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 是一種怎樣的融資方式?

update:七部委聯合公告出台 ICO迎來最強監管

ICO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看到一篇文章即時通訊軟體 Kik 自建數字貨幣 Kin,這也許是新的比特幣

Livingston 透露,在「首次代幣出售」(Initial Coin Offerings,簡稱 ICO)中, 有大約 10% 的貨幣將會以公開發售的形式出售給投資者。ICO 是區塊鏈公司的一種典型融資方式,即創造一種數字貨幣再將它出售給投資者,相當於區塊鏈界的「IPO」(首次公開募股)。

所以可以隨便創造一種新的數字貨幣呢?為什麼不使用人民幣、美元這些貨幣呢?

相關問題: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矽谷初創公司通過在線拍賣代幣的方式進行融資? - 知乎


認識ICO這個詞其實還沒多久。

前段時間見一個區塊鏈技術公司的中國區老總,他興奮地拿出一份BP,說是要創業。

拿過來一看,上面寫著《ICO線上交流社區項目》。

一瞬間以為他大概是寫錯了,應該是IPO吧。然而很快發現,是我孤陋寡聞了。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網上的翻譯有的叫首次公開發售數字代幣融資,有的就叫首次公開售幣。

概念火的太快,甚至還沒來得及有一個統一的中文名。

也可能只是因為沒有人care它究竟該叫什麼名字。

當年為了弄清楚什麼是比特幣和區塊鏈,計算機專業出身的筆者也費了好一番功夫。可這次,朋友剛解釋了幾句ICO,在金融圈待過的人都會恍然大悟——

這不過是融資方式的一個變種,而且在發行的道路上,沒有嚴酷的發審委,沒有任何的審計報告,所謂的項目說明書可能還不如一個尋找天使輪投資的BP來的靠譜。

所謂 ICO,就是投資者使用比特幣等現成的虛擬數字貨幣,去換取ICO項目發行的新代幣。因為新幣種擁有者少、價格波動大,在交易所的賣出價格很可能比發行價高得多。 而ICO項目發起方利用融來的傳統數字貨幣,在交易所換回人民幣等法定貨幣,再投入到指定的技術項目中。

資料來源:雲鋒金融整理

但和民間集資用年化收益率來吸引投資者的「小家子氣」不同,ICO搭配的是更刺激的一夜暴富的故事。

比特幣今年漲了250%,多嗎?不,還是太慢了——

以太坊背後的加密貨幣ETH在今年上半年翻了41倍,英國區塊鏈公司Stratis在2016年8月進行的ICO,不到一年時間從100萬美元市值上漲至10億美元,翻了100倍。

根據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對七百餘種虛擬貨幣的監控,今年上半年有超過一半的幣種漲了10倍以上。

2017年上半年七百餘種虛擬貨幣市值漲幅

資料來源: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

難怪ICO市場在幾個月里迅速走向癲狂。

被譽為中國「比特幣首富」的李笑來,用五天完成了名為EOS區塊鏈項目的ICO,成功募資1.85億美金。而他7月份最新主持的PressOne項目,連白皮書(類似IPO的招股說明書)都沒有,卻只用了4個小時,就吸引了1.4萬人參與,融資近5億人民幣。

至於像馬勒戈幣這種看起來像是愚人節笑話的項目,卻在現實中真實存在。不但得到了李笑來和薛蠻子等名人的站台,更成功通過ICO募集超過1500萬人民幣。

除了荒謬,還有別的詞能形容嗎?

備註:馬勒戈幣相關信息來自官網http://mlgb.co.in和薛蠻子微博,目前該官網信息已下線。

微博截圖如下:

比特幣這樣的數字貨幣,本是屬於程序員的浪漫,甚至是互聯網時代的烏托邦。

它性感——運用分散式記賬區塊鏈技術,重新定義了貨幣的內涵和外延,更大程度給貨幣的使用者賦權,代表了貨幣體系的未來。

神秘——迄今並未露面的創始人中本聰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團隊?目前擁有比特幣最多的是誰?進行交易的對手方究竟如何辨認?這些都被隱藏在1和0組成的代碼世界中,無從知曉。

稀缺——總量有限,不受人為控制,不會被濫發,機器的精準和剋制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然而就像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自己說的,「比特幣系統仍是一個萌芽,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只會毀了它」。

先進的技術,就如同古往今來無數次吹起的商品泡沫一樣,若被人性的貪婪和慾望所利用,最終只會是一地雞毛。

將虛擬貨幣和鬱金香泡沫相提並論的人有很多,最新的一個是《投資最重要的事》的作者,橡樹資本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

而他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這些貨幣並不真切存在。

其實竊以為,光是這個理由還不足夠。

貨幣本身就是依附於國家信用而產生的交換憑證,如果將互聯網技術看作是一種新型的信用體系,為何不能由它背書而產生新的貨幣種類呢?

比起存不存在,更關鍵的應該是貨幣的發行量——一種信用憑證究竟值不值錢,值多少錢,長期來看一定和它的供應量成反比

鬱金香泡沫的最終破裂,來自於土耳其源源不斷運來的鬱金香種子,而比特幣的喪鐘,恰恰是ICO敲響的

比特幣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2200萬規模的終極限定,但當以太幣、瑞波幣、萊波幣一個一個誕生,甚至現在已經有近千種的虛擬貨幣之後,稀缺性,又從何談起?

一個充斥著ICO的數字貨幣體系,就像是貨幣發行失控的委內瑞拉,最終的結果,只可能是一貶千里。

那為什麼今年以來數字貨幣的價值非但沒跌,反而迎來了主升段呢?

拿鬱金香泡沫作為對比,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第一層特徵:貧富差距導致的致富渴望

鬱金香泡沫產生於17世紀的荷蘭。那時,荷蘭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強國,有「海上馬車夫」的稱號。和那些霸佔了航海貿易權的富貴階層相比,中產乃至底層民眾缺乏獲取財富的途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貧富差距快速拉開。

而一顆到手就能翻幾倍的鬱金香球莖,如同七八十年代在長春走過一條街賣價能漲好幾次的君子蘭,恰如其分的滿足了他們的致富幻想。

現在的中國也處於類似的情境下。國富民強經濟增長,無法掩蓋貧富差距一步步拉大的事實。可除了坐擁股權和房產的富豪階層,其他人都對現實無能為力。

對財富的渴求,從未如此強烈。

所以就像財新報道的那樣,ICO項目的小型線下見面會,台上的外國CEO用英文講解,台下的觀眾大多是20-35歲的男性,且看上去並不需要同聲傳譯。

他們是新一代的精英階層,但還不夠精英。

ICO滿足了他們試圖用知識換取金錢的想法,而且,看起來速度會比努力工作來的要快很多。

第二層特徵:有著技術和知識偽裝的泡沫

即便是在泡沫巔峰期,也並不是什麼鬱金香都能賣出天價。那些昂貴的球莖,來自於園藝家精心培育的特殊品種——由於某些花葉病毒感染產生的異變,使其可以開出無比鮮艷的花。

所以鬱金香泡沫的核心圈也並非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的,必須擁有足夠的園藝知識和辨別技巧,才能找到真正值錢的球莖。

ICO也是一樣。

大爺大媽被排斥在這場狂歡之外,是因為他們根本摸不進門。知識層次相對高、原本應當對投資騙局更加警惕的年輕人成為主力,是因為他們是真的相信這些ICO項目宣稱的技術願景。

他們甚至認為,自己是因為擁有常人不具備的技術敏感度,才找到了這些可以助力自己實現財富自由的項目。

「為商用分散式應用設計的一款區塊鏈操作系統」 ——EOS項目白皮書,募資2億美元 「一個通用且能夠自我進化的加密數字賬本」 ——Tezos項目白皮書,募資2.3億美元 「一款用於與運行在以太坊網路上的去中心化應用進行交互的移動應用」 ——Status項目白皮書,募資2.7億美元

第三層特徵:推波助瀾的金融體系

鬱金香泡沫還有一個重要的「副產品」,就是期貨市場。荷蘭發達的商業系統為這場泡沫創造了一種更先進的槓桿工具——鬱金香的期貨合同。通過買賣這種合同,人們可以無需接觸到鬱金香本身就反覆交易,市場的流通速度驟然加快,也使泡沫快速走到了高潮。

ICO依賴的金融系統顯然更加先進和精密。

發達的線上交易體系,已經逐漸成熟的比特幣和以太坊貨幣支付系統,和更便捷的信息共享平台,甚至現在許多ICO項目還會通過私募方式的Pre-ICO進行前期融資。

現代金融體系的精華嫁接到這個泡沫上,讓其更加枝繁葉茂。

最後

無論ICO是真的涉嫌非法集資,還是技術專家眼中未來的發展趨勢,現在它已徹底失控是不爭的事實。

2017年3月-6月,國內ICO融資金額和參與人次

資料來源: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

這也是為什麼,在ICO項目的研討會上,儘管場內關於區塊鏈的技術討論熱火朝天,但出了會場,技術精英關心的主題也只有一個——

你,賺錢了嗎?

「我能計算出天體運行的軌跡,卻難以計算出人類的瘋狂。」 ——牛頓


先舉個通俗點的例子介紹下ICO是怎麼回事。

假設暴雪遊戲公司決定開發一個新的跨時代網遊,想超越當年的魔獸世界。然而因為坑實在太大,自有資金不夠支撐開發,暴雪決定啟動眾籌。對於參與這個眾籌活動的人,暴雪提供兩類好處:

  • 一類是典型的眾籌獎勵:參與Beta測試的資格啦,NPC命名權啦什麼的
  • 另一個比較有意思,對給這個眾籌打入的每一塊錢,暴雪都會送參與者一枚新遊戲里會流通的虛擬金幣。等到遊戲正式發行後,眾籌的參與者既可以到遊戲裡面直接花了這枚金幣,也可以賣了這枚金幣換回人民幣。而且,如果遊戲十分成功,金幣的流通價值會很高,很可能就不止一塊錢一枚了。在這種情況下,眾籌的參與者會得到豐厚的經濟回報

後面的這一類獎勵,就是ICO:用已有實際價值的貨幣(美元/比特幣/以太幣)參與項目的眾籌,換得項目新發的加密幣。籌款者的好處是得到了開展項目的資金,而參與者則希望項目成功,這樣手中的新發加密幣很可能會升值,從而套利。

對於成功的項目,套利的回報率可以很高。2014年以太坊項目ICO的時候,每個以太幣是按0.3美元兌換的,2015年6月項目完成發布時,以太幣價格迅速漲到19美元一個。幾乎600倍的回報率。

下面解答一些常見問題。

1. 這跟區塊鏈有什麼關係?

區塊鏈技術實現了一個第三方公證的機制,以保證你一旦參與眾籌交了錢,就一定能拿到對應的電子加密貨幣。這部分解決了ICO的信任問題,降低了ICO的參與門檻。

2. 和IPO有何異同?

