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日本的便當文化是怎樣的?


飯盒應該是日本人開始的玩意兒,他們叫為「辯當」。「辯」字難寫,改用「弁」。「當」字則以簡寫「當」代之,成為「弁當」。

「弁當」在台灣甚流行,稱為「便當」,方便嘛,合理。當年在台灣拍戲,最喜歡吃的是排骨便當,白飯盒中,上面鋪了一片厚厚的炸肉排,但好吃的並不在這塊肉,而是附帶的咸酸菜,用紅辣椒和豆豉爆香,有時加幾尾小魚乾,非常惹味,單單是這種配料,已能把整盒飯吞下。

香港人的飯盒則以叉燒和白切雞為主,白飯上鋪著一片叉燒,斬成幾件;白切雞也同樣斬件炮製,淋上些滷汁,就那麼解決一頓。飯盒的好壞當然也有天淵之別,叉燒和雞肉老或太瘦的例子居多,乾癟癟地,難於咽喉。但好吃起來,叉燒是半肥瘦,柔軟之極。加上白切雞的佐料油浸蔥姜茸,真是百食不厭。

但是我們從來不講究容器,既然是飯盒,那麼「飯」與「盒」,都是最重要的因素,我們都忽略了。台灣從前運用個圓形的鐵盒子,吃完小販收集,洗過之後再用,想起來還蠻有風味。當今又說不衛生,又求方便,香港和台灣都清一色用白色的發泡膠盒子,一看就倒胃。

日本人的弁當盒就精美得多,有些是用漆器製成,也有藤織的,連最普通的也是用潔白的薄木製盒,用完棄之。這種原始的薄木有陣香味,特別引起食慾。

最好吃的日本弁當是「駅弁」,在各個車站停車時,月台有個老人扛著幾十個弁當出售。每一個車站賣的都是當地盛產的山珍海味當材料,買一個弁當還奉送一個陶器製成的茶壺,蓋子當茶缸,傾著喝,一路看美不勝收的楓葉或櫻花,是很高的意境。

當今的日本弁當也都是用塑料盒了,駅弁改用塑料茶壺,後來連茶水也不供應,反正有罐頭茶嘛。辦公室的附近一定有家人賣弁當。到中午時分,街上就可以看到白領手中都有弁當,拿回寫字樓吃,或者在公園找一個角落,猛吞那種冷冰冰又很難吃的東西。

但是日本弁當雖然不好吃,總是好看,弁當吃久了就產生一種文化,在顏色方面的配搭,日本人是一流的。他們研究出,如果在視覺上飯盒中有紅、黃、綠三種顏色,最能引起食慾。

通常蛋食為黃,蔬菜為綠,而番茄為紅,根據這個系統,把食物的顏色歸類,就能引起變化,做出許多不同菜色的弁當來。

某些弁當是專攻小孩子市場的。從前只在白飯上加一粒染了紅色的酸梅,像日本旗,稱之為「日之出」弁當。今日的小孩弁當用紫菜剪了花紋,貼在白色的飯糰上,變成一個個的小足球,或者用模樣印出一隻小熊貓等,又好玩又能引誘孩子吃飯的商品。

某些弁當是專攻女士市場的,多用蔬菜、魚類或雞胸肉做菜,算好加起來是多少多少卡路里,讓女人控制體重;一方面又因材料費價錢,賣得便宜一點,得到斤斤計較的女人歡心。

某些弁當是專攻大胃王市場的,材料中拚命加甜加咸,飯的份量能有多少是多少,讓大家吃個飽為止,好不好吃已經不是很重要。

我們時常學習日本人的做法,但是從不研究他們的精神,飯盒最重要的飯與盒,為甚麼在白飯上不下功夫?

日本人的弁當不管菜多難吃,用的米總是新潟原產的KOSHIHIKARI,看起來肥肥胖胖一粒粒發光。當然日本米在外國賣起來貴,但是一盒飯,能貴多少?羊毛出在羊身上,多幾個錢顧客是花得起的,所以做飯一定得用日本米,或者是台灣的蓬萊米也行。

節省成本的話,至少得用日本米在美國種的「錦」牌或「樓」牌炊之。當今在黑龍江也種了很多日本米,價格便宜。吃不慣日本米黏性的香港人,則可用南崑山的絲苗或者珠江三角洲的小籠黏米。總之米不佳,別談甚麼飯盒了。

盒子則用薄木盒才潔凈衛生,日本產的木盒貴,在大陸買好了,當今日本人用的也大多數是在大陸製造,若不用木盒,可以殼盒代之。汕頭有一家大工廠把米殼磨成粉,加水之後搓成軟塊,放進鐵模壓出精美的盒子,價錢便宜又環保,何樂不為?

