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印度電影《偶滴神啊》(OMG: Oh My God!)?

如何評價這部探討宗教的印度電影?

豆瓣條目: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9945757/


沒想到印度竟然能夠拍出這樣一部電影。倒不是因為小看寶萊塢,而是因為一個有種濃厚宗教信仰的國家,就然能夠拍出一部關於宗教與信仰的電影,還並不枯燥和難看。在感慨好萊塢特技帶給我們的震撼外,更感嘆印度電影的哲思。除了《三傻大鬧寶萊塢》《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以及《阿育王》之外,這部電影也應該是可以被推薦的印度電影。

主人公坎吉是一個無神論者,一個市儈精明的商人。鄰居要去朝聖,請坎吉幫忙照看店鋪,坎吉認為與其去祈求神靈的保護,倒不如把房屋修整好。然而,地震來臨時,搖搖欲墜的店鋪躲過一劫,坎吉新裝修的店鋪卻是斷壁殘垣,所有的投資都打了水瓢,保險公司認為地震屬於「神的旨意」,不屬於人為的賠償範圍,於是,坎吉將「神」告上了法庭,開始了漫漫的維權之路。從被人追殺,到電視演講,從一開始只是為自己維權,到位貧苦大眾伸張正義,甚至在病倒後,反被宗教組織利用,成為人們心中新的神。神早已看破這一切,所以他告訴坎吉:「千萬不要剝奪別人的信仰,你一旦將其剝奪,他們反而會轉而把你當做宗教來信奉。」一直翹著蘭花指的宗教大祭司在坎吉砸毀為自己建造的雕像之後,並不像其他祭司一樣回頭喪氣,他只是緩緩地說:「信念和信仰,是會上癮的。一旦上癮,就不會輕易割捨,你看到的這些人,他們不是愛神,而是懼怕神。神祠里早晚還會出現他們的身影。無畏萬歲。」

這部電影,並不是要剝奪大家的信仰,告訴大家不要相信神的存在,而是要告我我們真正的信仰或許不是說你捐獻了多少,不是說:神啊,你答應我什麼,我就做到什麼。而是把神當做朋友。「我並非人們想像的那樣,我也有常識,我對人們的供奉並不感興趣。我更希望他們把這些東西分給窮人,我關心的是他們的信念、愛和信仰。」

神騎著機車幫助坎吉逃避人們的追殺,身著西裝出現在坎吉面前時,坎吉並不認為他是神,認為無非是特技演員。神指著坎吉的結婚照說:「你平時還穿著結婚時候的禮服嗎?」至於手上拿著的法器,神幽幽的說:「一直拿著,手會麻吧。」多麼接地氣、多麼高大英俊、與時俱進的神。至於神為什麼會幫助坎吉,除掉坎吉是主人公,必須開外掛,神給出了解釋:「一個真正的無神論者才會成為真正的信徒。人們為了自身利益而有求於我。他們是來做利益交換。真主,如果我通過考試,我會連續五周周二徒步去Siddhivinayak拜神。」或許不僅僅只有中國人的信仰是功利的。或許,大家都有此心,都帶著原始社會「以物換物」的觀念。當然,真正的信徒也是有的。畢竟,就像大自然有參差高矮的樹木,60億人口中也有各式各樣的人。

最後,坎吉想把神介紹給家人,卻發現再也看不見神的肉身,只是神的聲音響起:「我不是說過我無所不在嗎?我隨雨瓢潑而落,同鳥一起築巢,同螞蟻共享午餐。『當坎吉撿起神留下的鑰匙,放在胸口是,神制止了他,」不要把它當做護身符帶在身上。「只要心中有神的存在,就算沒有任何形式的紀念品或者儀式,神也會聽到你聲音。心誠則靈。

小時候經常說,世界真奇妙。作為一個辯證唯心主義者,我認為世界上必然有神明的存在。心中有神,齋戒和儀式也不見得就是錯誤。通過這些儀式,能夠讓自己心安也未嘗不可。但是,因為相信神明的存在,對萬事萬物保有敬畏之心,感激生命的美好與多元,感受每一朵花開的微笑。其實,很害怕聽到」人定勝天「這樣的論調,難道宗教信仰的反面就是對抗嗎?為什麼要存有比較之心,而且是與天公試比高。就像宗教不應該成為一些人的斂財手段(影片中,坎吉稱呼神職人員為神在人間的」業務員「,反抗宗教也不應該成為標新立異的一種方式。


對這個神爺爺也賣萌的世界絕望了啦!

