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對西方的繪畫、雕塑、建築有什麼影響?

感覺宗教是西方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推動力,不過對這一方面的認知是零零碎碎的。希望聽聽大家的見解:)


柏拉圖在理想國里說國家的治理一定要依靠宗教。今天來看這句話可能很多人會覺得不對,但是我們不要狹隘地理解這裡的「宗教」,我想柏拉圖講的是一種共同信仰,而領袖的基本工作就是建立這種共同信仰。在柏拉圖的年代或者說之後的兩千年,這種共同的信仰可以說就是宗教。而在西方歷史中,這個宗教可以說就是聖經了,而聖經滲透於各個方面,西方藝術史自然也不例外,從君士坦丁的米蘭赦令承認基督教的地位開始到馬丁路德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橫跨千餘年,教會作為最重要的藝術贊助人,影響著一批又一批的藝術家,不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都不可小覷。我對建築不太了解,還是談談繪畫吧。首先在於藝術題材的影響,最為熟知的藝術家都或多或少地涉及這個題材,其次是藝術的表現形式,除了油畫之外,很多繪畫是壁畫或者祭壇畫,用來裝飾教堂,更重要的是,教會成就了很多藝術家,他們的成名作多和教會有關係,藝術家也通過藝術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這些宗教畫也是我們了解畫家的重要途徑。

簡單地搞清楚幾個時間點,君士坦丁的米蘭赦令在313年,在1519年和1520年達芬奇和拉斐爾都相繼去世了,這也是一個時代-文藝復興盛世的結束,文藝復興後期以威尼斯畫派為主流,這時候文化中心從羅馬轉移到威尼斯,更是教會勢力到商會勢力的轉變。宗教改革開始於1517年馬丁路德發表於九十五條論綱,也差不多是達芬奇和拉斐爾去世的時間,結束於1648年威斯特法利亞合約。繪畫發展到巴洛克,再到十八世紀早期的洛可可,這時候繪畫主題基本從宗教題材中解放出來,皇室和貴族基本已經取代了教會作為藝術贊助人的地位,威尼斯畫派最重要的畫家提香已經受雇於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他晚年為菲利普二世畫的一組希臘神話為主題的畫也是他的巔峰之作,我們提到提香,委拉茲開斯這些畫家,他們的代表作已經不是宗教主題了,而差不多時期遠在西班牙的托萊多,天主教還在拚命地和新教勢力做鬥爭,格列柯就在這個時候為托萊多的教堂創作了一系列作品,雖說教會並不怎麼滿意,格列柯也算打響了自己的名聲,我們也由此看出了宗教勢力在不同區域的發展。新教和天主教一個重要的分別就是從簡,除了十字架以外並沒有什麼其他裝飾,新教教會自然也不會資助藝術家去畫壁畫和祭壇畫。十八世紀中開始了啟蒙運動,特別是1789年法國大革命之後,大家已經開始關注民主和科學,宗教主題就更無人問津了。

相信很多藝術愛好者對於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這些都很熟悉了,這篇文章里我就不以藝術發展的時間軸,而是以聖經里的時間軸來敘述,希望對於聖經故事的闡述來從側面反映聖經對於藝術的影響。聖經很厚一本,可能很多人都沒有看過,讀一讀可能對了解藝術史甚至是西方的文明史都很有幫助,可以從舊約部分的創世紀,列王紀,但以理書開始,新約主要是四本福音書,福音書是耶穌的門徒寫的耶穌一生的故事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福音書里的故事基本大同小異,只能存同求異了。

