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音樂欣賞能力或者說口味是如何提升或變化的?

舉個例子

就拿王菲浮躁和寓言這兩張專輯來說

幾年前也聽過

心想這唱的都是什麼啊亂七八糟的。

近兩年突然就喜歡聽了,欲罷不能。

但推薦給朋友他們還是接受不能

這種情況是怎樣造成的?


跟你認識這個世界的能力和口味是一樣的。


作為一個音樂愛好者,我也說下自己的整個愛樂歷程供lz參考

第一次感到音樂的美是小學六年級,那時我媽給我外公買了一個索尼的卡帶隨身聽,我一看到就非常喜歡,外公就給我了,第一次聽當地的音樂廣播頻道,聽到了莫文蔚,張信哲,黎明,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英文歌覺得非常好聽,後來自己又買了灌籃高手原聲的卡帶,也是非常的著迷,至今我都覺得《直到世界盡頭》是我最喜歡的歌之一。

上了初中,我死纏爛打,父母終於給我買了一台索尼的CD的隨身聽,從此開始了我一去不復返的買碟道路,當時我還沒有正版盜版的概念,我還記得在我家旁邊的音像店裡買了我生平的第一張cd后街男孩的精選集,是張8塊錢的盜版。從此以後我的零花錢大部分都用來買碟,當時我聽的東西集中在港台流行和歐美流行,港台的像什麼莫文蔚,周杰倫,蕭亞軒,王菲。歐美的像:后街,西城,M2M,辣妹,98度,席琳迪翁,還有好多我現在名字都想不起來了,我差不多買了上百張的那種劣質盜版碟,現在全都堆在我家床底。

上了高中,我開始知道了引進版,以為這就是正版,於是開始大量買引進版的CD,聽的東西也更加集中在歐美樂壇,更多的開始聽搖滾了,像什麼U2,coldpaly, greenday, oasis, eagle, 小紅莓以及其他一些歌手的,中文的聽了朴樹,和許巍覺得都還不錯。當時聽音樂對我來說就是唯一的精神食糧,一天都不能斷,但是我到了一個瓶頸期,也許也是高考壓力比較大的原因,聽什麼都覺得不對勁,找不到那種享受的感覺。於是我開始各種嘗試新的音樂類型,當時買了好多曇花一現的歌手和樂隊的碟,還聽了好多輕音樂,班得瑞什麼的,但都沒有感覺。

當時真的覺得很苦惱,後來有一天逛音像店的時候,突然發現好像古典音樂還沒試過啊,於是就買了國內引進的那種古典碟,我還記得我買的第一張是肖邦的4首敘事曲。但是聽了之後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這樣的音樂想要表達什麼,但也許正是這份陌生感激起了我好奇心,我開始買古典的碟來聽,反正聽不懂就當背景音樂放著唄,但說實話,我真的一點都沒有領悟其中的魅力,尤其是貝多芬命運的開頭:噹噹當 當......毫無優美可言啊。

直到有一天,我心煩意亂,插上耳機傳來的又是那個噹噹當 當........我隨即跳到下一首,貝多芬第五的二樂章是個比較抒情的行板,我以前從沒有聽過,那音樂一開頭就深深的抓住我的心,舒緩而有力地發展著,到了第一個輝煌的高潮,我的眼淚不聽使喚的就掉下來了,心中的激情好似萬馬奔騰,抑制不住地想要湧現出來,那音樂彷彿有魔力一般,讓我感到一種從未體驗過真摯和力量,我完全能夠通過這音樂感受到貝多芬心中的柔情和英雄的抱負,我的眼淚鼻涕就不停的流,但又不是因為悲傷,從此刻起我才真正體會到音樂的魔力。現在想想,那於我而言真是神奇的時刻。

總之,從此以後,我帶著青少年特有的狂熱,開始大量的聽古典音樂,雖然有很多曲子,我還是不怎麼開竅,但我對於它的興趣已經完全被激發出來了,我越聽越發現有很多東西是需要去學習才能理解的,作曲家生平,作品創作背景,整個西方音樂史,包括樂理知識,樂器知識,而所有這一切又是交織在一起的。後來知道了外文書店有賣真正的進口原版CD,於是所有的零花錢又投入到裡面,當時還不知道網購,外文書店的CD真貴啊,正價版的DG大黃標 132元一張,這讓古典音樂在我心目中又正好滿足了青少年的那點虛榮心,我真的是有錢就去買,高端洋氣上檔次嘛。不過原版CD充滿藝術感的封面,精美的印刷,確實也讓人不想再去買廉價的引進版CD了。

上大學後,隨著聽的曲目的積累,開始慢慢關注同一首曲子不同演奏家的區別,都說20世紀是演奏家的世紀,確實這一百年是古典音樂黃金的一百年,誕生了一大批極富藝術修養和音樂天才的指揮家,和演奏家,他們很多人光是其傳奇的一生,就讓很多樂迷著迷不已,我也在不斷深入過程中又一次大開眼見,當時我的一大愛好就是在youtube上看各種大師的視頻。

