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女孩子要富養?

我算是被富養長大的女孩,身邊的朋友也大多是被富養長大的,然而我們這些女孩子在面對追求者的時候絕不會因為對方有錢而談戀愛,而且我們大多數是敗家娘們


無論是窮養,還是富養,最後的目的都是建立一個對金錢相對正確的價值觀。而在這個建立價值觀的過程中,單純的窮和富,顯然是沒法概括教育方法的。

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就是要富養女兒。讓女兒從小就能擁有她想要的東西,這樣長大了才不會被男生一點小小的恩惠就騙走。可是,給多少算夠?你帶女兒吃麥當勞,就一定有男生能帶她吃金錢豹;你送女兒施華洛世奇,就一定有男生能送她Tiffany;你給她買個Coach,就一定有男生能給她買Prada;你送她一輛BMW3,就一定有男生開著蘭博基尼過來帶她玩。這樣什麼時候算個頭?就算你家財萬貫,用全世界最好的裝備把她武裝得像奧斯卡一樣,這個到哪兒都刷幾個包,家裡開個倉庫裝衣服,天天夜店請酒的姑娘,就是你想要的女兒了?

根本就不光是錢多錢少的事兒。

我覺得,培養一個健康的金錢觀念,無非也就是以下幾點。

錢是誰的?

太多人搞不懂這個事情了,多得令人髮指。好像「只要我能花的,都是我的」。所以爸媽的錢肯定是我的,壓歲錢是我的,男朋友願意給我花的錢也是我的,那個男的要給我買東西是我的,連信用卡的透支額度,XX貸貸款回來的現金,通通屬於「我的可支配金錢」。我希望如果我有女兒,她可以想明白,只有她自己掙得錢是她的,剩下都是別人的。雖然爸媽會無條件地支持她做任何事情,但是那些錢是她爸媽的,不是她的。至於別人的錢,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每個人在她身上的投資都是企求回報的,拿與不拿當然要自行判斷,但是千萬不能覺得,自己可以花,就是自己的錢了。

該不該花?

這個問題有兩個考量,第一個是這個錢我花了要付出什麼代價,第二個是這個錢我花了能得到什麼好處。一個男孩子請你吃飯,如果就是這一頓,男孩子想和你聊聊天,你又對他有好感,那就放心大膽地去就好。一個男孩子天天請你吃飯,你對他沒興趣,就不要去,這飯又不是白吃的。信用卡里的錢,那是要付利息的,不是說你現在花完了爽了拍拍屁股說沒錢還就拉倒的。甚至是自己的錢,你可能選擇了買包,就沒錢買鞋了。這些都是代價。至於好處,大概就是對事物的價值觀了吧。之前和一個姑娘聊天,姑娘說,在北京一個月掙一萬根本沒法活。我說呵呵,北京人均收入不到一萬。她說你每周去一趟三里屯,一萬都不夠用。我說我在北京生活了22年,沒去過三里屯。我不想糾結去三里屯的錢到底該花不該花,但是想清楚什麼是自己需要的,真的很重要。比如選擇去歐洲玩一圈,還是買兩個Chanel的包。

量體裁衣。

好多人都害怕自己窮養女兒,女兒會被金錢誘惑。其實就像剛才說的,無論你怎麼養,你都不是世界首富,總會有比你更有錢的人。如果是我,我會嘗試讓女兒學會過沒有錢,或者沒有那麼多錢的日子。在華人留學生圈呆多了,能花錢的人見得太多。一邊說著自己沒錢了,要省一頓飯錢,一邊在網上瘋狂地買著衣服和鞋。說沒有車不方便,然後買個馬莎拉蒂。一個月生活費可以過一萬刀。還有自己已經窮得叮噹亂響,還要去酒吧喝酒的。我真心希望自己的姑娘可以知道什麼錢應該優先花,什麼錢可以不花。什麼東西雖然大家都有,但是你可以沒有,什麼東西雖然有的人不多,但是你應該有。如果真的有一天,她成為了一個不那麼富裕的姑娘,一個月只有一點錢花,她可以去住別人的客廳,去買菜做飯,去打工,去放棄那些名貴的包和鞋,去過雖然樸素但是完全自己掌控的生活。

慾望是永遠沒法滿足的,慾望只能剋制。


我一直覺得窮養富養是由於我們之前對於女孩往往是「賤養」,因為是「賠錢貨」,所以差不多拉扯到結婚年紀就算盡到義務了。

後來大家發現這種女孩在婚戀市場也容易把自己「賤賣」了,所以才提出「富養」,歸根結底無非是為了在婚戀市場上加碼。

男生將來是要奮鬥的,必須讓他知道錢來之不易;

女孩是要嫁人的,必須培養她鑒別事物的眼光,別將來被人的一塊蛋糕就給哄走了。


不為什麼,因為這句話本來就是錯的。

如果為了防止長大後輕易被金錢誘騙就提倡「富養女」的話,那男孩長大後最容易受美色誘惑,我們是不是該「淫養兒」啊?

