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天津及天津港要發展重化工產業?形成這種產業規劃布局的原因是什麼?

天津「港城融合」下的重化工隱憂

天津港欲建北方最大石化產品集散地

天津距北京如此之近,又是直轄市,應該有一定的區位優勢?為什麼要選擇重點發展化工業?這和我國的整體產業布局有何關係?能否請相關人士介紹一下。


中國每天路上上億輛車在跑,很少有人問:這上億輛車每天燒的上億升油哪來的?

這裡我們就來解答這一問題。

首先,中國進口的石油從哪來的?可以確定的是,大部分來自於中東產油國。

原油運輸路線:經馬六甲海峽運抵中國各港口。

其次,中國進口的這些原油運回來之後,肯定是要在港口卸貨的,在哪些港口卸貨?2014年上半年中國沿海規模以上港口前十名(萬噸):

拉回來的原油,不僅要在這些港口卸貨,還需在港口周圍精鍊,煉成汽車平常燒的汽油、柴油和各種化工品。我們看看中石化在前幾個大型港口的煉油能力:

第一大港寧波-舟山港周圍的石化公司,太多了。鎮海煉化、大榭石化、中達石化、保潤石化、韓華石化……以鎮海煉化為例,鎮海煉化居世界最大煉廠第17位,為亞太十大煉化廠之一。

鎮海煉化距寧波市區10公里左右:

上海石化,中石化控股子公司,位於上海市金山區,是中國最大的煉油化工企業之一。2014年,上海石化加工原油1417萬噸,生產汽油287萬噸、柴油407萬噸、航空煤油149萬噸,生產乙烯80萬噸、丙烯51萬噸、丁二烯11萬噸、苯35萬噸、對二甲苯68萬噸。

上海石化距上海市中心40公里左右:

中石化天津分公司,原油綜合配套加工能力1250萬噸/年,乙烯120萬噸/年,華北地區最大的煉油基地、國內最大的乙烯生產基地之一。

濱海新區的石化公司距天津市區30公里左右:

煉油基地分布於港口周圍原因不言自明,運輸成本低,綜合成本低。這些港口城市具有發展石化工業的天然條件,沒有理由不做。

爆炸的可能性總是存在的,天津、上海、寧波、廣州周圍的石化工廠都可能爆炸。但一兩個爆炸不影響這些地方作為石化企業的最佳選址。

有沒有可能完全避免這種危險呢?有,當你每天坐的車不再燒汽油。

① 訂閱《未來知識圖譜》私信暗號sendme

② 關注互聯網金融/智能硬體/移動O2O,我的微信:futureknowledge

http://weixin.qq.com/r/70jRye-EHrJhrauq9x39 (二維碼自動識別)


第一次被邀請,十分感謝。天津作為直轄市,毗陵首都北京,本身具有其他大多城市不可比擬的優勢,但恰恰由於緊挨首都,導致各個方面的競爭力都拼不過自己的鄰居。這樣的結果是什麼呢,北京的集聚能力太強大,使得金融商貿物流科研等等一系列的看起來效益高無污染高大上的產業都向首都聚集,這些高端產業天津只能跟在北京後面做第二梯隊,所以天津必然會去選擇發展有自身獨佔優勢的產業,北京不能有重化工產業,天津有良港,對外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周邊地區重化工業也比較發達,逐步形成了處在我國前列的煉化一體基地。其實不光天津,上海大連等城市都有大型化工基地,5月份的時候,上海公布在金山弄了個新化工項目,也是有氰化物,許多人上街遊行,警察全城戒備。