說到聖經又不得不從舊約的創世紀開始,創世紀又不得不從西斯廷教堂開始。米開朗基羅被尤利烏斯二世請到羅馬來裝飾西斯廷禮拜堂,在這裡他完成了他最傑出的繪畫作品-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那也可能是他總共沒有畫過幾幅畫。西斯廷天花板的創世紀一共有九幅畫,上帝用六天創造了宇宙,第七天休息,這是一個星期七天的由來,而禮拜天是用來休息,決不能工作的;上帝覺得這個世界太枯燥了,就創造了夏娃,又創造了亞當陪伴她,亞當夏娃偷吃禁果被趕出伊甸園,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上帝對人類不滿而準備了一場大洪水,他看中了諾亞,覺得諾亞誠實可靠,決定要他的後代留下來,於是乎讓諾亞造了一條船諾亞方舟,裝上動物和可以吃幾年的糧食,等洪水完了,才把諾亞給放出來;諾亞到了晚年有次喝酒醉了光著身子躺在地上,被兒子看見了,兒子為了免於尷尬,找了個毯子幫父親蓋上。舊約其實是猶太教經典,上帝在舊約的最後說要派自己的兒子來拯救人類,新約一開始耶穌誕生,基督教里認為耶穌就是上帝的兒子,新約才是基督教的經典,猶太教和基督教對於舊約的很多章節都有各自的解讀,傳統里新約的內容才是教堂流行的題材,西斯廷教堂的這組壁畫一開始也並不是創世紀,米開朗基羅為什麼會選擇舊約里的創世紀,這個我也無能為力,而創世紀有很多故事,為什麼米開朗基羅只選了這幾個故事,是不是想表現諾亞縱然一世英雄,解放人類,也會有出糗,從而表現人世無常?

前面說到新約里的畫是教會喜歡的題材,會畫舊約畫的畫家其實並不多,像卡拉瓦喬和米開朗基羅這些人性格都是特別鮮明的,而倫勃朗有很多舊約的畫,他也是挺有自己想法的,如果你熟悉猶太逃亡史,或者去過比利時,特別是安特衛普一帶,很看見看多的猶太人,猶太人被羅馬驅逐之後,很長時間都是流離失所,荷蘭一帶接受了他們,倫勃朗的這些舊約的畫作很有可能是受到當地猶太社區的影響。這也是個很好的例子來說明畫家也藉助了這些宗教題材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倫勃朗晚年的時候畫了一幅摩西打破十誡。倫勃朗年輕的時候是十分成功的畫家,倫勃朗最出名的畫夜巡創作於1642年,這是他一生的重要轉折,買家對這幅畫很不滿意,倫勃朗不但沒有賺到錢,還因為擔負很多債務,此後生活非常艱辛,窮困潦倒而死。這幅畫作於1659年,可以看出他的筆觸和以前的順暢筆觸很不相同,摩西穿著這身貧民的衣服,臉上充滿憤怒和說不清的苦楚。

&

摩西是迪斯尼動畫埃及王子的主角,在聖經第二章出埃及記里,摩西是以色列後人,以色列人因為之前的災難,躲到了埃及去。上帝覺得是時候帶以色列人回故鄉了,就派了摩西一路從開羅途徑紅海到以色列。上帝在西奈山親手把十誡寫到石板上,摩西走下山的時候看以色列人對上帝不忠,居然崇拜一頭牛,一氣之下把石板給砸了。埃及王子,出埃及記被翻拍過很多次,這裡推薦一部電影1960年的出埃及記,曾經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講的並不是摩西的故事,而是借這個名字來比喻二戰之後的猶太復國運動。

舊約里最出名的人物莫過於大衛了,在列王紀里有很長的篇幅基本涵蓋大衛從生到死,在藝術品里常見的一個故事大衛和歌利亞的戰鬥。這個場景大家一定很熟悉了,特別是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在大衛當國王之前,歌利亞攻打以色列,掃羅王差點就打敗了,全國上下都懼怕歌利亞,除了大衛,大衛拿起石頭砸歌利亞,最後還把歌利亞的頭給割了。大衛當時只有十幾歲,可能更符合多納泰羅的大衛像。多納泰羅的大衛稚嫩又不乏英氣,甚至有很多人通過這個大衛雕塑說多納泰羅是同性戀,我們還是保持一下中立,和卡拉瓦喬的大衛像一樣,這時候大衛已經砍了歌利亞的頭,而米開朗基羅則描繪了大衛拿石頭準備進攻的姿勢。說起卡拉瓦喬的大衛,歌利亞的頭像就是卡拉瓦喬自己,為什麼卡拉瓦喬把自己的頭放在壞蛋的身上呢,這其中有很多深意,這裡先挖個坑,有空再來填。

