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現在為什麼這麼有錢?是政府財政收入多,還是藏富於民,普通老百姓的財富增量明顯嗎?

中國的綜藝節目,一系列都是購買版權的節目,連電競選手都是直接買外援的。手機各種模仿,企業各種併購,觀光客各種爆買。讓我很好奇的事情是,像這樣一直往國外取經、挖角、模仿、消費等等……不是必須花很多錢嗎? 這樣原本的資金從哪裡來?


問題被修改了,增加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財富增量明顯嗎?」這句話

既然說到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我們以二十年為跨度,看一看老百姓的財富到底增加了多少

先看一下幾個個人覺得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的統計數字(來源:國家統計局年度公報)

1995年,大陸地區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3893元。農村居民純收入為1587元,201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

1995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598億元,2015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931億元;

1995年,普通高校招生92.6萬人,在校生290.6萬人,招收研究生5.11萬人,在學研究生14.5萬人,2015年,普通本專科招生737.8萬人,在校生2625.3萬人,畢業生680.9萬人。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64.5萬人,在學研究生191.1萬人;

1995年末全國醫院共有病床283.6萬張,比上年增長0.2%。專業衛生技術人員425.7萬人,2015年,醫療衛生機構床位708萬張,衛生技術人員803萬人;

1995年民用汽車保有量為1040萬輛,2015年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為17228萬輛,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4399萬輛;

還有好多就不一一列舉了,感興趣的話可以直接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至於普通百姓的具體情況,相信會有更多的人給你列他們的親身經歷的

——————————————

只是呢

這些數字,你們的媒體是不會給你們看的,他們只會告訴你們,對岸的是一群廉價的,沒有人權的工人和農民,在沒日沒夜的工作,他們的企業就只會靠著山寨、模仿、剽竊出商品去賺錢,他們專制獨裁,富有都是高高在上的趙家人,普通的老百姓都生活在水生火熱中的

他們還會精挑細選一些照片,或是一些故事,附在上面。

中國太大了,960萬平方公里,14億人,這裡面你無論你想找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事都能找到,於是,你們就會看到打人的警察,赤貧的村莊,污水橫流的街道,隨地大小便的人

所以你們當然就會有疑問了

明明是一群吃不飽穿不暖沒人權的人,怎麼就這麼有錢了,這不對啊?

這當然不對了。


好多人都回答不純粹,不正面回答題主的問題「大陸人的錢從哪裡來」,而更多抱有吐槽的態度去諷刺,感覺這不是知乎的作用和初衷。

大陸之所以發展,其實可以從好多方面去闡述。

大陸改革開放,大陸建立外向型企業,出口,賺外匯,同事,這些低技術含量的工作,調動了底層的人民積極性,他們通過打工,出售勞動力的方式,獲得了國際分工的機會,獲得了最初的財富積累。

期間,不斷引進外資,引進技術,並進行學習,複製,再創新,然後通過最初的低廉勞動成本的優勢,進行大量生產,通過低價競爭,搶佔國外大牌的市場份額,後期利用國內巨大市場容量的優勢,打開國內消費市場,積累企業資本,從而改良技術,通過規模與低價去與外企競爭。

大陸開放房地產市場,把內需調動起來,通過房地產極其龐大的產業鏈,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基建材料,如水泥,鋼筋;基建工人,設計院,工程車,道路交通,園藝,水電,家電設備:開關,插座,冰箱,洗衣機,電燈,電視…)去工作的人有錢了,買房,促進了所有相關行業發展,人員流動,製造工作崗位,提升就業,提升生活品質。人稍微有錢,出行就來了,交通改善,汽車產業發展,旅遊人多。

另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手機產業需求旺盛,通過低端的手機,普及移動互聯網,從而普及網購,快遞行業發展起來了,然後人們又想著海淘…

互聯網起來了,晶元產業需求旺盛,屏幕產業,電池產業逐漸發展,然後資本積累後,進行產業升級…

移動互聯網起來後,各類型產業衍生,遊戲產業,O2O,P2P,各種創業公司起來,提供更多就業崗位。隨著中國大陸大學教育的普及,更多知識型人才加入社會分工,進行產業升級,整體水平跟以前完全不一樣!

另外,高鐵,大飛機產業,帶動更多的相關產業鏈,增強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在鍛造,新材料,航空,通信等產業鏈又會進行升級。人民的生活就越來越好,有錢了就去消費,去全世界消費!

沒有系統去分析回答,這個回答起來,得把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所有的產業分析,產業變革,國家戰略發展規劃都要捋一遍,太多了…

題主要是有時間,可以去看一下 吳曉波寫的 激蕩三十年

可以去網路上搜一下紀錄片 改革開放三十年

也可以去看下韓國拍的紀錄片 超級中國

這些書和紀錄片都是前些年的了,現在大陸比那個時候又牛逼了一些了


那些出去爆買的人和企業,其實都是解放軍的經濟部隊——國家花很多錢搞來了製造假幣的機器,製造各國假幣。然後把這些人派出去買,看上去像中國人有錢了,其實不是的,這只是精心偽裝的假象。


哇,好多贊,我只是隨便寫了些偏題的東西。。。十分惶恐。

0. 作為一個經濟體,中國大陸通過什麼獲得資本?

