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為什麼會反反覆複發生滅佛運動?

最好能和東南亞的佛教國家對比說明下

關於佛教的戒律會導致減少人口的問題,也有「優婆塞」,「優婆夷」這樣的解決方案了,但是還是不能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因為佛教傳播過程中問題很多,大概原因如下:

1,寺院田產擴張厲害,且免賦稅,很多百姓是奔著這一點出家的,周武帝毀寺四萬後還俗者300多萬,相當於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顯然是對國家有利的。同時各朝經常修建寺廟的開支超過朝廷的忍受範圍後朝廷自然不會讓他們好過。

2,寺院經常成為藏污納垢之處,魏太武帝滅佛即是沙門與叛軍有染導致的,寺院也常會有些類似於魯智深,朱元璋般的人物,同時因為佛門的理念,常為不願承擔賦稅的人和畏罪逃犯所趁。看過《蜀山劍俠傳》的人相比對還珠樓主描寫的清末寺院情況印象深刻,其中有一條經驗是在寺院之類的地方千萬不要亂跑,以防撞破僧人的好事被滅口。當然這也不是佛教專屬,道教也不幹凈,唐代的女道士是幹嘛的大家都懂。

3,三教之爭也是重要原因,道教很好的迎合了帝王求長生的願望,同時儒學入世道教出世,兩者矛盾倒不深,但突然殺進來一個佛教,宣揚來世,對百姓誘惑力極大,故和儒道兩家敵對程度相當深,因此當皇帝是道教信徒的時候佛教自然不好過,比如南北朝的寇謙之,陸修靜,陶弘景等人的政治影響力遠大於佛教,唐代的茅山道,宋代的三山符籙,明代的正一道,都是國教,作為敵對的佛家自然經常不好過。

4,當然事情遠不像表面那麼簡單,還要涉及到國家政權的問題,像南北朝到隋唐一段時間,政權交替頻繁,佛道兩家涉入很深,五斗米道,茅山道,樓觀道,李家道,天師道都在背後參與政權的搶奪,佛教對政治涉及不深,但因逢亂世,發展平民信徒極其迅速,所以經常可以看到道教操縱政權滅佛,少見佛教操縱政權滅道,因為兩家的信徒實在不在一個層面上。

5,直到宋明儒家調和使得三教合流後,這種對立緩和,寺院兼并田產行為收斂,政權交割不似南北朝隋唐那麼頻繁,使得佛教發展信徒速度放緩後,宗教衝突才漸漸平息。

6,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不算什麼,蒙古征服西域後,強迫西域諸國放棄佛教徹底改信伊斯蘭教的手段才值得研究。相比之下,東南亞佛教好受多了,現在泰國,緬甸,印尼,馬來西亞還算佛法昌盛,看看中亞,嘖嘖。


寺廟擁有土地,又不納稅,結果老百姓都去當和尚了,地還怎麼種? 國家還怎麼生存?

所以狠一點的皇帝就滅佛了,其實是滅寺廟的田產和特權。

東南亞的不太清楚,不好說。


看看范縝,神滅論統治者扶持佛教對勞動人民進行壓迫,農民失去土地,范縝為了天下百姓,揭露統治者和佛教殘酷壓迫和人民苦難,佛教的人什麼都不幹,廣占土地,對國家經濟和生產造成嚴重危害,每個人都信佛,大家都不搞生產和經濟每天造佛念經整個國家都完了,寺院經濟對國家災難性毀滅打擊,滅佛運動推動中國進步和發展為以後宋代科技帶來進步


我們可以從受眾來談談,什麼樣的人需要佛教。

第一類,大奸大惡,走投無路之人。

佛教講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入佛教,無論之前有什麼罪過,都可以成佛。你說佛教是普度眾生還是藏污納垢。那些被抓的貪官污吏,江洋大盜,不會去想著改過自新,接受法律制裁,而是念著阿彌陀佛,求佛祖原諒。