吼啊!


我覺得富養分為物質上的富和精神上的富。

目的是提高幸福感的閾值,提高自我認同感和加快精神獨立與自我完善的進程,讓女兒學會思考和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不太會被小恩小惠迷惑和吸引,從而愛錯人、受傷。

一開始就打算賣女兒的人,富養的意義是打造一個市場接受度高的高端商品。是非常功利的。

這種富養,是一直在強化孩子商品的身份——你很貴,要賣個好價錢,要找個好的買主。

或者認為:女兒嫁給了經濟能力比較好的人,幸福指數會更高。自己的投資回報率也會高。

不考慮精神上合拍不合拍的話,單從這個外在條件來說,這個想法沒毛病。符合馬斯洛理論的最下面兩層: 生理和安全的需求。

寄託著父母對女兒未來的願望——希望你起碼衣食無憂,希望你有家可回。至少像爸爸媽媽一樣,好的緊著你,對方也應該會疼你寵你不虧待你,不能窮。

被這樣富養的女兒往往會屏蔽不能讓她們衣食無憂有家可回的窮小子們。減少嫁給窮人、顛沛流離的概率。

非常簡單粗暴和有效的教育方法。

這樣女兒的幸福的閾值就被抬高到了:

地攤貨是什麼鬼?這個東西好沒品位。窮游?青旅大通鋪這麼可怕,我才不去。路邊攤好臟我不要吃。一個蘋果7就要我和你談戀愛?開什麼玩笑。我和你談戀愛了沒錯,可以口,可以邊緣,但是不能做到底,我的第一次是要留到新婚之夜的,誰知道你娶不娶我呢,彩禮能不能給夠呢。

在男屌絲的眼裡,這種嬌氣矯情的拜金小娘們兒是恨得牙痒痒又操不著的對象。在知乎,這種姑娘會被扣【中華田園女權】或者【拜金】或者【合法的性工作者】的帽子。

所以兩者沒有交集,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這種富養女兒的家長就成功地避免了溫室的白菜被豬拱的危機,而慢慢等白菜成熟,收割給好的買主。或者女兒自己找到了看得上的。

他們往往不希望女兒太辛苦,一步到位找個有錢的老公結婚最好,過上每天健身做頭髮做美容喝下午茶的清閑輕鬆的生活,當然家務是保姆做。

在這種家長的眼裡:就算都是渣男,有錢的渣男的價值,大於沒錢的渣男。

價值觀大概是:有錢的好男人>有錢的渣男>沒錢的好男人>沒錢的渣男。

雖然價值取向是有錢,但是極大限度地避免了女兒落在沒錢的渣男手裡。

而自我認同度低、窮養的女孩子,是有可能落在沒錢的渣男手裡的。

既然是賣女兒,價碼貴就行,那是最現實的問題。而這樣教育出來的女兒,幸福感也主要來自於物質。LV不倒閉,每天有吃有喝有卡刷,男人渣了也沒關係。

其實這種價值觀的女孩子很容易幸福的,有個給她買買買刷刷刷的男人就行了,各取所需,特別簡單。

婚後只要男人沒斷她錢花,沒危害她的人身安全,保證了質量高的衣食住行和安全的需求,便基本不會惦記離婚和出軌,比什麼都想要的那種窮養的野心大的女人安全很多。

這種從小養成的物質上的安全感,也的確不太會讓她受到更多的誘惑。所以在富人的市場上,這種富養的拜金,比窮養的拜金安全和受歡迎。

另外一種富養是希望女兒精神上能幸福的類型。

這種家長往往物質上也不太會虧待女兒,至少是在能力範圍內盡量滿足,並且精神上給了更大的支持和鼓勵。

這種教育的核心是提升自我認同感和自尊心,認為女孩子一定要找個相互喜歡的,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堅持,不要委屈自己和不喜歡的人一起談戀愛。

不會和前一種一樣,把女兒往家庭主婦金絲雀的方向培養,而是鼓勵和發展她的興趣和才能,讓她在學業和職業的角度實現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那麼,【三觀一致】、【彼此交換善意】就成了這種女孩子談戀愛的主旋律。為的是實現情感和歸屬感的需求。

