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學教育應該以就業為導向嗎?

清華大學施一公院士:研究型大學從來不以就業為導向

施一公院士:中國大學的導向出了大問題


沒有對高等教育做過仔細研究,但是對這個話題有很多想吐槽的。

所有大學裡的學生拿文憑畢業以後都是要就業的,無非是找的工作不同。畢業以後當律師、醫生、演員、技工是就業;畢業以後留校做研究當老師也是就業。從這個角度說,大學對於學生的培養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以就業為導向的,無非只是就業去向存在差異罷了。當然以學術研究為畢業去向有其特殊之處,但是也沒有特殊到和律師、醫生、演員、技工等等其他工作對立起來的地步吧。所以,各個學者、大學校長在念講稿的時候,把就業導向當成一件很low很俗氣的事情,再反覆強調人文精神、科學研究這種有情懷的大詞,我一直覺得就是在有意無意的裝逼(如果你們學校的學生都是王思聰,那我收回前面那句話)。我從畢業那時起對復旦的楊玉良校長印象很壞,因為我本人的畢業典禮上,楊玉良面對幾千個馬上就要離校的學生,不提一句希望大家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所長,做一名合格的職業人,不提一句希望學生成為各行各業的棟樑之才,通過自己的工作為社會做出貢獻,光說了無比多自由而無用的精神這樣的空話,想想也覺得滿丟臉的。

另外,還有一個我一直想吐槽的點。以就業為導向其實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以就業為導向不是單純搞一個就業率就算完了的,起碼要保證培養的學生在工作崗位上是合格稱職的,才算是職業教育吧。而要保證學生合格稱職,既要做到老師能夠傳授精湛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自然也包括職業倫理、職業精神這些比較玄虛的東西。把人文精神和職業教育割裂開,甚至對立起來,只能說是大學太低估職業教育的內涵了。僅就我所在的法學專業而言,儘管國內的法學教育極度泛濫,名頭響的法學院也不少,但是我看不出國內有哪一所大學的法學院有資格宣布自己能夠提供合格的法學職業教育,也沒有聽哪個法學院的學生自豪的宣布自己讀過的法學院為自己提供了合格的職業教育(雖然現在大家都是廖凱原法學院了= =)。所以我一直很疑惑,國內的大學校長哪裡來的自信來吐槽就業導向的大學教育。

光吐槽偏題了,回來解答問題。大學要搞好科研,涉及方方面面的事項,培養學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某種程度上說可能還是比較不重要的一部分。理論上說,一個機構完全可以做到不培養任何一個學生,不解決任何一個人的就業問題,純粹靠研究人員作出好的研究。但是問題在於,這種機構叫研究所不叫大學,而大學在客觀上不可避免的承擔了培養學生的任務。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有能力作出好研究的大學其實不多,每一所這樣的大學每年都要向社會輸出數千名甚至上萬名的畢業生。除非你認為,一所大學的全部意義就是搞科研,學校里幾萬名學生畢業以後自生自滅就行了。否則,不管是不是使用「就業導向」這個詞,都必須把前文提到的職業教育給做好。

只不過很不幸的事情是,據我所知,我們國家似乎只有一所學校被廣泛公認能夠提供優秀的職業教育,那麼我就要問了。。。


幾天沒來,沒想到這麼多人評論,未能一一回復請見諒。當時看到這個題目沒有深思熟慮,帶著一種發泄的快感答了這個題目。回答多有偏頗和傳說,請各位見諒。

評論中幾位師兄或師弟是我完全無法,也完全不想去反駁的,因為你們都是我最尊敬的那一類人。做科研越到最後越發現,這東西到了最後跟武功一樣,拼的不止是天賦,還是心境。心胸不開闊,不寧靜者,難有大成。換句話說,不是誰都適合做科研。在選擇的過程中,我的心境發生了變化,最後選擇不再做科研。但我真心佩服那些寧靜安詳的人。這樣的人有很多,這是我喜歡科大的原因。