改革開放初期:進口原材料,生產半製成品或簡單製成品,出口換外匯,再買來已經落後的技術,繼續仿製。

這是那個時候不得不做的事情,因為不做就沒飯吃。

90年代中後期:整頓國企,關閉效益不好的國企,強行把國企推入市場經濟競爭,強行讓國企等員工下崗,參與市場競爭。

順便說一下,也是這個時候,有幾個軍轉幹部、事業編的教師開始下海經商,軍轉幹部叫王健林、任正非,事業編的教師叫馬雲。

新世紀後:利用城市化征地、房地產開發等手段,掠奪或創造了民間累積的財富。

這是對內的,對外有良好的國際環境,除了89後那幾年被封鎖,國內市場對外開放,吸引外資。辛辛苦苦用四億件襯衫換一架波音飛機,死皮賴臉管國際銀行借錢修路,還不讓人家佔便宜。管日本要了點ODA,被那幫死宅們成天惦記。仗著國內市場大,對外資提各種稀奇古怪的要求,人家不得不答應。

所有資本的原始積累都是血淋淋的,英國有羊吃人、販賣鴉片、全球的殖民地,美國有奴隸主,日本拿大清的戰爭賠款。台灣有從大陸運過去的全中國的黃金白銀。我們最後發展,沒有殖民地,沒有對外侵略,沒有搶劫資源,只能折騰我們自己,好在我們挺過來了。

1. 大陸的高收視率綜藝節目是否主要靠收購版權?

第一步,學習。第二步,模仿。第三步,創新。三十多年來都是這麼過來的。後來者從來都是沒得可模仿了才創新。台灣當年的流行音樂有多少是翻唱日本和歐美的?台灣當年的綜藝節目形式有多少是模仿日本的?同理,日本當年的流行音樂有多少是翻唱歐美的?日本當年甚至模仿披頭士,組了個日本人的樂隊,從服裝到造型到音樂風格,完全照抄披頭士。如果當年有收購版權的概念,日本估計會被人告死。

2. 大陸的電競選手是否主要靠買外援?

光看到了一個LOL,電子競技不光一個擼啊擼,每個國家或地區都有其擅長或普及的電競項目,像韓國是星際和lol,歐美是FPS,去搜一下中國DOTA2有多強吧。

3. 大陸電子產業(以手機為主)是否主要依賴模仿? 是否沒有創新?

台灣媒體或者民眾有個說不上毛病的毛病,認為高科技就是電子產業。這點就十分狹隘。

中國的手機業早就過了模仿的階段,小米,華為,中興,聯想,oppo/vivo、一加等正在進行的商業模式是其他國家都沒有的。中國移動互聯網提供的創業環境是國外同行們中的天堂。舉個簡單例子,蘋果在發布applewatch還是ios9的時候(具體是哪個記不清了),庫克提到了一個系統功能,就是和騰訊合作,辨別來電是否為騷擾電話或者詐騙電話。而這個功能小米華為等已經發布了至少兩三年了。

4. 中國大陸創造大量財富的同時,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資產分配情況是怎樣的?

這個不會答。因為找不到數據或例子。

5. 中國大陸普通百姓在大國崛起過程中,資產增加是否明顯?

每年1.2億人次出國,2015年遊客境外消費超過2000億美元,比2014年高了43%。逼得日本商家也要過十一國慶節。

你們慶祝個毛線國慶節啊。

-----------------------------------------------------------------------------

幾乎所有台灣人和絕大部分外國人都沒有意識到中國的崛起後所形成的全世界最大中產階級所蘊含的經濟潛力。

一台綜藝節目,由上星的電視台全國播放,收視率好的大概5%,像好聲音那個級別的有可能衝到9%,也就是說全國有至少一億人觀看,台灣的朋友應該意識不到這個數字有多恐怖,甚至我們自己也沒什麼概念,不就一億人么,一個省而已。但是這一億人是文化相同,商品需求幾乎差不多的一群人,不會出現歐洲那種針對不同國家得設計不同的廣告宣傳方案。而且我們還把商品冠名代言當成了理所應當的東西,甚至華少用rap說出一堆廣告代言沒人覺得不正常,還給他鼓掌。這特么簡直就是廣告商的天堂。

這還是一個地方台每年都會推出的幾檔綜藝節目之一,更別提每年的央視春晚了,那是全國收視率40%左右的怪物。

品牌捨得砸錢打廣告→製作費上漲→消費者看到了更好的節目→更多品牌來搶著砸錢。形成良性循環。廣電總局甚至都出來制止地方電視台製作過多的綜藝秀,每年最多一季。(雖然我超級不喜歡廣電,但這件事他做得對)。

這是還只是綜藝節目,再看影視劇,去年最火的琅琊榜在騰訊視頻上的播放次數是25億次,這還只是騰訊一家,還不算優酷、樂視、搜狐、愛奇藝等其他大型視頻站。全網累計播放至少100億次以上,有人有概念說每集前面的一分鐘廣告被看了100億次是什麼樣子嗎?