基本上除了都可以用來投資套利外,沒什麼相同點。

  • 首先,IPO發的是股權,你買了股票就擁有這公司的一部分。ICO發的只是一種電子代幣。回到上面的例子,你持有暴雪遊戲里的金幣,既不代表你擁有這個遊戲所有權的一部分,更不代表你有暴雪公司的一部分。
  • 其次,IPO意味著政府的強力監督,哪國都一樣。而ICO就是眾籌,不承諾,不負責。

3. 為什麼不通過常見渠道募集資金?

低門檻,無監管

4. 有何風險?

風險很大。回到上面的例子,假設暴雪遊戲做爛掉了,沒人玩,你手裡這些金幣也就沒用了,一錢不值。

5. 那為什麼現在ICO這麼火?

兩個原因

  • 成功項目上的高回報
  • 顛覆性的募資方式:整個流程可以沒有任何一個第三方。運作起來的話,風險投資行業會被重塑。

6. 在法律上的地位?

目前是灰色地帶。在美國,SEC (證監會)的態度還比較曖昧。未來情況如何,並不明朗。但SEC會決定 ICO 這個領域究竟有多大市場。

差不多就是這樣。


謝邀。要理解它賣的東西本質是什麼,事實上需要了解什麼是貨幣。大家經常推薦神文《Money is Memory》,不過懶得看的話可以看這個答案了解下大概意思經濟學的(貨幣)基礎存在問題,為什麼沒有人提出疑問呢? - 知乎

大概意思是,這類基於區塊鏈這個記賬技術的「XX幣」本質上是一類交易記錄,代表我過去在市場中做了些交易才換取了這玩意。這玩意不是股權。股權既包括收益權(和追索權稍有區別),也包括決策權。在IPO里賣的東西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如果是合夥制,那麼股東是無限責任)。

然而記賬單位這玩意其實是同一產品其他用戶信用的集合。既不是收益權,也沒法影響該產品底下的公司的決策。所以儘管這玩意價格的波動很大,甚至很可能超過股票的波動,但是這隻代表它的風險-收益特徵和股權類似,兩者的法律實質有根本性的差別。

那麼這個東西的法律實質是啥呢?其實就是產品眾籌。跟知乎眾籌出書沒啥區別。至於某圈稱之為「區塊鏈界的IPO」,這屬於欺負人不懂金融。一個拿出來賣的物件不僅要看風險-收益特徵,一定也要看法律實質。

對了,多說一句:像國債之類的東西沒啥法律上的風險,不看法律實質可能不影響投資決策。但是它是有法律實質的,同時其他金融產品也有法律實質,它們在法律上的風險可不一定能忽視。


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的縮寫,一般理解為首次代幣公開預售。創業團隊有項目但缺乏資金,會在互聯網上發布白皮書(包括項目介紹和眾籌規則),然後在區塊鏈網路上發行項目代幣(代幣一般具有項目收益權或者產品使用權),投資者如果看好這個項目,就可以用比特幣或者以太坊來購買項目代幣。有點類似IPO,但ICO裡面的項目代幣一般沒有股權,而且募集來的是虛擬貨幣,而不是法幣。

之前ICO僅限於區塊鏈行業,但實際上ICO作為一種融資方式,理論上可以用於任何企業。只不過因為現在相應法律的欠缺,所以還未被大眾所接受。


ICO (Initial Coin Offering)(也叫crowdsale , Token sale)

是區塊鏈行業里, 在項目正式推出之前銷售代幣(Token),旨在為這個項目的開發籌集資金,也可以拿來測試大眾對產品的興趣。在許多情況下,在crowdsale買了token後會被拿到公開市場上購買和出售,會獲得獨立於應用程序自己的市場價值。這也是吸引早期adopter的一種方法,他們相信這個token的價值,有升值空間. 還有和Crowdfunding不一樣的是,crowdsale能夠讓那些投資者很快將持有的token在數字貨幣交易所中進行交易。而且token流動性極強的優勢也會導致項目估值產生更好的溢價。

區塊鏈行業中最有名的Crowdsale是2014年9月的以太坊,大概籌集了價值1800萬美元的比特幣。


1. 說說ICO的現狀

ICO,一個目前還很小眾的投資領域,但是已有不少人因此而一夜暴富,幾個月甚至幾天間財富暴漲數十倍;當然,如果玩過了火,也可能會一夜破產——而即將到來的監管「強颱風」將加快這一風險到來。

ICO跟我多次在微信公眾號小小財技(caiji555)寫過的數字貨幣、區塊鏈有關。我早在這個夏天大熱前,曾在個別群里提示過群友關注這一賺錢機會;但從未在公眾號里寫過——因為,它的風險太高了,對牽扯的知識和精力要求更多,並不適合普通財迷玩。

但是,越來越多對此一竅不通的財迷,僅僅因為可能高達數十甚至上百倍的暴利誘惑,而大把砸錢進來;甚至有長期炒股的股民轉而「炒幣」,風險正在急劇升高。

曾經處於監管真空的ICO,如今已進入監管者的視野。上周,上海浦東市場監管局官微發布消息稱,於近日突擊檢查了某全球區塊鏈峰會,對「疑似虛假宣傳」(之前發布的消息稱「疑似傳銷」,後刪了重發)的一款數字加密貨幣進行調查。

這一頗顯滑稽的監管動作,卻讓該幣種的價格當天一度暴跌了大半,也對幣圈丟下了一枚刺眼的信號彈。加之近期關於加強互金、加強ICO監管的各種專家言論、媒體報道不斷,看來,ICO投資的世界裡,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了。

2. ICO是什麼?它和IPO是什麼關係?

股票有個首次公開募股的流程,也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與此類似,越來越像是股票資產的數字貨幣,也採用了一種類似IPO的方式進行融資,這就是越來越熱的ICO。

ICO全稱為Initial Coin Offering,也有叫法稱Initial Cryto-token Offering,就是首次數字貨幣(加密代幣)發行的意思。這是一種區塊鏈創業企業、組織甚至個人開發者,通過發行數字貨幣來為新創項目融資的特色方法,來換取項目開發所需開支的資金。

事實上,你可以把ICO看作是區塊鏈上的股權眾籌。

常見的ICO里,數字貨幣和區塊鏈項目向早期的熱心支持者,或者看好項目前景、或有投機獲利機會的投資者,發行項目代幣,來換取比特幣或以太幣等主流數字貨幣,來為項目募集資金。

參加ICO項目的投資者,是為了獲利而來。當ICO項目結束後,項目代幣被某些數字貨幣交易所上線交易後,通過該代幣的價格上漲,投資人賣出,獲利退出。

ICO和IPO、股權眾籌一樣,同屬權益類證券發行活動,但在很多方面存在差異。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不久前曾發文說自己對ICO監管的建議,其中對它們的區別做過較系統的比較,有這些區別:

  • 表:ICO與IPO、股權眾籌特點比較。資料來源:《當代金融家》

3. 目前有哪些代表性的ICO項目?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火熱,最近一兩年ICO項目越來越多,融資金額也連創新高,目前已出現多個數億美元的大額融資項目。由於很多ICO項目比IPO股市打新獲利還多,高達數倍或數十倍的收益率並不少見,並且投資門檻低,目前已受到了很多投資者的關注。

  • 表:截止2017年7月,全球收益率前十的ICO項目,收益最高的第一個正是我多次推薦過的以太坊/以太幣。資料來源網路

不過,正因為ICO項目融資門檻很低,而獲利很高,且目前沒有正規的法規和監管,很多創業團隊僅憑藉一紙白皮書文件,就開始ICO融資,因此投資ICO的風險非常高。

4. ICO的投資風險有哪些?

ICO項目的投資風險,主要有這樣三類:

1)、初創項目的失敗風險

這個就像是傳統風險投資的初創企業,大部分是要關門,讓投資血本無歸的。傳統上要獲得風投青睞,已經是有很高門檻的;而對於ICO項目來說,由於起步門檻低得多,因此失敗率也就更高得多了。

2)、騙子項目捲款跑路的風險

門檻很低而獲利很高,嗅覺敏銳的騙子自然像蒼蠅一樣紛至沓來。所以很可能,很多ICO項目從一開始就是個假項目,投這種項目,你不是在投資,而是在送錢。

3)、無監管和亂監管的風險

無知害死人,這句話不但對投資者有效,對監管者也是如此。對一樣創新事物,沒有監管可能帶來很大風險,但因為無知而亂監管,也會帶來很大的風險。這就像高速路上開車,不適當踩剎車和亂踩剎車,結果可能都是致命的。

區塊鏈和ICO本身都是好東西,是人類重大的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區塊鏈被稱為是下一代互聯網——價值互聯網的底層技術,影響深遠、價值巨大。但這就像是黃金一樣珍貴,卻需要從大量的礦沙中費勁地淘汰後才能得到。

對目前ICO這一方興未艾的事物,加入適當的監管是必要的;但我同樣擔心的是,在無知基礎上的過度監管、亂監管。一刀切的粗暴監管方式,對整個行業的發展和投資人來說,都是一種潛在的大風險。

在高新科技方面,政府及其監管人員的知識滯後,始終是個問題;而在權力缺乏制衡、官本位文化尚未根除的中國,對監管風險的擔心仍然不算多餘。

4. ICO的投資建議

對於大部分普通投資人來說,雖然ICO的確有讓人一夜暴富的潛力,但更多的是讓人變成被割的韭菜,尤其是對區塊鏈等相關知識缺乏必要認知的普通投資者。所以我建議大家還是別隨便去碰,特別是在當前亂象叢生、風雨欲來的階段。

如果你覺得自己能夠承擔高風險、也充滿好奇心,希望進一步接觸甚至玩一玩,我的建議是:

1)、學習再學習,先了解區塊鏈的核心邏輯,再分析每個項目的基本面(不要籠統問區塊鏈能不能投這種問題),看項目個案本身能解決什麼現實問題,是不是通過區塊鏈技術比現有技術能解決得更好,創業團隊的能力和誠信度怎麼樣等。

2)、可以精心挑選少量有國際影響力和美譽度的ICO項目。如上所述,投資一般的國內項目,除了項目本身風險外,還多了個可能碰到亂監管的特色風險,這種風險只有通過有國際影響力的項目才能對沖(大部分是國外發起的)。

3)、只用一小部分資金投資這類高風險項目,虧本了也能做到臉不變色心不慌。

以上,有用點個贊吧~

本文內容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小小財技」(ID:caiji555)

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沙包大的小拳拳捶你後腦勺~


三天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

時代變化太快,我估計很多人都對上面這句話深有體會。

特別是涉及到錢的時候。

ICO還沒有搞清楚代表什麼意思,就聽說李笑來搞了個以太幣弄了上億美金,結果上周所有ICO就被政府喊停了。

感覺錯過了幾個億!

