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羋月傳》惡意營造輿論環境事件?

豆瓣上很多人發帖控訴《羋》團隊偽造網路點擊量、刪除百度貼吧負面貼、封殺微博言論、僱傭水軍豆瓣刷分等刻意營造輿論氛圍的惡劣行為,對此,大家有何想法?

豆瓣原帖鏈接:輪到豆瓣淪陷!升到6.1分,明顯的水軍刷分,證據確鑿?

這水軍雇的明目張胆,我也是醉了


前面記錄豆瓣豆油與羋月傳水軍勇敢作戰的記錄以及對於羋月傳犀利的點評,因為這樣更有代入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關注到這件事,當然後面評價這起事件來切題。

首先水軍舉報匯總——一個自發舉報水軍的去處

時刻關注羋月傳導演給記者採訪說的誅心言論並且仔細分析不得不承認,鄭導的誅心伎倆,道行實在高深

詮釋了羋月傳如何禍害豆瓣其他無辜電視劇如大秦帝國武媚娘琅琊榜等等的記錄鄭家軍的邏輯:你們說XX比我強,我就去踩XX

一夜之間,我發現我寫的羋月傳評論多了40個沒用。。。其他影評也被惡意刷沒用。。

(實驗2.0!)關於別的影評會不會還被惡意刷40幾個沒用這都是執著的豆油個人記錄

羋月傳水軍開始反過來集體舉報(吐槽羋月傳)用戶,真是噁心到了水軍舉報豆油

作為曾經的孫儷粉,然而,在百度我的大小號都被封禁了,也算脫粉了一個粉絲的心聲

剛學攝影的孩子都不會犯的低級錯誤技術分析羋月傳的不足之處

鄭家店開始黑豆瓣評論了!豆瓣黑羋月傳的都是為了「錢」!大家快來關注吧!這篇報道是有預謀的,私以為鄭家店一直在視奸豆瓣,因為報道里很多都是針對這幾天豆友們提出的質疑加以曲解,用「高明」的文字手段洗白並抹黑豆友。百度刪帖太嚴重,被逼到豆瓣來影評這個劇。。。然後有人說要發討論區

樂視羋月傳上午瘋漲6億多,人類已經阻止不了樂視的數據了。 ̄▽ ̄"看來13億的我們遲早要「被看」羋月傳

這部劇很好的詮釋了一個大寫的「官逼民反」…一切盡在不言中

下面是我對於整件事的點評:

世間竟有如此無恥的人!!!!!!!!!!

水軍還在豆瓣囂張,而且完全停不下來!!!!!!!!!!!!!!!

————————————————————————————————————

人生總是莫名奇妙的參與了水軍大作戰

第一次是在電影票房吧全程經歷了捉妖記票房造假這件事如何被發現,如何被他人嘲笑這事出了票吧誰知道,到最後所有人知道了,我能做的就是默默的把黑料搬到知乎上去

第二次是為琅琊榜這個沒有宣傳力度的片子在知乎上面很認真又不斷的答各種相關題,還僥倖因為某個答案給琅琊榜帶來了熱度,被記者採訪稱作琅琊榜三大自來水水軍之一,終於琅琊榜火了,我也就安心不答題看看其他人的才華對於琅琊榜的各種精妙解讀

這一次就是在豆瓣上參與圍觀羋月傳水軍一事,能做的不多,但是一定會站出來為被黑的豆瓣豆油說一句

以上就是個人經歷,個人想法~

————————————————————————————————

 對羋月傳的同情,就是對其他努力工作堅持操守的導演和製作團隊的侮辱,那些做著良心劇堅持著原則但是收視率卻不佳的才更值得同情吧?如果我們同情羋月傳,那麼我們如何面對那些真正做好片子的人?羋月傳公關團隊踩別人抹黑別人,自己搞爛也要拖別人下水的精神我也被躺槍了,我因為發了那個長評並且幾次揭露羋月傳刷分,然後我06年的豆瓣默默無聞的號啊,在豆瓣的所有評論都在一到兩天內被踩了17-19個沒用,因為被踩的過多而被清除出長評區,那一刻我真的知道這個公關團隊是黑社會的無賴手段,你敢告發我造假?好啊,我僱人弄死你。這個劇的公關團隊真的毫無底線可言,就差給差評的觀眾寄刀片了。我也是最開始給這部劇打了3星,後來衣服實在太爛了就換成兩星,最後實在無恥片方的種種手段才打了一星。

