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經中講述了六祖慧能因為得到五祖衣缽而被同門追殺的事,如果確有其事的話,那佛門豈不是與俗世一樣不清凈?求佛之人如此強烈的執念,甚至比俗世之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只要慧能是真的,其它都沒問題。

轉載一篇文章

《壇經》背後的隱情

轉載自:http://m.tianya.cn/bbs/art.jsp?id=21620item=647

《壇經》是唯一一部由中國產生的佛經,其中記載了中國禪宗六祖慧能的生平與講法經歷。《壇經》文字樸實,意旨高妙,而其中有許多未解之謎,甚至是看似怪誕的行為和事件,令人大惑不解。例如,慧能不識文字,偶聞佛經而悟道,既是美談又令人不禁稱奇;慧能未剃度為僧已成禪宗六祖;五祖弘忍沒有把衣缽傳給門下弟子,而是傳給幾乎僅有一面之緣的慧能;五祖傳位給慧能的方式近似地下活動,通過接頭暗號,約定三更傳法,傳法之後又令慧能連夜逃走。

  《壇經》中的記載僅是冰山一角,各種片段都是同一個整體的不同顯現,本文通過挖掘出《壇經》背後埋藏的宏大的整體,來解答包括以上問題在內的諸多謎題。對這個整體最好的概括就是「惟論見性背後的禪宗變法」。

  因為本文以論文形式發表,篇幅有限,所以論述未能完全展開,請見諒。

  《壇經》究義

  ——惟論見性背後的禪宗變法

  (發表於紀念六祖惠能圓寂1300周年學術研討會 作者:程東 程遼)

  導語

  《壇經》作為千古經典,解讀者眾多。而《壇經》常給人難讀難解的印象,因為其中覺悟見性的內涵高深,並且事件離奇,史料短缺,使人不明所以。本文通過深入 挖掘, 證明《壇經》不僅可讀可解,而且合情合理,其中更是隱含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和感人至深的情義。本文旨在透過《壇經》的文字,解析、復原出慧能思想的真 諦,《壇經》背後的隱情,和慧能、弘忍、神秀的大師風範。

  本文依據的基本材料是《壇經》通行本。

  本文依據的知解境界是對覺悟見性的體會和理解。《壇經》作為佛學經典,覺悟見性是其宗旨。覺悟見性是個人所達至的認知境界,是對自己生命的終極認識,故無法以外物佐證。若不親至覺悟之境,則難知《壇經》之意,亦難解《壇經》之事。

  本文依據的思維方式是體用邏輯的方法,其特點是帶著整體意識看待局部,從表面現象上看到其背後的深刻原因。通過展示一個完整的觀點體系,以填補《壇經》中空缺的情節,還原事件背後的真相。

  本文揭示出《壇經》背後的根本原因由明暗兩條線索組成,彰顯出來的線索是慧能惟論見性的教法,隱藏在背後的線索是由弘忍謀劃的禪宗變法。文章也依照這兩條線索分為兩個部分進行論述。

  第一部分論述慧能講法惟論見性,分為兩個方面:慧能的覺悟是無師自悟的;慧能的傳法是惟論見性的。其中的主要觀點包括:慧能在聞經之前已經覺悟,慧能聞經之悟是證悟得名,慧能講法惟論見性而不落諸法等。

  第二部分論述弘忍策劃禪宗變法,分為五個階段:弘忍是變法的謀劃者;慧能是弘忍實行變法的出路;弘忍傳法的過程艱難曲折;慧能完成弘忍的心愿,是變法的實 行者;神秀對慧能弘法起到積極作用。其中的主要觀點包括:弘忍發現傳法有誤而思行變法,弘忍為實現變法而傳位給慧能,弘忍的原定計劃及臨時傳法,弘忍在三 更傳法時特別安排聞經悟道的重要性,慧能惟論見性既是他的特點也是弘忍的心愿,整個禪宗變法是由弘忍設局、慧能完成等。

======================================

  一 慧能惟論見性

  1.慧能的覺悟是無師自悟的

  1.1 覺悟有實、名、法三個方面

  要想解釋慧能是如何覺悟的、慧能的覺境、慧能有幾次覺悟等問題,首先要認識到覺悟分為覺悟之實、覺悟之名和覺悟之法三個方面。

  覺悟之實,即實際得至見性境界,是覺悟的根本和真實內涵,為覺悟的實境。

  覺悟之名,即對覺悟的稱名,是識得此境,為覺悟的意義。

  覺悟之法,即引導未覺悟者達至覺悟的方法,為覺悟的道路。

  所謂覺悟者,就是得到覺悟之實的人。

  覺悟之實,無名無法。故得覺悟之實者,不一定已得覺悟之名、法;稱覺悟之名、執覺悟之法者,不一定已得覺悟之實。

  覺悟之實是另外兩者的根本。若無覺悟之實,而徒有覺悟之名和覺悟之法,並非覺悟。若無覺悟之實,即使對覺悟的道理知識如數家珍,依照法門修行,也難以覺悟,若更執於名、法而不能自覺自破,則反成覺悟的障礙。此即為何世間修行以求覺悟者眾,而實得覺悟者寡。

  但從另一方面而言,得覺悟之實而無覺悟之名,則不識自己所至之境的意義,不知自己所得之覺為珍稀;得覺悟之實而無覺悟之法,則不知自己覺悟之功用。僅有覺悟之實,覺悟亦難以成立。

  對於未得覺悟之實者而言,是聽聞覺悟之名,修習覺悟之法以期得實。

  對於已得覺悟之實者而言,是識證覺悟之名,對覺悟之實的表達即為覺悟之法,自創萬法而不滯一法。

  覺悟之實開見性境界,覺悟之名開立世境界,覺悟之法開弘法境界。實、名、法具全,覺悟才完整,三境才通達。

  統觀慧能的覺悟歷程,是先得其實,後得其名,再得其法。神秀等其他學佛者,則是先得其名、其法,而未得其實,或後得其實。

  慧能無師自悟,已具覺悟之實;首次聞經,去見五祖,從五祖證悟,得覺悟之名;居六祖之位後,直指人心,惟論見性,行覺悟之法。從此,實、名、法俱全。

  1.2 慧能聞經之前已經覺悟

  慧能為客送柴時,偶然聞人讀《金剛經》,「一聞經語,心即開悟」。不要說一個不識字的樵夫路聞《金剛經》而開悟,古來多少潛心修道之人,日夜不輟誦經,開悟又有幾人?

  細看《壇經》中的描寫,不是聽到之後思索了一陣才悟,而是當下立時就悟;不是悟到了一部分,心尚存疑,而是全然大悟。如果這樣的描寫是在敘述一個從沒有覺 悟到徹然大悟的過程,未免太過輕巧和神奇。而《壇經》文風如同慧能為人和說法的風格,質樸平實,並無誇大其詞和故弄玄虛。

  見神奇,因不知其理。若不著於「聞經悟道」的神奇相,則可見此事的合理性,即:慧能在聞經之前已經覺悟,但是在聞經時才恍然意識到自己覺悟了。只有已經至 覺悟之境,才能如《壇經》中所描述的那樣,當下大悟。而此悟是識得覺悟之名,識得自己已在之境。故亦可稱之為「聞經識道」。

  慧能是先「悟道」,後「聞經」,而不是先「聞經」,後「悟道」。因此這件事的真實情況應是:悟道,聞經,識道。

  第一次聞經後,慧能感得「宿昔有緣」,便毅然去黃梅見五祖,安頓好母親,大有一去不歸之勢。這是其志已立。

  慧能見五祖時,對弘忍一共只講了三句話,句句是見性之語。一是說自己此來「惟求作佛,不求余物」。慧能不是來求福,也不是來學佛,而是來作佛。若非見性之 人,誰能有此大求?二是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這是不著外在分別相的見性之語,若非見性之人,誰能有此知見? 三是說「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更加明確是直呈覺悟之境,自示本心自得之智慧。若非見性之人,誰能得此覺境?若作比較,當年慧可見達 摩時,說自己心中不安,乞求達摩為他安心,與慧能此語完全不同。慧能此時已是覺悟者。

  1.3 慧能無師自悟

  慧能是如何得覺悟之實的呢?《壇經》沒有記載。慧能是從聽《金剛經》得覺悟之名的,從那時知道自己覺悟了,生命才開始有了意義和目標。所以有關自己的一切,慧能都從第一次聽聞《金剛經》說起。

  但仍可從兩個證據得知:慧能覺境是自得的,識境是外得的。

  第一個證據是,當南能北秀的尷尬局面形成後,神秀對自己的弟子們這樣說慧能:「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師五祖,親傳衣法,豈徒然哉!」說 明慧能「得無師之智」,是自得的,不是學得的。神秀如何得知慧能是如何覺悟的呢?「吾師五祖,親傳衣法」這句話,透露出對慧能的這個看法來自五祖弘忍。

  第二個證據是,慧能創立了頓悟法門。慧能講頓悟,因為他是無師自悟的。覺悟者證至無師,才能頓悟。他知道自得才是真正的覺悟,完全不講外得,惟論見性,而 且不修外法,直了自悟,因為這就是慧能自己覺悟的方法。他在《壇經》中所講的,都說明了他是自得覺悟。因為他沒有講過一點外學與修法,並且將人們的外學與 修法全部否定,轉為見性。

  慧能無師自悟,這是否可能呢?可能,但是世間罕有。釋迦牟尼就是一個自悟的人。佛之正道,就是自我覺悟。釋迦牟尼是從他不再向外覓學,獨自坐在菩提樹下參 悟開始,才走上覺悟正道。慧能也是如此,他從未學習外法,是無師自通,自我覺悟的。因此慧能才與釋迦牟尼相通,未讀佛經,卻能解經,「無一字一義不合經 文」。儘管佛經浩瀚,但字字句句,莫不是在表示:無道可學,自成其道。

  覺悟之實是必須自悟自得的,即使向人學習,有老師教授,能學到的只是覺悟之名和覺悟之法,覺悟之實仍然必須自得。若不自悟,就無法覺悟。這就是慧能說「究竟無證」的意思。世人之所以覺悟者少,就是因為總想向人求學,不知要自己覺悟,更不敢自己覺悟。

  1.4 慧能第一次聞經悟道是由實得名

  既然慧能已是覺悟之人,又何來「聞經悟道」呢?因為慧能以前未得覺悟之名,聞經才得覺悟之名。而且慧能確實聞經受震,至此方知世間竟有人與自己知見相同,因此大吃一驚。

  慧能聞經悟道的確屬實,但是卻並非一般所理解的意思。一般理解的「聞經悟道」,是由不達而達,常人處於不達之境,所以聞經而不識。慧能的覺悟,則本已達之,尚未識之,故聞經乃豁然得識。

  慧 能的情況是「悟道印經」,故而「聞經識道」。慧能因聞經而得識佛道,得識禪宗,得識五祖弘忍,得識自己在世間所應行之道。因此這個「聞經悟道」,不是指由 不覺悟到覺悟,而是指由不識覺悟到識得覺悟,由不識佛道到識得佛道,以及由不識佛門到識得佛門。慧能也由此確立了進入佛門之志。

  此次開悟,打開的是慧能立世的境界。

  1.5 慧能的第二次聞經悟道是由實得法

  慧能在見五祖時所說的三句話,盡皆表示他已得覺悟之實,而他話中所用的「佛性」、「福田」,也表示他已得覺悟之名。在三更傳法時,慧能的第二次聞經悟道,是得覺悟之法。

  三更傳法時,慧能聽五祖講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言下大悟,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句話是受《金剛經》中覺悟之法的啟發,而說出了自己的覺悟之法。

  得覺境時無法,但講覺境時有法。若慧能只得覺悟之名、實,而講不出覺悟的法理,又如何立世傳法呢?

  此次開悟,打開的是慧能弘法的境界。至此慧能的覺悟具全實境、意義、道路,他的見性、立世、傳法的三個境界才全部打開。

  1.6 關於慧能有幾次覺悟

  《壇經》記載了慧能兩次聞《金剛經》而悟。第一次是在賣柴時聽到客人讀誦《金剛經》,「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第二次是五祖弘忍為他講解《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關於慧能有幾次覺悟,有諸多討論。本文的觀點是:首先,《壇經》中記載了兩次聞經悟道,是因為覺悟有名、實、法等不同的方面;第二,從覺悟之實而言,覺悟不是一悟即止,或者幾悟即止,而是悟悟不斷的,所以沒有次數的分別,若強分次數,就是無數次覺悟。

  自慧能講了「頓悟」之後,許多人就以為「頓悟」只是一悟,一次覺悟就成佛了,就再也不用覺悟了。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疑問:慧能究竟是哪次覺悟的?

  真實的覺悟並不是於某一次恍然大悟之後,就再也不用覺悟了。「頓」的意思好像是一下子明白了,卻不知這個「一下子」是永遠不可離開的。它不是一次,而是進入到所有的一次,從所有的一次中不失每一次,所以每一次都在頓悟中。

  頓悟指的就是見性剎那。一念之知,有本末之向,故有本末之著。這就是慧能說的「一念覺即佛,一念迷即眾生」。但所謂一念,卻非一念,而是念念;並非一念覺 即了事,而必須是念念皆覺,念念皆轉,念念皆頓,念念皆悟。因此頓悟不是一次之頓,而是次次皆頓。頓悟是在此當下,在時時處處當下,在每一念當下,皆不失 此當下之覺。

  也有人因為《壇經》中記載了兩次「聞經悟道」,就認為慧能覺悟了兩次。這樣認為,是不知這兩次所記是覺悟的契機,不是覺悟的實境。凡對事件的記錄,如某人於言下大悟,某人因某事而悟,某人從某人而悟等等,所記都是覺悟的契機。

  什麼是覺悟的實境呢?《壇經》中凡慧能講法之處,句句透露的都是覺悟實境。覺悟實境在本心,不在契機;契機只是覺悟的外緣,故不等於覺悟。所以若把覺悟記 錄為某一次,或記著「我是哪一次覺悟的」,「我是因為聽了哪一句話之後就覺悟了」,這就不是覺悟了。因為就在他記著這件「覺悟大事」之時,他就已經迷了。

2.慧能的傳法是惟論見性的

  慧能結束避難,出來弘法時,印宗問他五祖有何指受?慧能說:「指授即無,惟論見性。」這句話是慧能一生傳法的宗旨,也是《壇經》的宗旨。

  2.1 慧能惟論見性,不論世事

  所謂惟論見性,即覺悟見性為《壇經》中所載一切內容背後的真實涵義。即使有些部分從字面上來看是在講述慧能的生平,皇帝宣詔的經歷,南北兩宗分立的狀況, 但是這一切不過是慧能在借不同的境遇機會而說見性之法,即使是臨終前的最後一息,慧能仍然在借自己的生死來點化弟子。

  如下段文字,可能被人當作記敘一段無關覺悟的故事而略過,甚至被當作神話來迷信。實際上其中的寓意惟見性指心而已。

  惠能啟曰:向甚處去?

  祖云:逢懷則止,遇會則藏。(《壇經》行由品第一)

  弘忍讓慧能快走,所以慧能問:「向甚處去?」慧能此問,似乎不知去處。慧能不是無主之人,豈會不知去處?所以慧能看似向弘忍問去處,其實是借俗問道,應機問禪,因此是一句問心之語,反探弘忍覺境。

  弘 忍是見性之人,因而回應慧能的這句話也是如此,看似俗答,實為禪應。有人以為弘忍說的這句話是一句「懸記」,因為慧能後來在懷集、四會一帶藏身,恰應了五 祖弘忍的這句話。但如此理解弘忍的話,就成了俗知,就把弘忍所言當作了俗語。須知,覺悟者直見本來,不見名相。覺悟只在明心,不在世境。

  但是覺悟者雖然講的是心,又往往能與世境有所應合,因為心境本來相通,何況聞語者會意相應,所以聖者作言,言本非預;應者有應,因合而巧。於是就成了預言,故為世人崇拜,以為神秘。

  弘忍的答語不露痕迹,且義旨高妙,以至歷世千年,竟無人相認。由此可見弘忍悟境圓熟,出語老道。

  「懷」者心也,「止」者是也,「逢懷則止」,意為悟心即是。「會」者遇也,「藏」者歸也,「遇會則藏」,意為對境即歸。所以前句指悟心為是,不可更為,如 如不動;後句指遇境則歸,自返本心,不取於相。因此弘忍的這兩句話,是借一句指事落境的俗語,來展示《金剛經》中所說的「如如不動,不取於相」的境界。

  兩人的問答中,慧能問的巧妙,表面是在問自己應向何處去,實際是在問本心應當如何。弘忍的回應也巧妙,表面是在回答慧能應向何處去,實際是在回答自己的本心覺境,並告知心當如何。因此二人皆在隨口而出的一句話中,將道俗、隱顯兩邊都回答了。

  覺悟者看似應世,實則不離本覺。因此借世事而言覺悟,以事言覺,以覺通事,混境而知,恰可以相互驗證於境是迷是覺。這種於境驗覺的方式,後來成為禪宗的特有方式。

  後 來慧能點化陳惠明之後所說的「逢袁則止,遇蒙則居」與此語有異曲同工之妙。慧能與惠明,都問「向甚處去」,這意味著新生的開始。因為從此告別舊境,步入新 境,所以要問自己的老師,我應「向甚處去」,即問新境之中如何心行。五祖、六祖對新人的指示都是:依本心而行,不迷於外境。

  《壇經》中表面上在論說世事俗情,而實際指喻見性的段落比比皆是,不可輕忽錯過,當其戲說。

  2.2 慧能惟論見性,不論他法

  2.2.1 慧能借說法而點心

  慧能從未教授過除見性之外的其他法門,故稱之為「不二法門」。但是前來參學之人難免問法,慧能則借解說佛法而直指人心,使人見性。

  見性無法,而萬法皆通見性。故慧能講法,只是破除人們的已有之物,令其直見本心自性。所以無論他表面上所講是佛經、名相、法理還是坐禪,慧能所在的都是見性境界,目的也是為了使人自己得至見性境界。

  如慧能為無盡藏尼解經時,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因為他解經時看到的不是經中的文字,而是文字背後的見性內涵。智通問三身四智,所問是佛教名相,但慧 能由名相還其本心,令人出離名相而見性,說「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解三身為「汝之性」、「汝之智」、「汝之行」,即自性、自心、心行。智常問「佛說 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所問為法理,而慧能令其透破法相而明見自心,說「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智隍問坐禪,所問是修為,而慧能答「汝但心 如虛空,不著空見;應用無礙,動靜無心」,令他解脫禪定相而明心見性。

  所以讀《壇經》,不可只見慧能說什麼,而要看慧能對誰說,為什麼說。因為慧能所說只是一邊,他是為破對方所執而說,若無對方所說,慧能亦無所說。慧能有 說,即立一邊,他是以立這邊而破對邊,對邊若破,這邊亦不立。如《壇經》中慧能常講「第一莫著空」,不要「執空」或「空心靜坐」,是針對當時盛行的坐禪之 風而言的。現代人覺悟的障礙已經與《壇經》當時不同,如果慧能在現代講法,可能就會說不要執有。所以單看慧能所說,以為他有法可說,便誤解了慧能。

  慧能以意示心,以意明心,故以心用意為傳道。所以慧能的意思不在他的話上,而在他的說話之心,在他與對方之語的一體之上。

  2.2.2 慧能傳道無礙

  慧能直傳佛義,即令人直接見性,不傳名相法理,故無隔無礙。

  對於已得覺悟之實者而言,一切皆不為其礙,反為其用,故覺悟之名、覺悟之法為其助緣。而對於未得覺悟之實者而言,一切皆為其礙,覺悟之名、覺悟之法反而成為得至覺悟之實的阻隔。

  覺悟並不是多得一物,教人覺悟也不是多予人一物,而是使人明白自己本來就具足的自性。有所得就不是覺悟。故學來的東西,就須破掉才能覺悟,此即悟道之障。學來的東西,還要再傳給別人,此即傳道之礙。因有所學,故在悟道與傳道上都有障礙。

  慧能無師自悟,從未向人學習過什麼,所以也不會向人傳授什麼。慧能教人見性是一無所得的,直接以覺悟之慧見,點在學人的迷心上,此外無他。

  慧能直講見性,第一沒有傳承,亦無系統,無法可學;第二沒有階次,不是按步修為,拾級而上;第三當面指授,直破法障,為人去除心蔽,令其當下見性。

  最難之事是放棄已得。一個人已經得到的知識、功夫、見解、方法、技藝,以及身外的權位、名利等等,都是歷經辛苦,不易而得的。而固執已得,會使人自蔽本性,不識真我,錯失最珍貴的東西。

  如果先讓人按照某種方式修習,到了依法修習有所得時,再讓人破除所得,則難免在覺悟上走了彎路。因為修習已難,修習之後再放棄修習所得就會更難,所以覺悟者世間稀有。

  慧能傳道講法,沒有這個過程,只破對方已有之執,惟論見性,直傳本心。

  2.3 惟論見性是慧能的獨創和貢獻

  慧能是分別見性與修為,並且惟論見性的第一人。武則天、唐中宗下詔邀請慧能進京講法,詔辭中引用了一句神秀對慧能的評價「傳佛心印」。此語中肯。慧能講見性,就是傳佛心印,不見諸法。

  佛學體系龐大,有三藏十二分教,其核心宗旨埋藏於種種修為、名相、戒律、法理之中。而眾多修法,慧能一概不論,只講見性,直傳佛義。因為見性是成佛的實質,是學佛的終極追求,也是究竟成就。慧能把佛學之心重新提出來,令其居於正位,煥發光彩,讓人們意識到其他的方法皆以令自己見性為終極目的。見性是實, 成佛是名,而種種修法不過是緣。去雜取精,去華取實,這就是慧能的鮮明特色。

  「惟論見性」是慧能獨創的法門,慧能稱此為「頓悟法門」,要弟子們遞代相傳。這就是中國禪宗立足的根本。中國禪宗的特色,如後人常說的「明心見性」、「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等等,其實都是對這一法門所作的描述。

  從印度傳來的佛教由此完成了中國化的改造,可稱之為「見性佛教」。

  見性直接點在心上,直接點在人的覺源上,也是點在人的自昧處。慧能為人們揭開了佛法的奧秘,人們才在見性的意識中醒來。從此,明心見性就成為中國人對自我生命體悟的最高追求。

  若是沒有見性的意識,一個人雖然活著,卻不知道心;中華文化就缺少了心的位置,中華文化之心就不那麼靈明璀璨。慧能為我們安了一顆心,這是他的貢獻。

======================================

二 弘忍謀劃禪宗變法

  《壇經》是禪宗變法的記錄。弘忍是這一變法背後的策劃者和推動者。

  1. 弘忍是變法的謀劃者

  1.1 弘忍繼承坐禪之法

  弘忍是禪宗的第五祖。禪宗是由達摩傳來,遞代相傳,經過慧可、僧璨、道信,傳至弘忍。所以弘忍所學是有傳承的,所傳之法來自達摩。

  達摩傳來的禪宗,坐禪為法,見性為旨。即以坐禪為入修,以見性為終證。這是逐次拾階而上的修為之道。其證據可見於《五燈會元》的記載中。

  達摩與梁武帝相見不契,便潛往江北,「寓止於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之測,謂之『壁觀婆羅門』」。這是達摩在以坐禪入道之法示眾。

  達摩來華九年之後,時間已至,該返回了,於是要弟子們各述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達摩說:「汝得吾皮。」

  尼揔持說:「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達摩說:「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達摩說:「汝得吾骨。」

  最後慧可禮拜,依位而立。達摩說:「汝得吾髓。」最後將衣法傳給慧可。

  這四個人所講的,正是依層次遞進的。道副講相,揔持講見,道育講心,慧可無言,以表見性。所以達摩所傳,由坐禪入道,由相而見,由見而心,這是坐禪的修為之道,最後見性而證得圓滿。此道由修至證,一貫而至完善,並以《楞伽經》為印證。

  此即弘忍所傳承之道。

  1.2 弘忍傳教坐禪之法

  弘忍既然繼承了這樣的禪法,就必須傳教這樣的禪法,因為這是歷代祖師遞代相傳的。

  《五燈會元》中記載:神秀「至蘄州雙峰山東山寺,遇五祖以坐禪為務,乃嘆伏曰:『此真吾師也!』誓心苦節,以樵汲自役,而求其道。祖默識之,深加器重」。

  「以坐禪為務」這句話,可見弘忍自己亦從坐禪而見性,並且示坐禪之法以教弟子。

  神秀寫的那首著名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便是對坐禪的內境描述,是自己坐禪的體會與境界。弘忍不滿意,要他再去另寫一首見性的偈子來,他卻「作偈不得」。因為他學的只是坐禪,天天以此為務,又從何處去另寫一首來呢?

