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高效率地使用Windows觸控手勢增強App:TouchMe Gesture Studio?

TouchMe Gesture Studio是WIndows平台下的一款觸摸屏手勢增強App,可自由設定多種觸控手勢,目前沒有中文版,為WinStore中的收費軟體,試用期30天。


2016.7.16

經過幾天的使用確認,TouchMe的功能已經恢復正常。

---------------------------------------------------------------------------------------------

2016.6.17

官網修復遙遙無期,評論區有推薦另一款功能類似的國產軟體GestureSign,簡單試了一下跟TouchMe各有千秋罷,設置起來更麻煩一點,但是相應的功能也更多一些,好在是中文界面,或許是現在用以代替TouchMe的不錯選擇。

感謝 @科了她。

---------------------------------------------------------------------------------------------

2016.6.8

最近一段時間軟體的官網似乎是崩掉了,導致後台應用無法保持,不知道作者什麼時候才能處理。

---------------------------------------------------------------------------------------------

2016.1.27 補充

買了Surface Book,本來用於寨板的配置不太適用了,稍作改動。

具體而言就是取消了原四指左擊,五指右擊,五指上滑和雙指旋轉。

四指左擊和五指上滑改為開始菜單(老實說我蠻喜歡屏側帶Win鍵的),Surface系列帶筆,解決了好些問題,微派平板助手也不需要了。

順便Surface大法好。

還有作者後來再就沒回復過我,不清楚是另尋高明了還是忘記了這件事,發去的郵件也石沉大海。

安利之路仍然任重而道遠吶。

---------------------------------------------------------------------------------------------

2015.10.17 補充

已經和作者取得聯繫並表達了願意協助翻譯的意願,作者也表示很有興趣,相信中文版到來不會太遠了。

---------------------------------------------------------------------------------------------

2015.10.16 補充,說點關於價值觀的東西。

我最樂意做的事情,就是花不長的時間搞定一件事情,然後長時間收益,節省未來的時間。

比如徹底整理好電腦系統,換上SSD,這樣就能節省開機的時間開軟體的時間以及一切等待的時間,每次開機8秒就會很爽,打開Word只需要閃一下就會很爽,需要找些什麼只要按照安排好的文件層級找很效率很爽。

再比如把自己的日常用品整理好,有什麼需要馬上就知道在什麼位置,雖然使用一段時間會亂,但亂中有序,比需要找些什麼得翻半個小時的室友強。

再比如設置好TouchMe,從此打開新標籤頁只需要一步而不是長按+點擊兩步,關閉apps只需要抓一下而不是滑出關閉按鈕再打開,甚至在瀏覽器中在屏幕中段手勢操作而不是把手舉到平板頂部執行標籤頁的操作,熟悉之後都會很爽。

所以我完全不能認同評論區「太複雜了」、「正常人誰會背這些?」的言論。

倒也不是不能理解,無非懶癌發作,看到一大串設置就先縮了,覺得現在就挺好。

或者往聰明了猜,覺得花半個小時設置這玩意完全沒有收益,我的時間非常值錢。

那麼就請你們不要再有「Windows觸控體驗不好」的想法,哪怕現在沒有,以後也不要有,因為這是你們自己的選擇。

也不要再在評論區噁心我們這些覺得它效率的人了。

TouchMe自帶公版配置,也可以直接導入別人的配置文件,設置完成之後,在同一微軟賬號下的所有設備都能直接同步

TouchMe自帶公版配置,也可以直接導入別人的配置文件,設置完成之後,在同一微軟賬號下的所有設備都能直接同步

TouchMe自帶公版配置,也可以直接導入別人的配置文件,設置完成之後,在同一微軟賬號下的所有設備都能直接同步。

不需要你背下來。

--------------------------------------------------------------------------------------------------------------------------

自問自答,拋磚引玉。

TouchMe Gesture Studio是Win板上最實用的App,下至百元寨板,上至萬元SB,通過設置TouchMe都可以獲得絕佳的觸控體驗,當然,它不適用於被其他系統慣壞了的只會用兩個指頭的人。