來源:豆瓣 生活筆記


這個話題在豆瓣的一篇長評有寫過,這裡搬過來一下,這個話題能說很多角度,僅僅拋磚引玉的淺顯的說,整個輿論環境的操縱有很多原因,其中有多個原因,一大原因是因為投資商組成的利益同盟,第二是因為缺少制衡的非獨立性,其三,資本的博弈缺少文明的規則,其四,上市公司的短視過於強調短期利益(ps:我就是豆瓣那篇長評原作者所有不涉及抄襲和版權問題)

我的看法比較悲觀,互聯網正在悄然改變著影視產業的營運模式和商業模式,在大資本湧入下的互聯網+影視作品,這種模式下的短期高額利潤會使得,羋月傳這種模式的劇短期恐怕會越來越多。從這兩年A股市場頻繁的影視公司被收購案來看,這個顛覆性的新時代,我們有幸目睹,才剛剛起步。這個行業不僅僅將在現今極缺乏優良投資品的環境下,迎來投資泡沫,而且將發生深刻變革。那麼這種模式下,和羋月傳的營造輿論環境事件有什麼關係嗎?做一下簡要的分析

其一,資本運作下的投資商利益聯盟。一部分是劇組引入騰訊樂視等深耕網路勢力的投資方與利益相關者,並且擁有大量資金用來進行營銷。我們知道白花花的銀子營銷費,媒體大部分給些車馬費這些軟文都是可以寫的,不僅僅是微博上的營銷號,其實很多傳統媒體也都是拿錢寫文都是業內的潛規則了,另一部分則是非貨幣性質的利益交換,孫儷和鄭曉龍在圈子裡被人捧得地位,還有唱片頭曲的陳思思,去百度google下,分分鐘後台硬度爆表,還有樂視和騰訊的投資,騰訊起碼是BAT之一吧,樂視也有大後台,敢寫他們不好的文,分分鐘不做你的訪問封殺你,得罪人的事情敢做嗎?

那麼他們是如何做的?從貼吧、微博、傳統媒體、門戶網站和微信,凡是有接入口的,都在短時間內大量推送羋月傳如何好的文章和評論,同時讓各種營銷號進行轟炸,凡事有不良影評,都拿好評衝掉,估計是營銷團隊覺得豆瓣和知乎影響力小、傳播力小且是比較封閉的社區,所以沒有投入多少營銷費,這部劇的營銷費支出,我看恐怕不菲。

如何引入各方具有比較優勢的投資者,捆綁各方勢力讓形成一個維護利益的聯盟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了。你看這部片子品質差,但是這片子捆綁了很多有大背景的勢力的利益,這些利益攸關方就結合成了一個半穩定的聯盟,騰訊和樂視恐怕都會利用他們的網路優勢來做各種營銷公關的,或者背後都是利益交換,然後從投資人到演員到電視和網路分銷商一條產業鏈分塊錢,每個環節都賺得盆滿缽盈,這種模式真的見怪不怪了,我平時見到苗頭都是不看這種炒作成這樣的片子,就因為甄嬛傳被騙進來了,被導演情懷變現成鈔票了。

在這種利益聯盟下,最後我們看到的是主流媒體對羋月傳一片讚譽,鶯歌燕舞,而觀眾表示情緒穩定。

那麼騰訊和樂視就是錯的嗎?不是的,我並不這樣認為,作為上市公司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正常,他們只是在既定市場環境下趨利而已,他們能制定這樣的營銷策略也是在對市場進行充分的調研取得了相當多的數據和經驗之後進行的利益最大化決策,那麼問題就變成了,這個市場是怎樣的?這個市場的規則是怎樣的?在我看來更是因為市場環境缺乏力量制衡和文明的博弈規則。

其二,缺乏競爭、獨立性和缺少制衡。首先,在獨立性上看,國內的媒體無論傳統媒體還是互聯網看看就好,從來都是節操為負值,中立性喪失,而網路媒體輿論方面,更是在BAT壟斷下缺乏制衡與獨立性,國內真的不存在獨立媒體這種東西,娛樂圈裡,有錢就各種砸去營造口碑。