  弘忍門下的弟子,不僅是神秀,其他人也都以坐禪為務。慧能攜法南歸時,追來的陳惠明要慧能為他講法。慧能說:「不思惡,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 來面目!」陳惠明言下大悟,說:「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為什麼呢?因為他在五祖門下一直是修習坐禪。

  慧能知災難已過,走出山林,來到廣州法性寺,與該寺住持印宗相見。印宗問他五祖有何指授,慧能說:「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印宗便驚問:「何不論禪定解脫?」因為印宗是五祖的弟子,學的就是禪定解脫。

  五祖弟子智隍,自以為學成有得,「庵居長坐,積二十年」。因慧能的弟子玄策造訪,於問答之下,才知自己未悟,於是專程去向慧能求教,方才覺悟。

  神秀派弟子志誠到慧能那裡去聽法。慧能問他,神秀教弟子何法,志誠說:「常指誨大眾,住心觀凈,長坐不卧。」說明神秀所教,也是以坐禪為務的。但這個坐禪之法卻不是神秀自創,而是弘忍所傳。當然也不是弘忍自創,而是禪宗歷代祖師所傳。

  武則天、唐中宗請五祖的弟子神秀、惠安到京城皇宮,禮遇甚隆。神秀與惠安推薦了慧能,於是武則天、唐中宗便派內侍薛簡來請慧能入京。薛簡對慧能說:「京城 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京城盛行的這種說法是從哪裡來的呢?恐怕是從神秀與惠安來的。當然,當時天台止觀 法門亦盛,也講坐禪。

  從弟子之所務,可見師傅之所授。以上情況都表明,五祖弘忍為其門人講的是禪定解脫,禪宗在慧能之前是以坐禪為法的。

  弘忍根據禪宗的傳承,坐禪是入修之道,待修到高階之後,覺境開啟,再參悟見性,以《楞伽經》印心。故其所教是以坐禪為修,以見性為悟的。因此坐禪修為在前,見性覺悟在後。所以弘忍所教,應是分為前後兩段、上下兩階的。

  1.3 弘忍發現問題

  從《五燈會元》的記載中可以發現,達摩此法傳承下來,每代除了祖師孤身一人之外,幾乎沒有什麼成道的弟子,幾乎形成獨脈單傳的局面。這種情況到了五祖弘忍,終於被他所發現,進而成為他思考與憂慮的大問題。

  弘忍多年傳法,門人不可謂不多,影響不可謂不大。慧能聞客誦《金剛經》,問經從何來,客人告知來處,說「其寺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餘」。可見其局面已然不小。但是千餘人盡皆坐禪,卻不見有人覺悟。

  弘忍斥責門人說:「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這是指斥他們只知坐禪,不知見性。因為他們以坐禪為實修,以為有利益,所以是「只求福田」;但不知見性,所以是「自性若迷」。不知見性,坐禪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說「福何可救」。

  弘忍又說:「汝等各去看取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這是要他們著眼於見性。「看取智慧」就是在性上覺知見,「取本心般若之性」就是由覺知見而見性。因此這是弘忍指導門人轉入見性之道。

  弘忍本來是想等到門下的弟子中,有誰在坐禪中達到了上境,有了覺悟上的要求,才為他講見性,啟開覺境。卻沒有想到多年下來,這樣的人竟然一個也沒有。自己傳法到了晚年,門下的弟子竟然沒有覺悟的。是弟子們不努力嗎?不是。是弟子們天資過於愚鈍?似乎也不是。

1.4 弘忍發現誤在傳法

  弘忍尋找原因,終於找到自己身上,發現問題出在傳法上。某個弟子沒有出息,可能是這個弟子自身的原因,但是門下的弟子全都沒有出息,那就不是弟子自身的問題,而是傳法的問題了。

  弘忍發現,這是坐禪的問題。弘忍是依歷代祖師的傳承而傳法的,他自己也是由坐禪而覺悟的,原不曾想到坐禪會有問題,但從自己的傳法上找原因之後,他才發現,就因為坐禪是法,所以有法可授,見性無法,也無法可授,因而弟子們都執法而修,於是反致其不能覺悟。

  弘忍逐漸發現,幾乎所有的人,入修坐禪容易,而從坐禪悟出卻難;進入下階容易,由下階躍至上階卻難。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要經過一次巨大的轉變,即將原 來所得到的東西全部丟掉,才能由下階躍入上階,由前段轉入後段。這不啻是在人的內心發生一場根本性的變革,但是這樣的變革有誰能做到呢?人們修行既然已經 有得,又怎麼會丟掉所得呢?所以等到人們坐禪有得時,弘忍再講見性就已經沒有用了。

  弘忍繼承的禪法是坐禪、見性並修的,弘忍也為弟子們講見性之理,但是講了,弟子們也都不以為意,以為那不過是虛理,坐禪才是實修。這種看法在門內形成了風氣,弟子們互相影響,弘忍雖是祖師,卻也難以扭轉這種局面。

  《壇經》中記載,弘忍「三更喚秀入堂」,專門為神秀講解見性要領:「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 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弘忍對神秀已是全盤托出,如實直講,但是神秀作為五祖門下最優秀的弟子,似乎仍是無所觸動,不能覺悟。可見為已著法相者點心, 隔障如山,難以使其轉見覺悟。

  弘忍自己也是從坐禪而入,再由此破出而覺悟的。但他能如此,卻並非人人都能如此。故先坐禪,後見性,由下而上的這條道,雖然自己通了,別人卻未必能通。所 以弘忍向弟子們傳坐禪之法,一是歷代傳承如此;二是自己的經驗如此,三是當時天下學佛的人都講坐禪,天台宗就是如此。三者決定,弘忍傳坐禪之法,就是必然 的。

  但自己能通,別人卻未必能通,這個道理卻不是一下能明白的。等弘忍明白了這個道理,他已經付出了代價,這個代價就是傳法的失誤。落了經驗執,弟子皆不成,結果一生辛苦傳法,竟是一場空忙。

  弘忍是悟道者,為何還會傳法有誤呢?因為悟道是得道之道,而傳法是傳道之道。悟道與傳道不是一個道。得道者都會遇到傳道的問題,也並非都能成功,因為傳道之道也要從無到有去摸索,經歷種種曲折,付出種種代價。所以不僅得道難,傳道也難。

  中華文化中曾有過許多開創者,他們雖能自己開道,但卻後繼無人。其中未得傳承之道,這是重要原因。

 1.5 弘忍決心變法

  弘忍痛定思痛,決心要作改變。這從他改禪宗歷代祖師以《楞伽經》印心為《金剛經》印心,便可見一斑。弘忍竟然改了禪宗初祖達摩攜來的,為歷代祖師遞代相傳的印心之經,可見弘忍的決心。

  《楞伽經》篇幅較長,內容較繁雜,性相皆講,名相眾多。《金剛經》則篇幅簡短,內容精粹,惟說見性。弘忍以《金剛經》替換《楞伽經》,可見弘忍的眼光。

  在慧能還未見弘忍之前,弘忍已經在「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此語不論坐禪,只教見性,「直了成佛」也與慧能後來的頓悟契合,透露出弘忍變法的消息。可見弘忍確實是禪宗變法的發起者。

1.6 弘忍變法難行

  弘忍有心改變,但既成之物難移。門內風氣已成,改變為時已晚。可見於弘忍對弟子們的訓斥:「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這是弘忍對門人的痛心,也是對自己傳法無成、變法無效的痛心。

  弘忍若真想改變這種風氣,就只有另闢門戶,完全舍掉這批人。但這已是不可能的了。一是這些人都是弘忍的弟子,他們學而無成,弘忍負有責任;二是弘忍年屆七 十,如此高齡,很難再另闢門戶,重新傳法授徒。那怎麼辦呢?他不能眼看著歷代祖師傳承下來的禪宗敗在自己手裡,但是又變法無望。就在弘忍為傳法糾結之時, 慧能來了。

  2. 慧能為弘忍實行變法的出路

  2.1 弘忍變法的契機引來慧能

  正是弘忍變法的這個契機,為他引來了慧能。

  慧能一聽客人讀誦《金剛經》,心即與之相應。再問客人從何處得此經?客人說是從黃梅五祖處得來的,並且說「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 佛」。句句與慧能的心境相合,因此慧能一聽這句話,便覺「宿昔有緣」。所謂「宿昔有緣」,即本來相通。於是慧能立即去見五祖弘忍。

  2.2 慧能去見五祖為求六祖之位

  慧能為什麼要去見五祖呢?

  第一,慧能以五祖為知音。慧能雖是一個覺悟者,卻是世無知音。因此慧能聞經而驚,驚喜世間竟還有人能講出自己的心裡話。所以他才問客人「從何所來,持此經 典」。當他聽到五祖弘忍說了「即自見性,直了成佛」這樣的話,便意識到弘忍可能是世上唯一能與他相知的人,所以他一定要去見弘忍。

  第二,慧能要印證自己。慧能雖內心境界至高,但是在世間卻沒有人能為他印心作證,因此在世上寂寂無名。弘忍是佛門禪宗五祖,地位甚高,自己心中的境界也只有五祖能夠印證。

  第三,慧能要實現自己的抱負。慧能此時只有二十四歲,已悟證本來,智慧絕頂,眼界超凡,血氣方剛,若不是因為有老母在上,也未遇更好的機緣,他豈會甘於在 山林中以砍柴度過此生?慧能的志向必然高於常人,若非具無上之志,是不可能獨自覺悟的。釋迦牟尼當年因有無上志,所以才能捨棄王位;慧能因有無上志,所以 才要選擇入世的機緣。而「宿昔有緣」,即這個機緣來了。

  什麼機緣呢?即慧能入世的機緣。這個機緣第一在《金剛經》,即佛門;第二在弘忍,即此人可識慧能之才;第三在禪宗六祖之位,這個位子值得慧能作為入世立身之所。

  慧能可能從客人處得知,五祖年事已高,正逢傳位之際。所以慧能去見五祖,一見面就表明自己的來意:不是來此學佛,而是來此作佛,而且是「惟求作佛」。

  「作佛」本有兩個含意:一是得佛之覺,即覺悟成佛;二是得佛之位,即教化眾生。前者在自心覺悟,後者在世間聖位。慧能本是自心覺悟之人,缺的只是世間的聖位,所以他說「作佛」,即是作祖,意在聖位。

  除了求神拜佛者,去參見佛門祖師的,大概有三種人:

  第一種人是為了覺悟。因為自己沒有覺悟,所以去學習。

  第二種人是為了證悟。自己已經覺悟了,去找覺悟的人為自己印證,但印證完之後就會離開,主人既不會留,客人也不願意留。因為覺悟者皆知自立,不求依傍。歷 來禪門中,弟子覺悟後,師傅就會讓他離開,去自立門戶,教化一方。《五燈會元》中多有記載。永嘉玄覺悟後去見六祖慧能印證,見面就以機鋒相試,印證事畢, 即刻就走,慧能讚賞故留他住了一夜,此事便以「一宿覺」傳為美談。

  第三種人最為罕見,是為了接位。慧能與五祖見面時所說的話,明顯表示他已經覺悟,也就不是為了覺悟而來。但若是為印證,印證之後就應該離開,而不是留下不 走。一個寺中只有一個住持,也就是只有一個教化者,其他人都是學習者。這個覺悟者來了不走,還能是什麼意思呢?

  有人會以為,慧能若是為問鼎佛門而來,就是有野心,有損於慧能的形象。這種看法,是世間小智小量者所慮。不知非常人必有非常之志。不要說一個世間已有的佛 門祖位,以慧能之智,就是自創一門宗教,又有何難!但他為什麼沒有自創一門新教呢?這一點,慧能必然也是認真思考過了:他有許多條件尚不具備。他沒有文 化,沒有社會地位,要想在世間立足,並不容易。因為覺悟完全是自己個人的事,不需要身份與社會地位;但是傳法卻是世間的事,是社會的事,必須具有一定的身 份與社會地位。但這些慧能都沒有,因此慧能要想弘法度人,就不如直接進入佛門,在佛門中取得這個身份與地位。

  人常以為學佛修道就是無欲無求,只論空無。須知求覺悟本來就是人間最大的志向,只是因求大志者不為小利所動,所以看似與世無爭;覺悟所得不著有相,所以看 似只論空無。其實空為至實,無生萬有。若空無真是空無,那麼佛竭盡心血,乃至放棄王位,又所求為何?覺悟之後,在世間傳道立業,也是大志向,否則釋迦牟尼 為何出世說法,又怎會有佛教這一偉業留傳至今?若說野心,慧能求六祖之位以說法利生,繼佛事業,又何過之有?

  慧能見弘忍為求六祖之位,具體證據有三:

  一是在慧能與弘忍首次見面時,弘忍讓慧能「隨眾作務」,慧能說:「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意思是,我的內心已經是佛,只是不得世間佛位,我來就是求世尊聖位的,你想要我去做什麼呢?

  弘忍說:「這獦獠根性大利」,是說自己已經知道慧能的意思;「汝更勿言,著槽廠去」,是截斷他的話,寺中情況複雜,「見徒眾總在左右」,「恐有惡人」加害於他。弘忍的態度慧能明白了,於是默然無聲地在後院破柴踏碓八個余月。

  二是在八個月後弘忍來找慧能,一見面就說:「吾思汝之見可用。」這句話的意思是,你說的那件事是可行的。慧能說了什麼「見」讓弘忍想了這麼久,並最終認為 「可用」呢?如果是慧能的覺悟境界,弘忍又何需思考這麼久,而且慧能的覺悟境界又何以讓弘忍覺得「可用」呢?顯然這是指慧能「惟求作佛」的要求,這個要求 讓弘忍認為是可行的。如果慧能說的「惟求作佛」,只是來求覺悟,這談不上其見可用,且此求者眾多,皆可入寺出家,不必讓他隱沒踏碓八個月。只有求佛門聖位 這樣的要求,弘忍才會為此苦思八個月之久。而這時弘忍的答覆,是明確告訴慧能,可以讓他「作佛」。

  三是在五祖室內三更傳法時,慧能受領衣缽,全無忸怩推託,思考顧慮,當下承受,沒有任何驚恐緊張的表現。這是因為慧能來為此事,今得此事,這一切全在慧能 的預料之中。覺悟之人自然知曉,當此之世,捨我其誰?所以慧能來見五祖,說「惟求作佛」,光明坦蕩,沒有絲毫遮掩;慧能受法,坦然而當,自然而受,沒有半 分驚懼。雖然自己默默無聞二十餘年,又為之負重吃苦八個月,得到此位,也沒有欣喜若狂,忘乎所以。即使五祖不傳法給慧能,慧能也是如此,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從其坦然淡定,就可見慧能的覺悟和志向。

  如果慧能本人沒有這樣的要求,即使弘忍要傳衣缽給他,他也不會接受,何況得衣缽者還要冒著生命危險,長期與之相伴。對五祖來說,祖位是何等重要、神聖,他又怎麼可能將它輕付給一個並沒有打算要這件東西的人呢?

  2.3 慧能為弘忍變法的出路

  慧能突然到來,張口儘是見性之語,令弘忍眼前一亮。慧能來「惟求作佛」,直接亮明來意志向,這樣的人真是曠世奇才。

  弘忍一見慧能,則知自己變法的事業有了出路,原因有二:第一,慧能無師自悟,不著法礙,正好針對禪宗當時的問題,有轉變禪宗的局面之能;第二,慧能專為聖位而來,有志有勇,只有這樣的人才堪負此變法大任。

  慧能為弘忍的出路,弘忍也為慧能的出路。弘忍有世間的事業,但是沒有能人可以繼承;慧能能力超群,抱負遠大,但是沒有世間立業的外在條件。兩者相遇,一拍即合,禪宗後來的恢宏局面即由此開始。

3. 弘忍傳位的過程艱難曲折

  3.1 弘忍傳位給慧能出於無私的考慮

  弘忍傳位沒有私心,他考慮的不是門,不是法,不是規則,不是個人的命運,而是他所承擔的責任。他看到的是佛法的根本,歷代祖師的事業,以及禪宗的未來。

  道本自然,道本無門。道在人繼,不可私有。人若以私心傳道,其道必斷,不能為繼。所以真傳道者,以有道者得之,沒有門內門外的分別,並非一定要在自己的弟子中傳承。所以弘忍傳法之後,人問衣法誰得了,他說:「能者得。」

  傳道傳的是什麼?只是覺悟。所傳並非一物,又如何能為人所私有?每人皆自具本性,一旦自明本性,即自得覺悟,又有誰能阻攔?所謂秘傳,是顯而不為人見,非 道有所秘,只是愚者不見。所以傳道只是心明相照而已,更無一物可傳。若有物可予,有法可傳,即為俗傳,而非聖傳。

  弘忍深知傳位在得人,而不在得門。人為法本,門為虛名。弘忍命門人寫偈,竟然無人敢寫,只有神秀一人呈偈,心中還忐忑不安。弘忍若不傳法於門外,令「能者 得」,禪宗就葬送在他手上了。從後來的發展看,弘忍的弟子沒有幾個留名的,如果弘忍沒有傳法給慧能,禪宗的命運也可想而知。

  弘忍從禪宗的發展考慮,如果慧能不進來,禪宗將自五祖之後衰敗下去。慧能則可能另入他門,也可能自立宗派。慧能這樣的人才,千年難遇,禪宗得之則興,失之 則衰。因此弘忍無論冒多大的風險,承擔什麼樣的罪名,做出多大的犧牲,即使不為弟子、世人所理解,他也要將六祖之位傳給慧能。

  弘忍於傳法有誤,卻於傳道有得。弘忍沒有將衣缽傳給自己的弟子,就意味著自己傳法失敗;但弘忍將六祖之位傳給慧能,這又使他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傳道者,在傳道上成為真正的大師。

  禪宗因弘忍的無私傳位,才發生了巨大的飛躍,有了後來蔚然大觀的局面。沒有弘忍就沒有禪門的慧能,也就沒有後來的禪宗。若非弘忍破門傳法,禪宗豈能大成於天下。

  慧能自覺自悟,在覺悟上難能可貴;弘忍傳位於門外,在傳承上前無古人。弘忍傳法破了法門,將法傳給了外人;慧能傳法破了法位,不再傳衣缽,不再設祖位。兩人共同合作才完成了禪宗的變法,開創了禪宗的新局面。

3.2 弘忍顧慮環境危險

  弘忍知慧能已是悟道之人,但慧能並非自己的弟子,要把六祖之位傳給慧能,正常的途徑就是讓慧能剃髮入教。弘忍身為五祖,走正常程序不應該有問題,但弘忍一 定是有什麼難言之隱,所以正常途徑反而走不了,他只能另想辦法。從《壇經》的記載看,弘忍傳位給慧能這件事,竟都是在打啞謎與半夜三更中進行的。

  弘忍究竟在顧慮什麼呢?

