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姆尼在大選中落敗,是因為他是摩門教徒,得不到褔音教派的支持嗎?


謝邀

就現在選舉的結果來看,並非如此。

2008 年大選,總選民數 131,393,990,其中福音派占 23%,McCain 拿了其中的 73% 的選票,就是約 2200 萬。

2012 年大選,現在統計,總選民數 121,127,668,其中福音派依然佔了 23%,Romney 拿了其中的 79% 的選票,就是約 2200 萬。

很明顯,福音派選民對 Romney 的支持與對 McCain 的支持區別不大。說明不管是 McCain 還是 Romney,對福音派的號召力是差不多的,而且,這次的總選民數少了,但共和黨的總票數少得不多,可以說,Romney 在動員自己的支持者上,做得不錯。只能說,作為溫和派候選人,不管是 McCain 還是 Romney,缺乏個人魅力,無法再更深一步的挖掘福音派選民的熱情了。

至於說到底是什麼讓 Romney 落敗的,老實說,我覺得這是個不重要的問題,因為,這種事後面的因素往往很多,很複雜,因果關係不可能理清。更關鍵的是,搞明白到底是因為什麼讓 Romney 落敗沒有實際意義。有意義的是,參加選舉的各方是如何看待大選結果的。因為每人對這後面的原因,都會有自己的解釋,而這解釋,最終會決定今後各派下一步的走向。

借這個題,可以先回顧一下選舉的過程,我覺得看完了就都會有自己的解釋了。另外可以順便來看看這次大選,對誰最有影響。

以前曾說到了第二次總統辯論結束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171895/answer/15440955

沒兩天就是第三次總統辯論,也說過了: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48869/answer/15454771

就從這裡說起。

從第三次總統辯論中,大約可以看出,Obama 的基本攻擊戰略已經改變了。

第一次辯論中 Romney 華麗轉身,賭得是他已經通過了福音派的考試,保守派的選民,應該能理解他現在試圖回歸溫和派,去追中間派選民的路線。因為,Romney 在夏天的想法,是要把這次大選變成一個關於 Obama 的政績考核。如果廣大選民真的這麼看的話,那 Romney 本人所持的態度,能拿出的具體的施政綱領就相對不太重要,而自己的經驗背景就可以招來人氣。畢竟這樣一來,大選的焦點其實不在自己,而在對手。

無耐的是,經濟不上不下,無法製造出這種把戰場轉移到對手陣地的勢頭,自己反而一直被動。於是,到最後一個月,只有被水一戰,去主動出擊,贏去中間派選民。很顯然,因為 Romney 在第一次辯論中大佔上風,保守派的選民也就接受了 Romney 的這種改變,也認同了這後面的作法。

要爭取中間派,常見的感情牌是不好用的,不能靠嚇,不能靠吹,要點真比較,這就要 Romney 拿出一些具體的施政綱領來,針鋒相對的在自己的優勢項目上把 Obama 給比下去。在這一時期,也能看出來,Romney 開始強調他有一些具體主張,關於這些細節的討論也成為媒體的焦點。

於是,Obama 在新的對抗中淡化了試圖把 Romney 往保守派推的方式,不根 Romney 真比他的強項,而是強調 Romney 是一個為了競選成功而沒有原則立場的政客形像。比如在第三次辯論中,多次用到了 Romney 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all over the map)」 這樣的話,暗指 Romney 只要有攻擊點就會衝上去,飢不擇食。

其實,這個方案本是最開始時 Obama 陣營的方案,是 Obama 的競選經理 David Plouffe 的計劃。這計劃,顯然是利用了 Romney 的基本主張和他自己在麻省當州長時的一系列行為相左的事實而貼身定作的。只是在 5 月時,變成了另一個方案。現在,Romney 放棄了 Obama 為他定作的保守形象,於是這箇舊方案又被拿了出來,而 Romney 的這種回歸自我的策略,反而被 Obama 無情的定義成一種為了競選沒有原則的改變立場的行為。

