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一大黃金生產國,但是「自古中國少金銀,全靠外國進口」這句話是真的嗎?

之前看文獻,中國古代因為缺少金銀,銀主要靠進口,而古文書里所說的「黃金」實際上是黃銅。

那又是什麼原因讓現在的中國成為第一大產金國呢?


匯總已經有的幾個答案中的原因,以及我所了解到的其他情況:

1,銅礦鉛礦的冶煉伴生品——中國精鍊銅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35%,銅礦石僅僅是進口的數量就佔全球銅礦總產量的近20%。

2,廢舊電子產品拆解回收貴金屬。

3,最主要的原因:黃金開採的技術進步了,古代採金基本上只能靠物理辦法沙裡淘金,那需要品味很高的礦石才做得到。現在用氰化鈉堆浸法,即便是品味很低的金礦也能洗出金來,缺點就是——每個生產環節都造成巨量污染,空氣、水、土壤污染個遍。氰化鈉堆浸法的生產工藝簡單的說就是:

礦石打碎,弄成堆,往上淋氰化鈉溶液,氰化鈉會和金反應。這樣得到了含金化合物溶液,收集溶液過濾提純蒸干就得到了純度很高的金泥,再加入融化的鉛液把金萃取出來,最後加熱把鉛揮發掉就是金塊了。

這生產工藝排放的就是高度污染(含氰化物)的廢液廢渣,含鉛的廢氣。以國內的環保執法力度,基本上就是金礦開到哪,哪兒就寸草不生。

根據新聞數據,堆浸法每生產一噸黃金,需要消耗掉近5000噸氰化鈉。近年來中國每年生產黃金近300噸,也就是要排放15萬噸的氰化鈉。中國在2008年還是個氰化鈉的凈進口國,每年大約凈進口2萬噸氰化鈉,如今已經是全球氰化鈉生產第一大國,凈出口量8萬噸。


因為現在的白銀黃金大都不是銀礦金礦里出來的,是銅礦鉛礦里出來的

比如煉銅,粗銅不會進市場,直接精鍊去的,副產品陽極泥,精加工得金銀鉑銠硒碲等等

這幾年基礎建設什麼樣了大家都懂,需要多少銅也不言自喻(比如電線),你們關心的金銀只不過是副產品罷了


首先,我想知道你引用的這句話,出處是具體哪一個文獻,「全靠外國進口」明顯不客觀,而且「自古少金銀」這個結論肯定是有了對比才能說出來的,那麼具體是什麼時代、和什麼國家在對比呢?只能說跟部分新大陸國家不好比,和很多歷史悠久的國家比恐怕不算差。
《韓非子 - 內儲說上》:「荊南之地,麗水之中生金,人多竊採金。」
《史記-貨殖列傳》:「豫章出黃金。」也就是今天江西一帶。
到了唐代黃金產地顯著增多,產量之冠轉移到嶺南的邕州。
北宋年間全國有25州產金,年產量超萬兩,此時山東登、萊地區的金礦崛起,明清之際雲貴地區的金礦大量產出,《天工開物》里提到「水多金者」金沙江——你可以顧名思義。清代黑龍江也發現不小的金礦,產量一度佔全國60%。新疆的阿爾泰山別稱金山,「金夫逾萬,產金逾萬,列廠十區,礦工數萬」。
銀礦方面,三國時西南地區的銀礦就被廣泛開採,支撐蜀國經濟。唐代根據《新唐書-食貨志》記載,「有銀」地點共35處,分布於28個州府中,以南方居多[1]。 甘肅有個叫白銀的城市,漢代便發展了採礦業。明代因設立「白銀廠」得名白銀,史料記載此處「日出斗金」。

據我現在了解的資料,中國的膠東地區已成為世界第三大金礦區,許多大型礦床是在海底,古代沒有條件開採冶煉。

相關鏈接:
山東發現國內有史以來最大金礦 潛在價值1500多億http://inews.ifeng.com/50851335/news.shtml?back

另外,現在的中亞國家富集大量金礦。比如烏茲別克,哈薩克,可參考下圖。(國家搞一帶一路有這方面原因)

順帶一提,近現代,阿爾泰地區還出現了著名的可可托海,儘管以稀有元素為主,礦藏之豐富世界罕見。

再看下銀礦。這兩年,「從全球來看,銀礦主要分布在秘魯、波蘭和義大利等國,中國銀礦儲量排名第六。」

雖然不是特別多,但也不算少。俄羅斯,加拿大,領土面積都遠大於中國,但已探明的白銀儲量不如中國。

樓上很多人說銀常常是伴生的,被當作銅礦加工提煉的副產品。想想智利和秘魯那巨大的銅礦儲量,銀的儲量這麼高就可以理解了。國內較大的銀礦也多位於江西和雲南。

[1] 薛亞玲.中國古代金礦、銀礦生產分布的變遷[J]. 浙江社會科學.2001(03)薛亞玲. 中國古代金礦、銀礦生產分布的變遷[J].浙江社會科學,2001,(03):136-139


沒聽說過三個電路板等於一條金項鏈嗎?中國有多少重污染的廢舊電子產品提煉作坊呢。


手機看到這個問題,簡單答下,不對之處請大神指正。

歷史上,金銀開採技術較落後,回收率低,中國的金銀礦又多為地下開採,難度較大。而日本,南美等地歷史上曾有自然形成的銀山存在,銀山基本不需冶煉,開採難度又小,產量完爆中國,何況他們的銅礦伴生金銀也不少。所以歷史上國外金銀產量較大,但中國明清等朝代通過貿易,也賺取了國外大量的金銀。

到了現代,隨著開採技術的進步,金銀開採基本沒有什麼難度了,主要的制約是勘查和經濟性,即能否找到金銀礦和開採是否合算。所以,隨著勘查開採技術的進步和發現越來越多的金礦,金銀產量上升也很正常。


個人理解,中國黃金白銀開採難度偏大,總量不低。在現在技術強度下,本來較難開採的礦藏也可以開採了,所以現在是產金大國。


大部分人還說日本資源匱乏,尤其是礦產資源呢。其實人在十七世紀是世界最大的銅礦出口國。臨高啟明考據的不錯,沒上來就給扣帽子


招遠黃金,中金黃金,靈寶黃金,紫金礦業這些國有黃金集團可不是都靠進口礦石活著,都有自己的礦山。三門峽山東新疆的金礦很多,儲量也不少。


樓上有人說清通過外貿賺取的白銀,不光在鴉片戰爭再次輸出,而且還在以後的侵略中把中國侵略窮了


我們可有10+億人呢!


推薦閱讀:

K 線的歷史走勢有多大的參考意義?
國際金價為什麼大跌。還有回漲的可能嗎?
外匯 110 是一家什麼樣的網站?
金的哪些屬性決定了它值錢?
如果知道鑽石沒有黃金保值,那麼半克拉的戒指還是結婚必備的嗎?

TAG:歷史 | 黃金 | 早期冶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