  弘忍初見慧能,剛講過兩句話,「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慧能再多說一句,弘忍便喝道:「汝更勿言,著槽廠去!」八個月之後,弘忍悄 悄去看慧能,說:「恐有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慧能在南廊壁上題偈後,弘忍「恐人損害」,趕緊用鞋擦掉,說「亦未見性」。弘忍半夜為慧能傳法後,便讓他快 走,說:「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

  這些都說明,在寺內寺外,可能有一股勢力是不會允許弘忍將六祖之位傳給慧能的,這正是弘忍最為憂慮的。因為傳位給慧能,就意味著將慧能置於生命危險之中。後來的事情證明確實如此,慧能果然「命如懸絲」,最後竟在獵人隊中隱姓埋名躲避了十五年。

  弘忍不能走正常途徑,就要考慮非正常途徑。這麼一來,顧慮就更多。首先慧能沒有出家,不是佛門弟子;其次,慧能不是弘忍的弟子,未從弘忍所學,也未從弘忍 得法;第三,若不能按正常辦法,如何傳位給慧能;第四,傳位給慧能之後,慧能是否能得到人們的承認;第五,傳位給慧能之後,如何向門內弟子們交代;第六, 自己這麼做能否向各方交代,向天下交代;第七,自己傳下的弟子們怎麼辦;第八,自己怎麼辦。

  慧能來得簡單,只抱一心;弘忍卻接應複雜,須周全萬緣。

  弘忍傳法給慧能,是一場冒險。最後他選擇了秘密傳法,就更是瘋狂之舉。秘密傳法意味著他要將萬眾矚目的禪宗六祖之位私相授受,完全拋開合法程序,不顧佛門 儀軌,不與任何人商議,沒有任何人知曉,悄悄地將這個世間聖位送給一個既非佛門中人、也非自己弟子的人,而且這個人沒有背景,沒有文化,默默無聞,是一個 剛剛從邊地山野中走出來的「獦獠」。

  禪宗六祖是佛門聖位,既與佛門有關,也與世間有關,因此傳位就不能完全由個人決定,即使這個人是五祖。如果五祖個人就可以決定,弘忍也就不必採取這種方式了。因為私相授受,秘密傳法,在人們眼中是不合法的,甚至是無效的。

  正是這些問題,讓弘忍足足思考了八個月之久。

  3.3 弘忍的計劃

  半夜傳法,然後令慧能攜法遠逃,這肯定不是弘忍原本的計劃。因為傳位事大,以弘忍的智慧與眼光,醞釀了八個月之久的計劃,必然周全穩妥,不會是一個倉促潦草的行動,更不會將慧能的生命置於危險之中,又冒著慧能不受世間認可的風險。

  若能按照弘忍的計劃執行,傳位給慧能的風險會小得多,慧能也可以合理合法地繼承六祖之位。他考慮的應該是一個可行的、可以逐步實現的計劃。

  可以想見,弘忍所處的局面是,有一股勢力是他所無力抗衡的。神秀被定為六祖這件事,是弘忍不能改變的決定。既然如此,弘忍的唯一辦法,就是讓神秀改變想 法,自己萌生退出繼位的念頭。神秀若是明確地表態自己無意繼承六祖之位,弘忍就可以從容地安排慧能剃髮,入寺為僧,逐漸顯露才能,直至眾人皆服,再由弘忍 出面認可,傳位給慧能也就順理成章了。但是這個計劃需要一定的時間。

  3.4 弘忍開始實施計劃

  弘忍是在計劃周全之後,開始行動的。第一步是先安定慧能,令其安心等待;第二步是令神秀萌生退意,主動退出。這在《壇經》中表現得非常清楚。

  弘忍先對慧能說「吾思汝之見可用」,令慧能知曉傳位之事可行。然後弘忍突然表現出對寺僧的不滿,說他們平日只知求福,不知見性,要他們每人呈一個見性偈, 誰見性了,就將六祖之位傳給誰。但寺僧卻沒有人呈偈,議論說:「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設作偈頌,枉用心力。」又說:「我等已後依止秀師,何 煩作偈?」說明神秀必為六祖,這是已定之事,人人皆知,所以才無人作偈。

  也正因此,神秀才如此忐忑,因為既是已定之事,弘忍為何突然當著對全體寺僧的面這麼講呢?這是要考驗自己嗎?或是五祖對傳位之事有了新的考慮?但無論神秀 怎麼想,他都不能不呈偈,因為全寺的人都知道,這件事其實是對著他一個人來的。所以神秀才百般思量,如此緊張,以至於呈偈時「心中恍惚,遍身汗流」,竟然 「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

  神秀呈偈之後,弘忍「三更喚秀入堂」,私下與之交談。因為他要使神秀自生退意,卻不能讓別人知曉這是他操縱的。弘忍與神秀的談話內容,目的在令神秀知難而 退。他要讓神秀知道,沒有見性的人,哪裡有資格接六祖之位呢?弘忍告訴神秀,他的偈子「未見本性」,又說「若入得門,付汝衣法」,意為成為六祖的條件是須 自見本性。他讓神秀再去作偈,一方面是給神秀機會,另一方面是讓神秀認識到自己的差距。果然,神秀「又經數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猶如夢中, 行坐不樂」。若是不生變故,也許不過多日,神秀就會主動放棄六祖之位,一切就會按照弘忍的計劃得以實現。

3.5 突發事件打亂了弘忍的原定計劃

  弘忍的計劃雖然周全,卻有兩個沒想到:一是神秀竟然不敢直接呈偈,而把偈子寫在南廊牆壁上;二是此舉驚動了慧能,引得慧能突然走出來,也在牆上作偈。這兩 件事都驚動了寺僧。特別是慧能的偈子,一鳴驚人,「無不嗟訝」,當時就有人說:「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慌得弘忍趕緊脫下腳上的 鞋把偈子擦掉,並對眾宣布慧能「亦未見性」。

  因為慧能暴露了自己,已經處於危險之中,多拖延一天就可能有不測發生,弘忍就不能再按原計划進行了。於是第二天弘忍就再次「潛至碓坊」,幾乎是以接頭暗號 的方式與慧能聯絡,讓慧能半夜三更進入五祖室。慧能一進入室內,弘忍立即「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然後秘密為慧能傳法。

  3.6 弘忍三更傳法的內容

  事發突然,時間緊迫。五祖當夜為慧能所講內容,想來必須包含以下幾項:

  一是詢問慧能的基本情況,他的來歷、悟境、志向、抱負等等。弘忍雖然已經認可慧能,但還需謹慎,以免錯看,傳之匪人。並講述自己對慧能的認可。

  二是解釋自己為什麼要以這種方式傳位,使慧能理解自己的做法,知曉自己的處境。解釋自己的計劃安排,並講述讓寺僧寫傳法偈的緣由,還要特別介紹原先內定的 六祖繼承人神秀。神秀將自己的心情都坦白地對弘忍講了,而弘忍此時都轉述給慧能,以解釋自己為什麼沒有傳位給神秀。這就是《壇經》對神秀的內心活動記載得 如此細緻的原因。

  三是交代禪宗的傳承,告知自己傳法的經驗教訓,以及傳位給慧能的主要原因。並囑咐慧能不可再犯自己的錯誤,在坐禪與見性這二者之間,要「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四是向慧能交代本門必備的知識,禪宗傳承法脈,宗教事務,注意事項等。以及自己寄托在慧能身上的期望,希望慧能不辜負歷代祖師,把禪宗發揚光大。

  五是告訴慧能如何逃走,如何潛伏,何時出世,如何弘法等等。

  六是安排慧能入教與接位的理由和名義,確定慧能是「聞經悟道」的,以此作為慧能入教、弘忍傳位的法理根據。

  3.7 弘忍特別提出聞經悟道的重要性

  正如覺悟有名有實,接掌佛門祖位也需有名有實。接位之實就是內心覺悟,故能「傳佛心印」;接位之名就是按照佛門儀軌,剃度出家,從師而學,由師印證,經過種種考驗,獲得應有的資歷。而如果只有實沒有名,則名不正言不順,亦難被世人接受。

  慧能此時的問題就是有實無名,雖然覺悟等佛,但是未入佛門,不識文字,毫無資歷,人們所承認的外在條件幾乎全不具備。如果慧能只是自己覺悟,而與佛門毫無關係,那麼於情,按部就班地勤奮學佛修行之人如何接受他?於理,世間不知佛學真正內涵之人如何相信他?

  弘忍深謀遠慮,必須為慧能考慮一個接位的理由,才能使佛門中人與世人都接受他。否則即使慧能拿出達摩衣缽,又有誰會認可他呢?

  弘忍應該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既然慧能具備的接位條件就是覺悟,那麼只要他的覺悟與佛門有關,就可以成為慧能接位的名義。弘忍在室中與慧能交談時,必然會 詢問慧能為何會來找他「惟求作佛」;慧能說自己是因聞客誦《金剛經》而感動,因此而來;弘忍一聞,必然大喜,便將此事定為「聞經悟道」。並告訴慧能,這就 是慧能得繼六祖之位的理由。

  《壇經》中說,慧能一進入五祖室內,弘忍便為他講解《金剛經》,並且講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慧能便大悟。這大概就是弘忍為慧能量身定製的「聞經悟道」之說。

  與其說弘忍在五祖室內為慧能講解《金剛經》的經義,不如說弘忍為慧能講解聞《金剛經》悟道與繼承六祖之位的關係。弘忍若此時仍在為慧能講解《金剛經》,就 意味著弘忍對慧能的覺悟還存有疑問,慧能還需教導。若是如此,弘忍就不可能以《金剛經》檢驗慧能之後,馬上就傳六祖之位,因為覺悟與傳承這兩件事是不可能 在同一時間完成的。弘忍傳位必是經過精心安排的,如果對慧能還有疑問,他就不會在此夜傳法;如果定在此夜傳法,必已沒有疑問。

  3.8 發起和策劃禪宗變革是弘忍的貢獻

  統觀整個禪宗變法的經過,弘忍是策劃者。

  弘忍發現了禪宗傳法上的問題之後,便已決定變法,從他改以《金剛經》印心,就可見其魄力和決心。

  弘忍發現了慧能這個人才,意識到只有這個人才可以助他完成禪宗的變法大事,於是不惜一切代價,冒天下之大不韙,不顧教規傳統,將慧能延攬進來,可見其大智大勇。

  弘忍傳位給慧能,並不是簡單地傳承,而是看到了禪宗由此轉折,未來將大展宏圖。禪宗後來輝煌的局面,是弘忍心愿的實現,弘忍雖未親見,卻早已預見,所以他將希望寄托在慧能身上,知道慧能必能不負所托。

  弘忍傳位給慧能之後,就不再講法,以表示傳位的有效性。佛門祖位一般都保持到生命終結,所以弘忍生前傳位,是異常之舉。此舉違反常規,恐怕也傷害了弟子們的感情,他原有的一切或許都會喪失。

  關於弘忍傳位之後的記載,《五燈會元》中只有寥寥一筆。四年後弘忍離世,他這四年的生活無人問津。他以犧牲自己的一切為代價,包括地位、名聲、權力、甚至生命,以換取慧能繼承六祖之位,為禪宗贏得未來。

  禪宗正是由於有了慧能,才令中國士大夫階層,文人雅客,幾乎全體為之傾倒,使佛學成為中華文化的主體之一,得以與儒、道兩家鼎足成三。可是當這一切形成時,有誰知道這是弘忍犧牲自己換來的呢?

  後世禪宗全是慧能法系,在後來禪宗的傳承上,人們只看見了慧能,沒有看見弘忍,因為慧能顯而弘忍隱。

  人們往往只看到王冠上耀眼的明珠,卻沒有看到那個鑲嵌明珠的工匠。如果沒有他慧眼識材,可能這顆明珠就埋沒在沙土中,或淪落在劣質的飾品上。慧能造成這樣 大的影響,因為他居於禪宗六祖的高位,而這個位置是五祖弘忍給的。人們往往只見慧能光彩奪目,卻不見是弘忍把慧能放在這個能夠充分發光的位置上。

  在《壇經》中細細體會弘忍,才能感知到弘忍的心意,才能逐漸知曉弘忍用了多少心血,付出了多少努力,做出了多大的貢獻。

4. 慧能完成弘忍的心愿,是變法的實行者

  4.1 慧能忍辱隱遁

  在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的《六祖能禪師碑銘》中,說慧能在隱匿時期過的是「懷寶迷邦,銷聲異域」的生活。這句話或許可以概括慧能這十五年的生活。

  所謂「懷寶迷邦」,即慧能的價值無人知曉。慧能的覺悟之心與六祖身份即是「懷寶」,獵人們的生活境地則是「迷邦」。慧能雖胸藏無價珍寶,但獵人們一無所顧。因為若不獵生,獵人們就無法生存。

  所謂「銷聲異域」,即慧能作為一個外來者,默默地生活在一個不被人們所認識的地方。何謂「銷聲」?即隱姓埋名,不受人關注。何為「異域」?即非我之境,寄 居他鄉。他在東禪寺時,以一個外來的俗人身份默默地生活在僧人隊伍之中;他在獵人群中,以一個外來的不能打獵者的身份默默地生活在打獵者的隊伍中。在東禪 寺的八個月與在獵人中的十五年,過的都是「銷聲異域」的生活。

  在以獵殺為職業的隊伍中,獵殺技能的高低,才是受人尊重與否的標準。慧能是一個外來者,不殺生,不吃肉,他又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尊重恐怕與之無緣。獵人們會認為這是一個無能的人,從來也打不到一隻獵物。慧能有什麼資格去吃別人的獵物呢?所以只好「但吃肉邊菜」。

  當然慧能也會藉機給獵人們講法,但慧能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沒有受人尊重的地位,其講法的效果恐怕也是有限的。

  在這十五年里,慧能從二十四歲到了三十九歲。他可以選擇放棄六祖之位,隱姓埋名在世上過普通人的生活,但是他沒有這麼做。五祖把六祖之位傳給了他,他就要對得起自己的使命。

  慧能是世上少有的智者,但卻生活在最底層,受過屈辱,經歷過生命危險。人們只看到了禪宗六祖的光彩,誰看到了慧能所經歷的真實人生呢?

  4.2 慧能再開東山法門以繼承弘忍事業

  慧能避難,終於有了盡頭。根據史料,正好在他出山去往廣州法性寺之前,武則天攝政,大赦天下,或許就是這個原因,慧能才安全了。

  在法性寺,印宗問慧能,五祖傳位時有何指授?慧能說:「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慧能所講的頓悟見性之法,並非弘忍所傳,而是慧能自悟。但卻不能因此說,弘忍沒有告訴慧能「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所以慧能說的這句話,可能就是弘忍在三更傳位時向慧能作的最重要交待,是一句「付法之語」。

  慧能一出來弘法,就說自己是「開東山法門」。因為他是受弘忍的囑託,秉承了弘忍的心愿。慧能還說自己「於東山得法,辛苦受盡,命似懸絲」,講了自己得法的 不易。並說「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智」,這句話透露出,慧能講的頓悟見性之法,為當世所無,確是慧能所獨有。正是因為慧能講法太新穎了,人們從來沒有 聽過,因此有疑問,所以慧能才要說此法為五祖所傳。

  慧能的這個說法是應世的需要。一來表明此法為五祖所傳,即是向世人表明此法為佛門正法;二來人們會以為五祖弘忍傳了兩種法,一種是禪定解脫之法,一種是頓 悟見性之法,而將禪定解脫之法傳給了大家,將頓悟見性之法傳給了慧能;三來是為安定人心,說此法是傳自五祖,不是慧能自創,人們更易生信心。

  另一方面,慧能所講也確實是「先聖所傳」。首先,慧能是「傳佛心印」,慧能覺悟了,自心便是佛心,所以講法「無一字一義不合經文」;其次,慧能是依照弘忍的付法交代、秉承弘忍的心愿,傳此「惟論見性」之法的;第三,慧能是無我之人,沒有我相,所以不以我知為自智。

  4.3 慧能惟論見性既是自己的特點,也是弘忍的心愿

  慧能自悟,其悟為自道,故可以自立其道,自開道門,知見自活,不落窠臼。因為慧能非從弘忍所學,也未跟任何人學法。他自覺天然,自知自能,無染無著,不曾 受任何知見的拘囿與束縛。這樣的人,弘忍從未遇到過,所以傳法給慧能,並非傳法,只是傳位。而弘忍傳位給慧能,就是要慧能依照其自然天成之覺,為人傳道。 所以慧能依其自然,亦依弘忍傳法心愿,傳頓悟見性之道。

  所以慧能所傳,雖非弘忍已傳之法,卻的確是弘忍欲傳之法。

  4.4 慧能報答弘忍之恩

  慧能本是一無所有的山野樵夫,當年只憑年輕氣盛,挾衝天之志,一見弘忍便「惟求作佛」,直要其佛門祖位,但卻絲毫不諳世事,弘忍艱難涉險,因為傳法於他,而喪失一切。

  慧能後來屢遭追殺,不得不隱姓埋名避難於獵人隊中,在十幾年這樣的生活中,痛定思痛,慢慢品味與五祖弘忍相見相語的一切情節,方悟知弘忍悄悄付法的深意,得知弘忍的難處,以及弘忍作出的犧牲。

  慧能與弘忍一共沒有見過幾面。按《壇經》所述,只有四次。第一次是慧能見弘忍,說自己「惟求作佛」;第二次是八個月之後,弘忍去碓房告知慧能「汝之見可 用」;第三次是弘忍再去碓房以暗語告他來五祖室;第四次就是在五祖室半夜傳法。當時慧能二十四歲,弘忍七十歲。幾乎可以肯定,在相見第一面時,慧能一共只 講了三句話,弘忍就完全認識了慧能,就決定將六祖之位傳給他,將自己的一切都託付給這個年輕人。

  世上還有誰,能像弘忍這樣認識慧能、對待慧能、信任慧能呢?誰會像弘忍這樣,一見之下,就將自己所有一切全都託付給了慧能呢?

  正因為如此,慧能也必以自己的一切還報給弘忍。

  弘忍在慧能心中恩重如山,情義似天。為了報答弘忍,無論慧能遇到多大的困難,多次因被人追殺「命似懸絲」,在渺茫無期的避難生活中,慧能始終記得自己的責 任,決不放棄。他不僅是為自己生活在世上,也是為弘忍生活在世上;為弘忍的相知與託付,為兩個人共同的目標與使命,生活在世上。像大赦天下這樣的事,誰能 預料呢?如果慧能終無出頭之日,慧能也將守志不渝,與自己的身份一同隱沒,生葬於世。

  所以慧能一出山,就宣布自己是繼承東山法門,以報弘忍的知遇託付之恩。

  同樣,慧能若不是一個值得託付的人,弘忍也不會犧牲自己,將一切都託付給他。慧能與弘忍只見一面,只講了三句話,就能信任弘忍,在碓房踏碓八個月,沒有絲 毫不安分的舉動,不多言不多語,還腰負重石踏碓,可見其意志與人品。慧能志高衝天,卻又穩重如山,如此人才,堪任大事。

  因為慧能信任弘忍,弘忍也才信任慧能。因為弘忍信任慧能,將自己的一切都寄託給慧能,慧能才以自己的一生相報。弘忍將以往的一生給予慧能,慧能以將來的一生還報弘忍。

  慧能本來就是一無所有的人,弘忍如此信任,若不以一生為報,又如何能報盡弘忍之恩?

  所以慧能自弘法以來,講法度人,無私無我,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4.5 實現和完成禪宗變革是慧能的貢獻

  慧能的禪宗果然如弘忍所願,另開法門,跳出了五祖所落的舊窠。據《壇經》記載,在其門下,「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數」。而在其身後,禪宗則如汪洋恣肆,席捲大地。與以前入道者寥寥無幾的狹促局面相比較,何如隔世之夢!