印度絕對是偉大的文明吖,即便拍個主題嚴肅的片兒,也能按最純粹的商業片路子,二話不說先兜頭上兩段歡快的載歌載舞,真是服了。

正經說的話,這個片子的宗教觀念很有意思,是說,作為造物主的「神」與「宗教」是分離的,印度教、伊斯蘭和基督教信仰的其實是同一位造物主,也就是這位帥哥:

請您輕點兒帥好嗎?

神爺爺說,我創造了人,人創造了宗教。

幾年前去京郊妙峰山秋遊,對那裡的「宗教場所」印象深刻:

一圈圍牆圍起許許多多殿宇,錯錯落落地住著知名不知名的娘娘婆婆公公,有管仕途的,管登科的,管姻緣的,管健康的,管得子的,等等等等。

這許多公公婆婆各得其所,互不干涉,其樂融融。

信眾從入口處統一買了香火,按需供奉在對應的公公婆婆那裡,哎喲,萬萬不可錯了,要高考的小孩,可不能走去月老屋裡。

喲,這不就是天庭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么?一站式辦公,還真給信眾省心呢。

電影里,神爺爺也說,那些信眾,可不都是有所求的?

「神爺爺啊,我給你這些什麼什麼,你便還我那些什麼什麼,神爺爺你最靈啦!么么噠!」

有所求的、用供奉換護佑的信仰,也算得「信仰」么?送子觀音娘娘、月老爺爺,也算得「神」么?

那全知全能的,創造了一切的神,每天忙活著王家兒子高考,李家媳婦不孕的事兒么?

人創造宗教來信仰神,到頭來,讓人背棄了神的,卻也是宗教。


最近才知道其實這個電影是仿摩訶婆羅多的核心劇情。所以出現的「神」才是滿身孔雀翎裝飾穿黃衣熱愛奶製品的Krishna。他騎機車也不僅是因為酷炫,而是俱盧之戰當中Krishna發誓不使用武器,而是為Arjuna駕車。劇情里坎吉還問他既然是神,為什麼不阻止俱盧之戰。Krishna的回答非常有意思:朋友,如果我拿起武器,一秒就可以終止摩訶婆羅多之戰,但那並非我的職責,我的職責是向世人指示對錯,這是你的廟宇,這是你的戰役,你自己應該決定怎樣做。若你願意就奮起一戰,若是不願就默不作聲。(其實劇情里他說了自己的名字叫Krishna·Vasudev·Yadav但以這個劇情而言只可能是Krishna出現,按說以印度教教義而言更合理的似應是Vishnu本人。)

坎吉在病房中醒來,對自己發起的這場訴訟的真實意義起了懷疑(Arjuna面對俱盧大軍時對戰爭的意義產生的了迷惑)。Krishna出現在他面前開解他,並且顯現神的形態給他看(Krishna對Arjuna講述行動瑜伽和數論瑜伽,對其展現宇宙相)。坎吉下定決心,要去祭典徹底推翻偶像崇拜和迷信活動,Krishna用機車帶他回家(Arjuna下定決心作戰,Krishna為其駕車)。所以根本後半程都是薄伽梵歌的內容。

