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發表意見總是習慣以「我覺得」、「我認為」開頭,這麼做的心理動因是什麼?這樣做好不好?給別人的感覺又是怎樣的?

(是說明此人比較以自我為中心,更看重並想突出自己的想法,還是他做事謹慎,要把自己觀點加個限制條件,來達到「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的效果?)


比如說我,「我認為」,「我覺得」,「個人看法」,「一家之言」,等等,用於強調「這是我的個人想法」,強調「我並沒有把『我認為』之後的內容當做普遍認識(強加給別人)(,是可以再推敲再討論的)」。特別是,有些話題沒有既定的標準或公認的結論,當然要強調「我認為」。

進一步,能用於暗示,在這個問題上「我只是表達觀點,並不意圖說服別人(,你保留你的觀點我也沒意見)」。

至於說到是一種提前的防禦,以省卻日後的口舌,對,確有此功效。

但是說話的底氣,終究要看「我認為」其後的內容。如果我自己就對我的觀點和論述懷有疑慮,這疑慮不能歸罪於「我認為」三字;如果我相信我的邏輯和結論,這底氣也不會被「我認為」三字削去多少。說到底,「我認為」,對整段文字的表意是沒有實質貢獻的。所以讀別人的文字,也要明白別人的底氣從何來,不要被無實質表意的字詞蒙住雙眼。


見被添上了「自我認知」和「社會心理」的話題,查一下文獻,結果當然是沒有任何發現。「……是什麼心理?」這樣的問題往往都沒有心理學解釋的…

倒是在College English上找到一篇叫 What"s so Wrong with "In My Opinion"? 的文章,作者 Jack P. Rawlin 在加州州立大學-奇科分校教文學和寫作,他改學生作文的時候,往往會把 "I think", "I feel", "In my opinion" 之類的文字刪掉,惹毛了很多學生。

面對學生的質疑,作者以前給出的回復是:寫文章的時候,本來就是寫你的意見,所以就沒有必要再說「這是我自己的意見」、「我認為」或者「我想」;再則,用「我認為」會弱化了你的論證,擺出一套示弱的姿態,好讓別人攻擊你的時候,也不那麼痛。

作者承認這兩個理由沒有擊中要害,他自己就想出如何反駁這些理由:針對第一個理由,可以反駁說「我認為」「我的意見是」這些僅僅是習慣或口頭禪,再說,把隱含的東西寫出來,又有什麼不對?針對第二個的反駁則是,這是誠實的表現,因為沒有人可以掌握到全部的真理和知識,必然有些東西是不知道的,所以當我們談論一個東西的時候,更多的情況是談論我們自身的感受,所以指明這是「我自己的意見」才是最客觀的說法,就算這會弱化論證,也是事實。

儘管如此,作者還是深信這樣的表達是不好的。作者指出,人們這樣說,其實是無話可說的表現,本質是在逃避思考,「我想」、「我覺得」其實表示著沒有想。意見或態度都是可以快速形成的(這個倒是有心理學依據,詳見 social intuitionism: http://en.wikipedia.org/wiki/Social_intuitionism),當我說「我覺得那個人是同性戀」,可能並沒有太多的依據,確實只是「我覺得」罷了,如果被問到為什麼,我可能會隨便說「他的舉止很娘」,但會被反駁很多娘娘腔的男生並不是同性戀,最後我可能會不耐煩地拋出一句「信不信都好,這只是我的意見罷了,你也可以有你的意見」,而不是去尋找更多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假如我一開始就是說「那人是同性戀」,我就必須在一開始就提供證據,比如說看到他跟另一個男生親吻,或者他主動承認,而不能訴諸感覺,如果我無法提供這些證據,這句話就不可能成立,我就不可以說這句話了。

這篇文章說的是寫作上的情況,想像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說的每一句話都要有根有據,那還真是累人。說到底,這只是一個態度問題罷了。

參考文獻:

Rawlins, J. P. (1980). What"s so wrong with "in my opinion"? College English, 41, 670-74, http://www.jstor.org/stable/375915


我就有這個習慣。一般有以下可以表達以下意思:

1,這是我的個人觀點

2,可能是錯的或者片面的,歡迎提出合理反駁

3,不強加給別人,信不信是你自己的事

4,僅僅是口頭禪而已


這年頭大家都很敏感,討厭被代表,討厭政治正確,討厭道德衛士。說話一不小心就會招來「憑什麼代表我」,「憑什麼你就是對的」,「別自以為佔據了道德高地」這樣的反應。

我加上「個人認為」這樣的短語,是為了提前應對這樣的情況,意思是說:我沒有要代表你,我不一定正確,你可以保有自己的觀點,繼續自己的行為,不用跟我大呼小叫。


不知道其他人如何,但是如果是一個學過一點數學或者物理的人(比如本人),

他說話的時候如果不加「我認為」,那麼他是在陳述一個事實,或者說人類公認的東西,或者說常識;

此時他處於sheldon狀態,你通常不用跟他argue;不過可以要求更詳細的說明;

例如:碳60的分子結構包括20個正六邊形和12個正五邊形,每個五邊形和五個六邊形相鄰;

此時他期待的回答可能是:有意思,發個圖看看?/有沒有同分異構體?/這結構是最穩定的嗎?