大衛還有一個故事很有意思,大衛愛上了自己下屬軍官烏利亞將軍的老婆拔士巴,他誘姦拔士巴,拔士巴懷孕,而烏利亞還在外面保家衛國,大衛怕事情敗露,趕快把烏利亞召回京城,想讓烏利亞和拔士巴同房,沒想到烏利亞嚴守軍規不回家,大衛沒辦法就找個借口把烏利亞給殺了,娶了拔士巴。這個故事狗血地讓人無法直視,告訴大家聖人也會犯錯,犯了錯不要緊,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這個故事也是很受畫家的追捧,以後也可以多聊聊,但是教會是不可能贊助畫家來畫這樣一幅主題,這個主題為什麼可以流行呢,多數是畫家借著聖經的名義畫裸女。聖經里可以畫的裸女並不是很多。

舊約里的故事當然還有很多,這裡就不說了,說說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的分歧也就在於對上帝兒子的認同,猶太教還在等待上帝之子,基督教認為耶穌是上帝之子,伊斯蘭教也認為上帝之子沒有出現,但是默罕默德是上帝的使者。

基督教的新約一開篇就是上帝之子在伯利恆降生。基督教堂的畫也多以新約為主,在下面的每一個故事中都可以看到很多畫家的影子,我們只能選擇一些代表性的。新約里被畫的最多的故事就是聖家族,三王來朝和耶穌受難,其他的有興趣都可以多聊聊。

耶穌降生簡直不用多說,基本上是除了耶穌受難最常見的題材了。說到天主教和宗教改革運動以後的新教,新教是從簡主義,教堂成了一個概念,一個基督徒在一起討論的地方,最多的裝飾也就是基督受難了,天主教崇拜聖母,教堂也會有很多聖母聖子的雕塑和畫。這裡主要比較一下拉斐爾的西斯廷聖母,利皮的聖母,達芬奇的岩間聖母,還有米開朗基羅的,也算是文藝復興時代繪畫的發展吧。

&

利皮的這張耶穌很可愛,利皮的聖母已經很美了,充滿母性,一片溫柔,但是你看到也不過是一幅畫。

&

再和拉斐爾的聖母比比,面部的紅潤和稚嫩,這個聖母簡直就比真人還美。聖母畫到了拉斐爾已經是到了一個極致的水平。西斯廷聖母並不在西斯廷教堂,而是在德國的歷代大師畫廊。

米開朗基羅不是很瞧得上作畫,他認為雕刻才是真正的藝術,米開朗基羅的畫並不多,在烏非奇美術館的這張聖母聖子圖,可以看出系開朗基羅對肌肉骨骼的研究,就算是小嬰兒也是雄壯有力。

&

達芬奇畫過兩幅岩石聖母,一副在倫敦的國家美術館,一副在盧浮宮,大家可能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之所以畫了兩幅,是因為教會對第一幅不滿意畫上有兩個小孩,到底哪個才是耶穌呢。根據常理,大家都會想聖母聖子在一起,而天使和約翰應該是來朝拜聖母聖子。但是耶穌怎麼能給別人拜呢,而且天使和約翰還指著耶穌,太不敬了,後來達芬奇就解釋說離聖母近的其實是約翰,他給約翰加了個棍子,施洗約翰的標誌就是這隻棍子,在耶穌頭上加了個光環,表示聖子,其實到底達芬奇一開始想表達誰是耶穌誰是約翰誰也說不清了。

&,
Louvre

&,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三王來朝也是很常見的主題,Magi具體怎麼翻譯就不追究了,可能並不是國王,Magi現在多譯為東方三賢士,是對占星術有研究的人,他們看到星星升起的地方,就猜到是上帝派自己的兒子到凡間了,從東方一路趕來到伯利恆來朝拜,如果還記得小時候的一篇課文麥琪的禮物The gift of the Magi,當時可能會覺得文章里沒有麥琪呀,其實這文章是寫聖誕節的,東方三賢士朝拜耶穌的時候自然進獻了很多禮物,這個題目有天使送來的聖誕禮物的意思,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這是個常見主題,教會暗示大家向教會捐錢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呀。上網搜一搜Adoration of Magi,基本每個文藝復興時代的畫家都有畫過。