上面有答友說到中國是第一大工業國等等,實際不全,中國還是全球第一大農業國,主要農產品產量超過其他所有國家之和,甚至有個段子,中國每年出欄生豬七億頭,這些豬每年吃掉的糧食都比印度全國人類每年吃掉的糧食多。也就是說中國有全世界最大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再加上被嚴重低估的第三產業,每年創造的財富是驚人的。

所以簡單說,就是因為人民群眾生活收入水平提高了。

如果從馬克思主義哲學上再深入理解,就是經濟基礎影響上層建築,經濟基礎先影響政治,而文化傳播,只是政治的附庸而已。


大陸在非洲的電信業

台灣在非洲的電信業


話雖不好聽,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BTW歡迎台灣同胞

台灣就一個省的體量,卻非要和整個大陸做對比,不是一個量級的當然會感覺驚詫

擺正心態,按省來排名,台灣還是能排比較前面的


我覺得作為台灣兄弟能中肯地提出這個問題真的很好,畢竟台灣政治節目娛樂化,煽動得很多人不去自主思考這種問題了。先給題主點個 。

首先中國由於人多地大,國內有很多問題都比較複雜,不在國內生活一段時間可能無法深刻理解吧。我只能就我個人的經驗來回答,如有不對的地方,希望各位看官及時指正。

———————隨便分一下—————

一、內地的工業現狀

其實49年解放後,內地真的可以用一窮二白來形容,當時就算有侵略國建設的工業設施和工廠,但對於國土面積較大,人口多的中國完全就是杯水車薪,而且民眾目不識丁者實在太多…

在這樣的條件下,沒有台灣那樣日據時代的文明和基礎設施,一切都是從頭來過。

從農業開始,先想盡辦法養活這麼多人,抵禦三年自然災害;接著砸鍋賣鐵造機器,建三線廠(不知道的夥伴自行百度);工業好不容易有了基礎,因為害怕外強欺負,勒緊褲腰帶搞國防;兩彈一星震驚世界後,馬上投入新的工業建設…

答主說內地很多山寨貨,這個說對了一部分。

你想下,你小時候寫文章都是先從模仿開始,然後才有自己風格的啊!請結合當時內地國情客觀思考問題。

不過現在內地越來越關注知識產權和自主製造能力,從高鐵就能看出來,從頭到尾都是自主研發生產(此處引起歧義,解釋下特指南車造的目前國內測試速度最快且打破記錄的那款車。給各位帶來閱讀上的不爽和質疑我只能說…ORZ),目前速度全球第一。別給我扯什麼「不安全」,說「不安全」的都是習慣了時速200?KM的人說的。說實話,對於這種抹黑,we don"t care at all.

(7.12補充說一下,我國高鐵分好幾個層次,有速度慢的,也有速度跟瘋了式的那種快,每階段都有高鐵大提速,最快的目前就時速605KM。)

現實點,我就給你舉例——華為。說數字吧,華為2015年的研發投入資金是596億RMB,是蘋果差不多兩倍吧。也在這一年,華為實現了專利順差。就是…幾年前華為發展中的終端要向蘋果交專利費,而現在,蘋果要給華為交180多項專利費(我記得是180多項),三星也盜用了華為的技術。

華為說:創新是一場馬拉松,並非百米短跑。

內地也是這樣,開始沒錢,所以模仿著省錢,然後有了些資本,就開始投入。早知道,科研和創新絕對是燒錢,而且不一定有實質的回報。

好在,幾十年來,內地堅持過來了,有點忍辱負重的意思。只不過以前給其他國家留下不好的印象,還以為中國還在山寨…

現在也有,但是…市場佔有率真特么小…你要允許這個社會有各種各樣的形式發家致富(這才民主)。

所以說,說內地都是山寨貨…真的是媒體眼瞎了,不真實報道,或者刻意抹黑,連基本的客觀都沒有就是可笑…

國防科研上就更不用多說了。前兩天台灣導彈誤射,個別台灣媒體把雄三誇得簡直是人間大殺器的感覺…拜託…那是內地上世紀的軍事武器水平…你能在閱兵上看到的武器可不一定是最先進的…因為,最先進的都是秘密武器,可能過十年才會亮出來。

國防類高校實驗室的投入金額你也不感想,一個實驗室的投入可能達到九位數…科研經費真的是說明了國家的重視。

二、互聯網

內地各種軟體、支付平台的普及程度我就不用多說了。我認識的一個爺爺,80多歲了,微信玩得簡直666,我媽現在買盤梅菜扣肉都從網上買…上報出門基本滴滴或者uber,吃飯偷懶就外賣,或者團購,看電影團購或網購,轉賬直接紅包選擇也很多,企業良性競爭,老百姓受益。

生活越來越便利,怎能不帶動經濟?畢竟,你出門旅遊以前麻煩,現在一個APP就直接幫你最優決策,動動手指機票有了,車票有了,房間有了,甚至連按摩都有了。

內地的互聯網,軟體行業的員工工資算是同齡人中比較高的,以我生活的城市西安來說。西安不算很一線的城市,然而碩士應屆畢業的軟體從業者起點月薪7000~8000比較普遍,華為的員工另說。而在西安,一平米的房價只有10000左右(評論的小夥伴已經指正,各區情況不一樣,整體上6000~7000比較準確),你月薪5000就已經可以比較不錯的生活了。更不用說北上廣深了,答主有朋友在北京做大數據,剛畢業起點月薪2W余(不加年終)。而軟體行業從業者相當部分都賺得是年終獎,華為的我就不說了,微博都上熱搜了…

不要問他們月薪,問年薪。

內地互聯網現在比較良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上外網要翻牆,哈哈!

