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台灣提出的8年8800億的「前瞻基礎建設計劃」?

聽說在「立法院」一分鐘就通過了初審,無視任何抗議和質疑,大家怎麼看


一句話總結: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藍瘦。至於藍瘦香菇?一邊涼快去!

本回答目錄一覽:(本回答貨幣單位默認為新台幣)

  • 什麼是「前瞻計劃」
  • 為什麼綠肥藍瘦
  • 政治酬謝與綁定票倉
  • 成功與否並不重要
  • 結語

一、什麼是「前瞻計劃」

其實台灣的每屆領導人上台都會提出建設計劃,比如馬英九就有愛台十二建設_百度百科。所以蔡英文提出8800億新台幣的「前瞻計劃」出來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結合新聞及相關政府文件(文件鏈接放文末),我們可以知道"前瞻計劃"包含了以下幾個內容:

包含五大建設計劃:「軌道建設」、「綠能建設」、「數位建設」(即互聯網、物聯網建設)、「水環境建設」、「城鄉建設」等,8年總經費新台幣8,824.9億元,帶動民間投資1兆7,777.3億元,以促進地方整體發展及區域平衡,帶動國內投資機會與經濟穩定成長。(請忽略那些什麼永續,海綿、融合之類華而不實的用詞。。。)

其中,以軌道建設為大宗,預算高達4241.33億元,水環境為2507.73億元,數位轉型為460.69億元,綠能部分為243.15億元,城鄉建設則為1372億元。換成人話就是:軌道,水利等環境類的建設佔2/3以上,剩下的綠能,數位建設這些稱得上是「前瞻性」的建設卻連1/10都不到。

「數位建設」 就是公共建設之創新觀念,規劃「推動網路安全基礎建設,提供網路安心服務」、「完備數位包容,保障寬頻人權」、「發展數位文創,普及高清服務」、「建構開放政府及智慧城鄉服務」及「建設下世代科研與智慧學習環境」等五大推動主軸、18項重點建設項目

PS:連個信息技術的東西也要扯上人權,包容之類的高端名詞,真是好棒棒哦~~

也就是說,還是凱恩斯主義的那一套: 主張採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即擴大政府開支,實行財政赤字,刺激經濟,維持繁榮。 特別是在現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各國貿易保護主義興起,又跟大陸冷和平,沒服貿沒貨貿沒陸客,TPP夭折,新南向連辦公室都裁撤掉的情況下。。。。。。

二、為什麼綠肥藍瘦

計劃中三十多項建設九成以上都落在綠營執政縣市,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像台中市政府,幾乎每天都有新聞稿或說帖,對外闡釋前瞻計畫的必要性及執行面,告訴市民,市長林佳龍所爭取到的建設是什麼(這是伏筆)。不只台中市,高雄市、台南市、桃園市府對外闡釋的頻率與幅度都不小。人口最多的新北市自嘲是「零元俱樂部」的一員,而台北市也只是搶到一些「餅屑」。

從數字的角度來看:

  • 高雄市提報2,023億元,核定1,821億元,核淮比例為90%;
  • 台中市提報1,600億元,核定1,597億元,比例99.8%;
  • 台南市提報1,700億元,核定1,400億元,比例82.35%。
  • 這3都合計分得4,818億元,占提報金額的95.92%,幾乎所有提報都照單全收。

反觀非綠營執政和綠營執政不被看好的縣市:

  • 新北市提報4,500億元,只核定821億元,比例只有18.24%%;
  • 花蓮縣和台北市分別提報91億和500億,都尚未核定;
  • 宜蘭縣爭取1300億,卻只獲1200萬,核定比例僅0.0092%。

當然啦,名義上是「國家建設不分藍綠」,但是好笑的是 「行政院政委」張景森就嘲諷新北市是 「天龍國」,過往得到的資源已經夠多了,還去跟那些「地鼠國」爭,真像是「穿錦衣跟窮人搶錢」。