其實我原來的答案主體意思是說,同意施一公教授的說法,但我覺得目前給科研人員待遇太低,無法做到無後顧之憂。可能語言表達上有些歧義。

為了保持原答案的吐槽性,我就不改原答案了。

原答案的分割線——————————

中科大是一所典型的研究型大學。它的現狀是,三分之一考研,三分之一出國,三分之一就業。

前校長朱清時,是一個典型的理想主義學者,也是一位非常有爭議的科大校長。他任職的十年間,正是全國高校全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幾乎所有的大學校園都拚命的擴建,設施拚命的更新。朱校長的理論是,他認為搞學術一定要心靜,不能受太多外部浮躁的干擾,必須盡量拒絕外部誘惑,才能全心全意做科研。於是,科大拒絕了擴建,拒絕了擴招,甚至把校園裡的小吃一條街拆了,整個東區就一個小賣部,導致大家穿的拖鞋都是一模一樣的。之後,他又去深圳做了同樣閃耀著理想主義色彩的南科大的校長。

他是一位非常有人格魅力的學者,那爭議來自哪裡呢?事實上,黃金十年不會再來了,抓不住這個時機,科大以後要想擴招擴建,會非常困難,排名只會越來越降低,地位只會越來越渺小,跌出十名以外是遲早的事。

現在誰再說中國大學學風不好,我都不以為然。那是你沒見過學風好的。清華北大我沒了解過,不過科大跟清華有不少交換生,據我觀察,這幫人學風非常的好。科大的導向是以科研為主的,不提倡學生就業,實習。學校的就業辦、招聘會一直被人詬病。在這樣一所大學裡,盛產著一幫理想主義者,他們在實驗室里一呆近十年,本科四年,碩博連讀五年,像我哥那樣博後再來個兩期的,前半生大部分都在實驗室了。他們已經不適應社會了。就算他們找到了工作,長期的科研思維也讓他們看起來不世故,太天真。科大在政商界很少有什麼知名校友。可是繼續搞科研,他們能有什麼待遇?美國勞倫斯實驗室給的工資,夠兩個人生活的很滋潤,且能攢下一筆錢。與之對應的綿陽九院,我不知道具體工資,不過應該到不了一個月一萬。結果就是這幫人通通出國了。

這幫人都是什麼人呢?高考狀元比比皆是,河南省前100名在一個80人的班裡都只能算很一般。他們的出路是在一個實驗室里領著幾千塊錢的工資。那你就只能眼睜睜看著人家去國外了。基層的科研人員真是苦,獲得的回報跟你的付出根本不對等。你說研究型大學不適合就業,我同意,跟朱校長一樣的理念。那出路在哪裡呢?不能說研究型大學不僅不適合就業,還不適合活吧?


這個問題的命門根本不是所謂的什麼大學,是大學所在的社會。

中國大學,因為中國的產業結構問題,培養的人才必須是以就業為導向。因為中國現在的產業結構還是以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各種OEM廠)或者資本密集型(房地產)。這種產業結構歸根決定了對社會人才的需求。那就是不需要這麼多去RD部門的大學生。

大學說破天,本質上還是為其所在社會培養人才的地方。

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大學多,research能力強。因為美國的產業結構就是高附加值,智力密集型。所以需要大量的學生去RD部門。

研究型大學也逃不出社會這個大背景。

舉個例子,中國最純粹的研究型大學,我認為是中科大。可是現狀就是,中科大已經淪為留美預科學校。它究竟為誰在培養人才,我只能給出一個比較負面的答案。

而且,中科大流行十分單一而且不正常的只比GPA,比G,T成績的風氣,其實潛移默化地扼殺了很多學生自由選擇人生道路的權利。因為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適合走上Phd的道路。所以你看看最近多少中科大留美博士搞出些不是跳樓,就是殺父母這種駭人聽聞的事情。其實,她們一開始就走上了一條不屬於自己的道路,等待他們的也只有悲劇。