這種女孩子談戀愛就會從容不迫很多。因為馬斯洛理論里更高的兩種需求是自己來實現的,只有自己才能成就自己,而不是靠外界。

這種內心就會強悍很多獨立很多。

對愛情的態度就會是渴望,想要,但是三觀一致這個事的難度,比純粹有錢難很多。

三觀和家庭出身、童年經歷、養育方式、求學視野、工作經歷都有關係。

以這種精神上的富養來看,符合條件的男性其實不會太多。

這就導致了題主這種沒缺過錢的敗家幸福小姑娘和閨蜜們,對純粹有錢但是三觀不合的男人沒興趣一樣。

同樣,這種物質精神都富養的,見過錢的姑娘們,是不可能被小恩小惠打動騙上床的,會覺得這個行為很侮辱人。

她們並沒有把視角放在錢上,卻對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方的家境和養育方式、視野、處事方式,缺一不可。

甚至,當這種女性自身足夠強大的時候,對方的家境和收入並不是主要的考慮條件,精神上的被尊重、被需要、有歸屬感才是。

簡單來說,是懂她才行。

所以,掌握了女性心理的一些男性,可以在經濟條件不如對方的情況下,拿下這種姑娘。

因為這種姑娘的戀愛,本質上只需要馬斯洛理論的第三層——情感需求。

但是,即使是感情騙子,拿下這種姑娘也很難。

因為精神上的不匱乏,讓這種姑娘對於常規的【多喝熱水】【早晚安沒話找話自動鬧鈴】【當眾自以為浪漫的表白】【所謂的驚喜】【自以為是的流行的禮物】【莫名其妙突如其來的告白】這種追求方式,毫無動心的可能。

根本就套路不到這些有主見會思考的姑娘們啊,並且父母給予的理解支持和愛,讓她們根本就不孤單,非常有安全感啊。

這種幸福的閾值就很高。

不想談戀愛、這個人不懂我、完全不喜歡這個類型的人,是她們經常說的話。

所以,這種教育下,富養著,固執追求愛情的姑娘,要麼就是很幸運找到了彼此都喜歡的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要麼就是寧缺毋濫一點都不著急,偶爾有中了感情騙子招的人,也不太會一哭二鬧三上吊,因為她們知道自己的價值,內心強大,甩甩頭繼續往下一段走。

總的來說,感情就是感情,不太會拿愛情去委屈自己和不喜歡的人去換一些東西。

即使是婚後,也不會委屈自己去忍受對方掩飾已久的惡習,有及時止損當斷則斷的勇氣。

這是這種被精神富養的姑娘的家庭給予的底氣。

所以,兩種富養,本質上都是在給予女兒安全感,保護女兒去識別和遠離比較差的異性,從結果來看,可以理解。


如果把女兒視為投資品,目的是從她的婚姻中賺回養育花銷,那麼投資要成功無非兩種思路:一種靠窮養減小投入,能不花的錢就不花,那麼正常出嫁就是賺了,嫁的差點也不虧,只有私奔拿不到彩禮才是虧;一種靠富養增大收益,提高身價口碑,嫁個有錢人賺高額回報,才是好買賣,有富養養出來的物質敏感度在,普通投入的對象會被自動過濾,「被窮小子幾塊糖就騙走了」更不可能。窮養富養的說法能如此傳播廣泛而深入,說明持投資論的父母還是很大一個人群,這個市場也足夠龐大,兩種思路也各自有很高的可行性。

但並不是所有女生都願意被視為投資品而不是理性人來看待的,也不是所有父母都把養兒育女當成一筆投資生意。

如果不視養育為投資,那你只要體會過作為一個人的成長,就該知道成長需要的養分遠不是金錢一味。沒有錢固然不行,單用錢也解決不了消費領域外的問題。想知道女孩子為什麼而戀愛,先捫心自問:在父母眼裡,我是為什麼目的而生養的,我又把戀愛婚姻視為何物?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比窮富重要。


我也是富養長大的女性,窮家一樣可以富養。

所以我會把富養的觀念傳承下去,那就是:客觀條件不足以判定人的價值,有差異的只是生活方式。

拿Chanel的不是上等人,雜牌的也不是下等人,我選擇拿這幾萬去贊助父母出去玩一趟

有房的不是上等人,租房的也不是下等人,我選擇把自己的小家打扮的溫馨舒適

英俊瀟洒的不是上等人,矮小瘦弱的也不是下等人,我選擇一視同仁,當然我會稱讚帥的人帥,友善的人友善

年輕水滑的不是上等人,年老色衰的也不是下等人,我選擇交有趣的朋友過有趣的生活不是拿青春換金錢

結婚的不是上等人,不婚的不是下等人,我選擇尊重別人

禮貌誠懇尊重他人的是有教養的人,不尊重別人惡語中傷歧視他人的是沒教養的人,我選擇做前者的朋友,鄙視後者


首先什麼是富養。現在普遍認為是給女兒吃好的用好的,乃至受好的教育,最終目標都是嫁的好不被屌絲一頓麻辣燙忽悠的宗旨吧。這種說的不好聽就是把賠錢貨變成比較貴的貨罷了。

