場不同,兩個都有人使用。

http://www.china.com.cn/world/txt/2007-09/30/content_8990208.htm

==============

Jaguar 美洲虎改為捷豹

McLaren 麥克拉倫改為邁凱倫

Bridgestone 橋石改為普利司通


壯族 (獞族,指百越民族的一支,犬子旁有貶義)深圳羅湖區的泥崗路原名 坭崗路 坭崗村


夷族改彝族

徭族改瑤族

僮族改壯族

加上評論區補充


伯力 哈巴羅夫斯克

海參崴 符拉迪沃斯托克

廟街 尼古拉耶夫斯克

唐努烏梁海 圖瓦

豐原 南薩哈林斯克


推薦閱讀:

TAG:地名 | 翻譯 | 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