再後來,隨著互聯網共享體系的興起,我也開始大量下載無損音樂來聽,不過我漸漸發現,隨著自己的資源的原來越豐富,聽音樂反而沒有以前的那種幸福感了,很多資源很了開頭就沒有耐心再聽了,然後又去找新的資源。於是我又開始買CD來聽,而現在我只買封面具有藝術感,演出水平卓越,或者珍貴的現場錄音來聽。聽音樂的範圍也逐步擴展,除了經典的古典,浪漫主義作品,巴赫前巴洛克的古樂是我比較著迷的部分,法國的呂利,拉莫,夏龐埃蒂,義大利的蒙特威爾第,德國的泰勒曼,英國的普賽爾,這些真正的巴洛克音樂(巴赫的風格其實是和主流巴洛克風格背道而馳的)讓我再次體會到古典音樂從廣義上說是個非常大的範疇,一切嚴肅的,歷經時間檢驗的音樂創作都可以被叫做古典音樂。這絕對是一個寶庫,各種風格,各種尺度,你都能找到自己的最愛。

即便是現在,我也會聽一些流行,和搖滾,陳奕迅的高音比較暗,但他的樂感很好,所以他的歌相對來說更能打動人,在流行樂是算是很優秀的作品,但即便是這些優秀的作品其涉及的題材,感情的深度和豐富程度,音樂上的高度都是非常有限的,與古典音樂作品不是一個數量級的。更別說大批現在流行的「什麼出賣我的愛」這種降低人類整體音樂文化水平的東西還在大行其道。

總之,各種風格的音樂都有其魅力所在。如果你就是無聊圖個樂子,那隨便聽聽就好,如果你在聽音樂方面有所企圖,那千萬別錯過古典音樂!


經歷


對音樂真正的熱愛程度。(順帶一提,是否會熱愛音樂,就是緣分了!)


說說我的所謂音樂路吧。。。(答案在上面了,接下來的東西只是心血來潮,廢話很多,可以跳過)

最開始的印象不太深了,應該是邁克爾傑克遜去世的時候,新聞看到了,於是抱著好奇的心態去搜了些聽,而這之前聽的,全是那些現在看來不堪入耳的國語...聽過他的之後,發現哇好厲害啊比原來的歌好聽好多好多!於是聽了一段時間,就開始覺得:外國的歌一定比國內的好聽很多!於是當時也沒想什麼,就開始在QQ音樂的客戶端上的歐美歌曲排行榜從1往後面一首一首聽,發現了好多喜歡的歌手樂隊(基本就是現在大家都喜歡的在活動的歌手樂隊),也是真心感覺到了所謂差異...而裡面,引起我興趣最大的就是Eminem,當時聽的第一首聽的歌依然有印象:My Name Is,就覺得唱得很逗,推薦給同學聽,於是那位同學把這個人簡單介紹了一下,就正式認識了他。於是再深入了解,多聽了一些歌,也在繼續聽其他的,中間的時間應該有三年。。之後就動用了貼吧,基本就把這個人弄透了...也是再了解了Billboard及等等姿勢,這時候算是一個合格大眾樂迷了。深入接觸Eminem之後,我覺得我愛上了Hiphop,於是又找了些主流的嘻哈音樂來聽。但是在貼吧最重要的,是有許多許多大神,如果沒有他們,我現在最多也就還是個腦殘粉。總之就是他們這樣慢慢的熏陶,我去找了許多書,許多網站,聽了許多歌,許多專輯,所謂的品位也就的確慢慢提高了。。。而這的確是熱愛所驅使的。現在也在開始慢慢向其它音樂領域拓展一算下來也有四五年了,很感謝音樂,的確幫助了我許多。


欣賞音樂跟你對音樂的閱歷有關,除了先天的偏好和感悟能力,對音樂的鑒定能力也會因為你後天聽過多少而產生影響,聽多了自然就會在作品中比較,當然還要補習一些音樂的通用知識,起碼你要知道什麼才是流行音樂正確的美學價值,就像你常常吃快餐,頂多只能區別快餐間的味道,但是你也得多吃些西餐中菜,才能鑒賞更多音樂。


同意@陳開學 的答案。

想當初我也是從小學喜歡周杰倫,然後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流行音樂,高中居然開始聽日本的視覺系(鋼煉ED誤導……

現在只聽古典了,偶爾會聽電影原聲和一些很老的動漫和歐美金曲。


跟逼格是一樣的。


積少成多,愛聽多聽,眼界開闊。

但千萬別為了聽而聽。

慢慢的,你就知道自己的風格啦~

或者說,你的欣賞水平就提高了。

(當然,這跟個人欣賞的天賦有關)