不要說我們不民主,we don"t care,符合我國民情的才是好的。誰敢說騰訊的產品比國外的差?用戶體驗絕對是以民情出發,所以推廣發展得更好!

所以朋友,80歲爺爺不一定會用FB,但一定會用微博微信。

再說…帝吧都遠征FB了,誰還管那些有的沒的?

互聯網的發達反過來又促進了製造業,二者相輔相成,發展越來越快。小米和網紅們的服裝店就是比較普遍簡單的例子。

三、綜藝節目

我就說一個,韓國的電視台說,他們以前也是模仿,最開始派團隊到日本,一個禮拜就窩在酒店看他們的綜藝節目,學策劃,學製作,學創意,然後回來製作自己的節目,時間久了,才形成自己的原創。並且,韓國製作團隊預測,中國的綜藝會越來越好,可能會超過他們。

為什麼?因為企業錢多。

此時還有誰敢說內地不自由,不民主?一票金主爸爸馬上站出來滅了他。

而且我覺得台灣說內地綜藝有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畢竟台灣綜藝也是學日本的啊。彼此彼此,就不要相互拆台了,相互扶持走出自己風格最重要。

四、平均生活現狀

你要感受內地的財富,就去北上廣深還有幾個特區型城市。

要感受貧窮,就去落後的貧困地區。

北上廣深房價高得離譜,N線城市卻比較便宜。大城市機會多壓力大,小城市日復一日卻相對安逸。

每個國家都有富人窮人,不要抓住某一點落後就否定它的成功。

更何況,我們從來不否認我們的兩極化,並從未試圖用遮羞布來粉飾。

新聞該批判就批判,該籌款就籌款,因為這就是真實的中國。

也正因為如此,內地才努力縮小差距,用政策帶動經濟,不來口號,不來虛的。

五、政策

別說霸權,別說專制。

內地的體制的好處就是——令必達,達必行,行必果。

有腐敗,有效率低,但大體上還是不錯的。有些資本主義國家…不說了。

反正,內地的經濟增長還算穩定,很長一段時間的GDP增長率都在兩位數以上,這個數字真的是很可怕了。

你要問錢從哪來?答:出口,貿易,自產自銷,科技生產…等等等等。

說到底,我黨的初衷只有一個,就是做好經濟建設,提高人民素質。

現在有代價是環境污染,然而我國已經在治理了。還是要懷抱希望的。

相對的,台灣的黨派之爭…和古代奪嫡有什麼區別?選舉的口號都不是真的為了人民,而是為了自己的黨派,所以你能看到國民黨和民進黨相互咬,民進黨遇到事就拉內地做替罪羊。

比如之前的導彈誤射,民進黨不主動道歉找問題,竟然說是內地搞鬼…拜託,內地搞鬼也不用等到今天。

六、心態

其實內地並沒有所謂的強制洗腦,我們從小就是少先隊員,然後團員,現在黨員,你學了歷史,就不可能不愛國,同時憤恨曾經的侵略者。

然而現在的年輕人比較理智,學人家的優點,不斷批判自己的不足。那十年的特殊時期有很多慘劇發生,所以今天的年輕人更加註重是非的判斷,這才是真正的民主吧,就是思想的獨立。

我們知道客觀看問題,用動態的視野看世界。這樣的前瞻思想下,能不發展嗎?甚至已經在一些方面超前。

再者,中國就是悶聲前進型的,以前窮,就集體砸鍋賣鐵奮進。後來好了一些,就團結繼續發展,現在崛起了,已經開始策劃未來了。

比如科技的投資,對未來20,30年的科技預測,都確保了內地一直保持著領先的位置。

這是良性循環。

七、其他

高中政治學過,矛盾產生進步的要素。

我們有不公平的地方,有資源分配不均勻的地方,有素質不高的人,有嚴重的霧霾,然而我們並不逃避,甚至這些熱點常常在熱搜上,因為我們關注缺點,想要改變這些缺陷。

我們不想通過新聞來粉飾太平,因為真實的情況大家都感受得到。我覺得,這也許就是台灣媒體和內地的區別。

真相=事實?角度。

希望台灣同胞能夠多角度看待內地。

想起來個真實的例子,我們學校有個長江學者,是國內無人機的專家級別人物,他和他夫人當年研究無人機,真的是從無到有,忙得連自己年幼的女兒都忘記了,導致女兒後來得病,一直到現在都身體不好。有次大會上,別的老師說起這個,長江學者一個幾十歲大男人,竟然在主席台上掩面哭了,平復之後才說了一句:我這輩子最對不起的是女兒,但是沒辦法,科研就是要如此。

有這樣的人在,我國怎麼能不進步?

