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BBC 紀錄片「中式學校」 里中國班贏了?

在 BBC 的三集紀錄片《中式學校》里,中國班完勝英國班,對英國教育會產生什麼影響? 大家有什麼看法?

新聞鏈接:中國教師赴英國支教紀錄片完結篇 中國班三科全勝

相關問題:如何看待「中國老師赴英進行英國式教育」這部BBC紀錄片? - BBC 紀錄片


看看腐國網民們是怎麼評價的吧

這位網民說這哪是「中國式傳統教育法」,這分明就是我們的「傳統方法」嘛

這個哥們說我們以前的文法學校還打小孩

有的在回憶大英帝國時代的光榮

還有的人說現在的孩子真野該管管了

原文地址British pupils taught maths and science by Chinese trounce peers


把這群英國學生扔進中式學校成績短時間內就有提升,我相信,如果把他們扔進英國私立學校精英教育那種嚴格的環境里,成績一樣會在短時間內提升。

說到底就是英國公立教育放鬆過頭了,這群熊孩子是該整治一下了...


有人說中國的教育就是硬耗時間來彌補教育質量的不足,可能有些道理。

但我總覺得有點像「他比我強只是比我用功而已,腦子沒我好」。


我的一位老師曾說過,中國的高考(基礎教育)是和大學教育脫節的,然而這個問題又是無解的。後來他詳細地解釋了這個說法,我簡述如下:

1、高考的實質是套用標準化的答題模型。這位老師本人是高考歷史命題人,他說他出過的高考題基本上都遵循一個基本的邏輯模型,從原因推導出結果,語言上很少有晦澀的地方(近年來則向學術語言傾斜),邏輯思考的過程也很清楚。只要學生掌握了題目中包含的大綱知識點就能做對。也就是說,他認為高考不僅是考歷史,也要考邏輯,是思維訓練和技能訓練的結合體。

2、目前的大學教育正在向博雅教育和科研轉型,要逐漸的和曾經的工程師教育劃清界限。放到實際情況中就是:淡化新生專業區別,加強通識教育,強化高等基礎教育等。

3、中國的十二年基礎教育制本身是固結的,很少有實質性的變動,其實這種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以前的蘇式工程師教育準備的,但由於大學教育的博雅化和大學職能向研究型轉變已經不適合現在的情況了。以至於現在大學的改革進退維谷:你要博雅,但是學生的基礎教育跟不上;你要工程師,就不適合向研究型的轉變了。所以,要改變的是基礎教育。

4、他認為:在基礎教育階段實施通識教育有一個很大的難點,就是教師的水平問題。現在普通公立學校教師收入低,導致好老師不願意去,好學校的同學現在已經大殺全場虐翻四方,如果推行通識教育肯定會加劇不公平。目前的中國還沒有發展到容許階級固化的程度(即窮人還太窮)。所以這個問題是一個解不開的死結:教師收入低→好學校虐翻→階級固化加劇→貧富差距更大(好學校更好差學校更差)。所以基礎教育又不能變。

5、所以基礎教育不能變,高等教育也不能變,只能保持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脫節的現狀。

6、他只好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努力來改變現實:在高考題中強調歷史學的研究方法。

剩下的都是些政治不正確的話,就不轉述了,以免為他帶來麻煩。


我個人認為,中國式教育,應稱之為「工業化教育」。它的典型特徵是:

1)存在一套標準的、任務內容明確的(也就是有標準答案的)教學大綱,教師的任務是保證學生掌握該教學大綱要求的內容。這個任務的重要性佔到中學教育評價體系的90%以上。

2)為檢驗老師的工作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成果,有嚴格分時段的日常考核體系(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和最終考核體系(高考)。

3)為配合教學任務,學校對學生進行准軍事化管理,也就是儘可能掌控學生的私人時間安排。

4)在這套教育體系中,學生學會的最重要素質就是不要出錯

好了,我們把這個教育體系的特點寫下來之後,發現它最適合培養什麼樣的人才?

答案是:流水線上的產業工人。

工人的工作任務是明確的、不允許出錯的;工人的工作成績是有嚴格分時段考核體系來評判的;為了確保工人最有效率地投入工作,類似於富士康這樣的工廠用准軍事化的手段來管理工人;最後,流水線上的工人學會的最重要的品質,就是不要出錯。

而與這種「工業化」體系相對應的教育體系是什麼呢?

我認為有兩種:一種是傳統農業和手工業中通過師徒之間「口傳心授」(只不過在農業中,師徒經常天然是父子關係)的經驗傳遞類教育;另一種則是貴族式的人文精神類教育。

經驗傳遞類教育是人類自發的一種教育模式,父輩傳子輩、師父傳徒弟、手把手帶出來。這種模式沒有固定傳授內容,教學效果也因人而異,屬於「不算教育的教育」。

人文精神類教育則是人類自古至今的一種教育理想:它希望聘請最好的教師,這個教師既懂得學生應掌握的知識,又理解人類靈魂成長的內在規律,因此可以運用最好、最符合學生天性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地學會他應該掌握的教學內容。這種教育在今天的表現之一就是甘陽教授提倡已久的「博雅教育」。

那麼回到中國的現實,我認為,中國自建國以來模仿蘇聯採取這種「工業化教育」,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作為一個體量龐大的落後農業國,這是它能夠以最低成本和最小代價、在最短時間內把大量人口訓練成合格產業工人的教育體系。

作為一個民族,我們沒有時間等待沿海工廠里的工人把自己的經驗口口相傳地教授給願意去工廠打工的下一代。我們的目的不是自然地等待經濟發展,而是快速建成一個具備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

作為民族中的個體,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絕大多數成長於農村和城市工人家庭教育的學生,為了實現經濟上的自給自足,也必須犧牲自己的個性和夢想,去成為這個社會最需要的、各行各業的螺絲釘。

當然,這段歷史也是有反覆的:曾有一個把這套體系都破壞掉,致使這個國家中大多數人接受大學教育要靠推薦,普通人求為螺絲釘而不得的時代;也曾有一個舊的國家資本主義時代整體失敗、在體制內造導彈不如在體制外賣茶葉蛋的時代。

但這種反覆依然不能取消這樣的現實:中國依舊是一個處於工業化進程中的國家,考慮到人力資源再生產的成本-收益因素,「工業化教育」依舊有重大的意義。

今天絕大多數「應試教育」的批評者自身問題的本質,是他們用夢想中的「人文精神類教育」的標準,來批評現實中的「工業化教育」,並且不切實際地希望僅僅通過「體制上」的改革,就能實現在落後工業化國家建立起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才能看得到的(也就是永遠都看不到的)人文精神類教育。

他們忽略了一個簡單的事實:人文精神類教育要求的那類高素質教師,培養他們是要花費巨大社會成本的。

請各位仔細想一想,一個老師,你要求他能夠熟悉他教授的這個領域的一般性知識,要把這些知識啃透掰碎總結歸納厚積薄發教給每一個學生;他能夠知道每個學生的性格旨趣,了解他們的精神狀態,為他們因材施教地制定不同的成長道路;除此之外他還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立人格,學生犯錯他不能生氣,學生出格他不能出格,學生出現心理障礙他得及時排解……

我真心尊敬我高中時的各位老師,但我同時真心覺得他們離這個清單里的最低要求也還差得很遠。難道我們要把他們全都辭退?

再說,我自己的學歷應該還算可以的了,但我反正覺得自己不是這種高素質人才。退一步講,就算我是這種高素質人才,我干點什麼不好,非得去做中學老師?

再退一步,就算把我弄去做中學老師,說不定我還做得不如現在的老師們呢!別小瞧中國當代教育體制和當代的教師們,請看下面這個紀錄片系列:

丹麥9年z班 VS 中國初三13班 第一部分

該紀錄片為丹麥人拍攝,選取了中國黑龍江某中學初三班級和丹麥某學校九年級班級作為對比。在丹麥專家的指導下,設計了一系列實驗,分別測試兩國學生在閱讀能力、數學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英語能力上的表現。

結果是,除了英語能力之外,中國學生在其它項目上都完勝。

紀錄片中有位丹麥專家的說法我很贊同。他說,創新能力最重要的基礎是知識,沒有知識,一切創新都是空中樓閣。

創新的基礎是知識,工業化教育體系在傳播知識這一點上是非常有效的。

=====分界線=====

好了,我把他們批判一番後,為了防止有閱讀障礙的人認為我是認同現行教育體制的,我還要把(不包括高等教育體制在內的)現行教育體制再批判一番。

首先,「工業化教育」體制本質上還是扼殺個性的,因此它不適於培養那些對個性有較高要求的行業從業者。這類行業包括但不限於高科技創新產業、各種設計類行業以及文化產業相關的工作。這不是說中國在這些行業沒有一個有個性的人,而是說,這些有個性的從業者一般都是在我們的教育體制下倖存下來的,而不是被我們的教育體制培養出來的。

如果它只有這個缺點,那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世界工廠嘛,可以理解。但「工業化教育」最致命的問題是下面這點:

它的「唯教學大綱主義」和「准軍事化管理」手段,導致學生們在精神層面過度注重獲取知識,而忽略了最重要的能力:獨立地、健康地處理個人與外界的各種關係。

一個人被火烤了會疼,被水淹了會害怕,打過架才知道不打架更好。這些道理,我們從小是被父母諄諄教導如此,有些人是親身體驗過才學會。不過,這些還算比較簡單的道理。

一個姑娘不一定賊漂亮但讓你覺得順眼,不是那麼在乎貞操觀念但喜歡跟你一起探索用哪種姿勢做愛更舒服,乾的工作不一定有多高大上但是肯給你洗內褲,知道怎麼作才能讓你珍惜她卻又不至於討厭她,這才是你願意一生與之共度的姑娘。這總得經歷過幾段感情、犯過幾次傻、對自己誠實到一定境界才能學會吧?