說說我自己作為獨生女,我的父母36歲才生我,這在上海都算晚了。然而我媽還是對我特別嚴格,學習上生活細節衛生習慣家教。我小時候如果吃飯抖腿比考試差還慘。生活上也比較"做人家",從小不讓我亂花錢主要我貪吃。

我以前一直覺得她控制欲強,可是後來她鼓勵我去國外交換,我去西藏去伊朗玩她也不說什麼,雖然她自己很不喜歡旅遊。看到我喜歡歷史政治這種她一直鼓勵我工作後也不要放棄。

最重要的是,我本命年過了一大半了,作為一個純天然單身貓,從來不催婚。很多女生都被父母軟磨硬泡相親。我媽最近和我說,沒有好的適合的不要亂結婚亂談。日子是自己過的,不是給別人看的。多認識些好朋友比較重要。

而我爸爸作為超級好男人,每天只想著給我做什麼好吃的,還有讓我開心。我因為之前兩年桂圓心情不是很穩定。

我覺得我應該是富養的,雖然我家不富。


你這種想法也可以解釋為,富養女不看重錢,但可能會為了愛情而不顧一切,哪怕對方一無所有嗎?

我對婚姻一知半解,在有限的認知和經驗里,見過各式各樣的戀情和各式各樣的婚姻,可與所有人類的婚戀模式相比僅僅是一小部分,無法概括出普遍規律,所以沒法告訴你愛上一個一無所有的男人的結果。我只能從家庭教育的角度說一說富養女兒的問題。

首先要清楚,知乎和社會是兩個概念,不理清兩個的範圍會對以下的文字產生誤解。我在知乎上看到的主流觀點,認為富養包含物質與精神兩個層面,物質慾望無止境且容易泛濫,因而勿忽略精神撫養,畢竟精神不完整,人格不獨立,在某些方面有殘缺,人就會尋找外部力量來彌補以獲得心理滿足。例如最近的大熱門朴槿惠,從小不缺錢缺愛,現在全世界都知道了,不缺錢缺愛的富養女即便逃得開渣男也躲不開閨蜜。

這個極端的例子印證了一手抓物質,一手抓精神的養育方式有多麼重要,但我有一點點不同的看法。知乎上聚集的知識分子多,腦力勞動者對心理性的需求,對生命意義的需求和價值的需求,與其他社會團體存在根本區別。知識分子家庭要求孩子既認識到物質不可缺,又要節制慾望,把重點放在追求精神層面的成長。然而這種教育觀在整個社會層面並非主流,社會可能也根本沒有主流觀念,有的是一個群體與一個群體的不同觀念。

給家庭條件比較差的農民父母說要富養女兒,給兒子的同樣也給女兒,一定要增長女兒的見識,讓她多讀書有思想,他們就算能理解也做不到。他們還處在溫飽線上下,目標是實現小康,女兒養得再好,將來也極有可能嫁給出身差不多的家庭,經濟回報太低,不如投在兒子身上,將來好跟著兒子養老。而那些家庭條件特別好的父母,因擔心女兒脫離本階層下嫁,降低生活質量,進而又影響外孫享受原有的階級優勢,所以對女兒的教育除提供優質的物質條件外,更願意教她從小知道階層的區別,鼓勵孩子把擇偶的目標以高物質水準來衡量。

再細分,工人家庭與幹部家庭,城市中低收入家庭與富裕農村家庭。。。教育觀念絕對不同。想富養的不一定有那個條件,想窮養的也窮不了。是否富養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撫養簡化為富與窮兩個標準的觀念原本就有問題,我覺得甚至都稱不上觀念,最多是個說法、言論,反正教育領域大,什麼說法都有也不奇怪。

如果要討論的是女兒該怎麼養,我可以貢獻些看法:

一是地位的平等。

這點不分養兒養女,做到非常難,倒不是什麼中國式家長,全世界的家長都難做到,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家長角色自帶的高地位。父母生了孩子,在整個撫養過程中對孩子進行教育,除書本知識主要在學校完成,其他如生活常識、思想觀念、身體健康等主要在家庭中進行,各項能力最基礎最核心的部分是從家庭發展起來的,一方無知另一方有知,另一方處在高位,造成父母對孩子講話多以命令和要求,少以商量口吻,特別是在孩子缺少經驗時,父母的意見幾乎是壓制性的。

記得有個問題問家庭中如何實現民主,有些答案就說這不可能。其實未必,真相是民主效率低,而我們的教育競爭太激烈,追求高效率才符合家庭利益。我算是在生活中實踐民主較多的家長,經常免不了和孩子他爹爭執,即便如此,我心裡明白,完全徹底的家庭民主在現階段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有隨孩子長大一點點放權給他,等哪天他能獨立做自己的主了,我們之間才算達到平等。