有罪犯,必然有楷模,有誘姦女學生的老師也有兢兢業業的學者,有落後也有進步,而總體上,絕大部分的國人都是正面積極的。

我們窮的時候幫助非洲,現在有錢了照樣幫助。我們窮的時候,巴基斯坦第一個承認我們,現在有錢了,加倍回饋巴鐵兄弟。我們窮的時候,但凡說中文的都是自己人,現在有錢了,只要你說中文,你依舊是自己人。

這是中國的胸懷和幾千年祭奠的哲學。

就如同母校一樣,我可以自己罵它,但我不允許外人抨擊它。我們的國家,自己人可以吐槽它的一切,但一旦有人惡意詆毀侮辱,十幾億人絕對群起攻之。中國人,還是很有尿性的。

最後說下,台灣哥們沒事多來內地走走,看看內地新聞…畢竟,我周圍的同學中學就開始看各種軍事雜誌,追看鳳凰衛視,不趨同,更不會被輕易蒙蔽。

世界很大,沒事多看看。

然後,祝我們偉大祖國——繁榮富強!!!Y(^_^)Y


因為我們努力

這聽著很像一句廢話

比如大陸的學生,不論文理,都要學歷史

其中有一本叫近現代史的歷史課本專門講以鴉片戰爭為起點的百年屈辱史

作為一個高中理科大學物理的人,近現代史這種不計入高考成績的課程我竟然學了三遍,考了三遍,被惡心了三遍,雖然現在早就記不清哪一年簽訂的馬關條約,八國聯軍到底是哪些國家,但有一句話我這輩子都忘不了:落後就要挨打

但這世界上,按國家算,唯一不落後的,就是世界第一,就是美國。

所以老共是很狡猾的,從小就洗腦我們,我們要成為第一,並要為成為第一而努力,如果不成為第一就要挨打被欺負

結果搞得我們大陸人胃口很大,徬彿事事都要第一才可以,前兩天,有個高層就說,天朝有220種全世界第一,結果老百姓還是覺得根本不及格

金燦榮先生曾經講過,(大意是)我們的國力其實早就可以開始享受一下生活,來個小確幸啥的,但是學生還是拚命學習,大家還在拚命工作加班,就是為了努力建設現代化國家,實現民族復興

不要以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世界第一大工業國是喊喊口號,搞搞學運,一兩句民主自由就能實現的,這背後,是從建國開始,也就是從太祖那一代就定下並為之努力奮鬥的目標

但說實話,我們現在開始有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有制度上的優勢

比如國家資本主義,說得簡單點,就是社會主義的好處我也要,資本主義的好處我也拿

比如民主集中制,當然你們台灣管這叫專政獨裁,但你知道當年,當年我們的政府被施壓希望升高人民幣匯率而增加勞動成本的時候(就像當年日本的廣場協議),我們的政府並沒有直接同意,而是採用了漲工資的做法(既滿足對方條件,又提升老百姓生活質量,這招損吧)。在美國,敢這麼漲工資?(有新聞說漲八倍,但是我父母作為事業編的工資是四倍左右)能夠影響國會的大財團們能讓這個法案過才見鬼呢

OK,工資漲啊漲,高科技發展啊發展,大陸現在,有一億多的中產(當然其他演算法還聽過三億多的),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強大的購買力市場

打個比方這一億多有強大購買力的消費者,有百分之一看一個熱門娛樂節目(注意,這還沒算那些中產以下的觀眾),廣告做的好,比如不需要中產也能消費的某清真涼茶,恐怕賣出去的罐數,要以千萬計(反正我當年第一季的時候為了華少的嘴皮子買過幾罐)

再比如,你們台灣的水果(只要不是蝨目魚那種我們根本不吃的玩意兒)運來大陸,只佔我們吃的水果里很少一部分。你根本無法想像我們大陸人光靠吃,就養活了多少地區的多少產業

要不然,你認為憑什麼兩岸表情包大戰,台灣網友說挪威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大陸網友去挪威大使館的微博留言不到一個小時,挪威大使館這種「官老爺」就立馬鄭重聲明只有一個中國?憑什麼蘭蔻因為大陸網友隨便抵制了一下就解約何韻詩?因為這背後的錢,太多了

雖然按照Gini Coefficient,台灣人的中產比例肯定也比大陸小很多,不過還是按照人口比例算好了,還是拿娛樂節目做例,其他你自行想像一下

台灣的娛樂節目的製作費用,肯定不止我們的兩百分之一吧

但我們的企業賺的,肯定也不止你們的兩百倍吧

就這種搞法,我們能沒錢?

好吧,中央前兩天還發話,說要改善所得分配

這要是在民主國家,也許就是句競選口號,一個夢想

但誰讓我們是「專政獨裁」的國家呢,上面開口了,這事就必須辦成啊

哈哈哈


日本由一片廢墟變成第二經濟大國,台灣人不驚詫……各種讚美

同為炎黃子孫的中國大陸變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台灣同胞驚詫了……各種不舒服

最多的人口,很好的基礎教育普及率(相對於經濟發展同檔次國家),幾十年穩健的政策,和平的外部環境,沒理由不發展啊……


我們有個下屬建材生產企業,我親手組建的。因為產品生產過程有污染,所以放在了河北省和天津的交界處。

國有企業,自然不會有正式編製的職工願意去,於是從管理到工人到來自於河南南陽地區。工人的平均年齡51歲。

最近換領導,要裁撤這個企業(另外一個利益紛爭的故事)。我又負責遣散他們。

大約是我當年建廠時和他們一起流過汗,一個灶上吃過飯,他們挺給面子(更可能是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沒鬧事,就默默的散了。