坎吉對律師說自己要告一個叫薄伽梵的人,薄伽梵的意思就是神靈。薄伽梵歌就是神曲。而薄伽梵歌正是黑天神和阿周那的問答。

Krishna曾經問Arjuna為什麼選擇自己這個手無寸鐵的人。Arjuna回答因為我有力量能夠贏得這場戰爭,不需要你的武力,而你是達摩是真理是智慧,我根本不能選擇你,我只能請求你。Krishna微微一笑,對他說只要是我坐在你身前為你駕車,我就不會讓你步入(人生和戰場上的)歧途。

電影里Krishna的機車車牌是三教合一的。但是就從劇情本身來說,出現的一定會是Krishna,因為他是正法式微人間危急之時化身為相應的形態來解救眾生的。所以這個電影本身並沒有批判宗教,它只是批判宗教機構的腐朽。批判那些自稱自己是神的代言人,利用人們的恐懼和未知斂財的高階祭司。

電影結尾時Krishna說我是無處不在的。薄伽梵歌里宇宙相對Arjuna說我是光明是黑暗,是宇宙最神聖的聲音唵,我隨著雨水降落,我是苦行者中的聖者,是俱盧大軍的難敵,是般度軍中的阿周那,我無處不在,一花一果一葉都是對我的供奉,因你們用純潔的心靈向我奉獻。

所以印度能拍出這樣的電影令人毫不意外,五千年前,宇宙相就對阿周那說出了一切。五千年後,一個叫Umesh Shukla的導演對我們又說了一遍。


  • 還行吧,挺歡樂,挺佩服印度影人感拍這種題材。不過,法庭辯論什麼的很不嚴謹,主角勝訴也很莫名其妙,大多屬於導演的自說自話。


可以說是很牛逼的一部電影了,這部電影能在印度拍出來,起碼能得出兩個結論:

1、印度人真是膽(蛋)大,這麼個電影在印度這個環境下拍出來真是作大死;

2、印度人還真的有用心做電影的,雖然局限於環境很多電影裡面都會有大段的歌舞,但是起碼這部電影是一部上上佳作。

這部電影說簡單了可以說是對印度宗教環境的諷刺和批判,但是巧妙地迴避了神到底存在不存在的問題,也就是說承認了人的信仰(神可能存在),但是批判了宗教(信仰被一些人拿來當做幌子);承認了典籍(就是聖經古蘭經這些),但是批判了利用典籍的人(有人利用典籍作為旗幟,有人盡信典籍)。這裡有意思的是,電影批判了宗教的問題(出現了一大堆神棍,比如蘭花指君,香蕉君,女神棍君,同時甚至影射了宗教和當地官員的關係),但是又承認了信仰的存在(無神論者堪吉被奎師那施法住院)。想想會覺得這個邏輯怎麼樣都說不通,但是在這部電影里就巧妙地說通了。

往大了說,這部電影從本質上有那麼一點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論的意思。這塊的內容比較哲學,我們挑幾句話來分析一下:

1、不要嘗試剝奪別人的信仰,否則別人就會拿你當做信仰。

這句話是我在這部電影里最喜歡的一句話之一,說得簡直真實。說得簡單一點,人的世界觀總是會破舊立新,一旦破舊,則一定會追求立新。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假設某個人毫無常識,不知道開水是燙手的,那麼在他的世界觀里,開水不是危險的東西。某一天開水把他的手燙了,他的世界觀遭受衝擊了,那麼他就會明白一個新道理,開水是燙手的,以後要遠離開水。而當破舊的原因不明,立新的方向不定時,人們也會傾向於採用實驗和假說來說服自己。人類的這個弱點被某些人利用的淋漓盡致,比方說現在存在這樣一些公眾號,專門揀一些老事物、老觀點的弱點來剖析(撕逼),然後拋出新事物新觀點,會被很多不假思索的粉絲頂禮膜拜,就是這個道理。更有甚者,針對迷茫的學生下手,因為學生的世界觀還並不成熟和完善,於是這些人就包裝一些看似很有道理的觀點來填補這些學生的空缺的世界觀,最後達到賺流量的目的,說句難聽的,這些個人跟宗教神棍沒啥區別。