  慧能把佛教中繁雜的理說與修法一概去除,精簡到只剩見性這一核心,因而受到世間的追捧,歷代帝王與士大夫們幾乎無不推崇嚮往,佛教由此獲得了在中國紮根的堅實基礎。

  慧能繼承了禪宗六祖之位,但他傳教的卻是新法。所以慧能弘法,標誌著禪宗革命,這個革命給禪宗帶了巨大的生命力,從而為禪宗開創了一個偉大的新局面。

  所以慧能不僅是禪宗的繼承者,更是禪宗的開創者。慧能的創新,也不僅是禪宗的創新,更是佛教的創新,是中華文化的創新,是中華文化與外來文化相結合的創 新。可以說,慧能是將中華文化與外來文化相結合而創新為一種新文化的第一人。他從自己的本心出發,從自己生活的這片現實土壤出發,吸收外來文化的營養,並 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文化。這種創新給我們的文化帶來了新的動力,也給後人帶來了無盡的啟示,對今天的我們仍有深刻的意義。

  4.6 五祖六祖合力完成禪宗變法

  任何源遠流長的事物都必須經過變法才能延續下去。變法是其內在革命。如果沒有內在的革命,它就無法適應時代的變化,繼續存在和發展。而革命者的經歷總是「命似懸絲」,《壇經》就是這場革命的歷史記錄。

  慧能以《壇經》付法,不僅把它當作內傳法本,還把它作為禪宗變法的歷史,讓後世弟子們知道,弘忍與慧能是如何變法的,兩位祖師在這場革命中都經歷了什麼。

  細看弘忍與慧能的名字竟都有隱意。任何一場變法革命,都必須是「弘忍」與「慧能」結合而成。弘者大也,忍者受也;慧者智也,能者為也。以弘大之量,忍承犧牲;以智慧之力,堅韌能行。如此,方能完成一場深刻的變革。兩人之名與兩人所行,竟如此妙合天成。

  這個變法的過程可謂驚心動魄,千難萬險,舉步維艱,但是弘忍與慧能這兩個人,無私無畏,敢作敢當,堅韌不拔,而且能持能行,守信守諾,重情重義,有志有量。真是大丈夫之行,可嘆可佩。

  統觀這一事件,便會發現,其實整個變法,皆是弘忍作局。而弘忍作局,慧能成就;所以慧能顯,而弘忍隱。看似是慧能的功績,實則是弘忍的安排。

  五祖弘忍與六祖慧能,二人攜手,前赴後繼,共同完成的這場禪宗變革,因為是內部變法,故隱於門內,不可公開。所以在《壇經》中只記其事件,而不具體地講明其性質。因而後人讀《壇經》,只感覺其事情發生得蹊蹺,卻不知其背後的原因。

  若知原因,方知禪宗根源盡在《壇經》。《壇經》是一部禪宗的春秋大義。

  5. 神秀對慧能弘法起到積極作用

  5.1 弘忍對神秀的囑託

  弘忍為了禪宗的發展把六祖之位傳給了慧能,而神秀多年來在自己門下兢兢業業,修持恭謹,弘忍把已許諾給神秀的祖位另付他人,虧待了神秀,因此他一定會對神 秀解釋自己的決定,以求諒解。弘忍會把自己傳道的失誤,欲圖改正的決心,要寺僧寫偈的理由,慧能覺悟的境界,傳位給慧能的考慮,全都沒有保留地講給神秀。 弘忍會讓神秀知道,只有慧能這個人才會把歷代祖師傳下來的禪宗事業發揚光大,並要神秀儘可能地幫助慧能。

  其證明,就是神秀曾如此評價慧能:「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師五祖,親傳衣法,豈徒然哉?」神秀與慧能在東禪寺中,一為上座,一為雜役, 應無交涉,所以他對慧能的評價應從弘忍而來,這是弘忍向他解釋將衣法傳給慧能的理由。由此也可見,神秀對弘忍不但沒有怨恨,而且深感師恩,非常尊重和信任 弘忍的決定;他對慧能的支持和包容則更加難能可貴。

  5.2 神秀在慧能隱遁期間以六祖身份弘法

  關於慧能得法後的消息,神秀應該可以聽聞。慧能第一次公開在寶林寺講法,「師住九月余日,又為惡黨追逐」,惡黨聞訊而至,慧能躲於前山,惡黨放火燒山,一 切皆焚,慧能也從此銷聲匿跡,再無音訊。神秀得到的消息,必定是慧能已經被燒得屍骨無存。此時弘忍已逝,慧能生死未卜,禪宗不能無人主持,於是在眾人的推 舉下,神秀不得不出來維持局面,因而居於六祖之位。

  在慧能隱遁的十五年中,神秀可能一直在以六祖的身份弘法。

  5.3 慧能出山後的尷尬局面

  神秀居六祖位十數年後,慧能又突然出現,在南方以禪宗六祖身份公開弘法。神秀的處境極為尷尬,因為他已經無法退位了。他在中原影響廣大,有眾多支持者,弟 子與信眾都不允許他退讓六祖之位。神秀居六祖位,本不是為自己;此時不退位,也不是為自己。於是就形成南北兩個六祖的局面。

  以神秀的胸懷,便不難想像:神秀得知慧能出山,便想退位,以避讓慧能。但是門下弟子眾多,神秀若退讓六祖之位,弟子們又依向於誰呢?神秀寬厚重情,因此弟子們的情緒阻擋了神秀的決心。也正因為神秀有退讓之意,弟子們才會如此激憤,以至有人買兇行刺慧能。

  慧能走出山林,公開以六祖身份弘法,因為他是為法,不是為自己。這個責任只有他能承擔。但形成兩個六祖也使慧能感到尷尬,所以雖然武則天、唐中宗因神秀的 推薦而下詔宣慧能赴京,慧能不去,他不願意兩個六祖相遇,人們便要分辨真假,使神秀難以立足。慧能不再傳衣,或許也因為他和神秀都深受禪宗祖位的困擾。

5.4 神秀對慧能弘法的實際幫助

  對此局面,神秀心有所愧,故一是不允許弟子們攻擊慧能,二是派遣弟子們到慧能那裡去聽法,三是向帝王推薦慧能,解釋自己與慧能為何會形成兩個六祖的局面,並說慧能才是真正的六祖。由此可知,追殺慧能這件事與神秀無關,決不會為神秀所主使。

  《壇經》記載:「自南北分化,二宗主雖亡彼我,而徒侶競起愛憎。時北宗門人,自立秀師為第六祖,而忌祖傳衣為天下聞,乃囑行昌來刺師。」這說明,慧能與神 秀之間沒有相互攻擊,但是門下的弟子們卻難免衝動,尤其是神秀門下的弟子,其中有人暗裡找殺手去行刺慧能。這證明他們知道神秀的態度,所以只能背著神秀去 做這件事。

  《壇經》載,神秀對弟子們說:「吾恨不能遠去親近,虛受國恩。汝等毋滯於此,可往曹溪參決!」並且某日對弟子志誠說:「汝聰明多智,可為吾到曹溪聽法,若 有所聞,盡心記取,還為吾說。」可見神秀是真心想聽慧能講法的,他派志誠去不是偷法,而是因為自己不能親自前往,或許這也是將自己的弟子送往慧能處栽培的 一個理由。

  南能北秀共立世間,故有頓漸之分。慧能講頓悟,神秀講漸修。慧能的頓悟其實是無師自通的見性之法,非學習而成;神秀的漸修則是五祖弘忍所教的坐禪之法。慧 能對自己與神秀的評價是:「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人有疾遲。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慧能對志誠說:「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又說:「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根智人。」慧能將自己與神秀做了上下區別,神秀 應該也知道,但是好像並無惱意,還不斷派自己的弟子過去學習。而且去了之後,就成了慧能的弟子。不僅志誠如此,神會也是如此。

  神秀後來向武則天、唐中宗推薦慧能,說:「南方有能禪師,密授忍大師衣法,傳佛心印,可請彼問。」這是公開承認慧能的禪宗六祖地位,並有慧能才是真正的六 祖之意。這可能是神秀得知竟有弟子買兇行刺慧能之後,深感愧疚,對慧能做出的補償,並公開表明自己的態度。神秀公開自否以奉慧能,天下誰人能夠如此?

  5.5 幫助慧能穩固弘法的地位是神秀的貢獻

  若居於神秀之位,便可知神秀對慧能的包容與幫助,需要何等的胸懷和氣量。六祖人選本已定為神秀,慧能突然出現,使得神秀與衣法無緣;慧能受領衣缽之後就無 影無蹤,神秀只好在無衣缽的情況下以六祖之名弘法;神秀以六祖身份弘法十餘年後慧能突然出現,亦稱六祖,且有達摩衣缽,又使神秀遭受「假六祖」之疑。神秀 未因慧能得到一點利益,卻因慧能得到莫大的屈辱,但是神秀對慧能不但沒有怨恨排擠,反而暗中扶持,無私推舉,不吝讚美。

  當時神秀身處中原,影響遠遠大于慧能。據《五燈會元》記載,「唐武后聞之,召至都下,於內道場供養,特加欽禮。命於舊山置度門寺,以旌其德。時王公士庶皆 望拜伏。暨中宗即位,尤加禮重。大臣張說嘗問法要,執弟子禮」。神秀去世時,「帝送至橋,王公士庶皆至葬所。張說及徵士盧鴻一各為碑誄,門人普寂、義福 等,並為朝野所重」。

  這些記載,足以說明神秀地位甚高,被尊為「國師」;而慧能剛結束隱遁,開始弘法,根基不穩,而且標新立異,備受非議,「諸宗難問,咸起噁心」。如果神秀借 此貶低排擠慧能,恐怕慧能難以安居六祖之位弘法,那麼禪宗也難有後世的大成。令人嘆服的是,神秀卻借自己的地位與影響幫助慧能,向帝王推薦慧能。帝王下詔 請慧能說法,天下皆知,非議盡平,慧能的六祖地位才真正得以穩固。試想,還有誰對慧能弘法的幫助,能超過神秀呢?

  5.6 慧能與神秀共同報恩於弘忍,繼承其事業

  神秀與慧能配合默契,神秀的弟子從神秀處出師,就派到慧能那裡去繼續深造。如慧能所說,神秀接「大乘人」,慧能接「最上乘人」;神秀傳弘忍所教的坐禪之入門法,慧能傳弘忍欲傳的見性之究竟法,就像是二人共同紀念五祖、共推禪宗事業的一種心照不宣的方式。

  弘忍將六祖之位傳給慧能,未傳神秀,非出於私心;慧能接受六祖之位,以六祖身份弘法,沒有私心;神秀沒有怨憤,反而幫助慧能,也無私心。在《壇經》中可以 見到,這三人都不以私心行事,不計較個人得失,不相互算計,皆有忍辱負重、默然承責、冤屈能行的大丈夫胸懷。他們都只有一心:傳佛功業、光大禪宗、教化眾 生,三人之心為此相映。真可謂大師之心,可以彪炳歷史。

======================================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的基本結論是:

  惟論見性是慧能一生弘法的概括和宗旨,也反映了慧能無師自悟的特色。而慧能之所以能對後世的佛學和禪宗起到如此大的影響,卻是由於弘忍慧眼識英、無私用才、無畏犯險才得以成就。

  弘忍本在尋求禪宗變法的出路,慧能直了見性的特點和沉穩重義的性格正好堪此大任。慧能年少志高,悟臻上乘而地位低微,正在尋求入世立業的道路;弘忍識才善 任,敢作敢為,無私無畏,將禪宗祖位打破常規地傳給他。兩個人不謀而合,共成大業,終於使禪宗從日漸衰微之中走出了一條輝煌之道,開闢了中華文化的見性新 境。

  慧能以六祖身份立世弘法,既是慧能價值的實現,也是弘忍事業的延續;既是慧能特點的發揮,也是弘忍心愿的得償。

  歷史已經遠去,今人讀《壇經》,易見慧能講了不同的佛法和經歷,而忽略其所講一切都在開示自悟見性;易見慧能對後世佛學的影響,而忽略弘忍的巨大貢獻;易見《壇經》是慧能一生的縮影,而忽略這也是一部禪宗變法的史詩。

  所以本文的意義是:

  通過對覺悟見性的把握和體用邏輯思維方法的運用,挖掘種種事件背後的深刻原因,揭示出貫穿《壇經》通篇的明暗兩條線索,即慧能傳教的惟論見性和弘忍主導的 禪宗變法,使得《壇經》中離奇的事件、謎樣的行為全部豁然得解,順理成章。使已經隱而不見的歷史真相,重新彰顯於人們眼前。


有這場追殺,才讓你我知道,誰是沒修成正果的。呵呵。

據壇經,追殺者中有一位原本是將軍的,追到六祖也沒有殺人吶。他高喊我為法來,不為衣缽來。後來六祖點化了他。

至於清凈。佛門與俗世並無不同。清凈在心,不在他處尋。

執念人人有,並非求佛就無。至於追殺關乎一念而已。成佛成魔都看自己的選擇了。

這幾個問題,似乎還是對分別心有所疑惑。可以從這一點入手看一些佛經。


1 追殺慧能可能得到神秀默許 但無證據是神秀指使 人心難伏 神秀不能嚴格約束弟子行為 背後原因很是複雜 換作自己估計也會不置可否

2 慧能在唐初起影響限於廣東周邊 神秀一門三代國師 論及正統 神秀 普寂 義福當時在士大夫間的影響力還是更主要的

3 研究禪宗歷史 神秀應該更接近達摩東渡以來傳播的禪宗修學主旨 慧能則將禪宗本土化

壇經里批評的北宗神秀教導弟子 凝心入定 住心觀靜 確實是楞伽經的核心思想之一 而且這裡的批評也是有一些私心存在的 是斷章取義 當時的影響力不大 (唐時期高手如雲 憑藉這種不成熟的觀點 想撼動北宗是很難的)

4 理則頓悟 乘悟並銷 事非頓除 因次第盡

南北宗本質並無太大差別 只是南禪除去北宗繁文縟節 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 將修行道場世俗化 使菩提自性 本自清凈的道理印入人心 傳播的效率是很棒 但也導致後期禪宗徹底沒落 因後期不重視通曉經義循序漸進 南禪真正變為世俗化

人人以為見性可一念超越如來地

5 五祖弘忍 四祖道信 三祖僧璨 二祖慧可 門下有成就的弟子非常多 各自領受師命弘法一方

禪宗早在各地開花結果 歷代也沒什麼名位正統優劣之爭 慧可神秀的矛盾也不會如後人計較的那麼複雜 兩人都是得道高僧怎麼會如同俗人般計較這些

早期禪宗門風純正 所以五祖恐後世弟子不肖 特意預言六祖 衣為爭端 止汝未傳 所以後人說神秀不地道 也就是五祖擔心的這類不肖子弟 應該慚愧才對

6 唐時期天台 法相 華嚴 密 凈土 三論等等宗派 都是高手如雲 如果慧能真是大字不識 妄言一念超越 您覺得他能立住腳么 所以慧能絕對是高僧 神會跑到北面跟王維一通聊 王維能立個能禪師碑么 當時的文人還是比較不那麼好忽悠的

(能禪師碑)王維

無有可舍,是達有源。無空可住,是知空本。離寂非動,乘化用常。在百法而無得,周萬物而不殆。鼓枻海師,不知菩提之行。散花天女,能變聲聞之身。則知法本不生,因心起見。見無可取,法則常如。世之至人,有證於此,得無漏不盡漏,度有為非無為者,其唯我曹溪禪師乎!

找點明白人來看這段話 到底是北宗還是南禪 界限在哪呢


五祖夜授衣缽,命六祖匿行;六祖匿於南方二十餘年方現身說法,遂分南北禪宗;

看看十字軍東征,就知道宗教的鬥爭比世俗的鬥爭更加激烈,都是你死我活的鬥爭,神秀與六祖也算是其中的縮影吧


1.繼承弘忍法缽的不一定是慧能。神秀是弘忍大弟子,被師父稱讚為「吾與神秀論《楞伽經》,玄理通快」。弘忍坐化後也被最高統治者武則天視為法統宗師,詢問「東山法門」事。故神秀被公認為五祖繼承人是明確的。

2. 佛子要弘揚佛法,就得應對達官貴人。故重「法相莊嚴」,就是要長得好看。神秀很好看,慧能很樸實(我實在是不敢對祖師的法相不敬但沒辦法啊)。所以從弘揚宗門的角度計,慧能也沒有加分。

3. 神秀居中原,慧能居南方。誰輔佐誰,一目了然的事情。

4. 神秀與慧能感情不壞,神秀還推薦過慧能,請他至長安講法,慧能也答允動身。若真有奪位追殺事,何必如此惺惺作態!兩位祖師無論是居帝都,還是邊瘴地,都是為弘揚佛法故。後人為爭法統,詆毀宗師,貽誤後人,罪過不小。


佛法在世間。正常。


一個富貴之家,老主人垂墓之年,剩下億萬身家,身後是好幾十個子孫等著分家產呢,沒成想這老主人在外包了個小三,還養了個兒子,結果這家產全給了小三的兒子,這兒子得了家產還想佔了富豪的家住不成?

這麼一個外來客,不遭人嫉妒方是怪事。換誰都得趕緊跑路不是。

有人的地言就有江湖,修行人又何能例外,雖有聖賢,總歸是凡夫俗子居多。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在於:把學佛、修行的人想得太高尚了,容不得有七情六慾,一旦出現這種事竟然不能用平常人的權謀角度去理解。

另一方面,神秀大師作為「老主人」身邊公認的合法繼承人,其德行在史上記載,確是令人欽佩的——所以個人推測神秀大師並非是指使人,而是圍繞在神秀身旁的「既得利益者」。至於聖賢之流,順行逆行,卻又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識心揣測的。

另說另說。


呵呵,以前也追過一段時間的禪宗,用我一點淺見博君一觀。

1:慧能和神秀是頓和漸的分野,本就沒有對錯高下之分,對於利器根的人用頓悟引入,一般人應以漸悟修行。但對於世人,有頓誰還會去選漸?誰不以為自己是利根之人。僅僅從市場推廣的角度去想,衣缽傳於慧能是有極深遠的意義。五祖的見識印證了當初所謂「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後期禪宗大興於世,不能不說和慧能的頓悟之道有極大的關係。

2:以上為背景,禪宗的道義,本身就已經極有傳奇色彩,再多一個夜下求道也無所謂,事情真真假假,千載以來,有誰能知。後人妄圖以己心推聖心,只做判斷而已。

3:再說,即使為真,也不必大驚小怪,求佛一道,本就是要勇猛精進,佛擋殺佛,神擋殺神,只求得自己心安即可。

4:另外,也不排除有不入道的「世俗」和尚出於功利來追求衣缽,畢竟那可是價值連城的文物啊。

言到此處已盡興。


這裡是要說明的是,佛法真的偉大,三句話度人!慧能問慧明,不思善,不思惡,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慧明言下大悟!三句話,就可以了脫生死了,從一個惡人,一下子成為一個大解脫的善人!慧明為了尊重慧能,後來把自己名字中的慧字都改了,這是何等的境界呀!


《壇經》不是慧能所著,是他的弟子們按自己的回憶與理解,編輯整理出來的。為了抬高慧能詆毀神秀,利於南傳和北傳的派系鬥爭,就編造了很多傳奇動人的故事。從正史來看,神秀和慧能的同門關係並不差,神秀做了國師之後還主動邀請慧能去中原說法,「相妒相殺」這種事情,肯定是不存在的。

註:壇經不斷被修改,痕迹還是比較重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慧能的《見性謁》,現在能見著的就有三個版本,意思都差不多,說辭卻在不斷演化。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台。

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僧人分為勝義僧與凡夫僧,不以是否穿著袈裟作為標準,古今都是這樣


《壇經》這部經典,本來就是神會為了向普寂奪取法統而編造出來的。所謂袈裟傳法夜半出逃他人追殺云云,完全都是子虛烏有,專門用來噁心神秀一系的,其目的完全是為了給神會不許普寂自稱禪宗第七代張目。

張說的《大通禪師碑銘》,裡面的法統記載很清楚,弘忍的得法弟子就是神秀。當時的人也都接受這個譜系,比如說李邕。倒是凈覺《楞伽師資記》裡面,提到慧能是弘忍的弟子之一,但也並沒有將慧能當成弘忍的衣缽傳人。

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是,在敦煌本《壇經》裡面,記載了今本沒有的一處懸記,裡面說慧能死了二十年後,當有人「不惜身命,第佛教是非,豎立宗旨,即是吾正法」。這個時間正是神會在滑台無遮大會上非難普寂的時候。這個時候,老一輩的人都死光光了,死無對證,神會說的是真是假誰也不知道。這樣一來,神會就把自己打造成了慧能的得法弟子了。


佛門即是俗世,俗世也是佛門啊~本無區別啊。

凡夫和佛有何區別,迷者眾者覺者佛而已,本性也無區別啊。


求佛之人同樣有執念之徒,俗世之人同樣有淡薄之輩,也許只是比例不同呢?佛也可以是指一個精神群體,懷揣相似思想和追求的人,就屬佛,反之就是俗世人,所以有人求佛一生也沒活明白,有人沒拜過一次如來卻已經大徹大悟呢?這樣一來,咱們身邊就有佛也不是奇事哦~


我們修佛,修來修去都是修心。每個人本自具備佛心,只是被塵世間世俗氣及邪理歪念所染。五祖眾弟子,根器各自不同,每個人雖具佛心,但如憨石裹玉,各種名利心,分別念,還存在於五祖這些弟子心中。五祖這等得道高僧,心境清明,自然對這些弟子的參佛程度相當了解,深諳凡夫俗子的心性,五祖應該具有學佛的副產品,可能對未來有一定的預見能力,遂指點六祖慧能如何趨利避害,以期保全弘揚佛法。

需要注意的是,學佛不等於成佛。雖然慧能悟性已經達我等凡人望塵莫及的境界了,他在五祖指導下飛速了悟佛理之後,依然需要長達數十年的潛心研習佛法修行,才能真正成佛,開立道場,光大禪宗,惠及世人。

所以五祖的那些弟子,包括當時五祖門下得意弟子神秀,皆是連佛門的門檻都還沒摸到的凡夫俗子罷了,我們凡人所有的痴心妄念,他們皆具備。做出追殺搶奪或者其他舉動,均為人性使然。慧能逃難途中遇到的幸好只是真心想成佛之人,我記得慧能也是聽其言明不會害他也對達摩祖師傳下的器物決計不感興趣。五祖慧能才肯探頭出來點撥他的。


你也知道是求佛之人又不是求佛之阿羅漢,求佛之菩薩。人所具備的他們也具備。


佛門中人又不是人人都能悟的,世俗中人也不是人人不得悟的。這個問題是偽問題


五組坐下1,2萬弟子,能突破生老病生,盲人等級束縛的不過10人20人,

為什麼人數這麼少?一來沒有佛陀手把手帶,二來壽命太短才幾十年,如果有幾十萬的壽命


您的質疑非常的合理,您的問題也非常的好。您不是一個執著的人,而是一個有邏輯和智慧的人。讚歎您。您的問題是有關壇經這個大問題中的一個小分支。隨手給您幾個細節, 應該有助於您的理解,並堅定您的見解!

五祖門下二大弟子,為衣缽傳承而苦苦追殺。可說明:

(1)五祖的僧團弟子修行的水平很低。世人皆知殺人償命。而殺業在佛律中是極大的重罪,何況是殺僧寶,何況是連續追殺,可見殺心之強。連貪嗔痴都降服不了,何談有什麼修行。修的那門子行?

(2)有弟子水平,可推知師父(五祖)水平。五祖的修行水平高不到哪裡去。門下弟子跟著他修了幾十年,殺心、貪心還是那麼強烈。作為師父的,想必高明不到哪裡去。

(3).衣缽只是外物, 不是佛法。修行人卻執著在外物上,而不用功在修行上,典型的心外求法。也可推知其實修行不得法,修行也高明不到哪裡。也間接佐證上述之推理。

(4)說【本來無一物】者,卻對外物之衣缽,死不放手。言行不一是多麼的貼切啊。其實說白了,就是在打妄語。打妄語 的人,能有多高的修行水平?

(5).從一個事件的諸多細節中,看不到一代高僧的高風亮節,卻處處顯露耍嘴皮而針鋒相對的滑稽模樣。

(6)您只是從一個追殺的細節看到佛門的內鬥,我也僅僅從這一點回復而驅您疑惑。至於引用一大堆的東西來逐一驅疑,那是對您智商的懷疑。

(7)堅定您的見解,進一步發揮您的想像。您會推出比您疑問更讓人您震驚的結論。


世間有什麼,寺院就有什麼。否則就不要戒律了。不是剃了光頭,穿上福田衣立馬就超凡入聖。

出家人里醜事很多。但僧團集結了佛教典籍,仍然是人天敬仰的僧寶。


推薦閱讀:

佛說法四十九年,為什麼說無有說法?
如何才能成為地藏菩薩的化身?
末法時代是不是除了凈土宗,其他的宗派都極難成就?
請問各位學密的師兄,你們為什麼學密呢?可否略微介紹一下這個法門的殊勝之處?非常感謝!?