另外,競爭與制衡上看,這個片子所處的檔期沒有其他的好片上映,也是缺乏其他勢力的制衡,所以就看到一邊倒都是歌頌這片子好,要是這個檔期有其他大背景大勢力的投資方和演員導演的片子,那可就熱鬧了,因著利益的衝突他們也會互相制衡,在媒體上出高價互揭短處。歸根是缺乏競爭同時也缺乏制衡,缺乏因激烈競爭而形成自然的淘汰,因為缺乏操縱輿論的激烈競價,導致營銷成本歸於低廉,繼而導致營銷範圍覆蓋極廣。

用淺顯的話舉個假設例子說就是,比如假設現在羋月傳有預算支出100萬營銷費用來請水軍,由於在這段時間內缺乏影視片競爭,只有羋月傳一家對公關公司出價為每條評論5毛(全為虛構,僅打比方),那麼如果這一百萬全用來請水軍可以請200萬個評論,那麼如果這段時間有競爭呢?比如xxx又出了一部小明傳,也要打廣告請水軍,而且不僅要吹自己家好還要踩羋月傳,於是水軍公司自然就會想到要調高價格(ps:當然也會有其他水軍公司為了競爭會降低價格,但是當需求短時間訴飆升供給存在剛性不能馬上提升的時候,短期大概率還是會價格上升,長期則不一定)那麼現在水軍評論每條8毛,則100萬營銷費只夠125萬條評論,自然要縮減操縱規模。那麼大家想想,如果再有個什麼小黃傳、小紅傳和小白傳呢?當然這是個極其簡陋的模型,但是想說明的問題是競爭問題。

更別提到在媒體輿論力上許多可操控的資源本身是稀缺、獨特和非貨幣性,比如影評人啊、記者啊、重要門戶網頁頭版、報紙頭版之類的,並不能短時間內提高供給,使此媒體更是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有更好的議價權,抬升操縱成本。

從這個角度講,歸根到底,資本不是進入的太多,而是進入的還不夠多,市場還並不成熟,如此低質的電視劇卻又如此高的回報還可以這麼容易的壟斷輿論,那麼其他的投資商就要問,為什麼我不可以也搞一個這樣的電視劇?那麼,順利成章的恐怕下一步就是擁進眼饞利潤的競爭者來攤薄利潤,並且來給予媒體更高的軟文和營銷報價,而抬升操縱輿論的成本,互揭其短,衝擊利益聯盟穩定性,提高操縱輿論的風險,繼而使得羋月傳這種全盤多角度控制輿論的行為因高成本高風險而在現實中再難付諸實踐。但是,壟斷的BAT和既有出品方會讓這件事順利發生嗎?

其三,資本的博弈缺乏文明的規則,市場不會是完全有效的需要監管與規則制定。資本並不是壞的也不是好的,沒有資本沒有成熟的工業,撐不起來權力的遊戲,資本是中性的同時隨著收益和風險的權衡而動,但博弈要遵循規則,而這個規則應是有利於行業長期發展規則。那麼誰是規則的制定者?大家都是趨利的,這沒什麼問題,但誰又讓投資商因風險而感到忌憚?這個問題恐怕是寫幾萬字都說不清的,說清楚這篇帖子恐怕就木有了,被查水表。BAT投資影視之後我們的電影和電視劇市場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大家可以聯想下阿里影視編劇事件,我個人並不反對阿里的改革的嘗試,但是也要正視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良好管束與制約,否則就會席捲八荒,寸草不生。

其四,上市公司的過於強調短期利益。如此在忽略影視劇質量的基礎上進行過度營銷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為了壓低成本因此提高短期的資本回報率,換句話說,就是為了短期圈一票。很可能是因為花兒影視以前還是獨立有限公司時候,不講究什麼財報不財報的,現在被樂視收購,樂視經理人為急著讓明年公布的財報好看,也不會講什麼長期利益和什麼口碑,自然是怎麼賺錢怎麼資本回報率高怎麼來。當然這也是一種推測,不過代理問題一向是上市公司的固有風險,這個再說就真的扯遠了。就比如,琅琊榜和偽裝者的出品人侯鴻亮當時脫離山東影業,創建正午陽光的主要原因,就是山影要上市,而他擔心上市公司過於強調短期利益喪失對電視劇品質的控制權。但是上市公司並不會絕對導致劇集品質的糟糕,這裡還有很多其他變數的影響,但確實是一方面的影響因素。

