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否定對修行的意義在哪裡呢?

今天和一位師兄聊天,然後被他感染了,也開始覺得自己真的是貪嗔痴慢疑了。但是後來轉念一想,覺得自己貪嗔痴慢疑,不也是覺得自己正在修行,有一種修行上的優越感嗎?而且這樣自我否定傾向更嚴重,容易失去平和的內心以及平靜的生活。

所以,我們現階段是無法破除我執的,在這個前提下,無論怎麼做都是在彰顯我的存在。那怎樣做對修行的意義更大呢?為什麼?不僅為自己問,也為所有有類似苦惱的人問!佛菩薩加持!


知恥後勇。

只知恥是知道自己泡在糞坑裡。

後勇才是從坑裡爬上來。

所以,修行的意義在於修行。而不在於否定……


謝邀:其實你這繞來繞去真的是妄想啊。。。請問你沒「察覺」到自己「貪嗔痴」的時候,是在幹嘛?不還是在貪嗔痴之中打轉么?哪裡有什麼你所謂的「平和的內心以及平靜的生活」?你能「察覺」不是正好可以進一步修行加以對治么?

  • 好比一個人自己得病了不知道,去醫院檢查出來了,不是好事么?不正好可以去治病么?難道你沒查出來「有病」,你就是健康的了?你難道要說,不知道自己得病還好,知道自己得病心亂了。這不是愚痴么?


這種平和的內心和平靜的生活是不是一種虛假的自我麻痹呢?自己一否定它就沒了,不否定才有,說明它還是假借因緣來的,它還是生滅,所以它還不是堅固不動的平和。

對修行有沒有好處呢?有我見就背離了正見,自我否定中肯定是認為有我才去判斷我對不對的。這種見肯定是要舍的,但是什麼我們的修行還沒到那一步,有自我否定可以讓這個假我變得越來越像法器。。。就好像某師兄說的,佛說人修成的,做不好人而祈求成佛道,是不是期待焦壞的種子長成大樹呢?大意如此,原話不記得了。。。這是我們應該現在的主要任務吧?個人的一點思考


意義在於破妄顯真,撥出而不是放縱種種煩惱,以致越陷越深,障蔽越厚越重。

後來轉念一想,覺得自己貪嗔痴慢疑,不也是覺得自己正在修行,有一種修行上的優越感嗎?而且這樣自我否定傾向更嚴重,容易失去平和的內心以及平靜的生活。

這是俗世心理學的觀點,如果是為平和內心與平靜生活,大可去學習其他,比如自我催眠,首先自我否定就是心理學用語,本身就是迷之用語,自我非真,不過是個面具。在佛法看來看到自己的煩惱和不足,不是否定而是肯定,因為只有觀照自己起心動念智慧的人,才能隨時覺悟到自己的面具,並警惕自己在運用面具而不是被面具所用,才能不斷消減執著的慣性力量,為開悟破執顯慧做前行準備。

那麼,隨後題主師友,就道出了原因:所以,我們現階段是無法破除我執的,在這個前提下,無論怎麼做都是在彰顯我的存在。

注意破除我執,是破除執著,煩惱正是執著的體現,所以首先你給自己一個現階段無法破除的限定,那麼實際上你就真的永遠無法破除我執了,因為實際上你永遠只活在現階段,根本不存在將來的階段,所以你看無論真心還是假心,都那麼奇妙,你怎麼認為的,就會怎麼樣走下去。所以,很自然就會放任自流。實際上,站在佛法的立場上,借用你玩的心理學迷語,"我們現階段是無法破除我執的「這才是你自己真正的對自我的最大否定。你將因此長留生死流轉的瀑流,被業力輪迴大海徹底淹沒。


佛教有個好玩的地方在於注重因. 這個感覺好像是很普通的因果論, 但往深處講的話, 三天三夜也講不完. 這個會扯到科學做實驗前設的假設去, 而且還感覺科學實驗也無法完全解釋清楚佛教注重因的原因, 所以這個回答做下參考就好. 任何一個科學家在做實驗之前, 最先設置假設. 沒有一個科學家不帶著假設去做實驗. 這個假設會關係到他們如何做實驗, 以及實驗成果. 這個非常重要. 那佛教修行的時候, 佛教徒修行前做的假設也很重要. 如果你是假設你真的存在, 那你做的實驗一定跟假設你不存在差很多. 想想看如果你會怎麼設計假設你不存在的實驗?

你會想辦法證明自己說的話是絕對真理嗎?

你會觀心無常, 好證明這個能處理感官接收來的訊息的心是真的嗎?

你真的是認為你喜歡的女生是美麗的嗎?

你一直想下去, 就知道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是在做啥的了?


貪嗔痴慢疑是源於眾生的妄想心。你這妄心太嚴重了,哇啦哇啦說僧一大堆。說的太多了,作的太少了。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

如果總是怎麼心猿意馬,東想西想,只會增加無明,不會修行進步的。

最好跟著善知識好好打基礎,你的見解好像有點不對路。


推薦閱讀:

我想去寺廟裡修行,請問長三角一帶是否有接受短期修行、討論佛教的地方?
念佛時有邪念怎麼辦?
睡覺前躺在床上,或者說不用打坐的姿勢可以一心持佛號嗎?會對身體有不好的影響嗎?

TAG:佛教 | 佛法 | 修行 | 自我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