在發達國家,化工業也是非常重要的國家支柱產業,最典型的就是新加坡,新加坡的石油化工業非常發達,原油煉化能力光埃爾森美孚就達到3000萬噸級,乙烯等原油下游產業鏈的產量還是天津還有國內其他大型煉化一體基地的好幾倍,同時還有聚丙烯、芳烴等高端化工業,是重型化工業產港城一體化的代表之一,但是人家的布局規劃、安全監管比較到位,沒有聽說出過什麼惡性安全事故。當然,遊行什麼的是少不了的,資本主義國家嘛,做點事就是那麼難。實際上,許多大型國際物流中心、國際經濟中心城市都會布局石油化工產業,區位條件優勢很明顯,新加坡是一例,依託馬六甲海峽的航運;休斯頓也是個典型,依託墨西哥灣得天獨厚的條件,同時休斯頓石油化工高端產品的發展也促成了航天城在此處的發展,許多新型材料都是航天科技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德州地廣人稀的區位也很重要,在那空曠的地方也只有休斯頓這麼個先進的地方了)。相比較而言,天津的城市地位和地理區位條件確實非常適合布局大型石油化工產業,城市體量大,城市競爭力相比我國七大煉化一體基地城市,應該是僅次於上海,天津要建成國家中心城市,物流中心城市,渤海灣經濟中心,石油化工絕對是最有力的支撐之一。上海2013年石油化工貢獻了將近3000億的GDP,在那麼寸土寸金的地方,現在還不滿足,那麼敏感的氰化物項目還要上(上海的地均工業產值遠超全國平均水平,遠超江浙地區平均水平,土地集約化利用程度已經非常高了,不是效益非常好的項目根本不給立項,這可以看出石油化工的錢途),何況天津呢,天津地更多,地更便宜,人力資源更多更廉價。

其實說這麼多,我只是表達天津發展石油化工沒錯,錯在生產控制的流程或者是安全監督的力度上,至於城市規劃,這個真不能怪規劃局、建設局之類的單位,但凡在規劃這個行業呆過的都知道,每次規劃成果出來以後開市領導的大會都是怎樣一種惴惴不安的心裡,最怕領導聽了個開頭就拍板說思路不對,真正懂規劃尊重規劃的領導太少了,而且據我所知,只要地方的市領導,轄區一級的政府各自出了公文明確要支持某個項目的建設,批示上明確表示了承擔責任(這個就體現了文字功底了,當然不會明說),那麼市一級的規委會就要開會討論想盡一切辦法去迎合,用盡各種各樣的政策法規,實在不夠用的,只好調規,有時候還要上京去要建設用地指標啊之類的(我所在的是個副省級城市,城總規土總規由部裡面批複)。所以我覺得天津這個事,如果真是違規建設,肯定不是一個領導能說了算的,至於什麼港口公安局長、規劃局長、環保局長,都沒那個能量能搞定這麼大的項目,700噸氰化鈉。。。。感覺好像沒幾個國家有這麼大的年產量吧

最後,第一次被邀請,第一次回答,只說點個人知識範疇之內的東西,知識淺薄,還望各位擔待


謝邀,我只是一個菜鳥,說的不對請諒解。

先來看下天津的地理位置,天津市地處華北平原的東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海河五大支流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運河的匯合處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衝」之稱。「九河」是指承唐河、孝義河、瀦龍河、府河、瀑河、漕河、萍河、金線河、白溝引河九條河流。天津距北京120公里,是拱衛京畿的要地和門戶。對內腹地遼闊,輻射華北、東北、西北13個省市自治區,對外面向東北亞,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天津海陸空交通便捷,鐵路、公路四通八達。天津建城設衛之前,天津港是京杭大運河的一個內河港口。

說白了就是交通便利,航運發達。

再看天津的簡介,中國國家中心城市、中國北方經濟中心、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中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中國北方國際物流中心、國際港口城市和生態城市、國際航運融資中心、中國中醫藥研發中心、亞太區域海洋儀器檢測評價中心。

還有就是可以從《天津市工業布局規劃(2008-2020年)》中找到,要將石油化工作為該市八大優勢支柱產業之一。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國化工四大巨頭聚集於此。你就可以明白,什麼要設立石油化工企業在這裡了,利益。

一個城市,當石油化工佔據城市經濟命脈的時候,真的沒什麼好說的,具體的結果要等調查結果出來以後,再去看是不是當地規劃局的過失,還有就是我很想知道是誰給這個公司做的可行性報告以及規劃設計的。