羋月傳就像是皇帝的新衣,明明是部爛劇,但是媒體圈都在昧著良心說這片子這好那好,先騙你說這不是屎,然後等你吃了之後各種病毒營銷讓你自己懷疑自己告訴你你吃的不是屎,最後你發現你吃的是屎要告訴別人的時候,他上來堵你的嘴不讓你說話,赤裸裸的操縱輿論與強姦審美。也就是我們這些與他們利益無關的觀眾,敢在這裡里寫這種得罪人的東西。

ps:

最後的最後,說句很」迂腐「的話,做歷史電視劇不能所有的目的都是賺錢吧?不求多有節操,但起碼是不是還要有稍微點節操啊?總要給我們的子孫後代留點東西吧?拍這種製作如此之差的」偽正劇「片子出來,禍害的不僅僅是別人孩子,也是自己的孩子啊,有點歷史責任感吧。前輩們給我們留下了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和漢武大帝等片子,那麼,我們能給孩子們留下什麼?你要讓我們以後的孩子看什麼?

為什麼要去了解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歷史?很多人認為這給我們帶不來一點實際的好處,一毛錢也賺不到,但我不這麼認為,因為通過歷史,我們知道我們是如何而來。這是一個嚴肅深刻的哲學話題,只有知道我們從何而來,才知道去往何處。只有我們現在尊重歷史,我們的後輩才會尊重我們,因為,那時候我們終有一天也會成為歷史。


「卿本佳人,××××」這個當初無比欣賞的團隊,今天卻讓人見識到了影視圈最下劣的商業手段。

觀眾要求不高,良心而已,從今年幾部劇的反響來看,大家觀劇越來越理智,沉默的金子也會發光,但想靠糊弄賺錢又要口碑,觀眾怕是不買賬。更何況現在片方開了惡意公關之先河,向豆瓣下手,動搖了該平台在大家心中權威公正的形象,真以為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么。

登高作孽必跌重,望早日回頭是岸。


無恥,下作,不要臉。

這是對自己的作品多不自信多心虛才會急著去封鎖所有負面評論?

本來只覺得劇不好看,現在發現鄭曉龍團隊這麼噁心,low爆了!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無死角沒節操!

友善度不要了。


沒看過 但從微博的圖片來看 服裝造型不如甄嬛傳嚴謹 看起來很廉價

在琅琊榜官博下有羋月傳粉絲去評論區撕逼說自己是歷史正劇 琅琊榜這個架空劇比不上 說實話我很方啊 屈原和商鞅都搞錯了的劇你告訴我是歷史劇 額……當大家指出歷史錯誤來 你又告訴我 這只是電視劇 娛樂而已 我就更方了

話說我老媽看了甄嬛傳之後就一直以為乾隆不是他媽親生的,我強調了N多遍,電視劇是假的,假的!奈何老媽總之一本正經的跟我說,電視劇怎麼能騙人,我-_-||連我媽都已經被搞迷糊了,又如何指望沒上過學,心智不全的小孩子來分辨什麼是歷史 什麼事娛樂呢?


長相平平,吃相難看。


沒好作品也就罷了,只要有好的態度,沒有好的態度也就罷了,只有有個好的人品,鄭導這回是人品也沒了。是在忙著自己給自己掘墳墓嗎?

觀眾是會變的,學會適應觀眾的期望和眼光,才能走的長遠,現在的導演果真是有一兩部成名作就被慣壞了。

動用水軍這種事,太low了,還讓人抓了現形。晚節不保吧!偽君子永遠比真小人更可恨!

不要當觀眾都傻,也許我們不知道哪個藝術價值更高,但我們能知道哪個是狗血。

我還想給那些還沒被打臉的導演和製作人提個醒,這種打臉的故事,有那麼一個就夠用了,別重蹈覆轍,尤其是在心中覺得還不錯的那幾位,你們好自珍重,別同流合污


還把天涯對比帖的作者封禁了。

片方無恥刷下限


這件事情真是我一個十多年為娛樂圈操碎心的追星狗見過的最下作的手段之一了!以前覺得票房造假不要臉,現在想想哪有這個團隊下作啊!