不過提高了也只能自己心兒里美,要找到跟你一樣有品的,太難啦。


我覺得跟自己的現狀和心情有點關係,有些年我因為一個女孩子很失落,以前沒感覺的歌曲後來就聽了很有感觸。(比較片面的回答)。我不怎麼聽流行音樂,也不理解為什麼有人喜歡鳳凰傳奇。


心境使然。

音樂欣賞能力與個人思想,客觀環境,經歷際遇等有關。

你看小朋友喜歡喜羊羊,過段時間喜歡少男少女類青春曲風,慢慢少年喜歡勵志曲目,情歌,搖滾。。。

當閱歷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欣賞能力會有相應的提高。這個也是如同選秀比賽裡面,歌手和評委的區別。

這是個成長成熟過程吧。


初中很喜歡錢錢 艾薇兒 青春不羈 嗓音清亮高亢 充滿了活力

高中喜歡鴨蛋 喜歡布蘭妮 初嘗愛情 羞澀含蓄但又勇敢執著

大學喜歡打雷 繁華世界紙醉金迷 頌唱深沉的愛

然後慢慢接觸音樂劇 藍調 爵士 內涵豐富 節奏令人沉迷

不是說哪個更高級

而是你的人生就是這樣

經歷昂揚 回歸沉穩


首先,音樂欣賞。

音樂欣賞,或者音樂素養是有高低的。毋庸置疑,絕對和成長環境有影響,父母從小給你聽的是什麼歌,周圍人聽的是什麼歌絕對會影響到你。

但是能影響多少就是你的自身問題了。

關鍵還是要有人告訴你,什麼是好音樂,問身邊音樂修養較高的人也好,百度知乎也好。其次就是多聽。聽的多了,你也能一下分辨出是貝多芬還是巴赫。如果有機會去聽一場古典樂演奏會是再棒不過的。

關於口味,並沒有高低可言。

只要有一定的音樂素養,你可以大方的說這位歌手或演奏家的技藝很棒,但是我不喜歡他。每個人都可能有各種口味,比如我喜歡爵士,古典,流行,搖滾。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衝突。早晨起來當古典,夜裡寂寞聽搖滾。願up主找到喜歡的口味,有不錯的音樂素養。


音樂口味主要跟當時的心情和經歷有關。

說說自己的一點小經歷吧

初中:開始還沒有自己偏好的音樂類型,那會兒在縣城念書,10幾個毛孩子租住在老師的一間房子內,生活算是挺艱苦的,不過歡樂也是極多。晚上大家會一起聽磁帶錄音機,主要是羅大佑、老狼校園類,四天王、阿杜流行類。那會兒答主成績不錯,主要是特別乖!班裡 基友的媽媽(當時我們學校的副校長)讓我搬到她家去住。受基友影響開始接觸搖滾類,主要零點、Beyond啊、輪迴啊、黑豹等等,開始確定而來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另外也迷杰倫

高中:迷杰倫,迷五月天(沒錯,當流行聽),迷各種搖滾類。

大學:迷各種搖滾類。

研究生:竟然開始喜歡《紅顏舊》這類歌曲,還掉了幾滴眼淚!!你媽我是老了嗎?搖滾類主要是punk及抒情類的居多。

大學之前是愣頭青,現在的我開始變熟啦!!


隨著成長經歷的變化,真的- -


聽音樂也是尋找共鳴的方式,小時候覺得自己像小兔兒乖乖,長大嚮往自由探戈的輕快


每個人的性格與深度決定了音樂風格的不同!唱歌的人亦是如此!如何提高就看你的內在在你的成長中有無提升;還有一方面可能就是年齡的增長!人的身體每天都在發生變化,這對歌手尤為重要!


音樂可以讓人放鬆,使人進入0一個世界,解除憂傷,放鬆心情使生活更加動感,有(樂趣)當人們進入這個音樂的世界 發現自己就是自己,有的看到自己的過去 ,看到無法用語言表達情感,這就是音樂 ,心境不同不同,感受不同。


心境不同,對每首歌曲的感覺不同。

同樣,成長的一些感悟會讓你對一些歌曲有著特彆強烈的共鳴。

因為,每一首歌,曲調是表達情感的手段,歌曲中所包含的情感,能讓你共鳴,感動你才是歌曲的最大魅力。


我覺著這個跟一個人的心境和內心成長有關,當你對這個世界和自身有更高一層的認識,當對自己有更進一步的追求時,你的心境和偏好都會發生變化,這就是所謂的品味 吧。同時,音樂欣賞也反映了一個人的內部心理狀態


推薦閱讀:

古風圈是否拯救了華語樂壇?
陳奕迅寫出類似《浮誇》這樣直戳人心的歌時是怎樣的心態?
如何評價《帶你去旅行》?

TAG:音樂 | 王菲 | 流行音樂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