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高層人員是怎麼做時間管理的?都有哪些經驗之談?

分享一下時間管理方面的經驗,或者大量任務,多項目,怎麼處理?書籍,文章,工具軟體,自己的經驗,視頻都可以分享


這裡來說說個人非常喜愛的Steve Jobs 喬幫主了吧 - 上面那張圖看到了什麼 - 10多年來他一直都穿黑色的毛衣。

「我問三宅一生能不能給我多做一些我喜歡的黑色毛衣- 於是三宅做了100件,這樣足夠我穿一輩子的了。」

-- 史蒂夫·喬布斯(蘋果電腦創始人)

下面來自我的時間管理新書《給你1天72小時》

喬幫主為什麼只穿黑色毛衣?

說到蘋果已故的傳奇代言人史蒂夫·喬布斯喬幫主,很多朋友們或許像我一樣,除了想到iphone, ipad,macbook等等改變我們生活的產品以外,大概還有他那標誌性的黑色高領毛衣和牛仔褲的經典造型了吧。在我有限的記憶里,貌似這是喬幫主唯一的選擇,以致於想像不出他穿其它衣服會怎樣。

即使男裝的豐富度比女裝少了不少,但各種顏色和材料的襯衫西裝毛衣還是很多的,喬幫主當然也可以輕鬆買下紐約巴黎時裝周上每一季每一款的衣服,但為什麼偏偏只對黑色毛衣情有獨鍾呢?

在他的傳記《喬布斯傳》中,喬幫主告訴作者,「主要是因為這樣很方便,而且還能表達一種個人風格。」

喬幫主做到了,他穿黑色毛衣的造型已然成為了一種時尚,深深地植入了大家的腦海中。不過這本書畢竟不是時裝造型雜誌,所以我們要討論的是「黑色毛衣」的另一面 - 小事從簡。

對於蘋果新產品的設計,新市場的推廣等等一系列作為精神領袖和企業核心需要花大量心血的重點而言,每天選擇穿什麼衣服實在太微不足道了,對「正經事」沒有多大的影響。所以喬幫主選擇了只穿黑色毛衣,省略了每天做不必要的選擇,把剩下的時間投入到準備新聞發布會或者和設計團隊討論這些更加有價值的事情上。

不僅是喬幫主這樣,很多大忙人也選擇了摒棄去做微不足道的選擇,不給自己製造太多麻煩。

現任哈佛商學院的高級講師和著名智囊公司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e)高級學者的Bob Pozen,是個效率奇高的人。過去的五年里,他不僅同時兼任了旗下管理者3千多億美元的MFS資產管理公司的主席,哈佛商學院講師,同時兼任2家上市公司公司,醫療研究所和慈善基金的董事會董事,還出了3本書,發表了近百篇文章。而這樣的一個「忙人」,每天還能保證7-8小時的睡眠,並在工作家庭的平衡中遊刃有餘 - 他是怎麼做到的呢?在他的新書 〈極致高效〉(Extreme Productivity) 和對他的訪談中,他透露了他1小時當3小時用的秘訣,其中一條便是「每天早餐我只吃麥片香蕉」。在哈佛商業周刊對他的訪談中,他說道「每天吃這些食物可能會讓別人覺得有點單調,但對我來說並不在意這樣。」

無獨有偶,美國的奧巴馬總統,在《名利場》雜誌去年10月刊的一次長篇報道中提到了他作為總統的「秘密武器」 - 「你看,我只穿藍色或者灰色的西裝。」奧巴馬對如是說,「我盡量減少要做的選擇和決策。不想花太多時間考慮吃什麼或者穿什麼,因為要做的決定太多了。」

雖然這頓早餐吃什麼,或者今天衣服穿什麼顏色並不是什麼需要深思熟慮的重大決定,但在這些小事上糾結卻不知不覺中消耗了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十幾年前,美國的心理學家鮑邁斯特教授提出了「自我損耗」 (Ego-Depletion) 理論,在學術界引起了很大轟動。自我損耗理論提到: 人腦用來處理信息的容量和精力是有限的,每做一次抉擇,都會損耗一定的腦力,影響之後的決策能力和意志力 - 儘管這些決定可能並不重要,甚至要做決定的內容是讓我們心情愉快的事物,但它們卻實實在在佔用了我們去做重要的事情的資源或內存。

本來我對做一些吃飯去哪兒的小決定不以為然,所以看到了「自我損耗」理論後面提到的那段有些小小的驚訝。不過,聯繫到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卻發現還真的是這樣。不知道我在食物上是不是有選擇困難,去超市買水果的時候常常糾結是買蘋果,橙子或是草莓;晚上外出吃飯的時候常常糾結去吃海鮮,咖喱或是石鍋飯。常常在水果攤前和美食區附近徘徊比較幾分鐘甚至十幾分鐘,直到大腦疲憊混亂,精疲力盡的時候,匆匆選一樣。物質的豐富和選項的繁多常常讓我無所適從,但其實如果沒有選擇,隨便每個選項單拆開來,卻都是我喜歡或者可以接受的。。。反倒不如不給選擇,就直接把好吃的放在我面前。

有些日常生活中的瑣碎,無關痛癢,卻消磨了我們的資源。雖然每天吃同一樣東西有些枯燥也缺乏美感。但忙的時候,把小事簡單化,重複化,省時省力,能讓我們更有效率地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更輕鬆的抓住重點。

- 簡化無關緊要的選擇,把這些時間花在重要的決策上。

- 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 - Da Vinci


《管理行動,6心法就夠》

打開個人號或者公眾號,不時會看到朋友們的傾訴和交流。

不少小夥伴會問一個問題,大致的意思都是問:「時間管理要怎麼做得好?」

這個問題比較籠統,或者說比較大而泛。

而更有趣的是,我並沒做時間管理。

我管理的是行動,不是時間呢,有發現嗎?