2、他們不是愛神者,他們是懼神者。

我一直有一個假說,沒有誰是生下來就冥冥之中覺得我就是要信教的,除了利用幼兒時代的洗腦外,更多的人信仰宗教是源於生活中的不如意。當自己能把控的東西越少的時候,出於心理慰藉,更多的人選擇信仰宗教,祈求通過自律、遭受苦難、進奉貢品等方式換得更好的命運、更順利的前程。所以電影里會有這麼個有趣的對話「神啊,要是這個女孩同意跟我約會,我就給你進貢多少多少」。在我們生活中也存在這種現象,「晉級賽打過了我戒擼一個月」,「火箭隊要是贏了這一輪我一年不看片」,多多少少存在著一些自以為是的交換。所以與其說他們愛神,倒不如說他們有求於神,甚至於怕神,擔心神會安排不利於自己的命理出來。

大體來說,從電影本身分析,這部電影故事荒誕,但是荒誕下的合理,就是電影想要諷刺和批判的地方。從超齣電影之外的地方分析,這部電影涉及到一些哲學思考,而導演也悄悄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神可以存在,人需要信仰,信仰也需要人,需要真正冷靜思考,擁有自己判斷的人。

以上。


今天剛剛看完,覺得很贊,順帶寫了個感想。

荒誕而又真實,然後感覺以前對印度太小看了些


神教導大家放下貪嗔痴慢疑,大家卻用貪嗔痴慢疑的心去信神。


1寫寫寫

雙十二正琢磨著以什麼姿勢剁手呢,狗苗大哥問:「你有沒有看過《OH MY GOD》?」

我說:「嗯呢,看過,跟宗教有關的。」(此時我想起的是阿米爾·汗演的外星人來到地球。)

大哥說:「媳婦兒一直對它推崇之至,下一篇文章以你的角度寫個影評怎麼樣?」

我說:「好呀好呀。」

你們想看啥,都跟我說呀,臣妾一定盡心儘力~除了不寫小黃文,啥都可以寫啊~

2劇情梗概

上網一查,原來是兩部電影,都是對宗教的反思。

《PEEKAY》被翻譯為《我的個神呀》或《外星醉漢PK地球神》,也很好看。

《OH MY GOD》被翻譯為《偶滴神呀》。

《OH MY GOD》中的主人公坎吉是一個無神論者,同時也是一個做神像生意的精明商人。一天,鄰居要朝聖,請坎吉幫忙照看店鋪,坎吉認為與其祈求神靈的保護,不如將房屋修理好。然而地震來臨,其他的店鋪躲過一劫,而坎吉新修理過店鋪卻轟然倒塌。

所有的財產都打了水漂,坎吉去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以「地震是神的作為」為理由而不予賠償,於是坎吉將「神」告上法庭,開始了漫長的維權之路。妻子孩子受到恐嚇,離開了他;律師都不為他辯護,他自己為自己辯護;被人追殺卻被一個大帥哥耍特技給救了;帥哥還自稱是神,把他抵押的房子買下來,允許他繼續住。

坎吉參加電視演講,得到更多的人支持,還為有同樣遭遇的人爭取權益。坎吉在法庭上突然中風病倒,昏迷期間被宗教組織利用,被人們當做新的神。然而大帥哥早已看穿了這一切,他告訴坎吉: 「千萬不要剝奪別人的信仰,你一旦將其剝奪,他們反而會轉而把你當做宗教來信奉。」

最後,坎吉勝訴,狂熱的人們要打倒祭司,而坎吉只是讓他們「有尊嚴地離開」,當坎吉要把帥哥神介紹給家人時,帥哥神卻消失了。

3觀影必備

印度教由古印度婆羅門教改革而來,信仰三大主神:梵天(創造神)、濕婆(破壞神)、毗濕奴(守護神)。與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一神教不同,印度教被稱為「輪換主神教」,大概意思是說,三大主神都信仰,但是不同時期內重點信仰對象不同。除了三大主神外,自古印度時期開始,婆羅門教的神靈體系就非常複雜,不同種類的神數以億萬計。