發完最後的工錢。我寬慰他們中幾個年齡最大的老工人(平均年齡60左右)。

「這樣也不錯,別幹了。回家幫孩子們拉扯下一代,享受一把天倫之樂。」

「不中呀,我們農村人不能和你們城裡人比,沒有養老金,還要干呢。再說小兒子結婚也要買房子,現在縣裡沒房子說不下媳婦的。」

「你們現在還沒有養老金?」

「有,一個月100多,頂球用呢。」

「干這麼多年,總要存下點錢呀。」

「現在是有點錢。我們村裡只要出來打工的,手裡都有個2,3十萬。可不經花呀,要是得個病就全完了。」

「那下一步你們?」

「去對面大理石廠,那邊招工呢....」

............

............

我們富了,真的富了。北上廣的地產總值就分分鐘買下幾個歐洲國家。

我們大約也強了,碰到哪裡有不服氣的聲音,各種滅絕吖的口號可以響徹雲天。

恭喜你們,知乎上的精英,各行業的棟樑。

只是,希望你們high了之後,記得這樣一件事:這個國家,還有上億農民嚴重缺少國家保障的生活著。

這些農民,散落在鄉間,農田,工地和各類毫無勞保的高污染企業中。

他們為生存,要干到死。

國富,來源於稅收。民弱,則是因為稅收沒有反哺它的很多子民。

沒錯,其實所有國家都有貧窮,有孱弱。甚至包括福利爆棚的北歐。

但,難道,我們不是連選舉權生育權都讓度了的,號稱要全民富裕的,社會主義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嗎?

~~~~~~~~~~~~~~~~

我去,竟然還有同事。。刪了不河蟹的。

大家開心就好吧。


說實話,

大陸真的沒什麼錢。

倘若是達到港澳人均水平,

可以算算看總量多少,

那樣才是真的有錢。

現在,

大陸做的任何事情,

都是在把僅有的資源用來發展,

不管是工業、文化、技術都是如此。

讓我們每個人經濟和文化都是富裕的。

我們不是抱住現在,

我們是要對賭未來。

以上


畢竟像台灣這種每年能對大陸貿易順差達到1000多億美元的經濟體整個地球估計都找不到第二家。


世界第一大工業國。世界第一大貿易國。

工業產值=排名後面的美國,日本,德國的總和


我可以說中國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中國是如何強大起來的,因為這個原因隱藏在所有中國人的一點一滴當中。

你可以把中國人的工作時間和其他國家的人做個比較,歐洲的乞丐一天都只工作四、五個小時好嗎。

另外說一件真事。

沒從事一個行業你可能無法深刻體會,比如我們可能會看見一些大型項目工程,比如高樓、水壩、電站等等,這些項目需要動用大量社會資源,同時也會給社會創造許多價值。但你們有可能沒有想過,這些外人看似理所應當的項目,其實都是有人沒日沒夜、一磚一瓦建設起來的。

比如我所知道的某大型國企,其中一個分公司老總在項目送審到最終選址規划動工,全程主要負責。可以說這個項目就是他一點一滴跑出來的,據說四五年時間,為了這個項目,他幾乎每天平均就睡四五個小時。

最終項目開始修建動工,而他被檢查出得了癌症。

雖然癌症不一定和他的操勞有直接關係,但這個事例完全可以回答樓主的問題。

我的答案就是:中國如今的財富是中國人自己一點一滴創造的,我們長時間工作,重氣節,少利益。在整個社會中,有很多人付出高於平均值的努力,這些人拉動著大家走向富裕。總的來說,中國的財富,源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創造以及一個團結穩定的社會環境。


你的問題中就已經暴露了你為什麼不明白大陸的發展。

中國的綜藝節目,一系列都是購買版權的節目。

你只看到了購買版權,卻沒看到節目中針對中國的文化和模式進行的改進,你也不知道全世界那麼多綜藝節目,為什麼偏偏選擇這幾個綜藝節目購買版權。你更沒有看到我們自主的綜藝節目和其他節目上的創新。

連電競選手都是直接買外援的。

你說的是lol嗎?可是刀塔呢?再說外援和經濟發展有什麼關係嗎?這方面本來就是誰強就用誰。外國乒乓球還找中國人陪練呢。

手機各種模仿,企業各種併購,觀光客各種爆買。

手機模仿什麼了?安卓系統?除了蘋果誰不用安卓系統?手機這種全球採購和組裝的產品看的不就是特色和品控?你不了解中國,不知道中國的國內手機市場競爭有多慘烈,沒有特色是活不下去的。小米靠跑分靠發燒性能,華為靠成熟的交互邏輯和技術創新。vivo主打超薄和音質,oppo和努比亞拍照功能強大,樂視靠視頻生態鏈,鎚子玩情懷。總之他們都有自己很明確的定位。

像這樣一直往國外取經,挖角,模仿,消費等等…

不是必須花很多銀彈嗎? 這樣原本的資金都從哪裡來?