我使用Win板最常用的應用是瀏覽器,因為國內常用Apps除了支付寶錢包和微信等,大部分都可以在瀏覽器上實現,而且以平板的大屏幕(相對於手機),信息量要比Apps要大得多了——無論是知乎、微博、淘寶、京東還是好些新聞站還有P站K站等圖站,手機沒辦法,但凡屏幕上升到8英寸以上,我都寧可使用瀏覽器。以知乎為例,我可以在首頁信息流中連續打開十幾個問題,然後一個一個地看下去,問題、回答、評論一目了然,還可以隨時檢索頁面信息。而不是點開一個問題,再點開一個答案,再點開評論,再退回去點開另一個答案,光是載入的時間都夠我用瀏覽器多看很多內容了——iPad版知乎就是這個樣子,手機可以忍受,平板上還是饒了我吧。

這也是我買了iPad沒過兩天就淘汰給了家人的原因之一:Apps在平板的尺寸下是遠不如瀏覽器的。另一大原因是我基本不怎麼玩移動遊戲。

除了瀏覽器之外,作為Win板我還會用一些x86的軟體,這些軟體的觸控體驗良莠不齊,也是Win板的重大黑點,如果沒有TouchMe Gesture Studio,恐怕我也會成為其中之一吧。

下面解釋一下我的設置,因為初次設置後經常根據需要增增減減,而已設置好的條目又不能自由排序,所以截圖中稍顯凌亂,好在現在基本是定稿了。

個人痕迹極重,基本以瀏覽器為中心,四指五指手勢凌亂請注意。

  • 雙指上滑/下滑:呼出/取消虛擬鍵盤

這個是Win8.1留下的習慣,在Windows系統中,隨時隨地呼出鍵盤可以做太多事,現在Win10可以通過呼出任務欄點擊按鈕實現,但沒有這樣方便。

  • 雙指輕敲左指:滑鼠右鍵

具體操作是先按下右指,然後左指在需要右鍵點擊的地方輕敲一下,這個設置很重要,雖然Windows提供了長按右鍵的操作,但有相當多的情況下不能使用,尤其是Win10原生支持Morden Apps窗口化後,原Win8.1的上下邊緣劃屏呼出App commands的功能就很難用了,而且長按右鍵無效,而TouchMe提供的右鍵絕大部分情況下都能觸發,但具體是在左指還是在右指處觸發右鍵——就我的體驗而言,不一定,我們稱之為薛定諤的右鍵。

  • 雙指順時針/逆時針旋轉:滑鼠滾輪上滾/下滾

這是為了應付少數觸控體驗極差,不支持單指滾動的x86軟體而設置的,實際操作中可以按住左指然後右指上滑/下滑觸發,效果和單指滑動滾動一樣。

這是為了應付少數觸控體驗極差,不支持單指滾動的x86軟體而設置的,實際操作中可以按住左指然後右指上滑/下滑觸發,效果和單指滑動滾動一樣。

這是為了應付少數觸控體驗極差,不支持單指滾動的x86軟體而設置的,實際操作中可以按住左指然後右指上滑/下滑觸發,效果和單指滑動滾動一樣。

很重要三遍。

  • 三指輕敲左指:滑鼠懸停

偶見瀏覽器中需要滑鼠懸停的時候使用,先任意處按下右雙指,然後在需要滑鼠懸停的地方輕敲一下。

  • 雙指輕敲右指:Ctrl+Enter(在新標籤頁打開)

在瀏覽器中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操作,需要左指先按在需要打開的目標上,然後右指在任意處輕擊,比長按觸發右鍵菜單再選擇不知道快了多少倍。

  • 雙指左滑/右滑:瀏覽器後退/前進
  • 三指上滑:新建標籤頁

  • 三指下滑:刷新

  • 三指左滑/右滑:下一個標籤頁/上一個標籤頁

  • 三指縮放/三指輕敲右指:關閉標籤頁

  • 三指擴大/四指輕敲右指:Ctrl+Shift+T(恢復剛關閉的標籤頁)

