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把錢投給那些倒掉的 P2P 借貸的人,最後拿回屬於自己的錢了嗎?

東方創投、鈺泰財富、宜商貸、家家貸、力合創投、萬利創投、浙商365、銀實貸、川信貸、盈通貸、福翔創投、華強財富、網贏天下、互幫貸、天空貸......


  每次開講前都要為P2P投資者捏把汗,資本市場的投資是「博傻」,只要有人接棒你就能安全落地;P2P是綜合搏鬥啊,研究平台、研究借款人、研究借款標,還錢的標要琢磨不還的標更要琢磨,最最最重要的是,還要防著中介哪天跑了……

新聞天天報道P2P各種風險:非法集資、缺乏監管、擔保牟利啊等等,有些是以偏概全,有些則是確有其事。捲款跑路的平台確確實實是存在的。根據零壹數據統計,2012年之前,P2P借貸平台倒閉的總數量約為20家,而2013年一年的時間,問題平台的數量達到70家左右,其中的11月更為問題平台的集中爆發期,單月出現嚴重問題的平台高達41家,截至2014年4月底,全國累計有119家P2P平台「倒閉」或「跑路」,涉及資金共計約21億元,今年前4個月出現問題的網貸平台近30家。

  而一旦涉及倒閉平台,投資人基本可以視作「血本無歸」,因為採集證據和等待訴訟都意味著漫長和高成本。

怎麼躲開有「倒閉基因」的平台

技巧一:別只看收益,要看誠意。很多平台先天就有問題。這類平台誕生之日起就打著P2P平台的幌子圈錢,吸納投資人的資金後玩消失,這是赤裸裸的違法犯罪行為。

 基本特徵:

  1、平台成立時間短;

  2、以高額收益為宣傳重點;

  3、對資金流管理不嚴格;

  4、合作機構少且多為關聯公司;

  5、整體界面效果體驗較差。

技巧二:碰觸紅線的平台很明顯某些平台經營缺乏自律,會很容易碰觸到法律紅線,最終不能承擔風險,給投資人帶來損失。最為典型的是自融型平台,將P2P平台作為自己的融資工具,涉嫌非法吸收公眾資金。所以如果平台為自己的項目籌款或者跟自己的擔保公司勾搭,就離倒閉不遠啦。

技巧三:不負責任的堅決不碰這種平台屬於沒有先天惡意,在經營中出現問題面臨不得不倒閉的境地。大部分平台出現問題就是因為對風險控制不力,一方面不具備足夠的徵信能力、審貸能力和風控能力,一方面為了贏利盲目擴大業務量或者做出各種不切實際的資金回報或擔保承諾。

  不負責任的平台還表現在:疏於審核借款人,把人情交際直接用於債權開發,盲目相信熟人「信用」,抵押、擔保流於形式……一旦錢緊,資金鏈便會斷裂。

  溫馨提示:不同的P2P平台,會有不同的收益和風險表現,選擇平台時第一要考慮安全、正常的平台(如考慮:平台成立時間、股東背景、平台運行模式、合作機構實力);第二要對對風險和收益做權衡(衡量:平枱曆年交易額規模、貸款集中度、期限、利率等);第三才是對借款人和借款標的進一步審核。從各方匯總的數據看,國內P2P投資的壞賬主要來源於倒閉平台,其次才是借款人違約。

  靠譜的平台什麼樣?

  一般來說,平台成立時間越長、股東背景越強,合作機構的實力高,平台自身的信用度就越高。比如獲得風險投資的平台,通常不「缺錢」。

  成熟的平台在運營模式上會較為規範,絕對不會碰觸四條紅線——中介性質不變、不提供擔保、不搞資金池、不非法吸收公眾資金。傳統金融機構參與的P2P項目風險更低,風控能力更強。如某銀行的「e+穩健融資項目」,安全性很高,只是受累於銀行的高成本,收益水平偏低。數據上,要參考歷史交易規模是否平穩,如有波動要看原因是什麼,還有貸款集中度有多高?風險是否做到了分散處理?貸款利率是否奇高?甚至是否有變相提高利率的做法等等。

