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藝術:看入人里,看出人外》這本書怎麼樣?

溝通的藝術(插圖修訂第14版) (豆瓣)

就是這本書,看到知乎讀書達人:寺主人、羅文益,鼴鼠的土豆都推薦。請問這本書到底怎麼樣,另外看到這本書已經再版14次了,12版和14版有什麼區別,那個版本比較好?


溝通是不可複製的,但卻可以學習

  雖然有心理準備,但當《溝通的藝術》擺在我面前的時候,我還是被嚇了一大跳。好傢夥,竟然有大半個磚頭厚。我忽然就開始變得氣餒起來了。說老實話,雖然薦書的人靠譜,我也未將這本書高估到這個程度。當初,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覺得,最多,作者下點功夫,搜集些不人云亦云的各種所謂溝通絕招,外加一點自己心靈雞湯式的體驗,了不起了。所以,我對這本書根本沒有做好超過兩個小時以上的閱讀準備的。待到看到封面左上角「插圖修訂第14版」的字樣後,我的心一沉。多年的閱讀經驗告訴我,一本能再版14次的書,不會是一本爛書。

  翻開書,看《譯者序》,第一句便是:「本書初版至今已經超過30年了。」我就知道,我將會有一些美妙的夜晚和清晨,奉獻給這本書了。果然,自第一段讀到今天,已經過去了兩周的時間了,這本書,我還沒用讀完。但又擔心我在讀書時,不時冒出的一些想法因時間長忘掉,所以我打算把兩周來,讀這本書寫在書眉上以及夾在書頁中小貼紙中的感想和感悟整理出來,以備他日重溫和翻閱。

  這本書被作者定位為大學生接觸人際關係課程的最佳讀本,主題包括肯定訓練、社交技巧、商務溝通、公共演說技巧、小團體溝通等內容和章節。但一路讀下來,我覺得,這本書也完全可以做為像我這種 在職場浸泡了十幾年,在管理崗位上也待了超過十年的工作人的溝通教材來用。因為作者理論與實用並重,深度與廣度兼具,外加書中穿插的各種專欄文章,每章後所附的各種電影和美劇的案例,更加使得書里所講的東西,立體豐富,生動有趣,非常易於消化和接受。以下我所記的感悟,以及與教材的對應,大多都基於我自己的工作經歷,也許理解上偏頗,但卻也是實實在在的收穫,或可值得借鑒。

  第一個收穫:信息失真原來與溝通者的背景與溝通時產生的噪音有關

  我在多年的工廠現場管理工作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同一件事情,兩個人(或部門),如製造部與質檢部,反映同一個問題,質檢部總會誇大,而製造部卻總會輕描淡寫,往往就會有較大出入和偏差。為此,我沒有少傷過腦筋。怎樣解決這種信息傳遞失真,是作為管理者最為頭疼的。因此,過去我採取的措施是,有問題,我一般都要求兩個(或者多個)部門的負責人在現場溝通,如果需要我裁決,我就去現場拍板,而不輕信任何一方的信息。

  這個問題,解決的方法雖然有了,但從更高層次和理論角度,我一直不明所以,也就沒有總結出更加有價值的東西。直到看到書中作者給出的交流溝通模式圖(評論里傳不了圖,可以看我日記中的圖)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

  原來,在傳遞信息給我判斷的過程中,兩個部門告訴我的同一個問題和現象的時候,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

  1)報告人與我自己背景的影響。我分析了以下,覺得應該包括以下因素:

   部門立場

   知識結構和水平

   觀察角度

   經驗

   語言表達能力

   我用經驗和想像力還原的影響

   ......

  2)噪音的影響。以我的經驗推測,我覺得應該包括以下因素:

   製造部想大事化小,少惹麻煩

   質檢部想小事放大,盡量引起注意

   解決的人不想讓上司關注,免得留下無能印象

   質檢部迫於品質的壓力,想盡量少出次品

   控制的人想把問題全檢出來,向上司展示自己的能力

   ......

  作者說,溝通雙方重疊的部分越小,溝通就會變得越來越困難。如果要溝通順暢,解決的速度快,那自然是要追求重疊的部分變大。怎樣才能讓重疊的部分變大呢?我採取的都到現場去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有效的,實際上是在力求減少溝通中的各種因素的影響,增大大家重疊部分。但顯然,這還不足夠,我還需要去教育他們,怎樣有效去減少溝通中的噪音和偏差。當理解到這個程度,似乎可以在更高層次抓住這個問題了。

  第二個收穫:溝通的多不見得溝通的好

  過去我一直認為,好的溝通,就是多溝通。但本書的作者卻說,這是個錯誤的觀點。我對號入座了一下,還真是。我有個活生生的案例可以為作者的這個觀點來做註腳。

  5年前,我去一家公司任總經理。我去時,公司正掙扎在生死存亡的邊緣,因為我的努力,第二年便開始盈利,銷售額迅速攀升,從幾乎是零,上升到月超過500萬。但也正是這個時候,我與老闆就管理和經營理念開始發生了分歧。我想的是盡量讓公司健康發展,因此需要去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和替補團隊,而老闆卻已經在功高蓋主是思維里打轉。為了消除他的想法,我就不停的努力溝通。但實際上,我們之間的誤解卻越溝通,越多。而一些原本之前還能達成一致意見的東西,卻似乎在某天早上起來,兩個人的看法就大相徑庭了。為此我曾經多次質疑過我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從5年後,在讀了作者這段話後,重新去思考這個問題,發現,問題還真出在溝通的太多上。其實,在那個時候,老闆已經先入為主了,他用消極的思維和方式跟我溝通,這個時候,其實溝通已經陷入了泥淖,也許,當時,適時終止溝通,用行動去表達的效果,可能會好過用語言不斷的溝通。那時候的老闆,似乎是像疑鄰的智子一樣,一旦起疑,說的越多,他反而疑得越深。

  第三個收穫:成功的溝通並非表示彼此理解

  這個觀點,套用現在的網路式表達,便是:不能同意更多。說老實話,這句對我而言,有點一語點醒夢中人的感覺。我總覺得,互相理解是成功溝通的指標,這麼多年來,我也是一直朝向這個方向努力的。但多年後,我發現,很多我當初覺得很能聊得來的同事,彼此溝通時很多東西都似乎互相能理解的同事,都成了陌路,反倒是有些當初在一起時,覺得不怎麼聊得來的同事,後來偶爾再見,保持了較好的交往關係。

  我記憶最深刻的一位,是我剛剛參加工作後不久,同宿舍的一位哥們,當時他起點高,我還在員工的時候,他就是車間主管了,我們很能聊得來,對很多東西和問題的看法,我們非常能取得一致的意見,所以我也就與他混的非常熟,幾乎沒有隔閡,後來我也做主管了,我想,我們的溝通理應更順暢才對,事實上也是,很多東西我一談他就能理解,但我發現,恰是跟他的合作,反而問題更多。即使如今,我還是沒有想明白為何當初我們的溝通沒問題,而合作很困難,因為這完全有悖於常理。也許確如本書作者所說,令人滿意的溝通一定關係上取決於理解上的瑕疵。也許,過分的熟悉,了解了對方太多超越了普通同事應知的秘密,反而會在工作中帶來更多的誤會吧!

  第四個收穫:不說話,也能成功溝通。

  作者並沒有直接這樣說。在「溝通的迷思」部分,作者說,有時候,「溝通不在字眼裡」。這個很容易理解。但也不過如此而已。但當我讀到3.5「同理心與溝通」一節的時候,忽然就有一段往事冒了出來。那是我在7年前的往事吧。其時,我在一家公司任品質部經理,來了一位副總,雷厲風行,弄得公司里人人雞飛狗跳。那時候,他幾乎修理遍了公司所有的部門經理和主管,一大半的人都折騰著要跳槽,還有些是直接對抗。但邪門的是,我這個過去在公司里出了名的暴脾氣,卻跟他沒有發生衝突,他沒有修理過我,我也沒有挑戰過他,我們在很多工作的推進上,事先並無溝通和商量,步調卻非常一致。所以,那時候,我與他之間會出現非常有趣的一幕,幾乎一周他不跟我說一句話,但我似乎知道他需要什麼,所以很多預先做好的東西,過幾天,他就恰好會過來要。

  這種沒有溝通但卻奇妙地互補協調配合的情況,在我這麼多年的職業生涯里,就出現過那麼一段時間,也就只在這位上司在的時候出現過,其後就再也沒有遇到過。這麼多年,這種溝通,這種配合上的默契度,對我而言,一直是一個謎。也許這就是本書作者所說的同理心?我想,可能有這樣的成分吧。作者說,同理心包含三個面向:一,同理心包含獲得觀點——既嘗試採用另一個人的觀點,將自己的意見放在一邊,同事試著去了解對方。我想,那時候我還真是這樣的,我覺得我能理解當時的變革,確實需要非常的手段,而上司的那些方法和手段,恰也是我期望出現的;二,同理心需要我們貼近地去體驗別人的感受。我覺得,當時,這樣的成分也有,那時候我工作的那家企業是國營公司轉制的,懶散的氣氛比較濃,而我真好也是單身一人前往,從零開闢戰場的,遇到同樣情況的上司,他的種種感受不說我也能體驗的到,也許這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吧;三,真誠地關心對方的福祉。是的,我確實真誠地希望他能改革成功,因為我就對當時公司的種種看不慣很久了,只是覺得自己不具備能力和條件去改革,此時,他來了,他所要推動的,他所期望達到的效果,確實是我也真誠希望能達到的。如此說來,我們當時無言的配合,其實是因為同理心的緣故吧。這樣說來,有了同理心,即使不說話,行動也會傳遞信息,也會成功溝通!

  第五個收穫:溝通是不可複製的

  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同樣的,溝通也不可能兩次重現同樣的場景,達到同樣的效果。這是溝通的魅力所在,也是溝通的挑戰所在。十幾年職場中的溝通曆練,讓我越發感覺到,溝通對於一個管理人員而言,幾乎就是他能力的半壁江山,沒有溝通能力的領導,個人能力再強,也不會是個出色的領導。我們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難每天在改變,同樣,我們自己,每天也在改變。讀這本書之前,我每天其實是有些怕溝通的,但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我終於開始將溝通這件事情,調整到了同其它技能一樣,當做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來看待。合上書本最後一頁的時候,我甚至開始對即將面臨的問題和要進行的溝通,有點小興奮,有點躍躍欲試。溝通是不可複製的,這可能是我在讀這本書時,最大,也最有價值的一個收穫。想想,每天,你都即將面臨新的不可重複、不可再現的創造,那是怎樣富有魅力和美妙的事情啊,怎可能不讓我們充滿期待?!


    網上都說這本書很厚,像是教科書一樣。收到這本書之後,翻了沒有幾頁,我就會在翻閱的過程中一邊看作者帶給我的全新教程,一邊回憶自己在近幾年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事迹。慢慢的發現書中的很多觀點都適用於日常。

這本《溝通的藝術》內容豐富,板塊清晰。每一章節幾乎都會分成好幾個項目進行講解。有鏈接、理論知識、想一想、技巧構建、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多元視角、電影和電視等板塊。就像書中封面說的一樣,作為厭倦了枯燥粗簡、令人昏昏欲睡的教科書的職場人類,書里的繪畫、詩歌以及故事,甚至卡通,都是美麗而有趣的,經過精心組織的內容讓人讀起來忍俊不禁的同時又受益匪淺。於是我開始後悔為什麼沒有早點讀到,不再像看教科書一樣的走馬觀花,開始認真記筆記,作總結。

    內容很多,所以我在這裡只想重點強調一下我覺得對我自己最有用的幾個知識點,其他內容,大家可以仔細看書,保准收穫更多。

    第一點:溝通的原則

    ①溝通可以是有目的或者無目的的行為

    書中舉例,向老闆要求加薪,肯定是有目的的溝通,這時候就需要我們謹慎地斟酌詞句了;自己無意間的抱怨,被同事聽到,這應該就屬於無目的的溝通(具體劃分待專家商討)。

    ②人不可能不溝通

  就像魚兒離不開水一樣,人類也離不開社會,置身其中無論是身體上的還是語言上的都需要我們與外界保持一定的聯繫和溝通。    

③溝通是不可複製的

  書中的例子非常典型:上星期,一個友善的微笑拉近了你和陌生人的距離,但是這不代表明天在另一個人身上湊效。所以,不要期望和不同的人只用相同的溝通方式,應該學會變通。

    ④溝通是不可逆轉的

  俗話說:說出來得話,潑出去的水,而覆水難收。所以在溝通之前,要三思。

    ⑤溝通同時具有內容和關係兩個向度

  在溝通的過程中你不單單只能明白雙方討論的信息,你還能夠表達出來你對對方的感覺。是信息和情感的雙重溝通。

    第二點:如何運用社交媒體的能力進行溝通

    ?先思考後發布

    ?要考慮周全(尊重他人對於全神貫注的需求,注意言論的文明,不要影響局外人)

    在社交媒體覆蓋面越來越廣的當代社會,運用這樣的媒介去進行溝通,是會存在很多好處,社交媒介的特性是受眾面很廣,宣傳力度很大;信息透明化,言論自由。但是同時,它又對使用者有一定的要求,因為它的那些特性就要求我們要在這樣的平台選擇更合適的和正確的溝通方式,以免傷害的他人或者自己。陳凱歌的電影《搜索》,就充分說明了這點。

    第三點:增強你的認知複雜度:枕頭法(澄清潛在誤會好用又簡單的工具)

    立場一:我對你錯

    立場二:你對我錯

    立場三:雙方都對,雙方都錯

    立場四:這個議題不重要

    立場五:所有的觀點皆有真理

    運用枕頭法,多去思考和探究,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誤會和爭端。書中例子很多,簡單易學。

    第四點:愛的語言(作家蓋蓋瑞?普曼博士確定了感情關係中五中愛的語言)