研究型大學在中國,我認為應該就是指985高校。那我說說個人經驗吧

我本科在一個純粹的工科985大學,研究生在荷蘭Tu delft。

本科的時候,我在實驗室看到的問題就是,因為國內產業結構的問題,我們大部分研究項目是在做工程實現。比如說做LED的驅動,或者是LCD中TFT的driver。因為這樣的研究才有充足的經費,單一靠國家基金會的錢,實驗室早就餓死了。這樣的情況也普遍存在在機械,建築,化工這樣的學院。

慶幸的是,我本科大學很務實,比較看重學生就業,所以我們學校的學生就業情況還是比較滿意。我畢業那年,班裡最低工資應該是5K。就業,對於很多從不富裕的農村走出的學生,很重要。我竊以為,我們學校的做法,是對的。

而在Tu delft。我做的項目也絕大多數來自工業界,比如說NXP, ASML或者是Philips和Sony之類的企業。這些企業因為都在業界處於領導地位,所以項目並不是工程實現,是真的research。我自己上個測試項目的晶元是用來測量壓力,精度是60cm的大氣壓。其他的項目也都是這樣research導向很強的project,因為這就是這些企業想要的。最後,企業有了專利,組裡發了頂會的paper,雙贏。

所以研究型大學究竟是不是應該以就業為導向,是社會發展水平來決定的,強扭的瓜不甜。

現階段,除了清北以外的中國的研究型大學,還會處在就業和研究雙導向的階段。


為什麼風投資本集中在加州和麻省?因為那裡有研究型大學。


應該。原因很簡單,讀研、讀博之後,還是得就業。所以研究型大學一樣要就業為導向。

但是,為了就業率而瘋狂培養低技術的工人,那就不對了。研究型大學應該有自己的培養特色,面向高級工程師、科學家這樣的角色培養人才。

但現在很多研究型大學也有問題,就是教的東西實在太不接地氣,太基礎或高深。實踐能力培養,一直是研究型大學的痛。

不過非研究型大學的實踐培養也不算好,主要靠和培訓機構合作來撐著。或者現實地看,從培養「就業」能力來講,大學的必要性都值得商榷。


當然不應該以就業為導向。

你可以掰一掰指頭數一數,中國有幾所研究型大學?

這是學術最後的陣地。我不想多說什麼。

從一些回答來看,很多人的語文簡直完全不及格。

什麼是「導向」?

你自己好好體會一下這個詞:導向。

再體會一下:導向,dǎo xiàng。

施一公院士前幾天來科大做了一次演講,在全體新生面前,他說了這樣一句話:

「……如果中科大的畢業生也找不到工作的話,中國的科學也就完了」

你可能會舉那些畢業之後找不到工作,混的很慘的人做反例。

可是那些人,自己本身就有問題。


美國名校幫助學生就業的體系比國內名校要完善的多,比國內大學單純有一個就業指導中心有用多了。

研究型大學不應該以就業為導向,但更不應該不管學生就業。施一公強調的前半句話,大概是因為後半句話沒必要強調了。

理想的情況是,大學可以給學生走任何一條路的條件和環境,不管學生是選擇科研,就業甚至是創業。因為理論上在大學認真學習的學生,在能力素質上可以走科研或就業中的任何一條路,只是個人選擇的問題。

我們國內的大學是,科研環境不好,就業指導不到位,創業就別提了。說多了都是白說。


如果去讀了研究生,就要做好準備要研究某個東西三年而且可能還沒什麼收穫也找不到工作,這可能是最現實的問題。而且這也是許多研究生專業設置的目的,暫且不管這樣的設置和學校的期望是不是正確的,學生必須知道這個慘痛的現狀。現在許多人讀研是為了鍍金,顯得簡歷上好看,而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讀研,這麼盲目的情況一定要改變。