不過不要緊,比特幣不是還在嗎?上個禮拜有人告訴我一個比特幣已經快到3萬人民幣了。

據說剛出來的時候才一分錢一個。

也就是說當初你投資100塊錢,現在就變成3億人民幣了!

我的天吶!

曾經還有過這種好事這種好事這種好事?

又tmd錯過了好幾億!

我反思了一下,為什麼我會錯過這麼多億呢?主要是因為大家把這個事情說得太複雜,太學術、太不容易讓人懂了,還動不動上英文。

我就這麼點搬磚錢,養家糊口的,怎麼捨得把它扔到自己什麼都不懂的虛擬貨幣上面?

都是你們的錯,這種好事不把它講明白。要遭報應的。

求人不如求己。於是我就認真學習了一下,整理出來下面這個回答給跟我一樣一無所知的人留個參考。

ICO,這個英文縮寫,說的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

它的意思,就是我要開發一個新的虛擬貨幣,非常炫酷屌炸天,一旦開發出來,這個虛擬貨幣可以值好幾百億。但是我出於回報社會的美好願景,不願意自己獨享,而願意把這個利益分享給所有人,只要你一開始投資一點小錢給我。半年,不不不,最遲3個月,你這點小錢可以翻至少1000倍!

這個過程,就是ICO。

這個新的虛擬貨幣,可以叫任何名字,比如以太幣、大比特幣、宇宙幣等等炫酷的名字。當然最讓我震驚的,是薛蠻子投資的馬勒戈幣。這簡直是赤裸裸的嘲諷。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ICO的過程,問題在哪裡呢?

核心問題就是一個,是不是真的像你說的那麼好,我投錢進去,就會有回報呢?

這個問題也許你一眼就能看到答案,但是我們要追根到底的問,就會問到最根本的問題:

就是這個新的虛擬貨幣,它到底是一個貨幣屬性,還是一個商品屬性?它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你能用這些虛擬貨幣買到東西嗎?不能,買一個棒棒糖都不能。所以它們根本就不是貨幣。

這些虛擬貨幣,叫著貨幣的名字,但實質上並不是貨幣,它們就是一個虛擬商品而已。

它們的價值,是人們加於其上的想像。是別人告訴我們的,這些虛擬貨幣值錢。當然口說無憑,除非你像李笑來薛蠻子這樣有信用背書,你說值錢我確實信。

如果你一文不名,你怎麼體現它們的價值呢?高端一點的玩法,就是弄一個交易所,提供每日交易價格。

我搞一個馬勒戈幣的交易所,然後在上面成交一筆買賣,花1000人民幣買一個馬勒戈幣,這不就是說一個馬勒戈幣值1000塊錢么?

明天我再成交一筆買賣,花2000塊錢買一個馬勒戈幣,那這個馬勒戈幣不就漲到了2000塊錢一個了么?

一天翻了一倍!白紙黑字清清楚楚!

這做法很明顯到處是漏洞。但是架不住人們一看真實成交記錄,一天翻一倍,就瘋狂了。

一天翻一倍,我看到了我也會買啊!

但是你想想這玩意兒有價值沒有?甚至說,這個虛擬貨幣實際存在不存在?

沒關係,這些統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告訴我,我投錢進去,一天翻一倍!這才是我投錢進去的原因!

去掉那些專業名字,去掉那些花里胡哨的描述,簡單粗暴的說,這就是ICO的真實含義。

現在再看看人民銀行等部門對於ICO的官方定性,是不是就能理解了?

ICO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核心問題我覺得我已經說清楚了。裡面還有很多細節操作,有機會再談。但是有另外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是虛擬貨幣的元老中的元老,創始中的創始,比特幣,是不是也是騙局呢?

據說,比特幣的發明者,中本聰,擁有大概700多萬比特幣。按照別人跟我說的現在比特幣3萬一個,這就是2100億人民幣。

這麼多錢,是從哪裡來的呢?


我是正經做事兒的人,也沒想著幹什麼,窮點無所謂,從不做一夜暴富的幻想,畢竟我家也是上過喬布斯,不是,福布斯的人。但是直到一個ICO叫做墨鏈說散夥人是他們孵化的。我通過各種渠道聯繫他們希望溝通結果沒有人甩我。實在是不能忍。最後終於在他們眾籌的那一天我在大群里丟了個問題,然後瞬間被他們的工作人員刷屏頂飛了。

然後他們某個聯合創始人就聯繫我了。

可能這個情況你也不清楚:)

目前墨鏈已經募了一個多億了吧。他們對於這次的小小侵權行為一定完全無所謂,畢竟現在這個社會,有錢吊就大嘛。

我父親從很小的時候就和我說,君子固窮。就算愛財,也取之有道。所以他輸了,作為第一代企業家像個標本一樣佇立在那兒。但是哪怕後來他脾氣越來越古怪,我還是很欣賞他那種出淤泥而不染的士大夫氣質,而且幾十年過去了,身邊的朋友進去的進去,破產的破產,自殺的自殺,我們還算闔家歡樂。

中國的天氣可是琢磨不透的。指不定哪天雷就劈下來了。

墨鏈,有個事情你可能不清楚,那就是金融一定干不過內容,有錢沒有用,要有趣。

--------------------------

9.4新聞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天道酬勤。


首先聲明本人持有證券和基金從業資格,也增在angellist等平台投過項目,是通過合格投資者認證的投資人。此文僅代表個人意見,ICO是個新事物,對ICO的定義,歷史,判斷,有了解,才能做出合理估值,請各位見仁見智,給予斧正,為自己的投資負責。

1.ICO和IPO的區別是什麼?

ICO是(initial coins offerings)的簡寫,是利用區塊鏈技術發行代幣進行籌資的一種活動,是一種公開發行的產品眾籌,籌集的是使用權,發行標的物從證券變成了加密貨幣,由於ICO的高收益,高流動性,融資方便等特點,ICO迅速成為投資者和籌資者最常用的方式,今年的數據顯示,ICO的市場規模已經超越了傳統VC的投資規模。

IPO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是為公司募集資金的一種手段,一般而言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才可進行IPO,IPO投資者購買的證券需經過嚴格審核和批准,IPO募集的是股權,本質是一種所有權。

結論:ICO和IPO是完全不同的東西,請各位不要混要了,兩者除了字母類似,其實並無關聯。

2.ICO為何會呈現爆發增長形態?

1)共享經濟的崛起

我在昨天上海Finwise區塊鏈大會上進行了一個演講,主提是共享經濟與ICO,後來主持人說成了ICO與共享經濟。我認為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共享經濟和ICO是因果關係,因為共享經濟的崛起才誕生,造就了ICO市場的火爆。實際上ICO是區塊鏈的技術集成和智慧共享體系的結合。共享經濟是一種源於實踐的全新顛覆的經濟模式,共享的理念在區塊鏈領域迅速得到傳播,並逐漸演變成一場聲勢浩大的社會實踐。共享的理念獲得普遍的共識,共享經濟時代的技術集成和價值共享體系,改變了獲得權益的方式。新的經濟形態下的權益代幣化,極大的提升了勞動的自由度和勞動的綜合功能。「使用權」逐步開始主導經濟的作用,而「所有權」不再是變的那麼重要。智慧共享運用ICO的放大功能,逐步開始參與到主導新時代社會經濟的變遷中。這種新經濟的主導作用,不僅帶來了「非現場經濟」現象的新繁榮,還將給我們整個社會經濟的形態,贖回經濟的結構,社會信任體系以及社會財富再分配的規則等,帶來具有深遠意義的變個性影響。而在這一投資領域,傳統金融機構受限於條款(法律)和組織架構(認知)集體缺失。

2)價格持續走高推動ICO關注度提高

矽谷投資大師彼得.蒂爾投資facebook獲得了超過8000倍的收益,這是投資界的傳奇,但是這種機會不是每個人都有的。但是區塊鏈領域的ICO卻幾乎是人人都可以參與的,ICO其實是由NXT(未來幣)帶動起來的,未來幣是一個傳奇項目,創造了超過2萬倍的收益。未來幣採取匿名開發+社區眾包的模式(這點和比特幣很像),致力於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納斯達克,在這裡面人人都可以發行「股票」,人人也可以買到原始股。今天我們所熟知的新經幣(XEM),原來就是在NXT裡面眾籌的項目,收益至今最高也有800多倍。當然,真正為大家所熟知的ICO可能是bts和以太坊,特別是以太坊,眾籌到現在收益也有800倍,曾經到達過2000倍。以太坊當年進行ICO的時候,作為比特創業營的合伙人,我還帶著以太坊去全國進行了路演,包括深圳和北京,當時只是極客圈的小眾遊戲,來的也都是幣圈的一些老人,影響遠沒有這麼大,我也給傳統VC介紹過,我記得當時和他們商量做個基金,他們聽完以後很不理解,認為投資代幣沒有保障,是一種很不靠譜的行為。當然,現在大部分投資機構也是這種看法,所以ICO獲得超額收益的本質除了趨勢以外,還有一部分人交了」認知稅「,靠騎馬出行的人,當火車出現的時候,他們是不會理解,也不接受任何不吃草的機器能跑路一樣。我接觸過很多人,他們問的問題在我看來邏輯上很像問騎自行車會不會懷孕一樣。這些問題再過10年我們回頭看,肯定會覺得是個笑話。以太坊之所以這麼成功,除了本身技術以外,還和其建立了一個眾包的社區有關,以太坊採取基金會模式,拒絕任何大公司的投資,當年Google想投以太坊都被拒絕了,這才有了今天成功的以太坊。以太坊,未來幣,或者區塊鏈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區塊鏈就像空氣和水一樣,不屬於任何人,組織,集體,國家,也屬於我們每個人,我們持有代幣,獲得了智能合約的使用權。試想一下,如果微軟,沒有公司,而是以基金會模式運營,代幣成為GAS,那麼微軟的這個GAS會值多少錢啊,這是不可想像的。今年眾籌最高收益達到了4位數,比如Stratis,收益是1250倍,IOTA,ICO到現在累計2000多倍。這些項目放到現在傳統金融機構也不會投,早期投資者都是極客和社區參與者。但是價格和價值就像任何人的影子一樣,趨勢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如果是單個品種的高收益可能是偶然,普遍性的,現象級的就需要考慮其背後的邏輯了。

結論:ICO的超額收益來源於傳統金融機構的集體確實,他們只能投所有權和收益權,而ICO是使用權。

3)創業公司/基金會/自治組織為何會選擇ICO融資?