如果加了「我認為」,那麼他的話裡面要麼包含他本人的價值判斷,要麼是一個猜想,一個假說,一個有待證明或證否的觀點。

例如:我認為,如果我們把網頁做得像蘋果,會更招人喜愛,會得到更多點擊率,但是這樣做成本很高,我們暫時負擔不起。

此時他期待的回答可能是:是啊,我們去哪裡招這個美工/蘋果已經過時了,現在柚子是王道/其實這樣做是值得的,不然我們就要被淘汰

總而言之,他是在陳述觀點還是事實?

如果陳述事實的時候說「我認為」,這確實會讓人很不爽;

陳述觀點的時候不說「我認為」,通常也不會引起誤解,但並不總是如此。


有時候會有人在我的答案下面評論」建議寫上』個人觀點『「,我覺得非常莫名其妙。

當然是個人觀點,我說的每句話都是個人觀點,爲什麼要多餘說那麼一句?通常我用」我認爲「」我覺得「這類表述,都是覺得這樣能讓上下文顯得順暢,是結構上的需求,有時候這幾個字還能起到表情的作用。它們本身是毫無價值的信息,很多時候我會有意控制不寫。

如果一個人過多使用」我認爲「,很有可能體現的是一種心理上的防禦,是沒底氣的表現。絕對不是好習慣。


是一種習慣,一種統一的格式而已。

有些人喜歡這樣:如果觀點來自他人,就寫出參考來源與出處,如果觀點是自己的,就寫明個人觀點。個人觀點也是一種『來源』。

換句話說,說明個人觀點,跟寫明參考文獻一樣,都屬於對『來源請求』的響應。

至於這算不算好習慣,或者你是否習慣,關鍵就看你是否在意參考文獻,是否在意來源請求了。

有些人在意,有些人不在意。——如果你不在意的話,就把『個人觀點』四個字當成參考文獻吧。


後者居多。如果重讀「我認為」,那就前者居多了。


我曾經跟某人(你自己對號入座吧)講平原基層市場的六邊形模型,用了「眾所周知」這個詞,結果他認為這不是大家應該知道的知識,並追問我來源。

好吧,來源是我們那幾屆小學二年級的社會課課本。

於是我覺得還是用「就我所知」,和「我認為」這樣的東西保險點。


如果一個意見是以「我覺得」或者是「我認為」來開頭的話,雖然本意可能是想表達這是發言者自己個人的意見,但是會讓收聽者覺得,如果他反對後面的看法,那就是針對發言者本人,而不是單獨的這個意見。

比如在產品討論會上,A說:「我認為這個產品應該面向年輕用戶。」如果B有不同意見,說:」我認為這個產品應該定位在中年用戶。」那麼B和A都會認為,「你和我有不同意見」。所以接下來很自然的就進入「你憑什麼說這個產品應該定位在XXX」這樣的爭論上。一旦爭論用「你」和「我」開頭,就容易對人不對事,往往不歡而散。

所以一般討論都盡量避免用「我」開頭,盡量用」我們「開頭。比如A可以說「我們這個產品應該面向年輕用戶比較好」;然後B說「這個產品因為XXX,所以我們是不是定位在中年用戶比較好些。」這樣表達意見始終聚焦在產品上,而不是「個人意見」上,氣氛就比較融洽,也比較容易達成一致。


我就是這種人,但不一定是典型的。我分析我自己經常說這些是出於兩個原因。

1.自卑,對於自己的看法極度缺乏自信,減少信誓旦旦的說完結果說的不對的尷尬。而且不願意為自己所說的承擔責任,當別人相信你說的,結果出錯的時候你就可以說,你看,我說過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我可沒讓你聽我的。我說的第一句話就印證了我的解釋:但不一定是典型的 我分析我自己經常 這兩個詞表達的就是一種不自信。

2.以這只是自己觀點為理由推脫辯論。當兩個人的觀點不同而辯論時,一些人人常常喜歡信口開河,他們常常不是為了真相而是為了面子而一定要取得勝利 ,這時他們就會舉出一些未經證實,模糊記得甚至子虛烏有的例證證明自己,我卻是不喜歡舉不確鑿的證據證明自己,於是我就常常在表面上輸給了別人。我本身也不是一個爭強強好勝的人,所以現在我表達觀點時候常常加上這是我的個人觀點,你不同意,稍加辯論發現你是信口開河的人,我就藉此示弱,不再辯了。

看起來第二點好像沒什麼道理,自己寫起來都沒底氣了,主要是第一點。唉,這一句又體現了我的不自信,我該怎麼辦?