  理財人應注意無論預期什麼樣的收益都要保證一點:「本金即使全部收不回來,也在我承受能力範圍內……我要保證即使沒有收回這個本金也不會對我的生活有影響。這樣我才能保持腦袋清晰,不至於因為損失這筆錢而一蹶不振,也能夠更加好地規劃自己的資產。」

  所以,從事P2P投資之前,財蜜們一定要把握以下原則:自身加強學習,不斷積累、總結投資經驗,形成理性投資理念,同時加強風險自擔意識;投資前做到充分知情,繞開誤導性乃至虛假性宣傳;不受高收益蠱惑,遇到自融、假融、資金池等違法行為果斷「舉手」。班主任溫馨提示:國內目前暫時沒有對P2P較為系統的評級,所以同學們沒辦法一勞永逸的解決對平台的擔憂問題,但是可以參考第三方機構的意見,他們對P2P行業整體概況梳理、排名並且對P2P企業的指標數據有所研究甚至會定期發布報告。

  怎麼看網貸平台的風險指標評估P2P平台的風險,第二課有過部分介紹,平台的風險性可以從其自身的實力和經營上反映,可有一定可量數據可以參考。

1、風險集中度:指的是在一個平台借款金額排名前十的借款人借款總額占平台總借款金額的比例。比例越高,說明平台借款集中度越高,風險越大;

2、投資分散度:投資人單次借出的資金的額度大小,如果單筆出藉資金額度大,說明投資的分散程度低,風險大;

3、借款分布係數,係數越大、越分散、平台帶來的風險越小。

4、逾期率:到期借款不能及時償還的金額占平台借款的總額的比率,如果佔比越大,說明到期未償還的越多,風險越大;

5、不良貸款率,借款被判定基本不能被收回的金額(即不良貸款金額)占平台借款總額的比率,佔比越大,壞賬越多,風險越大;

6、類撥備覆蓋率,平台用於墊付的保證金額度占實際需要墊付的額度的比例,佔比越高,說明墊付資金能夠對壞賬的覆蓋面越廣,風險就越低。

P2P網貸平台怎麼保證借款人能按時還款?

P2P網貸平台怎麼保證借款人能按時還款?隨著網貸平台的成立及跑路潮一波未平另波又起,P2P網貸平台們在風口浪尖上堅挺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在當下的環境里,能很好地生存下去,「好漢」當之無愧!那麼生存下來的平台是怎麼走過來的呢,為保障投資人及自己的權益,他們的武器是什麼?來看看以下案例吧。

  「我就從網上貸款3000塊錢,手頭緊張才逾期的,怎麼弄得人盡皆知了。」今年6月份,寧先生從一家網上P2P貸款公司申請了一筆貸款,提交個人資料和兩個聯繫人電話後,不久被批下了3000元貸款。按照貸款公司規定,這筆貸款時間為7個月,還款方式為分期還款,每月需還約500元。如果一次性還清,還需要多還100多元。

  7月份,寧先生手頭緊張沒能按時還款,大約十天後,他就收到了催款電話和簡訊。「我收到催收信息趕緊準備還錢,可還沒還上就出了問題。」寧先生說,他緊接著就陸續接到了公司領導、同事、朋友、同學、親戚的電話,問他怎麼從網上貸款沒還、是不是被騙了。本來不想被別人知道貸款的事,這一下全都被貸款公司抖摟出來了,寧先生氣憤之餘非常納悶,「貸款公司聯繫的都是我手機里經常聯繫的人,貸款公司是怎麼知道號碼的?我沒在資料里填寫啊。」

  該網貸公司客服人員表示,通過聯繫貸款人的親友催收逾期欠款,是公司催收部門的一種手段,是為了保障公司及其他P2P投資者的權益。

  可是針對這種催款催到借款人的「大街小巷」,還合理嗎?某律所的律師表示,貸款逾期催收應當向本人催收,貸款公司聯繫貸款人親友同事的方式欠妥,如採用非法技術手段獲取貸款人隱私信息,則涉嫌侵犯公民隱私權。

  案例說完了。由以上案例,我們大致可以總結兩條:一是雖然網貸律法現在還處在真空地帶,但按期足額還款是所有借貸行為的主題,好借就當好還。二是網貸公司催款催到盡人皆知,雖然能從輿論上迫使借款人更快還錢,但畢竟與很多理法相悖,平台們更應當從其他角度創新,不管怎麼說,即便是借款人,很多民權性的東西也是需要被尊重,需要被保護的!