更別說那些關於工作、父母、教育、家庭的更重要卻也更瑣碎、需要不斷用自己經驗一點一點去摸索的道理了。

——而我們的教育體制根本沒有為絕大多數中學生留出自己摸索並得出結論、處理好自己與這些事務之間關係的時間。所以我們得聽父母的、聽老師的、聽主流價值觀的或者反過來聽《致青春》這類宣揚「打過胎才算是不辜負青春」的偽中二故事的。

我記得在知乎看過一段話,大意是,「知識」不過是個軟體,正確的、能夠讓你健康處理你自己和這個世界關係的人生觀才是操作系統。我們的教育在給你裝軟體上不落伍,操作系統則還停留在windows 95年代。

=====寫到最後,高大上幾句=====

我理想中的教育,既不能少了工業化體系下強大的知識傳播手段,也要在操作系統方面比當前有根本性突破。

我希望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學開始就學習在這個社會中生存的基本道理,了解各行各業的基本狀況。他們要學習怎麼過馬路才是安全的,學習應該遵守的基本法律法規有哪些,知道警察叔叔、工人叔叔、消防員叔叔、程序員叔叔、清潔工叔叔和護士阿姨們每天的工作是什麼,為什麼我們的社會離不開他們。這樣他們才能從小就理解為什麼要尊重每一種職業,以及喜歡哪一種職業,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等到突然要工作的時候,才焦頭爛額,認為有錢最重要。

我希望讓他們從中學開始就發現自己更適合做的是什麼——讀書還是動手,研究還是實踐。他們可以在優良的環境中上技校學習技術,成為受人尊敬的工人勞動者,將來等到工作需要的時候,再讀一個相關專業的研究生來充實自己,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路讀到研究生還不知道自己想乾的到底是什麼。

我希望讓他們在高中的時候接受必要的生理知識,多一點時間來處理自己在青春期的各種困惑,包括性生活方面的困惑。因為美滿的性生活是決定他們未來人生是否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請讓他們有機會認識到在這個問題上本能的重要性。

我希望讓他們在中學時期接觸的數學和英語知識再難一些,古詩文再多一些;前者是通向現代文明的鑰匙,後者是把我們與真正貴族人文精神相聯繫的紐帶;我希望歷史地理和經濟地理這類跨學科的內容有相應增加。理科方面我沒有體驗,說不出來。

我希望從事人文學科研究的博士們從自己的小圈子裡跳出來,放下架子和面子,去初中、高中教書。真覺得自己讀的書頂頂重要的,就留下。不願意憋死在那幾千塊一個月工作裡面的,就去用自己的高素質感化下一代吧。我始終認為,相比故紙堆而言,未來更重要。

我希望這一切從現在就開始做起。

摘自如何看待『揭秘高考工廠衡水中學 』節目里衡水校長的言論? - 小屋住不下的回答


現代教育起源於西方。

二百年前,有位德國教育學家提出了一個教育理念,以適應當時的工業化大規模生產的要求。這個理念就是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這個理念在西方得到推廣,並推動了工業社會的發展。

但是這個教育理念存在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即灌輸式的教育沒有顧及到學生的人權,限制了學生的自身才能發揮。隨著知識的爆炸,新的一代已經不能接受灌輸教育那些明顯落後的知識,產生了嚴重的逆反心理。

一百年前,一個美國的教育學家提出了一個新的教育理念,以改變過去教育理念的弊端。這個理念就是學生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這個理念在二戰後,在西方國家逐漸推廣,目前大多數的西方民主國家都採用這一教育理念。這個理念推動了現代信息社會的迅速發展,和發達國家的民主化進程。

但是這個教育理念存在的問題也漸漸顯現,即啟發式的教育忽視了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培養,導致社會階層固化。

總體上我們認為,灌輸式教育在有標準答案的考試中明顯優於啟發式教育。但是在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評估方面啟發式教育更好,而且更容易產生創造性結果。

採用哪套教育理念和生產力水平及社會發展水平有關。當然也可以實驗一下把兩者結合是否會有更好效果。

另外把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的定義區分一下。

片子中提到的中式教育嚴格來說就是蘇聯式教育,蘇聯式教育是灌輸式教育+政治思想教育+集體主義教育。

真正的中式教育應該是私塾教育,一個老師(儒生)帶一群各個年齡段的學生。這是一種文化養成教育,但老師只懂文學。


說實話沒明白這部與其說是紀錄片還不如說是娛樂真人秀的故事片其核心想表達什麼,是自黑還是歧視?是批判還是反思?如果說,BBC想讓觀眾感受所謂「中式教育法」的"殘暴"和"枯燥",那麼幾位中國老師的彬彬有禮以及溫和耐心完全對這個預設的成見啪啪打臉;若是批判「中式教育法」實際上比英國公立學校的「小班個性教學」的更為實用,以此倒逼英國公立學校教學改革,那麼似乎有些意思,只是不知道這個片子是否出自這個本意?從紀錄片的題目「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看,好像有點這個意思——反正「中式教學法」就是給人很魔鬼的印象了,設計者就要看看孩子們夠不夠tough,能不能承受住這種教法,最後用考試檢測一下結果——這種教法是不是有效。但是從網路一片對中式學校的罵聲和諷刺看來,似乎沒有達到這樣的效果,即使從分數上看,中式教學班是完勝的。

   其實這是一場競賽,至少從幾位來自中國的初中老師的表現看。他們一點都不想輸,在片中我們多次看到幾位老師就課堂紀律、進度落後以及第一波教學反饋表達出擔憂,他們不想在最後的結果中發現這個中式實驗班分數低,這等於是宣告中式教法的失敗。誰知道這場比賽本來就不公平,中方老師客場作戰不說,還遇到了五十多個熊孩子的極度不配合,最後竟然被幾位老師硬是打勝了,不得不佩服幾位老師——看他們在最後的結果宣布大會上聽到分數的興奮感,你不得不承認他們把這個月的教學是當做一場幾乎關乎民族自豪感的仗來打的。另外不得不說,這幾位老師,幾乎可以說是目前中國第一流的初中老師了,英語口語流利到壓過好多大學老師不說,還可以同時教物理化學生物扇子舞,查了一下才知道這幾個老師服務的學校原來真是精英學校,可是又有多少中國學生能夠接受他們的訓練呢?這種比賽和調查普世意義如此低下,當做娛樂節目看就理所應當了。

   1924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進行了一項實驗,通過對一家電器公司工人生產的調查分析,來研究包括照明條件、福利、談話等等因素對生產效率的影響,在長達兩年半的第一階段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實驗組工人無論在燈光亮暗條件下,產率都比對照組高,除非燈光強度減弱到幾乎看不清東西,產量才急劇減少下來。第二階段的福利實驗也是幾乎相同,兩年多的實驗發現,無論怎麼改變福利待遇、休息時間,都不影響實驗組的產量增加。這就是著名的霍桑實驗。事實上,單就這些工人被劃分到實驗組這個心理暗示,就已經足以讓他們「變得不同」,至少讓他們覺得自己「與眾不同」——被實驗竟然也是一個變數和因素!這種效應就叫做霍桑效應。在本片的試驗中,穿上中式校服、在獨立小樓的二層的教室上課,隔絕與其他學生的大部分時間交流,已經足以令這五十幾個孩子感受到不同。然而看完前兩集,我甚至深深地為最後的考試檢驗中中式班級的分數感到擔憂——這似乎是一個霍桑效應的反例,因為不少人已經預設了中式老師的枯燥,我幾乎都要當做一個「反霍桑效應」來看了——反正我們是中式班的,中式教學法差,所以心理暗示我們考不過他們。最後的結果雖然是中式勝了,無疑是莫大的諷刺。

  在片中,教科學的老師為學生做化學實驗,甚至說,在國內,我們在課堂上都不做,直接讓他們在本子上記下它們。老師們真為英倫孩子們操碎了心,按教育局領導坐在後面的全省公開課模式來上,也是辛苦了。那麼這些孩子水平如何呢,那兩個可愛的胖妞(個人感覺很逗,褒義)竟然連是否有swum這個單詞都不知道,還要通過手機確認,十三四歲的大孩子,竟然幾十分鐘也坐不住,其中一個居然說無法邊聽到老師的聲音邊拿筆記筆記,這令人幾乎難以置信他已經進化完全了。有些時候,他們表現得只是像一堆得了多動症的白痴。再來說體育,我難以想像,即便不納入升學考試體系,一個頂級發達國家的優秀公立中學沒有最最基本體能測試?"開學"初的1000/800跑步測試中學生們的吃驚程度和抵觸情緒再一次驗證一個事實,考試的指揮棒並非是一樣壞東西。男生3分37滿分,4分30及格,國內的標準,很多年過去了我發現好像沒什麼變化,當然國內的學生也有不少及格困難戶,Bohunt那個班級里有幾個輕鬆跑到三分十幾二十幾也令我感到不可小覷。那位文化課成績優異的小女生表示體育課上,不能接受什麼都要和別人比的競爭環境,那麼你以為競技體育是什麼?我覺得這是唯一能有素質教育的東西了。我們自然知道,這些公立學校的普通學生並非這個體系中的佼佼者,而這樣的基本條件,無疑給了中國模式更大的表現空間。

   其實中式教學法的特點和槽點在哪裡呢?主要在於以下幾點:

   1.大力強調國家認同、集體榮譽意識和服從管理觀念。典型方法是升國旗、考試比賽勝和及Bohunt身份以及do not talking,listen to me.大力出奇蹟是一句流行的玩笑話,大力會不會出奇蹟,這倒不是誰能控制的。

   2.快速的知識點傳輸,不考慮學生對於本項知識的興趣,刪減從簡單的實踐進入理論知識的過程,為後期結合一定技巧的大量的解題技能訓練節省時間和製造條件。

   3.拒絕討論所學理論知識的趣味性和實用性,但一以貫之用實現人生理想為激勵督促學生進行備考訓練。因此,它禁錮了青少年的創造力,扼殺了青少年的個性,並且使得青少年在大量的訓練中厭惡了知識。在國內,初中和高中各三年,大約一千天,每天按照十個小時的有針對性的「刻意練習」,這不恰恰滿足「一萬小時」理論么?

