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用英文怎麼說?

就說zong zi嘛?

順便求中國各種特有好吃的英文翻譯。。比如火鍋啊,肉夾饃啊,煎餅果子,驢肉火燒啊神馬的。。


Step1: 在google搜索你要找的吃的,單擊維基的鏈接。

Step2:在右邊下面選擇English

Step3: 用第二步的詞條去Google Image搜索圖片,確認。

第三步很重要,因為比如Chimaki也是一種和粽子差不多的東西,但是你搜下圖片就會發現和中國的粽子不一樣。

粽子:Zongzi或者Zong(參考維基說法, rice dumplings也是可以的。)

火鍋:Hot Pot 或者Shabu-shabu(後一種是日式的)

驢肉火燒:Donkey Burger(這個我沒見過,圖片像肉夾饃)

肉夾饃:Rou jia mo 或者Roujiamo

如果維基沒有英文詞條,可以搜搜詞典,但比如煎餅果子在某網站給了「thin pancake with puffed fritter」/「Pancake Rolled With Yau Char Kwai」的翻譯,用google image搜出很多都不是,就說明這不是一種廣為接受的翻譯,直接用拼音Jianbingguozi就好了。

也有些食物的搜google時候直接右邊會出來,比如這個:

就直接用這個好了。一個好的例子是「童子雞」。

最後,我的看法是用拼音最好了,最方便。比比看vinegared rice covered with very expensive fish and wasabi和Sushi就知道了嘛╮(╯-╰)╭


中國人要有文化自信:你在端午節吃的是 Zongzi

黃佶(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

本文含圖版:龍_Loong_網:中國人要有文化自信:你在端午節吃的是 Zongzi(黃佶)

------------------

  今天是端午節,中國人都會吃粽子。但是「粽子」時常被英譯為 dumpling。

  Dumpling 是個什麼鬼?是一個廣泛的食品類的統稱。鹹的、甜的、辣的、有皮有餡的、無皮無餡的、蒸的、煮的、烤的……等等等等很多食品都可以叫 dumpling。

  中國人的饅頭、餃子、餛飩、湯糰、圓子、粽子、春卷、小籠包、叉燒包等等傳統食品,都被不負責任的翻譯工作者譯為 dumpling,使中國傳統小吃的豐富內涵喪失殆盡。

  把中國小吃統一譯為 dumpling,就好像別人問你「你怎麼去北京的?」你回答說:「我乘交通工具去的」。

  很多翻譯者把「解釋」誤以為「翻譯」,於是把「粽子」譯為 Steamed glutinous rice filled with meat, nuts or bean paste and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蒸熟的有粘性的稻米,填充有肉、果仁或豆糊,裹在竹葉里)。

  外國人進了中國飯店,本來就餓,再被迫說這麼長一串文字,恐怕立即要低血糖暈倒了吧?

  實際上只要音譯即可:Zongzi。至於什麼叫 Zongzi,外國人一看圖片或實物、一聽上述解釋就會明白。

  中國人沒有不懂什麼叫「披薩」、「漢堡」、「壽司」的吧?為什麼要擔心外國人的智商呢?

  義大利人沒有把 pizza 漢譯為「麵餅上面堆有肉片、蔬菜和粘的奶油」,中國人也照樣明白了什麼是 「披薩」,並且大量消費。

  Dim Sum(點心)這個辭彙由廣東廚師創造於 1948 年,已經被主流英文辭典收入,連外國人也說它比 Chinese Snack「更加容易接受」。[1] 所以,中國人要敢於創造中國文化自己的新辭彙,並堅持使用。

----------------------

資料來源:

  1,「南翔饅頭」要讓外國遊客一看就懂,文匯報(記者:王寶來),2009年3月29日,

http://news.163.com/09/0329/00/55HHS

-----------------

  「端午節」應該怎麼英譯?Duan Wu Jie 或 Duan Wu Festival 即可。外國人看不懂?那就去 google 一下,wiki 一下。

  中國人是怎麼看懂「聖瓦倫丁節」的,外國人也會用同樣的方法看懂什麼是 Duan Wu Festival。

  中國翻譯界不是積極地用各種外語向外國人描述什麼是端午節,而是偷懶,坐視外國人把「端午節」譯為 Dragon Boat Festival。

  Dragon Boat 是個什麼鬼?

  中國人自以為這是指「龍舟」,一看見 Dragon Boat 腦海里浮現出的是一片歡騰的景象。

  但 dragon 在歐洲文化中是邪惡的象徵,是《聖經》中最大的惡魔,而且這個概念隨著基督教和西方文明的擴散,已經傳遍全球。

  所以,外國人看見這個片語,感覺是完全不同的。下圖是一艘 dragon ship 的照片:

(dragon ship)

  說到 dragon boat,歐洲人想到的還可能是北歐古代人的船,船頭上雕刻著巨大的杜拉更(dragon)形象:

(dragon ship)

  因此,把「龍舟」譯為 dragon boat,輕則產生語義混亂,使中國特有文化事物被外國文化所覆蓋和淹沒,重則產生歧義,使外國人誤解中國文化。

  那麼應該如何翻譯「龍舟」?很簡單,直接音譯即可:Long Zhou 或 Loong Boat。這裡的「Loong」是「龍」的音譯。外國傳教士至少在 1814 年即已經這樣注音漢字「龍」,海外華人的姓名中也這樣音譯「龍」字,例如李小龍:Lee Siu Loong。