TAG:佛教 | 大乘佛教 |

標籤:

壇經中講述了六祖慧能因為得到五祖衣缽而被同門追殺的事,如果確有其事的話,那佛門豈不是與俗世一樣不清凈?求佛之人如此強烈的執念,甚至比俗世之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只要慧能是真的,其它都沒問題。

轉載一篇文章

《壇經》背後的隱情

轉載自:http://m.tianya.cn/bbs/art.jsp?id=21620item=647

《壇經》是唯一一部由中國產生的佛經,其中記載了中國禪宗六祖慧能的生平與講法經歷。《壇經》文字樸實,意旨高妙,而其中有許多未解之謎,甚至是看似怪誕的行為和事件,令人大惑不解。例如,慧能不識文字,偶聞佛經而悟道,既是美談又令人不禁稱奇;慧能未剃度為僧已成禪宗六祖;五祖弘忍沒有把衣缽傳給門下弟子,而是傳給幾乎僅有一面之緣的慧能;五祖傳位給慧能的方式近似地下活動,通過接頭暗號,約定三更傳法,傳法之後又令慧能連夜逃走。

  《壇經》中的記載僅是冰山一角,各種片段都是同一個整體的不同顯現,本文通過挖掘出《壇經》背後埋藏的宏大的整體,來解答包括以上問題在內的諸多謎題。對這個整體最好的概括就是「惟論見性背後的禪宗變法」。

  因為本文以論文形式發表,篇幅有限,所以論述未能完全展開,請見諒。

  《壇經》究義

  ——惟論見性背後的禪宗變法

  (發表於紀念六祖惠能圓寂1300周年學術研討會 作者:程東 程遼)

  導語

  《壇經》作為千古經典,解讀者眾多。而《壇經》常給人難讀難解的印象,因為其中覺悟見性的內涵高深,並且事件離奇,史料短缺,使人不明所以。本文通過深入 挖掘, 證明《壇經》不僅可讀可解,而且合情合理,其中更是隱含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和感人至深的情義。本文旨在透過《壇經》的文字,解析、復原出慧能思想的真 諦,《壇經》背後的隱情,和慧能、弘忍、神秀的大師風範。

  本文依據的基本材料是《壇經》通行本。

  本文依據的知解境界是對覺悟見性的體會和理解。《壇經》作為佛學經典,覺悟見性是其宗旨。覺悟見性是個人所達至的認知境界,是對自己生命的終極認識,故無法以外物佐證。若不親至覺悟之境,則難知《壇經》之意,亦難解《壇經》之事。

  本文依據的思維方式是體用邏輯的方法,其特點是帶著整體意識看待局部,從表面現象上看到其背後的深刻原因。通過展示一個完整的觀點體系,以填補《壇經》中空缺的情節,還原事件背後的真相。

  本文揭示出《壇經》背後的根本原因由明暗兩條線索組成,彰顯出來的線索是慧能惟論見性的教法,隱藏在背後的線索是由弘忍謀劃的禪宗變法。文章也依照這兩條線索分為兩個部分進行論述。

  第一部分論述慧能講法惟論見性,分為兩個方面:慧能的覺悟是無師自悟的;慧能的傳法是惟論見性的。其中的主要觀點包括:慧能在聞經之前已經覺悟,慧能聞經之悟是證悟得名,慧能講法惟論見性而不落諸法等。

  第二部分論述弘忍策劃禪宗變法,分為五個階段:弘忍是變法的謀劃者;慧能是弘忍實行變法的出路;弘忍傳法的過程艱難曲折;慧能完成弘忍的心愿,是變法的實 行者;神秀對慧能弘法起到積極作用。其中的主要觀點包括:弘忍發現傳法有誤而思行變法,弘忍為實現變法而傳位給慧能,弘忍的原定計劃及臨時傳法,弘忍在三 更傳法時特別安排聞經悟道的重要性,慧能惟論見性既是他的特點也是弘忍的心愿,整個禪宗變法是由弘忍設局、慧能完成等。

======================================

  一 慧能惟論見性

  1.慧能的覺悟是無師自悟的

  1.1 覺悟有實、名、法三個方面

  要想解釋慧能是如何覺悟的、慧能的覺境、慧能有幾次覺悟等問題,首先要認識到覺悟分為覺悟之實、覺悟之名和覺悟之法三個方面。

  覺悟之實,即實際得至見性境界,是覺悟的根本和真實內涵,為覺悟的實境。

  覺悟之名,即對覺悟的稱名,是識得此境,為覺悟的意義。

  覺悟之法,即引導未覺悟者達至覺悟的方法,為覺悟的道路。

  所謂覺悟者,就是得到覺悟之實的人。

  覺悟之實,無名無法。故得覺悟之實者,不一定已得覺悟之名、法;稱覺悟之名、執覺悟之法者,不一定已得覺悟之實。

  覺悟之實是另外兩者的根本。若無覺悟之實,而徒有覺悟之名和覺悟之法,並非覺悟。若無覺悟之實,即使對覺悟的道理知識如數家珍,依照法門修行,也難以覺悟,若更執於名、法而不能自覺自破,則反成覺悟的障礙。此即為何世間修行以求覺悟者眾,而實得覺悟者寡。

  但從另一方面而言,得覺悟之實而無覺悟之名,則不識自己所至之境的意義,不知自己所得之覺為珍稀;得覺悟之實而無覺悟之法,則不知自己覺悟之功用。僅有覺悟之實,覺悟亦難以成立。

  對於未得覺悟之實者而言,是聽聞覺悟之名,修習覺悟之法以期得實。

  對於已得覺悟之實者而言,是識證覺悟之名,對覺悟之實的表達即為覺悟之法,自創萬法而不滯一法。

  覺悟之實開見性境界,覺悟之名開立世境界,覺悟之法開弘法境界。實、名、法具全,覺悟才完整,三境才通達。

  統觀慧能的覺悟歷程,是先得其實,後得其名,再得其法。神秀等其他學佛者,則是先得其名、其法,而未得其實,或後得其實。

  慧能無師自悟,已具覺悟之實;首次聞經,去見五祖,從五祖證悟,得覺悟之名;居六祖之位後,直指人心,惟論見性,行覺悟之法。從此,實、名、法俱全。

  1.2 慧能聞經之前已經覺悟

  慧能為客送柴時,偶然聞人讀《金剛經》,「一聞經語,心即開悟」。不要說一個不識字的樵夫路聞《金剛經》而開悟,古來多少潛心修道之人,日夜不輟誦經,開悟又有幾人?

  細看《壇經》中的描寫,不是聽到之後思索了一陣才悟,而是當下立時就悟;不是悟到了一部分,心尚存疑,而是全然大悟。如果這樣的描寫是在敘述一個從沒有覺 悟到徹然大悟的過程,未免太過輕巧和神奇。而《壇經》文風如同慧能為人和說法的風格,質樸平實,並無誇大其詞和故弄玄虛。

  見神奇,因不知其理。若不著於「聞經悟道」的神奇相,則可見此事的合理性,即:慧能在聞經之前已經覺悟,但是在聞經時才恍然意識到自己覺悟了。只有已經至 覺悟之境,才能如《壇經》中所描述的那樣,當下大悟。而此悟是識得覺悟之名,識得自己已在之境。故亦可稱之為「聞經識道」。

  慧能是先「悟道」,後「聞經」,而不是先「聞經」,後「悟道」。因此這件事的真實情況應是:悟道,聞經,識道。

  第一次聞經後,慧能感得「宿昔有緣」,便毅然去黃梅見五祖,安頓好母親,大有一去不歸之勢。這是其志已立。

  慧能見五祖時,對弘忍一共只講了三句話,句句是見性之語。一是說自己此來「惟求作佛,不求余物」。慧能不是來求福,也不是來學佛,而是來作佛。若非見性之 人,誰能有此大求?二是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這是不著外在分別相的見性之語,若非見性之人,誰能有此知見? 三是說「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更加明確是直呈覺悟之境,自示本心自得之智慧。若非見性之人,誰能得此覺境?若作比較,當年慧可見達 摩時,說自己心中不安,乞求達摩為他安心,與慧能此語完全不同。慧能此時已是覺悟者。

  1.3 慧能無師自悟

  慧能是如何得覺悟之實的呢?《壇經》沒有記載。慧能是從聽《金剛經》得覺悟之名的,從那時知道自己覺悟了,生命才開始有了意義和目標。所以有關自己的一切,慧能都從第一次聽聞《金剛經》說起。

  但仍可從兩個證據得知:慧能覺境是自得的,識境是外得的。

  第一個證據是,當南能北秀的尷尬局面形成後,神秀對自己的弟子們這樣說慧能:「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師五祖,親傳衣法,豈徒然哉!」說 明慧能「得無師之智」,是自得的,不是學得的。神秀如何得知慧能是如何覺悟的呢?「吾師五祖,親傳衣法」這句話,透露出對慧能的這個看法來自五祖弘忍。

  第二個證據是,慧能創立了頓悟法門。慧能講頓悟,因為他是無師自悟的。覺悟者證至無師,才能頓悟。他知道自得才是真正的覺悟,完全不講外得,惟論見性,而 且不修外法,直了自悟,因為這就是慧能自己覺悟的方法。他在《壇經》中所講的,都說明了他是自得覺悟。因為他沒有講過一點外學與修法,並且將人們的外學與 修法全部否定,轉為見性。

  慧能無師自悟,這是否可能呢?可能,但是世間罕有。釋迦牟尼就是一個自悟的人。佛之正道,就是自我覺悟。釋迦牟尼是從他不再向外覓學,獨自坐在菩提樹下參 悟開始,才走上覺悟正道。慧能也是如此,他從未學習外法,是無師自通,自我覺悟的。因此慧能才與釋迦牟尼相通,未讀佛經,卻能解經,「無一字一義不合經 文」。儘管佛經浩瀚,但字字句句,莫不是在表示:無道可學,自成其道。

  覺悟之實是必須自悟自得的,即使向人學習,有老師教授,能學到的只是覺悟之名和覺悟之法,覺悟之實仍然必須自得。若不自悟,就無法覺悟。這就是慧能說「究竟無證」的意思。世人之所以覺悟者少,就是因為總想向人求學,不知要自己覺悟,更不敢自己覺悟。

  1.4 慧能第一次聞經悟道是由實得名

  既然慧能已是覺悟之人,又何來「聞經悟道」呢?因為慧能以前未得覺悟之名,聞經才得覺悟之名。而且慧能確實聞經受震,至此方知世間竟有人與自己知見相同,因此大吃一驚。

  慧能聞經悟道的確屬實,但是卻並非一般所理解的意思。一般理解的「聞經悟道」,是由不達而達,常人處於不達之境,所以聞經而不識。慧能的覺悟,則本已達之,尚未識之,故聞經乃豁然得識。

  慧 能的情況是「悟道印經」,故而「聞經識道」。慧能因聞經而得識佛道,得識禪宗,得識五祖弘忍,得識自己在世間所應行之道。因此這個「聞經悟道」,不是指由 不覺悟到覺悟,而是指由不識覺悟到識得覺悟,由不識佛道到識得佛道,以及由不識佛門到識得佛門。慧能也由此確立了進入佛門之志。

  此次開悟,打開的是慧能立世的境界。

  1.5 慧能的第二次聞經悟道是由實得法

  慧能在見五祖時所說的三句話,盡皆表示他已得覺悟之實,而他話中所用的「佛性」、「福田」,也表示他已得覺悟之名。在三更傳法時,慧能的第二次聞經悟道,是得覺悟之法。

  三更傳法時,慧能聽五祖講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言下大悟,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句話是受《金剛經》中覺悟之法的啟發,而說出了自己的覺悟之法。

  得覺境時無法,但講覺境時有法。若慧能只得覺悟之名、實,而講不出覺悟的法理,又如何立世傳法呢?

  此次開悟,打開的是慧能弘法的境界。至此慧能的覺悟具全實境、意義、道路,他的見性、立世、傳法的三個境界才全部打開。

  1.6 關於慧能有幾次覺悟

  《壇經》記載了慧能兩次聞《金剛經》而悟。第一次是在賣柴時聽到客人讀誦《金剛經》,「惠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第二次是五祖弘忍為他講解《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關於慧能有幾次覺悟,有諸多討論。本文的觀點是:首先,《壇經》中記載了兩次聞經悟道,是因為覺悟有名、實、法等不同的方面;第二,從覺悟之實而言,覺悟不是一悟即止,或者幾悟即止,而是悟悟不斷的,所以沒有次數的分別,若強分次數,就是無數次覺悟。

  自慧能講了「頓悟」之後,許多人就以為「頓悟」只是一悟,一次覺悟就成佛了,就再也不用覺悟了。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疑問:慧能究竟是哪次覺悟的?

  真實的覺悟並不是於某一次恍然大悟之後,就再也不用覺悟了。「頓」的意思好像是一下子明白了,卻不知這個「一下子」是永遠不可離開的。它不是一次,而是進入到所有的一次,從所有的一次中不失每一次,所以每一次都在頓悟中。

  頓悟指的就是見性剎那。一念之知,有本末之向,故有本末之著。這就是慧能說的「一念覺即佛,一念迷即眾生」。但所謂一念,卻非一念,而是念念;並非一念覺 即了事,而必須是念念皆覺,念念皆轉,念念皆頓,念念皆悟。因此頓悟不是一次之頓,而是次次皆頓。頓悟是在此當下,在時時處處當下,在每一念當下,皆不失 此當下之覺。

  也有人因為《壇經》中記載了兩次「聞經悟道」,就認為慧能覺悟了兩次。這樣認為,是不知這兩次所記是覺悟的契機,不是覺悟的實境。凡對事件的記錄,如某人於言下大悟,某人因某事而悟,某人從某人而悟等等,所記都是覺悟的契機。

  什麼是覺悟的實境呢?《壇經》中凡慧能講法之處,句句透露的都是覺悟實境。覺悟實境在本心,不在契機;契機只是覺悟的外緣,故不等於覺悟。所以若把覺悟記 錄為某一次,或記著「我是哪一次覺悟的」,「我是因為聽了哪一句話之後就覺悟了」,這就不是覺悟了。因為就在他記著這件「覺悟大事」之時,他就已經迷了。

2.慧能的傳法是惟論見性的

  慧能結束避難,出來弘法時,印宗問他五祖有何指受?慧能說:「指授即無,惟論見性。」這句話是慧能一生傳法的宗旨,也是《壇經》的宗旨。

  2.1 慧能惟論見性,不論世事

  所謂惟論見性,即覺悟見性為《壇經》中所載一切內容背後的真實涵義。即使有些部分從字面上來看是在講述慧能的生平,皇帝宣詔的經歷,南北兩宗分立的狀況, 但是這一切不過是慧能在借不同的境遇機會而說見性之法,即使是臨終前的最後一息,慧能仍然在借自己的生死來點化弟子。

  如下段文字,可能被人當作記敘一段無關覺悟的故事而略過,甚至被當作神話來迷信。實際上其中的寓意惟見性指心而已。

  惠能啟曰:向甚處去?

  祖云:逢懷則止,遇會則藏。(《壇經》行由品第一)

  弘忍讓慧能快走,所以慧能問:「向甚處去?」慧能此問,似乎不知去處。慧能不是無主之人,豈會不知去處?所以慧能看似向弘忍問去處,其實是借俗問道,應機問禪,因此是一句問心之語,反探弘忍覺境。

  弘 忍是見性之人,因而回應慧能的這句話也是如此,看似俗答,實為禪應。有人以為弘忍說的這句話是一句「懸記」,因為慧能後來在懷集、四會一帶藏身,恰應了五 祖弘忍的這句話。但如此理解弘忍的話,就成了俗知,就把弘忍所言當作了俗語。須知,覺悟者直見本來,不見名相。覺悟只在明心,不在世境。

  但是覺悟者雖然講的是心,又往往能與世境有所應合,因為心境本來相通,何況聞語者會意相應,所以聖者作言,言本非預;應者有應,因合而巧。於是就成了預言,故為世人崇拜,以為神秘。

  弘忍的答語不露痕迹,且義旨高妙,以至歷世千年,竟無人相認。由此可見弘忍悟境圓熟,出語老道。

  「懷」者心也,「止」者是也,「逢懷則止」,意為悟心即是。「會」者遇也,「藏」者歸也,「遇會則藏」,意為對境即歸。所以前句指悟心為是,不可更為,如 如不動;後句指遇境則歸,自返本心,不取於相。因此弘忍的這兩句話,是借一句指事落境的俗語,來展示《金剛經》中所說的「如如不動,不取於相」的境界。

  兩人的問答中,慧能問的巧妙,表面是在問自己應向何處去,實際是在問本心應當如何。弘忍的回應也巧妙,表面是在回答慧能應向何處去,實際是在回答自己的本心覺境,並告知心當如何。因此二人皆在隨口而出的一句話中,將道俗、隱顯兩邊都回答了。

  覺悟者看似應世,實則不離本覺。因此借世事而言覺悟,以事言覺,以覺通事,混境而知,恰可以相互驗證於境是迷是覺。這種於境驗覺的方式,後來成為禪宗的特有方式。

  後 來慧能點化陳惠明之後所說的「逢袁則止,遇蒙則居」與此語有異曲同工之妙。慧能與惠明,都問「向甚處去」,這意味著新生的開始。因為從此告別舊境,步入新 境,所以要問自己的老師,我應「向甚處去」,即問新境之中如何心行。五祖、六祖對新人的指示都是:依本心而行,不迷於外境。

  《壇經》中表面上在論說世事俗情,而實際指喻見性的段落比比皆是,不可輕忽錯過,當其戲說。

  2.2 慧能惟論見性,不論他法

  2.2.1 慧能借說法而點心

  慧能從未教授過除見性之外的其他法門,故稱之為「不二法門」。但是前來參學之人難免問法,慧能則借解說佛法而直指人心,使人見性。

  見性無法,而萬法皆通見性。故慧能講法,只是破除人們的已有之物,令其直見本心自性。所以無論他表面上所講是佛經、名相、法理還是坐禪,慧能所在的都是見性境界,目的也是為了使人自己得至見性境界。

  如慧能為無盡藏尼解經時,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因為他解經時看到的不是經中的文字,而是文字背後的見性內涵。智通問三身四智,所問是佛教名相,但慧 能由名相還其本心,令人出離名相而見性,說「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解三身為「汝之性」、「汝之智」、「汝之行」,即自性、自心、心行。智常問「佛說 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所問為法理,而慧能令其透破法相而明見自心,說「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智隍問坐禪,所問是修為,而慧能答「汝但心 如虛空,不著空見;應用無礙,動靜無心」,令他解脫禪定相而明心見性。

  所以讀《壇經》,不可只見慧能說什麼,而要看慧能對誰說,為什麼說。因為慧能所說只是一邊,他是為破對方所執而說,若無對方所說,慧能亦無所說。慧能有 說,即立一邊,他是以立這邊而破對邊,對邊若破,這邊亦不立。如《壇經》中慧能常講「第一莫著空」,不要「執空」或「空心靜坐」,是針對當時盛行的坐禪之 風而言的。現代人覺悟的障礙已經與《壇經》當時不同,如果慧能在現代講法,可能就會說不要執有。所以單看慧能所說,以為他有法可說,便誤解了慧能。

  慧能以意示心,以意明心,故以心用意為傳道。所以慧能的意思不在他的話上,而在他的說話之心,在他與對方之語的一體之上。

  2.2.2 慧能傳道無礙

  慧能直傳佛義,即令人直接見性,不傳名相法理,故無隔無礙。

  對於已得覺悟之實者而言,一切皆不為其礙,反為其用,故覺悟之名、覺悟之法為其助緣。而對於未得覺悟之實者而言,一切皆為其礙,覺悟之名、覺悟之法反而成為得至覺悟之實的阻隔。

  覺悟並不是多得一物,教人覺悟也不是多予人一物,而是使人明白自己本來就具足的自性。有所得就不是覺悟。故學來的東西,就須破掉才能覺悟,此即悟道之障。學來的東西,還要再傳給別人,此即傳道之礙。因有所學,故在悟道與傳道上都有障礙。

  慧能無師自悟,從未向人學習過什麼,所以也不會向人傳授什麼。慧能教人見性是一無所得的,直接以覺悟之慧見,點在學人的迷心上,此外無他。

  慧能直講見性,第一沒有傳承,亦無系統,無法可學;第二沒有階次,不是按步修為,拾級而上;第三當面指授,直破法障,為人去除心蔽,令其當下見性。

  最難之事是放棄已得。一個人已經得到的知識、功夫、見解、方法、技藝,以及身外的權位、名利等等,都是歷經辛苦,不易而得的。而固執已得,會使人自蔽本性,不識真我,錯失最珍貴的東西。

  如果先讓人按照某種方式修習,到了依法修習有所得時,再讓人破除所得,則難免在覺悟上走了彎路。因為修習已難,修習之後再放棄修習所得就會更難,所以覺悟者世間稀有。

  慧能傳道講法,沒有這個過程,只破對方已有之執,惟論見性,直傳本心。

  2.3 惟論見性是慧能的獨創和貢獻

  慧能是分別見性與修為,並且惟論見性的第一人。武則天、唐中宗下詔邀請慧能進京講法,詔辭中引用了一句神秀對慧能的評價「傳佛心印」。此語中肯。慧能講見性,就是傳佛心印,不見諸法。

  佛學體系龐大,有三藏十二分教,其核心宗旨埋藏於種種修為、名相、戒律、法理之中。而眾多修法,慧能一概不論,只講見性,直傳佛義。因為見性是成佛的實質,是學佛的終極追求,也是究竟成就。慧能把佛學之心重新提出來,令其居於正位,煥發光彩,讓人們意識到其他的方法皆以令自己見性為終極目的。見性是實, 成佛是名,而種種修法不過是緣。去雜取精,去華取實,這就是慧能的鮮明特色。

  「惟論見性」是慧能獨創的法門,慧能稱此為「頓悟法門」,要弟子們遞代相傳。這就是中國禪宗立足的根本。中國禪宗的特色,如後人常說的「明心見性」、「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等等,其實都是對這一法門所作的描述。

  從印度傳來的佛教由此完成了中國化的改造,可稱之為「見性佛教」。

  見性直接點在心上,直接點在人的覺源上,也是點在人的自昧處。慧能為人們揭開了佛法的奧秘,人們才在見性的意識中醒來。從此,明心見性就成為中國人對自我生命體悟的最高追求。

  若是沒有見性的意識,一個人雖然活著,卻不知道心;中華文化就缺少了心的位置,中華文化之心就不那麼靈明璀璨。慧能為我們安了一顆心,這是他的貢獻。

======================================

二 弘忍謀劃禪宗變法

  《壇經》是禪宗變法的記錄。弘忍是這一變法背後的策劃者和推動者。

  1. 弘忍是變法的謀劃者

  1.1 弘忍繼承坐禪之法

  弘忍是禪宗的第五祖。禪宗是由達摩傳來,遞代相傳,經過慧可、僧璨、道信,傳至弘忍。所以弘忍所學是有傳承的,所傳之法來自達摩。

  達摩傳來的禪宗,坐禪為法,見性為旨。即以坐禪為入修,以見性為終證。這是逐次拾階而上的修為之道。其證據可見於《五燈會元》的記載中。

  達摩與梁武帝相見不契,便潛往江北,「寓止於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之測,謂之『壁觀婆羅門』」。這是達摩在以坐禪入道之法示眾。

  達摩來華九年之後,時間已至,該返回了,於是要弟子們各述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達摩說:「汝得吾皮。」

  尼揔持說:「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達摩說:「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陰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達摩說:「汝得吾骨。」

  最後慧可禮拜,依位而立。達摩說:「汝得吾髓。」最後將衣法傳給慧可。

  這四個人所講的,正是依層次遞進的。道副講相,揔持講見,道育講心,慧可無言,以表見性。所以達摩所傳,由坐禪入道,由相而見,由見而心,這是坐禪的修為之道,最後見性而證得圓滿。此道由修至證,一貫而至完善,並以《楞伽經》為印證。

  此即弘忍所傳承之道。

  1.2 弘忍傳教坐禪之法

  弘忍既然繼承了這樣的禪法,就必須傳教這樣的禪法,因為這是歷代祖師遞代相傳的。

  《五燈會元》中記載:神秀「至蘄州雙峰山東山寺,遇五祖以坐禪為務,乃嘆伏曰:『此真吾師也!』誓心苦節,以樵汲自役,而求其道。祖默識之,深加器重」。

  「以坐禪為務」這句話,可見弘忍自己亦從坐禪而見性,並且示坐禪之法以教弟子。

  神秀寫的那首著名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便是對坐禪的內境描述,是自己坐禪的體會與境界。弘忍不滿意,要他再去另寫一首見性的偈子來,他卻「作偈不得」。因為他學的只是坐禪,天天以此為務,又從何處去另寫一首來呢?