第二類,窮困潦倒,無以為繼之人。

這也是剛開始佛教主要的信徒來源,佛教是修來生的,只要你今生誠心禮佛,把所有的時間金錢都獻給大和尚,去忍耐貧窮苦厄,下輩子就能享福了。這樣一來人人不思進取,消極以待,活著成了苦海,死去成了極樂,佛就是要你把命把心都榨乾,你就可以去了~~

第三類,高官厚祿,尸位素餐之人。

總有些人,高官厚祿,大富大貴,但精神得不到寄託,沒有安全感。佛會告訴他,你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佛慈悲,誠心禮佛你也就不用覺得受之有愧了。佛還會說,人有來世,想下輩子還想富貴,來拜我吧,下輩子我佛讓你有百倍千倍的富貴。


傅奕的說法 基本都概況了

佛在西域,言妖路遠,漢譯胡書,恣其假託。故使不忠不孝,削髮而揖君親;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賦。演其妖書,述其邪法,偽啟三塗,謬張六道,恐嚇愚夫,詐欺庸品。凡百黎庶,通識者稀,不察根源,信其矯詐。乃追即往之罪,虛規將來之褊。布施一錢,希萬倍之報;持齋一日,冀百日之糧。遂使愚迷,妄求功德,不憚科禁,輕犯憲章。其有造作惡逆,身墜刑網,方乃獄中禮佛,口誦佛經,晝夜忘疲,規免其罪。且生死壽夭,由於自然;刑德威福,關之人主。乃謂貧富貴賤,功業所招,而愚僧矯詐,皆雲由佛。竊人主之權,擅造化之力,其為害政,良可悲矣! ……今之僧尼,請令匹配,即成十萬餘戶,產育男女,十年長養,一紀教訓,自然益國,可以足兵。四海免蠶食之殃,百姓知威福所在,則妖惑之風自革,淳樸之化還興


樓上很多方家已經回答得很詳盡了,我想補充一點:金融需要。

秦半兩之後,中國貨幣基本上以銅幣為主,直至明朝貨幣白銀化,銅幣的使用才逐漸式微。

而廟宇的佛像多由銅鑄,經濟不振時,貨幣需求尚不旺盛,又或者還有充足的銅礦,倒也相安無事;一旦經濟對貨幣的需求遠遠超過了市場上的鑄幣,而政府手中的儲備資源不夠,滅佛取銅就成了金融意義上reasonable的動作。


按道教的說法就是那個時候的和尚都有違天道,大量和尚都屯田免賦,還不事生產,不繁衍子嗣,是逆天而為,所以天道就把這種行為當做天地間的毒瘤處理,借當時統治者之手,行天道而已


不是滅佛, 是滅那些欺騙善男信女財色的禿驢,看看現在那些和尚,看看釋永信, 你想滅了他嗎?想不想?


民弱神多,民智不開的時候最好忽悠。每個人都應該靠勞動活著,而不該靠宣揚來世,靠開白條,靠所謂不虔誠就會有報應之類的恫嚇。滅與不滅,在可容忍的範圍內,有個清凈去處尚可接受。


在東南亞滅佛的活都讓穆斯林幹了.


主要就是威脅到王朝的統治了 佛寺大量佔有土地造成土地兼并嚴重 寺院不耕而食不上交賦稅 大量的年輕人為了躲避賦稅和兵役紛紛出家 造成國家的賦稅和兵員不足


世間無一事,不被無常吞。佛教也是世間法,也會經歷一個盛衰的過程。


推薦閱讀:

在這裡學佛學的,不想成佛了,不想解脫了,要想成魔,怎麼辦?
網上有人說到了或者快到了末法時代,是真的嗎?法滅盡經和十夢經兩部預言經是大乘還是小乘?
所謂的「佛門中有求必應 」是真的嗎?
學佛到底是為了什麼?
學佛過程中發現自己脾氣特別大怎麼辦?

TAG:歷史 | 佛教 | 佛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