  但是,第一,難道那群孩子連自己的國旗都拿的亂七八糟,不明白國旗的意義就是自由不受拘束的體現了?

  第二,通過一個soh的造詞記住sin就算趣味教學了嗎?另外,怎麼可能通過一個三年期的初中教育周期培養出所有學生對於所有科目的興趣呢?這種理想主義的觀念,不得不說比參與這部片子的孩子們還要幼稚,強迫一個人對一件事產生興趣,到底誰是扼殺者和禁錮者呢?

  對於最後一點,我們必須正視,到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到底中學教育的教法是什麼樣的,事實上不同教法在根上我認為不會差太多,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看待和定位中學六年的教育。中學教育的前三年,目的是讓你在一個現代社會不變成文盲,後三年,就是一個分類的機器,把人分類,把人篩分出來,讓該去什麼地方的人去什麼地方。就這麼簡單。這六年在學校里接受的根本不是什麼素質教育、興趣教育以及價值觀教育。素質它時間沒教育你,興趣它沒義務教育你,價值觀它沒條件教育你。所謂的廣大青少年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只是一個不得不創造的口號而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那甚至都不是大學的任務。對中學教育的定位以及教育理想主義與現實土壤的嚴重不相容是造成各種教育改革奇形怪狀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所以把業餘生活過好,發現自己的興趣,樹立自己的三觀,保護自己的個性,是自己的事。 因為在這方面中學老師們幫不了你太多。雖然這些現實是「政治不正確」的。對於一個完全錯過了大航海、錯過了工業革命、錯過了近代化但是又在幾十年時間裡要全面追趕世界的前現代化的人口第一大國來說,這些「政治不正確」顯得那麼的理所當然。

  帶燒水壺的小鮮肉說的對,「他們試圖完全改變我們的個性 這讓我有逆反心理,我就偏要與眾不同」這種中二心態是一定會出現的。因為這些老師是二十年前培養出來的師資力量,他們正在用過去的觀念,在當下,培養二十年後要主宰社會的人,怎麼可能沒有代溝呢?然而,能力差、不用功還搞出優越感了是怎麼的?你分數低你就是個性了?看著他們又柔順又金黃的各式秀髮我突然想到,他們應該還不知道中國的初中生不論男女是要統一髮型的吧!這才是中式教育應該go to hell的毒瘤,可惜BBC的製片人或許不了解中式學校的真正的黑色「精髓」。

  片中重點採訪的幾個英國孩子對於兩國教學模式的認知,中國學生並非說不出這樣的思考。價值觀灌輸當然是教育的一部分,文化輸出其中一部分就是價值觀,一個文化的價值觀有能力輸出並受到承認,也是文化實力的體現。但是顯然中國式教育在這方面禁錮得太多了。但是如何判斷別人灌輸給你的價值觀是不是合適,這種價值觀形成能力和自我更新與解毒功夫,倒是很適合在這個階段養成。

  唯一讓人反胃的話來自其中一位中國老師:「in china, individuality is not encouraged, we do everything for our country.which is very good i think.」 我不知道她教出的精英學生會怎麼想,他們也許早就悶聲發大財了。什麼也不說,是最吼的。

  但是對於十多年前在四線城市接受初中教育的我來說,著實驚嘆幾位中學老師流利的英語——甚至比不少大學老師都好,並且可以一個人教好多課——這完全顛覆了我對初中老師的舊印象。一切都在變化,都在高速地變化著,難以改變的,只有深深的成見。我十分期待在不遠的將來,體育老師可以熟練地講解各項運動的生理學原理和物理基礎,音樂老師談起樂理的時候,可以融合數學,那將是多麼神奇的課堂。

  所謂的學習的快樂,如果存在的話,來自於接受知識、掌握技能之後綻放的光芒,不管理由是裝逼或者真的要變得牛逼,而不是所謂什麼在過程中快樂的假象。

  最後,不管勝負,反正在為黑而黑的人眼裡,中式教育模式已經受到了負面的預設,在此預設上的一場娛樂真人秀,就只不過是一場遊戲而已了。有人說全片最後的一些記錄體現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那是另一個話題了。


就英國那個「哈哈哈隨便你學不學啦我才不管你們呢葯葯切克鬧人性萬歲」的臭教法,我們還輸的話,我就一頭撞死。

話說我只看了第一集,就看不下去了=_=

這是我當時的朋友圈,給我大南京市的外國語學校挽尊。


有很多人又開始藉機計算中式教育留下的心理陰影面積了,如果中式教育包含所有從業者的待人接物水平那真是沒法聊天了,因為在中國,有戾氣的人太多了,比如開會的時候要求第一杯水倒給自己的縣長阿,不給煙給紅包就惡聲惡氣的駕校教練什麼的,數不勝數,全國的中小學教師平均而言素質肯定不是全國最高的一批人,在升學率的壓力(借口)之下做出多少奇葩事都不意外。

但這些奇葩事是否定嚴格教育的理由嗎?

有人提到班級人數多,家長不走關係之前感覺到被老師漠視,這不是中式教育的特點而是中國任何一方面的共同點。資源不夠,優質資源更需要搶,這不僅僅是教育的問題,也不是能選擇的,可以多招老師啊,財政預算呢?目前來說不太好的學校班級人數少一點,但你也不會去吧?

還有人提到因為背錯課文被罰跪抄,這也是被認為是中式教育特點的,然而我並沒有遇到,相信這個比例應該不大,你不能遇上一次人渣就說談戀愛本身是不行的吧。

其實這些問題都很簡單,應試教育不好嗎,雅思就不是考試了嗎,找工作面試就不是考試了嗎?在展示自己的時候有統一的標準對整個社會而言實在很提升效率,雖然埋沒了一些局部優秀的人讓一些作弊的人鑽了空子,但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辦法?考試的時候為什麼要考秦始皇哪年死才是問題,這個可以改,並不是制度性問題。真正的制度性問題是,老師的比例薪酬和考核方式,以及女性佔比(意味著教師比其他職業需要兼顧家庭事物的更多)。這些制度性問題決定了,當達不到考核目標時,教師往往會採取最省事最見效的暴力手段。而這個手段,暴力的得不到監管,方法沒有高等教育研究機構給出改善方案,只能靠教師個體摸索,摸索的過程會耗費大量時間精力,還要承擔學生的成績上的風險,這樣費力不討好的事理智的人都不會去做。

我也見過言語過分對同學動手的老師,但我不認為這是所謂中國式教育的問題,這是全民素質的一個體現而已,教師事實上並不是傳言的素質那麼好的一個群體,學生又是弱勢的,有這些現象並不奇怪。除了生意人,工薪階層的素質以薪酬和工作環境分是差不多靠譜的(單說罵人打人這些表面的)。如果這些是否定中國式教育的理由,那麼中國式家庭也不能要啦,因為很多爸媽也是這樣的,不考慮長期效果但求對付眼前或者發泄情緒。延伸下去,中國目前的一切都是不行的啦,但這樣偷懶的總結有什麼用嗎?

還有好幾個答案提到了快樂教育,認為我們也有快樂學習的權利。要達到同樣的結果,快樂教育必然需要更多的資源,這和放養雞籠養雞的區別是一個道理,並不神秘。

快樂和要求低是必須綁定的嗎?嚴格和暴虐是必須綁定的嗎?

中國基礎教育好的方面是嚴格,被詬病的是達成的手段令人不快。那麼我們必須把孩子和髒水一起潑掉嗎?

要求嚴不一定要精神肉體暴力,教師也是人,遇到生活工作上的不如意不自覺的發泄,畢竟小孩子弱又無知欺負了也沒什麼後果。如果不夾帶私貨,即使要求嚴格也不會有嚴重的暴力(下跪什麼的那種就算)。

按照目前的國情,快樂教育兼顧教學效果的成本是無法普及的,有可能實現的最佳結果是把教師對待各種情況的態度以標準的形式加以指導。專業教育研究的論文沒查過,也許有這方面的成果,但學習經歷里學校的老師並無這方面的繼續培訓,也就是並沒有什麼研究成果進入實踐。00年以前基層學校老師們處於自由發揮的狀態,教學比武評個優就是最制度的了。以我見到的的基層教育系統(小地方)的狀態,給個字帖也能寫歪的可能性非常大。

不過這些討論很可能是沒有必要的,以目前00後10後家長的態度,將來的中國出現日本那種老師被欺負的情況更有可能而不是當年我們遇到的被老師精神暴力或體罰的情況。

最後快樂這個詞其實很主觀,用來作為衡量教育水平的標準不合適。

缺乏創造力很可能源於早期心理問題,合格的教師應當做到不給學生壓迫感和太強的限制,你有一些正確的觀點和你本人永遠正確沒有必然聯繫,應付考試和研究實際問題也並不矛盾。這種問題不是所謂中國式教育,而是發展中國家沒有足夠的合格教師可用的遠期體現。


中國班贏了,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但中國班贏了,並不能說是中國教育的勝利,頂多是五位老師的勝利。

前幾天寫過關於這個視頻的文。

如何評價 BBC 今年播出的紀錄片《Chinese School》? - 霍真布魯茲老爺的回答,就提過,這五位老師一定會勝利。

任何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貫徹落實,最終都是要靠老師,而以這五位老師的優秀,恐怕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教育理念,都會有很好的教學成果。

所以儘管在紀錄片中,五位老師陷入了困境,但我絲毫不懷疑他們會逆襲,因為他們實在太優秀了。

然而中國大多數的學生根本沒有機會聆聽這五位優秀老師的教誨。

這五位老師代表的是中國最高水平的教育,贏了不是很正常嗎?別管他們用什麼方法,他們都是中國的精英教育,而這種精英教育中國的大多數孩子根本無福享用,這有什麼可喜的?