嘉義縣長張花冠就比喻,「天龍國」都已經娶了三個老婆,還在抱怨經費少, 「地鼠國」連要娶個親的錢也不夠,嘉義縣就像是 「魯蛇」(loser)、是地下的「蚯蚓」沒人注意。

選票政治本來就不需要服務大多數,只要服務鐵票倉就行了。(我就默認說了三遍吧)

像馬英九那樣想做全民總統,還搞到養肥綠營,搞砸藍營,才是最失敗的。

所以蔡英文才能心安理得砍軍工教年金,而自己去喝法國紅酒,不鳥遊行。

三、政治酬謝與綁定票倉

蔡英文上周五到高雄視察輕軌時,也表態支持高雄興建黃線捷運,還意有所指的對市長陳菊說:「菊姐,你應該有的都會有哦!」聽在外人耳理,如何不是政治酬庸之實?

這些計劃有一半是屬於軌道建設,而所謂軌道建設,從過去的經驗顯示,與土地開發有極密的關係。換句話說,政商勾結的腐敗就是隱藏在這一類型的計劃之中。

尤其軌道建設,興建過程除了少數工程包商獲利,實際帶動的投資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房產開發通常伴隨房價上漲。

更何況,軌道建設方面,不出所料應該會大力購買日本的高鐵,你懂的。
民眾中對此存在不少政治綁樁或政治分贓的批評,反映的正是台灣長期以來對這一類型計劃的認知。然而,除了政治綁樁之外,民進黨當局特別關照自己人,其中原因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明年就是縣市長選舉,民進黨趁機大搞形象工程,拉攏選民。

縣市長的選舉,可是超級重要的哦。

四、成功與否並不重要

計劃看來,其實並沒有寫上任何的可行性報告,環評報告,就編列出了一堆的計劃款項出來。從《前瞻基礎建設》計劃書中看來,洋洋洒洒366頁,經濟收益包括可量化的和不可量化的總共才2頁,然後就要趕緊通過執行了。而民眾對此風評不佳的地方就在於:擔心過多的無用建設,導致成為"蚊子館"(養蚊子的場館,大巨蛋現在還在養烏龜,謝謝),擔心建設的高鐵捷運根本無法收回成本而連年虧損甚至作廢。

舉個例子:試運營才一年就進入歷史的台中市BRT快捷公車

台中市的BRT快捷公車。一個因選舉而興建並倉促營運,也因選舉草率終止的大眾運輸建設,納稅人數十億血汗錢,在政治人物好大喜功與私心政治算計下化為烏有,沒有政客為決策負責,連納稅人都忘了這場發生在不久前的公共建設典型鬧劇與醜聞。

蚊子館大不了只是閑置,最多加點人員管理費,讓大媽去織個毛衣,讓大爺去巡邏溜達。但是像捷運高鐵這種運輸設備的,如果不認真考慮好可行性方案及收益,那麼就極有可能遇到各種"一個人的高鐵"、"一個人的捷運"、"一個人的停車場",全條線路乘客稀少,收不抵支,而運營費用還要不斷支出,比蚊子館的貽害更深更重。

一個不怎麼在乎可行性和收益的計劃,真的有心要成功?而且很多款項並沒有列為可討論項,就在"立法院"的打架中匆匆過了初審。呵呵。

計劃成不成功不重要,只要綠營縣市長拿到了預算就好了。大不了就像核四那樣封存起來不就得了,反正沒人會追究。

而我們回到一個最現實的問題:電力。

電力是經濟發展的血液和命脈,作為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關係到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也同樣為農業、工業、城市建設提供支撐與保障。

自從關了核電,台灣的電力供應已經出現瓶頸了,如此大規模建設電力勢必使用提升,怎麼解決?