我認為投資理財的第一步是觀念上的改變。

首先要剋制自己衝動消費的慾望,有存錢、「錢生錢」的意識,複利的作用真心可怕。本人三年前進行了小額投資,5000元變成了5000x(1+10%)x(1+10%)x(1+10%)=6655元。不要因為自己的本金少就不願意理財,積少成多,一個月克制自己少買件衣服鞋子包,一年下來也是不小的收入。

第二步,是對自己的金錢做一些合理的分類,最近看到一張理財排兵布局圖,非常適合新手使用。這張表格啟發投資人根據自己目前的財力狀況,以及想要達成的理財目標來合理布局。還是以自己為例,已經為父母購買大病險(防守),沒有信用卡,有活期存款6萬左右(應急),去年餘額寶剛出來時,先投資1000元試水,覺得不錯繼續追加5000(保值),又將小部分資產用來投資P2P(增值)。

第三步,確定保值和增值的款項比例。本人十足理性保守派,保值就是定存、活期和餘額寶,雖然跑不贏CPI,好歹錢還在。作為一枚工作三年的女屌絲,確實沒有那麼多時間系統學習投資理財(目前打算在事業上好好發展,休息時間會自主學習),也沒有閑錢來投資股市(本人理工科,金融理財知識都是純自學,不敢輕易進入需要人脈和信息的期貨等領域),本人的要求就變成方便快捷(被餘額寶寵壞)、利率高、投資門檻低(拿出個一萬我都糾結很久),幾種增值方式按照我的要求過濾後,也只剩下P2P理財了。

第四步,梳理P2P平台。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24%乃至更高的我也敢投,不過就百元玩票而已。12-15%的利率我會重點投一投,但是也停留在千元級。不管平台有多雄厚的背景(紅嶺億元壞賬就是例子),有多少信譽背書(跑路的平台也有上過央視的),投資風險仍然存在。值得慶幸的是,P2P平台逐漸規範化,資質不全、跑路的會越來越少,但悲劇的是,利率也會從兩三年前滿屏的20+%利率跌至8+%。


先說結論整體不看好當前大環境下的線上『p2p』『網貸』。

線上p2p說白了就是民間借貸,線下的民間借貸壞賬率非常之高,以我的經驗在我所在的城市不會低於50%,為什麼這麼高?民間借貸的客戶群體大部分可能都是垃圾客戶,完全沒有還款能力的垃圾客戶,為什麼?A類優質客戶去銀行享受低息貸款了,B類客戶找小貸擔保,C類客戶找親戚朋友,D類垃圾客戶只能找民間。

民間借貸的高利率沒有相應的暴利行業來支撐,也就是沒有可靠地第一還款來源,再經過銀行小貸公司層層篩過之後的D類客戶通常第二還款來源也是不可靠的,這也是為什麼民間借貸泛濫的城市危機相繼爆發的主要原因吧!