1)ICO融資額度已經超過傳統基金

目前融資難問題已經成為政府和社會高度關注的議題,而與傳統機構投資相比,ICO的上市流程非常快,變現也非常方便,無門檻,不分地域,全球皆可參與。

根據Autonomous ICO報告統計,2017年上半年,通過ICO募集的資金超過12億美金,遠遠超過傳統風險投資機構向區塊鏈和比特幣公司的資金。

2)風險和階段

一般而言,我們選擇先創業後後融資,不是每一家企業都能獲得投資的,成功的畢竟少數,失敗者要冒著巨大的風險,而ICO卻不一樣,ICO採用先融資後創業的模式,根本上降低了創業失敗的不確定性。很多企業 進行IPO,已經確立了盈利模式,本質上並不缺錢,進行IPO變成了一種合理套現的行為,而ICO是從一個idea,一份白皮書就開始的項目。(未完待續)


一個羊毛黨擼ICO之後的深刻總結

之所以接觸到ICO,是因為朋友圈裡忽然之間多了很多曬虛擬幣投資收益的,內容不是今天賺了1w就是明天賺2w,短短半個月其中一個已經資產已經增值了十幾萬,眼看著就要財務自由,走上人生巔峰。

一開始覺得這又是哪位雞賊的表哥開發的新的引流套路,但是根據他晒圖的內容查找了很多交易所以及ICO平台,順著這些信息又加了不少的ICO群。綜合分析之後發現這個行業是真的「有毛可擼」,又是搭著區塊鏈技術的順風車,政策上利好,無論是短期套利還是長期發展,都有利可圖。而作為一個從P2P浪潮里摸爬滾打過來的羊毛客,深知時機的重要性,再不下手估計連湯都喝不著了。

可是我還是太單純了,殘酷的幣圈從不相信眼淚,有的只是滿滿的套路:

莊家割散戶

清倉套路

勸退套路

政策套路

偽大神

新聞套路

各種各樣的套路看的我這個小白眼花繚亂,不知所措。

這麼多人都買,不管那麼多了,重倉!!!買買買!!!

哎呀不行,要破發,還是賣了吧!!!

一個月之後……

就這樣,每天操著賣航母的心,掙著賣白菜的錢,一不留神還會被莊家割韭菜。好在在無數的套路得洗禮下,這段時間也總結了一些關於ICO的經驗。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一 入門學習

想要玩ICO,先要了解幣圈,那麼「新手進入幣圈要看哪些書學習?」以下是某乎上的回復,不知道這位大神經歷了什麼,才能做出如此深刻的總結。

第一階段

《比特幣基礎知識》《區塊鏈投資的秘密》《精通區塊鏈》《拜占庭共識演算法》《區塊鏈革命》《nodejs開發加密貨幣》《區塊鏈與新經濟》《the age of cryptocurrency》《隔離驗證和硬體錢包》《數字巨鏈》等;

第二階段

《莫生氣》《金剛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道德經》《莊子》《聖經》《黃帝內經》《思想政治》《論持久戰》;

第三階段

《心臟病的預防與治癒》《高血壓降壓寶典》《抑鬱症與狂躁症心理療法》《強迫症的自我恢復》《精神病癥狀學》《藥王神篇》《辨證施治》;

第四階段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第五階段

《活著》

二 ICO操作流程

作為一個只能勉強看懂K線圖小白來說,需要了解的東西還有很多。於是我花了一天的時間,才把整個ICO的流程整理清楚

  • 充值 人民幣到交易平台賬戶,購買BTC或EHT註:一般ICO項目使用這兩種,少數支持LTC及其他代幣;
  • 挑選項目 前期跟大多數投資者一樣,投資的前幾個項目甚至連白皮書都沒看,也不在意項目是否有合理的應用場景,而是通過在各種微信群和QQ群以及論壇里搜集和總結之後,跟風性的進行投資。
  • 提幣 即使以太坊節點確認的效率遠高於比特幣,但遇到項目火爆時通道擁堵嚴重,有不少投資者在項目開始鎖定前不久才開始進行提幣,最終到賬時已經兩三天過去,早已錯過了ICO的時間,項目沒搶到不說,在不同平台的提幣轉賬產生了大量的手續費。
  • 搶投份額

當期眾籌:在項目開始時進行份額搶注。

提前鎖定:一般是大家普遍看好某個項目的情況下,會在短短几分鐘內被搶光份額

代投:項目熱度達到峰值,平台看準商機推出代投服務,收取較多的手續費

  • PUSH 代幣發放到賬戶,並在某些平台開啟PUSH。用戶之間進行交易
  • 正式交易 上線交易所,正式開放交易

三 ICO散戶的日常

信息分析 論壇、社群、蜜圈等

挑選項目項目人氣

入金轉幣交易所或ShapeShift等直兌

搶投拼網速

PUSH交易注意防套路

外網搬磚外網價格一般低於國內交易所,無論B網P網K網,都要涉及到貨幣兌換及手續費,且有封號風險,也有利用利用BTC-E無風險對沖。

關注信息 任何一條唱空的信息都能瞬間讓無數人憂心忡忡,神經弱一些的可能在得到消息的瞬間就已經上了莊家的當,接盤或割肉,前有莊家虎視眈眈,各種套路拉你入局,後有各路水軍你來我往,但本質上,這是一場與自己內心的博弈。

四 行業形勢

恍惚間過了半月,這錢掙得雖然累,但是大部分的項目都是帶著誠意來做ICO。好景不長6月中旬開始,各種奇葩時的ICO項目及套路開始出現:

有一種夢叫裝修老闆的ico夢

有一種圈錢叫無上限增發

有一種白皮書叫錯別字示例

有一種幣圈大佬叫站台圈錢割韭菜

有一種撕逼大戰為了自己利益而互黑

五 投資建議

在這個動蕩的階段,作為投資者,我們一定要擦亮眼睛,謹慎選擇

1 眾籌項目無新意,眾籌前無任何半成品或實體落地項目,項目後期無應用場景的。

2 眾籌金額超過兩億的。

3 兌換比例不名示,臨時增發或者無上限。

4 官網信息簡單,註冊時間在五月後的。

5 團隊沒有技術支持,宣傳內容無法兌現。

6 各種沒有查不到資料的『知名教授』『知名技術大佬』,各種鬼站台的。

總結:投資前要對項目白皮書深入的研究、對團隊成員的考核、對公司背景和歷史的信息把控、分散投資等。

區塊鏈技術是一項偉大的創舉,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顛覆性的影響。而且數字貨幣的蓬勃健康發展對各方方都是有利的,這是作為一個普通投資者的心聲。

但目前ICO行業沒有明確規範,資本的趨利性導致市場一度混亂,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應該團結起來呼籲保護市場,保護投資者權益;ICO平台方和項目方能站在大局上,嚴格篩選ICO項目,讓市場趨向健康發展。


加密數字貨幣是個潘多拉魔盒,是個出現之後就不可逆轉的技術。

先立個flag,不用很久,數字資產就會取代現在的「有價證券」,變成個人的重要資產。

對於有能力閱讀英語的人,千萬不要聽國內某某知名人士跳大神和那些已經轉了不知幾手的資訊,聽聽行業內最頂尖的人的看法後,再做思考。

這篇近期對David Sacks訪談實錄,非常清晰理性的講述了ICO的現狀未來,和ICO行業對傳統VC行業帶來的衝擊。

十分值得一讀,將此翻譯給需要的人看

原文鏈接

David Sacks: Cryptocurrency fulfills the #x27;original vision#x27; we tried to build at PayPal

David Sacks是矽谷最有名的企業家和投資家之一。15年前,他是Paypal的COO,Paypal黑手黨的一員。Paypal黑手黨是矽谷最著名的投資團體,成員包括領英(Linkedin)的創始人Reid Hoffman,早期臉書(Facebook)的投資人Peter Thiel。

Sacks在2008年創辦了Yammer,之後以12億美元賣給了微軟。Facebook, Palantir,Uber,SpaceX,Airbnb,他是早期投資者。取代Parker Conrad成為初創公司Zenefits的CEO和HR之後,他帶領公司走出了公司遭遇的法律和財務陷阱。

在比特幣創新高之際(14 Aug 2017),我聽聽他對於加密貨幣近年來不斷高漲的看法,他對於 Howard Marks近期說加密貨幣什麼都不是的看法。

以下是已經編輯整理過的訪談文字版:

Eric Jackson:作為最早接觸Paypal的人,那些加密貨幣對你有什麼啟發?

David Sacks:Paypal之後,我真的沒想過對任何支付手段感興趣。但是比特幣似乎實現了Paypal最初的願景,即「新的世界性貨幣」。在1999年的時候,我們就把這一願景印在了宣傳T恤衫上。

支付說白了就是「借」「記」和「債」。就是一個資料庫入口。我們相信,如果有足夠多的人參與,錢根本就不用移動,Paypal就是一個記錄錢的資料庫。

加密貨幣,如「比特幣」,採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去中心化的分散式存儲的資料庫就是區塊鏈),實現了Paypal最初的願景,Paypal原本想用中心化的方式做到這一點。

Jackson:你最近頻繁發推認為,加密貨幣有可能成長變成Web3.0,能否解釋一下?

Sacks:我感覺看見一種新的網路誕生,有些人稱之為去中心化網路,或錢網。

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讓去中心化變成可能,區塊鏈已經發展為一個個平台,以太坊是最大的一個平台,在此平台上很多開發者創造去中心化的app和加密貨幣(coins tokens),同時也創造了一種新的融資方式,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 ),至此所有行業創新所需的必要元素都已經到齊了。

經歷過.com時期的人都會覺得似曾相識,有許多投機產生的暴富,同時又能感覺到實在革命的暴風雨前夜。錢被編程了,這種本質變化現在我們就能赤裸裸看見。

Jackson: Oaktree 的Howard Marks說這種虛擬的數字資產完全不真實。你對此怎麼看?

Sacks:對投機者敲響警鐘,Marks這點說的沒錯。但他覺得不真實,這點錯了,這就像你說電腦軟體不真實是一樣的,軟體當然是真實存在的。

金本位之後,難道美元變得不真實了?加密貨幣是同樣的道理,是讓貨幣變得更加虛擬的下一步。

本質上講,貨幣就是信心,是大家都認可的中心機構來確保稀缺性。比特幣結合了加密學與經濟學,將稀缺性寫入共識機制,很多人就覺得這個信用比相信政府更加可靠,說到底我們相信的是數學。

在美國的人可能感受不到長期政治經濟動蕩對一些法幣帶來的危害,從而低估比特幣。在全球部分信用缺失地區,很多人傾其一生所獲的財產可能被低信用的法幣瞬間洗劫一空。

Jackson:如果現在的加密貨幣類比之前的.com時期,是否有泡沫?是在1995年(.com泡沫迅速膨脹開始)還是1999年(.com泡沫破滅)?

Sacks: 技術發展在1995年,價格在1999年或者相當接近。價值與投機並存。

我一直想弄清楚哪一些是真正好團隊,哪些是真正有趣的項目。我也一直想了解未來這方面的監管如何,同時投資一些結構好的公司,能在泡沫破滅時生存下來的公司。

Jackson:ICOs的未來,和SEC監管如何協調?

Sacks:希望SEC能夠區分「協議幣」和「資產幣」,公眾希望大的交易平台能夠給出一個優秀的監管框架。

到現在為止,大部分的ICOs還都是協議幣,還不是有價證券。

但是,我相信很快會出現「資產幣」,那時,這些加密貨幣就是有價證券了,這是是非常激動人心的一個領域。

Jackson: 什麼樣的資產能被代幣化?

