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雙拼用戶有必要再學習輔助碼嗎?

十年全拼用戶,轉雙拼已經快一個月了,用的是小鶴雙拼方案,能盲打了,想進一步學習小鶴雙拼的輔助碼方案以減少重碼率,於是下載了小鶴的官方輸入法來使用,但是太難用了,詞庫里好多詞語都沒有,需要用鶴形拆開打單字,但是一看要拆字、字根什麼的,又感覺頭大,不想學習了。

我知道學會雙拼減少了按鍵次數,在這個基礎上再學輔助碼能減少重碼率。

那麼學會輔助碼以後對打字速度還會有多少提高?

有必要為了少選一次字去費神的學習輔助碼么?

如果要學的話怎樣去學好它呢?

——————————————

啦啦啦我來補充啦,我用小鶴雙拼兩年了,放棄了形碼學習,目前感覺良好,手機電腦都是雙拼,別人用我的電腦打字直接懵逼哈哈哈。

放棄形碼的原因是,我覺得我因為長期不寫字,患了失寫症,想不起那個字怎麼寫啦,所以學形碼對我來說也就沒意義了。

最後謝謝大家的回答,歡迎大家一起分享有關雙拼方面的經驗哦。


謝邀。

答案是,非常有必要。

輔助碼的作用:提升字詞準確度,提高輸入效率。

輔助碼的效率:

以高頻字詞為例,她們,他們,它們,闥門,這四個詞的雙拼和拼音編碼是一樣的。如果打一個句子:她們要他們去闥門放出它們。大概需要用到3-4個輔助碼。而不用輔助碼,則需要4-8個左右的按鍵,包括數字鍵,翻頁鍵,刪除鍵等。

另外打人名、地名或者一些非片語的單字,比如劉、譚、鄭、肖,比如越、楚、陝南、百越等,以及非高頻字如踞、笥、氅這樣的,雙拼需要好幾個翻頁鍵和1個數字鍵。加上輔助碼,通常只需要1個輔助鍵和一個空格鍵。

而拼音輸入最大的問題是,翻頁查找需要眼睛去找,中斷了你打字的節奏和思維,即便是那種字詞順序固定的如智能ABC這樣的輸入法,想記住3500個常用字的位置也是很麻煩的一件事。而且這種記憶非常靠不住,一旦忘記,又要翻翻找找。這種找字的過程時有發生,有時候找一個字需要幾十秒甚至更多,而這足夠輔碼用戶刷出上百字。

簡單說就是輔碼降低了雙拼的重碼,使得打字更流暢不卡頓。

雙拼加輔碼有很多種,常見的有自然雙拼、小鶴、風形、聲調輔助、自然快手、小雨點等等。在重碼方面,好的輔碼重碼率接近五筆、鄭碼等優秀形碼。比如在GB字元6700多個漢字中,小鶴只有300多組重碼。五筆大概是250多組重碼。

附兩個屏錄,一個是搜狗上的自然雙拼,單字輔助碼,超速雙拼錄像(非速錄),每分鐘260多字,當然這個擊鍵很恐怖,每秒過10,打的是普通文本。還有一個是擊鍵8左右的小鶴雙拼,字詞輔助碼。五林風63期賽文屏錄——by冰封 打的是賽文,每分鐘190多字。打的是賽文(單字+古文+水文的綜合文段)

那麼學會輔助碼以後對打字速度還會有多少提高?

提高分兩個方面,一是打字舒適度的提高,至少不增加視力上的負擔,日常應用中通常不會有速度方面的卡頓煩惱。二是速度上的提高,雙拼用戶在遇到非高頻字詞、古文或者其他一些需要弄得詰詘聱牙艱澀的文章比如專業性論文之類的複雜文體時,通常速度會大打折扣,而使用輔碼則不會受太大影響。

學輔助碼費神嗎?

這個並不費神,輔助碼的學習難度通常比雙拼還低。自然、風形、小鶴、快手、小雨點等優秀輔助碼通常都是音托類的,同時再加一些特殊類。

通常靠理解記憶,很容易掌握。

音托類:比如她它闥塔,其輔碼都是其偏旁的聲母。比如tan,tab,tam,tat。後面的n、b、m、t分別是女、寶蓋頭、門、土這幾個偏旁的聲母。

特殊類:比如肌、擠,分別為jio、jif。後面的o、f分別為月,扌的輔碼。O為日月的特殊輔碼,F為扌的特殊輔碼,這兩個都是取象形之意,日月如O,扌形如F。(當然這是自然碼小鶴風形等輔碼中使用的特殊類,其他一些輔碼也可能不這麼設置,記得看說明)

如果要學的話怎樣去學好它呢?