而線上的民間借貸相比線下多出了一層甚至幾層委託代理鏈,委託代理鏈加長,而且代理或者平台依靠收取手續費為繼,所有的風險都由投資者承擔,不負責任的放貸行為必然增加,投資者對借款人又不具備面對面考察的條件,風險相比線下自然要高很多。


最近學習炒股,在看財報,利潤率超過20%的很少,而且這部分利潤還有其他用的,比如用做礦大生產或者支付利息或者姑息和紅利之類的,利息絕對是企業最沉重的負擔,支付的起20%利息的公司可沒幾個,至於還有50多甚至60的,就算是茅台也才勉強支付的起,哪個公司利潤能超過茅台,很少見


餘額寶剛出現的時候,我把卡上所有錢都轉到餘額寶,7點年化收益還不錯,我一個朋友知道以後說:餘額寶算個毛啊,我投的那個至少15,高的時候能有20…………

於是我就吃飯去了

然後那個網站跑路了


這麼說吧,一個平台,先看利率,超過百分之十的都多留個心眼調查調查,超過百分之二十的除非你有什麼過硬關係否則不要輕易碰。你想想看,有多少行業,利潤率能達到二十以上,以至於能承擔得起這麼高的借款利息?我們看這麼多貸款平台,也只有房地產和礦產還算能承擔,更何況這兩個行業這幾年也不太行。

第二呢,自然就是看單筆貸款規模和用途了,是農業貸款還是消費貸款,還是經營周轉需要?抵押物有沒有?

第三看是資金池模式還是單筆匹配模式。資金池模式就相當於大家把錢拿給平台老闆,由他去決定放貸給誰,而不是你直接放貸給某一個借款人。這種模式風險較大,一方面老闆不一定搞得好存貸期限的匹配,期限錯配很可能造成資金鏈斷裂,另一方面合規也不太行,容易被扣上非法集資的帽子而不受國家法律保護。


投了某手機公司領投的網貸,初次500塊,賺了1.43,具體忘記是多久了,也就2周,出乎意料,借貸人提前還款了。。。。推廣期介紹同事註冊了幾個賬號,賺了20。還是投基金好些吧,定投,強制自己存款。沒有P2鬧心。


目前沒有維權的投資人拿到自己本金的實例


我投的都沒有出過險,我只投我認可的,12%就夠了。


充過一個月PP點點通會員的算嗎?


我覺得投資人更應該掌握如何合法收回出藉資金更為重要,這裡分享幾個來自律師的建議。

平台倒閉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非法集資,詐騙,卷錢 一種是資金壓力或經營問題被迫倒閉

根據不同形式可以採取不同的追討方式。

隨時關注平台狀況,如果平台屬於集資詐騙且事件爆發。

一、可以刑事報案,刑事報案優勢是效率高,花費少。最好聘用律師追蹤、監督、推進案件進程,防止當地人情關係干擾辦案。

二、民事追償,優勢是原告在某種意義上可掌握案件進度。受害投資人作為原告到網站開設地法院民事庭起訴,需繳納訴訟費。原告需提供被告的身份證複印件、真實地址等。劣勢是花費較大,效率較低。一般被刑事立案的案件,按照「先刑後民」的規則,民事法庭會先中止審判,等等刑事案件終結後再開啟。

三、商務談判,優勢是私密、回款可能性大。最好趕到出事平台辦事處,合法控制法人,避免資產轉移。受害投資人在網站拖延錢款初期,投資人發現提現困難立刻啟動商務談判,與對方嚴正交涉,儘快還款。劣勢是時機把握不準,稍縱即逝。網站出事初期,大多希望息事寧人,此時抓住機會與之交涉,回款可能性大。

四、行政訴訟,優勢是解決政府不作為等問題。劣勢是此類訴訟立案難度大,勝訴幾率較小。

正常破產倒閉平台信用中介模式的P2P平台,其破產也不會從根本上影響借貸合同和擔保事實,所以只是在前者程序基礎上,加入對擔保機構的通知,P2P平台未破產但擔保機構破產和對「風險備用金賬戶」的處理。


其實這種問題知乎早已有了,我的回答一就是p2p立法取證依舊困難。國務院還是什麼給非法集資與互聯網金融還有眾籌划過一條紅線。不過這條紅線並不能很好地區分,那些是金融犯罪。而哪些是正當的金融組織。

再說一下我了解到的一些情況。中國許多P2P的金融公司。什麼人最多。sales。而分析師,據我所看到的,真心沒發現過。而他們的整個模式沿成保險業銷售的模式。

這就讓我有了一個疑問。互聯網金融造成了更大的信息不對稱。當你把錢投資於P2P的時候,你不知道他拿你的錢去幹什麼。而有許多公司基本上就是拆了東牆補西牆的模式。很多人都在談P2P。可是,我想知道在這種公司借款真的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常態了嗎?只有上游而沒有下游,這種利息哪裡來。其對比傳統金融機構,他的成本更高。我這裡指的是人的成本。而他的下游並不明確的情況下。他那麼高的利息哪裡來的?


