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能否推薦一些談吃的名家散文?最好是懂吃又會寫文章的,像汪曾祺這樣的


周作人 梁實秋 蘇青 王世襄 汪曾祺 陸文夫 鍾阿城

排名不分先後。


補充一下幾位現當代作者:

食家飯(俞沁園) 《半間灶披間》,文字妙得張奶奶衣缽,又別有一種溫情。而且,拆解技巧,毫不含糊。文質並美。小的鄭重推薦。

蔡珠兒 《紅燜廚娘》等。

殳俏,很多本,不用說了。

沈宏非,飲食男女,都是他擅長的話題。

歐陽應霽,也有很多本,信息量大,混搭得法。《半飽》、《快煮慢食》、《天真本色》都是助人下廚的,《天生是飯人》記錄的是四海訪友的食單。

林文月《飲膳札記》,兼及親朋師友憶往,還有童年的上海日租界。其中甚至有館子水平工夫菜,佩服她宴客的無比誠意。

舒國治,《台北小吃札記》、《窮中談吃》等。

焦桐,新詩體《完全壯陽食譜》,哈哈哈。大陸引進的有《台灣味道》、《暴食江湖》。

木心有一篇《吃出名堂來》。

韓良憶,居游系列n本(希望她繼續寫哦)慰我歐陸鄉愁。《我的音樂廚房》別有綺思。

庄祖宜《廚房裡的人類學家》,講西廚訓練經歷。

許億《舊時光的味道》等。

薛理勇,是上海地方史專家。好歷史博物那口,薛先生有《說魚道蝦》、《素食雜談》、《談瓜論果》、《點心札記》等等數種。

從上海地方文獻角度,周彤的《本幫味道的秘密》饒富烹飪大師口傳經驗,講解技術相當親切,值得一讀。

石光華《我的川菜生活》。

張新民《潮菜天下》、《汕頭味道》、,《潮州幫口》等。

汪朗為汪曾祺公子,克紹家學,亦有《叼嘴》、《衣食大義》、《四方食事.胡嚼文人》、《食之白話》等諸種。

小寬,著有《100元吃遍北京》、《青春飯,我們都愛重口味》、《飯否》、《汁吃詩》,近日名篇《道可道,肥腸道》。

知乎 @王瑞恩,有哪些類似「西瓜最中間那一口」的美食? - 王瑞恩的回答,步武清少納言《枕草子》狀物清玩筆調,又多幾分人間煙火。


《吃主兒》作者王世襄的兒子王敦煌

老北京的風土飲食


唐魯孫


梁實秋,《雅舍談吃》


汪老在我心中永遠第一( ????? )

其他,容易讀的還有梁實秋《味到濃時即家鄉》,《雅舍談吃》

蔡瀾先生的《尋味》,

還有大量張佳瑋的文,你可以關注他的公眾號,裡面有簡單分類比較方便你找。


蔡瀾應該也算


陸文夫的,可以


趙珩 老饕漫筆


談到吃,不說我賈平凹 凹叔的陝北吃食,那倒不如不說.


台灣有個作家叫劉方,寫過一本《劉方談吃》,文筆非常質樸,都是些家長里短,不過比美食專欄拿腔拿調的文章好看多了,我經常隨身拿著看,結果有次丟在飯館裡了……


張佳瑋的美食散文


梁實秋的《雅舍談吃》,詩人大廚二毛的《民國吃家》和《碗里江山》也很有意思。


陸文夫《美食家》《吃喝之外》,現代文閱讀里看到的,不知道算不算


張公子的可以么


談到吃,竟然不說蔡瀾,那倒不如不說。


袁枚


周作人的吃肉,江蘇文藝出版那本,是最好的


魯迅的在酒樓上,油豆腐黃酒什麼的……


林清玄


推薦閱讀:

說說你認可的中國散文大家(近現代)?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擅長寫小說還是擅長寫散文?
史鐵生的文章是否有其核心的價值觀在裡面?
求一篇讓人怦然心動的散文?
相識良久,每次見面只有酒和性,從不談心。他有家室,這是愛么?

TAG:飲食 | 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