    ?肯定的語言

    ?有品質的時間

    ?禮物

    ?服務行為

    ?身體接觸

    你偏愛的愛的語言是哪些?什麼樣的語言最能打動你的伴侶?書中還給出了網址,針對《溝通的藝術》一書的「言語交際課程學習夥伴」,使用其中的評估工具。大家可以進入網頁評估一下。且本書中的很多內容都可以通過網站上的一些工具進行測試和模擬。

    第五:學習溝通技巧的四個階段:意識覺醒期、笨拙期、熟練期、整合期。

    溝通技巧的學習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可以慢慢進行改變,一步一步來,按階段進步。直到達到整合期(當你沒有特意思考一件事,卻能表現的很好時,這一階段就是整合期了。)的時候,你就會成為真正的溝通達人了。

    每個人都需要溝通,溝通貫穿著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情感中,它可以提高我們的幸福指數,可以讓我們事業成功,可以使我們愛情甜美。只要學習就能擁有的高級溝通技巧,值得我們每個人擁有。


茨威格的小說《象棋的故事》,講述了一個人被納粹法西斯抓起來,關在一個小屋裡,不需和任何人交流,也沒有任何紙筆可供使用。在極度缺乏溝通交流的環境中,主人公的精神接近崩潰。這種心靈上的折磨,甚至比肉體上的痛苦來得更強烈。具有社會性的人類,對於「語言」這件事情,具有強烈的需求。而這種語言,並非說話這麼簡單,而是需要和其他人交流和溝通。正如《溝通的藝術》第一章節中所提到的一樣,我們出於生理、認同及社交的需求,也出於實現目標的需求,需要與人溝通。而溝通也絕不是隨便聊聊家長里短,一句「吃了嗎」所能涵蓋的。良好的溝通,能夠讓人們更加了解對方,了解這個世界,也能讓兩個人的關係更加親密。

然而,怎樣才算是良好的溝通呢?簡單概括,溝通無非包括三個方面:表達自己,傾聽他人,營造氛圍建立關係。只要這三點都能做好,便可構成一個有效而良性的溝通。本書將不同章節整合為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及看人之間三大部分一一講解,也正是與上述溝通三方面的契合。通過對本書的閱讀,不僅能夠將自己的溝通過程加以完整,同時更能學到很多關於與人交往的小竅門和思維。

一、看入人里

本書從第二章到第四章講述了如何在溝通中更好地表達和展示自己。很多時候,人們都會抱怨說自己的很多想法沒有辦法很好地讓對方知道,這便是不能完整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和情緒。特別是在談戀愛的時候,女生總是希望男方能夠如料事如神的聖明一般洞察自己的心理狀態和需求。當男方略顯木訥或所做事情不符合自己心意,便以「不夠愛」為借口爭吵。其實,很多時候矛盾的根源並不在於男生的不用心,而在於女生壓根沒有把自己的訴求表達清楚。有人會說,愛我就應該了解我的一切。然而,正如書中第三、四章所言,由於每個人的感官知覺不同、同理心的缺失、情緒表達方式的不同等因素,不能夠讓別人在不自我袒露的情況下完全了解價值取向和真正需求。所以說,情侶間的撒嬌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建立在兩個人充分溝通、了解彼此性格特點及需求表達方式的基礎上。否則,只會平添煩惱,在「不夠愛我」的怪圈中唉聲嘆氣罷了。

二、看出人外

從第五章到第七章,作者詳細講述了如何理解他人所要表達的含義,如何傾聽。想起一個小故事: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說:「你長大後想要當甚麼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要當飛機的駕駛員!」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小朋友想了想:「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當在現場的觀眾笑的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繼續著注視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傢伙。沒想到,接著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這才使的林克萊特發覺這孩子的悲憫之情遠非筆墨所能形容。於是林克萊特問他說:「為甚麼要這麼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個孩子真摯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

可見,在溝通中,僅僅做到表達也是不夠的,還需要正確理解別人的話語。書中的第五章提到了理解和誤解、語言與世界觀,以及第七章中無效傾聽部分的講解,可以成為上面這則小故事的批註。我們總是以自己的標準和想法去揣測別人說話的含義,這恰恰是無效傾聽的表現之一。有時,我們的選擇性傾聽或者魯鈍地傾聽,會有意或無意地忽略掉很多溝通中的重要信息,從而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正如上面的小例子,只有拋開了錯誤的假定,讓說話者把自己所有的想法和意圖表達清楚,才算是讓溝通過程得以完整。

三、看人之間

當我們與人溝通時,有些其他因素直接影響著談話質量。比如男女生相親,便存在所謂的「眼緣」。這與好看與否關聯性並不是很大,卻與自身的審美息息相關。又比如,兩個氣質相似的人很容易成為朋友,會找到更多共同話題,也更能了解對方,這或許就是相互吸引力的關係。而一段關係確定之後,也並非一成不變,如果因為距離、文化差異、價值變動而引起了矛盾衝突或者關係的淡薄,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呢?本書的後幾章正是從關係的演變及影響因素、如何營造良好的溝通氣氛、關係變動中的應對措施,說明人與人良性溝通的結果以及在實際生活中需要做出的溝通方式調整。如果讓我來概括書中所講,簡言之便是包容性與換位思考。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的行為準則和處事方式都與自己完全一致,因此當遇到衝突時,首先理解與對方溝通不暢的原因。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就會多了一份包容。

總體來說,這本書是人與人溝通法則的聖經。其內容有理論的指導,又有事例的牽引,能讓讀者更好的理解和領悟其中奧秘,確實可以成為經典教材之一。而這本書的紙張和裝訂都非常的舒服,雖然頁數很多,卻沒有給人過於厚重的感覺,反而增加了親和力,讓人不由自主地一遍一遍仔細翻書閱讀,同樣值得稱讚。


我就想說,人這一輩子,總需要幾本學校不教的科目的教科書

拚命念書偶爾摸魚的時候,爹地總會在耳邊說:「念書的時候不好好念書,等到念完書了再去懷念念書的時光從而後悔莫及就晚了。」當時我就想,誰傻啊,為什麼要懷念念書這麼累的事情,不念書了高興都還來不及好嗎!

  現在我28歲了,依然沒有改變我的想法。因為念書這件事情除了很累之外,還很沒有用處。闖蕩社會這幾年,我幾乎沒有用過超過初中以上的知識,簡直就要高呼「九年義務教育就夠了!」但這一定會被廣大家長追著打。不過仔細想想,我這麼沒有影響力的人是可以隨便說話的,不禁幸福指數max。

  總有人說社會就是另一所大學校,這所學校教給我們的東西真正的學校從不教。我非常同意後面那句的觀點,前面那句呵呵噠好嗎!如果說社會是學校,請問老師在哪,同學在哪!我真的沒有見過有學校會每一次考試都讓同學們互相殘殺一遍,然後各自相忘於江湖。也沒有見過哪個老師是通過用手槍對準學生的頭顱來傳授知識的,要麼你學會老師死,要麼學不會你就死。

  社會這個戰場中,最最基本的一項技能就叫「溝通」。學不會這項技能,甭管你是法師還是牧師,是騎士還是戰士,是刺客還是肉盾,就算打人機都會被一級怪瞬秒好嗎。不要跟我講大學選修課其實有「溝通」那門課,現在大學教材有沒有變我不知道,但是我念書那會兒老師講的就是與人講話要保持安全距離;大家見面應該握手,握手力度太大顯得猥瑣,太小顯得輕浮,而且男士遇到女士最好不要首先伸出手……

  吃過多少虧,上過多少當,淌過多少淚,流過多少血,摸爬滾打,嘔心瀝血也學不會「溝通」的學渣大有人在吧。我相信我不是一個人!

  我想,之所以見得多卻學不會,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辦法接受一個又一個完全沒有緣故的規則。我們能夠直接得到的信息只有諸如「不要輕易地告訴他人你的真實情況「,卻沒有人能夠告訴我們為什麼,又要如何來展示真誠。過來人告訴我們,你如何如何才能夠讓別人更喜歡你,最經典的一個近似的例子就是女孩兒再怎樣喜歡一個男孩兒,也不要輕易表現出關切,這樣男孩子就會失去狩獵興趣從而更容易不喜歡女孩兒。但是過來人當然沒有辦法24小時站在我們身後,告訴我們每一次微信對話要怎樣回才能既讓男孩兒感興趣又能恰到好處的表露自己的喜歡。

  像我這樣完全沒有悟性也無法舉一反三的學渣,完全無法頓悟」溝通「這門課程的精髓,也沒有辦法靈活機動的從一條定理中延展出108條分身。直到我看到這本《溝通的藝術》,這書名雖然看起來跟《卡耐基的成功法則》差不了多少,但是卻比卡耐基這個養雞大戶有學問多了。卡耐基只能給我貢獻幾碗雞湯,但這本油墨噴香的《溝通的藝術》帶給我的是人生轉折。

  看完它,我覺得我溝通這門課大概可以及格了。雖然及格的60分跟優秀的80分相比,差距也不只是一丁點兒,但及格與不及格是天堂和地獄呀。只要及格了,剩下的就只是如何讓自己更好,我想,這是花費時間做練習題可以解決的事情,題目做多了,自然就可以熟練起來。

  市面上有很多休閑讀物,用所謂的通俗易懂來勾引受眾神經,宣揚可以完全不動腦子,笑哈哈地就學好一門學科。但怎麼可能,你除了看了一堆看似有道理的故事之外,其實什麼都沒有得到。而《溝通的藝術》就是一本正正經經的教科書,先講概念,再講理論,再有具體的分析和方法。我看重的恰恰是它的理論性。只有先了解學科的理論基礎和體系,才有可能做到舉一反三,甚至有可能站在這個基礎上創造出點屬於自己的東西出來。

  我上面說的男女問題,在這本書里可以用「認同管理」來解決,我們如何「在現實和虛擬世界裡管理認同」,如何處理「認同管理和誠實」的問題。「在關係中的自我袒露「也解決了我適才提出的」隱瞞自己真實信息「的狀況。

  我不會在此文中具體複述這些理論和方法,一來我懶,二來既然有書你們為什麼不自己去看呢。

  人這一輩子,總需要幾本學校不教科目的教科書。溝通這門課,就它了。


基於心理,面向溝通 (書評+筆記)

   文/斯索以

原文地址:基於心理,面向溝通(書評+筆記) (評論: 溝通的藝術(插圖修訂第14版))

  和一般的寫人際關係的書不同,這是一部心理學作品,作者以通俗淺顯又不失專業性的心理學語言,向讀者揭示了人際關係背後的一些奧秘,指出人們的所想、所做,語言和行動的反應,往往是基於一定的心理機制的。這既包括基於生理的心理反應,也包括基於社會文化的心理反應。這也告訴我們,市場上的那些關於職場、人際的大眾圖書所探究的問題往往只是表面現象,歸根結底這些學問都是心理學的學問,需要從心理學的源頭找到答案。

  通過本書,我們能夠了解到一個人在人際中所發生的行為背後的心理機制是如何運轉的,且有一定的專業解讀幫你從根本上來理解人的行為;也能夠通過許許多多的小故事、小案例,來反觀我們的生活,從中找到人際溝通的原型,作者所給出的許多人際問題的解決的方式,也都具有極強的參考價值。因此,雖然這是一本較為專業的心理學作品,卻並不妨礙我們將其當做一本關於人際與溝通的大部頭來讀,專業而不枯燥,可能是其大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新版的圖書中,已經與時俱進地插入了很多漫畫、圖表、流行影視片段、情境化的生活場景,讀起來生動活潑且充滿樂趣,理論知識的嚴肅面孔被悄悄消解了。作為一個已經比較大眾化的心理學家,阿德勒對大眾心理的把控與對這個社會的需求走向的深刻、細膩的觀察,從本書中便可見一斑。

  從全書的內容及結構看,本書旨在幫助人們解決以下三個問題,即「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間」——分別指向溝通者、溝通信息和溝通關係三個維度,從讀懂人的內心,人的外在衣著舉止,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及反應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條理清晰的說明。「看入人里」引導我們「如何認識與自己溝通的對象」,「如何衡定話題的深度與廣度」,「如何站在不同的立場上想問題」;「看出人外」告訴我們「如何清晰地表達語言信息」,「如何藉助表情、手勢、肢體動作等讓自己的話更具說服力」,「如何正確地傾聽」;「看人之間」跳出單獨的溝通個體和溝通信息本身,從人際關係演變的角度分析了「每一段關係的性質和幾個發展階段」,「如何運用多種而不是某一種策略來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及「怎樣做到趨利避害,實現彼此的雙贏」。

  既然是讀書,便有其方法,那麼如何讀這本書呢,我想在這裡進行簡要的說明。一是讀內容框架,明白這本書在說什麼,尤其是對於這樣的大部頭來說,在閱讀前理清其內容框架十分重要。二是通讀,或讀內容框架下的精彩章節,對全書有比較豐滿的認識;也可以藉助書中的有趣案例,來提升自己的閱讀興趣。但要完全啃下來,尚需要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做基礎,否則有些地方比顯得較專業,難以吃透。三是提煉出全書的核心觀點(可能是全書核心主張,也可能是自己感興趣的),再次理清本書的內核所在,通過回讀的方式,重新理解那些對自己來說偏於艱深的知識。(我將全書的關節梳理如下,其中也混合著個人的閱讀感受。)我想,這也算是最為省事、也最顯專業的一種讀法了吧。我們閱讀此書,還是要多看它專業的一面,藉助這樣的閱讀來架構自己在心理學、人際溝通學方面的知識體系——因為它的大眾性,所以讀起來入門易;因為它的專業性,所以讀起來有含金量。這本書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具體的閱讀中既可以滿足我們的現實性需求,又可以填補我們某些在知識上的空白,我們不妨多用心。

  讀 書 筆 記

  -----------------------------

  【章節名稱】第一章 人際溝通入門

  【閱讀感受】從為什麼需要溝通、溝通中存在的困惑、什麼是溝通等方面,對溝通的生理基礎、角色認同、現實需求等進行了最基本的解讀。某些地方還是比較學理化的,一般讀者讀起來有難度。舉的幾個電影中的溝通的例子很有代表性,也算是從人際角度對電影的解讀吧!