印度是一個多民族社會,宗教種類非常多。從印度各宗教人口比例(引自百度)可以看出,佛教並不是主流宗教:

根據1991年的人口普查數據,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蘭教。此外,還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2.32%;錫克教徒,佔1 .99%;佛教徒,佔0.77%;耆那教徒,佔0.41%,其他宗教如拜火教、猶太教的信仰者約佔0.43% 。各種宗教信徒的人口構成已發生一些變化,但基本格局依然如故。

電影拍得很出乎我的意料,主角是一個無神論者,整個「狀告」過程中,他的論據非常有力,最後也勝利了。然而帥哥神在最後表達的卻是一種非常獨到的有神論。神無處不在,神和人要做朋友而不是利益交換者。

4宗教學科普

宗教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於19世紀形成,關於宗教的定義眾說紛紜。詹姆斯《宗教現象之種種》中將宗教分為個人的宗教(精神層面)和制度的宗教(組織層面);日本學者岸本英夫主張「宗教意識與宗教行為」二要素;中國的宗教學者呂大吉主張四要素:宗教觀念、宗教經驗、宗教行為、宗教體制;本科老師講的是六要素,沒記錯的話,應該是這六個:神(超自然力量)、信仰(信眾對神和彼岸世界的信仰)、教義(理論系統)、經典(文本依據)、歷史(就是歷史,不是拍腦門出來的)、組織(實體或制度)。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信仰近似於人類的本能,有人類之時就有信仰,但並不是一開始就有宗教。關於宗教的起源,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解釋,如果從心理層面來講,是因為恐懼和希望。尤其是人類社會初期,面對地震火災雷電暴雨等自然現象,面對同類的傷病死亡,深感無力,只能靠神秘力量來解釋。因此,最初的宗教形態是泛神論的,信仰萬物有靈。之後,經歷漫長的發展,才形成更成熟的宗教形態。影片中,帥哥神說:我創造了人類,人類創造了宗教。最後大祭司很淡定地說:「信念和信仰是會上癮的。一旦上癮,就不會輕易割捨,你看到的這些人,他們不是愛神,而是懼怕神。神祠里早晚還會出現他們的身影。無畏萬歲。」

印度教的祭司、伊斯蘭教的阿訇、基督教的牧師……他們不是神,是神在人間的代表,是神意傳達者。他們是人,人類群體會發生的事也會在他們之間發生,貪污腐敗、作風不良,甚至,他們也會犯罪。只是,宗教領域內的不純潔容易造成巨大的反差感,更為人們所痛恨。18世紀宗教改革的起因是什麼來著,兜售贖罪券,錢投進箱子,「叮噹一響,靈魂即得到拯救「。宗教改革的意義是什麼來著,打破教皇的權威,個人可以直接與上帝交流。多麼偉大的宗教改革啊!

圍繞神像、畫像、護身符等的崇拜,統稱為偶像崇拜。很多宗教成立之初是明確禁止偶像崇拜的,例如「摩西十誡」第二條「不可跪拜偶像」;《聖經》中的上帝是「無形無象」的;佛教本來也是不崇拜偶像的,後來有了寺塔崇拜,圍繞著塔建立了寺院。歷史上慢慢形成的偶像崇拜,可能是為了崇拜儀式的方便,既然形成傳統,也就流傳下來。影片最後,坎吉拿著神的信物孔雀翎,神的聲音出現:「丟掉它,你在尋找什麼,我無所不在。」

5人神之際

「沒有神的信徒是不完整的,沒有信徒的神也是不完整的。」那麼,人與神之間是什麼關係呢?影片中的思想是:把神當作朋友,而不是利益交換者。

個人覺得,這種人神關係的觀點非常贊!