Sacks: 幾乎所有流動性不強的資產都會被鏈化,代幣化。流動性增加帶來市場交易深度會急劇增加,那些資產的價值也會從而增加。

長期來看,流動性足夠好的資產,也會因為區塊鏈平台帶來的優點,遷移到區塊鏈上,比如股票。

最終,區塊鏈將會最大化每一個資產的運作效率,資產確權效率,資產流動效率,支付效率。最終目標是優化和最大化世界經濟運行效率,這將使得區塊鏈變成一個最大的革命。

Jackson: 長期來看,資產代幣化和ICO對於風險投資是否構成威脅?

Sacks:是的,分兩方面看

首先,許多需要風險投資的初創公司現在可以通過ICO募資。我將此稱為為加密貨幣資本,與傳統風險資本是競爭關係。

比起風險投資資本,加密貨幣投資更受創業者歡迎。所有能ICO的創業公司都會ICO,能否ICO取決於技術和監管,但是最終非常多的公司都會適用ICO

如果是這樣,那麼必然對現在的VC構成挑戰。ICO之後再投資的VC要面對龐大的對沖基金,位置非常不利。ICO之前投資,VC要和天使資本競爭,投到真正的成長性價值。

其次,對於VC本身的投資人,LP(Limited Partner)的利益和其它流動性不佳的資產最傾向於代幣化。許多有名的VC對此很抗拒,但是也有許多新的VC將收益代幣化。接下來,這樣做的公司會多一些,再多一些。最終,流動性欠缺的資產在投資環節會變成致命缺陷,只有最強大的幾個VC會這麼做。

說了這麼多,SEC的監管條例會對這個行業的發展產生關鍵作用。如果監管鼓勵創新,那麼ICOs對VCs會產生更大競爭,VC行業本來競爭就非常激烈。同時,ICO會使得這個行業的運轉的摩擦係數降低,效率提高。

Jackson:加密貨幣存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Sacks: 我能看到的有三個,規模,幻燈片和監管。

首先,無論比特幣還是以太坊,每秒傳輸的規模跟Paypal或者Visa相比還差了好幾個數量級。有人預估,以太坊傳輸的效率要提升250倍才能支撐起一個1000萬人級別的app,需要提升25000倍才能支撐起一個10億級別的應用。這樣的提升,需要扎紮實實的工作,同時提升也伴隨的風險。需要好幾年時間,才能落實這個產品路線圖。

其次,許多現在已經ICO的想法,都還是一紙白皮書,或者幻燈片。從一個想法到一個被普遍接受使用的軟體,這個過程中間有太多的風險。有一件幸運的事,加密貨幣行業的爆發已經吸引了足夠多的人才進入,我們需要這些天才去實現技術的潛能。

再次,我之前提到了監管在這個行業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代幣資產如何監管直接影響這個行業的創新,至少在美國是這樣。風險就是錯誤的監管,讓創意的中心移到了別的國家。如果,區塊鏈是下一代互聯網,對美國來說,這個位置就會非常被動。

Jackson:我們有比特幣,以太坊,和其它一系列不知名的小幣,有沒有哪些不知名的幣種給你最多啟發?

Sacks:我更願意說實際的應用,而不是推薦某個幣種。比較有前途的有,價值存儲類,支付類,眾籌類,文件存儲類,認證管理類,預測市場類,合約類,名稱鏈,公證鏈,碩源類,供應鏈鏈。已有超過1500個Ico項目已經發行或者將要發行,加上其他區塊鏈企業將要進入。將是一個激動人心,迅速發展的行業。

對於很多讀者,我有一條忠告,就是最好不要直接參与ICO。我們看過很多白皮書,根本用不著區塊鏈,或者根本就是個pump-and-dump(拱高價格後迅速拋售)的騙局。很多騙局並不是在美國本土,就更難監管。就像在.com時期,很多個人投資者虧得血本無歸,ICO有泡沫潛質,除非你真的知道投的是什麼東西有什麼價值。很對加密貨幣資本,真正理解這個行業的專家會迅速崛起,投資這些資本或許比直接參与ICO風險要小的多。

IPO們你好,請停止往自己臉上貼金。

說ICO是區塊鏈界的IPO,那完全是給IPO面子。

區塊鏈出現後,讓股債權投資的未來突然間變得非常明朗了。

區塊鏈讓公司股份的權益所屬確認成本無限逼近於0。

在IPO環節,有沒有人計算過機構需要花多少人力,物力,財力,時間去確認股份的所屬權益。

區塊鏈能夠實現讓所有股權交易的大賬本全部暴露在陽光下,杜絕了所有黑箱。

馬上要來的智能合約,會進而讓所有交易撮合也避免任何人為的干預。

區塊鏈能讓股債權無限拆分變成可能,讓投資的門檻和地域限制無限逼近於0。

機構的一元錢並不比普通人的一元錢價值高,機構的100萬,和100萬人的1元錢也是等價的,由此帶來的流動性,哪裡是三四百年沒變的證券交易模式能比的。

一首歌曲,一件古董,一個藝術品,一幢房子,將來都應該鏈化,代幣化,讓所有人都能擁有,並享受權益。

現在公司架構發展出來的「估值」模式也可能也因此而崩潰。

我們為什麼需要估值?

因為一群人對於一個過於龐大的價值體系和未來毫無頭緒了,才產生了「估值」這種苟且行為。

對於現在ICO的大部分區塊鏈企業,根本沒有估值一說,ICO代幣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的,公司實時的價值代幣實時產生反饋。這本質上區別於傳統企業的估值體系,我們不需要一個「建議零售價」,市場會給你一個合理的價格。

區塊鏈讓所有中介的成本逼近0,平自由,人的信用價值無限放大。

兩種模式可能會共存一段時間,所有的banker,VCer,PEer們要麼瘋狂反撲,要麼順應潮流。

但從出生那一刻起,野生的ICO模式就是要取代家養的IPO模式。這是一種歷史發展的趨勢。


看了許多大牛的回答,大多是看空ICO,和以前的BTC剛出來的時候類似, 主要的說法有幾個:

1,風險

2,泡沫

3,信息不對稱

如果你在乎的是安全,沒有泡沫,信息對稱,那麼最好的選擇有三個

1,銀行定期存款---(個人最多保50萬)

2,A股股票-----一直在跌,肯定沒泡沫

3,圍棋賭局---信息對稱型博弈遊戲

如果你只在乎收益,那可以玩ICO

1,bts從0.01到2.4

2,量子鏈從2元到86

3,eth從60到2600

。。。。。

還有人義正言辭的講,說ICO市場缺乏政府監控,所以充滿了風險和未知,沒有政府的保障和監管,這個行業會毀在投機者和陰謀家的手裡。

請問,哪個賺錢的行業ZF允許你做?哪個有重重監管的行業不是腐敗叢生?

證券行業有監管嘛?能源行業有監管嘛?市政行業有監管嘛?銀行有監管嘛?哪個和你有關係?哪個利潤是你的?

所有的監管是由人來做的,有人就要有成本,有成本就要有利潤去實現,有利潤就要有競爭,有競爭就有市場。而最大的利潤的實現需要的是沒有競爭,那就是要權力的干預,需要壟斷,需要許可證,需要資質,需要法律保護,需要設置壁壘。這樣收益才能鞏固在權力手裡,而不是市場手裡。所以權力最喜歡的是監管,最討厭的是競爭。

哈耶克說金錢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因為通過努力可以獲得金錢,而權力是無法通過努力去得到的,所以一個通過有錢才能有權的社會,總比通過有權才能有錢的社會更加公平。而所有以犧牲自由去換取公平與保障的社會,最後什麼也無法得到。

放在金融市場里也是一樣,自由交易就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因為交易一定同時伴隨雙贏,而限制交易就是損害交易一方,或者雙方的利益。這個才是真理,你設置跌停,就是損害本能一天賺幾倍的人的收益,你搞救市,就是阻止金融危機對於經濟市場垃圾企業的自我消滅,等於一個人本來感冒發出來就好了,偏偏要捂成肺炎。搞監管IPO就是對於股票市場的最大侮辱,把一個自由,平等,充滿了殺機與造富機遇的叢林,變成了一個溫水煮青蛙的小鐵鍋,進來一隻,喲,又進來一隻。

你連疼都不知道。還以為在洗桑拿。

我來回答幾點問題:

1,ICO有沒有泡沫?

沒有!泡沫破了才是泡沫,泡沫沒破就是石頭。

2,ICO有沒有騙局?

有,所以分不清的,看不懂的,不明白的交了學費就懂了,自己不是這塊料,趕緊別玩。

3,ICO有沒有風險?

有,而且風險不小,但是收益也很高,動輒五到十倍,而最近的半個月更是瘋狂。

4,小白怎麼參加ICO?

小白不應該參加ICO,你虧不是因為你不懂,是因為你不懂裝懂。

5,好的ICO怎麼尋找?

多去看看小密圈。把萊特幣創始人關於山寨幣判斷的幾大要點讀一讀。

6,ICO會不會被監管?

會,監管以後最肥的肉就輪不到你吃了,而是和權力綁定了。

最後再多嘴說一說今天成都區塊鏈峰會的情景,本人有幸參加了整個活動,第一個感觸是感動,感動的是我們竟然變成了一個行業,第二個感觸是ICO火熱,展點已經超過了交易所和其他應用。第三個感觸是不安。

重點說一說不安:

1,BTC的分叉沒人提

2,eth的算力炸彈沒人提

3,ico的政府表態沒人提

4,當天放出假消息,幣價普遍跳水10%

這些我覺得都推出一個問題

BTC價格過低,可能下半年會有大動作。

文末還是預測環節:

以前發文,老忘記標註當時幣價,所以搞的看後點贊的人都沒有。

所以以後每一篇答疑都會有一個預測環節,這樣方便讀者查看比較。

今日2017年6月26日 比特幣價:17667

預測2017年下半年幣價 將會突破50000 原因請見我之前一篇文章。2017年下半年比特幣價格與山寨幣價格走勢會如何? - 知乎

(以上全文對於IPO市場,權力與金錢等敘述都是描述的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現狀,皆與我國無關,請大家背一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正好昨天看了一下相關的信息,嘗試回答一下。

ICO眾籌則是區塊鏈或數字貨幣領域內新出現的一種融資模式。

大家應該都聽過股市上的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即首次公開募股集資,而ICO則一詞之差,C指的是Coin,即首次公開代幣預售

它是介於風投和眾籌之間的一種新融資模式,區塊鏈初創企業通過向投資者公開預售加密代幣,為企業項目籌集資金,這種ICO的特點是:所有投資者都可以參與,且因為區塊鏈的技術特性使得整個過程公開透明並不可篡改;作為代幣持有者(股東),有權通過投票的方式決定公司的某提案是否通過。