第一次在知乎回答問題,只是自己的一點拙見,說出來大家探討一下吧……

天津為什麼選擇重點發展化工業,天津的地理位置以及自身資源是很大的一部分決定因素。

首先天津市我國直轄市,沿海開放城市,位於海河下游,地跨海河兩岸,是北京通往東北、華東地區鐵路的交通咽喉和遠洋航運的港口,有「河海要衝」和畿輔門戶」之稱。天津是傳統的工業城市,是中國的老工業基地之一,第二產業所佔比重很大。改革開放以來,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天津工業整體競爭力不斷增強,老工業基地的優勢和潛能逐年釋放,逐漸發展成為現代工業的集聚地。短時間之內建立起新型產業去取代發展蓬勃的重工業產業是不現實的。說的比較通俗一點就是,本來天津的重工業發展的就很好,國家也不可能去摒棄掉這個產業轉而去重新發展其他的產業。再加上天津港是世界等級最高、中國最大的人工深水港、吞吐量世界第四的綜合性港口,這樣的航運條件為工業發展提供了便利。

其次天津本身的礦物資源以及油氣資源都為天津的工業發展提供保障,天津市已探明的金屬礦、非金屬礦和燃料礦有20多種。金屬礦和非金屬礦主要分布在天津北部山區。天津有充足的油氣資源。燃料礦主要埋藏在平原區和渤海灣大陸架,有石油、天然氣和煤成氣等。

部分資料來源於百度,一點點小的看法。發布回答


謝邀,京津唐工業基地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核心區域,也是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特別是石油工業,冶金工業,海洋工業,機械電子工業都很發達,有豐富的鐵,石油,海鹽等資源,鐵路,高速公路,航空水運,等交通發達,天津地處中國北方黃金海岸的港口,是華北,西北等地區的出海口。也是北方最大的綜合性貿易港口,而北京作為經濟文化政治中心,第三產業自然發達,且國家應大力扶持第三產業,天津則以第二產業為主體,一方面自然資源優勢,一方面為北京提供自然資源。目前天津也在由第二產業轉型,


謝邀 但是我才大一呢("θ")等我大二來答


謝邀 知識淺薄 不能雄辯 以我自己的觀點來說 天津港交通發達(指陸地,空中,海洋) 又是北京的門戶,輻射整個大西北地區,所以適合。 至於發展重化工業也就很好理解,就近原則嘛。原料運過來在化工廠加工總比加工了再運過來成本低。


這個很好理解,運輸物料成本,這個問題不只針對天津,也針對所有沿海港口城市。

不要說石化,武鋼一年往長江里扔20億這個事情大家都知道,這還是有長江水道貨運較為便宜的情況下,結果武鋼現在也開始往海邊搬了,廣西防城港。

再說化工:

利潤 西部中部加起來,不過是東部的一半。

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統計,1~6月,以油氣開採、石油加工、基本化工原料等行業為主營業務的西部12省(區、市)利潤總額533.8億元,利潤降幅為50.1%,佔全國行業利潤總額的17%;東部11省(市)實現利潤總額2172.0億元,同比下降7.7%,佔全國行業利潤總額的69.3%;中部8省利潤總額426.3億元,下降43.3%,佔比13.6%。

產值來說

上海:

上半年,上海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製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724.43億元,同比增長6.7%。1~5月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79.88億元,同比增長1.5倍。上半年主要單位實現利潤40.20億元(不含上海化工區),同比上升110.9%。

江蘇:

1~5月,江蘇石化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788.4億元,同比增長3.8%;共實現利潤總額418.6億元,同比增長18.6%。從主要產品產量看,行業處於低速增長狀態,重點監測21種(類)主要化工產品總產量2615.37萬噸,同比增長4.69%。

天津:

上半年,天津石化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494.1億元,同比下降21.43%。1~5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181.8億元,同比下降22.7%;實現利潤161.5億元,同比下降40.8%。

山東:

1~5月,山東石油和化學工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396.6億元,利潤544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5%和22.7%。

河北:

1~5月,河北省石化行業完成銷售產值2124.91億元,同比較少3.7%;主營業務收入完成2026.44億元,同比減少4.6%;累計實現利潤48.88億元,同比減少54.5%。

山西:

1~5月,山西煤化工行業累計實現主營收入311億元,同比下降5%;虧損企業虧損額18.3億元,同比下降3.9%。

港口液體原料與成品可直接通過管道倒運,即便是建設期間大型反應器也可以漲潮時用液壓平板車卸下就位,比起內地建廠動輒單件上千萬的大型構件運輸費省了多少,現在年產上千萬噸的項目都是有自己的海運碼頭的。

差距在上面放著,你認為這主要是天津的問題嗎。

以上數據來自中國化工報


第一次被邀請好激動啊!雖然答不出什麼有水平的東西。

第一,天津有油田,所以石油,煉化肯定都能發展起來。況且大型煉油和化工企業真的很掙錢

第二,天津作為國內的大城市和大海港,運輸不成問題,不管是產品原料的進出口還是超重型設備運輸都不成問題。

未完待更


首先來說說在天津布局重化工產業的原因。天津作為北方最大的港口,需要承擔國家層面的職能,而重化工產業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多種原材料需國外進口。根據工業區位理論我們可以知道,此類大宗產業應該布局在運輸成本最低而需求量最大的地點,那麼天津作為京津冀經濟區最重要的出海口,承擔這項職能自然責無旁貸。

再來說說重化工業在微觀層面的布局缺陷。按照城市規劃原理,重化工業不應距離居住區過近,都是有安全距離的,而目前房地產業所需的土地是極度稀缺的,中心城區土地已少之又少,因此地方政府為了多供地,只能修改城市規劃,將倉儲用地變性為居住用地,殊不知,如此一來,潛在的業主將面臨極大的居住風險。當然,該片區控規到底是什麼樣,周邊是否如此近距離布局了居住用地,也不得知,以上只是從個人專業知識角度的闡述,不當之處請諒解哈。。


我是這樣看的,雖然天津近幾年GDP的賬面數據非常漂亮,但支持這種GDP增長的依然是傳統的產業,石油化工業便是其中之一。

天津本身具有作為港口城市的區位優勢,發展石油化工業也就順理成章了,如浙江寧波,作為國內重要的港口城市,寧波—舟山港貨物的吞吐量非常大,是國內的第一大港口,而石油化工業在當地的產業體系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寧波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我想天津當初決定港口的發展模式也許也借鑒了寧波的經驗吧。

雖然說天津是直轄市,但天津聚集資金的能力非常有限,城市的創新能力也遠遠不如北深等一線城市,這就在某個程度上決定了天津經濟的發展前景了。從地理格局上看,其他的直轄市都是分散的,只有天津是粘著北京的,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天津對於資金和創新人才的吸引力度。天津要想成為北方地區的金融中心,還是很勉強的。

其實話說回來,雖然中國的GDP總量大,超過了日本。但是我個人認為,這隻能說明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需知道中國國土面積大),並不代表中國經濟發達。從2013年世界城市gdp排名來看,東京、紐約等發達國家的一線城市遙遙領先,實際中國跟發達國家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北京上海距離世界的一線城市還差很遠。

其次,但這些GDP對於經濟發展的實際貢獻度並不大。首先很多地區的GDP是靠固投刷起來的(很多內陸城市和新興城市的GDP都是靠這個),第三產業的發展還是處於初級階段,商業發展還是很落後的,並沒有很好地利用市場機制。然而珠三角、長三角部分城市的GDP總量里,很大一部分(接近50%)是來源於第三產業,因此我個人認為,雖然地區之間GDP差距縮小了,但地區之間的發展還是有著相當大的距離的。

另外一點是,很多城市的GDP是有造假的,虛報的情況在很多地區是常有的事情。因此GDP並不能成為城市發展程度的唯一指標,天津在GDP這一方面賬面比較漂亮,但是實際上競爭力還是稍有不足的,在一段時間內,天津的經濟發展還是以傳統行業為主。

最後,中國發展才剛剛起步,不能操之過急,發展好傳統行業,夯實基礎,以後才有更好的發展前景。這對於天津來說也是一樣的。

最後謝謝題主的邀答,我剛玩知乎沒多久,這是我第一次回答問題。本人才疏學淺,如有偏頗,煩請各位前輩教正,感謝!