二是性別的平等。

富養女的說法似乎本身就不平等,性別的平等首先體現在機會平等,其次是過程平等,最後是評價平等。從這個意義看家庭教育,難道不該無關男女公平撫養嗎?家庭是社會最小生產單位,家庭實行男女平等是平權的基礎,不希望女兒長大受性別歧視,家長自己先做到平等,免得將來孩子被歧視了還習以為常。

另一方面,女孩和男孩肯定有差別,究竟是性別差異大還是個體差異大要分析,哪些是偏見,哪些不是,不能矯枉過正。有些事女孩做不到可能是方法,可能是性格,也可能是其他不清楚的因素,不承認性別差異與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相悖。

三是上層矛盾不要下放

女孩子心細,溫柔體貼本是性別優勢,結果反而給自己帶來困擾,她們對父母婚姻的衝突,對家庭的處境常常感到痛苦,有的父母喜歡向孩子訴苦,特別是對懂事的女兒,這樣看不體貼不懂事倒好,沒心沒肺就不會傷心。把自己的不開心對孩子講解決不了問題,只不過拿其當情緒垃圾桶。一方面疼愛孩子,一方面拉著孩子品嘗自己的糟糕情緒,後者的傷害比前者的安撫帶來的影響大得多,還基本都是負面的。

由此產生一個新的疑問。什麼都瞞著孩子,只展現好的一面給他們看可好?從撫養的最終目的看,家庭任務是養育出能夠獨立生活的下一代,生存能力離不開精神作用,在大風大浪面前支撐自己必須藉助成熟和強勁的精神力量,原生家庭是重要的起點,心理脆弱的孩子大多有一個被寵溺的童年。不必粉飾與身邊人相處的困難,瞞不住的,大人究竟是真好還是裝好,孩子有感覺。與至親相處之道除言傳外重在身教,家長把自己的事處理好,就是給孩子上了一堂生活課。

四是自我保護

重要性不言而喻,包括性教育與安全教育兩方面。

以上幾條相對而言普遍適用,最後一條的傳播率最高,第一和第三條也隱隱有成為社會共識的趨勢,唯獨第二條任重道遠,只能隨著社會進步慢慢改善。自古淑女多富貴的說法在古代可行,大家閨秀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家裡坐等上門提親,婚姻由父母做主,因此門第與名聲十分重要,富養就是為了養出與其他階層隔絕的價值。但今天的女性大多數要靠自己,那麼培養獨立平等的思想、掌握與人相處之道和自我保護意識,個人認為是具有現實和發展雙重意義的教育方向。


看看為了買買買而借裸條的女孩們。覺得富養還是必要的。

或者說,不叫富養,叫樹立合理的消費觀。

其實,為了一點小恩小惠被男人忽悠的女孩我沒見過幾個。但在商家花式營銷下捂不住錢袋的女孩真的是數不勝數。

我曾經也是每月信用卡網購好幾千的。幸好我花錢還有個限度,在自己還得起的限度下消費,還殘存了一些理智。

但我十分理解那些負債纍纍的女孩子們。買不了長草的東西那種百爪撓心的感覺我也有過。生活在這個時代你可能一不小心就活成了那個樣子。

合理消費觀我認為是,首先具備判斷一件東西價值的能力。不能商家怎麼吹你就怎麼信,必須自己獨立判斷,一個,東西品質究竟怎樣,值不值它的價。第二個,我究竟需不需要它。

其次,惜物的習慣。要買就買好的、用得著的、合適的東西。然後,愛惜使用,盡量讓它物盡其用。

這兩個習慣最好從小養成,買好的,和愛惜使用。

而窮養是做不到的。如果你沒見識過什麼好東西,那麼見啥都是好的。我以前就是這樣,從小沒什麼好衣服穿,只要掛在商店裡的衣服我都覺得好高檔。只有見識過了,一些尋常俗物才不會入你法眼。什麼網紅店吹得花好稻好的破爛東西你才看不上。當然,一個副作用就是,一旦你看上的東西,那多半很貴。


這標準很權威?不管男孩子女孩子,都要用愛養。


我覺得樓上有個點出這句話估計來自古代的抓到了一個重點??

就我個人理解,窮養是為了培養堅強的性格,男孩子才能做到「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富養是為了薰陶優雅的氣質,女孩子才能做到「上得廳堂,入得廚房」。

然而現在已經不是古代了,男孩子也可以上廳堂,女孩子也可以人上人。為什麼女孩子要富養?