  弘忍門下的弟子,不僅是神秀,其他人也都以坐禪為務。慧能攜法南歸時,追來的陳惠明要慧能為他講法。慧能說:「不思惡,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 來面目!」陳惠明言下大悟,說:「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為什麼呢?因為他在五祖門下一直是修習坐禪。

  慧能知災難已過,走出山林,來到廣州法性寺,與該寺住持印宗相見。印宗問他五祖有何指授,慧能說:「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印宗便驚問:「何不論禪定解脫?」因為印宗是五祖的弟子,學的就是禪定解脫。

  五祖弟子智隍,自以為學成有得,「庵居長坐,積二十年」。因慧能的弟子玄策造訪,於問答之下,才知自己未悟,於是專程去向慧能求教,方才覺悟。

  神秀派弟子志誠到慧能那裡去聽法。慧能問他,神秀教弟子何法,志誠說:「常指誨大眾,住心觀凈,長坐不卧。」說明神秀所教,也是以坐禪為務的。但這個坐禪之法卻不是神秀自創,而是弘忍所傳。當然也不是弘忍自創,而是禪宗歷代祖師所傳。

  武則天、唐中宗請五祖的弟子神秀、惠安到京城皇宮,禮遇甚隆。神秀與惠安推薦了慧能,於是武則天、唐中宗便派內侍薛簡來請慧能入京。薛簡對慧能說:「京城 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京城盛行的這種說法是從哪裡來的呢?恐怕是從神秀與惠安來的。當然,當時天台止觀 法門亦盛,也講坐禪。

  從弟子之所務,可見師傅之所授。以上情況都表明,五祖弘忍為其門人講的是禪定解脫,禪宗在慧能之前是以坐禪為法的。

  弘忍根據禪宗的傳承,坐禪是入修之道,待修到高階之後,覺境開啟,再參悟見性,以《楞伽經》印心。故其所教是以坐禪為修,以見性為悟的。因此坐禪修為在前,見性覺悟在後。所以弘忍所教,應是分為前後兩段、上下兩階的。

  1.3 弘忍發現問題

  從《五燈會元》的記載中可以發現,達摩此法傳承下來,每代除了祖師孤身一人之外,幾乎沒有什麼成道的弟子,幾乎形成獨脈單傳的局面。這種情況到了五祖弘忍,終於被他所發現,進而成為他思考與憂慮的大問題。

  弘忍多年傳法,門人不可謂不多,影響不可謂不大。慧能聞客誦《金剛經》,問經從何來,客人告知來處,說「其寺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餘」。可見其局面已然不小。但是千餘人盡皆坐禪,卻不見有人覺悟。

  弘忍斥責門人說:「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這是指斥他們只知坐禪,不知見性。因為他們以坐禪為實修,以為有利益,所以是「只求福田」;但不知見性,所以是「自性若迷」。不知見性,坐禪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說「福何可救」。

  弘忍又說:「汝等各去看取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這是要他們著眼於見性。「看取智慧」就是在性上覺知見,「取本心般若之性」就是由覺知見而見性。因此這是弘忍指導門人轉入見性之道。

  弘忍本來是想等到門下的弟子中,有誰在坐禪中達到了上境,有了覺悟上的要求,才為他講見性,啟開覺境。卻沒有想到多年下來,這樣的人竟然一個也沒有。自己傳法到了晚年,門下的弟子竟然沒有覺悟的。是弟子們不努力嗎?不是。是弟子們天資過於愚鈍?似乎也不是。

1.4 弘忍發現誤在傳法

  弘忍尋找原因,終於找到自己身上,發現問題出在傳法上。某個弟子沒有出息,可能是這個弟子自身的原因,但是門下的弟子全都沒有出息,那就不是弟子自身的問題,而是傳法的問題了。

  弘忍發現,這是坐禪的問題。弘忍是依歷代祖師的傳承而傳法的,他自己也是由坐禪而覺悟的,原不曾想到坐禪會有問題,但從自己的傳法上找原因之後,他才發現,就因為坐禪是法,所以有法可授,見性無法,也無法可授,因而弟子們都執法而修,於是反致其不能覺悟。

  弘忍逐漸發現,幾乎所有的人,入修坐禪容易,而從坐禪悟出卻難;進入下階容易,由下階躍至上階卻難。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要經過一次巨大的轉變,即將原 來所得到的東西全部丟掉,才能由下階躍入上階,由前段轉入後段。這不啻是在人的內心發生一場根本性的變革,但是這樣的變革有誰能做到呢?人們修行既然已經 有得,又怎麼會丟掉所得呢?所以等到人們坐禪有得時,弘忍再講見性就已經沒有用了。

  弘忍繼承的禪法是坐禪、見性並修的,弘忍也為弟子們講見性之理,但是講了,弟子們也都不以為意,以為那不過是虛理,坐禪才是實修。這種看法在門內形成了風氣,弟子們互相影響,弘忍雖是祖師,卻也難以扭轉這種局面。

  《壇經》中記載,弘忍「三更喚秀入堂」,專門為神秀講解見性要領:「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 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弘忍對神秀已是全盤托出,如實直講,但是神秀作為五祖門下最優秀的弟子,似乎仍是無所觸動,不能覺悟。可見為已著法相者點心, 隔障如山,難以使其轉見覺悟。

  弘忍自己也是從坐禪而入,再由此破出而覺悟的。但他能如此,卻並非人人都能如此。故先坐禪,後見性,由下而上的這條道,雖然自己通了,別人卻未必能通。所 以弘忍向弟子們傳坐禪之法,一是歷代傳承如此;二是自己的經驗如此,三是當時天下學佛的人都講坐禪,天台宗就是如此。三者決定,弘忍傳坐禪之法,就是必然 的。

  但自己能通,別人卻未必能通,這個道理卻不是一下能明白的。等弘忍明白了這個道理,他已經付出了代價,這個代價就是傳法的失誤。落了經驗執,弟子皆不成,結果一生辛苦傳法,竟是一場空忙。

  弘忍是悟道者,為何還會傳法有誤呢?因為悟道是得道之道,而傳法是傳道之道。悟道與傳道不是一個道。得道者都會遇到傳道的問題,也並非都能成功,因為傳道之道也要從無到有去摸索,經歷種種曲折,付出種種代價。所以不僅得道難,傳道也難。

  中華文化中曾有過許多開創者,他們雖能自己開道,但卻後繼無人。其中未得傳承之道,這是重要原因。

 1.5 弘忍決心變法

  弘忍痛定思痛,決心要作改變。這從他改禪宗歷代祖師以《楞伽經》印心為《金剛經》印心,便可見一斑。弘忍竟然改了禪宗初祖達摩攜來的,為歷代祖師遞代相傳的印心之經,可見弘忍的決心。

  《楞伽經》篇幅較長,內容較繁雜,性相皆講,名相眾多。《金剛經》則篇幅簡短,內容精粹,惟說見性。弘忍以《金剛經》替換《楞伽經》,可見弘忍的眼光。

  在慧能還未見弘忍之前,弘忍已經在「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此語不論坐禪,只教見性,「直了成佛」也與慧能後來的頓悟契合,透露出弘忍變法的消息。可見弘忍確實是禪宗變法的發起者。

1.6 弘忍變法難行

  弘忍有心改變,但既成之物難移。門內風氣已成,改變為時已晚。可見於弘忍對弟子們的訓斥:「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這是弘忍對門人的痛心,也是對自己傳法無成、變法無效的痛心。

  弘忍若真想改變這種風氣,就只有另闢門戶,完全舍掉這批人。但這已是不可能的了。一是這些人都是弘忍的弟子,他們學而無成,弘忍負有責任;二是弘忍年屆七 十,如此高齡,很難再另闢門戶,重新傳法授徒。那怎麼辦呢?他不能眼看著歷代祖師傳承下來的禪宗敗在自己手裡,但是又變法無望。就在弘忍為傳法糾結之時, 慧能來了。

  2. 慧能為弘忍實行變法的出路

  2.1 弘忍變法的契機引來慧能

  正是弘忍變法的這個契機,為他引來了慧能。

  慧能一聽客人讀誦《金剛經》,心即與之相應。再問客人從何處得此經?客人說是從黃梅五祖處得來的,並且說「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 佛」。句句與慧能的心境相合,因此慧能一聽這句話,便覺「宿昔有緣」。所謂「宿昔有緣」,即本來相通。於是慧能立即去見五祖弘忍。

  2.2 慧能去見五祖為求六祖之位

  慧能為什麼要去見五祖呢?

  第一,慧能以五祖為知音。慧能雖是一個覺悟者,卻是世無知音。因此慧能聞經而驚,驚喜世間竟還有人能講出自己的心裡話。所以他才問客人「從何所來,持此經 典」。當他聽到五祖弘忍說了「即自見性,直了成佛」這樣的話,便意識到弘忍可能是世上唯一能與他相知的人,所以他一定要去見弘忍。

  第二,慧能要印證自己。慧能雖內心境界至高,但是在世間卻沒有人能為他印心作證,因此在世上寂寂無名。弘忍是佛門禪宗五祖,地位甚高,自己心中的境界也只有五祖能夠印證。

  第三,慧能要實現自己的抱負。慧能此時只有二十四歲,已悟證本來,智慧絕頂,眼界超凡,血氣方剛,若不是因為有老母在上,也未遇更好的機緣,他豈會甘於在 山林中以砍柴度過此生?慧能的志向必然高於常人,若非具無上之志,是不可能獨自覺悟的。釋迦牟尼當年因有無上志,所以才能捨棄王位;慧能因有無上志,所以 才要選擇入世的機緣。而「宿昔有緣」,即這個機緣來了。

  什麼機緣呢?即慧能入世的機緣。這個機緣第一在《金剛經》,即佛門;第二在弘忍,即此人可識慧能之才;第三在禪宗六祖之位,這個位子值得慧能作為入世立身之所。

  慧能可能從客人處得知,五祖年事已高,正逢傳位之際。所以慧能去見五祖,一見面就表明自己的來意:不是來此學佛,而是來此作佛,而且是「惟求作佛」。

  「作佛」本有兩個含意:一是得佛之覺,即覺悟成佛;二是得佛之位,即教化眾生。前者在自心覺悟,後者在世間聖位。慧能本是自心覺悟之人,缺的只是世間的聖位,所以他說「作佛」,即是作祖,意在聖位。

  除了求神拜佛者,去參見佛門祖師的,大概有三種人:

  第一種人是為了覺悟。因為自己沒有覺悟,所以去學習。

  第二種人是為了證悟。自己已經覺悟了,去找覺悟的人為自己印證,但印證完之後就會離開,主人既不會留,客人也不願意留。因為覺悟者皆知自立,不求依傍。歷 來禪門中,弟子覺悟後,師傅就會讓他離開,去自立門戶,教化一方。《五燈會元》中多有記載。永嘉玄覺悟後去見六祖慧能印證,見面就以機鋒相試,印證事畢, 即刻就走,慧能讚賞故留他住了一夜,此事便以「一宿覺」傳為美談。

  第三種人最為罕見,是為了接位。慧能與五祖見面時所說的話,明顯表示他已經覺悟,也就不是為了覺悟而來。但若是為印證,印證之後就應該離開,而不是留下不 走。一個寺中只有一個住持,也就是只有一個教化者,其他人都是學習者。這個覺悟者來了不走,還能是什麼意思呢?

  有人會以為,慧能若是為問鼎佛門而來,就是有野心,有損於慧能的形象。這種看法,是世間小智小量者所慮。不知非常人必有非常之志。不要說一個世間已有的佛 門祖位,以慧能之智,就是自創一門宗教,又有何難!但他為什麼沒有自創一門新教呢?這一點,慧能必然也是認真思考過了:他有許多條件尚不具備。他沒有文 化,沒有社會地位,要想在世間立足,並不容易。因為覺悟完全是自己個人的事,不需要身份與社會地位;但是傳法卻是世間的事,是社會的事,必須具有一定的身 份與社會地位。但這些慧能都沒有,因此慧能要想弘法度人,就不如直接進入佛門,在佛門中取得這個身份與地位。

  人常以為學佛修道就是無欲無求,只論空無。須知求覺悟本來就是人間最大的志向,只是因求大志者不為小利所動,所以看似與世無爭;覺悟所得不著有相,所以看 似只論空無。其實空為至實,無生萬有。若空無真是空無,那麼佛竭盡心血,乃至放棄王位,又所求為何?覺悟之後,在世間傳道立業,也是大志向,否則釋迦牟尼 為何出世說法,又怎會有佛教這一偉業留傳至今?若說野心,慧能求六祖之位以說法利生,繼佛事業,又何過之有?

  慧能見弘忍為求六祖之位,具體證據有三:

  一是在慧能與弘忍首次見面時,弘忍讓慧能「隨眾作務」,慧能說:「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意思是,我的內心已經是佛,只是不得世間佛位,我來就是求世尊聖位的,你想要我去做什麼呢?

  弘忍說:「這獦獠根性大利」,是說自己已經知道慧能的意思;「汝更勿言,著槽廠去」,是截斷他的話,寺中情況複雜,「見徒眾總在左右」,「恐有惡人」加害於他。弘忍的態度慧能明白了,於是默然無聲地在後院破柴踏碓八個余月。

  二是在八個月後弘忍來找慧能,一見面就說:「吾思汝之見可用。」這句話的意思是,你說的那件事是可行的。慧能說了什麼「見」讓弘忍想了這麼久,並最終認為 「可用」呢?如果是慧能的覺悟境界,弘忍又何需思考這麼久,而且慧能的覺悟境界又何以讓弘忍覺得「可用」呢?顯然這是指慧能「惟求作佛」的要求,這個要求 讓弘忍認為是可行的。如果慧能說的「惟求作佛」,只是來求覺悟,這談不上其見可用,且此求者眾多,皆可入寺出家,不必讓他隱沒踏碓八個月。只有求佛門聖位 這樣的要求,弘忍才會為此苦思八個月之久。而這時弘忍的答覆,是明確告訴慧能,可以讓他「作佛」。

  三是在五祖室內三更傳法時,慧能受領衣缽,全無忸怩推託,思考顧慮,當下承受,沒有任何驚恐緊張的表現。這是因為慧能來為此事,今得此事,這一切全在慧能 的預料之中。覺悟之人自然知曉,當此之世,捨我其誰?所以慧能來見五祖,說「惟求作佛」,光明坦蕩,沒有絲毫遮掩;慧能受法,坦然而當,自然而受,沒有半 分驚懼。雖然自己默默無聞二十餘年,又為之負重吃苦八個月,得到此位,也沒有欣喜若狂,忘乎所以。即使五祖不傳法給慧能,慧能也是如此,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從其坦然淡定,就可見慧能的覺悟和志向。

  如果慧能本人沒有這樣的要求,即使弘忍要傳衣缽給他,他也不會接受,何況得衣缽者還要冒著生命危險,長期與之相伴。對五祖來說,祖位是何等重要、神聖,他又怎麼可能將它輕付給一個並沒有打算要這件東西的人呢?

  2.3 慧能為弘忍變法的出路

  慧能突然到來,張口儘是見性之語,令弘忍眼前一亮。慧能來「惟求作佛」,直接亮明來意志向,這樣的人真是曠世奇才。

  弘忍一見慧能,則知自己變法的事業有了出路,原因有二:第一,慧能無師自悟,不著法礙,正好針對禪宗當時的問題,有轉變禪宗的局面之能;第二,慧能專為聖位而來,有志有勇,只有這樣的人才堪負此變法大任。

  慧能為弘忍的出路,弘忍也為慧能的出路。弘忍有世間的事業,但是沒有能人可以繼承;慧能能力超群,抱負遠大,但是沒有世間立業的外在條件。兩者相遇,一拍即合,禪宗後來的恢宏局面即由此開始。

3. 弘忍傳位的過程艱難曲折

  3.1 弘忍傳位給慧能出於無私的考慮

  弘忍傳位沒有私心,他考慮的不是門,不是法,不是規則,不是個人的命運,而是他所承擔的責任。他看到的是佛法的根本,歷代祖師的事業,以及禪宗的未來。

  道本自然,道本無門。道在人繼,不可私有。人若以私心傳道,其道必斷,不能為繼。所以真傳道者,以有道者得之,沒有門內門外的分別,並非一定要在自己的弟子中傳承。所以弘忍傳法之後,人問衣法誰得了,他說:「能者得。」

  傳道傳的是什麼?只是覺悟。所傳並非一物,又如何能為人所私有?每人皆自具本性,一旦自明本性,即自得覺悟,又有誰能阻攔?所謂秘傳,是顯而不為人見,非 道有所秘,只是愚者不見。所以傳道只是心明相照而已,更無一物可傳。若有物可予,有法可傳,即為俗傳,而非聖傳。

  弘忍深知傳位在得人,而不在得門。人為法本,門為虛名。弘忍命門人寫偈,竟然無人敢寫,只有神秀一人呈偈,心中還忐忑不安。弘忍若不傳法於門外,令「能者 得」,禪宗就葬送在他手上了。從後來的發展看,弘忍的弟子沒有幾個留名的,如果弘忍沒有傳法給慧能,禪宗的命運也可想而知。

  弘忍從禪宗的發展考慮,如果慧能不進來,禪宗將自五祖之後衰敗下去。慧能則可能另入他門,也可能自立宗派。慧能這樣的人才,千年難遇,禪宗得之則興,失之 則衰。因此弘忍無論冒多大的風險,承擔什麼樣的罪名,做出多大的犧牲,即使不為弟子、世人所理解,他也要將六祖之位傳給慧能。

  弘忍於傳法有誤,卻於傳道有得。弘忍沒有將衣缽傳給自己的弟子,就意味著自己傳法失敗;但弘忍將六祖之位傳給慧能,這又使他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傳道者,在傳道上成為真正的大師。

  禪宗因弘忍的無私傳位,才發生了巨大的飛躍,有了後來蔚然大觀的局面。沒有弘忍就沒有禪門的慧能,也就沒有後來的禪宗。若非弘忍破門傳法,禪宗豈能大成於天下。

  慧能自覺自悟,在覺悟上難能可貴;弘忍傳位於門外,在傳承上前無古人。弘忍傳法破了法門,將法傳給了外人;慧能傳法破了法位,不再傳衣缽,不再設祖位。兩人共同合作才完成了禪宗的變法,開創了禪宗的新局面。

3.2 弘忍顧慮環境危險

  弘忍知慧能已是悟道之人,但慧能並非自己的弟子,要把六祖之位傳給慧能,正常的途徑就是讓慧能剃髮入教。弘忍身為五祖,走正常程序不應該有問題,但弘忍一 定是有什麼難言之隱,所以正常途徑反而走不了,他只能另想辦法。從《壇經》的記載看,弘忍傳位給慧能這件事,竟都是在打啞謎與半夜三更中進行的。

  弘忍究竟在顧慮什麼呢?