這套組合手勢可以完全控制瀏覽器的所有常用功能,個人使用率極高。本來三指縮放關閉標籤頁是夠用的——在我還使用Surface的時候,後來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用了一段時間寨板,沒了玻璃屏幕再使用縮放/擴大動作就十分費指頭了,所以把三四指的輕敲右指也放了進來。

三指以上我就沒再設置「旋轉」動作,說實話這動作挺反人類的,又很難像雙指一樣取巧,同理四指以上沒有設置「擴大」動作。

  • 四指上滑/下滑:應用最大化/最小化

只是在某些應用右上按鈕不好點的時候用用(說你呢PotPlayer)。

  • 五指下滑:Win+D(顯示桌面)

四指下滑的放大版(笑),畢竟觸控條件下想點到任務欄右側的按鈕挺難的。

  • 四指/五指左滑/右滑:應用顯示在屏幕左側/右側

Win8用以代替系統手勢的動作,Win10發揚光大,比拖標題欄容易得多。

  • 四指/五指縮放:關閉應用

來自iPad的設計,四指五指通用會比較舒服。

  • 五指上滑:顯示電量

Win10任務欄的電池按鈕不知為何經常點了沒反應,於是把這個動作用在了這個上面。

  • 四指輕敲左指:Alt+5(微派平板助手呼出虛擬滑鼠)

不得不安利一把微派平板助手,可以說TouchMe都解決不了的問題都可以用它兜底,虛擬滑鼠在某些情況下極其實用,當然這是下下之策——跟其他系統的雙指俠比起來這個觸控體驗爛爆了——這種時候我們只能講「能用為大」。

取消虛擬滑鼠的動作是四指點擊,所以開啟的動作也選用了四指,啟動虛擬滑鼠的時候會自動暫停TouchMe。

  • 五指輕敲左指:暫時打開/關閉TouchMe

觸控手勢和其他Apps衝突的時候用,比如地圖應用。

  • 五指輕敲右指:Alt+8(微派平板助手呼出視頻助手)

因為看視頻我只用嗶哩嗶哩動畫(順手也安利一把WinApp嗶哩嗶哩動畫 @暗影吉他手 ,就等UWP版了),所以這個用的不多,不過如果用諸如WMP和Pot之類多的用戶,視頻助手還是很實用的。

以上是我個人使用的設置,自己解釋了一遍之後覺得離完美還差了很多,而且個人痕迹太重,所以代碼就不拿出來了,權當拋磚引玉,自己也會根據使用情況再做微調(比如已經決定入手SB,取消了側邊Win鍵縮邊的設計雖然很討喜,但恐怕我需要再安排一個打開開始菜單的動作才方便)。

因為TouchMe Gesture Studio除了預設的動作之外是可以使用鍵盤快捷鍵的(上面多有體現),所以即便沒有Win10的完美適配,也可以通過快捷鍵使用諸如虛擬桌面和Cortana等功能。

我的觀點是,有了TouchMe Gesture Studio,Win板的觸控體驗不見得有iPad那麼簡單粗暴老少皆宜,但可喜的是自由度極高,稍微花點心思就可以大幅改善,尤其在瀏覽器環境下觸控體驗比iPad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
&
&1.93&
&1.91&
&HASEE&
&Full&
&1425146303&
&QVVtTVI4JDJlRU46QiM+VyxETQ==&
&True&
&Fals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配置文件在此,如需要請保存為.tml文件,然後在TouchMe主界面右鍵呼出App commands選擇Import Gesture File導入。

之所以寫這些是因為在其他地方看到了諸如這樣的觀點:

知乎上還真是程序員居多,類似彈出顯卡,touchme gesture,windows8,windows10,xbox one這類東西就是典型的工程師思維產物,

表面上看上去很美好,實際體驗差的一塌糊塗。

類似touchme gesture這類玩意兒也都是一個樣,你得讓用戶安裝吧,你得讓用戶設置吧,就這兩條就足夠擋住90%的用戶了,用戶能設置對么?用戶有耐心看教程么?