  【精彩觀點】

  1.(P18-19)溝通的原則與特徵主要有:溝通可以是有目的的或無目的的行為;人不可能不溝通;溝通是不可複製的;溝通是不可逆轉的;溝通同時具有兩個向度(內容向度——雙方明確討論的信息;關係向度——用來表達你對對方的感覺)。

  2.(P26-27)有效的溝通指:能在大多數情況下,維持或增進關係,並藉此實現自己的目標。(兩點:有效性,適當性)。我們需要認識到:沒有理想的溝通之道;溝通能力依情境而定;溝通能力可以後天學習。

  3.(P27-28)溝通高手的特質:擁有多樣的行為反應;挑選恰當行為的能力(情境、目的、對他人的認知);表現行為的技巧;認知複雜度;同理心;自我監控;承諾。

  【章節名稱】第二章 溝通和認同:自我的塑造與展現

  【閱讀感受】本章的核心關鍵詞就是「自我」,溝通從自我延伸出去,是自我與他人的溝通;溝通源於自我,包含了對自我的理解。理解了自我,其實也有助於更好地理解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正包含了對自我的深刻認識。這一章體現了深厚的心理學基礎,估計很多人看到這裡就啃不動了,涉及的概念實在太多,但可喜的是與實際生活、個人的現實需求聯繫得比較緊密。

  【精彩觀點】

  1.(P51-53)自我概念的特徵:1.自我概念是主觀的,有時候可能因過時的信息、歪曲的回饋、完美主義、社會期待等因素被歪曲;2.自我概念抗拒改變,有認知保守主義傾向。

  2.(P62-64)溝通中認同管理的特質:我們致力於建構多元認同;認同管理是合作的;認同管理可以深思熟慮也可以不知不覺。

  3.(P69-78)自我坦露指有意透露自己與相關的信息的過程,而且這些信息通常是重要的、不為人所知的。1.自我坦露的好處有:宣洩;互惠;自我澄清;自我確認;關係的建立和維持;社會控制。2.在考慮什麼時候坦露、要坦露多少內容時,可以遵循以下幾個原則,即對自己提問:這個人對你而言重要嗎?坦露的量與方式合適嗎?坦露的風險合理嗎?有建設性的影響嗎?你的自我坦露是互惠的嗎?你在道德上有義務坦露嗎?3.不願自我坦露時,可以替代的選擇有:沉默、說謊、模稜兩可、暗示。

  【章節名稱】第三章 知覺: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閱讀感受】我們常說「眼見為實」,但在心理學上可不是這樣。本章對「知覺」進行了介紹,介紹了「刻板印象」「光環效應」等常見的有趣現象,從信息的獲取、生理基礎、社會文化與性別角色等多個角度分析了我們「知覺」不靠譜背後的秘密,告訴我們:認知是複雜的。因此,我們要增強自身認知的複雜度,並在人際溝通中秉持同理心。所謂同理心。即指從另一個人的角度來體驗世界,重新創造個人觀點的能力。這一章很專業,但也很有趣,能夠有助於我們看清很多事實,擺脫「看到什麼,就是什麼」的表面知覺。

  【精彩觀點】

  1.(P100-101)知覺並不是孤立的活動,很多感受發生在兩人或者一群人中間:他們影響著彼此的知覺,並且試圖在感知上達成一種共識。這個過程被稱為協商。了解協商運作的一種方法,就是將人際溝通視為彼此故事的交換。學者將那些我們用來描述個人世界的故事稱為敘事。事實上,每一個人際情境都能用不只一種敘事來描述,而不同的敘事之間通常有很大的差異。當我們的敘事與他人的敘事發生衝突時,我們有可能堅持自己的觀點而拒絕接受別人的看法,也有可能試著協商出一個具有共同基礎的敘事。共享的敘事為順利的溝通提供了最佳機會。

  【章節名稱】第四章 情緒:感覺、思考和溝通

  【閱讀感受】我們常常為「情緒」所左右,但情緒是什麼?有哪些影響情緒的因素?無疑,情緒是複雜的,既有生理的因素,也包括非語言的反應,還有認知——這是決定情緒狀態的最重要的因素;並且,情緒是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的。作者認為,影響情緒表達的因素,包括性格、文化、性別、社會習俗、自我坦露的不安、情緒感染力等。閱讀本書,也可以從這一章開始看,最為貼近個人的實際感受,容易在一些情景案例中找到共鳴,提起閱讀的興趣。

  【精彩觀點】

  1.(P146-153)情緒表達的原則:辨認感覺;辨識感覺、說話和行動之間的不同;擴充你的情緒辭彙;分享多樣的感覺;評估何時何地表達感覺;對自己的感覺負責;關照溝通渠道。

  2.(P161)1條侮辱+1000條讚美=1條侮辱。

  3.(P167-168)重新評估你的非理性信念是理性情緒療法的成功之鑰。你可以藉由以下三個步奏而最有效率完成它。首先,判定你所記錄的每一個信念是理性的或是非理性的。接著,解釋這個信念為什麼是理性的或是非理性的。最後,假如這個信念是非理性的,你應該寫下一個較為理性的替代思考,那可以讓你在未來面對相同的引發性事件時,感覺會更好。用更具建設性的思考取代自我打擊的自我內言,這是增進自信和人際溝通的一個特別有效的工具。

  【章節名稱】第五章 語言:障礙與橋樑

  【閱讀感受】語言是一種符號,向我們傳遞著信息,相同的、彼此理解的符號信息系統中,人與人之間容易理解,反之則造成溝通障礙。作者向我們講述了語言這一符號系統的語義規則、句法規則、語用規則的內涵,並指出情緒性語言在溝通行為中的作用及容易引發的混亂。主張根據語義規則,分析一個真實或者潛在的誤解,揭示在「語言的影響」下,我們的生活是怎樣運作的,如何在情境中理解信息、如何在模糊的信息中準確地把握真實的語義,並主張每個人都做個負責的言說者,把「你」的陳述改為「我」或「我們」的陳述,用溫和的、清晰的措辭來重新組織激憤的情緒下那些讓人混淆的陳述。中國有俗話說「男女有別」,「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性別和文化的差異,也是溝通時需要考慮的。看來,溝通不僅僅是說話、傳遞信息,溝通也是一門深刻的學問,一門可以很精緻的藝術。因為語言在溝通中的重要性與複雜性,作者在標題中用了「障礙與橋樑」這樣的表述——可能成障礙,也可能是橋樑。

  【精彩觀點】

  1.(P194)語言的責任:語言除了使得信息內容清楚或模糊的功能外,也反映出說話者對他或她的信念及感覺負責的意願程度。說話者接受還是拒絕責任向我們提供了很多關於對方的信息,同時也塑造了這段關係的氣氛。

  2.(P200-201)女性在對話的形式上比男性更加變化多端……男人說話典型地傾向於直接、簡潔和任務取向。相反地,女性說話比較典型的方式是間接的、詳述的和關係取向的。女人經常使用陳述來向對方表示支持,證明彼此的同等地位,設法讓對話繼續進行等。因為女人都通過對話來追求社會需求,所以傳統上被認為屬於女性的對話通常都會含有同情及同理的陳述——「這一點我感同身受」、「我也有相同的遭遇」——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女人也傾向於通過提問請他人分享信息:「你覺得怎麼樣?」「你下一步會怎麼做?」女性看重經營關係,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女性的談話通常有點缺乏效率和猶豫不決。「這只是我的想法……」和較為明確的「我的觀點是……」相比,前者顯得較不可能去妨礙另一名對話中的夥伴。

  【章節名稱】第六章 非語言溝通:超越字詞之外的信息

  【閱讀感受】運用語言的能力並非人類天生,在語言之外,我們也通過表情、手勢等軀體語言來溝通。書中將這種超越字詞之外的「非語言溝通」定義為「通過與語言無關的途徑所呈現的信息」,將手語、文字、等排出在外,認為「所有的行為都具有溝通的價值」。我們的點頭、搖頭、擺手、嘆息、微笑、撫摸等動作與表情,均是構成日常非語言溝通的一部分。本章節對非語言溝通的特徵、功能、主要元素及類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有助於幫我們了解非語言溝通的實質,運用這種本身就十分豐富的溝通方式來處理好我們的人際關係。在中國這樣一個國度,我們都知道,古代女子的一顰一笑、一遮一掩,便是她們傳達內心情感、對人事看法等信息的重要途徑。而中國的古詩文里,也蘊藏著大量的非語言信息。

  【精彩觀點】

  1.(P216)非語言溝通的三種價值:認同管理(營造自己的形象)、反映和塑造(我們與他人的人際關係)、傳遞情緒。

  2.(P217-219)語言與非語言溝通在溝通的每一個動作中都是緊緊相扣的兩個因素,非語言行為可以藉由幾種與語言行為的關係而運作:重複、補充、替代、強調、調整、矛盾。

  3.(P222-223)影響非語言溝通的元素:性別、文化。

  4.(P225-241)非語言溝通的類型:(1)身體動作。包括:身體定向,姿勢,手勢,表情與眼神。(2)聲音。(3)觸碰。(4)外貌。包括:生理吸引力,穿著打扮(衣著可以傳遞的信息如:經濟背景、經濟水準、教育背景、教育程度、老練程度、成功程度、道德人格、社會背景、社會地位、可信賴程度)。(5)物理空間。包括:距離性(親密距離:0.5米之內;個人距離:0.5-1.2米;社交距離:1.2-3.6米;公共距離:大於3.6米)、領域性。(6)物理環境。(7)時間。

  【章節名稱】第七章 傾聽:不只是聽見

  【閱讀感受】我們常說,傾聽是一種美德。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相互的,這個世界上有「訴說」的需求,也有「傾聽」的需求,善於傾聽和善於訴說,有時候同樣重要,只有「說」的世界,無法形成雙向的溝通。同時,我們對世界的單向傾聽,也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有助於我們了解這個世界。書中給出了一項針對大學生的研究結果,在他們的溝通時間中,平均有11.4%的時間花在書寫上,16.1%的時間花在說話上,17.1%的時間花在閱讀上,而傾聽的時間則多達55%。而傾聽的信息的來源,主要為大眾媒介和人際溝通,分別占所花時間的27.9%和27.5%。然而,「傾聽,不只是聽見」,傾聽本身就包含了對信息的處理,如果無法有效地處理和理解所聽到的信息,人際交往就會出現障礙——因此,傾聽是有豐技巧、有規則的。

  【精彩觀點】

  1.(P249)傾聽的定義,至少在人際溝通角度,是解讀別人所說信息的過程。這裡我們需要注意由於傾聽是對講話的回應,所以非語言的維度也要包含其中。

  2.(P249)聽與傾聽的區別:聽是聲波傳到耳膜引起做振動後聽覺神經傳送到大腦的過程;傾聽是大腦將這些電化學脈衝重構為原始聲音的再現,再賦予其意義的過程。

  3.(P252-254)傾聽過程的元素:聽到,專註,理解,回應,記憶。

  4.(P255-257)無效傾聽的類型:虛偽地傾聽,自戀地傾聽,選擇性傾聽,隔絕性傾聽,防衛性傾聽,埋伏性傾聽,魯鈍地傾聽。

  5.(P257-259)造成無效傾聽的原因:超負荷的信息,心不在焉,飛快的思想,努力,外在的噪音,錯誤的假定,缺乏明顯的益處,缺乏訓練,聽力的問題。

  6.(P260-261)如何做到有效傾聽:少說話,擺脫注意力分散,不要過早評斷,尋找關鍵意思。

  7.(P262-280)傾聽反應的類型:(1)借力使力。即:順水推舟地讓說話者繼續自己的話題。(2)問話。包括真誠的問話、虛偽的問話。虛偽的問話包括:給說話者設圈套的問話,附加問句,實為陳述的問話,帶有隱蔽計劃的問話,尋求「正確」答案的問話,基於未經核實的假設的問話。(3)釋義。即:傾聽者將自己所解讀的信息重新說一遍的做法。(4)支持。(5)分析。指傾聽者對說話者的說話內容加以解釋。(6)忠告。即通過向對方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達到幫助對方的目的。(7)評斷。即用某種方式去評價別人的行為和想法。(8)選擇最佳的傾聽反應。需要考慮的有:性別、情境、對象、自己的個人風格。

  【章節名稱】第八章 溝通和關係的演變

  【閱讀感受】人與人之間因各種需求而建立關係,關係的維持與人的外貌、彼此的相似性、人格特質上的互補等因素密切相關。本書認為,人際關係的演變有階段發展模式與辨證張力模式兩種,一種模式認為人們在聚合期和離散期中的各個階段呈現出不同的溝通特徵;後一種模式認為在每個階段中,人們都必須處理許多彼此不同又不相容的需求。這兩種模式都有一些特性,如都會產生變動、都受文化影響、都必須維持等。此外,溝通具有兩種向度,分別為內容、關係向度,且關係向度的溝通可以同時包括語言與非語言的。這一章內容有助於我們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到溝通中的人際關係演變。

  【精彩觀點】

  1.(P286-292)影響我們選擇夥伴、建立關係的因素:外貌,相似性,互補性,相互吸引力,能力,坦露,接近,報酬。

  2.(P293-305)人際關係的演變模式:(1)發展的觀點:初始階段—試驗階段—強化階段整合階段—分化階段—各自階段—停滯階段—逃避階段—結束階段。(2)辯證的觀點:聯繫和自主;公開和隱私;循例和新奇;經營辯證的張力(否認,無所適從,交替、分割、平衡、整合、再界定、再證實)。