我不知道。


大致是讓女孩知道「我配得上世間的美好」吧。

在物質上我爸媽一直給我最好的,但我依然沒有這種「我配得上」的感覺。比如96年時,我看電視上小孩騎兒童自行車特別羨慕,鬧著要。我爸第二天坐公交車去市裡,花三百多買了一輛扛回家,把我得瑟的呀。

後來我爸經常說,你不許騎這麼貴的小車子去不平的路面,下過雨不許騎出去,騎完了要拿抹布擦乾淨,不小心摔了,我爸還說你知道這車子有多貴嗎?總之,我總有一種「我配不上它」的感覺,

這種自卑最初也跟著我,只要遇見別人對我好,我都會覺得,我值得對方對我好嗎?有優秀的男孩追我,我也會覺得,人家那麼好,怎麼會喜歡我?

隨著年齡增長,也發現了問題,慢慢有好轉。我很心疼我爸,包括我家的車,他都是開了好多年還跟新的一樣,每次出門必擦,沒大事不開車,下雨寧願打傘騎自行車。這是他的習慣,他對東西的珍惜,卻被小時候的我誤解為「我配不上」。可能是我們兩個都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吧。

將來如果我有女兒,我會從小明明白白告訴她,你是我們最愛的人,你配得上世間的美好。


如果讓我在知乎上只選出5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答案。那一定有這個。

往「窮養」「富養」這樣的概念中去尋找教育真理,本來就錯了。

為什麼說「窮養兒子富養女」?「富養」和「窮養」分別是怎樣的教育方法?在當前社會依然適用嗎? - 知乎用戶的回答

這個回答可以說解決了我諸多的困惑,很多煩惱是哪裡來的?因為自己困在了某種定義裡面。

那窮養兒富養女就是,首先定義了男人是怎麼樣的(應該奮鬥),女人是怎麼樣的(要矜持不能兩塊糖讓人騙走了)。兜兜轉轉出不了這個男人要賺錢養家,女人要找個靠譜的歸宿別那麼隨便,別嫁人看走眼,三十多歲婚姻半中途讓人給甩了。

說起來就是男孩子要會吃苦,女孩子要讓她多見識多擁有,別經不住誘惑就跟人跑了。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這世界誘惑千千萬,能讓女孩子見識得過來嗎?又怎麼保證窮養的男孩見了誘惑不會墮落?

最終還是這位答主說的。

如果真的希望解決問題,而不只是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那麼,破除宗教式思維是絕對必要的。拋棄簡單的概念,上帝也好,佛陀也好,自由市場也好,真愛也好,喝尿治病也好,窮養富養也好。。必須拋棄對它們的執著。擁抱複雜的現實世界,才能走向解決問題之路。


斜腰。

就個人而言,覺得所謂的「富養」,不是單純指的用錢堆出來。

而是更偏重精神層面的富足修養——當然,其中必然包括良好的經濟基礎。

然而這個經濟基礎,並非是錦衣玉食甚至驕奢淫逸,僅僅是儘可能提供符合某個經濟層面的見識而已——說得簡單點,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的人,不至於會被三條腿的貓拿著樹上長的草莓給騙了去。

所以說到底,還是見識閱歷的「富足」而已,經濟基礎只是負責提供需要經濟基礎才能接觸到的那一部分。

並且在這個過程中,私以為必不可少的,還有對待「金錢」的態度——這個態度來自於理解錢是如何來、如何去,以及社會普羅大眾是如何以金錢來區分群類的。

至於餘下的知識、文化、修養,說得現實一點,往往也離不開這個經濟基礎

「文化一定是閑出來的」

掙扎與衣食之憂,而還能堅韌不拔,畢竟是少之又少的異類。

修養同理

和餓過三天的人談什麼餐桌禮儀,純屬討打。

所以總的看來,儘管提倡的是富足修養,且不論精神還是物質,但終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或多或少的要依賴經濟基礎。

於是也就被簡化成了「富養」

可如果真的單純按照富的標準來養,結果恐怕也不盡人如意吧

題外話說,我倒是覺得,無論男女都該貧富兼修,生而為人,眼界見識和定性毅力,都是必修課。


和窮養富養關係不大。

知乎上曾經有個問題,一個是女生上來說家道中落,本來留學這樣「平凡的小願望」都不能達成了,問要不要去坐台。

會把留學說成「平凡的小願望」的,估計不會是窮養大的。

窮養大的女孩子,思路倒未必有那麼奇葩。

我一直覺得,脫離於金錢的氣度,是沒法用和錢有關的「窮養」「富養」來培養的,因為窮養和富養,最後也只是錢多錢少。

而糾結於窮養富養,只能說是家長偷懶,怎麼培養獨立人格,正常三觀,最後被濃縮到窮養富養。

最後,為什麼女孩子要富養?力所能及。能吃好東西我幹嘛要吃垃圾啊?


我覺得不會因為追求者有錢而談戀愛,也不會因為沒錢而不談戀愛。這才是富養的意義吧。


富養。到底是富在金錢上還是富在精神上?