靠計劃書里的綠電?可能嗎?在封存核四、核一核二即將滿負荷的情況下,更可能的是使用燃煤來發電,到時候會加重環境污染問題。

台灣未來的經濟重心應該是在數碼、雲端、生技、以及半導體等等,但其經費遠遠不足軌道建設,可謂本末倒置 。

而設計成八年這樣下一屆國民黨政府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不繼續執行民進黨的計劃,那樣計劃夭折民進黨可以以國民黨阻礙了計劃為計劃失敗的理由。而如果國民黨繼續執行這個計劃,錢都被民進黨撈走了,國民黨繼續做不成功,民進黨就可以說是國民黨做的不好才失敗的。 黑鍋都選好了。

五、結語

所以,這是個不在乎收益與成功與否的計劃,更多的是政治酬謝與綁定票倉,明年就是縣市長選舉了。用台灣民眾的話來講:就是在A錢啦。

六、附件

《前瞻基礎建設.pdf》

http://ws.ey.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FeVVwbG9hZC81L3JlbGZpbGUvNzk1NC82ODM1LzljNmY3YzdhLTUyNTctNDE1MS05OTJmLWI0OThlMWJjNWRjMi5wZGY%3d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n=5YmN55675Z%2b656SO5bu66KitLnBkZg%3d%3d


8800億是台幣,實際上是2千億RMB。其他不好說,其中一半是鐵道交通,比如輕軌這些。

台灣行政管理機構3月底提出所謂「前瞻基礎建設計劃」,宣稱要以8年時間,合計投入逾8800億元(新台幣,下同),推動軌道建設、水環境建設、綠能建設、數位建設及城鄉建設等五大計劃,其中軌道建設投入達4000多億元,大部分規劃為在各地興建輕軌捷運。

中國大陸:

至 2015 年底,我國高鐵通車裡程已達 1.9 萬公里,佔全球比重超過 60%。與此同時鐵路總投資一路攀升,「十三五」期間我國鐵路總投資將達 3.8 萬億元,平均每年近 8000 億元

台灣一年GDP為3.7萬億RMB,大陸為74萬億。

所以看這個鐵道交通開支,台灣規劃8年,約佔一年GDP的0.027。大陸規劃5年,佔一年的0.051.

從比例上來說,其實並沒有很離譜。

再看看政府負債: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8月3日發布的中國政府資產負債表顯示,截至2013年底,中國政府負債超過56萬億元,同比增長近兩成。

中國台灣網7月7日訊 綜合台灣「中央社」報道,台「監察院」6日表示,經調查發現,截至2015年底,台當局及各縣市累計債務餘額高達6兆220億元(新台幣,下同)

也就是大約1.3萬億RMB。所以台灣政府負債仍然是相當低的,沒什麼毛病。

而且很多人認為,台灣的基礎建設已經趨於飽和,建這個很難產生效益,這是跟大陸的最大差別。

這個觀點有道理,然而台灣跟日本的基建水平比,明顯就台灣又落後日本了,所以這個只是相對的。

其實重點是,基建搞好了只是基礎,不是生活方便那麼簡單。下一部要拉投資,創就業。

台灣總量小,市場小,再加上政治原因,包括拒絕大陸,拒絕陸資,發達國家又開始走向產業回歸,貿易保護的道路。這才是台灣最大的軟肋。

就像老馬說的三重樓喻一樣,不能只想要樓房的第三層,而不想要下面的兩層。那麼同時,也不能只要下面的一層(基建),而沒有上面的兩層(產業投資和市場)

----------------------------------

有人說綁樁,貪污。

那我舉個例子好了:

就好像江蘇省委說要前瞻計劃,給蘇北大修軌道。

然後一群精英跳出來說,你們那窮啊,修了沒用啊,你們養不起啊,債留子孫啊。

或者:這是貪污啊,綁樁啊,肯定有貓膩啊。

蘇北人會在乎嗎?

誰特么在乎?貪污又如何?綁樁又如何?就是要鐵路!誰修我選誰當省長!

台灣長期以來不是也看不起中南部嗎?「台妹」「台客」,什麼意思?就是一種歧視啊。

那,中南部人支持前瞻有什麼不可理解的。

這就是民進敢強推的底牌。

什麼貪污,綁樁,在人家看來,根本不重要。


從阿扁阿九到到菜菜子,誰控制了總督府,哪個政黨一年就可以發包出去編外的一仟億的工程,工程發包是一個地方角力的過程,並不是哪個黨執政其支持者就能全吃,綠的執政藍的也吃的到,藍的執政,綠的也吃的到,嚴重影響地方的板塊變動。

大多數民眾是人民,享有公家的服務,但有一些人是高級人民,國有資產是高級人民的資產。

治水永遠治不好~今年把它治好~明年怎麼會有預算綁住基層的助選土豪~~明年把它治好~後年怎麼有預算綁住基層的助選土豪?