  3.(P306)關係的特性:關係是經常變動的;文化會影響關係。

  4.(P308-310)關係信息的類型:親切感、即時性、尊重感、控制性。

  【章節名稱】第九章 人際溝通中的親密關係

  【閱讀感受】親密關係包括家人、朋友、戀人之間的關係,每一種關係中的親密程度都是不同的,我們所要做的,是選擇適合的策略和方式,來維護好這些關係,並在關係出現危機時,進行及時地修復。

  【精彩觀點】

  1.(P316-317)親密的四個向度:身體的;智力的;情緒的;共享活動。

  2.(P323-325)家庭溝通的特性:家庭溝通是形成性的;家庭溝通是由角色驅動的;家庭溝通是自發的。

  3.(P326-327)家庭系統,是互相依賴的,通過溝通顯現,其結構是嵌套的,家庭的意義大於各個部分的簡單疊加。

  4.(P327-329)根據家人之間的談話取向、遵從取向的四種組合方式,可以得到四種不同的家庭溝通模式:一致型(兩高)、多元型(前高後低)、保護型(前低後高)和放任型(兩低)。

  5.(P331-332)友誼的類型:年輕的和成熟的;長期的和短期的;關係導向的和任務導向的;高度坦露的和低度坦露的;高度義務感和低度義務感;頻繁接觸的和偶爾接觸的。

  6.(P342-343)戀人們用來保持溝通滿意度的五個策略:(1)積極性。(2)開放性。(3)保證。(4)社交網路。(5)共享任務。

  【章節名稱】第十章 增進溝通氣氛

  【閱讀感受】這一章從更微觀的角度來談溝通中的一些問題,包括如何區別溝通中的不肯定信息、異議信息、肯定信息;告訴我們如何分析溝通中的防衛行為並找出原因及對策;提出完整而清晰的信息包括:以提問來描述行為,至少提出一個解釋,表達說話者的感受,描述情境的結果個說話者的意圖。書中給出了很多的案例片段,幫助我們分析溝通出現障礙的主要原因及解決的對策,引導我們進行良性、正確的溝通。

  【精彩觀點】

  1.(P356-357)七中不肯定信息的類型:視若無睹、插嘴、各說各話、岔題、無人情味、含糊其辭、表裡不一。

  2.(P358)異議信息:攻擊、抱怨、爭辯。

  3.(P359)肯定信息:重視、承認、贊同。

  【章節名稱】第十一章 處理人際衝突

  【閱讀感受】在日常生活中,人際衝突在所難免,幾乎每一個人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人際矛盾,我們學習本書的最終目的,正是要將其運用到生活中,來解決我們所遇到的人際溝通難題。因此,書中分析了四種衝突的類型,以許多實際的例子進行剖析,指出在合作中尋求雙贏的重要性,「合作」即表示同時高度關心自己和別人,而不是用「我的方法」或「你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他們重視的是「我們的方法」,因此,最佳合作狀況會帶來雙贏,大家都從中得到自己想要的。

  【精彩觀點】

  1.(P395):衝突的定義:「至少兩個相互依賴的個體在實現他們目標的過程中,其中一方察覺到了彼此目標的互不相容、資源的不足和來自另一方的阻撓,並通過鬥爭的形式表達出來。」

  2.(P398-408)衝突的類型:(1)逃避(雙輸)。(2)調適(一輸一贏)。(3)競爭(一輸一贏,有時會轉成雙輸)。(4)妥協(部分雙輸)。(5)合作(雙贏)。

  選擇溝通的時候,需要考慮以下幾點:關係、情境、對象、你的目標。

  3.(P410-411)破壞性的衝突模式:批評、防衛、蔑視、迴避。


我的結論先擱這兒:這是一本板磚。

說上話是緣分,說好話是技巧,說對話就是一門藝術了。

  祖宗有句話,忠言逆耳。第一次聽這句話,是我小學看《還珠格格》,皇后聽了容嬤嬤唆使要除掉紫薇,被皇上反諷,她就說「忠言逆耳利於行」。從那時起,我的腦海里就把「忠言」和容嬤嬤手上的鋼針划上等號,似乎好話都是不好聽的。長大後發現,原來不是這樣,不好聽的話可以說的很好聽,批評的詞也可以說成表揚的話,那什麼你全家也可以是親切慰問父老鄉親。於是我和朋友們有了一項共識:有些人明明就是情商低,卻非說自己是心直口快。只能說,他們需要「溝通的藝術」。

  會說話的人分兩種,一種是技巧型,他們平時嘴皮子溜,擅長哄大家開心。比如朋友圈裡左右逢源的小年輕;或者因職業需要而臉皮厚的銷售員;或者更專業一些的語言藝術家,又稱相聲演員。我們尊稱為「相聲表演藝術家」,說得好的就去開德雲社了。

  另一種會說話的人,反而不是天天叨逼叨。他們有選擇地說一些合時宜的話,這類人屬於智慧型。他們的智慧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對誰說話,說什麼話,怎麼說這些話,以及什麼時候說這些話。每次都能恰如其分,也能達到目的。這就是「藝術」的級別了。

  《溝通的藝術》這本書就像一個智慧型語言藝術家,它按照交流場合、對象、目的等,總結出了各類交流中的困境和解決方法。包括「非語言溝通」和「傾聽」兩個容易被忽視,但實則很重要的部分。這兩方面書里說的挺有道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讀後感。

  先說「非語言溝通」。有的時候你不用說話,肢體語言已經能說明一切。比如皺眉,比如白眼,比如咬牙切齒,比如你聽領導說話時不由自主流露出的各種表情。這些表情,就像lie to me一樣,被貼上「不爽」「想掀桌」或「老娘不幹了」的標籤,被領導收入眼底。於是你和領導不用語言交流,就達成了一次完美的溝通。用《溝通的藝術》里的說法就是:你流露出了超越字詞之外的信息。非語言溝通主要是傳遞一種情緒,這種情緒可能是「我愛你」,也有可能是「滾丫的」。關鍵看你的表達方式,以及接收者的情商。有時都教授一個無意義的眼神,在你眼裡也勝過無數次小瀋陽的示好,儘管他倆長一張臉。

  所以說,溝通也可以是不說話只看臉的。

  接著說「傾聽」。《溝通的藝術》給出了一個我很認同的定義:傾聽——不只是聽見,還是要解讀別人所說的信息。聽見,就是不要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別拿糊弄你媽那套糊弄自己。有些不中聽的,我一般真不愛聽,也不去聽。特別是來了香港之後,大家都告訴我:做人嘛,開心最重要啦。但這屬於聽了忘,而不是不去聽,畢竟真的有「忠言逆耳」。

  遇到所謂的「忠言逆耳」,只有自己去分析判斷,這點就是定義里說的「解讀信息」。通過自己的分析判斷,想想他到底要說什麼。但並不是要你過度聯想,比如魯迅那個「我家門口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外一棵也是棗樹。」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字數不夠為了騙稿費嘛。

  喜歡過度解讀信息的有三種人,第一種就是中二階段愛幻想的小姑娘,收到男生小紙條時,腦洞之大可以演interstellar;第二種是當今的媒體,任何的細小信息都不會放過,一個勁兒刨根問底,似乎每件事都有驚人內幕;第三種,粉絲團,特別是cp黨。在本書「傾聽」這章給出了一個恰如其分的中間地帶,強調「心無旁騖地傾聽」,也就是把別人的話有意識的、審慎的去聽。杜絕「選擇地傾聽」「防衛地傾聽」或者「虛偽地傾聽」。

  這些要說起來就很多了,大家還是自己去看吧。《溝通的藝術》這本書很全面、很詳細地給出了各種情境和思考。它更像一本教科書,每章節開始都給出學習本章的目的,在中間藉助圖片、漫畫幫助理解,結尾還有影視劇作為例子。如果有老師輔導,應該還會事半功倍。無奈這個速食時代,140字的微博都有人一掃而過,這428頁的書又有多少人可以看完呢?

  以至於我和我室友一起花了一個月時間研讀,每次跟爹媽、男友、領導談不攏的時候,我們都覺得應該看看這本書,找找自己的問題。似乎只要全部看完,我們就能成為真正的交流大師。這本書無論從內容、排版、裝幀,還是厚度上看,更像家中必備的工具書。(而它確實和《拉丁語入門》《世界藝術史九講》《古希臘語入門》《生態學》《古社會學理論》編為一個系列,我也確實計劃將它和家裡的《認識藝術》擺在一起……)

  當然,我覺得大家都應該有一本《溝通的藝術》。如果你熟讀了裡面的內容,就可以把褲腰帶勒高一點,談笑風生。如果你沒來得及讀完,更是居家旅行必備。跟人一言不合吵起來的時候,別急,請淡定地拿出這本書,直接砸到他臉上,相當於兩塊板磚呢。


 這本書不錯啊,給大學生看的通識教材。很適合未出校門的學生、職場新人和死宅以及社恐!

之前的時候看到過一道面試當中人際溝通的題目:

你是單位的新人,領導安排給老同事老王一項任務,老王說三天能完成。結果老王要出差,任務轉交給你,你一天就完成了,領導當著大家的面重重表揚了你。老王很不高興,你怎麼辦?

   是啊,你能怎麼辦?好尷尬。也許你並沒有刻意表現,也許老同事確實效率不高,但因為領導表揚了,分出了高下,這梁子似乎就結下了。假裝什麼都沒發生嗎?老王會不會覺得這新人不知天高地厚,來了就急著表現,想踩著別人往上爬?主動去找老王解釋,去給他的三天找借口找台階嗎?似乎也不好,畢竟人家老同事又沒當面把你怎麼樣,萬一你去解釋,人家說哎呀,我沒事兒,給我解釋幹嘛。或者覺得你是來居高臨下地指揮老同事該怎麼辦事了。你怎麼辦?

真是越想越複雜,一個頭頂三個大。

   所以講真,溝通到位真的很難。有些事情並沒有純粹的黑白,就在那麼一瞬間發生了,任何後果都需要在未來的溝通里取得化解。大部分人在日常中並不會理性客觀地看待所有狀況,特別是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的時候。因此,掌握說話的藝術,把握眾人的心態,不誇張地講,是一門近似於魔術的學問。

  《溝通的藝術》這本書,就是從一個個細微的角度,試圖去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溝通的奧義。往淺里說,這是一本說話指南;往深里說,這本書旨在教會大家如何重新對自己準確定位。 這本書我看得挺慢的,因為有很多理論的東西。但其實寫得也很好玩,舉了不少對話的小例子。看完這本書,我感觸最深的一點是,現在因為大家越來越多地在線上建立聯繫,情緒和內心的外在表達都會變得更加單一、模式化。現實中的很多時候,把握不了交流的正確尺度和得體的方式,不是太熱情親密,就是太冰冷疏遠,往往搞得身邊人莫名其妙,自己也會經常覺得不舒服。舉個栗子,身邊有做網店的朋友,在現實中和大家講話也會「親」不離口,時不時還要向大家推廣她家的「寶貝」。本來她做的其實是零食和潮牌的衣服,大家都很感興趣,但是一問她她就很公式化地滔滔不絕說一大堆「產品說明」,饒是再有心想買,也覺得買她的和別人的沒什麼區別。還有另一個朋友,在網上各種論壇和貼吧混得比較開,網路用語無所不知,生活中每次大家聚會,他都會開一些「你懂的」的玩笑,一句話十個詞有五六個我們都沒聽說過,怎麼可能和他有會心一笑。而他也從來不解釋,有人問他XXX是什麼意思他都大驚小怪地說,這個你都不知道嗎,這個最近很流行啊。時間長了他講話大家也就真的只能跟著敷衍地笑笑了。

  所以在我看來,溝通不僅是要選擇講對的內容,更還是要學會表達的方式。書裡面也有講如何在不同場合選擇不同的語言,比如說,有些時候簡潔的語言最能有效傳遞信息(比如工作彙報或者新聞傳達),而另外一些時候適當的放慢語速、豐富表達則會讓對方更加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大部分的社交場合和與不太熟悉的人進行大信息量的交流)。對於日常工作中需要經常和人打交道的一些崗位來說,和客戶該如何溝通,和領導該如何溝通,和同事該如何相處等等,與不同的人說話都需要掌握不同的技巧。

書里還特別提到了傾聽的重要性。作為被動的一方,如何向對方表達尊重和理解,有的時候真的是只要表現出有足夠認真聽就夠了。我們身邊一定都會有這樣一個好朋友,她也許在大部分場合都很沉默,都不太起眼,可是你會想要把所有的開心與不開心都和她分享,所有難過與痛苦的瞬間都會想和她傾訴。能讓人這樣地去信任,我想也是一種成功的無聲溝通吧。

  我是作為死宅代表來推薦這本書的。人類的心思好難猜。我平時是個很嘴笨的人,經常心裡急卻發不出勁兒來。有的時候明明一直在踏踏實實地做事,可是自己的努力並沒有被別人看到,反而因為溝通不良,有時還會讓別人有種「這個人平時都在做什麼」的誤解。溝通類的書也看了一些,有趣的不多,而且很多紙上談兵的內容,是無法在現實中實踐的。後浪這次出的這本書,一方面本身就是經典,敘述直白有趣,但讓我覺得最妙的一點,是它能讓我時常反省自身,先去克服自己情緒方面的一些問題:比如不自知的武斷和想當然、對大面積人群社交的恐懼、和講話前大腦里的一片空白等。只有對於自己的劣勢進行了精準的定位,才能在今後不斷改善。然而向任何問題一樣,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多實踐」咯。對於我們社恐界的重症患者而言,雖然不求能有八面玲瓏的眼力見兒,但至少要能做到懂事有禮貌,展示出對說話對方的一種關注。