除非原生支持+學習成本超低,否則別指望推廣開。

的確TouchMe是一個第三方收費全英文App,難以推廣,但這絕不是「實際體驗差的一塌糊塗"這種觀點的理由。微軟不做原生動作功能的確有鍋,很多人不知道TouchMe覺得Win板觸控超爛就算了,既然知道,還能說出這種話就其心可誅了。

借SB的東風,TouchMe完全可以說這麼一句:

「不,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在座的平板觸控,都是垃圾。」

@可可蘇瑪 安利Surface加持TouchMe Gesture Studio戰鬥力可翻倍,請主教明鑒。

//隔日更新:為啥收藏比贊多?


所有扣「工程師思維」「需要繁瑣的設置」和「高學習成本」等帽子的認知,都是沒怎麼用過的人才會腦補出來的。

事實上,touchme gesture根本不需要學習,就能高效率提升觸屏體驗,整個使用過程和體驗都非常簡單小白。

不過,這應用一旦用了一段時間後,會產生後遺症,比如偶爾用ipad的時候,會覺得ipad的觸屏太原始簡陋且不夠好用。

值得強調的是,此軟體的使用環境適用於一切軟體,包括所有的傳統桌面軟體和win商店應用,真正的系統原生級體驗。(據說是一名微軟員工開發並發布在win商店裡的)

首先,touchme gesture有默認手勢,而且每個操作都有直觀的圖片說明,不識字的文盲都能看懂。而且不需要你刻意學習和記憶,體驗和上手類似玩經典休閒遊戲。

多數懶人們看到這裡就行了,不用看下面的了,因為用默認基本手勢也能獲得極佳的觸屏體驗。

當然,如果不喜歡默認的,喜歡自己決定怎麼用,你就自己改設置,和玩CS修改按鍵一樣簡單。最後,如果還是不明白,點擊右側"WTF?",就可以獲得視頻教學。

觸屏手勢從雙指到五指都行。比如,下面這個功能就是ipad的主要手勢之五指返回桌面,同樣適用於所有使用場景,包括傳統桌面軟體。

然後,各位安利touchme geture或者普及win板觸控體驗很棒的知友,不用列出自己的用法。因為那是長期使用後按照自己的習慣,列出來後,沒有太多作用,最多只能讓沒有用過的圍觀群眾產生腦補出用起來很麻煩的錯覺。

非軟fans看到這裡就行了,後面內容是和主題無關的。

給軟fans的重要的話:

以前不會營銷的微軟,這次10月份的發布會也終於上道了。軟fans也要學習一下,不要再走過去技術普及之類的路線。

用簡單方便的某些細節體驗去吸引小白,用英文小眾應用去推廣lumia和wp,這些都是小眾的os x用戶們過去多年實踐總結出來的核心方法,你們也要學習一個,提高姿勢水平,對你們安利win板和wp都有很大的好處。因為osx和wp以及win板特點一樣,都是應用生態整體弱,但個別小眾應用和某些細節地方很不錯。

當然,根據本人對電子產品市場領域的了解,普通fans對surface再怎麼安利也沒有太大的作用,最後效果是靠微軟自己的營銷。

所以,10月6日微軟發布會,我最震驚的不是產品多麼多麼好,多麼多麼創新和先進,根據歷史經驗告訴我,這些沒什麼決定性作用。

最震驚的是微軟對營銷手法的重視和安利水平的大幅提高。

軟fans可以安心了,微軟的前途是光明的,而且光明已經出現了。


高票答案其實說得已經非常完備了。

我唯一補充的是:TouchMe Gesture Studio是一個觸摸屏手勢增強軟體,是觸摸屏,觸摸屏,觸摸屏!那幾個吐槽滑鼠右鍵的可以歇歇了。觸摸手勢跟滑鼠手勢不是一個東西。系統對於這兩種輸入方式其實內部API是不一樣的。至於觸控板,又看情況,如果支持Win8引入的精確觸控的話,那也可以使用內置的一些觸控板手勢,Win10在這裡又有大大增強,一些多指觸摸手勢已經很實用了。另外synaptic的驅動也可以設置自定義的手勢,不過這似乎是跳過微軟精確觸控API自己實現的,感覺不是很流暢,而且貌似最近設備的觸控板都直接支持精確觸控從而屏蔽驅動自定義的設置了。

