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房價那麼高,租房收益比較小了,為什麼沒人拋售?

大概算了一下,以深圳為例,租房子均價才67.9塊一平米,100平米的房子租一年也就收益8萬多。而100平的房子在深圳少說也有400萬吧,400萬不說其他投資,光放在支付寶吃利息,就算1萬一天只有8毛錢,一年也有11萬6,遠大於租房收益。為啥賣房子的人會比較少呢?


泡沫的巔峰沒有人是清醒的。如果沒有限購我還是想買,經濟系的教授說支持學校搬到不限購的區域他們好買買買。


漲到你買跌到你賣才是人性。

不服不行。


不僅僅是現在的住宅租金收益低,十年前的住宅租金收益也很低。

但是隨著房價暴漲,租金也在顯著上漲,你十年前買的房子,過了五年後,再看租金收益就不會感覺低了。

舉個例子,我現在自住的房子就是大約十年前買的,它現在的市場價,是現在年租金的六十倍以上。但我十年前買的啊,那時的購房價卻只是現在年租金的十七倍而已。如果拿當時的購房價和現在五年後的年租金再比呢,可能連十五倍都不到了。

所以,別看現在的房子購置價格可能是年租金六十倍或七十倍,但大家賭的是貨幣會繼續貶值(體現在房價和房租雙雙繼續漲)。如果大家賭贏了,二三十年的房租就可能收回購房成本了。


第一,剛需的沒法賣。

第二,位置好的捨不得賣,因為長期還是看漲的。還有學位房這類具備稀缺性的房子都捨不得賣。

第三,你的樣本量太小,觀察的時間範圍也太短,以至看不到房價驚人的漲幅。入市兩年以上的人都知道,房子升值的收益比餘額寶高几十倍不止,只是目前漲幅被限制起來了而已。

第四,從人口流入,大城市用地限制等政策來看,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的空間還很大。

第五,貨幣貶值太厲害了。現在這個坑是美國挖的,大家沒辦法不跟他玩。相對而言,房子和黃金最保值。對了,不包括鑽石哦。


因為大家認為京滬永遠漲,中國永遠漲,但是實際呢,30年前日本人也認為東京永遠漲,後來……後來發生了什麼大家都知道

另外,房子在現在的中國他的最重要的屬性不是居住(使用)屬性,而是金融屬性,房價的每一輪上漲都是資金推動,既然如此考慮房價就不能用簡單的供求關係來思考,而應該用貨幣的關係,而從總量看,推動房價上漲的貨幣來自哪裡?不是你我他,也是你我他因為,推動房價的貨幣來自於未來的我們和現在的央媽。

ps,說一個顛覆大多數三觀的,房子不是消滅貨幣(信用),也不是吸收貨幣(信用),他是在創造貨幣(信用)雖然他看起來是把錢給吸收掉了,但是房子吸收的是買房者的現金,而在這個吸收的過程中,他又創造了大量的貸款給社會,同時吸收的錢仍然在社會流通(對於社會來說房子一分錢也沒吸走)

邏輯有點繞,天天和數據與代碼圖紙打交道的工科狗的表達能力也越來越差(真懷念以前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忽悠女神開房的日子,往事不可追,舊事不可憶啊…………來自一隻愛讀史愛研究政經愛炒股熱愛工作的工科狗的凝視)

ps大家不要忘了過去8年的寬鬆,根本原因是什麼,不能光顧著享福不去深究為什麼會有好事發生


突然想到個點,加上去吧。有種房子叫做學區房,比如我哥家孩子快上小學了去買了套精裝修的房子,一邊出租收租金,一邊讓小孩上學,等到小孩小學畢業再把房子賣給下一家要上學的,然後買初中學區房繼續出租。整個流程下來,主要目的是小孩上個學而已,租金多點還是少點無所謂的。

以下為原答案:

這就不得不提到人民幣貶值了,如果你一年的財富增長比不過人民幣貶值,說明你這一年是虧錢的!

我是做這行的,現在做的是純商業綜合體,一般對於手上有大量資金的投資客而言,租金只不過是利息罷了,買房只不過是因為只有房價才能穩定跑贏人民幣貶值罷了!

現在還有很多毛坯空置房,投資客買來幹嘛?都不能出租。其一是為了資產保值,其二是為了趕上市場和政府雙調控的行情,低進高出,相對於買入成本價來說,這一來一去的差價,租金只不過是毛毛雨罷了!


在中國房子屬於金融商品,而且這麼多年證明,沒有什麼比屯房子更賺錢的了。


你賣了,確定還能同價格買的回來?