從李登輝開始就從來沒有一個台灣領導人認為台灣有辦法脫離中國獨立,最重要的是

把債舉起來YOYOYO

工程包出去

工資凍下來

通膨堆起來

把錢圈出來

統一之前

子女送出島

北京托底哪管洪水滔天~


這件事情充分說明了 民選政府的無能以及蔡英文政權的極度短視。

這次8820億台幣 一半左右都是軌道交通我們就撿這一塊來說。

1 我們一般說要想富 先修路,火車一響,黃金萬兩。那是因為 在交通不發達的地區 ,交通是富裕的第一步,交通可以促進商貿交流對於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是極為重要的,但是 對於 台灣地區來說,其軌道健身經過上百年的建設 可以說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基本上這一次的建設都類似於 從北京延慶 建一條輕軌到海淀區 這種類型, 對於 台灣的經濟發展 有沒有幫助 ,有,但是作用相當有限。

第二 我們國家的高鐵建設 不僅僅在於建設鐵路還在於 帶起我國的高鐵產業鏈條,從2007年得一無所有到如今的出口創匯項目,這是一個萬億產業鏈條。 可是台灣的軌道交通 從鐵軌 到 車輛 系統 全部都是日本原裝進口 ,台灣掏錢 但是給台灣的產業沒有帶來一絲一毫的的好處。 對比一下印尼的高鐵,答應用日本的技術,條件是 日本幾十年得 無息貸款,而台灣 真真正正是 自己出錢 扶持日本的產業。 孰高孰下 不言自明。

第三 台灣 目前的產業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面板產業 已經被大陸追上乃至於 超過,對於最新的oled方向 投入 嚴重不足 ,眼看 被大陸海水般的投入所淹沒 有滅頂之災。 半導體產業 中 雖說台積電 形式比較好不用擔心,其他無論是 設計還是封測 都面臨大陸貼身的絞殺戰。 可以說未來幾年就是戰略決戰了。對於資金並不充裕的台灣政府來說這將近三百億美元的投入是十分寶貴的,卻投入到一個對於台灣產業發展沒有丁點好處的方向,實在是太不明智了。

無法可想 小英政府昏庸若此,而全台所吵鬧無非是資金分肥,可惜可嘆。


回答得晚了一點,我覺得是和大陸貨幣戰爭的一部分。

8800億台幣大概兩千億人民幣,是四萬億計劃的台灣版,目的是刺激台灣通貨膨脹。去年五二零之後,新台幣對人民幣匯率一直不斷增值,對於流通不大的新台幣,背後動力只有是大陸不斷買進新台幣,吸收外匯上流通的新台幣造成新台幣的稀缺,抬高新台幣對人民幣匯率。這樣可以抑制台灣對大陸出口,達到打擊台灣經濟目的。蔡英文反制,意圖通過加速通貨膨脹,間接用大陸吃進的新台幣為台灣未來建設買單,或者至少告訴大陸繼續買進新台幣收益為負,阻止大陸進一步買進新台幣抬高新台幣對人民幣匯率。

具體證據:今天17年五月14號。從16年五月二十到現在,人民幣對美元貶值5%(一月以後其實已經穩定了),人民幣卻對新台幣持續貶值15%(同期美元只對新台幣貶值6%),基本回到了馬英九上台前08年的水平。以美元為基準,這意味著新台幣對人民幣異常增值了9-10%,原因之前說了只有是大陸在市場上大量用人民幣吃進流通的新台幣,抬高新台幣幣值。具體存量有多少,通過匯率和外匯市場上流通新台幣的彈性應該可以估計出來。我不是學金融的,不過這個供求關係和模型不會錯。

