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碗的選購?

新手天貓一百大多入德化白瓷蓋碗一個,蓋子不嚴我聽說正常,但是茶碗放在托盤上有晃動感,三件放一起拿在手裡,基本上一動就嘩啦嘩啦響,各位朋友,這屬於正常嘛?一般這種透光的白瓷有網店推薦嘛?


一百多就正常


不正常,一百多可以買到機器壓坯,手工修整的蓋碗,工藝精準,好用。


一百多價錢不算高、東西不會太好,但也可以好到沒有這些問題出現。推測可能是一批窯里挑出來的殘次品,瓷質估計尚可。


如何選購蓋碗,您希望入的應該是景德鎮瓷器。景德鎮瓷器才有「薄如紙」的特點。

此外要手工拉胚的瓷器才容易貼合,也更加精美。

首先建議您在選購蓋碗時,問清楚店家蓋碗的容量。一般泡紅茶的克數是5克,綠茶是3.5至4克,白茶是3至5克,岩茶、鐵觀音、鳳凰單樅等烏龍茶是8克。這些克數是市場上茶葉包裝(泡袋裝)的標準克數,也是行業里審評茶樣時的克數。

所以使用130CC—145CC的蓋碗最適合。

說完容量,現在說外觀,如何選擇三才貼合的蓋碗。

手工拉胚的蓋碗碗身口與蓋子邊的距離略寬。寬口的容易貼合。

還有一個是蓋子,蓋紐是凹進去的,蓋紐離蓋長。


買蓋碗還是要買手工坯的,重心勻稱,三才貼合。我的蓋碗是瀋陽一位師傅給我手繪的手拉坯,用著特別好。


題主已經對批量生產的蓋碗感覺不順手的話,是時候可以入手手工蓋碗,或者半手工蓋碗。

這類蓋碗通常產量不大,要價較高,約100-1000元左右。可以到附近的茶葉城裡找找,保險點的話就可以直接買景德鎮出產的蓋碗,挑個合眼緣的。

要想順便了解多一些蓋碗的情況,可以再買上一個好一點的德化蓋碗(大約叫價是15-50)或者是潮州蓋碗(大約是12-30),都買回去對比一下。


如果不能通過外形來判斷這款蓋碗好不好用的話,建議最好還是去實體店購買,並親自體驗下到底好不好用而且如果從實用型的角度來考慮的話,幾十塊一個的蓋碗就好了,我上次買了一個白瓷的蓋碗25元,很薄,而且特別好用。


《交流一下泡普洱茶如何選購合適的蓋碗》

到茶城轉悠,賣茶具的店面一般都會設置一個泡茶台招待顧客,多以大板為多。大板上會有幾個蓋碗。有意思的是,很多蓋碗是非常難用的。

這就是說,選擇蓋碗,使用蓋碗,評價蓋碗好不好,還是嗜茶人最有發言權,此處的「專業」在於用戶。

而一個茶店,有一個溫潤實用不失美感,捏拿舒適的蓋碗,是蠻重要的一件事。如果蓋碗都非常難用,不見用心,是有些不妥的呢。

而蓋碗的選擇,又因人而異,每人捏拿蓋碗的方式有小小出入,最主要的還是,大家手的大小,以及平常飲茶量和客流量都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下面做一番綜合,說說普適性的選擇蓋碗的注意事項。請各位查遺補漏,以及交流偏頗。

1.專門給自己定製一個蓋碗的,另當別論。

2.依手選蓋碗:每人的手長短粗細,握力皆不同,首先捏拿是否輕便,舒適,不感負擔。

3.依飲茶量蓋碗。投茶多少,飲茶多少,關乎蓋碗容量的選擇。

4.整體厚度的考慮。適當的厚度,過厚太蠢笨,泡茶有喧賓奪主之感,太薄顫顫巍巍,分散注意力,手握捏起來太輕飄會感覺很分神。

5.蓋子帽兒處實用性考慮。蓋帽兒(蓋紐)凹陷部分,也即一個手指杵(輕跪)的地方非常要緊,有一點深度,方便一指頭探入,但底部也應該有相當厚度,否則沸水入碗後此處會非常燙。

6.碗緣有適當的寬幅。便於另外兩手指的捏拿為其一,其次有適當寬幅,溫度導熱後不至於過燙,而且使得出湯比較爽利,好看。但碗緣也不宜過寬,也關乎出湯爽利與否的考慮。

7.杯蓋與碗的閉合性。緊閉性好為上選。

8.蓋碗深度上的考慮。個人覺得不宜為了追求容納性而選擇過深的蓋碗,一則不利於水與茶的交融,投茶多了會有悶頓感,一則出湯時候過深的蓋碗有墜手之感,出湯不太爽利。

9.茶托。茶托沉穩,和碗底相接部分自然,翹起角度利於碗的分離拿起和擺放。

10.汝窯、白瓷、玻璃、陶等材質選擇。個人泡普洱茶偏愛白瓷。

另外關於蓋碗「燙手」這一問題。學習泡茶就是一個偶爾會被燙手的過程,捏拿不恰當被燙,出湯被湯水燙都在所難免。但捏拿正常,出湯也謹慎專註,還會被燙,就要考慮蓋碗的問題了。而新手選擇蓋碗一味追求「不會燙手」的蓋碗,是有些不科學的,箇中原因可參考以上所說選蓋碗的幾條。

個人比較偏愛蓋碗。魯迅先生說得好「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於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但先生說的不知是不是喝蓋碗茶一類的自飲型蓋碗,那樣的話泡普洱茶也不大合適。不知道各位茶友,可有了解魯迅喝茶詳情的,可知先生有沒有藏了點好普洱茶?呵呵。

青衫茶行原創,小明與茶撰文。



主要是要試著手感好,用著舒服。蓋碗碗沿外翻稍大導熱慢不易燙手,蓋要圓潤。至於款式就看個人喜好,手工,機器,貼畫,手繪等等不一樣價格差距也比較大


我也想知道 看上空空茶道的蓋碗 但是感覺好貴啊 外行不懂 求賜教


這種日常的泡茶器,實用性很重要。分量感(趁手,重心合適),碗沿兒的角度和寬度(拿起來是否容易側溢,溫度是否容易過高),紐兒的高度和樣式(是否容易拿捏,燙手指),蓋子反面有沒有孔(不好清理),底部寬度(扔了底座是否能訪穩),都是自己用久了才知道應該怎樣。

所以啊,真心建議去茶城挑,哪個好用好看,瑕疵還少一些的,就是哪個。網店的適合我就未必適合你。


碗口外延不燙手,大小合適易拿放


蓋碗關健是要重量適中,蓋頂紐要合適高度,適合手指抓拿。手拉坯的重心合適,貴有貴的道理。


題主是買了一串鈴鐺嗎?


推薦閱讀:

有沒有懂瓷的大俠,推薦一些茶具品牌,家用,幾百元價位,做工精緻,有好的推薦嗎?
整套茶具哪個品牌或質量好一點?
新買的紫砂杯如何去窯火?
如何挑選水平壺?
大家泡茶的時候喜歡用什麼壺承?

TAG:瓷器 | 茶具 | 工夫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