學會了哥的運營,剩下的就是A


這次實驗中中國班能贏是因為對學生採取了目標導向的教學方法和管理,而事實上中國的基礎教育體制還有一個重要優點是對教師的管理

先談談所謂目標導向。我國的整個基礎教育體制的目標很明確,讓學生把該學的知識學紮實;這也很容易量化考核,就是考試分數嘛。然後這個目標導向就成了讓學生考高分,也就是所謂應試教育。不管是片中也好,還是國內大多數地方的實際教學也罷,教學法和管理都是為高分這個目標服務的,而且這麼多年下來,對於高分這個目標來說國內的一切都已經很科學了。比如學生學習的收穫等於學習時間乘上學習效率,那麼學習時間就被延長了(早晚自習),然後學習效率也要提高(嚴格的課堂管理和填鴨式教育);然後後來又開始反思時間延長會不會導致效率降低,不斷的調整,已經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這一套制度,用在英國學生身上,經過一定的調整後(前期很混亂)自然是作用巨大;因為在這場競賽中,中方老師的方法才是科學的,西方老師的教學在應試這個目標下,完全談不上科學。如果實驗時間更長,我相信差距會更大。

我們的問題不是出在我們的教學方法上,現有制度會自然地淘汰那些教學方法上有問題的學校(教學方法差,學生成績差,家長認為是爛學校不讓孩子讀,然後學校衰敗)。我們的問題在於一是這個目標出現了問題,二是對這個目標完成情況的考核方式有了偏差。

考試得高分能不能說明知識掌握得紮實?不完全能。現在這個問題正在逐漸解決中,試題越來越科學,偏題怪題減少等,都是好的趨勢;可以說,考核方式的問題,是個技術問題。這個問題是在持續改進並且預期可以解決的。

但是,教學目標的問題才是最嚴重的。教育只需要教會知識嗎?那教育和培訓有什麼區別?教育對人能力的培養、價值觀的塑造乃至學生的身心健康,這些東西其實我們也知道很重要;並且近年來大眾也認識到這些東西很重要,已經有父母願意哪怕讓孩子少考幾分,也要去個素質素質教育的學校(並不是每一個河北的尖子都去了衡水)。但是,這些東西怎麼量化考核?中國教育幾千年來都承擔了階級流動的功能,是社會矛盾的減壓閥。而那些不能量化考核(比如素質)以及學生會因為非智力與非主觀因素差距極大的部分(記得前幾年有個藝術尖子靠豎琴保送的,這種希臘神話一樣的藝術一般家庭根本沒有資格玩吧)。一旦把這些真正的加入基礎教育目標中並以此決定誰應該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底層子弟就會被甩得更遠,甚至連趕上的希望也沒有,就像英國那樣。

再談談片中沒有體現的地方,對教師的管理。我一直認為中國對教師的管理是相當科學的。舉個例子,比如有一天國家說了:公務員以後取消考核,要讓他們有更大的自主權,以便於更好的、更靈活的為人民服務,他們為人民服務靠的不是用制度去僵化去刺激,而是職業道德,因此以後一切考核全部取消。肯定這個政府就藥丸。但是這句話套在教師身上,還真特么很多人覺得有道理……

比如一直被詬病的,學生考上好大學,教師拿獎金,這難道不是管理學中最基本的激勵措施嗎?

行行業業都講科學管理,講KPI,難不成教師就這麼特殊,管理靠情懷?學生考上好大學,教師多拿錢,只能刺激教師千方百計的去幫助學生考上好大學,難道學生就不想上好大學了?我覺得用各種指標和物質獎勵,中國已經在基礎教育階段建立了很好的激勵體系,讓學生和教師有共同利益。相反,很多國家的公立學校教師真的是干好乾壞一個樣,那種條件下我想吃過大鍋飯的前輩們都清楚,會有個什麼樣的教學成果。比如我問過我的外教(原來在美國一所普通公立中學當教師),他說沒人會對他的工作結果做出考核,也不會根據他的教學成果來進行薪酬的發放。也難怪美國大部分公立中學教學質量差到爆……

我們的基礎教育(公里部分),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教育。對於那些有更高需求的孩子們(比如要全面發展,要素質),我想這就應該是家長的責任了。大一統形式的基礎教育,負責解決教育中最基本也最結構化的問題——知識的掌握,而很明顯需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各種能力培養,就需要家長的積极參与(自己教育,找培訓機構什麼的都可以),教育不只是政府和學校的責任,更是家長的責任。


就像一個球隊,磨合好了之後中英聯隊也開始產生化學反應,本身訓練強度就遠遠比英國隊要高,所以體現在考試上還是有更出色的表現。

Luca這樣比較皮但是又非常smart的男生其實中國有很多,可能在英國式的教育體制下他被「因材施教」在一個程度不是很好的班,但是中國式的鞭策加鼓勵也許真的可以激發他們的潛能。

我有一個唐突的想法:中國式的這種群體性的,競爭性較強的大班教育,會不會對於緩解階層固化有比較好的作用呢?

偏題而論,有沒有人和我一樣覺得Sophie這樣的小姑娘還挺可愛的。

以及楊老師這一張真的好魔性!


我想說下吧,BBC這個討論之前已經一些很好的討論主題帖了吧

大概說的有幾點

1、首先這個學校談不上什麼英式教育的代表。至少不能代表真正英國高水平的教育。英國目前的精英學生所受的教育和中國精英學生是有類似的地方的,即也強調紀律性、自覺性。

在我看來,這是目前所謂中式教育在英國試驗的根本目標,即逼迫學生去學習。而實際上,英國的精英教育也可以說有這個要求,你必須主動的,自覺的,發奮的去學習。

2、通過紀律性壓制過於自由散漫的學生,@Jimmy也有貼英國評論,他們以前也這麼做。至於現在不怎麼對待底層學生,老實說,並不見得算是時代進步,而是通過簡單的自然選擇,讓這些沒紀律性的孩子自然淪為底層。

3、另外也不要去覺得英國人這做法奇怪。太陽底下沒新鮮事。我朝也差不多,減負,擴招、職業教育的鼓吹、減少英語的應試含量等手段;

鼓吹素質教育,壓制應試教育,通過各種此類手段,很自然的可以讓家庭不夠投入足夠資源的孩子更容易的,一輩子待在底層。因為此類做法其實很簡單的一個邏輯就是,更多的將教育推給父母,推給社會資源。——這個當然也是政治正確的,教育本來也不該只是學校的事情嘛。


我看到很多答案里都提到中國去的老師是精英老師,所以這個勝利是老師的勝利,不是中國教育方式的勝利,這種講法是很想當然的。

事實上,在非母語講課的情況下,中國老師反而顯現不出他們優秀的地方。諸如深入淺出的講課技巧、業餘時間和學生的思想溝通等等,這些能夠體現出頂尖老師水平的地方,在英國均不能得到發揮。

而在片中中國老師發揮得最好的是什麼?是對紀律的執行,對模式的貫徹,是最制度化的東西。

中國教育方式有沒有弊?當然有,但片中中國班在考試上勝過英國班,這個勝利也是中國教育方式的勝利。

看問題要客觀嘛。


@俞昊然 授權轉載。原文鏈接:沉痛的中國教育會有未來 讓我們選擇相信

《沉痛的中國教育會有未來 讓我們選擇相信》

我最近看了一個名為《中國老師來了》的BBC紀錄片,它對五名中國老師到英國漢普郡一所頂級中學對該校學生進行一個月的「中國式教學」的教育實驗進行了紀實。這部紀錄片中的英國學生在中國老師的眼裡,是沒有紀律性、沒有集體榮譽的,甚至是「不可教」的。然而,正是這些學生,讓我想了很多。我最直接聯想到的並不是紀錄片中一直在拿來對比的中國的中學生,而是中國的大學裡的未來中國社會的頂樑柱們。

中國的大學生很像英國的中學生

當看到英國學生質疑中國老師的紀律思想,帶有情緒的進行表達時;當看到他們對於中國老師的灌輸教育毫無興趣,瞌睡連篇、自由聊天的時候;當看到他們帶著手機、茶壺,完全無視其他人的存在時。我腦海里一幅幅非常相近的畫面快速的閃過——中國太多的大學裡,學生都遵從著及格萬歲、逃課有理、上課不用聽的「信條」,甚至學生們已經自學長到學弟傳承起了「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的「文化」。學生們對於老師授課的回應方式,充分的體現出了他們對於所學知識不感興趣的狀態;中國學生在大學課堂里外的表現實在和英國中學生的表現太像了!

這不禁讓我去思考,紀錄片里,代表了中國教師的這幾個中學老師一直在給學生灌輸的「尊師」、「勤學」的思想,在中國的大學裡為什麼似乎變得很是鮮見了呢,為什麼他們引以為豪的這類學生,哪怕是在進入了 211、985 高校後,也會表現的和他們完全看不上的一批「不可教」的英國中學生一般了呢?

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真的是英國的中學生太「不懂事」嗎?對於我們高校里同樣「不懂事」,甚至更「不懂事」的眾多大學生們,為什麼我們不去選擇使用記錄片中那種「有效」的方式進行教學呢?如果我們希望在大學裡推動這種填鴨式的教育方式,離開了「高考壓力」的指揮棒,學生們有多少能給自己一個去遵從的理由?如果大學繼續進行填鴨式教育,畢業生唯一能說的還是只有成績,甚至期待企業教會他們工作生存的技能,他們未來的僱主們又為什麼應該接納他們呢?

當我們回過頭來看,紀錄片裡面那個教授中文的趙老師不斷在表達的「英國國家社會福利太好,學生意識不到未來的生活、工作的壓力」的問題真的只是英國中學生的問題嗎?中國的中學生是因為「意識到未來的生活、工作的壓力」在讀書嗎?經過篩選,進入了中國211、985大學的學生又有多少人是在學習的時候「意識到未來的生活壓力」的呢?他們中又有多少是離開了大學都還不知道「生活壓力」是什麼的呢?