耶穌出生沒多久就去埃及躲著了,到了成年才回來,中間發生了什麼福音書里基本一筆帶過。這個完全沒有什麼好講,如果逼著卡拉瓦喬畫這麼一副畫,我想一定是一副緊張的畫,但是洛可可最具代表的畫家布歇可不是這麼詮釋的。

&

布歇也是幸運,在法國大革命爆發時候就去世了,就連這樣一副宗教畫也被布歇完美詮釋了洛可可的感覺,完全是一派上流社會平時悠閑玩樂及時享樂的氣息,畫面主題自然柔光,聖母和聖子被提亮了,安靜讀書的聖母,玩耍的約翰和耶穌,背後的天使,如果不是這個名字,可能大家也猜不出這是逃離以色列的途中,如果說是借宗教名義畫一幅洛可可,布歇也是贏了。

耶穌成人之後回到以色列,他的一生基本都在質疑之中,對誰是上帝的兒子也眾說紛紜,施洗約翰也算德高望重,一直在約旦河幫人洗禮,有人還以為是施洗約翰,作為上帝的使者知道,約翰知道耶穌的真實身份,當耶穌到約旦河找約翰,約翰很驚訝,覺得自己的資歷不能幫耶穌洗禮,當然謙虛的耶穌堅持被約翰施洗。看到耶穌受洗的圖,站在旁邊施洗的人就是約翰。這個畫在文藝復興早期也是很常見的。

&

這幅畫是達芬奇的老師韋羅基奧畫的,可能很難看出這幅畫的特別之處,請看這兩個小天使,韋羅基奧畫得差不多了,讓達芬奇在畫的一角畫個小天使,當達芬奇畫好的時候,他大為失色,覺得佛羅倫薩這個小地方已經容不下達芬奇了,讓達芬奇去羅馬了。大家不妨看看誰是達芬奇的小天使,這兩個小天使的區別也是利皮更早期畫家的聖母和拉斐爾達芬奇聖母的區別。

耶穌在人間做了很多好事,可能是不夠戲劇化,沒什麼畫。想謀害耶穌的人太多了,猶大為了蠅頭小利告發了耶穌,羅馬士兵問怎麼認出耶穌,猶大說就是在我旁邊,他會親我一下,這就是猶大之吻,耶穌親了猶大,馬上被羅馬士兵認出來的,給他抓走了,卡拉瓦喬的耶穌被捕,猶太還正在吻呢,羅馬士兵就衝上來了,感覺耶穌有點被強吻的不情願。

&

耶穌就是被上帝派來受難的,只是早晚的問題,他也沒有很憎恨猶大,在被捕之前還和大家吃了最後的晚餐,這頓飯上耶穌給大家喝酒,說這是我的血,給大家吃麵包,說這是我的肉,基督徒有吃紅酒麵包的儀式就是從這裡來的。最後的晚餐也是每個畫家都畫的,聖母百花大教堂的門上也刻著這麼一幅,但是達芬奇的畫是永遠無法超越的經典,這幅畫在米蘭聖母恩寵教堂,隨著時間而失去本身的顏色,看這幅畫要提前預約,非常多人,可能排一個小時看十分鐘,不過大家有機會一定要看一下,同時也希望大家真心愛護這些作品。