如果誤入歧途,那麼也要想辦法拓展自己專業知識以外的能力。許多人也還是抱著一個陳舊的觀念,覺得學我這行的以後找不到工作什麼的,其內在的思維基礎就是工作和你的專業有很大聯繫。這其實也是不準確的,讀書的終極目的是增加自己的軟實力,以後跨專業學習可以毫不費力,這就是軟實力,如果只是吃老本,就算暫時找到工作,以後也未必能得到長遠發展,所以說眼界很重要。弱勢專業的同學更加要注意這一點,而且你們也更能夠鍛鍊出足夠的軟實力,因為是被逼的嘛~~

再說說學校的問題,目前確實許多大學都存在和就業脫節的問題。國內大學太多,天花亂墜的專業也很多,但job market可能並沒有那麼美好,整個經濟發展的水平還不足以接收那麼多陽春白雪般的專業,反而是藍翔技校更吃香,如果把一部分大學改成技校可能就業問題可以解決一大般,這就是現實。另外一部分一流大學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大學辦得高高在上本身是沒問題的,因為大學作為國家先進科技和文化的培訓基地,不能太低端和實際,一定要aim high。但是另一方面大多數學校也沒有做好專業和就業的鏈接工作,任期發展,導致學生抱怨很多。這方面確實很難做,但一定要做,不能培養了學生然後讓他們喝西北風去,極少有大學和專業能夠和外面的大企業合作項目和聯合培養學生,如果這一塊做好,也能解決不少問題。

個人建議是如果不知道為什麼考研,但是仍然想鍍金,盡量去一些綜合性大學讀研吧,畢竟機會多一點,就看自己抓的住抓不住了。去了純科研機構如中科院這樣的,可能想拓展自己的機會都很少了,只能靜心把自己的研究做到最好。

我個人之前直研的時候還是留在復旦而不是去了中科院,就是因為我從來沒想好以後是不是一定要讀博和做研究,而且也不知道科研是怎樣的一種工作,留在學校會有更多的機會給自己看看和選擇。雖然專業前景一般,但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接觸外面的世界,不至於把自己框在一個小圈子裡。


謝邀

研究型大學不是研究所,大多數學生花費大量時間和學費進大學是為了以後有個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單純為了「奉獻」的。

你要學生不功利很簡單,給有科研能力的學生足夠的錢,讓他衣食無憂就好。

在大學裡面只談理想不談就業還不給錢的,叫耍流氓。你有編製衣食無憂喊理想是你的事情,那些學生以後的老婆孩子都得自己花錢養的。


前面的回答還是沒有正面回答問題,感覺是在和稀泥。目前的情況就是應該的,而且這不是科學家和研究人員該去操心的問題,施這樣的好好負責研究、培養人才就夠了,但作為學校,就業就是該考慮的問題。

首先,我並沒有覺得目前研究型大學目前的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

1、不論是本科教育還是研究生教育,我們上課的內容以及安排的課程都是專業相關的,沒有一門課是教我們如何去就業的;

2、大學同樣沒有解決就業難的問題,畢業不包分配,工作還是得靠自己找;

3、學校作為社會機構,當然要有就業與發展中心這樣的部門為部分要就業的同學服務的,這既是社會和政績問題,也是幫助在校學生的渠道,難道這樣就算是以就業為嚮導了?

4、就業這個問題是社會問題,社會的輿論指向就是在告訴我們就業難,國家的政策也多次提到要解決就業問題,每年都是史上最難就業季,那麼學校和學生自己是否應該解決或參與到這種問題中來。

其次,作為學生來講,沒人說上研究型大學就是要做研究的,不就業幹嘛去。

1、每個人都有權利決定要從事科研還是工作,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科研的,不做研究是不是就沒有權利上研究型大學了?知乎上也有很多問題在討論科研人員多的問題。目前學生群體這麼多,大學基本算是一個普及教育了,總不能人人都去科研吧,對於經濟管理等文科專業的學生,也都去搞科研么?是不是要引導他們就業。大部分的學生考慮的就是就業,從本科教育到博士教育,最後剩下來的可能就5%,就業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就是個導向。

2、研究型大學以培養研究型人才為目的,它不是一個科研機構,目前研究型大學做到了,為想從事科研的同學提供了條件、設備和環境,沒有學校去教育這些人工作去,別科研,那麼學校是否該為想工作的同學提供幫助呢,難道這就成就業導向了?