人民幣對新台幣匯率2007-2017年。台灣16年大選是一六年一月16號,也差不多是新台幣對人民幣最低的時。藍點大概是一六年一月16號的匯率

放大最近兩年的人民幣對新台幣走勢,藍點是16年一月16號的匯率

第一個是台灣外貿對各國的依存度,其中對大陸佔40%。台灣市場小,是外向型經濟,很多靠向大陸出口,新台幣對人民幣升值會大幅降低台灣出口大陸產品的競爭力。台灣GDP5000億美元,貿易順差300億美元,貢獻6%的經濟產出。其中15年對大陸貿易順差高達987.5億美元,如果這一塊下降太多會讓經濟數字不好看,影響「民意」。

背景解釋以後,我覺得前瞻計劃是通過上馬基建增加政府財政支出,增加未來新台幣通貨膨脹的預期,使得大陸繼續買進新台幣會有顧慮(收益為負)。這樣台灣方面能夠打擊/抑制大陸通過吃進新台幣抬高新台幣對人民幣匯率,以抑制台灣出口的計劃。有點繞口。

大概是這個意思,我明天有空查下資料,估計一下大陸一年內吃進的新台幣數量,和前瞻計劃提前的政府支出數量在不在一個數量級。這樣兩邊角力的結局會清楚一些。@馬前卒@常凱申

睡了,明天一早要上法庭處理交通罰單


「您還有八年啊?」


這算什麼前瞻計劃,這不就是綠營的分贓計劃嘛。

我想知道哪裡體現了「前瞻」這兩個字?

去中國化搞到字詞釋義都出了問題了?

台灣南部人口稀疏,還想要注資去搞人流密集才能正常營收解決成本的大型公共軌道交通工程。這是個學過高中地理必修三都知道該如何解決的問題。

為什麼綠營這麼多人還在迎難而上、不畏艱險?民進黨智囊團也在走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兩學一做?至於搞交通配套工程所產生的灰色資金能有多少,那我不知道。民進黨需要多少暗金來收買人心、操作選舉、培養喉舌。這我也不知道。然而,當立法院有給在野黨一分鐘發言的邱議瑩主席、立法院有蘇嘉全院長、行政院有林全院長、台南有賴清德市長、高雄有陳菊市長、台中有林佳龍市長。司改政改搞出來總統終身任命大法官,當然這些法官比某信徒還喜歡綠色這個顏色。

台灣的亂象源自文化扭曲。

台灣在中華文化和小中華、小台灣、日本文化之間搖擺,其次源自冷戰思維模式沒有隨著時代進步而進步:今天哪個大陸人會把台灣人稱之為「蔣匪餘孽」?可深藍深綠至今對大陸仍拿「某匪」字眼說事。所有人都提到社會主義都是自帶恐懼症,但你要問他社會主義是什麼?他們會拿比瓦哈比那套還再邪門一千倍的面部表情來形容一個他們根本不了解的東西。可他們說的每一個字都不是社會主義所擁有的,即使黑都黑不到點子上。Fb上一堆綠藍的弱智評論就是最好的驗證,讓網易、騰訊評論區都顯得像知識分子專門板塊了。台灣人、台灣省是大陸至少一億人都研究過、探討過的地方。而兩千三百萬的台灣省人,有兩百萬了解大陸的人嗎?

生於蔣公渡海的憂患,又將死於什麼樣的安樂呢?

罷了罷了。


蔡英文上台近一年

乾的主要事情就是分蛋糕

安撫黨內、黨外各個勢力。

不論是國艦國造,還是說要提高台灣自己的軍備研發能力

還是現在搞的這個前瞻計劃

都是在分配利益。

以前瞻計劃而言,本質上是炒地皮,利用投資來拉升台灣南部縣市的地價。

基本上就是大家嘲笑的「房產興國」。

民進黨政府知道,台灣的製造業已經不能再給台灣經濟創造多少增長了。

但是,作為執政黨,一方面要照顧多方的利益,另一方面至少要有漂亮的經濟數字。

那麼,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房產興國」,

這是一個可以多方得利,但卻要賠上台灣未來的政策。

當然,台灣的產業能不能支撐起這麼龐大的一個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個人存疑。

水泥哪兒來?鋼鐵哪兒來?建設裝備哪兒來?