我個人覺得(你看,個人習慣,改不了了),這只是個人習慣而已,我的這個習慣源自初中看的一本書,說如果 一個人發表意見總是習慣以「我覺得」「我認為」開頭,會給別人一個不武斷,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別人的感受。自己就開始學著這麼說了。

高中有個同桌,你說什麼他一聽不同意,立馬說一個「錯!」,讓人感覺非常不爽,如果他說「我覺得,錯」我都覺得能接受一點


其實可以看作是謙遜的表現。類似於英文表達裡面的 IMO / IMHO (In My Opinion / In My Honest Opinion)

聽到這樣的開頭不正好說明對方願意跟你平和的交流嗎?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的濫用誤用。


想起本科畢業做論文,寫的是關於英美學術期刊主動態表達區別。當時也看了一些其他相關論文,有提到中國和歐美學術論文中「我們」和「我」的表達習慣不同。

中國學者寫文章,偏向用」我們「--「我們認為」「我們得出結論」等,即使作者只有一個人,這裡面有兩個原因:中國文化中強調態度謙虛,縮小個人貢獻,將自己放低放低再放低;中國的集體主義文化,表達觀點時盡量拖上一群人,從」贊同「數量上先佔個優勢。而歐美國家比較重視個體主義,強調個人觀點。

不過」個人認為「,社交媒體的出現,也許會更多帶動中國人習慣用」我認為「,因為這個平台給」個人化「」個性化「提供了土壤,給各位更多各抒己見的機會。其他回答者說道,」個人認為」這樣的表達顯得不自信,但是相比較「我們認為」,我倒是覺得中國人現在正在越來越自信。

另外,還是要強調」事實「和」觀點「的區別。一段話中有涉及事實,有涉及觀點,而恰恰,中國教育中對「事實」和「觀點」的區分向來很弱,很多人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是因為把太多別人的個人觀點當成了事實去記憶,影響自我判斷。我倒不是想呼籲各位多用「個人觀點」「我認為」這樣的表述,只是這種表述也許可以幫助一些學習者意識到什麼叫獨立思考。


『What do you mean in my own words? Who"s words are they gonna be?』 — Cosmo Kram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VNPRm7y9xM


讓我想起一件事。

初二時有個語文老師每次讓回答那種 這句話 這篇文章 表達什麼的時候 都讓回答的同學先說 我認為。他的意思是這樣是表達自己的觀點 一定要先強調。

初三換了個語文老師,我們回答這類問題的時候都會先說一句 我認為 ,然後幾次以後新老師終於怒了,說:你們這都是什麼毛病,小小年紀就 你認為你認為 ,不要總帶有這種自以為是的語氣。

從那以後我就搞不清了,以後再升學再回答問題,我都會糾結一下到底 我能不能認為,但是我發現根本沒有老師會去在乎這些。

我才意識到,那倆老師都挺蛋疼的。


經常說「我認為」,「我覺得」等等的人,一般都能理解言論自由的含義。性格上比較偏謹慎,做事客觀大於主觀,別人說什麼他也會耐心聽。

反之,不喜歡以類似詞開頭的人,很可能和你爭得面紅耳赤,死命的也要說服你承認自己錯了,接受他的觀點。


當我說:「我認為」「我覺得」的時候,一方面是表示對對方的一種尊重,或是首先表明自己的態度:僅僅是個人看法,不足為訓,並不期待以此來影響對方的看法或決定,避免讓對方覺得我太過武斷或者我是想左右他或者我下面說的話有挑釁的意思。

所以,還有一句潛台詞就是:「請不要跟我掐。」

所以我自己是習慣用這種表述的,因為我既沒有牛到說什麼都是對的,也很怕麻煩,我樂意接受別人的觀點,但並不喜歡別人跑過來說,你醬紫是不對的!畢竟個人怎麼想是個人的事情,而且很多事情並沒有對錯可言,只是觀點差異罷了。


給人的感覺就是:「你說的對」;「道理我都懂」;「關鍵是行動力」。

你不得不承認,即使有些人和我們聊起天來如此投緣,價值觀如此接近愛好幾乎說不完可以聊到天荒地老,但到了具體的問題上,又扯上千絲萬縷的現實關聯。他目前的生存狀況,他的家庭環境,都會影響他做選擇,而所有這些恰恰都是我們無法感同身受的。