天天用的飯盒子當然愈精美愈好,我買過一個用竹筒雕出來的,分幾格,當成古董也行。也很懷念小時看過搪瓷飯盒,一層層的彩色花紋的鐵盒疊著,用個鐵架子串起來。

緊忙的都市人已經沒有那種雅興帶那麼大的飯盒子上班,去日本時在Tokyu Hands百貨公司買個回來好了,那裡賣的大大小小、各種形狀的有不下數百種選擇,一定有個你喜歡。廣東人的母親或妻子照顧家人的時候總是煲湯,這習慣已逐漸消失,經濟蕭條,改為做飯盒的時代來到,至少做個像樣的,讓老公或孩子帶去吧。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火車四通八達的鐵路國家,不管是出差或者旅行,火車都是他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然而,長途漫漫的火車之旅中不可或缺的就是火車便當,在火車旅行中,一邊欣賞窗外美景一邊吃美味的火車便當真是旅途上的一大享受。

我們吃過很多本國的火車盒飯,但你吃過日本的火車便當嗎?如今,日本的火車便當不僅僅是作為一種飽腹的食物,更發展成為一種精緻又極具地方特色的文化。

日本的火車便當歷史悠久,大概要追溯到1885年7月16日的日本東北本線宇都宮站,據說最初的便當極其簡單,只是撒了芝麻和精鹽的兩個飯糰和腌咸蘿蔔,小販用竹葉包裹著在月台上邊叫邊賣。因此7月16日也成為了「便當紀念日」,而每年的4月10日被定為「便當節」。

隨著日本鐵路交通的不斷發展,火車便當也不斷推陳出新,據不完全統計,日本的火車便當多達4500多種,便當的樣式也從最初廉價的飯糰逐漸發展為精緻且搭配豐富的套餐。除了每年上市的新品,「季節限定」的便當也是一大特色,它們選取當季最新鮮、富有營養的食材製作而成,並且只有在特定季節才可以吃得到。

下面,我們來看看日本都有哪些獨具特色的火車便當吧!坐火車品嘗地方特色的火車便當也是旅途的一大樂趣。日本雖小,不過地方美食也反映著不同地區的飲食文化。

石狩鮭魚飯(北海道 札幌車站)

石狩鮭魚飯自1923年開賣以來,人氣居高不下,滿是鮭魚卵的長青商品,也是北海道最有名的火車便當之一!

武士鬥雞芥末飯(靜岡縣 修善寺站)

以當地特有的鬥雞肉烹飪,配上芥末葉,加上竹編的便當盒,成為一道獨特的 「江戶美味」。只在周末限定販賣。

鱒魚壽司(富山縣 富山市站)

全日本有名的富山名產,鱒魚。壽司飯用熊笹葉包裹著。在日本江戶時代,八代將軍德川吉宗也對此鱒魚壽司便當讚不絕口。

峠之釜飯(群馬縣 橫川車站)

小小的陶器中放入日本傳統鍋飯。飯料非常多種,且熬煮的非常入味。此款便當可是長期暢銷便當。此外,盛裝便當飯的容器並非一般飯盒而是陶器,吃完後將其陶器清洗後可以作為紀念帶回家。

麵包超人便當(香川縣 高松站)

可愛的麵包超人便當,裡面裝滿了小朋友愛吃的東西,吃完便當盒還可以循環使用,創意又環保!

好心情便當島根縣 松江站)

喜歡喝酒的人還可以在這個便當里喝到當地的名酒,配上新鮮的魚貝螃蟹等海鮮,一邊品嘗美酒佳肴一邊欣賞車窗外美麗的景色,簡直是人生一大享受!但是需要預約哦。

毛太郎便當(三重縣 松坂車站)

日本三大和牛之一的松坂牛肉!黑毛和牛的特色容器成為了人氣第一的「視覺系」便當!此款便當,即使涼了,牛肉的風味依然不變,肉質還是軟嫩美味,這或許也是一直受到民眾及觀光客喜愛的原因之一吧。

螃蟹壽司(鳥取縣 鳥取車站)

無論是螃蟹便當,或者是其八角形的容器,皆是日本螃蟹壽司便當的元祖。容器的形狀是仿造螃蟹殼形狀所制。飯上鋪滿大量的當地名產螃蟹肉,是一款非常奢侈的便當。

槲飯(佐賀縣 鳥棲車站)