這個問題我想分享下自己的工作感受。

目前本人正在P2P平台工作,平台名字暫不公告免得被認為打廣告,投資人收到的利息是按年化利率9.36%算,相比之前各位答主答案中那些平台十幾個點利息都低很多,平台國資背景,本地同行有京金聯(無國資背景),漢金所(國資背景),其中貌似只有京金聯能達到上述利息水平。

以上是一些基本信息介紹,接下來我覺得是關鍵地方。

首先第一句話是: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無論什麼事情,只要是跟錢有關的那就都有風險,你放銀行都有銀行破產的風險,只是區分風險大小而已。

第二,風險和利益永遠呈正比!風險和利益永遠呈正比!風險和利益永遠呈正比!上述所說的5分息我簡直不敢想像,並且還存在能收回來的情況就更是太陽了狗了,更讓我吃驚的是,投資人是在多不冷靜的情況下進行的投資。貪婪是原罪,財富的積累需要的不是高息,而是時間。

第三,本平台目前總融資額9億3千萬,如果出現風險,能抗1個億,平台下屬分公司,融資額2個多億,能扛600萬,600萬的概念就是2個年化標,即使是國資背景,也同樣非常脆弱。

其他,一些心理分析和財務數據分析。

先基於本人所在平台利息比較低的情況,我們來看看企業需要支出的成本。付給投資人年化9.36%的利息,服務費6%,擔保公司收費3%,合計18.36%,還有5%-10%不等的保證金計入財務成本,總成本大約在19%-20%左右浮動,成本個人覺得已經有點高了。

那麼企業會在什麼情況下去借4分5分的高利貸呢?以下是我個人從業分析。

首先,企業經營情況絕對出現重大情況或瀕臨破產才會去做這種救活也殘廢的事情。

第二,4分5分還是投資人的收益,那麼企業需要支出的成本呢,有多高。

第三,搏一搏單車變摩托,拼一把,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借款人搞企業都是賭博的心理狀態了,投資人把錢給一個賭棍還不如出門左轉去小區旁邊的彩票店搏一搏,說不定中獎概率和你投資後收回錢的概率是一樣的。

第四,以上還是借款人確實用在企業上的情況分析,如不用在企業,或者就是想拿筆錢跑路,那麼你比ATM還ATM。

以上就是我個人分析拿高息企業的情況,無一不是風險巨大,企業絕不會吃多了跑去借高息。

最後,我發現我的答案好像跑題了— _ — ,還是發出來給大家分享分享把, 可能有言語過激的地方,請大家不要罵我,來打我吧— _ —


選擇投資網站最重要的還是需要看平台的背景是否夠硬。最好是有國資背景支持的。


倒了的不知道 不過做過沒倒的 都能拿回來


剛上班兩年,從2014年4月份也投了一點錢到網貸,主要就2類平台。

第一類平台(標大,幾十萬~幾百萬)是11~12%的,半年了,周圍也有朋友投,感覺穩妥、不錯;第二類(一個標就幾萬塊)高了一點點,16~20%。這兩類平台,我投的錢大概六四開,前者佔六。見過20%以上的平台,表示從來沒投過。