小學生會變成中學生,中學生會進入大學,而無論是什麼時候離開學校的學生,學生最終都會走入社會。我們變相禁止了學生在小學、中學去探索個性的人格,而到了大學,中學的嚴師們一瞬間撒手了,家長們帶著一萬個放不下的心也試著撒手了,進入大學的學生「自由」了。這時候的他們已經和真實社會隔絕了很多年,觸摸到社會「皮膚」的他們心理會很好奇,但在一個機會成本已經升高不少的狀態下,他們有的時候還是會對探索社會這件事情感到恐懼的。這些感受,其實也是我們很多時候沒有意識到的教育的一個部分,而這個部分,在西方的價值觀里,已經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孩子基礎階段時的必修課。

從成績上來看,我們的教育似乎贏了,紀錄片里的教室們為中國遵循傳統教育的思維方式「正名」了。但是,我們的這種勝利真的贏了嗎?在人格形成的這個必修課上,我們的大學生很多時候只能驚險的和西方教育體系的中學生同場競技。在人生的田徑賽場上,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下怎麼才能不「輸在起跑線上」了?

我們的「教育」是不是應該被打上引號

相比於現代西方教育的普遍做法,所謂的中國式教育其實和幾十年前的西方教育方法差不多,只不過我們在從幼兒園到高中這漫長的基礎教育階段更為目標明確——「一切為了高考」。當我們腦子裡想著「高考分數是終極KPI」,嘴裡不斷重複著「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考不上大學就去賣紅薯」的極端思想,從幼兒園到高中一步一步越來越明確的強化要考「清華」、「北大」的時候,我們已經將教育的目的功利化了。我們構建基礎教育體系的時候,從一開始就把目標定成了高考,甚至很多時候會將它視為學生學習生涯的終點。太多太多的中、小學生並不知道他們會喜歡什麼、未來會希望做什麼工作,他們甚至從未想過要有獨立人格,去活出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自己」。

就如紀錄片中 Bohunt 中學的校長眼中那樣:「我們可能真的缺乏中國孩子的那種絕對驅動力:作為中國人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成功」。中國的學生們太多時候,是為父母「望子成龍」的美夢在打工,是背負了一家人一輩子的面子再和其他人比較,替父母、家族爭取所謂的「成功」。而很多學生的心裡卻是暗暗在期待著不知道從哪裡而來的「考上大學你就自由了」的童話世界;他們可以看到身邊的同學,身邊同學的父母,而這很多時候也就是他們所能接觸到的大部分「世界」了。「社會」和「世界」的概念對於還在中小學校園裡的他們來說太小了,他們在學校的十幾年,只為了準備好參加一場充分調動一切能用腦力資源的「競技體育」活動,高考在學生們眼中的重要性,就和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我們國家的職業運動員眼中的重要性一樣,「重要」得已經畸形。

在文言文中,「教」指的是「教化」,而「育」關注的是「培養」。可是,在我們的教育觀里,「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還是教育應有的一部分嗎?我們是不是太關注了「教」而忘記了「育」的重要性呢?我們的中小學,又有多少能像在BBC紀錄片里的中國老師那樣,帶著學生包餃子、練扇舞?為什麼英國的學生在接受中式教育的時候,會覺得「只能接觸班裡的這些人,像是和社會隔絕了一樣」?為什麼從片中的英國學生到家長都會多次提到「健康」的問題?為什麼英國的教導主任會覺得中式教育像是監獄?

我們的教育太急功近利了——了解規則,把玩規則,對著規則找空子、尋對策已經成了一種病態的習慣。大家在做的都已然是為了分數而去,為了家族甚至一個村、一個縣的榮耀而去的「競技」。我們期待的其實早已不是「教育」,而是與舉國體制下競技體育一模一樣的自豪感的追尋。當運動員帶著一身的訓練傷,不顧健康地被逼著站到奧運賽場的跑道上,卻因為疼痛難耐而棄賽時,社會給予了他們的是太多的不解,就好像他們給國家丟臉了一般;當我們的學生從高考場上走下來後,他們的成績可能低於家庭的預期,或是僅僅沒有進入清華、北大的時候,很多的學生也「收穫」到了家裡或是老師的責備,而不是理解,在媒體上甚至還出現過學生因為覺得高考成績給家裡「蒙羞」而自尋短見的報道。我們這在做什麼啊?我們真的是在做教育嗎?我們有足夠的底氣說我們的「教育」真的不是在作孽嗎?

獨立之人格 自由之思想

在紀錄片中,英國的中學生很反感被拿來和別人做比較,他們接受的教育,是要成為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己。相比於我們一直對於孩子們的小心翼翼的「呵護」和「關照」,要讓他們成為「適應社會的人」。就如紀錄片中 Bohunt 中學牆上來自南非首位黑人總統 Nelson Mandela的一句話說的那樣「不要以我的成功評判我,而要以我在逆境中重生的次數」——西方的教育並沒有那麼的膽小,並不那麼把孩子當成瓷娃娃,西方的教育方式給予孩子的空間,讓他們可以勇敢嘗試、可以大膽表達、可以在探索中逐步形成社會觀、價值觀,形成他們獨立的人格,而教育只是站在服務角度而不是教練或者保姆的角度取進行推動。西方的教育給予了學生在機會成本低的人生時期犯錯誤的機會,給了他們更多讓自己選擇是否被教育、如何被教育的機會,給了他們更多發現自己所愛和不愛的機會。

當我們去和高三學生聊他們未來希望學習的專業時,他們大多的回答都顯得模稜兩可,並不那麼的確定,即可以做這個也可以做那個。從他們的眼中,我很難看到他們中大多數人對於他們所學課程的熱愛,而他們中少數人表現出的對於某個學科的入迷和付出的努力,往往又會被現有的大眾定義為「偏科」。應該說,這種問題往往不能責怪學生本身,畢竟他們沒有被給予思考的機會,甚至還被剝奪了形成價值判斷的權利。畢竟,「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的樂趣」。

回想一下本應幫助我們了解社會、形成一些價值判斷和方法論的思想教育課程,我們學習的內容往往是規定好的、定義化的。我們如果在考卷上去用自己的話重新描述一個相似的思想,或是進行一定的合理演繹,往往會被老師用扣分的方式進行否定;就更不要說允許在這些問題上用批判性思維去進行一些研討了。這種思想教育的課程,帶給我們的是需要背誦的材料,而不是協助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進行人格塑造的幫助。

我們的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被標準化的話術、權威式的恐嚇影響得太多了。一年年高考結束後,媒體上播放著扔書、撕書的畫面,在我們的老祖先眼裡應該被尊重的書本成為了發泄的對象,在西方社會中價格極為昂貴的知識的載體成為了失去生機的碎片。學生們發泄的對象到底是什麼?他們有過對於那些書本的愛嗎?他們真的理解了書上這些知識背後人類社會數個世紀的努力嗎?如果紀錄片上的英國學生們也要在未來被要求像中國的學生一樣學習,他們在畢業的時候會做出同樣的撕書的粗暴行徑嗎?

有人問我「教育的剛需是什麼」,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個正在和我說話的人已經被『毒化』了」,因為受教育本應該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而現在這個中了實用主義的毒、滿腦子教育無用論的人正在向我要人期待基本需求的理由。 我們社會中的太多人已經習慣了需要理由的學習了,知識「塑造人格」、「給人以更廣闊的自有思維空間」的作用已經被太多的人淡忘了。無論是家長、教師還是很多現在的其他教育從業者,他們表現出的攀比心理、從眾心理已經讓學生從小就養成了錯誤的學習價值觀。這種綜合的教育環境培養的學生太在乎別人的感受,容易缺乏安全感;失去了外部幫助構建的「約束機制「後,他們就會出現思想和價值判斷的真空。在我來看,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高考這個超強「約束機制」的消失帶來了大學生入學後的價值真空。

你是否會覺得我們談教育中考慮獨立人格太難了,你是否擔心自由思想會帶來社會的不穩定?或許,這是我們一個已經固化的習慣。正如在美國「人人有權攜帶槍支、相互可以制約的秩序並沒有帶來比我國全面禁止槍支更大的社會不穩定問題」的現象一樣,我們習慣於一些大一統的方法減少問題出現的可能性的做法,而不夠相信自由思想帶會帶來創新,不相信創新加速後的競爭環境可以帶來的社會發展加速度。

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產業升級的重要階段,勞動密集型的服務業迎來了快速的發展——網購快遞、網購小二、送餐、上門服務等一系列被「互聯網+」概念包括下來的業態為我們的社會帶來了以千萬計的就業崗位。但是,我們也要意識到,我們的教育不能面向當下。如果我們相信中國和西方的發展是有時間差的話,我們或許應該看看現在海外第三產業的發展狀況。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信息化、自動化程度的提高,海外服務業的勞動密集型從業人員也開始減少,人工坐席被自動化客服替代、司機被自動駕駛代替、交易員被交易演算法所替代,就連快遞員都在一步步的被無人送貨技術代替。社會對於一次次裁員中依然能保住自己飯碗的人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現行教育流水線上生產出的缺乏獨立人格的畢業生們,他們的就業將更困難,帶來的社會問題將更嚴重。我們的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需要為這些可以預見的未來做好必要的準備,並進行必要的調整,為社會準備好更多的「人」而不是《愛因斯坦文集》中一篇文字所描述的「有血有肉的機器人」。

單一的考察與頹廢的高校

在這部紀錄片中,中國的老師用到了一些諸如「笨」一類的詞來形容學生。其實,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我們對於人的價值評價的單一,我們看到孩子學不會就很容易覺得是智商問題,我們看到孩子高考考得不理想就主觀臆斷他這輩子後面都發展不好了。我們的教育考察太過單一了,我們作為一個極為善於「應付」考察的民族,單一化的考察實在太難滿足考察本身的目的了。