總之,繼續折騰吧,把馬英九八年攢下的老本折騰完了,台灣也就差不多了。


我僅代表自己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台灣最急需的解決什麼問題?經濟問題。解決經濟問題是解開一切矛盾的鑰匙。前瞻計劃準備用八年時間8800億新台幣來拉動城市交通建設為主的一個大計劃,這個計劃能拉動台灣的經濟嗎?我的看法是不能。因為按照大陸的邏輯,要想富,先修路,為什麼前瞻計劃不行,其實很簡單,台灣目前已經有了自己的交通網路了,大規模基礎設施開發並不能帶動人流的流動,沒有流動需要的動力。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的勞力工資不會太高,台灣本地人去進行開發就職意願不會太大(這裡是我自己判斷),而且基礎設置建設會帶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水,電的使用加大,而目前台灣不是去核能嘛,電力的缺口會影響在台灣的企業。所以,不看好。


第一,台灣絕對拿不出這麼多錢。這只是變相賄賂選民。叫作政治綁樁(彎彎就是這些奇奇怪怪的詞語多。)

第二,鐵路計劃對於台灣來說作用很少。因為台灣發展相對均衡。就算建成也要虧本營運。

第三,台灣基建征地難度大。八年時間往往連征地都不夠。台灣對於私有土地保護力度大,同樣形成基建征地難等問題。很多項目資金到位了,征地卻要十多年。最後建起來卻和當初想法相差甚遠。

第四,8800億採用特別預算,這個特別預算我不知道算不算台灣特有,就是說這個預算不走國家預算,不用國會通過。但是總統任期內是有限額的,8800億相當於把自己四年任期,加上未來四年,總共八年預算全部用完,這是蔡主席已經欽定自己在總統下一屆競選中一定會當選的節奏。