將飯盒打開後,呈現在眼前的是雞肉、蛋絲以及海苔絲,三種顏色美麗的顏色並排在一起。白飯用特別的湯汁蒸煮,非常美味,讓你一口接著一口,停不下筷子。

元祖椎茸飯(宮崎縣 宮崎車站)

米飯用高湯炊制而成,風味絕佳,其便當菜的配色美麗,令人看了食慾大增。此款便當能夠使人充分品嘗到宮崎獨有的美食風味。

日光埋蔵金便當(栃木縣 東武日光站)

首先便當盒使用了日本著名的「日光雕」精美木製容器,同時附有兩雙木質筷子,質感無可挑剔。在主食五目醋飯上,覆蓋著肥美的鱈場蟹腳肉,另外還有日光鱒壽司、日光姫壽司,主菜包括鹽燒車蝦、鹽燒鱒魚、和牛菲力骰子牛排;配菜也絲毫不馬虎,精緻花形的玉子燒、珍貴魚子醬、松茸和蒟蒻。飯後備好熱茶,打開兩層的楕圓容器,再享用4種精美日式甜點。這簡直是裝在傳統工藝品里的豪華盛宴啊!

隨著火車的提速,旅客在火車上的時間逐漸縮短,吃便當的數量也自然相應減少,火車上的餐車也逐漸取消。調查數據顯示,日本現在售賣火車盒飯的飯館只有百家,比頂峰時期少一半,全國也只剩下10家供應商。

迫於形勢,各家盒飯公司開始推陳出新,利用火車便當精緻和極具地方特色的優勢,拓展火車便當的「戰場」,逐漸將業務延伸到商場、超市甚至路邊飯館。例如自2008年開始,山釜火車盒飯的總營業量絕大部分都是賣給司機,僅有少量是在火車站台和列車內售出,開闊出在百貨公司和超市的市場。

每年1月在新宿·京王百貨店舉辦的「火車便當大會」就是有著40多年歷史的盛大活動。不出東京就可以品嘗到全國各地有名的火車便當。火車便當大會因為很受歡迎,在全國各地其他的百貨店也經常舉行。今年已經是第50屆了。

除此之外,還有JR東日本從2012年開始舉辦的「駅弁味の陣(火車便當味之陣)」活動,這是東日本地區(東北/甲信越/關東)頂級火車便當的競技比賽,通過客人品嘗投票評選出「便當大將軍」。

火車便當還有一個專門的官網:http://www.ekiben.or.jp/main/。上面詳細介紹了日本全國各個地方販賣便當的訊息,對於出行的人來說非常實用。

如今,火車盒飯已發展成日本的一個特殊的飲食文化,以極高的頻率不斷推陳出新,火車便當已然演變成了一種日本旅行的一個符號。

喜歡的話,歡迎大家加微信GOOMAY—WAFU(谷美和風)和我進行日本文化交流,這裡有更多精彩內容哦~


方寸小盒內,滿載人間清歡 | 深度解讀日本便當

美味便當的深情款待

文|往複

便當,源於日語「弁當(bentou)。在漫長的歲月里,日本人民在方寸之間,營造了意趣無窮,美味無窮。看似簡單的便當,實質上包含著由色彩、形狀、搭配構成的藝術,以及製作者的深切感情。

打動人心的食物是什麼呢?大多數的小吃店只是讓我們吃飽。而帶給視覺與味蕾同享盛宴,乃至心靈滿溢的感動,這樣的食物實在太少。日本的便當恰好就是一位。

懂得享受生活的日本人,格外講究食器之美。在日本的便利店中,有大大小小風格各異的便當盒。有些風雅,有些可愛,適應不同人群的需要,為便當平添美感,使享用之人胃口大開。

滿載奢華的小小空間

用精緻的食器盛裝的便當,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中的美味。細節處,流露的是日本人的風雅。譬如說,京都祗(zhi)園的定製便當。它的亮點在於菜品豐富的種類,裡面奢侈地擺放著20多種多姿多彩的佳肴。在京都,遇到貴客登門或值得慶祝的日子,就會備下這種極盡奢華的定製便當。

師傅們細緻而瀟洒地施展廚藝,為了讓各種菜品顯得既協調又美味,據說有兩個訣竅。其一是配色把五種不同顏色的食材搭配起來。高湯蛋卷典雅的黃竹節蝦艷麗的紅,鯛(diāo)魚壽司外層的竹葉的綠,雕成菊花形狀的蕪菁的白,然後用醬油的黑統合整體色調。

