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當前中國金融投資的亂象?


有商業的地方就有先和後,正與偏,成與敗。君不見各行業先者為達,後來者極盡全力,鮮能居上;儘力時正道偏門,如華山派氣宗劍宗之爭,何來定論;成者為王敗者寇,寇敗而亂象出,捲款跑路,拐騙坑蒙。而金融本身就是商業社會最直接最赤裸裸的領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有什麼亂象,只是江湖之內可網箱橫陳,卻也是暗流涌動

金融亂象就是人的原罪


一句話,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在後全球化時代來臨之時走到拐點的反映。

全球化在發達國家內部造成貧富分化、社會分裂。發達國家開始展現它們強大的糾錯能力了:美國選民為什麼會選擇特朗普?特朗普不是個笑話,其經濟戰略是美國現時條件下的必然的、正確的(對美國來說)選擇。

反觀我們,對後全球化的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趨勢懵懵懂懂(也許有人非常明白,只是利益使然),還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對外開放上。買美國轉基因大豆-&>換取襯衫出口-&>出口換匯買美國國債、波音飛機的中美國合作鏈條在美國製造業逐漸回歸和AI主導的智能製造逐步佔據產業高點的情形下已經開始斷裂。

一切以出口為導向,開放開放再開放,自貿區遍地開花。把發展的希望寄托在國際市場,為此不惜一切代價:把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市場拱手讓出,以換取初級工業品的出口;大多外向企業的競爭力靠稅收優惠支持,內向型經濟不堪重負。廣大內地靠向外向型經濟提供廉價勞動力和資源度日,留下的只有人口老齡化、污染,沒有積累,更看不到未來。

對外出口增長停滯甚至下滑之下,一線城市和東部先發地區積累的巨量資本必然要尋找新的突破口。而應該為之提供用武之地的廣大內地卻因積貧積弱而無能為力,不僅如此,內地還要承擔起無法再在一線城市討生活的返鄉人口的生計,發展就更難了。

由此可見,我們現在的戰略方向完全搞反了。我們的手上有的是好牌,中國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而且是最勤勞最進取的人民。改變一味地追求出口的發展戰略,立足於國內,解決產業發展和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改革分配製度,提振內需,依靠自身使經濟逐步進入一個良性循環。這不會是一個容易的和短期就能解決的問題。正因為如此,這個問題才更急迫、更嚴峻,可以說是生死攸關。


中國的金融目前還在起步階段,因為中國的財富現在基本集中在60-70後,而這兩代人因為教育水平和信息差異,對金融行業不怎麼理解。

給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機會,高收益,高回報永遠是不變的噱頭,人們前仆後繼,血本無歸,仍然樂此不疲,但我相信這種局面是暫時的,任何一個時代的來臨都需要血的教訓和經驗,中國金融行業現在有能力的人越來越多,真正的金融人素質,品行越來越高,還有國家的政策也讓金融行業越來越正規,別有用心的人越來越少,我相信再過5-10年,金融行業應該是另外一番景象。


總結起來就幾點

1.對投資市場缺乏認識

2.對投機市場缺乏敬畏

3.對投資收益缺乏認知

4.對投資風險缺乏教育


泛濫成災,必有法律規範


亂世出英雄


謝邀!中國別人用心的人太多,導至很多人都不敢碰投資行業,個人覺得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中國的金融市場還在前進學習,整理改正,這是一條探索的道路,中國目前還在蹣跚學步!期待中國的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


20.諮詢要付費,付費來諮詢,呵呵


投資本就有賭博性質


理論的東西沒啥好多扯淡的,一句話就是:國內的商業環境日益惡化導致的正常盈利無法滿足日漸增長的開支從而不得不走上龐氏道路。

我們假定一個人開始做生意是本著想好好做的心態的,但是做著做著發現根本不賺錢,不僅不賺錢而且各類開支還不少,根本就是虧本的,但想著是不是堅持一下以後會好一些呢?於是再堅持一段時間發現虧損更多並不能搞挽回頹勢,這個時候就想著我承諾客戶的東西如果稍微給少一些是不是能盈利多點呢?於是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後來么,滾雪球越來越多,自己收不了場了。