看看,字裡行間充滿著標籤化,固化思維,刻板印象以及隱藏不住的優越感。如果不跳出這些框框,是永遠看不清原因的。

最後你覺得模仿是恥辱,可是模仿確是所有國家變強的必然之路,和為模仿?不過是學習然後超越而已。你可以查一查日本的崛起之路照樣充滿了模仿。模仿無所謂,成王敗寇,最重要的是是結果。坦克和航母是英國人發明的然而發揚光大的是美國,可是誰會說美國抄襲了英國人的創意呢?或者說借鑒你的想法然後做的更好並改進本身不就是一種創新?


你應該這麼看,大陸要真成了世界第一,興許對台灣就不感興趣了,反倒是經濟崩潰,才會對台灣下手,所以,趕緊盼著大陸好吧


為什麼這麼有錢?很簡單,你台在大腸花遊行的時候,我陸人民在安心工作;你台高喊「我阿祖是自願的」的時候,我陸人民在認真工作;你台土著為一條狗萬人遊行羞辱軍隊的時候,我陸人民在全心工作;你台蛋擊漁船全民甩鍋的時候,我陸人民還在工作。

順便你台當年搜颳了全中國的財產,到現在混成這麼個癟三樣,真是辣雞。

======================7.11分割線=======================

本來我是不屑於與某幼智民逗爭論的,但是看他這幾天不斷在我回答下打滾腦補,還飽含惡意揣測我開小號和他辯,我也是差點笑出聲,對不起,本dalao並沒有這麼傲嬌,還有閑心開個小號來跟你專門說。

先來截取這位民逗的回答

」把話擺在這裡,一個神奇的答案,回復答主的被他刪除,自己不說話各種小號齊上陣。我的意思當然不是國內不能遊行,而是公民維護自己權利意識並沒有台灣強,我還能上YouTube呢,要翻牆而已,而他鼓吹國家發展只要好好工作就行,其他萬事大吉,最後得出的觀點是台灣的衰弱是遊行的鍋,大陸發展的好是因為好好工作,我還真沒看出來這三觀正在哪「

所謂小號的事我已經解釋過,不再綴談,而且我事先也說過,不想和你爭論,你任何回復我的我當然有權刪除,而你回復別人的我也不會動,還不服你可以自己寫個回答。當然這位民逗想要認為這些所謂和他唱反調的小號都是我開的,那也隨你喜歡,搞不好半個知乎都是我馬甲呢,呵呵

然後看第二句,「公民維護自己權利意識並沒有台灣強」,我國國民在反對PX、反對陝西核電、反對各路基站垃圾填埋場的時候,我不覺得有您說的那麼弱,興許在您看來,沒有佔領天安門衝擊中南海大概就是「意識薄弱」吧?

接下來是最搞笑的一句「他鼓吹國家發展只要好好工作就行,其他萬事大吉,最後得出的觀點是台灣的衰弱是遊行的鍋,大陸發展的好是因為好好工作」,從頭到尾我只是拿你台政治亂象和我國按部就班作對比,你台之所以衰弱,不僅因為產業頹廢,更新乏力,更因為你台人民熱衷街頭政治,崇尚暴民民主,在無端的黨爭內耗中消磨實力。而大陸之所以能以半個世紀從一個被打爛的而且還被你台收颳了幾乎所有黃金儲備的農業國一躍成為世界工業產值第一的工業國,就是因為能夠團結極大部分的民眾,能為了既定目標按部就班,步伐堅實,層層推進,億萬人的勞動所鑄成的精華,最終造就了今日的蓬勃中華,在這一層上,大陸發展的好難道不是因為好好工作,難道是因為斯大林賣的腎和尼克松賣的血?另外我也沒有鼓吹什麼「國家只要好好工作就行」,我不知道你的閱讀能力為何如此強大,彷彿高考語文能考160.

順便再截一句 「台灣人為一條狗被軍人殘忍虐待,能挑戰整個軍隊」,哦哦哦好偉大啊!你台漁民被日本人捉走的時候怎麼不見你台這麼多人遊行請願?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你台只願意為了狗挑戰自家軍隊,而不敢為了自家人反抗域外強權?說好的你台最美風景是人呢?感情你台美人只重狗而不重同胞咯?真是有夠癟三的。

最後引用一句知友的話

寧做奸人治下民,不與二嗨共民主。話偏激了點,但是用在你台我陸身上我覺得很傳神,況且你台藍綠和我陸紅黨誰奸誰正還真不是某些人說了算。


走對手的路!讓對手無路可走!

我們的勞動人口舉世無雙,我們的內需世界第一。

我們製造的產品供應全球,我們的貨輪航行每個角落。(全球貨輪一半中國造)

我們的鋼鐵全球總和,我們的高鐵世界最長。

我們的政黨非常務實,有用的制度照單全收,拖後腿的東西全部剔除。

等我們四分之三的人口過上美國老百姓的生活的時候,傳統發達國家都會被拉下水。因為西方國家中產加起來都沒有十個億。


說明你們的媒體把你們洗腦得太嚴重。

我們有如此龐大的市場,如此完善的工業體系,勤勞吃苦的人民,韓國和你們台灣經濟騰飛的時候政治制度也是威權體制,我們怎麼可能發展不起來?

科研方面中國每年發表的論文數量和質量僅次於美國,專利申請數量世界第一還是第二,你們卻還以為我們在山寨?抄襲的東西能獲得專利嗎?抄襲的東西世界頂級科技期刊會讓我們發表嗎?