來把題目中「房價那麼高,租房收益比較小」分成兩部分來看。

房價高嗎?當然高,但是這不意味著今後不會漲。事實上,只要你對中國經濟未來10年~20年有信心,你就應該相信,還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從二三線城市湧向沿海發達城市,從小縣城湧向二三線城市,從農村湧向小縣城,那麼房子的需求就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需求增加,房價勢必繼續漲。尤其是當北上廣的房價事實上已經遠遠超過畢業生家庭的工資範圍時,這些年輕人就肯定不會在北上廣買房,轉而一些人將會一邊租房,一邊在准一線和二線城市買房,抵制通脹,反而促進了一大批准一線城市的房價增速要超過北京,比如天津。

租房收益小嗎?當然很小,中國大城市目前房租普遍過低,就像題主說,一套房子收房租一年只有8萬多,原因是房主認為房子今後升值的期望很大,所以就算房東的房子還有一部分貸款沒有還完,也沒有必要通過大幅提高房租來賺錢——手握一套房子,房子本身就讓我賺了100萬,我還真的在乎每年收8萬還是18萬的房租嗎?換句話說,等到什麼時候中國房地產市場真的全面停滯了,不再上漲了,到時候北京房東手裡一套1000萬的房子增值速度慢於通貨膨脹了,那為了賺錢,房東要麼大幅提高房租,要麼賣房去投資其他領域去了。

歸根到底,中國的房東們就一個邏輯:看好中國經濟---&>繼續工業化城市化---&>更多年輕人來大城市就業---&>看好中國房地產---&>再貴也買,買了就賺,賺了繼續買---&>既然買房已經賺很多錢了,房租低點也無所謂。等到這個邏輯鏈任意一條被打破,那麼最先吃虧的可能反而是租房者。


因為房租會漲


這不就是覺得租金只是毛毛雨,真正期盼的還是房價的上漲,這個蹦起來遠比什麼餘額寶的利息要多。

而且說實在的,目前中國除了不動產,對普通百姓並沒有靠譜的對沖通脹的投資渠道,而國家層面來說,如果沒有任何一個靠譜的渠道讓百姓保持其財富,那國家必然亂套。

所以,沒有發展出第二甚至第三個投資渠道之前,房價是國家需要保護的一個東西。


笑死了,你只看到市中心房子動輒一千萬一套,卻沒有看到這些房產中絕大部分的購入成本不到50萬,你再算下租售比?


這個問題,從理性的角度來講,不應該看房價和租金的上漲來看,而是應該看最近一段時間,某一地區房價的上界和租金的上界來討論。

以我比較熟悉的清華附近來說,近五年來看,房價的上界基本就是華清嘉園,五六年前的華清嘉園就已經賣到十萬一平米,現在基本在十一二萬一平米左右,這基本反映了這一地區購買力的上界。而旁邊的很多小區,這五六年經歷了從三四萬到七八萬的翻倍,已經十分接近這個上界了(還有學區房的一些因素,實際上幾乎就是當前的上界了)。到達上界不是說房價會跌,因為上界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在上漲,畢竟華清嘉園這麼多年來,也上漲了15%左右。但是對於到達上界的房屋,其實有個很重要的問題,大部分人買房的時候不會注意,就是房屋的壽命;這是收到李嘉誠地段地段地段論的影響。黃金地段當然保值性能更好,但是我國八九十年代建造的房屋質量可未必是按照能住70年來建造的,而由於大部分物業管理並不專業(其實是公寓物業費相較於美國等地公寓物業費確實過低),導致維護也不是很好,這些房子銀行貸款的年限都有限制。很遙遠的曾經,這不是個事情,就等著動遷就好了,現在動輒一平米七八萬的房價,那催生的動遷款肯定更高,再加上地價,動遷就必定會產生新的地王,再加上房價一直在上界附近徘徊的事實,動遷的承接商會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和其他風險,因此我不太認為在未來十年內,會有公司願意動遷這些危房。那未來到底怎麼樣,我看不太清。

清華附近的租金事實上也基本到達了上界。租金的上界其實就是長租賓館。清華附近最便宜的一室一廳租金也在4500以上,中介費另算,再加上水電煤氣採暖費等等,平均一個月怎麼也要5000+。那和這種最便宜的一室一廳相對應的就是快捷酒店的長租,一般的連鎖酒店(7天,錦江等等)在清華特別近的地方,一般在250-300一天(這些地方房租大概是6k-8k),稍遠一點(大約和最便宜的一室一廳差不多的位置)在150-200一天。長住通常可以酒店談,能否打折我不知道,一般至少可以送早餐,且每天有人打掃等等。這就是我看到的租金的上界。當然,酒店的房價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上界自然也不停地在變化。

所以我覺得更有趣的問題是,在一些房價已經快到達上界,租金也快到達上界的區域,(租售比相對穩定的區域),為什麼沒人拋售?