下面是博鏈研究對全球455家比特幣和區塊鏈初創公司融資方式的統計,可以發現其中ICO目前是僅次於機構融資的融資方式,但是二者之間還是有明顯的差距的。

總的來說,IPO通過募股集資,將股權發給出資者,ICO通過募幣集資,將幣權發給出資者。

當然, 鑒於目前數字貨幣市場的火爆,各類數字貨幣漲幅十分驚人,之後也不乏某些新晉山寨幣通過所謂ICO的方式騙錢跑路。

圖表來源:全球區塊鏈+創投報告:全球455家公司融資19.47億美元,中國獲投數量排第二


先給大家再解釋下ICO,ICO是一種用加密貨幣投資早期項目的方式,簡單的說就是你投入一些加密貨幣,獲得一個項目的新的加密貨幣的代幣,是一種以物易物的方式。多數情況下代幣是可以在這個項目中使用或者獲得分紅權益,或者是項目股份。

通常情況下,代幣會隨著項目的發展其價值會有相關性的變化,有的項目會發展的很好,投資者獲得了巨大的收益,而有的項目,卻會由於種種原因沒有發展起來,那ICO 參與者有可能就血本無歸。

ICO本質上是幣圈早期眾籌的衍生產物。首個使用ICO這種神奇的方式來眾籌的是萬事達幣(MSC),項目時間是2013年6月。萬事達幣在Bitcointalk論壇上發起了眾籌。萬事達幣是建立在比特幣區塊鏈上的一種傳輸協議,能夠提供比特幣協議層不能提供的功能,當時共募集了5000多個比特,不過這個 ICO 的項目至今沒有代幣上線交易,項目應該是失敗了。

總結一下,ICO 是虛擬貨幣的重要應用之一,用避開法律監管的方式解決了市場資本參與項目或企業早期投資的機會

如果把股市看成大航海時代的產物,那麼ICO則是區塊鏈淘金時代的產物,背後都是對資金的瘋狂渴求。

瘋狂的ICO和瘋狂的騙局

ICO在國內無比火爆的首要原因是ICO帶來的「造富效應」。由於當前國內投資渠道的缺乏,股市和房市投資疲軟,而之前多個ICO帶來的幾十倍上百倍財富增值的示範效應,大量熱錢湧入了ICO市場,引發了市場的瘋狂。有些ICO項目也淪為很多騙子騙錢的工具,吃相太難看。

這種「造富效應」在歷史上並不罕見,在美國的「淘金熱」時代,全球人民湧入美國西部,於是各種騙局、醜陋也紛紛出現。

(淘金熱)

實際上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現在的ICO亂象和2013年底到2014年初的ICO情形基本一模一樣。

在萬事達幣之後出現了第二個加密貨幣ICO項目—未來幣(NXT),最早的投資者獲得了上萬倍的回報。自從見證了NXT的成功之後,2013年底到2014年初湧現了大量的ICO。當時正是比特幣價格上漲幅度最大的時候。很不幸,大部分ICO 都因過度炒作或者詐騙而宣告失敗。

不過,至今為止最成功的ICO項目以太坊,也是在那個時候出現的,當時募集資金超過1800萬美元,市值也達到了10億美元,最近有所回落。值得回味的是,以太坊最大的應用卻是ICO,因為以太坊的智能合約讓ICO無比便利。

最近,國內ICO不靠譜的騙局實在是太多,找不到應用場景的ICO項目必然失敗。很多ICO都是拍腦袋想出來的,甚至沒白皮書都沒有,資金管理也缺乏規範,合規性上也有問題。

新手不要參加ICO

在這種ICO狂熱下大家都希望自己成為幸運兒,實際上大家都只看到了賺錢的事情的本身,而忽略了賺錢背後的必然邏輯

有一些很多暴富的案例,他們不斷被人關注成為明星,實話說屬於「倖存者偏差」,有更多虧錢的人並不會在市場發出太多聲音,即使發出來也不被人關注,只有賺錢的人的聲音才不斷被傳播,而這些賺錢的人也遵循了一些投資邏輯。

ICO並不是印鈔機,不是人人都能賺一筆的美事,大量項目有著巨大的風險。此外,投資有風險,而且也不要寄希望於投資失敗後者被詐騙後政府能夠出面解決。

而你看到的很多新手賺錢很可能都是「倖存者偏差」,大部分新手在經歷一個過程之後都是虧錢的,而賺了一千倍的人可能不斷被人關注成了明星,給人一種大家都賺錢的「假象」。

甚至在當前情況下,有可能市場上虧錢的人已經比賺錢的人多了,但是看到的依然「賺錢效應」。

對於區塊鏈新手更是不建議參加ICO,而絕大多數新手都是去踩坑的。在沒有搞明白數字貨幣的邏輯之前,就匆匆忙忙參加ICO在很大程度上是會碰到風險的。

熊市才是ICO的好時期

在經歷過幾個月ICO市場的狂熱後,大家對ICO項目投資也日益謹慎。由於ICO亂象,一些很爛的項目和圈錢的項目將會被揭露,這是對市場很好的教育。而這種市場的有效教育,會擠掉泡沫。

ICO市場即使泡沫破碎,也不會給比特幣帶來危機,比特幣甚至會成為避險工具,一些不靠譜的數字貨幣會被擁有者換成比特幣,但是短期內可能市場的震蕩和波動是非常大的。

而泡沫破碎會對後期ICO的項目有一些影響,但是投資者也會提高鑒別垃圾項目的能力,會對項目更審慎的看待,好的項目依舊會受到熱捧。

實際上熊市才是最好的ICO的時間點,那個時候散戶才有機會投到好項目,而在牛市參加ICO的風險明顯更大,好的項目散戶也擠不進去。

最好的時代,最壞的時代

當前是區塊鏈市場的早期階段,是區塊鏈淘金時代,非常類似於互聯網的早期。

ICO 是區塊鏈行業中一個高風險的 賺錢機會,ICO 對於普通參與者來說,門檻並不高,能懂得在市場交易,基本上就能參與 ICO,正是因為沒有門檻,所以,ICO 的風險也是非常大的,如何甄選參與的 ICO 項目,可能是控制風險最大的門檻。

ICO 有爆賺幾十倍的,也有血本無歸的,現在的 ICO,對於普通用戶來說,竟然有點像南亞的賭石,買中了,大賺,買錯了,上市就破發。

ICO 充滿機遇,如果選擇了靠譜的 ICO 項目,有可能是一次資產額暴增的機會,這種機會也許並不多,但相對於傳統行業來說,還是要多的多;

ICO 也充滿挑戰,大多數的 ICO 項目無法實現預期的成功可能是常態,在市場上 ICO 後破發的不在少數,不小心參與了一個帶坑的項目也是令人心疼的損失。此外區塊鏈的時間密度遠遠超過了傳統行業和互聯網的時間密度,風險和收益也遠遠大於中國的股市。

如果認為區塊鏈不靠譜,千萬不要碰ICO。如果相信區塊鏈是未來,那麼現在是參與的最好時間。

那麼如何在當前環境下謹慎投資,幣圈著名投資人、前雲幣網COO老貓給了我們一些建議:(來自公眾號:貓說)

如何判斷一個 ICO 目標是不是靠譜?

普通用戶如何評估

  • 用邏輯的方式去判斷項目是否有可行性;
  • ( ICO 一個解決堵車問題的項目,可疑,因為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並不是一個單獨的項目就可以實現的;但是,ICO 一個獨立遊戲,這個邏輯上是說得通的。)
  • 思考項目的可成長空間是否合理;
  • ( 再 ICO 一個比特幣,那就算了吧,模仿比特幣的各種幣已經有好幾籮筐了,真不缺你這一個;ICO 一個專業的軟體工具,而這個軟體工具確實會有需求,但市場上並沒有好的可用產品,而這個軟體工具甚至有可能有一定的市場獨佔性,那可能是相對合理的。)
  • 在可能的情況下,去考察項目和團隊的背景,如果這個項目或者團隊之前有過黑歷史,或者背景完全不清楚,甚至連核心項目成員都是憑空出世沒有任何背景資料的,風險就會比較大;
  • 去評估項目的規模是否合理,不合理的太大或者太小規模的項目,都要慎重;
  • 選擇靠譜的 ICO 的平台知道我在哪個平台工作的朋友覺得我應該要打廣告了,然而,我就不,今天任性一回,就不說,我們不能讓分享的含金量受到廣告的影響,大家都是花了錢來聽的對吧。

除了以上的方法,還有更為專業的一些方法:

  • 盡職調查(項目背景,早期投資人,開發者背景,項目技術背景);
  • 商業模型分析;
  • 代碼評估,這部分比較專業,就不再這裡展開了。

簡單判斷 ICO 大坑的辦法

  • 純粹就是一個幣,且以全球支付為賣點,並說不清有什麼顯著特性的 ICO,基本上99%是坑,目前已經不具備做個幣就能爆發的機會了;
  • 把項目說的巨大,然後,並沒有特別明顯的盈利模型的項目,繞道而行
  • 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推廣上,代碼寥寥甚至不開源的,不要參與;
  • 號稱要做一個平台,卻看不到任何堅實、創新的技術架構的平台代幣,基本上也是破發的命;
  • 核心領導人在業界口碑不好的,或者曾經有過黑歷史、黑標籤的。

普通用戶參與 ICO 的正確姿勢

  • 選擇自己看得懂的項目參加;
  • 選擇靠譜的平台參加;
  • 少投、心平,不要輕易 all-in ;
  • 見好就收,不要每次參與 ICO 賬上都曾經有利潤,最後卻是虧損
  • 小規模的好品種要咬住,如果投入不多,要有就當丟了的心態;
  • 如果用自己看好的品種參加ICO,參加之前或之後一定記得對沖,即使買回使用掉的區塊鏈資產,別 ICO 的品種還沒上漲,參加的品種卻暴漲了,這將會讓 ICO 得不償失;
  • 儘管並沒有法規限制參與者一定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但懂得更多,有自己的思考方法,少踩坑肯定也是參與 ICO 的正確姿勢。

-------------------------

歡迎關注 @矽谷密探

掌握全球創新趨勢


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語言說吧,把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項目想像成要上市的公司,ico階段投進去的ETH或者BTC就當你要去打新股投的法幣,投成功以後分配到的代幣(token)就是你打新股成功得到的股權。

如果在ico階段眾籌金額設置了金額不大的硬頂,那恭喜你,你未來預計可以得到的利益會被稀釋的少點。

這行業目前缺乏監管,高收益伴來的是高風險,建議謹慎入場,圈錢的項目太多了。

而這些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項目,前段時間大熱的比如:去中心化的銀行卡-TENX, 去中心化的微信-STATUS,之後還有去中心化的知乎-YOYOW(類似國外的steemit),發帖還能獎勵你代幣。


ICO 是一種類似 IPO 的融資手段,區塊鏈公司通過出售代幣(類似於 IPO 語境下的股份)從投資人那裡獲得融資。投資人得到的好處,可能是可以成為公司的會員,有某項產品或服務的使用權,或最直接的金錢利益。

需要進行 ICO 的公司,往往會 「倒騰」 出一些代碼和代幣,這些代碼代幣可能是公司自身開發的,也可能是基於已有的像以太坊這樣的現有平台。區塊鏈公司在啟動 ICO 時,出具出一份白皮書(類似於 IPO 語境下的招股說明書),披露公司的業務情況。

我之前寫過一篇ICO的介紹短文,literally五分鐘讀懂什麼是ICO哈:

五分鐘讀懂:什麼是ICO(Initial Coin Offering)

另外,有一篇介紹最近美國證監會SEC對ICO界定報告的解讀,這個比較深了,親可以參考看看哈:

其實有兩種 ICO:一種SEC管得著,另一種管不著?