先解決學歷膨脹問題好嘛?

現在本科生學歷滿地都是,為了找到好工作只能讀研。就算本科僥倖找到不錯的工作,之後還會因為學歷問題碰到透明天花板……

社會逼著一堆原本就無心科研的人讀研,然後還說我們不能踏實下來搞科研……

真是醉了。

另外沒事兒閑的強調什麼奉獻精神。

既不喜歡又沒錢掙的事情傻子才會做…

就醬~


在荷蘭政府是把大學分類了的,TU/e、代爾夫特、阿大這些屬於U類即研究類大學,其他一些屬於H類應用型大學,理想中前者導向研究後者導向就業。

實際情況是,研究類大學也有完善的就業指導中心,提供看起來不錯(因為我沒試過也不知道具體效果)的就業指導,應用類大學也提供轉學機會去U類大學。

把一個大學劃定為研究性大學,忽略個人志趣條件,讓學生老師統統做研究去,就業這塊就不做什麼事——純屬耍流氓

即使學生有志趣和條件做科研,不給他們能養活自己和家人的工資待遇還要求高質高產,純屬流氓中的戰鬥機!

這裡U類大學給博士生開的工資可是€2000起,我想在國內有個¥2000算不錯了的吧。


首先我不知道是否是施一公院士說的,畢竟題目引用的是一個,額,電力公司的文章。


我的母校也收到了太多這樣的詬病。

別人說起來動不動就是「復旦學生太浮誇」「復旦學生眼高手低」「復旦根本就是五角場技術培訓學校」。

身處學校和漩渦中,我只能說,這不是學校引導的,這是社會的現狀。

大家能夠看到的,往往是那些最熱鬧的人和事情。即使在復旦這種出了名的「功利」的學校,也照樣有大批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包括老師和教授,在科研這條道路上努力前行,並且學校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只是這些人和事沒那麼耀眼,所以大家的關注比較少。

而且更重要的是,你們以為學校真的想引導就能引導嗎,學生們都是傻子啊?能否潛心做科研,很大程度上是學生的性格使然。真的能夠在科學上有建樹的同學,往往都是那種自己本身對科研有極大興趣,熱愛它,願意為科學奉獻自己的一生的人。對於這些人,你即使天天用招聘信息和校園宣講會輪番轟炸他,他也是眼睛都不會抬。對於那些明明不熱愛科研,明擺著也根本不適合走這條路的同學,學校和社團不對這種人進行任何就業上的輔導,愣是把他往實驗室里推,為了所謂的國家人才發展計劃按著他去做科研,你們不覺得這樣也很殘忍嗎?!況且真的不適合做科研的人,即使大學裡不對他進行指導,你們以為他未來的科研之路就不會受到其他的誘惑嗎?

總之就是,學生和學生也是承擔著不同的社會分工,學校做的事情在我看來也是讓屬於塵土的歸塵土,屬於天空的歸天空。你們不能天天盯著綺麗的天空,就忽略還有很多人也在土地上辛勤的耕耘呢。

客觀的說一句,在復旦,不管你是想搞科研還是想征戰商場,都會有和你志同道合的夥伴,都會有適合你成長的環境。

本答案不針對施教授,只是借題發揮表達一下我的想法而已。


由於,我是一個工科學生,我只站在工科的角度探討這個問題,理科和文科不在討論範圍內~~~

施一公在他的演講中談到:

就業是個出口,大學讀好自然能就業,你怎麼可以以就業為目的來辦大學。

即我們需要探討的是大學是通過學習研究獲得就業的附加技能 還是。。。從開始就面向就業。

1. 研究為導向能不能獲得就業技能?