投了一段時間了,已收回一部分,還有一些在不同的平台。其實,選擇平台非常重要,記住要分散投資。


上兩張圖,算是人生P2P網貸的第一雷。

今年4月11號左右前後投了這兩個平台各一W,沒過一周,陸續跑路了。純咋騙平台,所以可能對於P2P來說沒有有力的參考價值。就說說整個過程。

發現這兩個平台,是因為有渠道投資返現,而且給的異常高(每萬月標700+)。那你會問明知這不合常理,還去投?當時確實是過頭了。首先當時的投資理念就是風險型,其次當時的投資返現普遍給到較高,所以心理落差不會覺得太大。最主要還是衝動,沒有花點時間考察這兩個平台,當時只要稍微去了解一下,就不會入坑了。而且投資金利源在前,後面投資新添利的時候就感覺到了不對勁,因為兩個平台的網站設計和很多數據幾乎一樣,當時就在想這兩個平台有沒有可能是同一個人開的準備圈錢跑路,至於為什麼還是投了就沒什麼可說了。假設成功下車,這兩個平台收益是高的嚇人:投資返現700-800,充值1W獎100,月息算10%=80+,投資有積分,積分可以兌100話費,綜合算下來月收益近1000,年化120%+。這麼離譜的收益還投也別說無腦,當時投資的很多P2P平台月收益折算年化也能達到70%+,這麼高的收益很大一部分來源於渠道投資返現。當然這對大部分人來說不建議學,因為遲早也會像我一樣踩雷的。而且那一波紅利已經沒了,現在P2P平台都在合規化,銀行存管下來返現就一降再降了。哪個平台都支撐不了這麼高的投資收益,長遠發展無論返現還是收益都會降。

至於後來平台跑路之後,當然是加維權群,也就是上面截圖的兩個群。金利源跑路是深夜跑路的,現象就是平台官網打不開,公號信息刪的一乾二淨,APP打開一片空白。新添利是白天跑路的,眼睜睜的看著先是公號信息刪除,沒多少分鐘之後網站進不去,APP打開空白。兩者跑路時間前後間隔大概5天左右吧。加群之後大家就在討論如何應對了,都說報警,確實很多人在當地報警了,做了記錄之類的,據了解還有一小部分人到平台所在地報警了,一個是西安,一個是瀘州。當然結果在截圖裡也很明了了,這件事差不多就這樣不了了之,沒有什麼後續進展。一開始群里可是沸沸揚揚,大家抱團在一起至少每天看得到一些相關的消息還抱有點希望,兩個多月過去了群里冷清了很多,最多也就一天稀稀落落的有人問下有沒有新進展(當然是沒有),抱怨幾句就安靜了。再過一陣子,應該陸陸續續大家也會退群了吧。期間有些人會提議大家籌錢,出謀劃策,說派群里幾個代表去當地報案啊什麼的,出行誤工費用大家湊,也有說找催債公司幫忙,講真,出發點可能是好的吧,也只是可能,但如果你遇到這個情況,真不建議出這份錢,個人認為不靠譜(我都懷疑是趁著大家心急最後撈一把填補損失)。這也是我自己的想法而已,你認不認同是你的事。

現在投資大概是回歸正常了。不衝動不急躁,看準一個平台網上各方面查相關的信息,然後看平台的運營規則,還是能保持一個算靠譜的較高收益。也不說以後就不會踩雷了,但我自己是把自己的投資風險降到了能承受的很低的程度。

投資牢記 安全第一,收益第二。不能貪。

P2P交流Q群:82278381


我就是理財公司的,我可以告訴大家,理性理財才是王道,投機不是不可以,但是常在河邊走沒有不濕鞋的,理財公司其實主要就是幾點,是不是接觸資金,有沒有銀行存管,有沒有線上平台(線上平台和線下平台是否一致),有沒有電信增值業務許可證,無非也就這些東西


9月26嘗試了一下,忐忑了一個月,回款了!


推薦閱讀:

P2P 行業如何從信用中介向信息中介轉型?
P2P監管細則出台後,小貸、擔保、融資租賃、保理等模式的大額融資還能做起來嗎?接下來會怎麼應對?
為什麼P2P吸引了這麼多風險投資?
人人貸利息那麼高 怎麼還有人去貸款?

TAG:投資 | 理財 | P2P網路借貸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