建國後,我們國家的教育經歷了早年的精英領軍、文革時期的知識無用論、高考恢復後的精英選拔培養和九十年代擴招後的高等教育大眾化幾個階段。我們不難發現,精英時代的教育是舉國體制的,是國家驅動的對於少數被選拔出優秀群體的教育,高考在那個階段的區分作用是明顯的、有效的。但是,當我們進入了一個幾乎人人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的時代時,當分數僅僅夠建檔線的一些不太想上學的人也獲得高等教育機會時,高考的區分作用就變得似乎沒有那麼合理化了。

擴招後的高等院校的學生數量實在太過巨大,高招的學生錄取率已經逐年向百分之百逼近,大有真的讓大學變成「大家都上學」的趨勢。然而,隨著學生數量的增加,高校的教學質量卻下來了,相比於西方大學那種調整一個課程都要經過數年論證的態度,我們的大學卻動不動就趕著時髦地去開「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這些老師們自己都沒弄明白的專業,而真正提供的呢,只能完成陳舊的「專業肌肉訓練」。

更為要命的是,我們現在的大學淘汰率極低。在公辦為主的背景下,關閉一所大學的政治成本顯得有些太高,很多辦學質量不行的學院還在積極升級綜合性大學,繼續擴大招生的數量。而對於這些學生,淘汰率的底下進一步的拉低了學校的辦學質量——相比於以前擴招前大學動輒百分之幾十的淘汰率和歐美很多學校至少百分之十幾的淘汰率,我們的大學走出了太多不合格的學生。不說別的,光是四、五倍於美國的工學畢業生數量,就已經讓人無法不擔心這巨大輸出數量背後的質量到底做到了什麼程度的問題了。

大學為了滿足維穩、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率的需求,不惜以向學生的懶惰妥協。對於這些入學質量大幅低於擴招前的質量的學生,老師很多時候基本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學生說課程聽不懂,老師就降低課程要求;學生說作業做不完,老師就少布置點練習;學生不來上課怕考試,老師就劃劃重點;學生考試考的不好,老師就改改係數給個公式;學生說狀態失常,老師就放放水加個一兩分算個安慰。

我們這些被中學老師們視為努力的「祖國花朵」啊,你們到底在想什麼?你們知道你們的學習量已經少到了不足很多美國學校的十分之一嗎?為什麼你們還會覺得企業會願意在你們畢業後僱傭你們?在這個全球化的今天,你們拿什麼取和歐美的學生拼?紀錄片里老師強調給英國家長們的全球化人才競爭問題,怕是更應該讓中國的學生們好好思考一下吧。

允許多價值取向 多樣化教育投入

在求職的市場里轉轉,我們不難發現,現在我們這些「綜合性大學」培養出的學生接受的都是一個模子的教育,帶著的大都是能做的不想做,想做的做不了的狀態。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已經逼著我們要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布局了。國人現在還是習慣性地瞧不起「職業教育」,專業技術人才極為缺乏的狀況已經愈演愈烈;大學盲目追求規模,滿足國人從眾「上大學」的虛榮心,而越來越不重視質量;創新型的人才群體也幾乎快從高校里絕跡了。面對多樣化的市場需求,我們單一的培養模式也已經很不合時宜了。

陳寅恪說:「只要能學到知識,有無學位並不重要」。一些現在出現的匠士、工士這些不被教育部門承認的學位作為一種新的現象,其實也應該被關注起來。為什麼拿到這些不被教育部門承認的學位的學生可以獲得薪水不菲的工作?為什麼他們所在的學校、他們的家庭和他們自己都可以接受一個不被教育部門承認的學位?這些職業教育的學生是不是我們社會更為緊缺的人群呢?我們是否能在未來給這些優秀的職業教育的畢業生一個更體面的社會認知?對於很多不能或者不願意上大學的學生來說,這會不會是一個更為靠譜的選擇呢?在他們需要繼續學習時,我們又是否可以給他們提供攻讀碩士、博士的通道呢?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中學開始辦國際學部,越來越多的有家庭條件的學生放棄了高考,選擇了出國;另一方面,在意識到三本、專科的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後,不少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也放棄了高考,或者參加高考後選擇了放棄入學的機會。逐年下降的高考人數也已經基本說明了大家對於高考、高招甚至高等教育的越來越擔憂和不信任的態度。

我們不能讓教育只為政府維護穩定而服務,我們也需要讓推動中國經濟發展、享受教育紅利的企業們一起分擔教育發展的成本、參與到教育的過程中來。本著誰受益誰付出的原則,我們需要允許小規模,精英化的民辦高校的存在,我們需要高質量、盈利性高等教育的出現,讓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的子女可以在國內找到他們期待的高質量教育;同時,讓壓力減小後的公辦高校合理合併,在應用教育定位或創新性教育定位中進行選擇,更好地根據實際需求滿足期待生活能有所改變的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我期盼有一天,我們的教育可以讓「錢學森之問」不再那麼難以回答;我祈禱中國的科技發展不要再需要以海外引進「百人計劃」、「千人計劃」、「長江學者」作為主力軍;我渴望一個懷著魯迅所說的「教育植根於愛」的心,傾儘力量為培養有獨立人格的創新人才而向前的教育環境。

最後,給大家推薦另一部紀錄片《教育能改變嗎》,它進一步從各個角度說了一些中國教育有意思的現象和觀點。結合《中國老師來了》一起看應該會讓你有一些不一樣的感悟。為了炎黃大地的中國的好兒女,為了共和國的基業長青,讓我們刻苦鍛煉,辛勤勞動,高舉紅旗,將它插上事業的高峰。如果可以,請和我一同默念「相信未來,教育將不會再痛」。


看著這校長讀分數的時候,真是覺得這臉打得還挺狠的。

要我說,並不是這些老師管不好紀律,而是這種學生在中國早就已經被刷下去了,根本就沒有資格坐在這些老師面前聽課。想想自己的孩子未來可能要和這些人競爭,我真是甚感欣慰。

中式教育是什麼? 作為一名前教師,我覺得中式教育其實是一種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最大強度知識的速成教育。這種教育的目的,是確保大多數人學會最基礎的知識,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而這種速成的基因,也保證了如真人秀里那樣考試的成功。別來扯什麼扼殺天性啦,缺乏創新啦之類的鬼話,孩子有個啥天性?要培養天性自己找私立學校去,國家沒那麼多精力和金錢為每個人提供個性化服務。還創新呢,真以為幾百年前,什麼基礎都不要一拍腦子就發明個定律什麼的啊?基礎都沒夯實就談創新純粹是扯淡。

中式教育里孩子就算沒有追求,但環境的壓力,老師的壓力依然會逼迫他向上努力,最後是不是頓悟,說不定還是五五之數。相比之下,英式教育才是真正的扼殺才對,美其名曰個性化教育,但事實就是放羊。放到最後就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看看中國所謂的強化班放羊班,放羊班裡有幾個人能迎頭趕上逆襲的?這才是最大的不公平好不?


真是忍不住想說兩句了。這些一水兒的或鼓吹或死踩中國式教育的人吶......

我是中國不算少數的國內外教育都經歷過的群體了。普普通通留學黨。重點初中+高中國際部+美本。

出國前,我見識到了中國式教育最可悲可鄙的,以及最可歌可泣的。加上國外四年本科教育,應當還是有點點資格說兩句的。

中國式教育不是完美的。我甚至可以說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小學的時候成績好,保送了全區數一數二的好初中,離家近,師資牛,一切看起來都那麼好。

但一進學校我就被嚇到了。一個班滿滿地坐了五十多個人,個個都是小學裡最拔尖的。我那天去遲了,只能坐在最後一排。我眼睛不好,也不是坐最後一排的身高。班主任連座位都沒有調整,我只能一直眯著眼睛看黑板。開學第一次測驗,只考數學,我不知怎麼搞的,考了全班倒數第四。

當時我整個人都被嚇傻了。其實現在回頭看看,不過是剛剛從小學上來,心態沒有調整好,天生內向,一下子不能適應這個環境。媽媽當時很著急,隨著我倒數第四的試卷一起給數學老師寫了一封信。內容大致就是以一位母親的口吻請求老師給我一些心理疏導,或者是一些功課上的輔導。

這封信石沉大海

我仍然坐在最後一排,沒有人理過我。數學老師上課我聽不清也看不清,而且她那咄咄逼人的樣子讓我不敢多看她一眼。

我不是在指責當時沒有任何人來幫我,因為我知道在這個強者如林競爭比別處激烈百倍的學校,別人不踩著你的屍體過去就已經算不錯了。老師沒空來管你,都是自己拿著錯題去纏著老師問,找老師訂正。但我還是要說,在那個時候,哪怕只有一位老師,循循善誘地找我談一次話,伸出手幫幫我這個基本已經算嚇得魂飛魄散的小姑娘,也就沒有後面三年的折磨了。我到現在都記得坐在那個偌大卻又擁擠的教室里的那種壓抑,還有那種由漠不關心衍生出來的惡意。

我的數學到後來一直因為某種心理障礙沒有好過,直到有一次瞎貓碰死耗子居然過了平均線,結果你猜怎麼著,那個從來沒有給過我媽任何反饋的數學老師,主動打電話到我家。說我腦子還算聰明,她願意幫我補課。這種補課其實就是開小灶,好幾年前的事了,當時是100塊一節課。她說她女兒正打算學鋼琴,我媽說正好我有一架多餘的,可以送給她。

我媽之前一直走的是堅決不拍老師馬屁路線,但為了我的數學,為了我每天回家做作業都那麼痛苦,她妥協了。

其實平心而論,我確實不是個很有理科天分的人,但現在看來,絕不至於在平均以下。其實初中我也愛看看《時間簡史》什麼的,但數學老師對我愛理不理的態度讓我覺得 「你就是這麼笨」,「你連被拯救的資格都沒有」。除了數學,我的語文成績英文成績歷史成績都很好,但哪怕每次古詩文競賽作文競賽都拿學校特等獎名字在紅榜上寫得最大,no one cares.