我認為至少在工科裡面可以。在工科研究裡面,你要從演算法設計到實驗再到發表論文都自己從頭擼到尾。而這三部分分別代表了你的理論能力(主要為數學),動手能力(對就業極有幫助),發表論文(英語能力)。一個優秀的研究者,必然也是一個優秀的工程師。在計算機領域,你做研究必須親自動手編寫程序吧,往往由於你演算法的高大上,需要的代碼量還不小,而且很多時候數據還需要你自己去抓,其中的每一步都能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讓自己在就業市場最有競爭力。當然,如果一個研究者把所有實現都交給別人了,那隻能說是no zuo no die了~~~ 至少在工科裡面,研究和就業並不矛盾。

好了,講兩個個故事:

第一個大牛從研究中獲得工業界技能~

Percy Liang 一個在計算機領域機器學習的著名學者(機器學習是一門非常非常偏理論的科學,基本上看論文只看公式就已經可以 嚇得我都坐地上了~~~),他獲得了ICML2008(機器學習頂級會議)的BestPaper。然後由於此人,興趣愛好廣泛(此人酷愛彈鋼琴,而且是那種可以拿獎而不是考級水平的 比如Phoenix Young Musicians Competition (2000)),覺得很多實際問題也可以觸到他的G點,於是他在很多經典問題上,例如問答系統,語義理解,又憑藉自己極強的編程基礎擼出了世界最先進的系統。雖然,他現在是個教員,沒有去任何計算機企業工作,但我們可以從他一個個表現極其良好的系統中,看出來他具有極強的就業技能。

第二個大牛從計算機研究中獲得了金融界技能= =

達拉皮垂兄弟用最大熵理論讓機器翻譯有了質的飛越,雖然20多年過去了,他們的數學模型仍然是機器翻譯界最主流的模型之一。

達拉皮垂兄弟在九十年代初賈里尼克離開 IBM 後,也退出了學術界,而到在金融界大顯身手。他們兩人和很多IBM 語音識別的同事一同到了一家當時還不大,但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對沖基金(hedge fund)公司----文藝復興技術公司 (Renaissance Technologies)。我們知道,決定股票漲落

的因素可能有幾十甚至上百種,而最大熵方法恰恰能找到一個同時滿足成千上萬種不同條件的模型。達拉皮垂兄弟等科學家在那裡,用於最大熵模型和其他一些先進的數學工具對

股票預測,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從該基金 1988 年創立至今,它的凈回報率高達平均每年 34%。也就是說,如果 1988 年你在該基金投入一塊錢,今天你能得到 200 塊錢。這個業

績,遠遠超過股神巴菲特的旗艦公司伯克夏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同期,伯克夏哈撒韋的總回報是 16 倍。

所以,我們念Master或者Ph.D的時候,提高最大的應該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思維方式,引用當初在全棧工程師底下某答主的答案中的幾句話,

我覺得任何一方面的具體經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首先說思維方式,那就是不為自己設限,不會想著自己是前端工程師,所以後端的東西我就一點也不碰。Facebook 的眾多海報當中,有一張寫的是「任何一個 Facebook 的問題,都不是別人的問題」。有問題,你就需要去評估是否值得解決。如果值得解決,你就應該著手去解決,而不是假設公司內會有另外一個人比你更合適解決這個問題。這時候很可能你就需要去做你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需要學習你原本可能完全不懂的技術。如果你是個專門做數學模型的博士,加入 Facebook 原本是打算做搜索結果優化的,結果發現這不是最急需解決的問題,JavaScript 性能才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你怎麼辦?如果你以為 Facebook 需要的是你做數學模型的經驗,那你就錯了。Facebook 需要的是你完成博士學位的學習能力。你從來沒做過 JavaScript 並且覺得 JavaScript 很噁心?正確的做法是立即在網上買幾本 JavaScript 入門的書連夜看完,然後著手分析性能瓶頸並且解決。