港口,特別是大吞吐量的港口,發展方向無非兩方面:大宗貨物,或者散貨,或者兩者兼做。對於有歷史的港口來說(天津港就是發展很久的港口了),大宗貨物絕對是它的主要產業(不是之一),化工由於其吞吐量大、利益高,基本靠海運,所以天津港發展石油貿易是必然的事件。

既然有了石油,發展重化工也就順理成章,與區位、交通等關係不大。看看國內外各大港口,基本都會發展重化工,一樣的道理。

以上說的是過去,未來的港口發展肯定不會以重化工為主,因為可選擇性更多了,比如上海港、深圳港、廣州港等,其靠近輕工和消費品生產基地,或者輻射區域的交通便利,汽車、電子產品、消費品等將成為主要產業(或者服務於這些產業)。

想必,未來天津港也會向非重化工轉型,如何轉,那就大有講究了。


學輕化的強答一次。

天津的化工產業在建國以前就已經開始發展了。相關產業配套完備。

比如石化中需要的硫酸,燒鹼,氯氣,溴素等等,這些原料都可以在天津本地找到生產廠家。

還有天津本地的科研力量雄厚,天津大學的化工在業內排名很高,尤其在精餾方面有很強的技術積累。而且天津離北京也不遠,不缺乏技術人才。

交通便利。天津港也是北方數得上的大型港口,又有鐵路連接東北,山東,河北。大宗商品運輸方便。


因為北京不做,所以天津人民辛苦了


@歆鹽 謝邀,沒有做過天津的項目,沒有去過天津,也沒有怎麼了解天津,抱歉,我才疏學淺,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但我覺得天津港是國家戰略層面上的點,天津作為直轄市,天津的規劃是要報國務院審批的,很多東西應該是國家頂層決定的。


謝邀,規劃沒學好,對產業規劃不太清楚。


從上面說的原因看,應該建,但「天河一號」為何也要在哪裡湊熱鬧呢


表示城規專業畢業班的學森不會回答這問題。感到十分羞愧...謝邀


謝邀 但是題主 非常抱歉 由於本人的大學所學的案例和做過的項目都在國外 因此對天津的城市規劃並不是很了解 只能通過看地圖大概說一下 沒什麼幹活 過幾天有空了 我去看看關於天津的規劃吧(≧?≦)

-------------------------------手機編輯的分割線

那麼從中國的經濟圈來看 一共6個? 京津冀 長江 珠江這3個是第一集團 長江中游和膠東半島是第二集團 第三名就一個 成渝經濟圈

天津是京津冀地區的第二大城市 他主要的發展就是得益於天津港 因為北京作為這個政治文化經濟中心 其實是缺少海路運輸的 石家莊 唐山等地區又是中國重工業的重要城市 這些城市都需要一個運輸港口 陸路運輸和航空運輸的吞吐量太小 其實對很多化工產品來說根本無法滿足 那麼天津港是距離這些城市最佳路徑的天然良港 也沒有什麼海嘯等自然災害 還有海河等河流可以由江運轉海運 所以其輻射面積可以到這個東三省 內蒙等地 那麼其戰略地位肯定不言而喻

石化等在此建立倉庫中轉集散地 也是最節約的路線 企業也願意在此投資 如此雙贏規劃 我認為在天津建立重工業集散地本身沒有問題 隱患其實來自於工程質量監督 具體的細節規劃 管理等方面

-_-#初次回答 希望各位大V指點下 我還有很多知識要學


天津的新型產業競爭力不足,想要保住本身的城市地位,不得不依託這些東西


石化工業動不動就年產幾十萬噸,中國又主要依賴進口的原油,當然要建在大港口邊了。


推薦閱讀:

宏觀經濟下滑,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壓力日益增大有什麼相關性?
現在實體經濟是不是真的快不行了?
日、韓、越都是比較穩定的經濟體,為什麼不使用面值小的貨幣呢?
如何看待 張維為解讀文明型國家崛起 中國人要自信 此次演講中的觀點?
發達國家可能再次變成發展中國家嗎?

TAG:經濟 | 區域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