你們的媒體整天在宣傳大陸的負面消息,甚至不惜造謠胡編,其實你好好真正了解一下大陸,就不會奇怪我們為什麼那麼有錢


題主你好,

我曾經在湖南經視實習過,不知道《越策越開心》(主持人汪涵,馬可)這檔節目大家有沒有看過,在湖南經視播出,覆蓋全湖南6000萬人口的電視節目。12年的冠名費是幾千萬級的。加上廣告收入,去掉每期幾十萬的成本。每年營收幾千萬,不費吹灰之力。

更不用提央視,湖南衛視,這樣的巨無霸。輻射全世界最多的中產家庭,這樣的市場空間?投資幾千萬幾億?一個冠名就回來了。

這樣的市場環境,台灣這種2000萬級人口體量,本地的電視台媒體是不可能體會得到的。(台灣以及韓國的藝人應該體會深刻)

為什麼幾十年前窮酸的大陸,最近幾年突然這麼有錢了?為什麼這麼多台灣藝人表裡不一跪舔大陸?如題主說的,大陸哪裡來這麼多銀蛋?如何解釋這個現象?

先上觀點:

中國人一直都喜歡儲蓄,

最近幾年,大家願意把存的錢,拿出來用掉一些而已。

現在生活富裕,消費能力強的那些人,多是50後到70後群體,他們。他們從小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你可以多了解,多問問,看看大陸的中年人們是怎麼長大的。這一代人的命運與祖國聯繫緊密,經歷種種苦累,鍛鍊出了極強的適應能力,不傲嬌,不作死,認真的生活,辛勤的工作。

改革開放前,這個時代的社會中堅力量就是幾億這樣的國民,在困難時期支撐著中國。

突然平地一聲雷。鄧公一身喊,改革開放。大家都瞪大了軲轆眼,找活兒干找錢賺。

題主可以想像一下。幾億人在數十年里,通通從農村出來,鑽進各個崗位,這力量真的很嚇人。因為就是這幾十年,這些人硬生生把中國推上了了第一工業大國的位置。且生產的產品門類齊全,質量靠譜。穩居第一大出口國的位置,十幾年巨大的順差吸收著財富。

錢就是這麼賺到的。

且慢,你讓中國的50、60 、70後和90、80後都在他們28歲時賺到錢了,這兩個年齡段的人,肯定對錢有不一樣的用法。

60 70後,因為經歷過,才懂得珍惜。說白了,生在動亂多變的年代,他們不安全感很強。誰都靠不住,靠自己。錢都存著,為了以後好。

沒錯。賺到的錢存著,以後再說怎麼花。

隨著80 90後接班。社會形態,主流價值觀也在變化。

一,大家對未來都比以前樂觀。敢花錢。

二,樂於消費提高生活質量的年輕群體基數龐大,消費水平的提高。

三,最重要的,幾十年基礎打的好,50、60後70後存了大半輩子錢,都開始拿出來花了。

中國人不關顧著存錢,也開始花錢了!

現在,西方世界還不能完全感受到中國民間財富是一個什麼體量,在消費思潮的萌芽階段,拿出來花的還只是一小點。

嗯,東方的那頭睡獅已醒。當數量極其龐大的中國大媽們從儲蓄派慢慢轉變成適量消費派,爆發出的力量就夠驚人了。再加上大批量年輕人,在21世紀後逐漸形成的消費觀念已經明顯與舊時期不同,更多人,能賺錢,也願意花錢。(你想想多少剛畢業的大學生,願意攢錢幾個月買蘋果手機買驢牌包包)

補一句

中國,消費大國的序幕才剛剛拉開而已,好戲還在後頭!

很多西方國家,多年來制度,社會福利等因素,培養了居民的消費習慣。總是刷爆卡,總是預支未來,超前消費。但到了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這成為了社會負擔。前段時間巴黎出現的黑夜站立大罷工遊行就是一個寫照。政府眼看國庫都發給人民,都要榨乾了,要減少福利,延長工期了。但人民不肯了。

而在中國人,這些情況不會出現,中國人更有韌性。我們沒有那種政府直接給你錢花這樣的社會福利,我們自己賺,自己花。現在卡里躺著現金不知怎麼用的大有人在。題主看到的中國人有錢,是實打實的有錢。引媒體的數據:2020年,估計中國國內遊人次逾68億,境外遊人次會突破2億。最近幾年能買爆世界,是中國人消費觀念逐漸改變導致的。顯而易見,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國人用錢量依然會繼續井噴。而且是花現金。

要是哪天,中國人開始培養起超前消費的習慣了,那畫面


推薦閱讀:

如果抗戰結束後國共同意組成聯合政府,其後會發生什麼?現在的生活會有什麼變化?
袁世凱早一步稱帝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為什麼中國很少有高智商犯罪?
你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和優勢在哪?

TAG:經濟 | 台灣 | 中國近代史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