其實,人向神祈求利益是非常正常的,因為人是有限的,而神是無限的、自在的、全能的。人無能為力的事情,就希望所崇拜的神能施展神跡,信仰者對神就會產生無限且強烈的神秘感、敬畏感和依賴感。

巫術時期,巫師會用咒語和儀式來討好或恐嚇種種不可知的力量。人們祈禱、供養、許願……都是有目的的,即所謂報償心理,小到升官發財、名利雙收、找到對象、生個兒子,大到內心純潔、靈魂安寧、今世安穩、來世平安,可能後面這些比前面這些高尚點,但也是對神的一種期盼,那神怎麼想呢?帥哥神說,會煩的。(對,神煩)

「一個真正的無神論者才會成為真正的信徒。人們為了自身利益而有求於我,他們是來做利益交換。」 我想起《飯·禱·愛》里,哦不,《美食、祈禱與戀愛》里的女主,在精神崩潰的一個晚上,淚流滿面,雙手合十跪向窗口,她第一句話是:對不起上帝,很久沒跟你說話了。

還記得知乎上有一個回答,一個7歲的小孩子供奉奧特曼,認為它能夠保衛世界和平,這個孩子跟奧特曼之間就是充滿信賴的友誼。宗教是大人的童話,童話是孩子的宗教,然也。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有枝可依

——————偶滴神啊影評(無劇透)

近來頗迷台大教授歐麗娟的 《中國文學史》。看楚辭一章提到楚人和中原人對待鬼神的不同態度,深以為然。中原文化是「敬鬼神而遠之」,從祭祀時辰到儀式方式,都敬中有畏,靜穆嚴肅(儒家認為鬼神的世界我們不懂,也不該懂,免招災禍)。我老公來自於孔孟之鄉山東,曾對我說,孔子曰孝有一條是「祭之以時」,就是祭祀祖先只能在特定的時候,不要打擾了他們在另一個世界的生活。而楚地之人對鬼神的態度更多的是「愛鬼神而近之」,他們認為山川有靈,水有靈,靈寄於萬物之中,是非常美麗和可愛的,和我們共同享受這個世界。所以,對待神靈的態度就像朋友一樣。想朋友的時候寫篇楚辭燒燒,或者開壇召喚,大家神交一番樂呵樂呵。他們的祭祀中更多是和神靈獲得交流,音樂舞蹈及楚辭也多有「取悅」之意,好比我們取悅喜歡的朋友一樣。

我個人更偏向楚人的思維。小時候曾經就在床前的地板上和月亮交流過,語氣好似對慈愛的學姐,麻煩她幫我找找我的水彩筆丟哪兒了;近幾年每次回家第一件事都是給奶奶上香,嘰里呱啦說上一陣最近的見聞,完全沒有當她已經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人了這麼見外。

一直相信神的存在,但神那麼多,耶穌、佛祖不知道該信誰。私下以為神如有人形,應該是寬宏、有大智慧的長者。而各教教義中那些「信我的會****,不信我的會*****」之類的威脅言語總顯得格局太小,應該不會是神爺爺的本意。

作為一個不信任何宗教的有神論者,3年前遇到車禍,當我從車裡下來,看到後面橫著一輛集卡的時候,頓時有種積分一次性換了大禮包的感覺。感謝神讓我安然無恙,我要做更多的好事把這個運氣再積起來。

每晚睡前和老公互相說我愛你,因為世事無常,萬一醒不過來了,愛是留給對方的最後一個禮物。

珍惜、愛與善念,謝謝神給我們的教導。

雖然寫的很一般,但轉載也請註明


不知道是誰說的,

在印度這個人人信教而且信仰各異的國家,能夠拍這樣的宗教電影,而且可以上映,已經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就好像我朝拍攝zhengdang話題電影還能上映一樣。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傻,我其實是要搜前段時間國內上映比較火王寶強配音的《我的個神啊》