&

耶穌被羅馬士兵抓取以後很快送去十字架,格列科這幅畫是耶穌上十字架之前被脫袍子的情景。El Greco 格列科是文藝復興後期的一位畫家,他先到威尼斯學畫,在那裡他深知了自己無論如何都比不上提香這些人,後來在羅馬小住之後就去了西班牙,在西班牙乾脆把名字也改了, el Greco(greek)就是希臘人,很好記,這幅畫是格列柯到了西班牙以後畫的第一批畫,關於這幅畫有諸多批判,教堂甚至不願意付錢,說這畫這麼多人,主角不明顯,而後面的人都穿著西班牙當時的裝束,時間也不對。格列柯的解釋是耶穌穿了紅袍,一眼就看出來了,耶穌普度眾生,不被時間所限制。格列柯雖然贏了官司,但是畫給打了個半價,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從這以後聲名大噪。這畫的風格和之前其他文藝復興的畫家很不一樣,顏色對比很強烈,人物也很有稜角,非常鮮明。格列柯是個很聰明的人,懂得尋找自己的segmentation 還搞了個藝名。

下面就是基本所有的畫家都畫過的耶穌受難,當新教開始盛行,這基本是教堂唯一的題材了,而法國大革命以後人們不會接受傳統的宗教教育,更沒有人畫其他的題材了,而耶穌受難也算是個經典,不用讀聖經都知道,就連達利都畫了幾幅。

&

達利從一條安達盧狗開始超現實主義,在知乎里看到一個問題為什麼一條安達魯狗這麼出名,因為是達利嗎?這問題太好了,豆瓣里我覺得最精確的一句就是-沒看懂就對了,看懂才是不正常。雖然看不懂,也不防看一看,對理解達利的畫是有幫助的。這幅畫選取了一個極端的角度,可能是上帝視角。如果無法超越經典,不如換個角度想一想。這幅畫里耶穌雙臂和十字架呈三角形,被解釋為三位一體Trinity。這幅畫下面的海被認為象徵聖經里的聖海加利利,其實也就是達利家門口一片海。

這個章節我們以我最欣賞的一幅畫做結,這幅畫畫的好不好不重要,當世界有了達芬奇和拉斐爾之後,誰會稱自己畫的好呢,就連畢加索也深深地知道,所以才有新的畫派的產生,不管什麼樣的主題,畫被寄予畫家的思想和靈魂,而這點才是最重要的,就像下面的一幅畫,他的可愛之處是畫家和畫背後的故事。

&,1573

這幅畫是委內羅塞Veronese的作品,同樣是威尼斯畫派的主要畫家。教堂本來想讓委內羅塞畫一幅最後的晚餐,收到的時候嚇了一跳,和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比一比,整個基調都不一樣,這裡是非常喜慶的,還有小丑表演,門徒大口地啃肉,一點悲痛送別的氣氛都沒有,教會拒絕付錢,由此還和委內羅塞打了官司,官司的記錄有興趣可以看看委內羅塞是怎麼辯解的。委內羅塞有個性卻不張揚,很冷靜地解釋每一個細節,其實呢,把最後的晚餐畫成這樣確實不太像話,有點嘲弄教會,最後委內羅塞很聰明,想了一個好主意把這幅畫換了個名字叫李維家的宴席,其實也是新約的一個故事,耶穌和門徒去當地富豪李維家裡做客,聖經這段講的很少,主要就是為了一個幌子,當然這時候離最後的晚餐還很遠,是個很喜慶的場景也是很正常。

把最後的晚餐畫成了最後的狂歡,和教堂對簿公堂,這是我最喜歡的關於勇敢機智不懼權威的故事,當然,這更標誌著那個宗教時代已經不復存在。

講到了這裡,聖經的故事也到一段落。


「無論我的著作裡面有什麼好處,完全是因為我在幼年時,母親每日讀一段聖經給我聽,並且要我每日背誦一段。」

  ----英國文豪羅斯金

  「我相信聖經是上帝給予人類的最好禮物,救世主的一切思惠,都是藉著它傳給我們的。」

  ----林肯

  「我必須承認,聖經的輝煌使我驚訝。」

  ----法國哲學家盧梭

●關於聖經一些富有意義的事實

  歐洲最早出版的一本書

  歐洲活版印刷術是在十五世紀發明的,發明者是哥登堡(Johann Gutenberg一四OO至一四六八)。他所印刷的第一本書就是聖經,普通稱之為「哥登堡聖經」或Mazarin and Bamberg Bibles。十餘年前,美國政府購得一本價值廿五萬美金,存放於國會圖書館中。