不請自來回答了

ICO最近很火,由於我去年機緣巧合在一個論壇上看到了小蟻的陶總說ico,我第一反應是,卧槽這個東西能賺大錢。後來就參與了小蟻和元界的ico。之後年底由於監管嚴格,投的也不多就一直沒放在心上了。

結果4月底,順手看了看屏蔽的群,咦,怎麼元界20了,小蟻也4塊多了(成本都不到1快吧)再看看其他的幣,都是幾十倍的漲,正好沒事在家,於是開始研究了一下。

什麼是ICO呢,很多是相對於IPO來說的,是利用數字代幣作為融資媒介的一種新型的融資形式。有什麼好處呢?

1、監管比較寬鬆:如果直接用錢來眾籌的話,會受到國內股權眾籌等政策的限制。而通過ico來實現的話,無法可依。

2、無地域限制:一個項目如果推廣做的好,全球各地的投資者都可以用手裡的btc或者eth來投,而不會收到地域限制。目前來看,越來越多的項目重視國內渠道的推廣,比如最近大火的status、ae等,都能在iceago看到相關宣傳,官網和白皮書也都有中文(翻譯的略生硬)。而國內的項目也越來越多開展海外的推廣,比如黃金鏈和openledger的合作等。

3、投資門檻低:由於區塊鏈數字貨幣的分割性,基本上可以達到金額上的0門檻。當然投資門檻還是有的,各種信息搜集、網站註冊,提現規則了解等等還是挺麻煩的,特別是很多網站特別坑,不穩定。

4、大大提高了流動性!:通過ICO的形式,投資者通過持有數字代幣獲得了項目的收益權,同時由於區塊鏈技術,投資者拿到幣的同時,就可以在市場上進行流轉,而傳統的投資,從VC到ipo公開流轉往往要5~8年左右。流動性的提升也大大提高了項目溢價,所以目前價格虛高,泡沫橫行。說白了就是一二級套利在數字資產上的翻版。

5、提高項目運行效率:通過ICO,項目團隊可以把精力更多放在項目運營商,而非放在ABCD輪和投資者談判上,也省卻了大量中介費用。

當然目前還存在各類弊病:

1、政策風險:目前市場還屬於小眾市場,但是隨著ico越來越火,肯定會出各類風險事件,到時候國家如何定性,進行監管是個懸而未決的風險。當然,從目前國家對區塊鏈的態度來看,一刀切封死的概率並不是太大。

2、缺乏披露:目前的信息披露基本靠項目團隊自覺,而沒有太硬性的規定。而投資者由於大部分是散戶,再和項目方的議價能力上和傳統的投資機構相比弱勢很多。所以如何加強ICO項目進度、資金管理的信息披露是個很重要的課題。

3、各類跑路風險:相對於國外ICO是已經醞釀一段時間並且有項目落地才ICO相比,國內很多花個1周來「套路」ico圈錢的案例也很多,反正目前階段都是博傻遊戲,只要會忽悠,讓初期的投資者賺到錢,之後團隊拿到錢跑路就行了,比如很多團隊過幾個月換個馬甲又ico一遍吸引新韭菜。另外,交易平台跑路的風險也很大,各類平台都想率先上熱門幣種或ico蹭熱點,一旦吸引了資金,平台跑路,那資金就都打水漂了。最好選擇比較靠譜的主流平台進行投資。

4、項目風險極大:本質上還是VC投資,普通投資者根本無法辨別,應該做好資金打水漂的準備。而非包賺不賠的買賣。我看了很多ico的白皮書,基本上就是跨行業嫁接,實現起來極為困難,如果是通過從前面相專業VC來融資的話,估計不會通過,但是由於現在是ICO熱潮,很輕鬆就融到資了。項目失敗的概率極大幾大。

個人的看法:ICO目前遇到的問題還很多,比如投資人風險匹配、信息披露、政策監管等等。但未來一定會成為公司融資的主流形式,同時會逐步嫁接現在主流的融資方式。因為通過區塊鏈技術,很方便的解決了基金份額確權流轉的問題,而流動性是非常重要的金融屬性,試想一下一個資產,3年後才能ipo上市退出,和第二天我就能退出,你更願意持有哪個?另外,由於相當於直接打通了VC到IPO的中間環節,理論上雖然初期ico的溢價會過高,但是投資者能更早接觸到國內外優質項目。也許比現在盲目買機構的股權類產品去接估值特別高,不知道已經幾輪的PREIPO類項目更靠譜也說不定。

當然,ICO說到底還是一個融資手段,本質還是要辨別項目本身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所以我認為未來ICO嫁接目前主流的投資機構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比如已經有VC機構嘗試用ICO來給自己融資了。

starta:一個新的VC機構,原先成立了一個SPV基金,主要做將東歐技術授權到美國並孵化的優質企業,這次要通過ICO來投資,佔SPV33%的份額。當然看了白皮書以後覺得有點套路,比如都是16年年底投的,總份額300萬美金,投了200萬。這次33%份額的ICO150萬,整體SPV已經估值450萬了,去掉100萬的現金,等於項目升值了150萬,相當於升值了75%。雖然清楚列明了項目公司,但是到底是給他們當接盤呢,還是真的增長了,就不知道了,反正沒人評估。

blockchain capital:一個專註於區塊鏈的VC,去年也通過ICO融了1000萬美金。

我認為未來,對於沒有項目識別能力的投資者來說,通過ICO參與到VC投資可能會是一種方法。另外對於VC或者戰略投資者來說,讓項目方對其增發特定ICO,也可能成為他們願意投資的一種方式。


ICO和股權融資非常像。手持代幣的人,可以獲得項目的分紅和參與項目在一些問題上的決策。但代幣僅僅是像股權而已,其實他們有很大的不同。

股權融資的主體是公司,而ICO融資的主體是項目。這是啥意思?也就是說,股權融資最終獲得的收益,是公司整體的收益,而ICO得到的收益只是融資項目本身的收益。比如說一個公司有十個項目,擁有公司股權的人擁有這十個項目的收益權。而ICO的代幣是項目的代幣,一個項目對應一種代幣。當然,一個項目可能對應多種代幣,這個時候一定要區分哪個是享有股權收益的,哪些是有其他用途的。就像國內的項目——小蟻就有兩種代幣。一種是小蟻股(ans),另一種是小蟻幣(anc)。小蟻股享受的是小蟻項目的收益,而小蟻幣只是系統內使用的一種代幣而已。

但是若真的算起來,ICO比股權融資不知好多少。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ICO大大降低了參與項目投資門檻。從前若是想參與上市前的股權融資,沒有個幾百萬,連參與的資格都沒有。但是ICO則不一樣,投1塊錢都行,只要你高興,投多投少都可以。看好的項目多投10塊錢,不看好的項目投個5毛錢的,一點問題都沒有。

大大提高了股權的流動性。以前搞個股權融資,都得分個天使輪、pre A輪、A輪...反正錢不夠的時候,就往下順延個字母,要是覺得想融得錢不多的時候,就在前面加個pre。投資人一般都是通過在不同的輪次之間,選擇將股權出售套現。或者是一直拿著直到上市。投資人股權的流動性取決於項目的融資輪次。雖然在輪次之間也可以出售股權,但是這可能會給公司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而且也可能需要折價出售。但是代幣就大不一樣了。只要代幣上了交易所,就可以任意交易了。你想什麼時候買,就什麼時候買,你想什麼時候賣,就什麼時候賣。不用在一棵樹上弔死,覺得項目好的時候,就拿著,覺得項目不好的時候,就直接賣掉。來去自由。

打破了股權融資的地域局限性。股權融資在之前其實是信息極其不對稱的行業。誰在融資,誰手上有錢,大家誰都不太知道誰,通常只能靠緣分。互聯網的發展對這個行業做了一點改變。很多項目也開始發到一些投資人聚集的圈子。但是常常也是一種「捂著」的方式。就是只有投資人能看到,其他人根本看不到。畢竟是商業機密嘛。但ICO則大大不同。ICO的項目大家都可以看到,大家也都可以參加,之前也說到了,投多投少都隨意。另外,ICO天生就是屬於這個世界的。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參與一個項目的ICO,根本不受地域局限。不論是美國的項目,英國的項目,你都可以參與。

投資人的數量不受限制。之前一個項目融資,能有幾個機構就不錯了。其他人要麼就參與不進來,要麼就是不知道。而且即使有很多人投資機構參與,最多也多不過200家(有限公司股東上限50人;股份有限公司股東上限200人)。而且決定什麼事都得開董事會,就得把股東都找來。你想想,要是有200人的董事會,這個公司估計把人湊齊了就得花個小半年的時間。還能幹啥。ICO就不一樣了,ICO的投資人數量不受限制,多少人參與都行。決定事情的時候,也不用開董事會,在網上投票就行。所以,如果你投了英國的項目,你也不用折騰到英國了,當然也沒辦法藉機出去玩一圈了。ICO的參與人數多,其實也是對項目本身的一種營銷。你想想,如果越多的投資人拿了你發的代幣,他當然希望你能賺錢啊,這樣他也能賺啊。項目也會得到更多的資源支持。

當然,ICO也不是完美的。

ICO的風險極大。如果你關注區塊鏈,你一定看到有人通過ICO,在幾個月的時間裡,賺了幾十倍。但是別總看見這些好的,那些賠的毛都不剩的人才不會和你說呢。代幣的波動是巨大的。現在很多ICO的項目,基本都處於概念期,都還沒有什麼實質的可用的產品。然而這些項目現在的市值就動輒幾十億上百億。所有的價格都需要由價值支撐,沒有價值支撐的價格隨時可能破裂。在想到幾十倍收益之前,最好做好毛都收不回的準備。

ICO的項目缺少規範的信息披露。我敢說,許多參與ICO的投資者根本都不明白項目是做什麼的,對項目的發起人根本都不了解,甚至項目團隊在哪裡都不知道。同樣的,項目有什麼進展也完全不清楚。最重要的是,假使我前面說的這些你都知道,你也不一定知道你知道的這些是不是真的。就連嚴格受著監管的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都是家常便飯,何況是現在毫無監管的ICO。所以ICO的水很深,深不可測。