美國學生的優勢在於,他們的教育體系讓他們習慣面對開放性問題。一家公司萬千問題當中,此時此刻哪一個最值得解決?這不是中國工程師擅長的問題,因為實在是太開放了。中國教育讓人擅長在給定條件下解決問題,太開放反而不知道從何入手。此外因為絕大多數文獻都是英文的,所以要鑽研什麼對於能讀懂英文的人來說都可以非常成體系的學習,這對於很多拒絕閱讀英文的中國工程師來說很不利。拒絕閱讀英文意味著永遠只能接受別人的二手資料,對於很多概念的理解只能停留在技師的層面,而無法上升到工程師或者科學家的層面。

所以如果我們真的以就業為導向,容易變成技師培訓班,而失去了培養高級工程師和科學家的地方。

2. 中國真的有研究型大學嗎?

不知道清北怎麼樣,至少985學校都是項目要求你掌握啥,博士和碩士就去掌握啥~~~也許這個項目只是個停車管理系統,只是個財務管理系統;反正你要是在你的碩士和博士期間碰到了,那你就只能學習項目相關的技能了。。。。。。說好聽點就是Project-driven Research College~~~

現在計算機人才培養,培養出了大量Web、IOS、安卓開發人員。迫於生計,很多老師都不得不先養家糊口再談人生理想,長期的、基礎要求高的項目盡量少碰,短期的、來錢快的盡量去搶。不過,讓我很敬佩的是,在這種環境下,仍然有很多老師堅持自己的理想,在操作系統,體系結構等相對冷門的專業上面燃燒自己。

而國家需要做的,提高科研人員待遇,當然我們可以看到國家的轉變~比如博士待遇,2014已經比2013入學的補助翻了一番了。還有就是項目要重視結題,現在存在著申下來,湊合做做的傾向。。。最後學生都從中學會了扯淡寫文檔的技能,不是動手出成果的技能。

最後教職也是一種業~~~現在這種不給錢,談理想,實在有點坑。


其實啊,研究性大學裡的工科是很好就業滴

好不好就業,主要還是看專業滴

我個人覺得,對於基礎學科,要增加國家扶持力度,縮減招生規模,讓真正的熱愛這一行的

天才選手能閃亮登場,而不是目前很多人進入只是因為就業不能而繼續深造

施一公做生物的,生物這一行全世界就業都難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好么!

研究型大學指的是以學術研究為主要目的的大學,一個學校被認為是研究型大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校里教授(和博士生)的主要工作是學術研究而不是教學。

研究型大學當然也會有本科生教育,但是否是研究型大學跟教學是偏重科研偏重通識還是偏重就業完全沒有關係好么!

總結一句,研究型大學是相對教學型大學而言的,一個偏重科研一個偏重教育,但跟教育的導向性沒有任何關係!


其實很奇怪啊,之前不是有很多人在比較中美兩國教育體制差距的時候,不是說美國大學對學生的職業規劃引導非常清晰,而中國的大學壓根就不對學生提供職業引導么?怎麼到了施院士這裡就完全反過來了?到底哪個公知說的話是正確的?

說實話,施本人待過的普林斯頓也有一大票的人去華爾街。而美國的頂尖大學,如哈佛耶魯MIT多少人擠破了頭想著去法學院商學院拿高薪,這些學校是不是頂尖的研究大學?而加州的名校,如斯坦福伯克利,除了法學院商學院之外,還有一大票人想著創業做CEO,然後吸引VC早日上市圈錢,這兩個學校是不是頂尖的研究型大學?鼓勵科學家辦企業的風潮,不就是從斯坦福興起的么?施院士怎麼不來黑一黑?我在美國讀書,開學第一周就是職業規劃講座,這又是怎麼回事?就業指導中心還提供簡歷求職信寫作指導和簡歷修改服務,這種對就業的追求看樣子我就讀了一個野雞學校。