真的沒什麼好辦法,只有不斷厚著臉皮硬著心腸去努力和現實世界裡的人們建立起聯繫,才能最終走出死宅界,成為奔走在陽光下的現充啊。


《溝通的藝術》和《極速前進》

  在讀《溝通的藝術》這本書之前,我正在追看一檔明星真人秀節目《極速前進》。

  鑒於《溝通的藝術》書中所說的,學習如何進行溝通,其目的不是為了掌握理論知識,而是進行應用。付諸實踐、進行操作,這樣的應用有兩種,一種是自身實踐,另一種則是從他人的實踐中進行總結。自身的實踐應用,需要時間的積累,拿來作為論據難免有所缺漏。難得的是,《極速前進》中八組選手,也算是一個微型社會,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樣本多樣化,取材也算是較為豐富全面。

  個人以為,一組選手想要在八組選手中得勝而歸,固然有各種內因外因作用,比如智力體力、比如運氣,但是,溝通,在求勝的過程中卻也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尤其是,在兩個人、並且是只有兩個人的情況下,要想實現同一個目標,這兩個人之間必須交流無障礙、必須齊心協力,溝通失敗會導致任務的徹底失敗。

  最明顯的例證就是辰亦儒和周韋彤一組,在雅典及前面各站中,周韋彤是任性自我,辰亦儒是無可奈何,缺乏溝通帶來的後果是情形越來越惡化,辰亦儒不信任周韋彤,什麼任務都要親歷親為,如此,不但浪費時間,更增添了完成任務的難度。後來,周韋彤在雅典大爆發,指責了辰亦儒對自己缺乏信任,辰亦儒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雖然節目對這一段溝通的過程並沒有詳細剪輯,但是我們看到的是,雙方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隨之而來的是,在雅典的下一站,兩人之間的配合默契了許多,辰亦儒給予了周韋彤充分的信任,雖然兩人最終難逃被淘汰的命運,但是他們完成任務的效率無疑是突飛猛進。

  辰亦儒和周韋彤之間的溝通障礙,事實上還涉及到溝通的另一個重要方面。

  正如《溝通的藝術》一書中所說,如何才能成為一名溝通高手呢?會溝通,不是說你同對方說說話就算是溝通了的。溝通,需要你依據情境而定,要明白溝通的目的,要對溝通的對象有認知,要有同理心等諸多因素。

  辰亦儒和周韋彤在這個真人秀中是第一次見面,彼此對對方一無所知,自然存在溝通障礙。這就像是一個盲點,彷彿立於無邊無垠的沙漠之中,要想走出沙漠,我們必須知道自己身在何方,要往哪個方向前進。我們要實現自己的溝通目的,就必須先知道自己的溝通對象是誰。

  但是,很多時候,這個知己知彼卻很難做到,既需要考慮到彼此之間的關係,又需要有同理心,能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

  拿鍾漢良兄妹和張鐵林父女這兩組做比較。

  比賽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任務,鍾漢良都是推給妹妹Jackie來完成的。這種血緣上的親密關係,讓鍾漢良少了一些男人需要擔當的精神,不像小白,時時記得照顧妹妹般的關曉彤。妹妹Jackie在完成任務時會有一臉不屑的表情,也會訝異地發現原來哥哥會做這個會做那個。如此,在最初的時候,鍾漢良和Jackie兄妹之間顯然也是存在溝通問題的。但是,幸好Jackie有著一種基於血緣關係的體諒與理解,並且鍾漢良善於自我總結,這就是《溝通的藝術》中所說的如何具備溝通能力中的另兩點——同理心和自我監控。

  我覺得鍾漢良在這個真人秀中除了表現出了一種拼的精神、一種能夠放下偶像包袱苦幹實幹的精神外,更讓人欣賞的是,他有著自我監控的能力。《溝通的藝術》中對「自我監控」定義為「觀察自身的行為並藉此調整自身行動的過程」,要求「自我監控者能將自己的意識部分地抽離出來,並以一種超然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所作所為」。在《極速前進》中,無論是做任務的過程中還是在任務後的採訪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鍾漢良在不停地總結,總結別人的優點以及自己的不足。說實話,我覺得一個人,要想做到以一種超然的眼光客觀地看待自己,其實並不容易。很多人對自己的評價往往是不客觀的,不是自視甚高,就是自視甚低,這些,都是妨礙溝通的因素。(因此,這裡再插一句題外話:《溝通的藝術》P.45將「self-esteem」翻譯為「自尊」,我覺得有失偏頗,是不是意譯為「自我評價」更準確些呢?)

  接下來的旅程中,我們會發現鍾漢良兄妹之間的溝通明顯提升了許多,鍾漢良擔當得更多了一些,更像一個哥哥。節目組並沒有過多表現兄妹之間是如何緩解那二十年的陌生的,但是,正如《溝通的藝術》中所說的,言語交流並非溝通的唯一方式,溝通是可以通過交談、也可以通過肢體接觸這些其他方式進行的。我們看到的是:在印度發糞圖牆後,妹妹會給鍾漢良擦臉;在韓國生吃魷魚時,鍾漢良會給妹妹遞紙巾。並且兄妹二人,一個會在微博上說這一段旅程無數次地呼喊你的名字,另一個則說這幾個月說的話比過去二十年說的話加起來都多。

  但是,亦如《溝通的藝術》中所說,有時候,親緣關係也不能帶來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度。這句話的意思,恰好解說了張鐵林父女之間最初的狀況。彼時的張氏父女,大約除了血緣關係外,彼此之間的關係並不比辰亦儒和周韋彤這組陌生人更親密,甚至還有那麼一點兒因為親情的隔閡所產生的誤解與怨念。誠如張鐵林自己所說的,父女之間不是你給了錢就行了的。這種因為某些不為外人所知的原因而導致的淡漠的親情需要培養,這正是張鐵林帶女兒來參加節目的原因所在。

  其間,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個片段是,當女兒拒絕跳傘時,張鐵林頗有些手足無措,什麼話都不敢說出口。周韋彤在網上引起別人厭惡,原因之一就是周韋彤過於隨性,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開口之前並沒有深思熟慮。《溝通的藝術》一書中說,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都是沒法收回的,所以溝通之前,必須知道自己說的到底是什麼。張鐵林比周韋彤經驗豐富,面對女兒的退堂鼓,張鐵林自己說,什麼都不能說也不敢說,因為你讓她跳是錯,不讓她跳也是錯。按照《溝通的藝術》中的理論來說,這是因為溝通雙方之間背景不同,並且有陌生的隔閡,無法對症下藥。類似的情形,鍾漢良就可以直接推Jackie上前。顯然,在參加節目前,鍾氏兄妹之間的關係親密度要遠勝於張氏父女之間的關係親密度。而親密度這個詞亦是《溝通的藝術》一書中所強調的應當採取何種正確的溝通方式的判斷標準之一。

  溝通並無固定的模式。溝通也並不代表你一下子就可以溝通成功。

  在第一次聯合反轉的時候,三組強隊為了避免自己被反轉,就必須聯合起來,將己方這三張絕大多數的反轉票投給其他兩組中的一組。這時,李小鵬夫妻提出反轉鄭伊健陳小春組,但是遭到了另外兩組的拒絕。也就是說,這個時候溝通出現了問題。如果溝通就此結束,那麼的確是勝負難說。在目標一致的情形下,若無意外,溝通還是比較容易進行的。所以,最終這三組一致投票決定反轉辰亦儒周韋彤組。但是在第二次聯合讓路時,李小鵬夫妻再次提出結盟,卻未能實現。這次的溝通存在種種問題,比如小白關曉彤對鍾漢良兄妹心存感恩——李小鵬夫妻沒有搞清楚溝通對象小白關曉彤的背景問題,比如小白關曉彤復活過來以後雖然心中有求勝的慾望但是更多的是重在參與的淡然——小白關曉彤與李小鵬夫妻之間目標並不一致。因此,溝通雖然並不一定能夠帶來成功,但是溝通前如果不做足功課,溝通的成功率必然較低。

  另外一點,在這參賽的八組中,我覺得從頭至尾,彼此之間溝通最無障礙的應該是李小鵬夫妻二人,李小鵬不想做潛水任務時會直接告訴李安琪,李安琪需要靜靜地完成任務時也會直接和李小鵬說——Don』t talk to me.誠然,夫妻之間的親密度要比其他關係的親密度更勝,但是只要留心一下他們之間的溝通方式,也會發現,目標一致(冠軍)、肢體接觸(親吻)、言語交流(鼓勵)這些要素比比皆是。

  總而言之:

  其一,雖然《溝通的藝術》中說,溝通不僅僅可以口頭進行,還可以通過書面的方式進行,但是我覺得,如果沒有可視這部分資料的參考(你可以看見對方的動作、表情等),溝通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誤解。沒有什麼交流方式比面對面的交流更能有效地實現溝通的效果。

  其二,雖然溝通的目的並不一定能夠實現,但是要想有效地進行溝通,實現自己的目的,必須先做足功課,明確溝通的目的,了解對方的背景,知道對方的需求,有的放矢。

  其三,即便是親人之間,親密度往往也並不如自己想像得那般Ok,所以,切勿濫用親情。而友情或者其他情感的親密度的判斷,更需慎重。

  其四,若想實現共鳴的效果,讓溝通有效地進行,同理心以及自我監控必不可少。但是,能做到這兩點的人,真的很少,大家且行且磨練吧,練成功了,你就是小哇男神。

  其五,凡事過猶不及,適可而止。溝通亦是。溝通並非強求而來,若是強求,反而效果越差。


這書側重於從心理、情緒等維護進行分析。

剛翻完的時候正好遇到一個場景,早上出門晚,公交車很堵,中間站司機停車後根本沒法上乘客,但司機還是堅持每站停車,耽誤不少時間,車上乘客怨聲載道,最後吵了起來。

按照書中提到的枕頭法實驗了一把。

  (站在車上乘客的角度)

  立場一:我是對的,他是錯的。

  早上時間很緊,都著急上班,我認為你不應該這樣耽誤大家的時間。

  立場二:他是對的,我是錯的。

  司機是對的,公交公司有規定,每站必須停車開門,不能讓車站乘客等太長時間,否則他們會投訴,他應該停車。

  立場三:我們都對也都錯。

  我們都有道理,早上時間是不應該耽誤,但司機也有道理,車站乘客冬天等車本就很冷,而且公交公司規定是應該遵守。

  立場四:這件事其實不重要。

  其實這也不是多大的事,吵只會耽誤更多時間,而且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立場五:四個立場都有真理。

  基於四個維度的考慮,我發現,吵只會激化矛盾而不能解決問題,可以考慮通過別的途徑來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針鋒相對。

  同理心是經驗別人觀點的一種能力,同理心與同情心不同,同理心比較能接近別人的經驗,也不需要贊同或者可憐對方。枕頭法是增強同理心的方法之一,它包含用五種觀點看待同一項議題。

以下是某友鄰的神回復:

然後你開始學會,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然後你慢慢發現,吵架除了發泄以外沒有任何幫助;

然後你嘗試著用玩笑或者樂觀的方式去應對麻煩;

然後你發現,世界還是不錯的,完全取決於你用什麼方式。


1. 這本書到底怎麼樣

我認為這是一本很好的書。

簡介上說這是一本心理學的教材,可是我通讀之後,發現的理論解釋的都很基礎,沒有特別複雜的概念。而且裡面有不少可操作性比較強的溝通技巧,如知覺檢核、自我袒露、斷句、枕頭法等,當參考書/自學材料/睡前讀物都不錯。

2. 12版和14版有什麼區別,哪個版本比較好

忘記哪裡看的了,前面幾次的改動可能比較大,增增刪刪,後面的似乎是添加/替換了一些真實生活中或影視劇中的案例。(畢竟這種東西比較有時效性)。豆瓣這個書的條目下有試讀下載~不過讓我選的話,我肯定要最新版的,後浪大學堂這一系列的都做的挺不錯的。

3.我看完書之後自己分析的一些溝通中出現的問題

案例一

周末去朋友家玩,碰巧他媽媽在家,我就被這個阿姨拉著聊了很多和年輕人溝通的問題。她說自己做了一輩子的培訓,接觸過不少人,到哪裡都有很多人願意和她談自己遇到的問題,但是每次她把總結出的人生經驗一遍遍告訴孩子的時候,孩子卻特別不領情,根本不想聽。當時我剛看過《溝通的藝術》中關於家庭的一章,就聊了一下自己的看法:當這位阿姨去講課時,台下的聽眾無形中就給她增加了好多光環,但是在家庭談話中孩子的第一反應不外乎是「這個老啰嗦」,她也無法避免給孩子貼上「不夠獨立」、「需要照顧」的標籤。孩子們在努力追求獨立平等(書中說18~25歲)的同時,父母卻還沒有完成轉變,仍然選擇以前的溝通方式,衝突就會產生。解決辦法書中也說了,就是改變溝通模式,不過,實話說挺困難的。。。

案例二

一個傳播很廣的段子:我愛吃蘋果,你卻送我一車香蕉;我吃不下香蕉,你就說自己把一切都給我了,問我還想怎樣;其實,我想要的就是一個蘋果而已。段子里,不僅「你」沒有選擇恰當的方式表達愛,「我」也沒有表示出自己的喜好,這種信息錯位的溝通自然不會達到最初的目的。對於不同的情境和對象,只有運用恰當的方式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至少不會起到反作用。不幸的是,很多戀愛中的女生經常念叨這些段子,有些還覺得「他愛我,所以他應該知道我想的是什麼」。(所以,男生呢要多去琢磨,女生也要主動去說)

案例三

其實這不算案例,只是糾正了我的錯誤印象。

信息的錯位會導致溝通的中斷,進而導致關係系統中的衝突。書中舉出了喬伊斯·霍克爾和威廉·威爾默特為衝突下的定義:至少兩個相互依賴的個體在實現他們目標的過程中,其中一方察覺到了彼此目標的互不相容、資源不足和來自另一方的阻撓,並通過鬥爭的形勢表達出來。感覺上,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衝突是有害的,有且僅有不正常、不健康的關係中才會產生衝突。書中「衝突是自然的,也可以是有益的」這樣的言論,剛開始讓我有些吃驚。後來想想出現衝突很自然,畢竟隔著兩層腦殼,我們不可能像三體人一樣想什麼對方直接就明白了。衝突會暴露問題,如果繼續跟進解決問題,確實是一件好事。