  弘忍初見慧能,剛講過兩句話,「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慧能再多說一句,弘忍便喝道:「汝更勿言,著槽廠去!」八個月之後,弘忍悄 悄去看慧能,說:「恐有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慧能在南廊壁上題偈後,弘忍「恐人損害」,趕緊用鞋擦掉,說「亦未見性」。弘忍半夜為慧能傳法後,便讓他快 走,說:「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

  這些都說明,在寺內寺外,可能有一股勢力是不會允許弘忍將六祖之位傳給慧能的,這正是弘忍最為憂慮的。因為傳位給慧能,就意味著將慧能置於生命危險之中。後來的事情證明確實如此,慧能果然「命如懸絲」,最後竟在獵人隊中隱姓埋名躲避了十五年。

  弘忍不能走正常途徑,就要考慮非正常途徑。這麼一來,顧慮就更多。首先慧能沒有出家,不是佛門弟子;其次,慧能不是弘忍的弟子,未從弘忍所學,也未從弘忍 得法;第三,若不能按正常辦法,如何傳位給慧能;第四,傳位給慧能之後,慧能是否能得到人們的承認;第五,傳位給慧能之後,如何向門內弟子們交代;第六, 自己這麼做能否向各方交代,向天下交代;第七,自己傳下的弟子們怎麼辦;第八,自己怎麼辦。

  慧能來得簡單,只抱一心;弘忍卻接應複雜,須周全萬緣。

  弘忍傳法給慧能,是一場冒險。最後他選擇了秘密傳法,就更是瘋狂之舉。秘密傳法意味著他要將萬眾矚目的禪宗六祖之位私相授受,完全拋開合法程序,不顧佛門 儀軌,不與任何人商議,沒有任何人知曉,悄悄地將這個世間聖位送給一個既非佛門中人、也非自己弟子的人,而且這個人沒有背景,沒有文化,默默無聞,是一個 剛剛從邊地山野中走出來的「獦獠」。

  禪宗六祖是佛門聖位,既與佛門有關,也與世間有關,因此傳位就不能完全由個人決定,即使這個人是五祖。如果五祖個人就可以決定,弘忍也就不必採取這種方式了。因為私相授受,秘密傳法,在人們眼中是不合法的,甚至是無效的。

  正是這些問題,讓弘忍足足思考了八個月之久。

  3.3 弘忍的計劃

  半夜傳法,然後令慧能攜法遠逃,這肯定不是弘忍原本的計劃。因為傳位事大,以弘忍的智慧與眼光,醞釀了八個月之久的計劃,必然周全穩妥,不會是一個倉促潦草的行動,更不會將慧能的生命置於危險之中,又冒著慧能不受世間認可的風險。

  若能按照弘忍的計劃執行,傳位給慧能的風險會小得多,慧能也可以合理合法地繼承六祖之位。他考慮的應該是一個可行的、可以逐步實現的計劃。

  可以想見,弘忍所處的局面是,有一股勢力是他所無力抗衡的。神秀被定為六祖這件事,是弘忍不能改變的決定。既然如此,弘忍的唯一辦法,就是讓神秀改變想 法,自己萌生退出繼位的念頭。神秀若是明確地表態自己無意繼承六祖之位,弘忍就可以從容地安排慧能剃髮,入寺為僧,逐漸顯露才能,直至眾人皆服,再由弘忍 出面認可,傳位給慧能也就順理成章了。但是這個計劃需要一定的時間。

  3.4 弘忍開始實施計劃

  弘忍是在計劃周全之後,開始行動的。第一步是先安定慧能,令其安心等待;第二步是令神秀萌生退意,主動退出。這在《壇經》中表現得非常清楚。

  弘忍先對慧能說「吾思汝之見可用」,令慧能知曉傳位之事可行。然後弘忍突然表現出對寺僧的不滿,說他們平日只知求福,不知見性,要他們每人呈一個見性偈, 誰見性了,就將六祖之位傳給誰。但寺僧卻沒有人呈偈,議論說:「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設作偈頌,枉用心力。」又說:「我等已後依止秀師,何 煩作偈?」說明神秀必為六祖,這是已定之事,人人皆知,所以才無人作偈。

  也正因此,神秀才如此忐忑,因為既是已定之事,弘忍為何突然當著對全體寺僧的面這麼講呢?這是要考驗自己嗎?或是五祖對傳位之事有了新的考慮?但無論神秀 怎麼想,他都不能不呈偈,因為全寺的人都知道,這件事其實是對著他一個人來的。所以神秀才百般思量,如此緊張,以至於呈偈時「心中恍惚,遍身汗流」,竟然 「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

  神秀呈偈之後,弘忍「三更喚秀入堂」,私下與之交談。因為他要使神秀自生退意,卻不能讓別人知曉這是他操縱的。弘忍與神秀的談話內容,目的在令神秀知難而 退。他要讓神秀知道,沒有見性的人,哪裡有資格接六祖之位呢?弘忍告訴神秀,他的偈子「未見本性」,又說「若入得門,付汝衣法」,意為成為六祖的條件是須 自見本性。他讓神秀再去作偈,一方面是給神秀機會,另一方面是讓神秀認識到自己的差距。果然,神秀「又經數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猶如夢中, 行坐不樂」。若是不生變故,也許不過多日,神秀就會主動放棄六祖之位,一切就會按照弘忍的計劃得以實現。

3.5 突發事件打亂了弘忍的原定計劃

  弘忍的計劃雖然周全,卻有兩個沒想到:一是神秀竟然不敢直接呈偈,而把偈子寫在南廊牆壁上;二是此舉驚動了慧能,引得慧能突然走出來,也在牆上作偈。這兩 件事都驚動了寺僧。特別是慧能的偈子,一鳴驚人,「無不嗟訝」,當時就有人說:「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慌得弘忍趕緊脫下腳上的 鞋把偈子擦掉,並對眾宣布慧能「亦未見性」。

  因為慧能暴露了自己,已經處於危險之中,多拖延一天就可能有不測發生,弘忍就不能再按原計划進行了。於是第二天弘忍就再次「潛至碓坊」,幾乎是以接頭暗號 的方式與慧能聯絡,讓慧能半夜三更進入五祖室。慧能一進入室內,弘忍立即「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然後秘密為慧能傳法。

  3.6 弘忍三更傳法的內容

  事發突然,時間緊迫。五祖當夜為慧能所講內容,想來必須包含以下幾項:

  一是詢問慧能的基本情況,他的來歷、悟境、志向、抱負等等。弘忍雖然已經認可慧能,但還需謹慎,以免錯看,傳之匪人。並講述自己對慧能的認可。

  二是解釋自己為什麼要以這種方式傳位,使慧能理解自己的做法,知曉自己的處境。解釋自己的計劃安排,並講述讓寺僧寫傳法偈的緣由,還要特別介紹原先內定的 六祖繼承人神秀。神秀將自己的心情都坦白地對弘忍講了,而弘忍此時都轉述給慧能,以解釋自己為什麼沒有傳位給神秀。這就是《壇經》對神秀的內心活動記載得 如此細緻的原因。

  三是交代禪宗的傳承,告知自己傳法的經驗教訓,以及傳位給慧能的主要原因。並囑咐慧能不可再犯自己的錯誤,在坐禪與見性這二者之間,要「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四是向慧能交代本門必備的知識,禪宗傳承法脈,宗教事務,注意事項等。以及自己寄托在慧能身上的期望,希望慧能不辜負歷代祖師,把禪宗發揚光大。

  五是告訴慧能如何逃走,如何潛伏,何時出世,如何弘法等等。

  六是安排慧能入教與接位的理由和名義,確定慧能是「聞經悟道」的,以此作為慧能入教、弘忍傳位的法理根據。

  3.7 弘忍特別提出聞經悟道的重要性

  正如覺悟有名有實,接掌佛門祖位也需有名有實。接位之實就是內心覺悟,故能「傳佛心印」;接位之名就是按照佛門儀軌,剃度出家,從師而學,由師印證,經過種種考驗,獲得應有的資歷。而如果只有實沒有名,則名不正言不順,亦難被世人接受。

  慧能此時的問題就是有實無名,雖然覺悟等佛,但是未入佛門,不識文字,毫無資歷,人們所承認的外在條件幾乎全不具備。如果慧能只是自己覺悟,而與佛門毫無關係,那麼於情,按部就班地勤奮學佛修行之人如何接受他?於理,世間不知佛學真正內涵之人如何相信他?

  弘忍深謀遠慮,必須為慧能考慮一個接位的理由,才能使佛門中人與世人都接受他。否則即使慧能拿出達摩衣缽,又有誰會認可他呢?

  弘忍應該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既然慧能具備的接位條件就是覺悟,那麼只要他的覺悟與佛門有關,就可以成為慧能接位的名義。弘忍在室中與慧能交談時,必然會 詢問慧能為何會來找他「惟求作佛」;慧能說自己是因聞客誦《金剛經》而感動,因此而來;弘忍一聞,必然大喜,便將此事定為「聞經悟道」。並告訴慧能,這就 是慧能得繼六祖之位的理由。

  《壇經》中說,慧能一進入五祖室內,弘忍便為他講解《金剛經》,並且講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慧能便大悟。這大概就是弘忍為慧能量身定製的「聞經悟道」之說。

  與其說弘忍在五祖室內為慧能講解《金剛經》的經義,不如說弘忍為慧能講解聞《金剛經》悟道與繼承六祖之位的關係。弘忍若此時仍在為慧能講解《金剛經》,就 意味著弘忍對慧能的覺悟還存有疑問,慧能還需教導。若是如此,弘忍就不可能以《金剛經》檢驗慧能之後,馬上就傳六祖之位,因為覺悟與傳承這兩件事是不可能 在同一時間完成的。弘忍傳位必是經過精心安排的,如果對慧能還有疑問,他就不會在此夜傳法;如果定在此夜傳法,必已沒有疑問。

  3.8 發起和策劃禪宗變革是弘忍的貢獻

  統觀整個禪宗變法的經過,弘忍是策劃者。

  弘忍發現了禪宗傳法上的問題之後,便已決定變法,從他改以《金剛經》印心,就可見其魄力和決心。

  弘忍發現了慧能這個人才,意識到只有這個人才可以助他完成禪宗的變法大事,於是不惜一切代價,冒天下之大不韙,不顧教規傳統,將慧能延攬進來,可見其大智大勇。

  弘忍傳位給慧能,並不是簡單地傳承,而是看到了禪宗由此轉折,未來將大展宏圖。禪宗後來輝煌的局面,是弘忍心愿的實現,弘忍雖未親見,卻早已預見,所以他將希望寄托在慧能身上,知道慧能必能不負所托。

  弘忍傳位給慧能之後,就不再講法,以表示傳位的有效性。佛門祖位一般都保持到生命終結,所以弘忍生前傳位,是異常之舉。此舉違反常規,恐怕也傷害了弟子們的感情,他原有的一切或許都會喪失。

  關於弘忍傳位之後的記載,《五燈會元》中只有寥寥一筆。四年後弘忍離世,他這四年的生活無人問津。他以犧牲自己的一切為代價,包括地位、名聲、權力、甚至生命,以換取慧能繼承六祖之位,為禪宗贏得未來。

  禪宗正是由於有了慧能,才令中國士大夫階層,文人雅客,幾乎全體為之傾倒,使佛學成為中華文化的主體之一,得以與儒、道兩家鼎足成三。可是當這一切形成時,有誰知道這是弘忍犧牲自己換來的呢?

  後世禪宗全是慧能法系,在後來禪宗的傳承上,人們只看見了慧能,沒有看見弘忍,因為慧能顯而弘忍隱。

  人們往往只看到王冠上耀眼的明珠,卻沒有看到那個鑲嵌明珠的工匠。如果沒有他慧眼識材,可能這顆明珠就埋沒在沙土中,或淪落在劣質的飾品上。慧能造成這樣 大的影響,因為他居於禪宗六祖的高位,而這個位置是五祖弘忍給的。人們往往只見慧能光彩奪目,卻不見是弘忍把慧能放在這個能夠充分發光的位置上。

  在《壇經》中細細體會弘忍,才能感知到弘忍的心意,才能逐漸知曉弘忍用了多少心血,付出了多少努力,做出了多大的貢獻。

4. 慧能完成弘忍的心愿,是變法的實行者

  4.1 慧能忍辱隱遁

  在唐代詩人王維所作的《六祖能禪師碑銘》中,說慧能在隱匿時期過的是「懷寶迷邦,銷聲異域」的生活。這句話或許可以概括慧能這十五年的生活。

  所謂「懷寶迷邦」,即慧能的價值無人知曉。慧能的覺悟之心與六祖身份即是「懷寶」,獵人們的生活境地則是「迷邦」。慧能雖胸藏無價珍寶,但獵人們一無所顧。因為若不獵生,獵人們就無法生存。

  所謂「銷聲異域」,即慧能作為一個外來者,默默地生活在一個不被人們所認識的地方。何謂「銷聲」?即隱姓埋名,不受人關注。何為「異域」?即非我之境,寄 居他鄉。他在東禪寺時,以一個外來的俗人身份默默地生活在僧人隊伍之中;他在獵人群中,以一個外來的不能打獵者的身份默默地生活在打獵者的隊伍中。在東禪 寺的八個月與在獵人中的十五年,過的都是「銷聲異域」的生活。

  在以獵殺為職業的隊伍中,獵殺技能的高低,才是受人尊重與否的標準。慧能是一個外來者,不殺生,不吃肉,他又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尊重恐怕與之無緣。獵人們會認為這是一個無能的人,從來也打不到一隻獵物。慧能有什麼資格去吃別人的獵物呢?所以只好「但吃肉邊菜」。

  當然慧能也會藉機給獵人們講法,但慧能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沒有受人尊重的地位,其講法的效果恐怕也是有限的。

  在這十五年里,慧能從二十四歲到了三十九歲。他可以選擇放棄六祖之位,隱姓埋名在世上過普通人的生活,但是他沒有這麼做。五祖把六祖之位傳給了他,他就要對得起自己的使命。

  慧能是世上少有的智者,但卻生活在最底層,受過屈辱,經歷過生命危險。人們只看到了禪宗六祖的光彩,誰看到了慧能所經歷的真實人生呢?

  4.2 慧能再開東山法門以繼承弘忍事業

  慧能避難,終於有了盡頭。根據史料,正好在他出山去往廣州法性寺之前,武則天攝政,大赦天下,或許就是這個原因,慧能才安全了。

  在法性寺,印宗問慧能,五祖傳位時有何指授?慧能說:「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慧能所講的頓悟見性之法,並非弘忍所傳,而是慧能自悟。但卻不能因此說,弘忍沒有告訴慧能「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所以慧能說的這句話,可能就是弘忍在三更傳位時向慧能作的最重要交待,是一句「付法之語」。

  慧能一出來弘法,就說自己是「開東山法門」。因為他是受弘忍的囑託,秉承了弘忍的心愿。慧能還說自己「於東山得法,辛苦受盡,命似懸絲」,講了自己得法的 不易。並說「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惠能自智」,這句話透露出,慧能講的頓悟見性之法,為當世所無,確是慧能所獨有。正是因為慧能講法太新穎了,人們從來沒有 聽過,因此有疑問,所以慧能才要說此法為五祖所傳。

  慧能的這個說法是應世的需要。一來表明此法為五祖所傳,即是向世人表明此法為佛門正法;二來人們會以為五祖弘忍傳了兩種法,一種是禪定解脫之法,一種是頓 悟見性之法,而將禪定解脫之法傳給了大家,將頓悟見性之法傳給了慧能;三來是為安定人心,說此法是傳自五祖,不是慧能自創,人們更易生信心。

  另一方面,慧能所講也確實是「先聖所傳」。首先,慧能是「傳佛心印」,慧能覺悟了,自心便是佛心,所以講法「無一字一義不合經文」;其次,慧能是依照弘忍的付法交代、秉承弘忍的心愿,傳此「惟論見性」之法的;第三,慧能是無我之人,沒有我相,所以不以我知為自智。

  4.3 慧能惟論見性既是自己的特點,也是弘忍的心愿

  慧能自悟,其悟為自道,故可以自立其道,自開道門,知見自活,不落窠臼。因為慧能非從弘忍所學,也未跟任何人學法。他自覺天然,自知自能,無染無著,不曾 受任何知見的拘囿與束縛。這樣的人,弘忍從未遇到過,所以傳法給慧能,並非傳法,只是傳位。而弘忍傳位給慧能,就是要慧能依照其自然天成之覺,為人傳道。 所以慧能依其自然,亦依弘忍傳法心愿,傳頓悟見性之道。

  所以慧能所傳,雖非弘忍已傳之法,卻的確是弘忍欲傳之法。

  4.4 慧能報答弘忍之恩

  慧能本是一無所有的山野樵夫,當年只憑年輕氣盛,挾衝天之志,一見弘忍便「惟求作佛」,直要其佛門祖位,但卻絲毫不諳世事,弘忍艱難涉險,因為傳法於他,而喪失一切。

  慧能後來屢遭追殺,不得不隱姓埋名避難於獵人隊中,在十幾年這樣的生活中,痛定思痛,慢慢品味與五祖弘忍相見相語的一切情節,方悟知弘忍悄悄付法的深意,得知弘忍的難處,以及弘忍作出的犧牲。

  慧能與弘忍一共沒有見過幾面。按《壇經》所述,只有四次。第一次是慧能見弘忍,說自己「惟求作佛」;第二次是八個月之後,弘忍去碓房告知慧能「汝之見可 用」;第三次是弘忍再去碓房以暗語告他來五祖室;第四次就是在五祖室半夜傳法。當時慧能二十四歲,弘忍七十歲。幾乎可以肯定,在相見第一面時,慧能一共只 講了三句話,弘忍就完全認識了慧能,就決定將六祖之位傳給他,將自己的一切都託付給這個年輕人。

  世上還有誰,能像弘忍這樣認識慧能、對待慧能、信任慧能呢?誰會像弘忍這樣,一見之下,就將自己所有一切全都託付給了慧能呢?

  正因為如此,慧能也必以自己的一切還報給弘忍。

  弘忍在慧能心中恩重如山,情義似天。為了報答弘忍,無論慧能遇到多大的困難,多次因被人追殺「命似懸絲」,在渺茫無期的避難生活中,慧能始終記得自己的責 任,決不放棄。他不僅是為自己生活在世上,也是為弘忍生活在世上;為弘忍的相知與託付,為兩個人共同的目標與使命,生活在世上。像大赦天下這樣的事,誰能 預料呢?如果慧能終無出頭之日,慧能也將守志不渝,與自己的身份一同隱沒,生葬於世。

  所以慧能一出山,就宣布自己是繼承東山法門,以報弘忍的知遇託付之恩。

  同樣,慧能若不是一個值得託付的人,弘忍也不會犧牲自己,將一切都託付給他。慧能與弘忍只見一面,只講了三句話,就能信任弘忍,在碓房踏碓八個月,沒有絲 毫不安分的舉動,不多言不多語,還腰負重石踏碓,可見其意志與人品。慧能志高衝天,卻又穩重如山,如此人才,堪任大事。

  因為慧能信任弘忍,弘忍也才信任慧能。因為弘忍信任慧能,將自己的一切都寄託給慧能,慧能才以自己的一生相報。弘忍將以往的一生給予慧能,慧能以將來的一生還報弘忍。

  慧能本來就是一無所有的人,弘忍如此信任,若不以一生為報,又如何能報盡弘忍之恩?

  所以慧能自弘法以來,講法度人,無私無我,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4.5 實現和完成禪宗變革是慧能的貢獻

  慧能的禪宗果然如弘忍所願,另開法門,跳出了五祖所落的舊窠。據《壇經》記載,在其門下,「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數」。而在其身後,禪宗則如汪洋恣肆,席捲大地。與以前入道者寥寥無幾的狹促局面相比較,何如隔世之夢!