多多使用即可。如果追求速度的話,可以下載一個跟打器,比如QQ跟打器、添雨跟打器,加一些群,多練練單字,多參加一些群內比賽,對打字速度的提高非常有幫助。


感謝 @清澈籟 的答案。我是小鶴雙拼+輔助碼的用戶,搜狗、QQ、百度、RIME掛接和小鶴飛揚都用過一段時間,目前正在使用加加拼音,給題主一些經驗和心得。

1、學習輔助碼有必要嗎?

當你開始疑惑這個問題,那麼就是有必要的。如果你認為沒有必要,那麼你也不會想這個問題。

我從全拼轉到雙拼,從雙拼轉到雙拼加形,最大的一個動力並不是因為我的輸入速度太慢——雖然我的輸入速度只有100字/分,但是在很多情況之下,我的思維速度根本沒有那麼快,就算我打的再快,實際上也沒有什麼用。

實際上對於很多非從事錄入工作的朋友,你只是聊聊天,寫寫文章,可能真用不上那麼快的輸入速度。

真正讓我換用輸入法的,是因為重碼的問題。重碼的存在,意味著每次輸入你都要通過眼睛來選字,這是一個很煩人的過程,特別是字詞不在第一頁的時候,你要往後翻幾頁才能找到是一件很讓人崩潰的事情。

智能輸入法雖然目前命中率已經很高了,但是並不是100%準確,人工查錯總是免不了。盯著那個小小的選字框真不是一般的累。

我希望擺脫這種折磨。

搜狗等輸入法的筆畫輔助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輸入太麻煩,只適合偶爾用用,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所以我決定要學學形碼。

2、小鶴的輔助碼難學嗎?

一點都不難。或者說, 比學習雙拼還要簡單,更加不要說五筆了,有拼音基礎的,熟悉雙拼+形碼比熟悉五筆要快多了——因為你不必要改變思維的習慣。

小鶴的形碼學習難度並不大,你甚至不需要了解拆字規則也能滿足日常使用。大多數的偏旁部首都是依附於讀音的,你可以通過直覺進行使用,某些特別的規定,用上的時候查查就好了。

3、如何提高?

如果你是以輸入速度為目標,那麼在基本熟悉輸入之後,就只有練了。跟打器、XX打字通之類的軟體,不斷練習,速度才能上去。

4、小鶴官方的飛揚輸入法用不慣怎麼辦?

小鶴的飛揚輸入法是專門為快速輸入設置的,所以會有4碼上屏之類的設置,對於還不算很熟悉小鶴輸雙拼的用戶,會很不方便,一不小心就會上屏了,而且有的可以自動上屏,有的3碼+空格上屏,確實挺影響節奏的。這個可以通過輸入法的高級設置來解決,配置文件裡面有中文說明,應該都能看懂的。

另外小鶴為了控制重碼,所以沒有智能組詞,自造詞要手動輸入(默認ctrl+j)。很多時候反而不是很方便。

那麼可以考慮智能輸入法的掛接方案,比如掛接搜狗,用什麼輸入法看你個人的使用習慣。

我目前在使用加加拼音。原因有幾個:

1)加加有單字和詞語分頁的設置,當你使用輔助碼的時候,第一頁就只會有單字,視覺選字壓力會小很多,還未完全熟悉的時候會用的比較舒服。

2)加加的輔助碼比其他的智能輸入法好用,可以連續輸入輔助碼,一個片語,進入輔助碼模式之後,選好一個字以後可以繼續輸入下一個字的輔助碼,不用像其他輸入法那樣重新按一下tab鍵,用起來比較舒服。而且輔助碼可以直接使用小鶴的輔助碼,不像智能輸入法那樣用的是自帶的筆畫輔助碼。