溝通焦慮者的福音

看這本書是因為察覺到自己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也許不能一概劃撥到溝通的範疇里,但好的溝通應該能很大程度上解決一些問題。這也是我在閱讀這本書時的期待之處,收穫或多或少。

   問題一:呆板的溝通者

   成功的溝通者總是恩能夠針對不同的刺激做出多樣的反映,彷彿擁有豐富的反應庫,可以讓自己圓通而得體。與之相反,若在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對象都只有同一種應對方式,就差的多了。

  有時會發現自己太過內斂,時常過於平淡,安靜,給人的感覺應該就是一個有乖無巧的形象吧。之前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對,但現在覺得自己不滿足於現狀的話至少可作以下努力:

  1. 嘗試積極的溝通,內斂,安靜啥的其實會極大地強化消極的溝通形象,甚至安靜本身便會傳達出對溝通的迴避態度,並不是說出口的話才是溝通,沉默本身便是向外傳遞信息。

  2. 知道不同場合中自己被期待的角色,扮演好它。古人說,見人說人話,誠不欺人。溝通對象不同,自己就不能以不變應萬變。記得微博上有一個段子:60後,70後,80後,90後,00後,一家幾代人在聊天。我很佩服那個中間負責給60後裝乖,給70後賣萌,給80後扮成熟,給00後裝同齡人的90後。你們真的是人類溝通的橋樑。真是太貼切了~

  3. 給予溝通對象足夠的尊重,樂於傾聽也可以是一種溝通。都說推己及人,溝通也是一樣。其實想想自己喜歡和什麼樣的人溝通就可以反推出自己應該怎麼做了。就自身而言,有共同愛好的話題自然最好不過,如果沒有,那麼能帶著興趣傾聽,給予一定回應就很好。

   問題二:輕度溝通焦慮患者

   溝通沒有標準模式可循,好的溝通不一定就要巧舌如簧,舌燦蓮花。事實上,每個人的溝通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性格的因素極大,天性開朗外向的人占很大便宜,但不同的性格都可以發展出適合自己的良好溝通氛圍,所以無益的焦慮可已矣。

   因為挑剔自己性格當中過於沉靜的部分,所以總是希望自己在話題中能表現得更有活力,或者更能跟得上腳步,但果然合腳的鞋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撇去一些浮華不切實際的技巧,一些基本的原則也能讓人在溝通中受益。

  1. 營造良好溝通氛圍。溝通氣氛指的是關係當中的情緒氛圍,存在於人與人之間共同活動的那股氣氛遠比活動本身來得重要多了。尤其是女生,能福爾摩斯般地從回復的「嗯嗯」和「嗯」中,嗅到區別。加一個表情,少一個語氣詞也是學問。好像有點偏了。。。

  一段關係中的氣氛,取決於人們相信自己在其他人心中受重視的程度。肯定的溝通依賴於肯定信息,總結就是你很重要、你算數、真有你的。

  2. 只是描述問題,而不摻雜評論。在衝突發生時,就事論事,不擴大矛盾,不將自己對對方個別行為的不滿擴大到對其性格品質的攻擊,實乃解決矛盾的第一要義。此外,陳述自己的觀點時,應綜合說明白各方面信息,包括對方的行為、自己對該行為的解釋、自己的感受,行為的結果,自己的意圖,至少5因素。

  3. 儘可能減弱自己在溝通中的防衛心理。對方的優越感,批評等容易引發防衛心理,而防衛是最具毀滅性的的溝通類型。感覺自己產生防衛心理時,不要分分鐘撕逼,從1數到10,可以運用上述5因素實行清晰戰略,或是一種保留面子的迂迴戰術,順著對方的批評,找出更多的信息,有則改之,無則再說。

   看完書後也看了別人寫的書評,覺得處於不同階段的人,從書里獲得啟發也不同,且自己的閱歷越深厚,從書里得到的啟示也越多。希望以後,當自己經歷了更多之後,還能再拿起這本書,那時又會有新的收穫,很期待。


語言是下水道 好好溝通才能建造巴別塔

「我不敢告訴你我是誰,因為假如我告訴你我是誰,你可能會不喜歡這樣的我,而那卻是我的全部。」

  這是《溝通的藝術》一書里提到的例子,雖然它出現在一個小章節里,但在我看來卻講出了在我們在溝通里我們最在乎的問題。

  「語言就像下水道:只有在出問題的時候我們才會去注意它」,即便人類只用一種語言交流,巴別塔也只能存在於《聖經》中,因為「意義不在字眼裡,而在心眼裡」。語言的力量有時候很大,一句話可以讓你哭,一句話也能讓你笑,一句話可以捧你上天,一句話也能拉你下地獄,一句話可以讓人愛上你,一句話也能讓人恨你。

  我們與人溝通,總希望獲得別人的喜歡,希望留給別人好的印象,希望自己說出來的都是金玉良言,然而事與願違的是,我們一邊委屈自己說違心的言語,一邊又總是受到情緒、慾望、文化、環境的干擾,時常弄巧成拙,不知所云。

  生活中,我們無心的言語會在無意間傷害最親的人;職場上,我們隨口的玩笑會不知不覺得罪上司同事;愛情里,我們總自以為是想入非非將兩人的信任逼入死角……

  《溝通的藝術》這本書,正如其「看入人里,看出人外」的副標題一樣,以「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的形式,將「人際溝通」這一大課題系統而有趣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如果我們認為與人交談就是人際溝通,那就狹隘了。

  如果我們把語言的功能僅僅是當做傳遞信息的載體,那就無知了。

  如果我們讓善意的謊言備受苛責,那就刻薄了。

  如果我們不重視給出自己的傾聽反應,那就失態了。

  如果我們以為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再無其他作用,那就遲鈍了。

  如果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人與人之間要建立關係,那就無趣了。

  ……

  我們都要先認識自己,才能表達自己。我們也要先認識溝通,才能進行溝通。只有這樣,人際交流才會更有效,說的話才有意義,從旁人處得到的反饋、內心情緒的變化和獲得的領悟才更有價值。

  唐太宗對魏徵的評價: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其實魏徵那種耿直進言的溝通模式在我眼裡真心不咋地,但唐太宗作為一代帝王正是充分意識到了溝通的重要性。正如書中引用的一首詩——

  「窗戶」

  往外看

  其實就是

  往裡看

  我的朋友

  「我們每一個人都經驗著一個不同的現實,而我們對他人觀點的誤解可能造成彼此實際上和關係上的雙重問題。不過,知覺差異在干擾關係的同時也能增進人際關係。通過他人的眼睛看世界,你可以得到不同的領悟,這通常要比個人經驗的理解更有價值」。

  此外,本書把大量美劇電影作為人際溝通的分析案例,從專業的角度分析角色在人際溝通上的問題或可取之處。這使得閱讀本書大量理論文字時,讀者不會感到過分的單調枯燥,而是寓趣其中,頗有意思。我身邊看《生活大爆炸》的小夥伴無一不是愛慘了謝耳朵那一句話把人逼上天台的說話風格,但真要在現實生活里遇上這樣一枚極品,恐怕我們還沒來得及上天台就已經瘋了。Bazinga!

  關於溝通的技巧,用句俗語來說,其實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當然,這不是要我們兩面三刀,口蜜腹劍,而是要我們在適當的場合對適當的人說適當的話,扮演好我們自己的角色,控制我們的肢體語言,展現出我們想要的那一面,與人進行有效的溝通,促進人際關係的發展。

  《溝通的藝術》告訴我們,關於溝通的技巧是可以訓練的。小到如何正確認識真實的自己,大到如何處理人際衝突,書里都給出了專業的回答,並通過很多互動模塊要求讀者及時將溝通的技巧和思維付諸實踐,以強化學習效果。畢竟人際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藝術,無論文字多麼實用,終究要運用到現實世界才能真正發揮其價值。

(作者/驚蟄小白)


我也是看了推薦,然後看的這本書,真的很不錯,畢竟我們的生活中無時無刻不需要溝通,溝通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紐帶。

我現在成家了,看了這本書更感悟。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如果不能很好的溝通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誤解和口角,就夫妻而言,維持並經營好彼此之間的親密關係是和諧相處的關鍵,不過,男女間親密程度理解的差異又會給婚姻生活帶來新鮮感和衝擊力。

  《溝通的藝術》中有這麼一段話:「女性和男性在親密程度上的差異,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一些因性別而造成的壓力和誤解。舉例來說,如果一個女性認為彼此情緒的坦露才足以代表情感上的親密,會忽視「『不善表達』的男性通過幫忙和花時間共處來表達關懷的努力。」事實上的確如此,我時常希望老公能跟我多講講話,儘管有時候不知道講什麼,可我卻依然把這個方式認作為建立親密關係的途徑,但他卻並不這樣認為,他覺得每天的陪伴就是在表達對我的喜歡與關懷,陪伴不需言語卻甚於言語。可見,男女之間的思維、理解是存在差異的,而這種差異一方面來自於男女本身屬性的不同,另一方面還來自於原生家庭的影響。

  「大多數人從自己的原生家庭里學到了愛的語言。然後,從很小開始,我們就在一定程度上印下了如何給予和接受情感的方式。」這一點是無法改變的現實,因而,在組合新的家庭後,夫妻之間的溝通又會有了一層困難,就是理解與接受彼此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而這種影響可以通過彼此表達情感,減少隔閡的產生,至於如何表達愛,書中介紹了五種愛的語言,即肯定的語言、有品質的時間、禮物、服務行為、身體接觸。

  此外,愛的言語只是溝通的一種形式,畢竟有的時候,有些話語很難當面講出,會不好意思或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言語上的驚喜並不多,而化成書面的形式往力量更為飽滿。記得,我剛生好孩子,七天後打開微信收到了老公的留言,瞬間就淚流滿面。儘管只是一些感謝之詞,可要真是當面說,倒可能會略微尷尬。通過信息表達不僅讓我驚喜萬分,更能夠讓我深深感受到老公所想傳遞的訊息。

  以往,我一直以為溝通就是交流情感,現在看來,太過於片面。溝通是情感的碰撞,內心想法的互動,並不是單靠嘴說的方式才是溝通。溝通的方式有很多,特別是在表達情感上,「沒接渠道發展親密關係的程度比面對面溝通快得多,而且簡訊、博客、Facebook等社交媒介溝通方式,也能加強人際關係中言語、情緒和社會親密感的表達。」

  這只是我對《溝通的藝術》中新增章節的思考與想法,這本書符合各類不同需求的讀者群,包括大學教師、在校學生、經營主管、溝通訓練者、家庭成員以及一般社會大眾。就溝通層面的問題,每個章節都會給讀者帶來許多不錯的答案,適宜慢慢品讀。


看到上面的幾個回答,跟豆瓣的書評一模一樣,評論乾澀言之無物,假大空,我認為是營銷號。

這本書到底值不值?我從其他的角度給大家一個參考,如果你看好一本書那就去京東標記他,如果在各類打折活動中能看到,那這本書一般來說不咋地。我在京東盯了很久的好書,比如心理學與生活,社會心理學,經濟學原理都是不會參與大折扣的促銷活動的。雙11搶到的200-100券,這樣的少數大折扣活動不包含在上面的描述里。

我在雙11購買此書的價格是15元(打折之後),讀了三遍,感覺不是很值。第一章基本就是所有的精華所在,前面100頁有幾句話還不錯,後面的我翻了三遍,都沒找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後面250頁簡直是在浪費紙張。書開頭的例子以及書中某些舉例簡直是比雞湯還狗屎。

最後給一個比較明確的建議,如果你極度不會說話的人,可以買這本書。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先在網上找本pdf略讀一遍,真心覺得對自己有需要,那就支持出版商買一本。

最後我推薦一本書,談話的力量,這本書應該沒有出版,只有一百來頁,基本上是講術,看完了多說說話,你的溝通也就沒多大問題了。

個人評書都是帶有極強的主觀想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比較會交流,所以覺得這書不值得讀,諸位先試讀再考慮購買與否吧。


《溝通的藝術》這本大部頭對於我來說,最重要的作用在於讓我更為系統的了解了,溝通的整個過程以及這個過程中各種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它讓我能夠更清晰的分辨之前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學習到的溝通技巧中理解有誤的地方,對很多溝通的重要環節進行了反覆強調和說明;同時還提供了像我在筆記中提到的「枕頭法」等等這樣一些提升溝通背後思維方式的重要理論和方法。總之,值得一讀。


溝通,最早的意思就是挖溝使兩水相通。這個挖溝過程中,很多人挖了不少不自知的坑把自己埋了呢?《溝通的藝術》中就講了不少這樣在溝通中常見但不自知的坑。

坑1:無論何時都要多說你,少說我

對溝通稍微關注的人,通常會聽過這樣一個溝通技巧: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那麼在和別人溝通的時候,少說「我」,多問「你」,不得不說「我」的時候,改說「我們」。稍微想一想,就會瞭然——當然沒有人喜歡和一個只關心自己、愛談論自己的人交朋友嘛。

確實在很多社交情景下,這個方式很有效,但這個方法並不是對所有的溝通都適用。《溝通的藝術》中就講了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的必須少用「你」的語言,多用「我」的語言的溝通情景——當你在表達自己的情緒時。

先來感受一下書中舉的兩個例子中」你「的語言和」我「的語言給人的不同感受。

例1:

「你」的語言——「你讓我生氣」

「我」的語言——」我在生氣「

舉例2:

「你」的語言——「你傷害了我的感覺」

「我」的語言——」當你那樣做時,我覺得很受傷「

聽出來其中的差別了么?