在裝盒的過程中,還有另一個絕活。那就是利用層次感,構造出一幅美食山水畫。最里側放上足量的米飯,擺成高山,其次放上稍矮的高湯蛋卷,然後在擺上高一些的菜品,把蛋卷變成一個河谷。「裝的太平也不好,如果把里側比作大山,那就要做成小河從山上緩緩流下的感覺」「外側擺得低一些,中間再加入高低層次,有起有落的,富於變化,看起來會很可口。在邊長僅有幾十厘米的小盒中,精琢細雕的食材和工藝構成了一幅令人雀躍的景色。

火車便當,味覺的填字遊戲

事實上,在日本,最受歡迎的就是鐵路便當(日語叫做駅弁)。許多人甚至認為這是乘坐列車的樂趣,專程坐火車穿越關西的京都坐到北海道札幌,一路品嘗不同車站推出的鐵路便當。打開色調柔和的「鐵路便當」的包裝紙,可以看到五顏六色的各種地方特色的食品精心地擺在飯盒裡,宛如「裝在盒子里的藝術品」。在行進的火車上,伴隨著搖晃的車身,一面吃一面享用倒退的風景,這才是身為過客的樂趣呀。

而且,食材也絕不是上不了檯面的邊角料。米飯產於新瀉魚沼,圓圓白白,看起來肥肥胖胖一粒粒發光。毫不吝嗇的海產,比如青森線的海膽刺身便當,不亞於好餐館裡的海膽魚子飯。用的是青森內海產的馬糞海膽,直接剖開,取其中鮮活的金燦燦卵黃,配上鱘魚子,在舌頭上噼哩叭啦炸開,十分過癮。

這世上的眾生,都是為了品味更美好的生活而存在的!那美好生活並不是一種追尋,而是品味眼前的事物,即使是小小的便當,也可以有很深的美好經驗。日本人民,正是在小小的便當盒內,傾注了他們對生活的無限深情。

http://weixin.qq.com/r/10VdRSDEK31UrWQm9xDF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對日本便當文化體驗最深的就是:日本便當都是吃涼的!

之前在電視劇里看到日本便當總是五顏六色,這次到了日本後,我終於恍然大悟,原來他們的便當都是冷的。

◆ 這樣一來,食材的天然顏色可以完全的保留下來。
也因為便當溫度低,食材自然也不會用太多的烹調油

◆(若用大油炒菜,再冷吃你想想那會是什麼畫面,所有菜上都裹著一層凝固油脂……..)這讓日本的便當文化更注重食材本身的天然味道。

◆可是說了這麼多,我還是很難接受一個冷的便當…………

傅國翔,凍齡舒食家 、國家高級營養師、上海禾新醫院營養科主任。

作為自然舒食生活踐行者,關注的不只是健康,更是天然的年輕態。更多內容請移步公眾號:傅有健康說,微博:傅國翔Richard。


具體的文化沒有去探討。但是真心的好吃啊~本人親身體驗,不含水分。

乘坐JR的時候必須要在站台買上幾份便當,沒有看錯,一個人,吃幾份!便當分量還可以,主要是我太能吃,也太好吃了。最可惡的是「季節限定」... ...簡直讓人無法自拔,記憶里吃過秋季限定的便當,盒子里還會送你一張楓葉的標本~十分貼心。吃著便當,喝著啤酒,看著車窗外的風景~也能感受到不同的日本差旅文化吧。

都是在站台購買的,有些經典人氣便當不搶的話很快就沒了,賣便當的都是和藹的老奶奶,對於我這種不會日語的旅人也十分的熱心,有的老奶奶會貼心的為你推薦便當相應的飲料,看來也是十分熟悉自家便當的美食家啊。

有的便當店是在車站裡,不論你是急著趕車的出發乘客還是經歷旅途的歸程乘客,都可以在店裡選購一份自己中意的便當去享受。便當可以讓出發的旅客再一次享受身後城市的溫柔、自信滿滿的面對下一個城市的挑戰。也可以讓歸來的旅客馬上體會故鄉的味道,體會家的溫情。承上啟下,至關重要~


日本的火車便當為什麼這麼好吃?