至少以我的觀察,在清華願意從事學術研究的人還是比較多的,哪怕在法學院商學院這樣最世俗的學院,也有一大批理想主義者存在。而所謂的就業教育,更多地是給學生講述哪位現在的牛逼人士當年是怎樣從基層鉗工做起現在到大型央企副總;哪位海外成功人士歸國報效祖國;讓人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各種老師反覆念叨的「存大志上大舞台,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清華的畢業生多去國企和基層選調,跟這樣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而美國的一些頂尖大學,以進入華爾街、矽谷或者在華盛頓謀職為目標的學生也是一抓一大把。相較於美國學校層出不窮的校友聚會、對社交的強調以及對就業率孜孜不倦地推崇,清華的風氣簡直單純到傻萌。

從我有限的經驗來看,一個學生會選擇直接就業還是做學術,其實最大的因素是學生自己的思考。我就是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從最初的就業逐漸萌生了以學術為業的想法。這樣的變化,來自於我求學過程中不斷碰到人格和學識都十分優秀的好老師,接受他們的言傳身教,逐漸產生了對學科進行探索的渴望。一個隨波逐流的人選擇做什麼也無非是隨大流而已;沒有主見的人即使做了學術也未必能產生原創性的貢獻。他不能讓自己的學生喜歡學術,恐怕也有可能是因為他無法為學生垂範,引導學生愛上研究最後以學術為業。

一個好的大學,應該是善於讓學生髮覺自己興趣的大學,可以讓學生能夠自由選擇的大學。選擇學術和選擇投行並沒有高下之分,只是學生的個人志向愛好和人生規劃不同。施院士自己不能讓自己的學生愛上學術,只是他自己做為導師的失敗;如果按照他的理念來辦教育的話,失敗的會是教育體制。


我工作的學校是京城一所非常知名的財經類大學。好吧,就是中央財經大學。

這學校按理說也號稱研究型大學,可是很多老師的研究水平都很低(這幾年新進老師情況有很大改善)。

一些年紀大的老師,整日念叨著要加強學生的學術教育,阻止學生過早實習。問題是,雖然我相信這些這些老師的心是好的,可是客觀上,他們的水平很差,有的老師已經差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在常識上,連學生都不如。

更糟糕的是,這些老師,不但授課水平低(不能吸引學生),並且他們自己也不進取,講授的內容好多都還是幾十年前的陳舊理論,並且他們由於自己也沒有完全理解這些理論的來龍去脈,所以講課顯得乾巴巴。

此時,如果不談就業,可想而知,學生們會落到什麼下場:既沒有學到任何有意義的知識,連飯碗都找不到了。

我的意思是想說,如果老師水平上來了,「理想」的大學自然而然就會實現,到那時候,學生的興趣自然就會起來,因為這些學生都是很聰明的,我相信他們自然會被有趣的知識所吸引。沒有這些基礎,空談理想就是扼殺年輕人。

另外吐個槽:王福重這種半瓢水騙子貨的話,誰敢信啊。


美國除了HPYC少受詬病,美國三大IT(CIT,MIT,GIT)以及斯坦福,CMU,還有我校——哪一個不是把手伸得離矽谷越近越好?

說到底——為什麼研究必須要在研究型大學裡出?私立研究機構、公司的研究部門為什麼不行?

這才是問題。


推薦閱讀:

作為教師如何阻止學生因為丑/胖被欺負?
為什麼學生時代女生的家長對她們花錢都特別闊綽,而男生的家長通常比較摳門?
MOOC 課堂能取代傳統課堂嗎?如何實現師生互動?
一個男生和女生打架,結果大家普遍同情男生,冷淡女生是什麼情況?

TAG:文化 | 教育 | 大學 | 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