當我們在表達情緒的時候,如果用「你」的語言,就意味著對方要為你的情緒和感受負責;如果用「我」的語言時,則承認了你對自己的情緒負責。想想,當你強迫別人為你的情緒買單的時候,

可能有的人會說,我產生了這樣的事情,不就是你做了那件事的結果嘛,你不就得為我的情緒和感受負責嘛?

說這句話的時候,你一定得再次的反問一下自己

你的情緒真的是你遭遇的事件結果么?

你感受到的情緒真的是別人造成的么?

舉個例子來說:有三個小孩子期中考都沒考好,A的家長覺得只是一次考試沒有關係在鼓勵孩子之後心情並沒有收到影響,B的家長變得特別焦慮恨不得立即打電話到處給孩子請家教,有的家長則憤火中燒狠狠把孩子斥責了一番。

看看,面對同樣的事,不同的人可能會出現不一樣的感受,產生不一樣的情緒,並作出不一樣的反應。

所以,你的感受和情緒只來自於你,和別人沒有關係,和別人做的那件事情也沒有關係,有關係的只是你對待這件事的認識和態度,因此你的感受和情緒只能由你自己負責。

在與人溝通中,想要用負責任的方式表達自己情緒,就是一個多用「我「,少用「你」的情景。

坑2:你以為你聽到的就是別人所說的事實,你以為你所以為的原因就是真正的原因,你以為在描述事實,實際上說的只是你以為的事實。

有這麼個笑話:

甲給乙打電話求助:我找不到昨天下載的文件放哪裡了?

乙說:先在「桌面」把「我的電腦」打開

甲說:什麼什麼,我的桌面只有我的電腦啊,沒有你的電腦啊?

乙說:什麼「你的電腦」,就是那個「我的電腦」啊……

甲說的「我的電腦」是桌子上的自己的電腦,乙說的卻是電腦桌面上「我的電腦」這個圖標,他們都基於自己的知識水平,以為自己聽到的就是對方說的,才會產生了這麼一段讓第三個人捧腹的對話。

但是,往往在生活中這種「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的溝通方式會產生比搞笑更嚴重的交際困難。

正如書中所說,沒有人喜歡一個對別人的說的話以武斷、自以為是的方式去詮釋的人。因為很多時候你聽到的這句話背後的原因未必就是你所以為的原因。

曾經有個特別流行的心理測試:假設你要遠行身邊帶著六種動物,老虎、水牛、大象、綿羊、狗、孔雀(看答案才知道分別代表了權力、金錢、父母、孩子、朋友、愛人),由於路途艱難測試人需要依次選擇拋棄的動物,最後只能留下一種動物,代表參加測試的人最在乎的東西。

你以為最終選擇了老虎的人是貪慕權力,他也許是不希望放老虎出去傷人;

你以為最終選擇了大象的人是孝順父母,他也許是出於騎著大象更省力的目的;

有一個選擇了孔雀的人這麼解釋他的選擇,正因為孔雀柔弱沒用沒辦法保全自己,所以我要保護她啊。我們以為的貪慕美色愛好虛榮的人原來有這樣一顆柔軟的心。

也許他和你說出了同樣的字句、做出了一樣的手勢,但是背後真正的原因卻不盡相同,甚至表達的含義完全相反。比如說在日本沒有人會直接拒絕你,他只會對你說「我再考慮看看」,而歐美國家的人說這句話的時候可能真的意味著一切還有機會。

只有理解這種差異存在的可能性,才不會在聽到別人的某句話時,造成溝通的誤解,或者妄自揣測說話人背後的原因。

要怎麼避免溝通中的這種錯誤呢?《溝通的藝術》中有這麼一個重要的工具——」知覺檢核「,它能幫助我們準確的理解別人,其重要前提是「不要預先假設你的第一印象是正確的」。

知覺檢核要怎麼做呢?

首先你可以描述一下你聽到的話或者你注意到的行為,然後在列出這種語言或行為背後至少兩種可能的原因,最後詢問對方確認一下。

可以採用的溝通樣式可以是這樣——「你最近(言語或行為的客觀描述)……是因為(第一種原因)…..還是(第二種原因)……,我想知道你真正的想法或原因是什麼(尋求對方確認)」

要真正了解對方的意思,就必須清楚的了解對方背後的原因,知覺檢核就通過這種直接溝通的方式,讓對話雙方自己去對自己說出話進行澄清。

不以己度人,不以「自以為」作為溝通基礎,就能避免很多溝通中困難狀況的發生。

挖溝不易,容易遇坑,在此僅分享以上兩大坑,自勉和警醒。


這本《溝通的藝術》真真很有年頭了,居然已經第15版了,是人際溝通入門經典之作;但也著實是一個大部頭,500多頁厚厚一本。

哈哈,我看到的已經是這本書的第15版本了。這本書能長生不衰,內容上應該不存異議了,但是太多人的問題是完全讀不下去,讀不完的好吧。我想分享下巧用15版的新內容,終於讀完這本大部頭了的方法。

我沒有按照一般封面-封底-前言-目錄-重點章節的方法去讀,我們是要系統了解溝通解決溝通難題嘛,但是我也沒有按照封面-封底-前言-目錄-順讀章節的方法,在完成封面-封底-前言-目錄的瀏覽後,發現了第15版本有趣的新內容。


翻看了一下這本第15版本的《溝通的藝術》,是經典教科書的框架,結構非常清晰:

1、按章節循序漸進講述溝通的不同方面;

2、每一章第一頁是本章節學習後的達標目標「學習本章後,你應該能夠:……」

3、每一章節都有概念點、案例和小結,同時作為第15版的新增亮點部分,每個章節結尾都有一節《電影與電視》,用熱門電影、電視的分析,去印證小結的溝通準則。

這就是第15版引起我注意的新內容。

翻看那些惱人的概念,是不是感覺他們太抽象且難記;而讀本書的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只不過急迫的想知道,怎麼解決溝通困難?


首先第一步,當然是看看每一章的第一頁面的學習目標。

這些學習目標中也許也包含一些概念,不是很明白也沒關係,看它們只不過是讓自己心裡對本章節大概有個框架和方向。

接著第二步,直接翻到每一章的小結。

它可是每一章最重要信息的集合,而且它並不長,可能在其中你會發現了某個你不熟悉,並且不懂的概念或者話題,感興趣的話就回頭檢索一下目錄中這一章節內這個概念在那一頁,用查工具書的態度去讀一讀,這個時候你會發現,比順著閱讀時印象更為深刻。

第一步讓你對這章的內容有了個輪廓地圖(學習目標),第二步讓你摸到裡面重要的大小路徑(小結),順著他們去找那些你感興趣的標誌物(具體的文字概念),這樣的能記憶能不深刻么?

然後第三步,你可以享受每章最後一部分《電影與電視》中提到的那些電影與電視了。

你可以選擇在看片之前先仔細閱讀這一部分的介紹,然後邊看片邊思索,也可以選擇先看片,看完後再回過頭來閱讀這些介紹,邊閱讀邊回味。不管哪種方式,都會讓你對片子和每個片子對應的書中概念有更直觀深刻的印象。

通過這種場景體驗的方式去更深刻的了解每個章節的概念,一定會讓你有比只閱讀文字方式有效得多。

當然,如果你感受不到,或者你的感受和書中所寫的並不一致,用便利貼將你的感受記錄下來,也許讀完這本書回頭看這些記錄時候,你會更清楚是什麼阻止了你的溝通。有的時候對自己的覺察,也就是意識的覺醒,是提高某種能力的第一步,所以這種對自己感受到的記錄一定不要偷懶。


注意:還有一個你不能錯過的就是某些章節中可能會出現「想一想」、「倫理挑戰」、「技巧構建」欄目。

裡面有一些有趣的測試和思考,可以提醒我們在閱讀每一章的當下,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和我們自己相關、和真實場景相關的問題,進行一次腦力上對溝通的反思和練習。


這本書前言裡面提到,新版修訂前詢問了讀者對新版本的需求,讀者的回答是「想要一本結構清晰,內容有吸引力、表述簡介的人際溝通入門教材,並且這本教材必須反映出溝通在當今世界的運作方式」。

溝通在當今世界的運作方式的反映,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在這本新版本中也討論了很多,隨時在線、即時反饋、場景體驗都是我們繞不開的關鍵。

我想用利用第15版本《溝通的藝術》中的新內容用這這種方法去閱讀這本經典,可能就是一種經典教材以當今世界的運作方式的反映」吧。

最後,用這種方法進行本書的第一遍,可能會錯過一些內容,但是本書的主體一定能被你抓住;用這種方法完成一遍閱讀後,你可以回頭再看看本書目錄,看看還有哪些被遺漏但是你覺得很重要的概念和方法,帶著你已經充滿電的溝通新概念和新技巧,去挑戰理解他們吧。

以上就是我讀這本經典大部頭教材時的方法了。分享出來,希望讓其他和我一樣想運用這本經典教材改善溝通水平,但是實在無法讀這本大部頭的書的朋友以及讀完也記不住裡面內容的朋友,也能順利的讀完本書且獲得裡面的重要精華。


剛剛看到三章,等下周看完了來答

11月12日

*******************************11月25日更新

具體看思維導圖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偏向心理學的書,從原理部分闡述溝通的各個環節,如果你是抱著溝通達人速成等功利想法的話,這本書不是太適合你,因為可能對你來說太羅嗦,不過我建議這樣的讀者可以只需要看本書中的鏈接,即黑框部分,因為裡面是例子,你可以設身處地的思考如果遇到同樣處境自己會如何做出反應。

但如果你想要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話,這本書絕對會讓你對自己有一個相當清醒的認識

最後還有第十章第十一章還沒有總結,大二通信狗忙成狗,待更.......

******************************11月26日更導圖做好了


學習溝通技巧的四個階段:意識覺醒期、笨拙期、熟練期、整合期

學習溝通,首先是了解自己,《溝通的藝術:看入人里,看出人外》的五分之一內容,都是在引導讀者發現自己,了解自己。學習溝通的技巧分幾個階段:意識覺醒期、笨拙期、熟練期、整合期。溝通在很多方面都是很重要的,除了滿足個人的需求外,有效的溝通還能增進生理及心理健康,建立自我認同,滿足社會需求等。

  在學習溝通技巧的第一個階段,自我概念是個人關於自我知覺方面比較穩定的部分,有些自我特性來自人格的遺傳。自我概念是由重要他人所傳送的信息而創造出來的,也經由與參照群體的社會比較而得出。自我概念是主觀而且多元的,得知別人怎麼看待自己時其中的重要渠道。

  第二階段是笨拙期,初次使用新技巧與人溝通的時候同樣也會有些尷尬。這就需要反覆的練習,並且不斷總結,這階段要進行「自我袒露」,「知覺判斷」,「情緒控制」,「語言理解」,「傾聽」等等方面的嘗試,隨著多次嘗試,慢慢熟練,這些技巧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第三階段熟練期,克服了尷尬之後的持續練習階段,熟練的把握自己。這個階段由大量的前期思考與計劃以及好的結果組成。

  整合期,沒有特意思考一件事情,卻能表現得很好。行為舉止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你行為資料庫的一部分。

  看完這一章節的時候,才明白為什麼很多國家把這本書作為大學教材,在沒有進入社會之前,學習這些技巧,能夠幫助學生找到自我,發現自我價值,建立自我概念,也就是說很多國家主張把「學習溝通的技巧」放在學生階段。

  看這本書的時候,正好有一位友鄰和一位朋友同時向我諮詢,男友與前女友聯繫的問題,我覺得書里對這點的論述寫的很好,篇幅太長,在這就不重複了。節選一部分「溝通得越多不見得溝通的越好:我們知道溝通不足容易產生問題,然而,溝通過頭也會製造問題。有時候過渡溝通只是平白浪費時間。當兩個人已經對一個問題溝通得十分透徹了,繼續討論只會在原地打轉,不會有任何進展。正如一本關於溝通的書所寫:「消極的溝通越多,帶來的消極結果也只會更多。」即便你本身並不愛斤斤計較,過多的溝通也會適得其反。」

最後說一下為什麼給五星。

第一星,電影分析和案例分析中有我喜歡的《實習醫生格蕾》。

  第二星,我把很大一部分業餘時間都給了豆瓣,而豆瓣成了我的社交媒介,書里對社交媒介的分析很到位,有理有據,案例充足,讓我開了眼界,明白了很多問題。其中《運用社交媒介的能力》提出了很多社交媒介的反面案例,這些案例中有一次我已經「以身試法」過了,讓我付出了很多代價,建議打算長期玩社交媒介的都看看,以防損失。

  第三星,關於親密關係間的建議,案例都很有用,親自實踐了一下。通常IT男看球的時候,我會去別的房間看書,看電影什麼的。這次亞洲杯,我選擇跟他一起在沙發上,他看球,我把腳放他身上刷豆瓣。因為不時有身體的互動,加之我也多少知道球賽的結果,讓我們更親近。既避免了過度溝通又沒有因為疏遠而淡化感情。

  第四星,改善親密關係,把這部分內容推薦給單身不知道怎麼找伴侶的朋友,他們反映都很好,覺得很受用,已經在積極與身邊心儀的對象互動。

  第五星,處理人際衝突,不光有分析,有案例,還有技巧性的實踐案例,不同類型的衝突(逃避、調適、競爭、妥協、合作)。衝突類型的變項(性別、文化)。合作解決問題和建設性處理衝突的技巧(提問和釋疑)。這個章節可以說是我最不擅長的,也是我受益最多的。