日本火車便當十分新鮮

日本衛生部對列車便當有著嚴格的要求

便當必需是當日做好的且

對每日供應數量嚴格控制

現做食物第一保證便當的鮮美

且各式料理隨季節變化而不斷調換

最典型的就是便當內不同季節的不同魚品

日本火車便當大多是冷盤

日本人有食冷習慣,且食材新鮮

不用重複加熱,不必過分考慮保鮮問題

如此,便當的味道和口感都會得到保證

日本火車便當業採取自由競爭機制

不同於我國由一家企業承包的模式

日本火車便當業採取自由競爭模式

每個中轉站都有超多公司販賣列車便當

為贏得顧客,每家便當都不斷提升質量

日本火車便當 (又稱駅弁)

因為好看好吃而鼎鼎有名

在日本,便當還帶有「家鄉」情結

火車便當花樣繁多,更新換代很快

不像我國盒飯的「聲名狼藉

駅弁的出現總是令人食慾大開

以上便當合人民幣65元-101元,確實很貴

不過日本國民人均月薪較高,若折算下來

一份便當的價格相當於國內20元-30元盒飯

這 ...

那麼,日本便當到底好吃到什麼程度?

# 北海手綱 小樽駅 #

北海道的便當全部採用奢侈海鮮

蟹肉,三文魚,三文魚籽橫條鋪

# 石狩三文魚飯 石狩鮭めし 札幌駅 #

大正12年就開始售賣

蟹肉泥蓋飯,三文魚籽蓋飯

海鮮煮過之後,用肉泥拌飯

# 鯡魚便當 鰊みがき弁當 函館駅 #

從昭和起賣了幾十年

太平洋鯡魚風乾後用醬油燉煮

美味多汁,堪比餐廳水準

# 鐵網烤牛舌便當 仙台駅 #

日本頂級牛肉出產地

特製鐵網烤牛舌便當

# 燒麥便當 シウマイ弁當 橫浜駅 #

日本銷量第一的便當

不僅有官網,還有鐵粉

# 燒烤腌制三文魚便當 新津駅?新潟駅 #

三文魚烤過後,用特殊醬料腌制一晚製成

# 鯛魚飯 鯛めし 靜岡駅 #

鯛魚煮爛後,做成泥狀拌飯吃

# 鱒魚壽司 ますのすし 富山駅 #

鋪滿富山特產鱒魚的壽司

裝在竹筒里,用竹葉包住

# 夫妻星鰻飯 夫婦あなごめし 広島駅 #

兩條星鰻分量十足,醬汁誘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便當是熱食

# 百年の旅物語かれい川 嘉例川駅 #

九州銷量第一的列車便當

無數人為嘗鮮而導致脫銷

以上便當多至暢銷上百年

年輕的也有幾十年的歷史

便當好吃到可以開店面,稱之為「駅弁屋

專門出售車站便當,是有多愛吃火車便當啊

有時根據熱映電影,推出主題限時便當

有時跟隨大眾萌點,變換花樣提升顏值

甚至,還舉辦頂級火車便當的競技比賽

經客人品嘗投票評選出「便當大將軍

且每個城市為了宣傳本地文化

每個列車便當都做得十分用心

不是蘊含歷史典故

就是採用當地特產

真 · 進 擊 的 便 當

原文鏈接:在日本,火車便當里是有魚子醬的 ...

我的公眾號:玩美自由行nicetrip

挖掘旅行中的樂趣,給你不一樣的旅途感受

歡迎勾搭

http://weixin.qq.com/r/Kzu3r9bEqYvWrZLM9245 (二維碼自動識別)


便當其實是便利店的產物

便當中的便是方便的意思


在台灣吃了著名的遊客必去的池上便當,是日據時期賣的鐵路便當延續下來的,大概合20塊左右一個吧。

小木盒裡裝著一個餵雞一樣的米飯,一大塊冷肉,半個雞蛋,一片香腸,一片腌肉,一坨鹹菜。

吃完感覺,我去這什麼玩意啊?那點量我南方人都吃不飽,東北人不得罵街啊?又咸又油還是半冷的,大城市15塊的盒飯也比這好吃啊!嗯,挺有特色,不過誰再逼我吃這個,我一盒子扣他腦門上去!

日本便當我也吃過,看看吧,好看大於好吃…


推薦閱讀:

壽司專用料理刀上為什麼有孔?
日本和果子里的饅頭、麻糬、大福都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日本女星不像中韓女星這麼熱衷於整容,跟文化有關嗎?
馬油效果怎麼樣?
南方公園裡日本文化的成分是不是越來越多了?

TAG:日本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