結果搜到的是《偶滴神啊》,還津津有味的看起來了,看完覺得納悶,誰說這是搞笑片了?去看了下《我的個神啊》的預告才發現,OMG,我居然看錯電影了~

不得不吐槽下國內的翻譯,好好的幹嘛不叫《外星醉漢PK地球神》,和《偶滴神啊》叫那麼接近的名字

也要吐槽下百度,你們要知道,我百度搜【我的個神啊 迅雷】第一條就是《偶滴神啊》所以給看錯了。。。

===================吐槽分割線,言歸正傳=============

《偶滴神啊》其實和《我的個神啊》一樣矛頭都是指向宗教,相比,我其實更喜歡《偶滴神啊》其對宗教的探討更加的深入和中立。

講到宗教,叫到信仰,我不得不把我老爹搬出來。我生在福建,福建整個氣氛就是比較傳統,信佛的,信觀音、媽祖的(仙道)、信耶穌的各種信很多

在我們福建莆田,每個村都有個廟有個宮,廟裡供奉著各種各樣的神,佛和仙道感覺信眾都信,各種神沒脾氣的和諧共處著。

我爸從他很小的時候,七八歲時就被召進我們村的廟宮堂里,跟著宮裡的各長老和董事會每月農曆初一或十五時候做著各種宗教儀式

其中包括最神秘的【仙上身】——就是神仙跑進我爸的肉體里,然後我老爸像失了魂一樣,閉著眼說話聲音也變了,信眾向他諮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比如要結婚啥日子比較好,比如家裡發生了某某不幸,是因為什麼導致的等等問題(無神論者看到這請勿急著噴) 畢竟這些發生在我最親的人身上,導致我對宗教、對神很迷惑,我現在說的也很凌亂,各位看官且看且過。

現在家裡的頂樓,還特地設了一個為民府,我爸免費給善男信女服務。我有時會發現他們有些儀式的時候是在演,有時候他們做的一些事情,卻很多科學解釋不了,讓我一直半信半疑。我知道你們不信,我特地找幾張不可思議的習俗和宗教儀式給你瞧瞧

一、仙上身,打鐵球。

就拿莆田鬧元宵來說,莆田元宵節不是全國的正月十五那天,而是會從正月初六一直鬧到正月二十多,很多習俗太可怕了。比如這個用鐵球打自己,打的鮮血直流,也不眨眼不疼的樣子。。除此之外還有用煙花對著身體噴,名曰菩薩吃金花,圖手機上不了,等放假回家用電話上傳,很多神奇的地方。

關於宗教,關於神,我相信神,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覺得他們存在我們心裡最好,我們帶著信仰做事,不該做的事情不做,不要傷害人,不要為了利益失去信仰無惡不做,我相信遲早會遭受報應的,而不是去用各種形式,像電影里的倒牛奶祭拜神,是誰說神要求這麼做的?這些牛奶送給窮人,醜惡的世界會更美好一點,像我們這邊燒供銀紙錢給神祈求平安幸福,神會像人那麼勢力,只為收人錢財替人辦事么?這些都是人們按照社會行為習慣和思維臆想出來的。

神在心中,帶著信仰,你認真對待生活,生活也會溫柔待你。


宗教因人而存在,但人不因宗教而存在。

宗教只有兩種意義,一是把人變成廢人,一是把人變成恐怖分子。

信仰是一種癮,一旦上癮,就難以脫身,那些人,並不是愛神,而且怕神,早晚有一天還是會再次走進道壇。可以說,宗教是一種精神鴉片,是人性的缺陷,如無知,慾望,自私,懶惰等衍生的產物。


要是神長這樣我絕逼要去信教啊!!說正經的,我個人看完這部電影還是挺震撼的,算是從一種比較新的角度去講神和宗教。比《PK》要好


印度和韓國應該是目前亞洲電影發展的最健康的兩個國家了

健康是說電影產業的健全,電影類型的豐富,掙錢的商業片也製作精良不單靠場面明星騙人,同時富有探索和思考精神的電影也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和受眾。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國家之一,在如此環境里製作出一步部敢於懷疑神的存在和他的職責的電影應該會有不小的壓力,但從電影呈現的來看,估計國內民眾會合電影里的百姓一樣,虔誠的教徒剛開始可能會大怒,但更多會反思和思考。從這點上來說,電影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不過1,電影還是承認了神的存在,這應該是不太好避開的。