溝通對每個人來說越來越重要,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每天都離不開交流,我們每天和家人交流,工作的時候和同事領導交流,但是對我來說脫口而出還算是比較難的事,我可能由於職業的關係,每天都變得不想說話,不想交流,只想遠離人群,不被打擾的在一個安靜的地方看書,會不會書看得越多,越不會社交了。我知道我這種狀態是不對的,人是群居動物,而且人也是需要交流的動物。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Ⅱ ,亦稱弗里德里希二世),公元1196年到1250年的德國皇帝,可能是第一個以系統化方法證實這個論點的人。一位中世紀的歷史學家描述了他那獨特的、殘忍的實驗:他命令保姆和護士餵養嬰孩,幫他們洗澡,但是不準對他們說話,因為他想要知道,在沒有人跟嬰兒接觸之前,嬰兒會先開口說哪一種語言。是最古老的希伯來語,還是希臘語,或者拉丁語?又或者是他們親生父母說的語言?最後,他徒勞無功,因為所有的嬰兒都死了。缺乏養育者的擁抱、慈愛的臉孔、深情的言語,他們根本無法存活。

看了這個故事更明白溝通的重要性,所以我要把我享受孤獨變成生活中的調劑品,不能超過自己獨處的零界點,超過了這個零界點,愉快就變成了痛苦,我們需要人際關係,我們都需要去溝通

在這本《溝通的藝術: 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是一本再版15次的書,全書分成「看入人里」 「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間」3個部分:「看人人里」著重討論與自我有關的溝通因素,介紹了人際關係的本質,強調自我在溝通中的角色,並分析知覺與情緒在溝通中的重要性;「看出人外」著重探討與溝通對象有關的因素,重點分析語言和非言語的特性,強調傾聽的重要性;「看人之間」著重討論關係的演變,重點是強調溝通關係的重要性,關係中的親密與距離,如何增進溝通氣氛及人際衝突的形態與因應之道。

這本非常之厚的書由兩位作者合著完成的,羅納德·B·阿德勒(Ronald B. Adler),以溝通寫作為專業。除本書外,還著有六本書,主題涵蓋商務溝通、公共演講、小團體溝通、獨斷力以及社交技巧。在寫作和教學之外,他還幫助專業和商務人士改進他們在職場中的人際溝通技巧。拉塞爾·F·普羅科特(Russell F. Proctor Ⅱ),北肯塔基大學教授。於1990年在一次溝通學會議上與阿德勒相遇,兩人就使用故事片作為教學用具達成了共識。多年來,他們圍繞溝通這個主題廣泛地撰寫文章、四處演講,併合作出版了多本教材。

一,看入人里

1,溝通因素

我們與他人交談能減少孤獨感和與之而來的疾病,如果我們在溝通中創造出積極的關係能讓生活更健康。有研究顯示,一個人一天僅需短短十分鐘的交往就能改善記憶力,增強智力功能。

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 ( Abraham Maslow ) 提出,我們一直討論的生理的、認同的、社交的和實際的需求可以分為五個層次,並且在關注高層次的需求之前,應該先滿足基本層次的需求。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充足的空氣、水、食物、休息及繁衍種族的能力。在馬斯洛的需求論中,第二類需求是安全需求:保護我們的生存免於威脅。在生理和安全之上的便是社交需求。再往上,馬斯洛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尊需求:希望自己是有價值的、有用的。至於最上層的需求,馬斯洛稱之為自我實現需求:指的是希望自己的潛能發揮至最大,使自己成為最棒的人。當你讀下去,你會發現溝通對於實現各個層次的需求通常都是必要的。

2,知覺歷程

我們對周圍世界的知覺受到自我概念的影響。對興趣不同的人來說,在公園裡散步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經驗:植物學家可能會注意植被的情況;時裝設計師可能會關注路人的衣著;而藝術家意識到的可能是人以及周圍環境的色彩與形式。無論我們多麼留意四周,都不可能注意到每一件事情,因為每時每刻發生的事實在太多了。調動知覺的能力對我們處理各項事務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我們要先仔細地查看知覺的過程,以此了解知覺。我們可以通過為自身的經驗賦予意義的四個步驟來達到這個目的,即選擇、組織、詮釋和協商。

在這本《溝通的藝術: 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書中,作者告訴我們刺激的強度常常會左右我們的注意力,那些更響、更大、更亮的事物總是更醒目,這個因素說明了為何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我們更容易記住那些特別高或者特別矮的人。在宴會裡大笑或者大聲喧嘩的人也比安靜的賓客更吸引目光;還有在學生時代老師更容易記住的學生是學習特別好的和學習特別差的這兩種學生。

二,看出人外

1,語言的重要性

在自然界中,信號與它們所象徵的事物有直接聯繫。比如,煙是有東西在燃燒的信號,發高燒是生病的信號。自然界信號與它們所象徵的事物之間的關係並非任意的,然而並沒有人創造這些對應,它們獨立存在於人類的意見之外。

語言是符號的,這一本質是上天的恩賜,它使我們能夠用若非如此就不可能的方式,就觀念、原因、過去、未來及不在場的事物進行溝通。如果沒有了符號性的語言,一切都將成為不可能。然而,符號與它們所象徵的事物之間的間接關係會導致溝通問題。如果每個人都用相同的方式使用符號,語言會變得更容易使用和理解。比如,你告訴髮型師「頭髮修一點就好」,然後你會發現髮型師的「一點」竟然是你的「很多」。

語言在生活中會產生很多影響,一個人如何使用語言取決於你在對方心中會處於什麼位置。比如,「我」和「你」語言,分別看下面兩句話:「你把這個地方弄得一團亂!」,「我看到這個房間很亂就會生氣」,第二句用「我」字開頭的語氣明顯要弱一點,而且能讓對方下得了台階,所以在我們生活中要多用「我」字開頭交流,而少用「你」字開頭的話語。

2,非語言溝通的特徵

在這本《溝通的藝術: 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書中,作者告訴我們為了達成目的,我們將非語言溝通定義為「通過與語言無關的途徑所表達的信息」。這樣就不只把手語排除在外,也不包括書寫文字,但卻包含經由不涉及字詞的聲音所傳達的信息,這些聲音像是嘆息聲、笑聲、清嗓子的聲音和其他各種混雜的噪音等。除此之外,這樣的定義可以讓我們探討說出的話語語言無關的向度,包括音量、語速、音調,等等。這一定義也包含更多抽象因素,比如外貌,溝通情境、我們站得離彼此多遠或多近、我們用了多少時間等,當然,也含括大多數人所認可的非語言溝通的特徵:身體語言、手勢、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

假設你試著不再交流任何信息,你會做什麼?停止說話?閉上眼睛?蜷縮成一團?離開房間?你可能會發現,即使這些無聲的行為也在傳遞信息,它們意味著你在「避免接觸」。所以我們很難忽視有效的非語言表達的重要性,以及對別人的非語言行為予以閱讀和反應的能力。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會看到非語言信息提供的實用功能,比如每天早上在人流量大的路口我們都會看到交警在指揮車流。

三,看人之間

在這本《溝通的藝術: 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書中,作者還讓我們學習到人際關係的演變的過程。關於關係的發展階段最為著名的一種模式是由馬克.克奈普發展出來的,他講關係中的起起落落分為十個階段。

初始階段:第一階段的溝通通常是簡短的,比如握手,談論天氣這樣無關緊要的話題,友善的表達自己。

試驗階段:在與新朋友接觸後,下一步就是考慮我們是否有興趣進一步追求這段關係,下面就開始通過獲得更多有關他人的信息逐步了解對方的過程。

強化階段:兩個人在強化階段的溝通模式會發生一些改變,向對方表達情感的次數變多;情侶會使用更廣泛的溝通策略來描述他們感覺到的吸引。

整合階段:當關係增強後,雙方開始具有作為一個社會單位的身份。在親密關係中,情侶開始邀約,社會圈開始整合,雙方開始向彼此做出承諾。

結合階段:雙方會有一些象徵性的公開姿態,來告訴全世界他們的關係是存在的。那麼就會組成一段結合的、相互承諾的關係。

分化階段:就是「我們」取向已經發生轉變,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我」的信息的時候。交談的焦點從「我們」周末計劃做什麼變成了「我」這個周末要做什麼。

各自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個,成員溝通的品質和數量都在降低。面對一個意見不合的話題,成員選擇退縮而非討論。

停滯階段:人們的興奮感早已過去,成員用老舊而熟悉的方式對待彼此,雙方都沒什麼感覺、一旦關係中沒了新感覺,無聊就開始滋生。

逃避階段:有時他們會在一些借口的偽裝下間接地製造距離,有時則會直接表達出來,這兩種跡象都會使關係的前景陷入困境。

結束階段:並非所有的關係都會結束,許多職場夥伴、友誼和婚姻關係從建立之後就會延續了一輩子。但是的確也有許多關係會惡化並走到最終的介紹階段。

在這本《溝通的藝術: 看入人里,看出人外》讓我們學到了溝通和人際關係的重要性,讓我意識到溝通不暢真的會死人的,你會發現你學會了溝通技巧後,和人交往起來都有信心多了,溝通不僅有助於身心健康更有助於職業發展。


之所以會閱讀《溝通的藝術》這本書,看重的是它從初版至今已有30年,並且去年再版的這本已經修訂到第14版,個人覺得一本書如果可以在出版這麼多年仍然不斷修訂再版,肯定是有可讀之處的,所以看到豆瓣上有人評價這本書太厚太空洞,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時候,我覺得這實在是對這本書的誤解。

在我看來,它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類或者工具類的書,框架非常嚴謹清晰,例子也很生動,所以我在思考:為什麼有些人會有這種誤解?

我覺得是因為他們讀這本書的目的不明確,我把看這本書的讀者大致分為三類:

1、為了完成讀書儀式

他們大都為了讓別人知道自己看了一本書,或者是讓自己覺得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

他們看這本書時的感覺很像我在大學時,看《組織行為學》和《商業溝通》那類教材的感覺,只是為了最後期末考能及格。就如學完後能記得什麼不重要,考試過了就行,讀完書學到什麼不重要,讀過就行。

對於那些有底氣批評這本書只有空洞理論的人,我以為你至少應該讀過溝通類的其他書籍,有此基礎上再說這本書差在哪兒,才會有說服力。如果你只是初次研究這門知識,那你一開始看任何書都不會錯,都會有收穫,哪怕只有一點點。

2、為了速成

很多人已經被那種有趣、易懂、易操作,看上去包學包會的書慣得太懶,他們希望看到的是那種隨學隨用的小技巧,類似「當別人說完之後沉默5秒,對方可能會繼續說更多更重要的東西」。我覺得如果是想學這類技巧,在知乎上看一篇相關的答案足矣。

而這本書要說的顯然更多更詳細,像一本心理學教材,它是希望讀者能全面了解溝通這門藝術,而不是小技巧,因為當你了解這種做法背後的心理原因時,你才可以掌握運用這種心理知識來解決同類問題的能力。

3、為了認真研究溝通問題

這類讀者的比例應該是很高的,而他們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或許是業餘時間不充裕,無法在短時間內閱讀完,當然這也是這本書本來的屬性決定的,畢竟它不是一本讓你獲得短暫快感的網路小說或者微信長文,而是一本教材類的書籍。

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把它當作工具書

什麼是工具書呢?就是你閱讀它,是為了解決你當下的一個或幾個最重要的問題,它就像一個完備的工具箱,有螺絲刀、鎚子、鉗子、萬用表……如果你此時只需要用鉗子,那就好好研究一下如何用好鉗子,其他不必細究。當然你最終還是要知道所有的工具是怎麼用的,因為遲早會用到,不如先好好準備。

所以我對這類和我一樣的讀者的建議是,看工具書的時候,帶著你的問題和目的去看書。

4、舉個粟子

這個月開始,因為業餘時間和朋友做一個約拍工作室,我現場需要對約拍的客戶進採訪,整理成文發在微信公眾號里,同時也打算開始寫些好玩的小故事發在自己的公眾號上,所以我看《溝通的聖經》這本書的目的是——學會如何採訪,學會找到有趣的故事。

在我通讀的過程中,遇到能解決我問題的章節,我會認真閱讀並做好筆記,然後想想明天有沒有機會用到這個方法,相應的,明天遇到新的問題時,我又會帶著這個問題繼續看書。

於是我開始了奔放的搭訕和湊熱鬧行動,健身時,打車時,銀行排隊、超市買菜……然後我發現,書里的知識和實際的行動結合起來,會讓我的採訪效率提高非常多。

比如有天晚上我一個人叫車回家,然後採訪到了一些有趣的現象:1、叫車的女性比男性多;2、女性上車後一般坐后座,男性通常坐副駕駛;3、比較多女性會拼車,男性很少拼車。然後司機師傅認為的理由是:1、擁有汽車的男性比女性多;2、女性的警惕性比較高,3、男性怕麻煩。

我本來以為這就是所有的收穫了,但是第二天我看到《溝通的藝術》第六章——非語言溝通時,我發現,昨晚總結的第2點應該還有另一個重要啟示:下次採訪時可以坐到副駕駛上(深夜時安全起見還是盡量坐后座),使他也不對你產生太高的警惕,從而可以聊到更多東西。如果我沒有看到非語言溝通這一章,我可能根本意識不到可以有這種改進。

同理,如果你是為了改善同事關係,為了增進伴侶了解,或者像我一樣,只是為了更好地和陌生人搭訕,那你都可以帶著你的首要目的,去認真閱讀並認真思考這本《溝通的藝術》,相信你的收穫會大得多。

首發於個人公眾微信:築牙 ID: zhuyaplant

一個為了監督自己寫書評和影評的公眾號,並且每周借出1-2本閑置的書。歡迎一起看書。


如果沒買就不要買了,翻譯生硬,行文拖沓,乾貨匱乏,乏善可陳。


推薦閱讀:

看書的時候聽什麼歌曲能夠讓自己靜下心來不分心?
閱讀專業書籍怎麼做讀書筆記?
你眼中別具一格的記筆記方法是什麼樣的?
《演算法導論》有什麼好的學習心得?
如何解決做筆記對閱讀的「打斷」?

TAG:閱讀 | 溝通 | 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