說到底,票房造假也不過是耍非常手段抬高自己,花自己的錢給自己臉上貼金,再噁心也不過如此。就像花錢雇水軍給自己刷分,我都覺得能忍,你自己在那裡自己開心我再噁心最多不看你嘛。但是給別的劇刷差評真的下作到沒眼看了,你把人家拉低了0.1,0.2,就代表你自己高了嗎?就算把人家拉到6分以下,你也還是一坨屎!人家分數再虛高也是桌可口的飯菜,不是豪華盛宴最起碼是家常美食,就連武媚娘也最起碼能用美貌帶給觀眾點視覺愉悅感。

原本我對甄嬛的宮斗沒興趣,但也看了雖然沒看完,專業的東西也不懂,只知道我就是看部電視劇而已,覺得真的是一部很不錯的電視,當羋月傳打出歷史大劇,一代太后成長曆程這樣的宣傳的時候我是很有興趣的,甄嬛原班人馬根本沒擔心過製作粗糙這個問題。就連播出後我發現跟預想相差很遠的時候我也只是默默關掉了網頁而已,但我沒想到接下來這一連串的事情讓我不禁聯想到之前的編劇之爭,蔣不惜違約也要撇清關係,其實已經看到了這個團隊無恥的嘴臉不想與之為伍吧。

某些羋月傳粉絲還說是別的劇的水軍噁心給差評,也是太高看自己,這些劇都播完多久了,就算有水軍,那個片子的水軍能存這麼久,這些水軍也是太敬業了吧,要去哪裡領工資加雞腿麻煩指條明路!


現在已經5.5了,只能說,輿論要靠引,如大聖歸來琅琊榜,而不能暴力的擼袖子自己下場

PS,原來琅琊榜的營銷是黎瑞剛做的,難怪

------------------12月16日更新-----------------

羋大姐在豆瓣的評分已經5.3了…………

5.3是什麼概念呢,武媚娘傳奇的評分是5.4呀親!因為作者看了幾集表示受傷之後就沒繼續追,因此現在對劇情產生了無比的好奇。畢竟5.8時有一萬個評價,現在有一萬五,那麼這新增的五千個評價是得有多低……

平均每個人給了兩顆星……

心疼鄭曉龍10秒鐘!畢竟作為明星孫儷更紅了黃軒混了個臉熟都不會被罵……

------------------12月19日更新-----------------

多了兩千評論,然後5.1了……

話說鄭曉龍的團隊有精力給琅琊榜這種播完兩個月的劇刷一星9萬人評價的基數也給刷下0.1來,有精力給大秦帝國刷一星,怎麼就不專註一下自己了,他們一定恨死豆瓣這種一個賬號只能打一次分的機制了。

-------------------12月22日更新------------------

5.0了,別問我為什麼這麼閑,是真的好奇最後能到多少。


大寫的不要臉!

從片方角度,我也最多能理解刪帖啊禁言啊給羋月傳刷五星啊,雖然手段不甚光明,但正所謂斷人錢財等於謀財害命,為了利益,啥事都能幹出來……我唯一理解不了的是雇水軍給琅琊榜和大秦帝國刷一星,這得多氣急敗壞多心虛多low才能花錢干損人不利己的事啊!人家評分低了關你的劇啥事啊?更何況人家早播完了。。。

琅琊榜播完兩個月後評分從9.3掉到9.2,心疼琅琊榜劇組10秒……


在豆瓣看到的,只能說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Low爆了


看了兩集棄了,不算太爛不過和前期宣傳差太多了。重點是!居然惡意刷琅琊榜,簡直毀三觀,逼得我特地去評個一星


只想說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當初我一個評論說羋月傳的服裝配色快亮瞎我眼了,幾天之內下面好多條開撕,撕起來還不帶理,想讓我相信是我的審美觀出了問題都做不到。


更好奇某三生電影出來的時候情況會不會更搞笑


推薦閱讀:

對於還沒有上映的電影,豆瓣網友是怎麼能夠打分並發短評的?
如何評價豆瓣 2012 年 12 月 17 日的改版?
豆瓣現在(2017年2月)發展的瓶頸是什麼?
《二十二》創造票房奇蹟,你想對當年大製作的《1942》《唐山大地震》等說聲抱歉么?
豆瓣新推出的「事情」功能是怎麼樣的,何時公測?

TAG:電視劇 | 水軍 | 豆瓣 | 娛樂八卦 | 羋月傳電視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