對於滑鼠手勢和部分觸控板手勢的自定義,還有一個神器叫Strokesplus,基本上你想到的都能做到,想不到的也基本上能做到了。


啥都不說了,我看到這個題下了一個,然後不到一個小時我就付費了。

我留在 store 裡面的評論就一句:

Amazing: Nothing else to say...

既然說要配置就會完蛋,那麼,這裡是我的配置,大家拿去玩吧。

&
&
&1.92&
&1.91&
&DESKTOP-CLV4493&
&Full&
&1444749113&
&PVltU2FBWk48YHA8QSs9Z24lKzlBJj5YLU1LOUA=&
&True&
&Fals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要的思路就是:

1. 延續觸摸板手勢

2. 盡量同樣手指數執行同類的事情

3. 寧可少手勢,也不要不 make sense 的手勢。

我大概解釋一下思路(上面的文件已經更新):

兩個手指:瀏覽器

左劃向前,右劃向後

下劃關閉標籤頁(模仿 windows task switcher 中下滑關閉 app)

上劃打開標籤頁。

正反旋轉都是刷新。

三個手指:app 控制

左劃 snap 左邊,右劃 snap 右邊

上劃 task switcher(模仿 windows 觸摸板手勢)

下劃 顯示桌面 (模仿windows 觸摸板手勢)

向里最小化,向外最大化。

四個手指:system 控制

向上音量大,向下音量小

向右亮度高,向左亮度低(因為亮度調節已經不是很重要了)

向里或者向外都是開或者關 start (模擬 mac os x 觸摸板手勢)

五個手指:dangerous zone

向里關 app

向下 hibernate (模擬下滑關機)

我就問一句,有和這個一樣的觸摸板手勢工具么!

多少錢都行!


結合ahk,實現識別不同窗口不同命令 其實還有國內大神開發的免費手勢應用,gesturesign

其實win上觸摸板也能迅速擁有成熟,強大的第三方手勢功能,只要能模擬滑鼠右鍵拖拽,不懂synaptics搞了左鍵拖拽功能,為什麼就不搞個右鍵拖拽功能,要是能雙指移動實現右鍵拖拽功能,win的觸摸板就不用被噴的那麼慘了


補充一個B站鏈接,也是我最早知道TouchMe Gesture Studio的地方:

搭載安卓系統的平板是時候退休了,WIN平板實況+入門集合

非常適合WIN板新手入門的一組視頻,介紹了很多WIN板的獨特強大之處。作者似乎是微派網的,大概也參與了微派平板助手的開發,致敬~


請問有沒有手勢可以支持截屏的?謝謝


我也覺得這個軟體特別好,開始是會不太習慣,三指和四指經常混,上下左右拖拽經常把喚出來的是旋轉指令。但習慣習慣就好,有這個軟體的存在已經很欣慰了。好希望Mac 平台能出個類似的軟體啊,touch-base出的mac平台的多指觸控驅動價格太不公道了,100歐一個的license,我給surface pro 2 安裝了os x,雖然好喜歡多指觸控,但driver的價格真是讓人望而止步。還是windows平台的TouchMe Gestures Studio 價格公道,好像才10刀吧。


買的第一個商店應用,神器,用過的最好的手勢軟體。


推薦閱讀:

MFC真的過時了嗎?
微軟公司內部真的沒有設計部門嗎?設計工作都是外包的嗎?
Surface laptop vs. The new surface pro?
Windows 10 1607 版本更新完成的界面中都有哪些詩詞警句?
duiLib 和 vczh 的 gacLib 哪個更具有實用價值?

TAG:微軟Microsoft | MicrosoftWindows | 應用程序Application | MicrosoftSurface | Windows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