在沒有閨女之前。

我持續健身4年,而且還會繼續。

每天晚上會用至少30分鐘讀書。

和老婆出門,可以做到文明禮讓,樂於助人。

家庭年收入在北京不算高。30出頭。和知乎上的大神沒法比。

有一定存款,可以滿足閨女出生後的各種需求。

在閨女出生的前一個月,我和老婆聊天。

聊到女兒以後會離開我們,會嫁人,一個大老爺們,在廁所哭的稀里嘩啦。

我跟老婆說,我希望我就是女兒的擇偶標準。

富,還是要富在精神。

讓她有開闊的眼界,有正確的三觀,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而不是一個過渡依賴另一半的人。

這樣我才可以放心讓她自己做選擇。

我能做的,只是讓她身邊有這樣一個身材還算不錯,知識還算淵博(至少比她媽強),行為舉止還算端莊。能潛移默化去影響她。

富在精神。當然也包括對金錢的認識。

我不奢望她做一個清新脫俗的人,但是只希望她可以不為金錢所動搖。

「我張開雙臂抱緊你,在你長大的過程中,會覺得我是牢籠把你關在其中,可殊不知,我才是牢籠里的那個人。」


我還是認為應該富養女兒的。

答主家裡應該算有點錢,家裡北京有好幾套房子,父親開公司的不過沒上市,家庭情況應該算是不錯的,但是,我從來沒有被富養過。

在物質上,我從來沒有體會到富養。雖然在衣食住行上,比全國一般水平要好很多,但是因為北京本身物價很高,反而會比身邊的同學差很多。答主從小學到高中上的都是市重點,北京一般能上市重點上學的,一般情況下肯定家裡不會太窮,要不然沒錢給孩子報班也考不上。我的家庭情況比全校大多數同學都要好,但是家裡對我的物質控制的很嚴格。答主對吃飯不是很講究,所以不會太挑飯做的好不好吃(比如同學吐槽學校食堂黑暗料理,我就覺得還行),但是母親就一直會逼迫我吃她自己做的飯,很難吃,我會吃但是吃的很少,母親就會罵我挑三揀四。所以,我每次都會珍惜在學校吃飯的機會,但在同學心目中,我就是一個怪人。在穿上,我到沒那麼悲慘,起碼傳的都是大商場里買來的衣服。體育考試跑步,我想買個阿迪的運動鞋,我母親很生氣,說我虛榮。在我們班,幾乎所有同學,穿的最便宜的鞋都是阿迪耐克的鞋(因為大家經濟水平比較好)。女孩子們使的是高級化妝品,我卻對此一無所知,參與不到她們的話題中來。我每天上學也是擠地鐵,而住的房子,也是我們家所有房子中最老的二居室。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我母親對我慾望的控制。呵呵,可笑的是,我們家的衣櫃里有無數我媽買的名牌衣服,化妝品,但是她卻天天罵我愛慕虛榮,就喜歡錢。她說教育孩子,要從小培養她艱苦樸素的精神。我的父親,雖然認為應該富養女兒,但是管我的權利在我媽,我爸我媽很久以來就分居,關係十分惡劣,一見面就吵架。所以,我的教育完完全全由我媽來控制,她教導我要好好學習,不要想物質生活。

很多人在回答的時候說,不能富養,要不然花的錢越來越多,怎麼富算是個頭。但是,我認為富養不是說多少錢,而是你對孩子對物質上的付出是不是和你的家庭水平相當。物質上的富養,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是愛你的。

在精神上,我更是從來沒有體會到富養。我的媽媽,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打罵我,小學考試如果考了99分,她就會一直打我到12點。在我未成年的這一段歲月里,只要她對我的表現不滿意,就會打罵我。她罵我的時候,用著極其惡毒的辭彙,比如婊子,寄生蟲,一類的,我不想再說,我身邊沒有見過第二個母親會這樣辱罵自己的女兒。她打我的時候,就更不用說了。答主是一個特別怕黑的人,我印象很深的一次,就是那是初冬晚上,她把我轟出家門,我只穿著睡衣,在大街的長椅上坐了一晚上,後來幾天就一直發燒,過了大約五天去醫院才發現是肺炎就住院了。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我的考試成績不夠讓她滿意。大學生活也沒有好到哪去,雖然不用在家住,但是她從不給我生活費,要我打工賺錢,不過幸好有的時候我父親會偷偷給我點錢。但是事實上,我也幾乎沒有體會到什麼父愛。我原來以為我父親對我很好,但是後來長大看見他對他的那些情人的場景後,我就不這麼覺得了,他只是一個中央空調而已。不過雖然他給我的錢還不如他的女性朋友,但是我還是很感激他。當我身邊的同學終於從高考的苦海中解脫出來時,在大學裡歡快玩耍時,我在大學裡卻也高興不起來。有的時候真的很想去死。

