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生態視角看萬科之爭,會那些感悟呢?

關於萬科,很多從趙家人視角分析,如同滿篇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可見宋鴻兵雖然被打了,但其思維還是活在許多人心中的,當故事聽當然是越神奇也好,但由此反映的現在社會資金的最新生態才是對我們普通老百姓更有現實意義吧。


如果真.註冊制實現了,原有A股整個生態體系會有大幅改變。關於萬科,滿屏的趙家人視角分析,如同滿篇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可見宋鴻兵雖然被打了,但其思維還是活在許多人心中的。

當然趙家確實比羅家牛逼許多倍。只是,除了陰謀論、神仙打架以外,如果不碰任何八卦內幕(期待的可以關閉走人了),有沒有別的知識視角可以解釋,或者若有所得的?

新險資 與 舊基金 的不同取向

寶能安邦前海等新壽險,頻頻舉牌大藍籌,根子原因,是他們這幾年,攢下了幾千億的壽險金。這幾千億,都是用高回報高傭金賣給老百姓的(要不新公司怎麼能搶到份額)。如果這些錢拿不到高收益,未來幾年就要違約甚至破產。所以必須找到回報好的投資標的,而上頭又只能默許。這些新方式湊起來的資金池子以及管理人,我暫時稱之為「新險資」。

好,現在來看投資標的。A股市場有個奇特的現象:妖股高價,大藍籌低價。這就不得不提另一種方式湊起來的資金池子,我暫時稱之為「舊基金」,主流是各種公募和私募。這些公募私募,管理者最重要的利益,來自於盈利分紅。而快速把分紅裝到兜里最簡便的方式,自然是把小股炒高5倍,然後把其中1倍的獎金裝兜里,兩三年後辭職走人。大藍籌?炒不上一倍,拿不走0.2倍的獎金,給你你肯嗎?所以除了極少等著分紅的最謹慎的散戶和機構,根本沒人買。

因此 新險資 瘋狂去搶 舊基金 棄之不理的 藍籌股,是很好理解的事兒。不用插入趙家人,也能說的通。

從這個視角來看,咦似乎還是好事兒呢?事件姑且不論,趨勢倒是挺清晰的。那就是一種生態鼎盛時期的疑似結束,和另一波生態的崛起。

資本生態模式 以及生存土壤

再補一下資本生態的理解。就是同一種資金彙集方式、一種組織和激勵方式、一種生長方式的,算一種資本生態圈兒。比如招商銀行和民生銀行可以算是一類,但和徐翔他們就不算一類。

生態圈兒視角,和家族控制人視角是不一樣的,巨大家族比如李嘉誠可以參與很多生態圈兒。我這種矇昧無知的從不關心;因為不同生態圈兒的發育鼎盛和衰落,外人有一點觀察和投機價值;而如果不為李嘉誠打工的話,研究這種家族和控制人能有啥用?除了攢點八卦粉,而我是期望把八卦粉全部洗掉的。

插話結束,沿著 新險資 舊基金 這兩個生態圈,把視角稍微延伸開,更好理解生態圈的迭代進化與興盛。

最早當然是銀行和信託。開始也是各種亂來,荒唐到無以復加。90年代早期,朱總先是砍斷了財政向央行的手,後期又借著亞洲金融危機狠狠整飭了一把。那之後銀行就比較規範化了(特別是全國性主流大銀行。城商行、信用社等不算)。

然後是證券和基金等。中間幾次起落就不講了,目前最根源的問題,就是審批制,股票太少。迫使公募基金管理人炒小票,或者吸引遊資管理人和地方資金(比如某個有上市公司的地級市的趙家)聯手做漲停。這次爆倉救市一系列後續(監管機構、主流券商、私募大佬、混改明星,輪著被查了一圈等),意味著此前制度下最成功適應的那個生態圈,被砍倒一片。如果 真.註冊制 能得到推行,那麼新生態將會茁壯;如果名為註冊制實為審批制,那麼老樹被砍了,還會再長出來。因為只有它能生長,也只能這麼生長。

保險資金。這個分老錢(比如人壽)新錢(一波一波的,平安曾經是新錢,現在又算老的了)。以安邦為代表的這批新錢,目前就是錢多、壓力高、優質投資機會少、搞不上去就糟糕的狀態。

相對更大更模糊的老生態圈

前面這些,其實再寬泛一點的話,還可以都劃成新生態資本圈,特點是錢的來源大致可知(比如賣產品,錢來自於老百姓認購,別管靠不靠譜、忽不忽悠)、有年報、有董事會還管不少事兒、追求收益(別管風險高不高、水平低不低)。

雖然每種玩法,最早弄潮的大多都是野蠻的,倒下幾波後剩的才開始靠譜(本規律限美帝適用),但也不能因為個體的野蠻,就否定生態的相對合理性。新資本生態區搶萬科民生,雖然極有可能搞成一地雞毛,但除了這些一時一事一人(比如萬一新資本的心思,是去搞大量低價項目洗乾淨給萬科做,市值沖高才能保住後幾年兌付不破產?),還可以看到點別的...

與這些相比,真正巨大而神秘的看不懂的,是大塊小塊的各種央企地方國企、大塊小塊的各種國資委,大塊小塊的各種地方控的平台公司、城商行、信用社,這幾個生態圈,凈資產大幾十萬億,但意圖和行事規律還有激勵機制更加模糊,只能從當事人的行為去零碎猜測,比如王石當年不服上級深特發,死活要搞股改(就是引進新股東啊,避免 深特發 輕易一張調令,就換了個「能人」進來,貸款做大窟窿然後拍PG走人);放棄股權換治權、大事都透明公開不落把柄(小朋友們可能不知道褚時健是怎麼進的監獄,真以為儲總當年不硬?以為王石沒被一把擼掉過?);還要拚命折騰,直到把深特發的大股東,置換成在港央資華潤,才總算有了點安全感。

這些舊生態的資本圈,即便能觀察到一點點,也不適合描述、總結或者推測,太費神了......等他們的歷史標誌性事件發生了再說話吧。

往虛里說說生態演化和替代

先把改革開放時看作是一片資本荒原和不毛之地,然後各種生態的資本開始不斷繁盛。期間各種荒謬和野蠻,這和美洲大陸剛被發現時差不多,沒啥道理可講。其實美帝不適合做參考,有心有力的可以去研究東歐以及俄羅斯解體後的資本生態和法治生長和影響嵌套的描述;更深想可得狠狠的硬啃些好東西啊......


當局者清,旁觀者迷。信息太少,無法還原事情真相。據說,寶能百億資金來源於浙商銀行,據說,浙商銀行第二大股東由安邦持股控制。真相幾何,估計一般百姓很難清除,畢竟獲取信息成本擺在那裡。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雪球大V雲蒙的倒掉?
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有好的教材題庫網課推薦嗎?
證券發行核准制到註冊制中的差別和意義?
請問如何查詢自己是否具備證券從業資格?
很多人都不建議做證券經紀人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去做證券經紀人 ?

TAG:經濟 | 證券 | 時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