我不想直接回答這個問題,我就說一個事實,在幾年前的北京(請自行搜索是哪幾年),房價是實實在在的跌了好久的,每個月都在跌。只不過在樓市在跌的時候,除了那個時候很多要買房子的人,遲遲不敢動手,因為每個月都在跌以外,沒什麼人記得了,或者我們選擇性忘記了,現在很多人認為房價沒有任何的上界,動不動一次報復性上漲都能翻一倍,我想他們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NPC問題至今沒什麼快速的演算法。


為啥要拋售?以上海為例,很多土著沒有套現需求啊,而且房子持有成本為零啊,為什麼要把持續增值的資產變成持續貶值的貨幣?為什麼要拋售?


曾有十套以上房產的人,一般在2005年開始陸續賣掉一些,然後到2010年覺得極其後悔,發誓只買進不賣出。

只有一套或一套都沒有的人,從2005年開始至今一直在思考題主的問題。

有多套房的人,不缺錢。


1. 未來房價的預期:大部分持有房產的人都對未來房價上漲有著較高預期,所以投資回報中除了房租收益外,更重要會考慮未來的房價本身上漲帶來的資本增值。

2. 中國的投資環境:如果把房產拋掉,有沒有更好投資收益的方向?10多年以來的過往證明,投資一套房遠比做實業的收益好。很多上市公司一年利潤還不及北上一套學區房。

3. 政策影響:限購政策導致很多人考慮賣掉房就可能沒有資格再去買,金融政策導致很多人賣掉房未來再想買可能要承擔更高的利息成本要。

4. 傳統觀念: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就喜歡買房買地,也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財務實力。


一本正經 胡說八道

~~~~~

房價會繼續漲 所以買比租好

理由如下

1.28定律

20%人賺80%的錢 80%人覺得房價跌 所以房價會漲

2.供求關係決定價格

有限的供應 註定房價會漲

2.5質疑

略(沒人質疑為什麼有限供應)

3.忽悠

"快看 房子快搶沒了!!!"

嘩啦啦 一群人買

"快看 其實是騙局 沒多少人買 是開發商騙人的!!!"

嘩嘩嘩 吃瓜群眾罵聲一片

"快看 房子又快沒了"

嘩啦啦 又一陣搶

"為了放止搶太快 限購!!!慢點搶!!!"

噢噢噢

"為了和世界接軌 城鎮化 免費送城市戶口啦"

噢噢噢

4.面少放水 水多放面

房多人少時

"來!!!再送一批人進城"

房少人多時

"限購!!!趕緊的 你們趕緊再建點"

注意節奏!!!注意節奏!!!

要學會可持續發展!

慢慢來!分次!分期!

5.謠言四起 渾水摸魚

"開庄了 開庄了 買定離手 買定離手"

"莊家 我們都掏本了 你為什麼不掏啊?"

"哼哼~

沒上這桌子的人 都是老子的本!!!"


因為上海沒經歷過房價腰斬的日子,覺得房價還會漲唄

舉個例子:八十年的工人,那尾巴簡直翹上天去了,寧可當工人也不當老師。。。然後發生了什麼大家都懂。。。

不過上海松江這種破地方房價都是對面寧波市中心房價的兩倍,簡直群魔亂舞。。。。明明8年前整個長三角房價還是與經濟狀況相適應的,不過也難怪杭州經濟能彎道超車,都是拖了上海房價的福。。。。


一,因為他們預期房價漲幅能彌補利息的收入。

拋售房產後擔憂房價上漲導致的損失。

二,房產沒有持有成本。

三,部分人是使用房貸。

……很好奇美股+中房+日債,三期泡沫疊加泡沫起來一定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一定很酸爽。

……………

原來是有價無市,拋也賣不出去


賣了錢也沒地兒去啊,存銀行保本理財都跑不過CPI,只能貶值,收益高的怕本金都沒了,想來想去還是房子省事。


推薦閱讀:

新房交房時需要繳納的合理費用有哪些?
頂不住房價,想賣了上海房子去無錫生活,現金拿來投資,會太理想化嗎?
你在 Airbnb 上面住過的最古老的房子是怎樣的?
在中國一輩子不買房,一直租房住現實嗎?
房子是買在老家,還是工作所在地好?

TAG:房子 | 房價 | 房地產 | 房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