  喜歡集郵的人,多半都有聖經出版五百周年紀念的郵票,是美國印行的,上面印了「一四五二至一九五二」,「約翰·哥登堡用活版印刷之第一本書——聖經——五百周年紀念。」

  現存最古的全部聖經抄本

  在印刷術發明以前,聖經都是用手抄寫的,最早的是寫在皮卷上,與紙草(papyrus)所製成之紙上。較後,約從第三世紀開始,才將犢皮製成書本的樣式,抄寫在其上。現存最古老的全部聖經(部份聖經抄本不計在內),是在紀元後四世紀抄寫的,稱做「西乃抄本」(Codex Sinaiticus),因為發現於西乃山上的修道院中,故名。發現者是提申多夫(Tischendorf)。他是十九世紀的經文考據學家,對於聖經古卷的鑒定有很大的貢獻。英國政府在一九三三年,從俄國列寧格勒圖書館中購得此古卷,價值十萬英鎊,以當時的幣值計算,比廿五萬美元的哥登堡聖經,又貴了很多。這古卷包含全部舊約(希臘文譯文),次經(Apocrapha),新約(略有殘缺),及較新約為後的「巴拿巴書信」,與「牧者赫爾馬斯之異象」(又稱黑馬牧人書)二書。它是現存全部聖經抄本中最有價值者之一。

  一九四七年,有人在死海附近發現了許多古卷,其中之一是聖經里的「以賽亞書」。美國耶魯大學的近東語文研究院院長Burrows博士,將他自己與其他重要學者所作研究的結論發表。他們公認這一軸古卷是紀元前一二世紀的手抄本,全卷寬一尺,長廿四尺。目前藏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圖書館中。這兩千年前的古卷,證實了今天的聖經並未失真。在部份性的聖經抄本中,它是最古老的一卷,比西乃抄本還要早四五百年。

  棕葉聖經

  德國葛廷根大學圖書館中,藏有一本抄在棕葉上的聖經,共二千四百七十張棕葉,即四千九百四十頁,恐怕是世界上最巨厚的聖經了。可見各時代的人對於聖經之寶愛。

  聯合國大廈基穴里的聖經

  當聯合國大廈立基的時候,舉行了一個儀式,將一本聖經放在瓶中,置放地下之基穴中。聖經才是世界和平的真正基礎呢!當人類違背經訓的時候,戰爭與痛苦就必然來臨。

  世界名人對於聖經的評語

  海萊博士將世界名人對於聖經的評語,集錄在他所著的「聖經手冊」裡面,茲摘譯一部份如左:

  科學家牛頓(SirIssac Newton)說:「聖經裡面有很多可信的憑據。」

  英國文學家迭更司(Charles Dickens--雙城記作者)說:「新約是世界上過去與將來最好的一本書。」

  英國桂冠詩人Tennyson說:「讀聖經本身就是一種教育。」

  美國歷史名人Daniel Webster說:「我每年一次,讀完全部聖經,數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沒有聖經,不僅失去豐富智慧,尤其沒有行為的準則。上帝是真理的淵源。」

  一個人如果不認識上帝,便失去真理之光。他的人生便如在沙漠之中。既不知生命之根源,也不知人生的歸宿。

  海倫·凱勒與聖經

  舉世聞名的聾盲偉人海倫·凱勒女士,從小就忍受著聾盲啞的痛苦,但是她竟能努力成功,不但大學畢業,而且名列世界偉人之林。她是聖經的愛好者之-。當聖經會送給她巨達廿冊的盲文聖經時,她回信說:「我坐在它們旁邊,用手敬愛地撫摸著它們。四十年來我愛著上帝的話。我以特別感恩的心情摸著這寶貴的書頁,好像它們就是我手中的杖,它在凄涼沮喪與災禍的幽谷中支持著我,使我不致傾跌。是的,聖經——救主的教訓——是領人出黑暗的唯一道路。」這一位不幸者,獲得了黑暗中的光明。

  聖經——上帝的話——好像什麼?