所以我們給出的「我認為」,就顯得那麼蒼白無力。也只能是「我認為」,而不會是切實可行的解決策略。

其實知乎上經常看到有人問這些問題:有情感的,有職場的,很多無非就是選擇。

一般一兩百,三五百字,多一些的也不過一兩千字,描述一下事情梗概,自己的經歷,然後讓別人給些建議,很多我去點贊的所謂的理性客觀——不過只是沒加上「我以為」。

我也曾經寫過幾次試圖求助,但是每次都是把事情描述完,答案就呼之欲出了,所以從未發出過。

不過,我還是挺喜歡看這些,看問題,看回答,看評論,看出形形色色的價值觀。截然不同的選擇,分析起來卻各有各的道理。

有人說,要看情況,分析利弊,得出最優選擇;也有人說,既然過得不快樂那就趁早分開過上新的生活之類。

每個人去評價雖然不至於無視題主的境況,卻無不昭示著自己的個性。大家都非專業諮詢師,所有人都不過是評論著別人的故事,做著自己的「我認為」。

隨著見的人和事越多,就會越盡量避免用自己淺薄的人生閱歷,自己的偏見,去評判別人的生活。現在想想也正是因為單薄的價值體系,看什麼都是新鮮,和別人不一樣也許只是我特別討厭騙人,其他我也有時無意識要去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價值觀。

現在卻常常覺得我還沒有構建好自己的價值體系。也會跟朋友感嘆:「總是覺得大家都好有道理,即使表達的是完全相反的觀點。」

而我自己,也可能一年後對一個事物的看法與此時此刻截然不同。無關對錯,也許是成長,也許是倒退,都是環境和選擇塑造出來的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自己。

我現在特別喜愛這種迷人的不穩定性,這種不斷地變化似乎已經成為我力量的源泉:可以接受自己打倒昨天的堅信,反駁昨天的自己,明天似乎有著無限的可能性。

我現在時時告誡自己:永遠不要對他人的生活指手畫腳,多嘗試從各種角度考慮問題,多看到人生選擇的可能性,多給自己一點反應時間,勝過喧囂無數。

也或許有個更鮮活的概念:遇見一個soulmate,只想和她私奔。

又有誰會真正需要別人的「我以為」呢?

每個人的選擇其實無意識中都是當前情況下的最優解,是自我與環境在X,Y軸兩相較量,最終靜止、平衡。

比如有人難受選擇不離婚,在隱忍中消耗自己。在她心中,在婚姻里隱忍是安全的,離婚後身份變化要面對的才是真正的風風雨雨。她雖然未必有思量清楚,但是潛意識也知道自己承受不住;而有的人選擇離婚,因為知道自己受不得一絲委屈,她關注自己的內心多過別人的評判,她有單身對抗輿論的勇氣;當然也有人不離婚,積極去修復感情,讓生活回到自己期望的正軌——她既有諒解的胸懷,又有改善的能力。

沒什麼對與錯,只不過是每個人都做出了最適合自己的選擇罷了。

你非讓一個沒有勇氣離婚的人離婚,離婚後她的生活質量也許還不如離婚前,你以為現在的不幸生活其實不是最優解?

你非要勸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子為了孩子隱忍一生,她會漸漸迷失掉真正的自己。只是少掉了「特立獨行」,「你認為」迷失掉又難道不是最優解?

我見過的心理諮詢師也不過是幫助我認清自己內心,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而非篡改價值觀,一味鼓勵你去「做自己」。這難道又不是他們的「我以為」嗎?

你以為要怎麼以為你以為你以為的你以為就是你以為的?

posted by 東東學會計,

date: 2015-11-29


「我覺得」,「我認為」是一種泛用的自我保護機制,多用於在不嚴肅的討論上發表自己的觀點。

現代中文裡要表達出滴水不漏的觀點難度頗高。在多數的討論中,人們並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動力去全面思考。容易留下漏洞給詭辯以發揮的餘地。

以一把心腸論濁清為代表,文字獄和政治鬥爭的遺毒殘留至今,外加一般大眾未曾接受過系統化的修辭學(辯論術),論證術教育,用「我覺得」,「我認為」來自我保護,規避責任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其他答案里舉了一個美國教師批改學生論文的例子。那麼我也來舉一個例子好了。在講究」以心傳心「,說話只說半句,弱化主語地位的日語里。論文存在論文調(である調、論文調),原則上不允許使用「我覺得」,」我認為「,不允許使用含有情感,或是起到引導作用的修飾手法,不允許拐彎抹角,不允許委婉表達自己的觀點。因為這樣才能做到高效表達,促進傳播。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這種炫耀舊社會女性對苦難的反抗甚至此用來對比現在女性的言論?
太爭強好勝,得失心太重,心態太差該怎麼辦?
中國社會如果不相互欠人情人際關係是不是不能繼續下去了。?

TAG:社會心理 | 自我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