沒有被富養的我,是很悲哀的。雖然高考667上了個985211,讓母親認為這得意於她的教育,但是我一點都不快樂。高中的時候,喜歡過兩個人,都最後無疾而終。因為我的家庭教育使我在外面成為一個暴躁,冷血,暴力,偏執的人。那個時候,我們年級情侶狗很多,就算長得很一般的女生也不乏追求者。但是我就從來沒有,可能是因為我的性格讓那些男生都敬而遠之。但是,當時有一個男生對我很好,雖然我老是和他發脾氣,但是他總是笑嘻嘻的,他的那種精神逐漸感染了我,是我的性格也逐漸變得不是那麼討人厭起來,有了一些自己的朋友。雖然嘴上一直覺得他很煩,但是其實真的真的很喜歡他,因為他陪我走過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歲月。但是,這一切都是假象而已,一切都是玩笑與謊言,我最終還是和他絕交,再也沒有說過話。我從小到大,沒有一個男生喜歡過我,因為我根本不值得被他們喜歡,自己父母都不喜歡我,更何況是他們呢。雖然我表面看起來很很光鮮,但是我一直都很自卑,這種自卑,像毒牙一般深深刻在自己骨髓里,無法拔除。

有的人,在從少年踏入成人的時候差了一步,於是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就和他們永別了,真是可惜。

洋洋洒洒,說了這麼多,都是在說我自己的經歷,略微有些文不對題。但是我還是想說,富養女孩真的很重要,如果一個女孩連父母的愛都感受不到的話,就更別提什麼自愛了。一個女孩,當有別人去愛她時,她才會珍惜自己,學會自愛,而這個第一個去愛她的人,應該是父母。許多女孩虛榮,隨便一個男孩就能給騙走,其實就是教育的問題。很多父母叫囂著要窮養女兒,不過是吝惜物質,吝惜關愛罷了。如果一個父親認為窮養是為了女兒好的話,那麼你怎麼不對你的妻子也窮養?窮養與富養與能力無關是態度的問題。就算是你一個月只掙三千塊錢,你也可以竭盡全力讓你的女兒從物質上和精神上感到富足。

最後,願每一個女孩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

感謝大家暖心的回復,謝謝大家,抱抱


首先我覺得所謂 富養的女兒

別的我不敢說 總會有很正的三觀

世界觀 人生觀 價值觀

富養 小時候不懂 越長大越讓我覺得收益很多

這兒的富養不只物質上 可能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吧

因為爸媽的富養 我反而對物質上的東西慾望很少 因為知道我真正到了需要的時候 爸媽總會給我比別人更好的

我會更理智的知道我當前真正需要的東西 而不是拿著爸媽給的錢無節制的買買買

如果找男朋友我不需要他能給我買的起全套YSL 只需要跟我一樣的三觀 跟我投緣 我的安全感百分之九十是父母帶給我的 所以沒有對的人到來之前 我覺得一個人真的很好

小學培養我讀書的興趣 只要我想要讀每個月都會訂四五本書 從讀者文摘到意林再到兒童文學 以至於當時我讀書讀到能看到兒童文學的封面就能想起來裡面的故事的程度

初中追求我的男生在情人節偷偷送我玫瑰 在我沒有答應的情況下我把玫瑰帶回家我媽知道情況後 甚至把它放在花瓶養著 我爸回家我媽還說:居然都有人追你女兒了!

中學時期追星 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 海報我可以貼一牆 專輯我可以用自己省下的零用錢買一沓 高考結束爸媽可以讓我去異國追一場夢寐以求的演唱會

我最好的異性朋友他們認識 我的初戀爸媽也都知道(當然是分了之後)正他們對我無條件信任 讓我更自律 這是對自己負責更對他們負責

爸爸是個不善言辭的人 但每次出差無論國內還是國外一定會給我和媽媽帶禮物

就算我還有一個比我整整小十二歲的弟弟 就像當初爸媽像我保證的那樣 該給我的愛我還是一分都沒有少 兩盒酸奶也必須讓弟弟留下一盒給我喝

從小到大我沒被動過一個手指頭 卻也懂得原則上的錯誤永遠不能犯

人際交往方面 我不可能跟每個人成為知心朋友但是卻有信心讓每個人都不討厭我

愛情上也都是隨遇而安

從來也學不會阿諛奉承低聲下氣的求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我問別人見我的第一印象 總是 開朗 隨和 三觀正 落落大方

我從來沒覺得自己多好

但起碼我知道自己並不差

這要謝謝爸爸媽媽

鞠躬

分享幾張和爸媽微信群的日常好了……


孩子不能只靠錢來養,要用智慧和愛來養。


推薦閱讀:

美國代孕為什麼合法?
為什麼中國女孩畢業後沒有男孩拼?

TAG:女性主義 | 家庭教育 | 日常行為分析 | 主觀是寫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