  在聖經里,有不少關於上帝之話的比喻,昭示我們上帝之話與人生的關係。

  如奶——滋養心靈,使之長大強健(彼得前書二章二節)。

  如蜜——是心靈與精神上的享受與喜樂(詩篇十九篇十節)。

  如光——引人行正道(詩篇一一九篇一O五節)。

  如劍——剖開心靈深處,辨別善惡是非(希伯來書四章十二節)。

  如錘——擊碎向上帝所存剛愎之心(耶利米書廿二章廿九節)。

  如火——熔化與潔凈之效(耶利米書計三章廿九節)。

  如雨——濕潤心田,結出佳果(以賽亞書五十五章十一節)。

  如種——落人心田,收穫豐富(馬可福音四章二至八節)。

  如鏡——顯露自己原來面目,導人悔改,接受救思(雅各書一章廿三節)。

  如金——最為寶貴,是人生最大的財富(詩篇十九篇十節)。

  聖經的中心

  聖經雖然分為新舊二約,共有六十六卷,一千一百八十九章,三萬一千一百七十三節,執筆者四十餘人,先後歷一千五百年方成,但是它有一個共同的中心,就是耶穌基督。舊約的預言與預表,都是指向基督的箭頭,可以稱為基督的影子:新約記載基督的生平,教訓,及其教會之建立與擴展,可以稱之為福音的實體。當我們詳細研究聖經的時候,就認識了人類的救主——其降臨世界以前之準備,其言行,其被釘死十架代人贖罪,其復活,其能力,其計劃,其教會,其再來。

  如生命草,永存不滅

  在牙買加(Jamaica)有一種草,稱做「生命草」,因為它的枝葉幾乎不可能枯乾致死,如果你搞下它的一片葉子,用線吊在空中,它決不會死,反而生出許多白色的纖毛,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繼續生存與長大。所以土人將它叫做生命草。聖經正是如此。在過去二千年中,聖經遭遇了好多次激烈的反對與摧殘,例如紀元後三零三年,羅馬皇帝Diocletian發動了毀除聖經運動,將一切搜出的聖經焚毀,並且建立了一座大石像,象微聖經已被消滅。石像下面刻了幾個拉丁字:謂「基督徒之名稱已被消滅」。但是,今天聖經仍然是世界上最暢銷的一本書,遠非任何書籍所能及,每年銷出不下三千萬本。單就中文聖經來說,從一八一四年第一本新約聖經出版以來,在一百二十年中,平均每年售出四百萬本(連單冊在內)。

  天下之大經

  聖經已經譯為一千三百多種文字,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的書,有其十分之一的譯本。真是名符其實的「天下之大經」。

  ●聖經七奇

  從前張之江將軍把聖經叫做「天下之大經」,這一本「大經」更是一本「奇經」。其奇不一而足,舉述如下。

  一、聖經獲得普世偉人的讚揚

  古,今,中,外,對聖經備極讚揚的偉人,不可勝數,茲舉數例如左:

  德國文豪歌德(Goethe)說:「聖經是我一生最可靠的雄厚資本,是取之無盡,用之不竭的寶庫。」又說:「主耶穌基督崇高偉大的人格所發的光輝,都從四福音書里放射出來。這種光輝是神聖的。」

  美國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T.A.Edison)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洛奇爵士(Sir Lodge)稱為「世界最偉大的人」。他在他的實驗室里刻了座右銘:「我深信有一位全智全能,充滿萬有的至高至尊的上帝。」他認為聖經的寶訓,乃是人類行為最高的標準,也是人生道路不可須臾或離的指南。

  英國著名科學家培根(Francis Bacon)說:「只有聖經才能使國家社會蒙受最大的福拉。」

  中國王寵惠博士,是中國最著名的法學家,歷任司法部長,外交部長,國務總理等要職,他不但是一個篤信聖經的人,並且親著「信道七問」,根據聖經闡釋救恩要道。(以上參閱「世界名人宗教觀」)。

  二、聖經的流傳之廣無可倫比

  聖經已經譯為一千三百多種文字,代表人類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一九六一年度內,聖經銷售的總數是三千五百萬本(包括單行本在內)。沒有另外任何一本書能夠望其項背。大英圖書館有存書四百萬冊,排起來長六十哩,但是一年內所售出的聖經,就比它長出數倍。

