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 是一家怎樣的公司?軟銀為什麼以 33 億美元收購?

新聞背景:http://cn.wsj.com/gb/20170215/biz093511.asp

日本科技巨頭軟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oftBank Group, 9984.TO)同意以33億美元收購資產管理公司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 LLC (FIG),這一意外之舉是軟銀為躋身全球最大投資公司行列所做努力的一部分。

不過,收購Fortress符合孫正義長期以來一直懷有的躋身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行列的雄心;孫正義希冀專註於科技領域,但同時也擁有一個廣泛的平台來籌集資金,引領不同行業的企業。孫正義在一份聲明中稱,這樁收購交易將和他創建的一隻龐大投資基金一起,共同促進瞄準長期發展的轉型計劃。

Fortress 主要投資的是不動產?如何和軟銀目前的投資業務協同?


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幫軟銀高效地融資

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 是個美國的資產管理公司,紐交所上市,代碼FIG。對於任何一個做投資的公司,除了能投資,還有一個重要的能力是「能融資」,收購這種具有打包產品、融資的資產管理公司,都是有好處的。可能有人問了,軟銀自己不能募集嗎?孫正義刷個臉不就行了,還要靠個資管公司?關鍵是這樣的,如果資金量需求很大,而且持續有募資需求,這麼做當然有好處。

比如軟銀,下一個大型項目是要去募集一個1000億美元的vision fund。1000億美金是個什麼概念?根據KPMG數據,去年全球風險投資總額為1274億美元,這麼說知道這個1000億有多大了吧。那麼軟銀應該怎麼去募集那麼多錢呢?首先,軟銀自己出個250億美金,剩下的,孫正義「刷臉」要錢,現在已經拿了蘋果、高通和甲骨文創始Larry Ellison的錢了。但是還不夠的怎麼辦?還有如果軟銀以後還要成立各種各樣的基金,要是有一個更高效的方式募資方式何樂不為呢?所以,FIG就是這樣一個選擇:

-擅長打包、發售、管理資管產品。如果軟銀自己募,肯定是找幾個蘋果這樣的「大戶」,每個一出手就是上億美元級別的,但是畢竟「大戶」數量少,要向更多人去募集資金,還是需要一些渠道、專業知識還有精力的,與其自己去弄,不如收購一個公司幫自己弄。 FIG就有這個能力,可能人家募不到「大戶」的錢,但人家可以動用更大數量的機構的錢啊。同時,

-可以融「美國人」的錢:FIG是個美國公司,軟銀在美國的影響力遠不比在亞洲,要是有人幫著在美國融資,當然是好事。而且美國的稅費、法律法規要求還是和日本很不一樣的,募資可不是銷售員天天上門推銷產品就搞定了,很多活要乾的,而且這個1000億美元的基金,法律結構絕對不是一個基金,而是很複雜的多個法律結構,具體不多說了,反正資管公司其實活挺多的,很多時候都不在干「投資」的事,而且其他一些法律、應對監管上的事。

-便宜:估值低

這類投資並不少見。大家可以參考下紅杉和諾亞,紅杉為什麼投資諾亞?除了看好這個業務本身,同樣也是因為有募資上的便利性。諾亞的「歌斐資產」,就是一個資產管理公司,而且也是私募為主,向高凈值人群(富人)和一些家族辦公室等募集資金,沈南鵬自己就說了「紅杉和歌斐資產存在巨大的協同效用」。懂了吧,紅杉這麼牛逼的機構,也不會嫌融到的錢多的。而且相比軟銀,紅杉可能每一期資金都是分開向不同機構募的,而軟銀,主要都還是內部資金多,所以軟銀其實在運作上還更加依賴孫正義個人、或者軟銀自身的錢,這種情況下買個資管公司,很合理。

再看看轉型做金融的盛大,陳天橋有錢,盛大自己也有錢,但人家同樣入股了一家老牌的資產管理公司美盛(LEGG MASON), 當然美盛主要是公募基金,和FIG不太一樣。資管公司其實還分類的,對軟銀和紅杉這種做風投(VC) 的來說,肯定是做私募基金和FOF的資管公司更加匹配。


這個問題我看到還沒有人答,來試著回答一下,拋磚引玉。回答之前,我先解釋我不是專業做基金的,信息來源於各大西方主流媒體。

簡單說一下事件先:軟銀計劃花33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私募基金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 收購完成後,後者將作為獨立子公司運營。

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 (以下簡稱FIG) 是紐約市的一家私募基金公司,在紐交所上市,也是美國第一家上市的私募基金。公司創立於98年,兩個創始人在成立FIG之前,一個在高盛工作,另一個在BlackRock (其實我一直想知道這家公司是否可以翻成黑石,Blackstone會不會搞混,雖然感覺它比Blackstone大很多)。

FIG現在的規模是管理700億美金的資產。涉獵行業挺多的,有房地產、運輸、媒體等等,之前似乎也做了比特幣但不是很成功,也投資過拍了鳥人的電影公司。公司應該還算成功,IPO70億美金,而市值一度翻倍。跟軟銀不同的是,FIG在科技領域的投資並不突出。

那麼軟銀為什麼投資這家公司呢?原因應該包含以下:

- 先說個小契機:FIG是國際投資公司里為數不多關注日本資產的,路透社報道稱該公司在08年雷曼倒閉時,接手了雷曼在日本的資產。

- 再來一個契機:軟銀一個印度裔的骨幹員工叫Misra在加入軟銀之前,曾經於2014年在FIG短暫工作過,認識兩個創始人。

- 說完了前面的兩個契機。真正的原因是,軟銀要做大事:軟銀聲稱要設立一個名為Vision Fund的1000億美金的科技投資基金,打算震撼私募圈,而將執掌這基金的就是上述的Misra 。軟銀老總Son先生聲稱,軟銀要開啟2.0時代,進行大膽而自律的投資,以世界一流的執行團隊求得長期回報。FIG屬於軟銀想尋求的一流團隊,而上述契機正巧拉近二者距離。所以軟銀一咬牙,買了FIG. FIG的專業人員,將幫軟銀打理Vision Fund.

FIG為什麼肯賣呢?應該和公司狀況也有關係。公司在金融危機後,一直沒有恢復元氣,而其股價相對於剛上市時已經跌破2/3. 而且,加入軟銀後,也有助於幫助FIG打開國際市場,有更廣闊的發展。


兩周前離職得前sb員工表示不知道任何信息。大家自己猜+


Source:CapitalIQ


Richard Marin said it"s a top company in FOF business.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軟銀集團因為特朗普要在美國投資500億美元?
在日本軟銀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孫正義 2 年看了 4000 本書,平均一天看 5 本」這事兒可能么?
軟銀為什麼要以全現金方式收購英國晶元設計公司 ARM?此種方式有哪些利弊?
如何評價軟銀的機器人 Pepper,以及阿里巴巴入股一事?

TAG:軟銀集團 | 企業併購 | 資產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