大約來看,Obama 的變身還算及時,沒能讓 Romney 的勢頭衝出自己的核心選民。

接下來的競選空戰有點波瀾不驚,因為好戲都在地上了。選民的意願,大部分都已經定了,所以,就看誰能發動大家出來投票的更踴躍些了。

發動投票的方法,有幾種。

最有效的,就是上門拉票。這種方法因為要和選民交流,有許多不測的情況,所以需要拉票者本人有熱情,有信心,有經驗,所以要對拉票者進行特訓。而且,拉票時間有限,早了人們沒下班,晚了不會開門,大多數時候只有傍晚的幾個小時,只有大量的高素質志願者才能有效完成。

另一種常見的,是電話拉票。這裡,可以有專門的競選公司,甚至用自動錄音,也可以找志願者。一般來說,志願者不會照本宣科,可以和選民發生互動,效果會更好。這當然也需要對志願者進行訓練。

在好的志願者不好找的情況下,發傳單也是一種方法。發傳單工作簡單,時間寬鬆,只要對志願者作簡單的訓練,大部分人都能完成任務。但是小廣告發得多,選民看得少,一般是效率低下的一種。

最後一種常規武器,就是郵件,比如各種電子郵件和實體郵件,還有就是發簡訊,通過 facebook 和 twitter 這樣的媒介。本來就是這些了,今年還多出一個,就是移動設備上的大選 App。Obama 和 Romney 的 App 都有投票提醒功能,也算是與時俱進。

這些,除了最後一招,其它大多都是地面部隊才能做的。而在這方面,對 Obama 的要求要更高一些。因為民主黨的支持者,從整體上來說,是要比共和黨多的,但是,民主黨選民的投票積極性比共和黨要差。而這次大選,民主黨選民或許已經沒有了四年前那樣的饑渴感,要把選民調動起來,就要更難一些。相比起來,共和黨的核心選民的投票率一向很高,可以在九成以上。

不過說起來,Obama 的地面部隊,對起 Romney 來也實在是高出不少。這一點上,不得不承認,Obama 的社區協調員出身或許讓他在發動草根支持者上,比另人都高出一籌。

Obama 的戰地部門早在 2008 年大選中就已建好了,而且,也沒有因為大選成功而解散。每一個 2008 年的戰地辦公室,都有至少一名負責人留了下來,在當地民主黨辦公室里掛名。有不少志願者也留了下了,有的會定期見面,並間許為一些民主黨的活動做工作。這樣,到 2011 年 10 月,當競選活動開始展開時,Obama 的地面部隊就在瞬間恢復,進入戰鬥狀態。

Obama 的戰略是,在關鍵的搖擺州和搖擺縣裡,把戰地辦公室安插到每一個街區。要做到每一個志願者所要完成的工作,都要能在步行距離內完成。在今年每個選民都被轟炸了無數遍的現狀下,使用任何自動的宣傳機器,比如自動電話,郵件,或許都已經飽和,這一次,或許是史上第一次,上門拉票的次數要超過電話拉票。Obama 的團隊相信人的力量,尤其是當地人的力量。他們努力讓志願者都是本地人,因為他們相信,一個附近中學的學生,比外州來的志願者要有說服力。

人多了,花的錢也會多。是的,志願者也要 錢,他們很多其實也是有補助的。Obama 的團隊節省開支的方法,就是把辦公室因陋就簡,很多就開在核心選民家裡,或者社區里找的小房子,雖然簡陋,卻有人情味。這樣就讓 Obama 的戰地辦公室數量,大大超過了 Romney。相比起來,Romney 的辦公室,就多選在辦公樓里,數量也少得多。Romney 的志願者,也大多是真正的志願者,Romney 團隊解釋說這是共和黨的光榮傳統,靠真正熱心的核心選民來發動其他選民,重質不重量。