  三、聖經對人類社會影響之大

  英國哥拉斯哥大學文學院長Prof Barker列出十本對於英國影響最大的書,次序如下:一、聖經;二、天路歷程;三、莎士比亞的作品;四、失樂園;五、華茲華斯的詩集;六、衛斯理,華特,顧柏三位的聖詩;七、白爾斯的詩集;八、迭更司的作品;九、魯濱遜漂流記;十、格雷的作品。

  聖經高居首位。人類社會直接或間接受其影響之大,不能估計。歷史告訴我們,各種偉大的運動,諸如奴隸解放運動,兒童福利運動,婦女解放運動,監獄改良運動,貧民窟改良運動,海員生活改良運動,護士制度改良運動等等的領導人,都是直接受了聖經教訓的影響。

  四、聖經的文學價值

  朱維之教授所著「基督教與文學」一書,把聖經本身的文學價值與其影響,講得很清楚(參閱該書第二章)。西洋文學名著諸如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密爾頓的失樂園,丁尼生的聖杯,拜倫的黑暗與該隱記,華茲華斯的永生頌,雨果的可憐人,等等,都與聖經有不可分離的關係。連俄國文豪高爾基也說:他向聖經中的詩篇學習寫作。數不清的作家們,都承認自己從聖經得到靈感而進行寫作,托爾斯泰就是最顯著的例子之一。

  五、聖經對於人生的改造力

  當達爾文親眼看見南美一個島嶼上的居民,如何因為接受了聖經而在生活上產生巨大變化時,回到倫敦立刻向英國聖經公會捐款。是的,聖經在千千萬萬的人身上,造成了改變。

  筆者書架上有一本先父遺留下來的皮面聖經,皮面上有八個燙金字:「此乃天下之大經也」,是張之江將軍所書,他是一個虔誠熱心的基督徒。他悔改信主的原因,就是看見一個親友信主後的大改變,使他深受感動而開始聽道。

  六、聖經六十六卷的一貫性

  聖經內的舊約共有卅九卷,新約共有廿七卷,共六十六卷。作者約四十人,先後約一千五百年。作者的時代背景不同,教育不同,出身不同,年齡不同,但是全部聖經卻有一貫的內容,一致的方向,互相吻合的信息。顯然出自同一位設計者之手,這是許多聖經學者所認為聖經的超然來源的證據之一——由聖靈的感動而產生。

  七、奇中之奇——聖經的主人翁:耶穌基督

  全部聖經的中心就是耶穌基督。舊約是耶穌基督降臨以前的準備,包括關於他的預言與預表。四福音是耶穌基督的事迹新約其他各卷是耶穌基督之福音廣傳的經過,與其教義的闡釋。全部聖經中都顯露著耶穌基督的影子,由朦隴而清晰。

  這一位主人翁本身就是最大的奇蹟。他完美無暇的品格,大能的作為,高超偉大的教訓,奇異的神跡,由死復活等等,都使他成為人類歷史中最突出的人物。他應驗了聖經中許多的預言,而他自己的預言也應驗於歷史中。他說了沒有人敢說的話:「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指上帝)那裡去。」「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並且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他的一切向我們顯明,他就是我們所需要的救主。他能把我們從罪惡里與滅亡中拯救出來。


聖經中有很多地方有提到「神的殿堂」、「敬拜神的地方」。。。;建築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人們對其信仰的一種情感的表達;

聖經與建築_百度文庫

除藝術外,對知識的探索也同樣有重要的推動力。


不可估量


推薦閱讀:

surface pro 4 i5 4g/8g如何抉擇?
幾乎沒有繪畫基礎,如何開始學習珠寶首飾繪圖/設計?
好的水彩紙品牌有哪些?
穿著衣服的天使到底是從什麼地方伸出翅膀的?
為什麼人類的繪畫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

TAG:藝術 | 繪畫 | 聖經 | 藝術史論 | 雕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