3)比搜狗等智能輸入法輕量,裝完只有50m不到,功能夠用了。


對我個人來說,單純——也就是小鶴官方所宣傳的雙拼+雙形個人認為完全掌握意義不大。

以我的輸入習慣來說,使用拼音和雙拼的時候,已經習慣了以詞或者短句的模式進行輸入,並且設置了左右Ctrl鍵進行第二第三選字,換言之我的輸入法選字面板,或者候選框就是三個——這段時間覺得用得不習慣,老覺得視野狹窄,又改成了五個——日常打字極少需要進行翻頁選字的過程了,數字鍵也極少使用。

想做到這點,搜狗輸入法的缺點就暴露了。

搜狗默認的詞庫以及我常年用下來積攢的詞庫量和我只用了幾個月的微軟英庫輸入法完全不在一個量級,最起碼在搜狗輸入法下,我的選字頻率要遠高於使用英庫輸入法,所以翻頁鍵使用的頻率就高了整整一個量級。

因為已經習慣微軟英庫以詞為單位的輸入節奏,所以一換到搜狗,就有一種不順手的感覺,感覺選字用的時間有點太長太頻繁。

然而搜狗輸入法有個微軟英庫怎麼也比不了的地方,也是讓我用了一段時間微軟英庫又忍不住換回搜狗的主要原因——搜狗默認的首字輔碼做得比微軟英庫好多了,微軟英庫還得自己導入小鶴的輔碼。

使用搜狗輸入法,以短句——也就是不考慮專門辭彙的輸入模式,比如說:

每天早上這個路口總是人潮洶湧,別說開車,就是步行也得用個三五分鐘的才能繞過去。

這句我使用微軟英庫輸入法的時候,輸入頻率和節奏是這樣的:

每天 早上 這個 路口 總是 人潮洶湧,別說 開車,就是 步行 也得 用個 三五分鐘 的 才能 繞過去。

使用搜狗輸入法,輸入頻率和節奏是這樣的:

每天早上 這個路口 總是 人潮洶湧, 別說開車 ,就是 步行 也得用個 三五分鐘的 才能繞過去。

句子有點短,可能還需要解釋一下:

搜狗輸入法默認使用了拼音的一級和二級「簡碼「,比如說「了」「樂」二字,前面一個字只打一個「L」即可,打全拼(雙拼也一樣)的「le」則出現樂趣的樂,還有的得地,還有你泥等,在全拼輸入模式下是一個減少按鍵提高輸入速度增加輸入效率的好想法,但在雙拼模式下,尤其是對我這種比較喜歡也比較習慣雙拼輸入節奏,平時都是使用完整輸入模式的人來說就不是那麼「體貼」了,最起碼想習慣就得重新熟悉一遍常用字的一二級簡碼(拼)。

然而搜狗輸入法的智能聯想智能造句就不是微軟英庫輸入法可以比肩的了,日常輸入時的得的地、了了過等類似於語氣助詞,輸入時作為間隔的一些字詞就可以直接混雜到輸入的語句中去,最起碼以我的輸入習慣來說,基本沒有錯誤的時候,這就比微軟英庫的好多了……

回到樓主的問題:

以我的輸入習慣,微軟英庫下使用小鶴的形碼作為輔碼,我完全可以只使用三條的選字框,日常基本沒有用過翻頁鍵,使用搜狗的短句輸入模式,首條候選的幾率本身就能達到9成以上,極個別情況下需要使用首字輔助碼輔助選字。

完全的盲打做不到,但是作為一個用了拼音十幾年的主,能有這個輸入體驗我也已經相當滿意了。

我的意見是沒必要把小鶴雙形完全掌握掉,但是記得看幾遍,作為輔碼大致的記一下,然後在搜狗微軟英庫等智能聯想輸入法裡頭作為單純的輔助碼功能用用,對於提高自己的輸入速度和輸入體驗就已經是一個極大的改善了,除非追求絕對的盲打,否則對一般人以及我這樣的半專業的文字工作者就足夠了……


作為輔助碼淺度用戶,個人觀點是非常有必要使用輔助碼。

但不要認為必須要「學」。主流輸入法都有輔助碼功能,大多是tab鍵進入。

高端專門當然有各種輔助碼錶。但是首先要習慣用頻繁用輕鬆用,養成輔助碼融入拼音輸入中。這一點個人覺得對於大多數用戶是難點和關鍵區域。

雙拼和全拼理念一樣,就是一種簡化。拼音輸入最大的壞處就是重碼多。而輔助碼是最普遍有效的策略。

首先是看個人需求,敲字過程中經常出不了想要的詞語,這是首先的需求點。再就是個人輸入習慣,如果習慣整句輸入,加上少打冷僻詞,也許需求低點。但個人認為,輔助碼畢竟拓寬了拼音輸入抗環境參數過窄的弊端,本身的掌握絕對是好處。即使個人寫作創作可以控制,難保其它不熟悉的輸入環境,再強大的本地詞庫雲端資料庫也不能完全到位供給定製。