說回鋼琴。自從媽媽送了數學老師一台鋼琴,她對我的態度全變了。天天放了學把我帶在身邊。先做數學作業,再做她布置的數學練習(其中包括可能出現在下次考試里的一兩道題目)。當時才十二三歲,一直做到晚上九點才能回家。當然這一切都是秘而不宣的地下活動,只有少數幾個也開小灶的人知道。所以當我必須要向我最好的朋友解釋為什麼不能再每天一起走回家的時候,我第一次意識到必須撒謊。但我說不出口一個自己都不信的謊話。那種糟糕的感覺到現在都記得。(如果也有過類似經歷的人大概會更明白吧)

然而我的數學長進並不大。現在回過頭來,我自己分析,當時我的心理問題遠遠大於實際的數學問題。我一聽到數學兩個字就心慌,一看到數學試卷手心就狂冒冷汗。但我的數學老師是不管這一套的。在她眼裡只有 」訓練「 這一件事情。千百次的重複意味著必然的成功。但當我的成績並沒有提高的時候,對我的打擊更加是致命的。

更令人難過的是,別的家長送禮,我媽也不得不送。當看到因為我的數學連累得媽媽也不得不違心地拍老師馬屁的時候,我覺得我就算有一萬顆心,也早都碎了。

我做過好多夢到想要運氣發力擊打敵人卻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手的夢。這個夢伴隨了我整個初中。

所以初中畢業的時候,我媽說什麼也不肯讓我直升本校的高中部(我考不上,但交一筆擇校費還是可以的)。想過讓我直接出國,但最終放棄。想想我從小愛看書英文不錯,就把我送去了外地讀國際高中。

高中時光讓我見識到了中國式教育里最可貴的一面。到現在我都慶幸自己的好運。貼一篇前年教師節寫的日誌吧。隱去部分地名人名。

「壹

升高中的時候,父母把我送到Y地讀書。我的班主任是一個教生物的小個子男人。結實、山東口音、頭髮有點自來卷,總是咧著一張嘴憨憨地在笑。分完班以後的第一節課開班會,我瞥見他撐著講台的手微微地抖。啊,這大概是個頭一回當班主任的。

他不大會說話,所以話也不多。剛開學那陣子,總是例行公事地來班級里,叮囑一下背單詞寢室熄燈之類的瑣事。他愛踢球,總是穿球鞋。短袖汗衫右邊肩膀上開了線。

我對他和他教的生物課都無感。上課的時候眼睛總出神。「那質壁分離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他邊問邊寫,粉筆字結實而有力,我充耳不聞,盯著黑板上的「吸水膨脹」,倏地舉手:「老師你膨脹的脹貌似寫錯了。」 「啊?」他顯得有點尷尬,趕緊想改正。「哦沒有,不好意思是我看錯了。沒寫錯哈。」 我大大咧咧地沖他一笑。

我一直很喜歡欺負他。他姓謝,我就給他起了個海綿寶寶里的「蟹老闆」。一時興起去辦公室問他問題,桌子空著,我大筆一揮留下一張紙條:「蟹老闆,XXX到此一游,明日再來光顧。」

我想一定是看在我文科成績還不錯的份上,才一直對我「忍讓」有加。高二談戀愛被老G捉住,打電話向他告狀。他理直氣壯:「不會,我們班XXX不會。」 老G無可奈何:「我都親眼見到他們倆在一起。」事後我被盤問裝糊塗,蟹老闆嘆口氣:「我可相信你一回啊。」

不幸的是我辜負他的信任好多回。除了文科成績好一些以外,我幾乎沒什麼讓人看好的優點:當幹部當得亂七八糟,生病請假的時候比上學的天數還要多。他也不說什麼,看見我還是標誌性地咧嘴一笑。

我身體弱,總是生病,誰也不知道為什麼。就像小火煮湯一樣,我高中三年差不多有一多半的時間都在發低燒。老媽租了房子來Y地陪我。晚上沒有公交了。蟹老闆咧著嘴想了一會兒:「我的電瓶車可以送你。」 於是那天晚上大家都可以看見Y城郊區一個小個子男人穿著球鞋開著一輛舊電瓶車載著一個幾乎比他都要高的姑娘在夜幕里飛馳。那畫面莫名喜感。

蟹老闆還送過其他當時班裡發燒的女同學,也送過試圖請假回家吃粽子的同學:那同學也是我。

蟹老闆和蟹老闆媳婦兒都住在學校里。蟹老闆媳婦兒也是一個矮個子女人。戴眼鏡又愛笑。一間普普通通的小宿舍。一回邀留校的都去包餃子,蟹老闆拿出自己珍藏的一隻扒雞。最後大多數的餃子都破了皮,眾人笑笑鬧鬧一頓也就這麼吃下去了。教學樓旁邊小花園裡的毛豆熟了,蟹老闆從家裡拿來鍋,加了鹽,晚自習兩個高壯的男生拿著兩口破鍋一組一組地兜過來,分毛豆。

我一直到畢業都沒意識到那可能會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我從沒和蟹老闆談過什麼高深的話題。幾乎都是他簡單說說我,我充耳不聞。心情好了和他開個玩笑。全班大概也都挺喜歡他,但都不怕他。

臨近畢業,學校要交一寸照片和畢業論文。我發著燒躲在家裡沒去學校,把所有的作業往蟹老闆的郵箱一發了事。過了一會兒蟹老闆回郵件:「應該自己交給各科老師。」 我簡單一回:「幫個忙唄,我發著燒呢。」 然後手機一扔就睡過去了。他大概又會回一些類似「這是學校規定,必須親自交」的無關緊要的話。

等我醒過來,迷迷糊糊地看QQ,「那好吧。怎麼又生病了。真讓人心疼。多吃點,太瘦了。」

我把那個對話框留著,後來一直沒刪。

老G曾經是個空降兵。老G是個好玩的人。老G是個有個奇怪髮型的人。

作為學校的領導,他穿個黒呢風衣。大冬天縮著脖子看著我們百十來號人做操,臉上沒表情。 那明亮的大臉像老舍筆下的宗月大師。做完了操剛要解散,他拿過話筒來:「看看你們這些個男孩子的頭髮和衣著,簡直小鎮青年......要多出去走走,不然你們這些人就會覺得Y城就是全世界。」

這是老G第一次讓我覺得印象十分深刻的「講話」。回去學給老媽聽,她對「小鎮青年」這個詞笑得前俯後仰。

老G確實是個犀利的人。翻看他的微博,「SB」, 「絕逼」 一類快狠準的詞語並不少見。

高二春遊。前一天晚上開個會。老G拿過話筒:「我參軍的時候在第82師。那時候規定,只要82天無一人傷亡,全師就放一天假。五年了,你們猜這麼著。」

「這樣的假只放過一次。」

我嚴肅地看著台上的老G。老G繼續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要講這個故事,就是很想講。」

老G是在我們高二升高三的時候調去其他地方的。高二最後一次模考,計算著自己的錯誤率我心情灰到極點。下午洗完頭吹著頭髮,蟹老打電話來:「G老師找你。」 我濕著頭髮狼狽地跑過去,老G坐在辦公室:「吃飯了么?」我搖頭。「那就去一起吃個晚飯吧。」

飯桌上,看著細嚼慢咽的我,老G把自己的那一份狼吞虎咽吃完,細聲細氣又極其溫柔地說:「關鍵時刻人總要有那麼一口氣。現在暫時我不管你鬧不鬧抑鬱,抑鬱前先把今天的題做完。」

我誠惶誠恐地看著老G,一口黑椒牛柳拌飯卡在嗓子里,默默地咽了下去。老G卻不以為意,指著自己空空的盤子:「那時候在軍營里長官說 『swallow first, taste later"。所以我吃飯特別快。」

開車回學校的路上,老G開著音響,跟著唱《藍蓮花》。

時隔一年多,我再看微博,看見老趙和老劉和老毛開著車去SY看老G。四個人飯桌上親親熱熱照一張相,老G微博附說明一條:「我和我的得意門生,我是最年輕最帥的那個。他們的世界好大,他們的起點好高,未來是他們的。那些不在場的人,我們一直聊你們在場的事。忽然覺得我最大的驕傲已經過去了。 」

看到這條微博時我在法蘭克福機場等著回國。默然。

這姑娘也姓謝。比蟹老闆年紀小,所以我們叫她小謝。我叫她利透謝。

利透謝再過一個月要做媽了。大約會是一個天蠍座的寶寶。我問過性別,忘了。

利透謝長得白白凈凈,討喜的小兔子樣兒。英文名字叫Carol,我老是習慣性讀成carrot.