2,那些歌舞場景可以說是寶萊塢作品的必要組成部分。

3,神的形象也無可厚非,聖經說上帝以自己的樣子造人,可魯迅想明白了,神魔鬼怪,俱是從人的形象出發, 不過多隻眼睛,多條胳膊罷了,而這部電影多的,則是帥。

4,《偶滴神啊》這個片譯得太讓人嫌棄了。

又臭又長,見諒


影片中斥責的宗教行為其實有點片面化,矛頭不應該指向宗教,而應該指向那些打著神明的幌子四處斂財的人,如同如今國內時不時冒出來的假上師。宗教本身是並沒有錯的,就像如今太多漢地寺廟的斂財行為讓人一聽到你信佛就說你迷信,是這些行為誤導了大眾。

真正有信仰的人,並不是那些只知道與神明做「交易」的人,並不是有所求的時候才在神像面前磕頭燒香,他們信奉的不是某一個人或者某一位神。神明也並不是貪財之徒,不會因為你捐的香火錢多就多庇佑你一些,他對眾生是平等的。

其實片中有一個一直沒有解決的疑惑:就是坎吉的店鋪是否真是被神明所毀。雖然坎吉通過引用宗教經典而證明了就是神明毀壞,但個人覺得這不過是為了打贏這場官司,準確地說,是為了讓那些招搖撞騙的祭司掏錢賠償而作出的牽強證明。

如果真的是神明所毀,按照坎吉的性格應該會質問那位神明的化身:你憑什麼毀掉我的店鋪?就因為我一個無神論者褻瀆了你?那你又憑什麼要幫我?

我們的師父曾告訴我們:你皈依的不是某一位上師,而是佛法。

喜歡片尾神的化身說的那句他無處不在。

是的,真正的信仰在人們的心中,人走到哪裡,神明便存在於哪裡,因為有了信仰,人才有所畏懼,才有了戒律標準,才明白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

總的來說,個人覺得,有信仰是好事。


整個電影所描述人的愚昧正是聖經中所講的拜偶像。

「不可 雕刻 偶像,也 不可 仿造 上天、下地 和 地面 以下 水 里 任何 東西 的 形像。不可 跪拜 偶像,也 不可 受 引誘 去 事奉 偶像,因為 我 耶和華 你 的 上帝,是 要求 專一 愛戴 的 上帝。」(出埃及記 20:4,5)

以下是主角在被人追砍的時候,大帥哥瀟洒的騎著摩托車出現,一個拽蛤蟆翻身,把主角拋到空中,沿著右肩旁畫了一道看不到的彩虹,於是乎主角就被甩到了摩托車。然後再一個超級油門加速,將過來砍主角的人噴出2米開外。在絕塵要去的時候,車牌上出現了基督的符號——十字架。

片段視頻:偶滴神啊 印度電影開掛 開車神技_騰訊視頻

電影並沒有明顯指出支持基督耶穌,只對獨一神論點到為止,引起人的思考。

擺脫偶像崇拜,得自由。

因真理,得自由。尋真理的人必可以尋著,上帝祝福各位。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這是我最喜歡的印度電影。 沒有之一。


無神論者才能成為真正的信徒。

千萬不要奪去人們的信仰,否則你就會成為他們的信仰。

————記錄有感慨的話。


字幕還可以更好更給力。

建議引進~不過肯定不現實。

影片本身就是一個反問句,在我們的社會中其實太需要這種暴力式的反問了。


好想淘到神手裡的孔雀翎啊!


推薦閱讀:

你自己覺得很棒的冷門cp有哪些?
為什麼心迷宮所有的電視都在放猩猩,有何寓意??
如何評價山崎賢人?
如何評價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

TAG:電影 | 印度 | 影視評論 | 印度電影 | 偶滴神啊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