以上信息都是來源台灣節目

總結,前瞻計劃投入大,見效小,不一定成功,政治內涵大於實際內涵,是蔡總統新南向計劃難產後變相的量化寬鬆,就是學習我們的四萬億計劃。國家出資大量建基建。思路是對的,如果外圍環境不行,經濟就要靠內需,拉動內需,莫過於基建。只怕蔡主席玩出火,不好收場啊。

~~~~~~~~~~~~~~~~~~~~~~~~~~~~~~~~~~~~~~

自馬英九時期,大陸吹大了台灣的旅遊業,零售業經濟的泡沫。蔡英文上台後刺破經濟泡沫,搞到一地雞毛,大家生活都不好過。蔡英文難啊,苦啊,基礎市民對經濟波動最為敏感,而民選社會最大的弱點就是經濟波動會動搖執政黨的合法性。所以民選政府為了選票,不得不出台一些經濟計劃來抵禦經濟波動。而這個8年8800億吹起來的泡泡。正好代替之前的泡泡讓整個經濟數據好看一點,然而從資金走向來看。財團和士紳吃掉大半,基礎市民難分絲毫,哪怕整個場面看起來緩和一點,多過幾年市場一旦緊縮,很容易經濟崩盤。


原本是P大點事,每年1100億台幣,相當於220億人民幣,相當於36億美元,正常的規劃建設而矣。KMT天天炒,就跟當年民進PART炒他們一樣。

當然,KMT天天炒的真正原因,其實是85%的資金將流向去年投票為深綠或一般綠的縣市,只有15%的資金流向藍營的縣市。究其原因,其實是去年KMT輸得太慘,只得了15%的選票。

足見KMT和民進黨,其實沒有最無賴,只有更無賴。只有我可以無賴,你不能無賴。


基礎建設要有效率必須搭配嬰兒潮,城市化。例如,艾森豪威爾時期的美國,近二三十年的中國。

台灣的生育率已經遠低於人口替代率了,城市化早就結束。現在還「前瞻」,無非是層層分肥,固樁綁樁;於經濟已無意義。這也再次證明,政治鬥爭會經常凌駕於經濟效率。


台灣桃園機場的輕軌修了20年,一共40公里,平均一年修建2公里。按照這個標準的話,台灣8年也就只能修16公里的軌道交通。預算8800億,這分明是民進黨與國民黨聯合起來搞貪污呢。

以上是玩笑話。一本正經的說。

這件事在沒有前期規劃,沒有環境評估,沒有市場調研,沒有項目預算,沒有預算審批的情況下要國會拿出8800億外債蓋軌道交通。一度懷疑蔡英文政府是瘋了。我共花錢如流水都沒有這麼亂來的。


自殺行為,不過鑒於民進黨的尿性,會做這個計劃不奇怪,坐等民進黨搞垮台灣,畢竟台灣人民自己選的執政黨,哭著也得看她作下去


這一次梁家輝應該可以把握住機會了吧。


如果是結合近期一些台灣的新聞來看的話,我個人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這8800億新台幣怎麼來?

怕不是抄KMT的家或者是對半砍了軍公教退休金以後才能做到吧?就憑DPP的執政情況來看絕不會自掏腰包補錢的,最後肯定還是個空頭支票罷了。

--------------------

如果是舉債的話,舉債的後果怕不是要在其他方面提高稅收,回憶一下用愛發電的呆灣人,漲電費都不樂意,這個實行起來絕對要被罵死,總有一天也會被」民主「逼停的吧?


海綿台灣,這算是大陸的文化輸出嗎?


大部分錢都是孝敬日本人的 軌道啊 鐵路啊 那個不是台灣人口中的世界第一 當然買日本貨嘍 不過也情有可原 日本人在後面出錢出力 不然怎麼當選呢? 買日本貨 雇日本人 還能撈到選票 雙贏 至於台灣的經濟 未來 呵呵 呵呵


這個計劃本身沒有什麼新意,很多計畫延續前朝,例如馬英九的 愛台十二建設 等,

各個時代政府都有提出擴大內需的基礎建設,如蔣經國十大建設、李登輝

六年國建、扁的 新十大建設 、馬的 愛台十二建設 ,這些建設大部分都是長期的,不會在任期內完工,與當多久領導人無關。

至於你說的立法問題的確有爭議,因此當事者下周要重審前瞻爭議 邱議瑩承認處理不周全!下周排3天議程重審 | 前瞻條例初審過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再來詳細看看內容有甚麼,資料來自官網連結

http://infrastructure.ey.gov.tw/cp.aspx?n=C39A042F2BE4CA87

此計畫最大的就是軌道交通,以下是詳細內容,已核定指的是馬英九的規劃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9%8D%E7%9E%BB%E5%9F%BA%E7%A4%8E%E5%BB%BA%E8%A8%AD%E8%A8%88%E7%95%AB


其實每個新領導人上台都會推出大規模建設計劃,說到底還是凱恩斯主義的那一套: 主張採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即通過舉債(可能導致財政赤字)擴大政府開支,刺激經濟和內需。

主要槽點有以下:

1、「前瞻」不前瞻。真正涉及前瞻的數位、綠能佔比很少,大頭是軌道建設。在少子化的台灣捷運和輕軌的營運前景普遍被看衰。

2、選舉綁樁。8800億大頭在高雄捷運紅線和台中「山手線」和其他綠色縣市,作為台灣核心的雙北因非綠色執政一分錢沒拿到。

3、逼近舉債空間,債留子孫。台灣當前舉債上限是1.1兆億,而所謂前瞻要花9000億。

4、四年總統編八年預算。

5、用特別預算的形式編普通預算項目。


推薦閱讀:

怎樣看待蔡英文紀念台籍二戰日本兵?
如何看待台灣9.3軍公教大遊行?
如何看待-蔡英文回應南海仲裁:推動太平島為國際運補基地?
如何看待蔡英文要把太平島建成美軍補給基地的做法?

TAG:台灣 | 貨幣 | 中國國民黨 | 民主進步黨 | 蔡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