降低了投資門檻,打破了參與人數限制,提高了流動性。這些特性,使得ICO和IPO看起來非常相似。甚至比IPO還要自由。

泡沫是短暫的,價值是永恆的。ICO只是提供了一種新的融資方式,但是改變不了公司的價值。公司的價值還是要看公司究竟做了什麼,解決了什麼問題,創造了什麼產品。不管融資方式怎麼變,這些都是不變的。做個理性的投資人,還是那句話,在想到幾十倍收益之前,最好做好毛都收不回的準備。


暴走時評:ICOs被認為是眾籌的替代方案,正在改變初創公司資本化的方式。它基本上是區塊鏈初創公司在認證體系之外募集資金的一種方式。儘管ICO競技場存在合理數量的直接騙局、哄抬價格以及公然的龐氏騙局計劃,但通過來自社區自發組織的眾籌盡調以及在外部方面如Smith and Crown公司和ICO評級的幫助下,許多的犯罪活動得到了打擊。

ICOs是區塊鏈社區的熱門新事物。首次公開售幣(ICO)背後的思維是,一家公司承諾構建基於區塊鏈的產品或服務。

為了籌集執行其發展方案所需的資金,公司會發行數字代幣並將它們全部出售給投資者。

然後,當服務開始運行的時候,投資者可以使用這些代幣來運行服務,也可以通過持有或出售它們來獲利。

越來越多的區塊鏈初創公司正在組織代幣銷售,作為ICOs中籌集資金的一種重要方式,這是對傳統證券市場的IPO的致意。根據Smith + Crown公司的研究,這些公司去年籌集了2.6億美元,自2017年以來已經籌集了超過5.6億美元。

ICOs被認為是眾籌的替代方案,正在改變初創公司資本化的方式。它基本上是區塊鏈初創公司在認證體系之外募集資金的一種方式。

雖然代幣的運作方式與股權相同,但這兩者並不相同。事實上,對於要出售的證券,他們需要向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代幣絕對不是這樣,它更像是人們用來訪問區塊鏈上特定應用程序的許可證。

屢破紀錄

2013年,萬事達幣組織了一個代幣銷售以募集資金,是首批使用這種新型資本化的項目之一。儘管有警告說,萬事達幣可能只是一個精心策劃的騙局,但是投資者冒著風險,提供了當時價值50萬美元的支持。

以太坊跟隨2014年的趨勢,設法籌集了1800萬美元,儘管該項目在當年比特幣崩盤後損失了數百萬。從那時起,ICOs開始一點點打破記錄,直到一個去中心化的風險投資公司在2016年籌集1.5億美元而被載入歷史。這家公司是臭名昭著的DAO,在不久之後被黑客入侵,損失了5000萬美元。

由於這些ICOs不受SEC的監管,當局在此類事件發生之後不能做任何事情。發行代幣的初創公司成為獨立於第三方的自行調節的實體,但是投資者們不能得到創始人承諾的發展計劃會被遵守的保證。這種不確定的法律地位使ICOs成為一個風險非常高的投資。

規則缺失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目前正在調查這種資本化方式,但在相關決定做出之前,投資者們的投資都得不到任何保護。

馬來西亞投資者協會副會長Aaron Ting認為:

「對於那些趨向高風險,高回報的人來說,這是一種投資選擇。」

「即使白皮書聲稱通過購買ICOs代幣,投資者會擁有初創公司的部分資產和負債,並可對其利潤提出要求。但是如果項目沒有實現,而項目背後的人拿走你的錢然後跑路,對此你也無計可施。因為沒有規則和條例管理這一領域,」 Etherscan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Matthew Tan解釋說。

風險偏好

通過調查以前由ICO資助的初創公司的發展情況,可以認為目前沒有多少項目能被歸類為完整的項目。毫無疑問,成長為一個成功的全球性公司需要很多時間,但是在這一領域的豐厚收益可以為投資者帶來更多的信心。

除了實施的難度之外,區分真正的項目和騙局也並不容易。因此,行業專家堅持要求投資者在投資前做好充分的調查研究,深入了解這個項目的創始人、可行性以及被大量使用的潛力。

Hello Gold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Robin lee回憶說:

「就像在互聯網的繁榮期間。不可能真正的判斷出Google、亞馬遜和蘋果將成為現在的大贏家。這一技術的潛力是巨大的,但是很難判斷最終哪個公司將會獲得巨大成功。這一技術還處於早期階段。」

此外,通過ICO資助的項目後來會面臨許多風險。哄抬股價是微型股票欺詐的一種形式,包括通過虛假和誤導性的實證表述人為地誇大所持有的股票價格,以便以更高的價格出售其低價買入的股票。因為市場不受監管,這種伎倆在數字貨幣交易中並不罕見。

也有可能是網路攻擊導致代幣價格暴跌,攻擊者從中獲益,特別是黑客通過利用交易保證金損害他人的利益來放大收益。

新的模式

拋開ICOs引起的所有風險,它們特別適合在排除第三方時籌集大量資金。初創公司現在不需要與傳統風險投資公司分享收益,而是可以回報他們的早期採購商和最早相信他們項目的人。

Bloomberg View專欄作家Matt Levine解釋說:

「公司和客戶是系統的必要組成部分;投資者在區塊鏈資本的新模式中只是一個中間人,可以免除。」

從這個角度來看,代幣是被客戶用來接收服務,而不會被賣給少數的金融機構投資者,他們買入代幣只為了從公司未來的發展中獲益。 ICO現象證明了在認證體系之外自由投資的需要。區塊鏈生態系統甚至自行調節了該領域的不良行為。

「儘管ICO競技場存在合理數量的直接騙局、哄抬價格以及公然的龐氏騙局計劃,但通過來自社區自發組織的眾籌盡調以及在外部方面如Smith and Crown公司和ICO評級的幫助下,許多的犯罪活動得到了打擊,」Blockchain Partners的創始人Richard Kastelein敘述到。

正如風險投資公司正在對這一融資新領域進行認真考察,我們也應該如此。不僅僅是關於賺錢,而且有關一個區塊鏈資本新模式的產生。這一模式不僅可以為區塊鏈項目提供資金,還可以在不久的將來為初創公司,甚至為互聯網提供資金。

翻譯:Doris

原文地址:ICOs:區塊鏈資本的新模式 http://ChainB.com http://chainb.com/?P=Contid=4866


ICO簡史

ICO的歷史真是簡單到只能用簡史來描述。有據可循的第一次ICO(initial coins offerings)是發生在2013年的MasterCoin(目前已經改名為 Omni);歷史上公認的最成功ICO則是2013年以太坊的ICO,從投資者的角度講,以太幣是今年最令人驚喜的數字資產;而ICO真正在區塊鏈界成為熱點則發生在2017年上半年,根據icopod-區域鏈項目評級第一站統計:從2017年的前兩個季度,共有65個ICO項目融資了5.22億美元,而6月底的EOS項目更是在五日內融得1.86億美元,更可怕的是,EOS的ICO將持續一年。

ICO的定義

關於ICO的具體定義,至今沒有達成共識,有人說ICO是眾籌,也有人說ICO代替了VC的工作。相信隨著時間的發展,ICO的定義會更加清晰。但是就目前為止,ICO是一種區塊鏈創業項目的融資方式,創業團隊將一定比例他們所發行的數字代幣(注意是代幣,而不是貨幣,並不是所有區塊鏈項目都是為了創造數字貨幣,事實上隨著「比特幣作為數字貨幣中的黃金」這一概念的逐漸深入人心,單純創造一個新的數字貨幣已經沒有什麼特別大的意義了,更多的區塊鏈項目試圖用去中心化的方式解決除了貨幣以外的問題)出售給項目支持者,以換取法幣或者其他數字代幣(通常為比特幣或以太幣)

ICO vs IPO

ICO(initial coins offerings)和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只有一字之差,的確有相似之處,但也有截然不同的地方。

  • 共同點:

毫無疑問,最大共通點就是兩者都是為公司融資進行的活動。

  • 不同點:

ICO的發行不需要任何中心化的監管機構來監管和審批,通常融資過程非常迅速,ICO的成功發行通常依賴於投資人對項目團隊的信任;而IPO的發行過程少則一年,長則數年,中間涉及層層監管,層層審批,監管和審計機構對其信用有一定的背書。

IPO投資者購買的是經過嚴格監管、審核後發行的股票,如果有欺詐發生,他們通常可以獲得保護。ICO投資者通常為最狂野的投資群體,投資者不會獲得股票或者證券,他們獲得的是創業公司髮型的代幣,代幣通常可以快速上市交易。截至目前,也沒有特定的法律、法規保護他們。

通常ICO投資者並不擁有特定的權利(而眾籌投資者通常有一定特殊權利),投資者並不會和創業團隊簽署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涉及投票權,收益權等),這也和IPO不同。

Why ICO?

從上來看,ICO市場似乎風險重重,危機四伏? 為什麼還會有傻瓜參與那?

沒錯,但是ICO高風險的真正原因並不僅僅因為缺少監管。相信股民們對過去2年的幾波股災還記憶猶新,即使在有政府監管的市場,風險爆發後同樣有災難性後果。

ICO真正的風險在於特定項目本身的可信度和信用水平,在瘋狂的2017年上半年,某裝修包工頭號稱要通過ICO發布比特幣2.0,顛覆比特幣的地位;某位14年虛擬貨幣眾籌後,項目失敗甩鍋消失的CEO,也露面搞起了ICO,市場的奇談怪象可謂層出不窮。但同時, 火狐瀏覽器前CEO成立新創企Brave,ICO30秒融資3500萬美元, 未來直接上市、IPO?ICO?區域鏈金色財經,全國首個區塊鏈產業園區落戶杭州_鳳凰資訊,等區塊鏈行業逐漸發展的事實也讓投資者嗅到了金錢的味道。

就目前來看,我們仍然沒有足夠的依據來評判ICO究竟是一種更好的融資方式,還是區塊鏈公司創始人們的圈錢大法。一切都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檢驗,但是狂野的風險投資者早已深入其中。

硬廣「icopod-區域鏈項目評級第一站」——在政府監管缺位,信息披露有限的市場,ico投資者需要一個參考系。

小弟才淺雖薄,創投圈的一枚小學生。希望有機會與更多創業者進行席地暢談。恩美路演歡迎BP狂炸:zhouyz@myenmei.com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李笑來 PressOne 2億美金ICO?
如何評價李笑來捲土重來的超級比特幣(SBTC),這不是變相ICO嗎?
如何看待9.8日比特幣及其他虛擬幣暴跌?
如何得知各大數字貨幣OTC交易平台的交易量?

TAG:創業融資 | 比特幣Bitcoin | 區塊鏈Blockchain | 數字化貨幣 | 首次代幣發行IC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