但是,Obama 的辦公室雖然省錢,在技術上卻一點不省。民主黨選民背景相對複雜,對選民的用戶數據發掘,必須是民主黨的強項。在打電話時,資料庫會提供選民的相關信息,比如以往的投票歷史,好讓志願者可以有針對性的拉票。同樣在上門拉票時,手機里會存有所有目標選民的住址和相關信息,在每個訪問結束後,可以立刻更新結果,讓總部知道這次拉票接觸是否成功,要不要安排下一輪。比如,僅在星期二投票日,Obama 團隊就安排了在關鍵州關鍵地區,每個目標選民至少要被上門問詢三次以確保投票。

相比起來,在最後時候經費更足的 Romney 反而更老式,在 Ohio 的關鍵選區,他們的電話拉票者居然還是在紙上劃勾來標識每一次電話紀錄。儘管如此,按 Romney 團隊的說法,他們敲過的門,是 08 年 McCain 的 20 倍。另一方面,大量由 superPAC 支持的競選組織比 Romney 的團隊要更高效一些,他們也組織了地方的競選團隊在各地上門拉票。這些職業競選組織也像 Obama 團隊那樣配置了高科技的通信設備和專門為大選拉票開發的管理軟體。像 Americans for Prosperity 這樣的組織,就敲了超開過 300 戶次的門,算是一定程度上彌補了 Romney 團隊的不足。

結果就是,Romney 在戰略上失了先手,因為 Obama 在夏天不惜本錢的攻擊,到 9 月時,過七成選民已經早早定下了意向,有錢追起來也難了。而看上來 Obama 則成功的發動了自己的核心選民,最終把在夏天獲得的優勢轉化成了勝勢。

於是大選結束了。

現在的問題是,參加選舉的各方,尤其是受影響最大的一方,是如何看待大選結果的。

但其實現在問這個問題似乎有點早,因為贏家可能還在勝利的喜悅中,輸家還沒接受現實。只能說,我們或許更應該注意的那些人和派別。

superPAC

毫無疑問,superPAC 在大選中注入了 3 億多美元,但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或許聊以自慰的(為自己辯護的),是沒有它們,Romney 會輸得更慘(誰知道?)。我想有一點是很清楚的,就是這麼多 superPAC 雖然有錢,但因為無法進行協調一致的攻擊,就很難在全國戰場上把錢上的優勢體現上來。

所以,superPAC 何去何從?superPAC 雖然在全國戰場上優勢寥寥,在地方選舉中,它的錢卻可以成為重要的推動力。尤其是,superPAC 在大選中也組織了相當的地面部隊。這些組織如果就地解散,豈不浪費。但如果不放棄,繼續維持下去,是否意味著它們會成為又一支草根的政治力量?據說有的 superPAC 在大選前就已經開始研究下一步了。如果是這樣,作為傳統的黨派,應該如何保待自己的主導地位?

茶黨

茶黨在這一輪大選中進一步推動了共和黨的內部清洗,在初選中把數個老杇都翻倒,讓共和黨的內部變成更加齊整也更保守。但另一方面,保守候選人在重要議題:墮胎上的冒失言論,又讓共和黨失掉了兩個大有希望的參議員席位。茶黨如何看待這些勝利和失敗?這會讓它更加富於戰鬥性還是要做一點整容?

事實上整個共和黨都面臨這個問題。這已經是連續兩次,由溫和派候選人參選而失敗了。共和黨選民們會認為他們溫和得還不夠,還是不夠保守?主要數據顯示,Obama 在非白人選民中的壓倒性優勢讓他勝出(Obama 也獲得了更多的女性選票,但是卻輸掉了白人女性)。

最後一個問題,也是最有意思的問題,就是 Bill Clinton 在這次大選中賣了老命的為 Obama 拉票,意欲何為?

據說,5 月後 Obama 陣營突然改變手法,開始把 Romney 一力向保守派推的攻擊性手法,就是 Clinton 設計的,而 96 年 Clinton 就是在夏天先下手為強的把 Dole 逼上了絕境。Clinton 給 Obama 送了這麼大一個人情,是想要 Obama 怎麼還呢?


推薦閱讀:

「Binders full of women」是什麼典故?

TAG:摩門教 | 2012年美國大選 | 米特·羅姆尼MittRomn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