  不要怕外國人看不懂,我們中國人看不懂什麼是「貢多拉」時怎麼辦?百度一下即可:威尼斯的一種奇特的船,Gondola。

  在把外來文字譯為英語時,義大利裔美國翻譯學者韋努蒂(Lawrence Venuti)主張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異化翻譯),他認為這是對西方社會存在的種族優越感、種族偏見、文化自戀症和帝國主義的一種抵抗形式,這種抵抗有利於建立平等的地緣政治關係(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in English can be a form of resistance against ethnocentrism and racism, cultural narcissism and imperialism, in the interests of democratic geopolitical relations. [1])。

  韋努蒂的「異」主要用於弱勢文化向強勢文化進行傳播的過程。

  現在,中國人對於西方文化進入中國,不僅毫無任何抵制,而且還積極地投懷送抱。中國文化今天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考慮如何保住自己的傳統,不被西方文化所淹沒,如何避免大學生畢業時英語能夠過六級甚至八級,卻不會用中文寫最基本的文章。

  與此同時,中國人在向外傳播中國文化時,卻缺乏自信,總是下意識地把自己的東西包裝成外國的東西,例如不敢直接用中文發音去音譯「粽子」和「龍舟」等等。

  因此,韋努蒂式的「異」對今日之中國特別重要。在對外翻譯時,中國人應該大力實踐韋努蒂鼓吹的「異」。

  在把本國特有事物的名稱譯成外語時,除了要考慮跨文化傳播的準確性和經濟性之外,還要考慮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韋努蒂在 Rethinking Translation(翻譯再思)一書里指出:翻譯的抗拒性策略有助於保持譯文的怪異和距離感,這種怪異和距離感可以在目標語言所處的文化中划出強勢價值觀的邊界,阻止這些強勢價值觀對其它文化的價值觀進行帝國主義式的征服(On the other hand, resistant strategies can help to preserve strange and estranging, which mark the limits of dominant values in the target-language culture and hinder those values from enacting an imperialistic domestication of a culture other.[2])。

  很多人批評 Zongzi、Loong、Jingju、Xiangsheng 等不象英語,但根據韋努蒂的觀點,「怪異」的譯文恰恰有助於弱勢文化在強勢文化中立住腳跟。

  實際上,西方人並不反對「怪異」的外來語,很多怪異的新單詞如 Chengguan(城管)、guanggun(光棍)和 fenqing(憤青)等還是他們自己主動使用的。日本人則創造了更多、更不象英語的新辭彙,如 tsunami(海嘯)、sushi(壽司)、kabuki(歌舞伎),也被西方人廣泛使用。筆者在檢索電子版美國老報刊時發現,1905 年的雜誌上就赫然寫著 The Japanese Hokku,而不是 The Japanese Poem。

  當年日本人能夠超越中國人,靠的首先是這份自信,其次是謙虛學習的精神。今天中國想要全面超越日本,首先也要虛心向日本人民學習。

(2016年6月9日,端午節)

--------------------

資料來源:

1,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Routledge, p20,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pdf- 愛問共享資料

2,Lawrence Venuti: Rethinking Translation: Discourse, Subjectivity, Ideology, Routledge, 1992, p13. Google Books

-----------------

  文中部分資料來自黃佶著《譯龍風雲——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爭議及研究》一書。該書大部分內容可在 www.loong.cn 免費下載。

本文含圖版:龍_Loong_網:中國人要有文化自信:你在端午節吃的是 Zongzi(黃佶)


謝邀!

粽子_英文_英語


難道不是 zombie ?


rice dumpling


我們外教就說zongzi.jiaozi.之類音譯的,很時髦吧,都不用dumpling什麼的,哈哈


zongzi...一般來說用拼音就好了。。不要太糾結英文是什麼。

像豆腐的英文是bean curd.. 但是大部分時候還是叫tofu...


別的地方不知道,在加拿大的時候,他們好像把粽子叫tsung-tse,第一次看到也是默默去查了字典。。。我猜是粵語粽子的音譯?


不對,是zongzi。


題主 還有涼皮


就是zongzi


教科書直接交給我們的就是zongzi 這個問題 不需要考慮


rice dumpling


chinese riceburger


ZongZi

驢肉火燒:donkey burger

我國外導師聽說中國人吃驢肉覺得吃狗肉也就是so so了。跟外國人交流的時候這些詞用的時候不管怎麼翻譯也都要再進一步解釋一下,最好配上圖片。不是我說啥,這些茹毛飲血只會吃土豆牛肉薯條沙拉的人無法理解我們這種博大精深的飲(chi)食(huo)文化。碰見不judge你的外國友人會覺得卧槽好厲害這都吃,碰見judge你的就是覺得你是原始人。


zombie


賴斯 當鋪靈


推薦閱讀:

在商務英文郵件中,怎樣說明自己的性別?
有哪些讓人忍俊不禁的翻譯錯誤?
如果翻譯的過程中聽到了不會的單詞和短語怎麼辦?
一個外語單詞有很多種音譯是漢語特有的現象嗎?

TAG:英語翻譯 | 英語 | 翻譯 | 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