哈哈,終於收到一次邀請,終於可以在前面加上一個:謝邀。

以下是回答:

感覺沒必要學那些,只會多經歷一個思考的流程,

就算你的形碼思維很流暢還是多少要耗費一點時間的,

如果不是經常打一些非常冷門的詞語的話,

因為雙拼就是兩個字母一個字,節奏感很強,加上識別碼會破壞這種節奏,

無論搜狗、QQ、百度…的雲詞庫在選字方面都是非常直擊要害的,

即使排名第一的不是你想要的詞語,也幾乎不需要翻頁這個步驟,

比如我的打字習慣,就是打一大段話,然後略微掃一眼就直接空格,

比如我的這段回答,除了「謝邀」兩個字,就沒有經歷選字的流程,

不過下次想再打「謝邀」的時候,就可以一次找到了,


看你的工作環境,話說輔助碼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污染詞庫,真要打單多的話不如用形碼。我個人碰到較生僻的單字是按Tab應付的(間接輔助碼),多了一個按Tab的缺點,但是個人認為利大於弊。碰到整句輸入或片語時你是可以用間接輔助碼來改前面的字的。而直接輔助碼只能打單字,有時候你想打片語的時候不時冒出一個單字的感覺你也不會很爽的~~自行斟酌吧。


看題主已經有選擇了。

支持題主,完全沒有必要,如果是專業打字的另說。

我使用雙拼十幾年了,一開始也是用官方輸入法,用輔助碼,但是現在的拼音輸入法太好用了,用輔助碼除了提升逼格外,提升的打字速度有限。

以我的經驗,非專業人士日常工作、聊天打單字的情況不是很多,遇到有些字不容易選出來就打詞語然後刪一下,藉助現在牛逼的拼音輸入法,基本沒什麼障礙,搜狗拼音什麼的都可以直接拿來用,我用的是手心輸入法,偶爾別人用我電腦也只需要切換一下就行,win10自帶的微軟拼音也直接支持了小鶴,很好用。

輔助碼用起來有點分裂,我現在已經完全忘了怎麼用輔助碼了...


我是去年學的雙拼,到現在不到一年時間,開始加入形碼時機剛好成熟。目前還在適應,尚且沒有到達提升打字速度的境界,但是已經可以感覺對選詞依賴性的降低,接下來只是熟能生巧了。我個人是很喜歡這種腦子需要「轉個彎」才能適應的生活中的小變化的。

如果想要最大限度提升打字效率,有一個用著順手的詞庫/詞表非常重要。我正在根據自己遣詞造句的習慣優化一個已有的詞表(大約50000詞條),工程量不小,不過長遠來看應該還是節省了未來的時間。我設計的詞表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 四字詞語,如果可以拆分為兩個相對獨立的二字詞,則分別用四鍵編碼這兩個詞;

2. 三字詞語,第一個字取雙拼全碼,後兩個字取首碼

3. 二字詞語,分別取雙拼全碼

4. 以上情況皆四碼鎖定,但也不要執著於四碼輸入

5. 以短語為單位輸入效率會高於整句輸入

手機我用iPhone,落格輸入法對雙拼雙形的支持很全面,推薦使用。Mac端鼠須管值得一試。


有逼格,沒必要。


我是把編碼掛接到搜狗上面使用的,在輸入一些單字的時候感覺非常有用,還有一些地名人名之類。雙拼的輔助碼其實編碼規則都很簡單,學習起來也不用太大時間成本,還是可以學一下的。


我的小鶴把候選框關了


非常有必要。以前感覺輔助碼沒啥用,還要多打幾次鍵盤,還不如翻頁選呢

自從用了手心加自定義輔助碼後。

那感覺飛起來啊。


推薦閱讀:

哪一種輸入法效率比較高?
雙拼能否真的提高打字速度?
雙拼輸入法為什麼沒能普及?

TAG:雙拼輸入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