  慧能把佛教中繁雜的理說與修法一概去除,精簡到只剩見性這一核心,因而受到世間的追捧,歷代帝王與士大夫們幾乎無不推崇嚮往,佛教由此獲得了在中國紮根的堅實基礎。

  慧能繼承了禪宗六祖之位,但他傳教的卻是新法。所以慧能弘法,標誌著禪宗革命,這個革命給禪宗帶了巨大的生命力,從而為禪宗開創了一個偉大的新局面。

  所以慧能不僅是禪宗的繼承者,更是禪宗的開創者。慧能的創新,也不僅是禪宗的創新,更是佛教的創新,是中華文化的創新,是中華文化與外來文化相結合的創 新。可以說,慧能是將中華文化與外來文化相結合而創新為一種新文化的第一人。他從自己的本心出發,從自己生活的這片現實土壤出發,吸收外來文化的營養,並 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文化。這種創新給我們的文化帶來了新的動力,也給後人帶來了無盡的啟示,對今天的我們仍有深刻的意義。

  4.6 五祖六祖合力完成禪宗變法

  任何源遠流長的事物都必須經過變法才能延續下去。變法是其內在革命。如果沒有內在的革命,它就無法適應時代的變化,繼續存在和發展。而革命者的經歷總是「命似懸絲」,《壇經》就是這場革命的歷史記錄。

  慧能以《壇經》付法,不僅把它當作內傳法本,還把它作為禪宗變法的歷史,讓後世弟子們知道,弘忍與慧能是如何變法的,兩位祖師在這場革命中都經歷了什麼。

  細看弘忍與慧能的名字竟都有隱意。任何一場變法革命,都必須是「弘忍」與「慧能」結合而成。弘者大也,忍者受也;慧者智也,能者為也。以弘大之量,忍承犧牲;以智慧之力,堅韌能行。如此,方能完成一場深刻的變革。兩人之名與兩人所行,竟如此妙合天成。

  這個變法的過程可謂驚心動魄,千難萬險,舉步維艱,但是弘忍與慧能這兩個人,無私無畏,敢作敢當,堅韌不拔,而且能持能行,守信守諾,重情重義,有志有量。真是大丈夫之行,可嘆可佩。

  統觀這一事件,便會發現,其實整個變法,皆是弘忍作局。而弘忍作局,慧能成就;所以慧能顯,而弘忍隱。看似是慧能的功績,實則是弘忍的安排。

  五祖弘忍與六祖慧能,二人攜手,前赴後繼,共同完成的這場禪宗變革,因為是內部變法,故隱於門內,不可公開。所以在《壇經》中只記其事件,而不具體地講明其性質。因而後人讀《壇經》,只感覺其事情發生得蹊蹺,卻不知其背後的原因。

  若知原因,方知禪宗根源盡在《壇經》。《壇經》是一部禪宗的春秋大義。

  5. 神秀對慧能弘法起到積極作用

  5.1 弘忍對神秀的囑託

  弘忍為了禪宗的發展把六祖之位傳給了慧能,而神秀多年來在自己門下兢兢業業,修持恭謹,弘忍把已許諾給神秀的祖位另付他人,虧待了神秀,因此他一定會對神 秀解釋自己的決定,以求諒解。弘忍會把自己傳道的失誤,欲圖改正的決心,要寺僧寫偈的理由,慧能覺悟的境界,傳位給慧能的考慮,全都沒有保留地講給神秀。 弘忍會讓神秀知道,只有慧能這個人才會把歷代祖師傳下來的禪宗事業發揚光大,並要神秀儘可能地幫助慧能。

  其證明,就是神秀曾如此評價慧能:「他得無師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師五祖,親傳衣法,豈徒然哉?」神秀與慧能在東禪寺中,一為上座,一為雜役, 應無交涉,所以他對慧能的評價應從弘忍而來,這是弘忍向他解釋將衣法傳給慧能的理由。由此也可見,神秀對弘忍不但沒有怨恨,而且深感師恩,非常尊重和信任 弘忍的決定;他對慧能的支持和包容則更加難能可貴。

  5.2 神秀在慧能隱遁期間以六祖身份弘法

  關於慧能得法後的消息,神秀應該可以聽聞。慧能第一次公開在寶林寺講法,「師住九月余日,又為惡黨追逐」,惡黨聞訊而至,慧能躲於前山,惡黨放火燒山,一 切皆焚,慧能也從此銷聲匿跡,再無音訊。神秀得到的消息,必定是慧能已經被燒得屍骨無存。此時弘忍已逝,慧能生死未卜,禪宗不能無人主持,於是在眾人的推 舉下,神秀不得不出來維持局面,因而居於六祖之位。

  在慧能隱遁的十五年中,神秀可能一直在以六祖的身份弘法。

  5.3 慧能出山後的尷尬局面

  神秀居六祖位十數年後,慧能又突然出現,在南方以禪宗六祖身份公開弘法。神秀的處境極為尷尬,因為他已經無法退位了。他在中原影響廣大,有眾多支持者,弟 子與信眾都不允許他退讓六祖之位。神秀居六祖位,本不是為自己;此時不退位,也不是為自己。於是就形成南北兩個六祖的局面。

  以神秀的胸懷,便不難想像:神秀得知慧能出山,便想退位,以避讓慧能。但是門下弟子眾多,神秀若退讓六祖之位,弟子們又依向於誰呢?神秀寬厚重情,因此弟子們的情緒阻擋了神秀的決心。也正因為神秀有退讓之意,弟子們才會如此激憤,以至有人買兇行刺慧能。

  慧能走出山林,公開以六祖身份弘法,因為他是為法,不是為自己。這個責任只有他能承擔。但形成兩個六祖也使慧能感到尷尬,所以雖然武則天、唐中宗因神秀的 推薦而下詔宣慧能赴京,慧能不去,他不願意兩個六祖相遇,人們便要分辨真假,使神秀難以立足。慧能不再傳衣,或許也因為他和神秀都深受禪宗祖位的困擾。

5.4 神秀對慧能弘法的實際幫助

  對此局面,神秀心有所愧,故一是不允許弟子們攻擊慧能,二是派遣弟子們到慧能那裡去聽法,三是向帝王推薦慧能,解釋自己與慧能為何會形成兩個六祖的局面,並說慧能才是真正的六祖。由此可知,追殺慧能這件事與神秀無關,決不會為神秀所主使。

  《壇經》記載:「自南北分化,二宗主雖亡彼我,而徒侶競起愛憎。時北宗門人,自立秀師為第六祖,而忌祖傳衣為天下聞,乃囑行昌來刺師。」這說明,慧能與神 秀之間沒有相互攻擊,但是門下的弟子們卻難免衝動,尤其是神秀門下的弟子,其中有人暗裡找殺手去行刺慧能。這證明他們知道神秀的態度,所以只能背著神秀去 做這件事。

  《壇經》載,神秀對弟子們說:「吾恨不能遠去親近,虛受國恩。汝等毋滯於此,可往曹溪參決!」並且某日對弟子志誠說:「汝聰明多智,可為吾到曹溪聽法,若 有所聞,盡心記取,還為吾說。」可見神秀是真心想聽慧能講法的,他派志誠去不是偷法,而是因為自己不能親自前往,或許這也是將自己的弟子送往慧能處栽培的 一個理由。

  南能北秀共立世間,故有頓漸之分。慧能講頓悟,神秀講漸修。慧能的頓悟其實是無師自通的見性之法,非學習而成;神秀的漸修則是五祖弘忍所教的坐禪之法。慧 能對自己與神秀的評價是:「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人有疾遲。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

  慧能對志誠說:「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又說:「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根智人。」慧能將自己與神秀做了上下區別,神秀 應該也知道,但是好像並無惱意,還不斷派自己的弟子過去學習。而且去了之後,就成了慧能的弟子。不僅志誠如此,神會也是如此。

  神秀後來向武則天、唐中宗推薦慧能,說:「南方有能禪師,密授忍大師衣法,傳佛心印,可請彼問。」這是公開承認慧能的禪宗六祖地位,並有慧能才是真正的六 祖之意。這可能是神秀得知竟有弟子買兇行刺慧能之後,深感愧疚,對慧能做出的補償,並公開表明自己的態度。神秀公開自否以奉慧能,天下誰人能夠如此?

  5.5 幫助慧能穩固弘法的地位是神秀的貢獻

  若居於神秀之位,便可知神秀對慧能的包容與幫助,需要何等的胸懷和氣量。六祖人選本已定為神秀,慧能突然出現,使得神秀與衣法無緣;慧能受領衣缽之後就無 影無蹤,神秀只好在無衣缽的情況下以六祖之名弘法;神秀以六祖身份弘法十餘年後慧能突然出現,亦稱六祖,且有達摩衣缽,又使神秀遭受「假六祖」之疑。神秀 未因慧能得到一點利益,卻因慧能得到莫大的屈辱,但是神秀對慧能不但沒有怨恨排擠,反而暗中扶持,無私推舉,不吝讚美。

  當時神秀身處中原,影響遠遠大于慧能。據《五燈會元》記載,「唐武后聞之,召至都下,於內道場供養,特加欽禮。命於舊山置度門寺,以旌其德。時王公士庶皆 望拜伏。暨中宗即位,尤加禮重。大臣張說嘗問法要,執弟子禮」。神秀去世時,「帝送至橋,王公士庶皆至葬所。張說及徵士盧鴻一各為碑誄,門人普寂、義福 等,並為朝野所重」。

  這些記載,足以說明神秀地位甚高,被尊為「國師」;而慧能剛結束隱遁,開始弘法,根基不穩,而且標新立異,備受非議,「諸宗難問,咸起噁心」。如果神秀借 此貶低排擠慧能,恐怕慧能難以安居六祖之位弘法,那麼禪宗也難有後世的大成。令人嘆服的是,神秀卻借自己的地位與影響幫助慧能,向帝王推薦慧能。帝王下詔 請慧能說法,天下皆知,非議盡平,慧能的六祖地位才真正得以穩固。試想,還有誰對慧能弘法的幫助,能超過神秀呢?

  5.6 慧能與神秀共同報恩於弘忍,繼承其事業

  神秀與慧能配合默契,神秀的弟子從神秀處出師,就派到慧能那裡去繼續深造。如慧能所說,神秀接「大乘人」,慧能接「最上乘人」;神秀傳弘忍所教的坐禪之入門法,慧能傳弘忍欲傳的見性之究竟法,就像是二人共同紀念五祖、共推禪宗事業的一種心照不宣的方式。

  弘忍將六祖之位傳給慧能,未傳神秀,非出於私心;慧能接受六祖之位,以六祖身份弘法,沒有私心;神秀沒有怨憤,反而幫助慧能,也無私心。在《壇經》中可以 見到,這三人都不以私心行事,不計較個人得失,不相互算計,皆有忍辱負重、默然承責、冤屈能行的大丈夫胸懷。他們都只有一心:傳佛功業、光大禪宗、教化眾 生,三人之心為此相映。真可謂大師之心,可以彪炳歷史。

======================================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的基本結論是:

  惟論見性是慧能一生弘法的概括和宗旨,也反映了慧能無師自悟的特色。而慧能之所以能對後世的佛學和禪宗起到如此大的影響,卻是由於弘忍慧眼識英、無私用才、無畏犯險才得以成就。

  弘忍本在尋求禪宗變法的出路,慧能直了見性的特點和沉穩重義的性格正好堪此大任。慧能年少志高,悟臻上乘而地位低微,正在尋求入世立業的道路;弘忍識才善 任,敢作敢為,無私無畏,將禪宗祖位打破常規地傳給他。兩個人不謀而合,共成大業,終於使禪宗從日漸衰微之中走出了一條輝煌之道,開闢了中華文化的見性新 境。

  慧能以六祖身份立世弘法,既是慧能價值的實現,也是弘忍事業的延續;既是慧能特點的發揮,也是弘忍心愿的得償。

  歷史已經遠去,今人讀《壇經》,易見慧能講了不同的佛法和經歷,而忽略其所講一切都在開示自悟見性;易見慧能對後世佛學的影響,而忽略弘忍的巨大貢獻;易見《壇經》是慧能一生的縮影,而忽略這也是一部禪宗變法的史詩。

  所以本文的意義是:

  通過對覺悟見性的把握和體用邏輯思維方法的運用,挖掘種種事件背後的深刻原因,揭示出貫穿《壇經》通篇的明暗兩條線索,即慧能傳教的惟論見性和弘忍主導的 禪宗變法,使得《壇經》中離奇的事件、謎樣的行為全部豁然得解,順理成章。使已經隱而不見的歷史真相,重新彰顯於人們眼前。


有這場追殺,才讓你我知道,誰是沒修成正果的。呵呵。

據壇經,追殺者中有一位原本是將軍的,追到六祖也沒有殺人吶。他高喊我為法來,不為衣缽來。後來六祖點化了他。

至於清凈。佛門與俗世並無不同。清凈在心,不在他處尋。

執念人人有,並非求佛就無。至於追殺關乎一念而已。成佛成魔都看自己的選擇了。

這幾個問題,似乎還是對分別心有所疑惑。可以從這一點入手看一些佛經。


1 追殺慧能可能得到神秀默許 但無證據是神秀指使 人心難伏 神秀不能嚴格約束弟子行為 背後原因很是複雜 換作自己估計也會不置可否

2 慧能在唐初起影響限於廣東周邊 神秀一門三代國師 論及正統 神秀 普寂 義福當時在士大夫間的影響力還是更主要的

3 研究禪宗歷史 神秀應該更接近達摩東渡以來傳播的禪宗修學主旨 慧能則將禪宗本土化

壇經里批評的北宗神秀教導弟子 凝心入定 住心觀靜 確實是楞伽經的核心思想之一 而且這裡的批評也是有一些私心存在的 是斷章取義 當時的影響力不大 (唐時期高手如雲 憑藉這種不成熟的觀點 想撼動北宗是很難的)

4 理則頓悟 乘悟並銷 事非頓除 因次第盡

南北宗本質並無太大差別 只是南禪除去北宗繁文縟節 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 將修行道場世俗化 使菩提自性 本自清凈的道理印入人心 傳播的效率是很棒 但也導致後期禪宗徹底沒落 因後期不重視通曉經義循序漸進 南禪真正變為世俗化

人人以為見性可一念超越如來地

5 五祖弘忍 四祖道信 三祖僧璨 二祖慧可 門下有成就的弟子非常多 各自領受師命弘法一方

禪宗早在各地開花結果 歷代也沒什麼名位正統優劣之爭 慧可神秀的矛盾也不會如後人計較的那麼複雜 兩人都是得道高僧怎麼會如同俗人般計較這些

早期禪宗門風純正 所以五祖恐後世弟子不肖 特意預言六祖 衣為爭端 止汝未傳 所以後人說神秀不地道 也就是五祖擔心的這類不肖子弟 應該慚愧才對

6 唐時期天台 法相 華嚴 密 凈土 三論等等宗派 都是高手如雲 如果慧能真是大字不識 妄言一念超越 您覺得他能立住腳么 所以慧能絕對是高僧 神會跑到北面跟王維一通聊 王維能立個能禪師碑么 當時的文人還是比較不那麼好忽悠的

(能禪師碑)王維

無有可舍,是達有源。無空可住,是知空本。離寂非動,乘化用常。在百法而無得,周萬物而不殆。鼓枻海師,不知菩提之行。散花天女,能變聲聞之身。則知法本不生,因心起見。見無可取,法則常如。世之至人,有證於此,得無漏不盡漏,度有為非無為者,其唯我曹溪禪師乎!

找點明白人來看這段話 到底是北宗還是南禪 界限在哪呢


五祖夜授衣缽,命六祖匿行;六祖匿於南方二十餘年方現身說法,遂分南北禪宗;

看看十字軍東征,就知道宗教的鬥爭比世俗的鬥爭更加激烈,都是你死我活的鬥爭,神秀與六祖也算是其中的縮影吧


1.繼承弘忍法缽的不一定是慧能。神秀是弘忍大弟子,被師父稱讚為「吾與神秀論《楞伽經》,玄理通快」。弘忍坐化後也被最高統治者武則天視為法統宗師,詢問「東山法門」事。故神秀被公認為五祖繼承人是明確的。

2. 佛子要弘揚佛法,就得應對達官貴人。故重「法相莊嚴」,就是要長得好看。神秀很好看,慧能很樸實(我實在是不敢對祖師的法相不敬但沒辦法啊)。所以從弘揚宗門的角度計,慧能也沒有加分。

3. 神秀居中原,慧能居南方。誰輔佐誰,一目了然的事情。

4. 神秀與慧能感情不壞,神秀還推薦過慧能,請他至長安講法,慧能也答允動身。若真有奪位追殺事,何必如此惺惺作態!兩位祖師無論是居帝都,還是邊瘴地,都是為弘揚佛法故。後人為爭法統,詆毀宗師,貽誤後人,罪過不小。


佛法在世間。正常。


一個富貴之家,老主人垂墓之年,剩下億萬身家,身後是好幾十個子孫等著分家產呢,沒成想這老主人在外包了個小三,還養了個兒子,結果這家產全給了小三的兒子,這兒子得了家產還想佔了富豪的家住不成?

這麼一個外來客,不遭人嫉妒方是怪事。換誰都得趕緊跑路不是。

有人的地言就有江湖,修行人又何能例外,雖有聖賢,總歸是凡夫俗子居多。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在於:把學佛、修行的人想得太高尚了,容不得有七情六慾,一旦出現這種事竟然不能用平常人的權謀角度去理解。

另一方面,神秀大師作為「老主人」身邊公認的合法繼承人,其德行在史上記載,確是令人欽佩的——所以個人推測神秀大師並非是指使人,而是圍繞在神秀身旁的「既得利益者」。至於聖賢之流,順行逆行,卻又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識心揣測的。

另說另說。


呵呵,以前也追過一段時間的禪宗,用我一點淺見博君一觀。

1:慧能和神秀是頓和漸的分野,本就沒有對錯高下之分,對於利器根的人用頓悟引入,一般人應以漸悟修行。但對於世人,有頓誰還會去選漸?誰不以為自己是利根之人。僅僅從市場推廣的角度去想,衣缽傳於慧能是有極深遠的意義。五祖的見識印證了當初所謂「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後期禪宗大興於世,不能不說和慧能的頓悟之道有極大的關係。

2:以上為背景,禪宗的道義,本身就已經極有傳奇色彩,再多一個夜下求道也無所謂,事情真真假假,千載以來,有誰能知。後人妄圖以己心推聖心,只做判斷而已。

3:再說,即使為真,也不必大驚小怪,求佛一道,本就是要勇猛精進,佛擋殺佛,神擋殺神,只求得自己心安即可。

4:另外,也不排除有不入道的「世俗」和尚出於功利來追求衣缽,畢竟那可是價值連城的文物啊。

言到此處已盡興。


這裡是要說明的是,佛法真的偉大,三句話度人!慧能問慧明,不思善,不思惡,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慧明言下大悟!三句話,就可以了脫生死了,從一個惡人,一下子成為一個大解脫的善人!慧明為了尊重慧能,後來把自己名字中的慧字都改了,這是何等的境界呀!


《壇經》不是慧能所著,是他的弟子們按自己的回憶與理解,編輯整理出來的。為了抬高慧能詆毀神秀,利於南傳和北傳的派系鬥爭,就編造了很多傳奇動人的故事。從正史來看,神秀和慧能的同門關係並不差,神秀做了國師之後還主動邀請慧能去中原說法,「相妒相殺」這種事情,肯定是不存在的。

註:壇經不斷被修改,痕迹還是比較重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慧能的《見性謁》,現在能見著的就有三個版本,意思都差不多,說辭卻在不斷演化。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台。

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僧人分為勝義僧與凡夫僧,不以是否穿著袈裟作為標準,古今都是這樣


《壇經》這部經典,本來就是神會為了向普寂奪取法統而編造出來的。所謂袈裟傳法夜半出逃他人追殺云云,完全都是子虛烏有,專門用來噁心神秀一系的,其目的完全是為了給神會不許普寂自稱禪宗第七代張目。

張說的《大通禪師碑銘》,裡面的法統記載很清楚,弘忍的得法弟子就是神秀。當時的人也都接受這個譜系,比如說李邕。倒是凈覺《楞伽師資記》裡面,提到慧能是弘忍的弟子之一,但也並沒有將慧能當成弘忍的衣缽傳人。

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是,在敦煌本《壇經》裡面,記載了今本沒有的一處懸記,裡面說慧能死了二十年後,當有人「不惜身命,第佛教是非,豎立宗旨,即是吾正法」。這個時間正是神會在滑台無遮大會上非難普寂的時候。這個時候,老一輩的人都死光光了,死無對證,神會說的是真是假誰也不知道。這樣一來,神會就把自己打造成了慧能的得法弟子了。


佛門即是俗世,俗世也是佛門啊~本無區別啊。

凡夫和佛有何區別,迷者眾者覺者佛而已,本性也無區別啊。


求佛之人同樣有執念之徒,俗世之人同樣有淡薄之輩,也許只是比例不同呢?佛也可以是指一個精神群體,懷揣相似思想和追求的人,就屬佛,反之就是俗世人,所以有人求佛一生也沒活明白,有人沒拜過一次如來卻已經大徹大悟呢?這樣一來,咱們身邊就有佛也不是奇事哦~


我們修佛,修來修去都是修心。每個人本自具備佛心,只是被塵世間世俗氣及邪理歪念所染。五祖眾弟子,根器各自不同,每個人雖具佛心,但如憨石裹玉,各種名利心,分別念,還存在於五祖這些弟子心中。五祖這等得道高僧,心境清明,自然對這些弟子的參佛程度相當了解,深諳凡夫俗子的心性,五祖應該具有學佛的副產品,可能對未來有一定的預見能力,遂指點六祖慧能如何趨利避害,以期保全弘揚佛法。

需要注意的是,學佛不等於成佛。雖然慧能悟性已經達我等凡人望塵莫及的境界了,他在五祖指導下飛速了悟佛理之後,依然需要長達數十年的潛心研習佛法修行,才能真正成佛,開立道場,光大禪宗,惠及世人。

所以五祖的那些弟子,包括當時五祖門下得意弟子神秀,皆是連佛門的門檻都還沒摸到的凡夫俗子罷了,我們凡人所有的痴心妄念,他們皆具備。做出追殺搶奪或者其他舉動,均為人性使然。慧能逃難途中遇到的幸好只是真心想成佛之人,我記得慧能也是聽其言明不會害他也對達摩祖師傳下的器物決計不感興趣。五祖慧能才肯探頭出來點撥他的。


你也知道是求佛之人又不是求佛之阿羅漢,求佛之菩薩。人所具備的他們也具備。


佛門中人又不是人人都能悟的,世俗中人也不是人人不得悟的。這個問題是偽問題


五組坐下1,2萬弟子,能突破生老病生,盲人等級束縛的不過10人20人,

為什麼人數這麼少?一來沒有佛陀手把手帶,二來壽命太短才幾十年,如果有幾十萬的壽命


您的質疑非常的合理,您的問題也非常的好。您不是一個執著的人,而是一個有邏輯和智慧的人。讚歎您。您的問題是有關壇經這個大問題中的一個小分支。隨手給您幾個細節, 應該有助於您的理解,並堅定您的見解!

五祖門下二大弟子,為衣缽傳承而苦苦追殺。可說明:

(1)五祖的僧團弟子修行的水平很低。世人皆知殺人償命。而殺業在佛律中是極大的重罪,何況是殺僧寶,何況是連續追殺,可見殺心之強。連貪嗔痴都降服不了,何談有什麼修行。修的那門子行?

(2)有弟子水平,可推知師父(五祖)水平。五祖的修行水平高不到哪裡去。門下弟子跟著他修了幾十年,殺心、貪心還是那麼強烈。作為師父的,想必高明不到哪裡去。

(3).衣缽只是外物, 不是佛法。修行人卻執著在外物上,而不用功在修行上,典型的心外求法。也可推知其實修行不得法,修行也高明不到哪裡。也間接佐證上述之推理。

(4)說【本來無一物】者,卻對外物之衣缽,死不放手。言行不一是多麼的貼切啊。其實說白了,就是在打妄語。打妄語 的人,能有多高的修行水平?

(5).從一個事件的諸多細節中,看不到一代高僧的高風亮節,卻處處顯露耍嘴皮而針鋒相對的滑稽模樣。

(6)您只是從一個追殺的細節看到佛門的內鬥,我也僅僅從這一點回復而驅您疑惑。至於引用一大堆的東西來逐一驅疑,那是對您智商的懷疑。

(7)堅定您的見解,進一步發揮您的想像。您會推出比您疑問更讓人您震驚的結論。


世間有什麼,寺院就有什麼。否則就不要戒律了。不是剃了光頭,穿上福田衣立馬就超凡入聖。

出家人里醜事很多。但僧團集結了佛教典籍,仍然是人天敬仰的僧寶。


推薦閱讀:

正覺同修會是邪教嗎?
佛說法四十九年,為什麼說無有說法?
如何才能成為地藏菩薩的化身?
末法時代是不是除了凈土宗,其他的宗派都極難成就?
請問各位學密的師兄,你們為什麼學密呢?可否略微介紹一下這個法門的殊勝之處?非常感謝!?

TAG:佛教 | 大乘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