可以這麼說,只要不是數額上幾十億百億的那種有預謀的金融公司,其他的一般都是不得不走上這條路的,你以為你的選擇很多,其實你的選擇很小,這不怪你,因為高速增長的經濟的確到了該休息一下的時候,在目前這個節骨眼上,監管越來越嚴的大背景其實折射的是蛋糕已經無法做大,而分配權利的爭奪卻日漸白熱化,如果這一點看不到,那就是對嚴酷形勢還沒有做好充分準備。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當下的要務根本不是到處找項目,管好自己的錢袋是唯一的選擇,否則等著看你笑話的人很多很多。。。。。


學藝不精,從上到下、由內而外。


不僅僅金融投資亂,其他方面都亂,只不過金融投資牽涉到金錢利益,而且相比實業更容易操作,所以么,亂是正常的,沒有不亂的。


一切都會慢慢正規的,只要有國家的法律法規的支持和規範


金融教育不足。


因為中國人口太多,導致不理性投資者也太多。一部分中國人投資跟風現象太嚴重,表現為追漲,追高收益等等。這在股市,炒房,p2p,數字貨幣市場都有所體現,這些盲目跟風者往往只看到在漲,高收益,而不考慮漲/高收益的原因。

所以各種傳銷騙局,旁氏騙局總能在中國有群眾基礎。


我不懂呀,可能是畢竟祖國母親也沒幾歲,玩金融也沒幾年。


謝邀,

1,市場不成熟

別說中國的金融市場了,中國自己都是一個年輕的國家。我堅信任何健全的制度都是通過市場參與者充分的博弈後形成的,任何的套利行為最終會被市場抹平利差。金融亂象就是各類投機者發現了現行制度下,風險收益不成正比的套利機會(比如有的人做個投資公司玩龐氏,捲走幾個億,金融犯罪判的很輕,還可以騙別人當法人,明顯風險小收益大)。但目前的市場還沒有經歷完這個博弈的過程,引導市場完成這個過程是監管層的智慧,以主觀臆測來制定規則,只會滋生新的套利空間,引來新的投機者。

另外,一放就亂,一抓就死,這個詞是錯的,管理並不是除了抓就是放,一刀切只會帶來處置風險,脫離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2,即是裁判又是運動員

05年的股權分置,15年的國企改,貸款業務的行業保護,國企在銀行循環貸最後債轉股,民企只能去借高利貸。特許經營的觀念充斥在各行各業的管理中。在博弈的過程中始終存在著一個能制定規則的超級玩家,想改革就要損傷既得利益,想維護既得利益,就會蹦出很多違背市場規律莫名其妙的規則。最後博弈變成了超級玩家自己與自己博弈,這樣的環境會使市場成長的速度減慢。什麼時候不與民爭利,市場就會成長的快一些。

3,反智環境下,傻子太多。

因為把人弄傻對一些商家是有利可圖的,所以現在社會上充斥的巨量信息更傾向於製造傻子,製造出傻子,再從傻子兜里掏錢,這樣也有利於社會的穩定,達到了一個穩定的平衡。

但是製造傻子的系統太優秀了,傻子太多了,騙子不夠用了。

所以金融亂象頻出,因為土壤太好了。當然這也是市場經濟的一環。

以上是個人認為金融亂象頻發的原因。

期待金融環境越來越好!


謝邀怎麼說呢,看看大盤,看看漂亮50,看看妖股遊資撤退節奏和公告,再者,看看茅台酒香宣傳,是個瞎子都能看出嚴重上方調節痕迹,你再看看同花順個股的評論,也只能說是這屆股民不行了,活該被折騰


國統區和解放區待遇完全不同


推薦閱讀:

黃金投資的前景與發展趨勢是?
黃金現貨投資怎麼入門?
想配置一些黃金資產,請問有哪些主要渠道,有哪些利弊?
我感覺交易遇到瓶頸了,有點迷茫,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希望過來人指點一下?
今年黃金會漲嗎?

TAG:股票 | 股票市場 | 外匯 | 黃金投資 | 外匯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