利透謝是Y城本地人。偶爾很傲嬌,舉起爪子說:「踢死你!」 ,把「昨天」寫成「咋天」。對於我和番薯的種種惡作劇,她總是嘲笑我們幼稚。她總讓我莫名想起《紅樓夢》不知道哪個姑娘笑說:「壞蹄子,小心我撕你的嘴!」

高二的聖誕夜。迂腐的蟹老闆不肯放我們出去玩,三十來號人在教室里炸開了鍋。那天利透謝看自習,無奈地看著班裡的一鍋粥,小心翼翼從桌子里拿出一個盒子:一盒德芙巧克力。

「大家就先吃點巧克力吧。。。」

總算,一人一塊巧克力,讓那年的聖誕夜不至於太寒酸。

我極愛Y城的xxx炸雞腿。同桌李小兔和我都是死忠粉。纏著利透謝帶我們去。統考考完的周末,下著冷雨教室里一片狼藉。李小兔進來朝我招手,一個紙袋子:利透謝帶來的。我和李小兔各佔一座默不作聲地一邊啃雞腿一邊瑟瑟發抖。吃完一手油,不捨得洗手。

我大概已經有兩年沒再吃到過那雞腿了。

我們有過好多好多的英語老師。

W老師總是在剛入學時監督我們背課文。我不得不把整本新三背了個爛熟。Pumas are large, cat-like animals which are found in America. 後來被L同學拍進微電影,變成了班上的進門密碼。我記得那個無厘頭的電影,笑翻了全班人。

R老師不曾對我們溫柔過。昏昏欲睡的下午總是那麼嚴厲的一句,「跟上思路了吧?」 底下人怪聲怪氣地偷偷學:「跟上思路了吧?」 我拿著鉛筆在紙上劃拉,不敢睡覺。中午去問問題,R老師趴在桌子上睡覺,聽見有人睡眼惺忪地抬起頭,額頭上好玩地留下三條印子。

現如今確實沒什麼人再和我強調SAT語法了。現在的英語教授會直接圈出來,然後把我的A變成B,把B變成C。

沒有暑假的那個暑假,L老師一個夏天都在放蠟筆小新給我們提神。每個人都在發瘋地做閱讀,然後拍成長隊等著講。

幾乎每一個老師都啞著喉嚨給我們講過課,講到我眼皮打架。

那些我幾乎沒聽過的英語課啊。唉。

上午和番薯打電話。他是唯一一個能把D老師的那句「八個碳原子」學得惟妙惟肖的人。

H老師說他每天都要走路去看運河。考物理SATII的時候我胃疼。捂著胃看向窗外:HK陽光燦爛,雲淡風輕。肯定是我的幻覺,我好像看到波濤涌動的運河水。

我物理課上偷偷看北島和海子,他沒有沒收我的書,他說我將來要成為一個大詩人。我噗嗤一笑:「老師你別諷刺我了。」 他的臉生動地一跳,還微微結巴:「不——可能。我從不諷刺人。」

還有蟹老闆,蟹老闆。蟹老闆在一個深秋的早上用助動車把發著燒的我送到車站,硬買了個燒餅給我,說發燒不能不吃東西。

所以當這學期森林學的教授開始滔滔不絕光反應暗反應的時候,我格外懷念四年前站在講台前手微微發抖的小個子,在黑板上笨拙地畫了一個醜醜的質壁分離。

他是個極可愛的人,我知道。

韓寒書里的老師大多都沒什麼好形象。我並不否認,故事來源於生活。

而我骨子裡終究對老師是保有尊敬的。

是他們很多個人的寬容撫平了我一個人的稜角;是他們很多個人的嘮叨給我養成了好的習慣;是他們很多個人的知識破除了我的蒙昧。

有一些笑容、有一些手勢、有一些神態,到現在都記得。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高中沒好好讀語文課,這句話倒是還記得。

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對極。

就這樣吧。」

只是教師節獨在異鄉隨手塗抹的一些記憶。對於高中我想要說的是,很多我以為只有陳詞濫調的小學生作文里才會出現的那些好老師形象,都出現在了我的真實生活里。如果不是他們嚴格卻不失溫情的教學,如果不是他們對待每個學生的公平和懇切,我或許已經變成一個過於敏感的憤青,或者一個只知批判不知反省的噴子。最重要的是,除了教學,你能感到他們是愛你的。儘管有的愛,遲鈍的我在一年兩年後才逐漸想起。

最後說說美國的教育。其實美國教育的很多缺陷,很多在美國上學的人都已經很透徹的分析過了。我在私立文理學院上學,也沒有例外地感受到美國學生基礎知識的平均水平遠在中國學生之下。雖然初中給了我很多痛苦的回憶,但從大一的微積分101到現在GRE數學,記得最清楚的,我不得不承認,是那位初中數學老師教我的數學知識。

和我同齡的中國學生,大多都應該懂得待人接物要雙手,對待老師要尊敬。但顯然,我的美國同學們大多數不太懂得這些規矩。

我不評價哪種教育系統出來的學生更好。因為這些普遍計算速度極慢、有時分不清瑞士和瑞典、上課翹著腳、嚼著口香糖、癱坐在椅子上任由白髮蒼蒼的老教授在狹窄的座椅空隙間穿行給學生髮試卷的美國學生,也懂得要給人留門、主動為我撿起滾遠的橡皮。也有人在課上聲情並茂邏輯嚴謹地分析剛讀的小說;一口氣把彌爾頓的《失樂園》背個好幾百行。

但如果想尋找那種師生之間貼心貼肺同處一個戰壕的感覺,我從高中畢業之後就再也沒找到過了。我現在的教授個個都好,業務純熟操守良好,和學生談話非常耐心。但總有那麼一丟丟的距離感。

噗。居然啰嗦了這麼多。

我本身是有很多缺點的。生性多愁善感,意志不夠堅定。我不責怪中國式教育給我帶來過的痛苦,因為其中一部分中國式的溫情拯救了我;因為我也真真實實看到了他的好處。

我同樣欣賞美國/西方的教育。他給了我一個機會發揮我的長處,規避我的短處;他讓我在青春年少的時候有了一個和教授坐在大樹下讀黑塞的機會;他給我製造一段距離,能讓我回頭辯證地看看自己走過的路。

就醬。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上面這張圖是從多個維度去看學習這件事情的布魯姆分類(Bloom"s Taxomony)。下面來舉例每一個維度對應的因子。

橫向的維度

記憶:抗戰勝利是哪年幾月幾號?

理解:為什麼不能用水來澆滅危險化學品?

運用:用一組透鏡如何製作一個望遠鏡?

分析:為什麼橋樑要修成拱形?

評價: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對於後世的影響是什麼?

創造:如何製作一個更輕便的自行車?

縱向的維度

事實:KCN是氰化鉀,劇毒

概念:動量是什麼?

程序:如何給化學公式配平?

元認知:如何管理自己的學習時間

所謂「中國式」的教學,擅長的是左邊,上邊的這些。而這些正是「應試教育」比較擅長的。

所謂「國外式」的教學,擅長的是右邊,下邊的這些。而這些正是「素質教育」比較擅長的。

可是考試呢?考試一般容易測量的是左邊的,上邊的這部分。

可是工作呢?生活呢?往往是右邊的,下邊的這部分決定你最終這輩子是否有成就,是否幸福。

於是大家就得出結論了,「外國教育」在考試上輸給「中式教育」,但其實真正是完勝了。

要是這麼簡單,幹嘛費力拍這個片呢?

--- 乾貨的分割線 ---

我們這麼去想一個場景,你是一個具有非凡創造力的化學家,你有各種研究方法和思路,但是你連元素周期表都不記得,你也不記得任何化學物質的特性,想創造發明?呵呵。

其實英國美國最近非常頭疼的事情,是眾多學生眼高手低。基本常識都不懂得,怎麼研發?怎麼創新?然而這方面中國還是很厲害的。

中國的問題,似乎是倒過來的,基本常識懂得滾瓜爛熟的,也會解決各種見過的題型,但是遇到沒有見過的問題,就不會了。所以山寨能力強,創新能力就相比較國外弱不少。

回過頭來,教育的社會價值,在於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而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是知識,技能,綜合素質兼備的人。有點像八卦的感覺,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中國和外國都需要一個全新的贏家出現,能夠做到既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嚴格要求,能做到因材施教,又不能花太多的教學資源,能夠做到知識記牢了,又同時能夠有解決未知困難的能力。

「中式教育」和「外國教育」沒有做到這些,所以實驗的真正結果是,他們都輸了。

真正的贏家叫做:翻轉課堂


首先從這幾個中國教師的水平就能夠看得出,這不是「中式教育」的典型水平

所以其實泛化的比較意義並不大

實際上更多的情況是

基本上同意 @小屋住不下的說法

但這裡提一個基本的邏輯

就是,很多人認為這是工業化教育導向的預期技術需求的選擇

但實際上甚至有些情況是

這不是選擇,沒有選擇,只能這麼做

而不是我們可以選擇別的但是別的代價太高所以只能選擇這麼做

更廣大的基層學校沒有條件去做別的選擇

這就對教師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才說,這幾個教師的水平,真的不是中式教育的典型水平

所以一切改革的「可能性」的問題,不管這種改革,大家對於它的立場的如何,也要等「有可能性」了,再談。

知行合一,皇城根下天天見大世面的孩子,和窮山窪窪里玩土尿炕的孩子,首先在對知識的直觀認知上就不一樣,素質教育不是「不要搞搞了會誤了孩子」,而是「根本不可能搞得出來」

小時候覺得很多同學用漢字標英語發音的學習方式很奇怪,當然再後來高中碰到了個好老師,很多長單詞的教法讓我覺得作為趣味理解的話有其合理性(比如contribute 叫「乾脆不要它」),但是回想初中那些漢字音標,大部分仍然並不趣味而且實際上更難記憶,小時候因為我算是當時在村裡見識的比較多的孩子(經常在東北農村和天津礦區之間轉學)現在經歷得多了才發現有些事情你沒個環境感知,你實際上是找不到更合適的方法的,只能用甚至並不科學的笨辦法去讓自己勉強接受,那麼作為教育者,也只能放低技巧,從最適應孩子們的笨辦法開始一步一步來

現在想來,為什麼天津礦區的老師那麼年輕卻覺得那麼淵博那麼有意思既能講明白知識點又能開拓眼界,而農村的老師雖然經驗豐富她講話我覺得更有權威性更對幼小的我有影響力,但卻那麼無聊那麼沒有創造性,因為他們面對的孩子,本身就是不同的


推薦閱讀:

TopGear UK 的 3.5 億觀眾在國外電視節目中屬於什麼級別?
如何評價英劇《夜班經理》?
如何評價Top Gear S23E01?
有哪些關於中國的英語紀錄片推薦?類似於BBC的《美麗中國》。
如何看待BBC從美國槍擊案轉進到了昆明事件?

TAG:學習 | 英國廣播公司BBC | 英國 | 教育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