我一般都講行動管理。時間本身不能管理,你管不管,它都在哪裡。行動管理這個詞,在於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咱們自己的行動自己負責,我們能管的是自己的行動。

當然,現在比較火的詞是「時間管理」。所以我講行動管理,請您自動切換到可以理解的模式。

關於前面提到的行動管理怎麼做得好的問題,我把它落到是每日行動之上,跟日計劃的制定與執行緊密相關,這樣以後,這個問題的實質是關於每日行動的效率問題,即每天如何做得更快更好。

如果你總是在各類公眾號上不停地汲取這方面的文章,也很容易能發現,其「心法」無非那麼幾條。

心法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是變化的世界中不變的原則,是每日行動的指導思想。

「心法」與「技法」相對。「心法」好比內功,如果內功沒過關,就算你拿著把劍耍來耍去,這把劍本身再怎麼鋒利,但你沒辦法把這把劍用到極致。而換個角度講,如果你的內功紮實,即使低頭一看,手裡僅有一把比較low的劍,你也能擺出架勢來。要不怎麼會有鈍刀出利手一說?

抓住「心法」等同於抓住了最基礎的關鍵部分,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半功倍之效。那麼,都有哪些「心法」呢?

根據這幾年的經驗,我提煉了六個心法,正好湊個六六大順的美好寓意,迎接即將到來的猴年春節。

而且,這一次,我要把它們素麵朝天地露出來,不濃妝艷抹。那就出來吧——

一、主動收集

生活中你有這種體驗嗎?

有時候冒出很多可以行動的想法,過個一兩分鐘你卻拍腦袋:咦,我剛才想什麼來著?

靈感、想法像你大腦森林裡的小鳥一樣,東跳西躥,你看見只是一瞬間,如果沒有抓下來,就飛走了,下一次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看到。

如果這是一個很好的做事方法、點子、idea呢?

錯過了,未免太可惜,太遺憾!

所以,在行動管理中,首先要有積極主動的心態。偶然想到要做的事,先要向它伸出雙手,大力「擁抱」。

與積極主動的心態相對的是,在想到要做的事時,假裝沒看到,自己抽身跑得遠遠的。

假裝沒看到,現在沒啥問題,過一段日子後它又會找上門來時,就是債主來討債的節奏,分分鐘急死你,因為實在變得太緊急了。

然而,一個更震驚的真相是:之前那個假裝沒看到的行為,很可能不是你能意識得到的,而是潛意識幫你悄悄地做了決定。

比方說,你正在玩手機遊戲憤怒的小鳥,你爸過來說他要出門,十五分鐘後把廚房的煤氣爐關火。你應了聲好,但潛意識裡你不想管這件事,不想錯過遊戲,如果沒有及時收集這個行動,很可能等兒就出事了。

又比方說,看到我的文章里說了某個觀點,眼睛突然像燈泡一樣亮了起來,好像有那麼些道理,你點點頭「嗯」了一聲,腦袋閃過念頭說「要按照文章里說的做」。但是你沒有意識到應該把這個念頭收集起來。那過後能不能「變現」就靠運氣了,等猴年馬月某天這個念頭突然降臨。

這些只是例子。也就是說,當時事情還不怎麼緊急時,你根本完全沒有覺知到什麼該寫下來,完全沒有getpoint,所以真正麻煩的問題是出在這裡。

這個「心法」,很多人覺得不就是主動收集而已,顯露了一種輕視的口吻。但據我觀察,在草莓榨智機小班上,在這個環節能做好的夥伴還真不多。

二、思考為先

主動收集到的行動想法,你需要對它進行二次創造。

在美國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當中,提到「任何事情都有兩次創造,一次是智力創造,一次是體力創造」。如果你看過這本書, 還記得有這麼一句話嗎?或許不經意間,這句話一閃而過,沒有任何雪泥鴻爪的殘存。

這句話的寓意是很深刻的。它提到了「智力創造」,並且把「智力創造」放在了「體力創造」之前。而多少人並不重視行動前的智力創造,沒有先想後行,先思後做,而是只想體力創造,拿起事情就立刻干?

沒有思考為先,很容易把人整累,回饋也小。

所以,行動之前,要騰出時間,對要做的事情掂量掂量,算計算計。就像射箭,在拉開弓之前,你還要再靜心瞄一會兒紅心才放出箭。思考為先,就是瞄準紅心的那一步。

思考為先,都思考些啥呢?比如這個行動——

哪些要做

為什麼要做

做到什麼標準

可以交給誰去做

要花多少時間去做

要怎麼樣才能做得巧

要放在什麼時間段去做

要以什麼形式做才不拖延

......

(題外話:上面這段竟然像個梯形,

無意之舉,有型之美)

可惜,思考這一步常被我們無意或有意忽略。

無意忽略可能是因為不知道應該先思考再行動,或者以為不重要,覺得與其想那麼多,不如把時間花在「做」上面;

有意忽略主要是心裡覺得有難度,燒腦燒得累,不如直接逃避。

但「思考為先」這一步不單不能省,而且分量還挺重,有時候不誇張地說,可以八成,兩成如同炒菜做飯一樣,前面那些洗菜摘菜切菜的時間分量重,但洗得好,切得好,真正等到菜一下鍋也就翻炒幾分鐘便熟了。

三、清單提醒

通過思考,想清楚自己真正要做些什麼,真正能做些什麼之後,就知道自己的行動了。但是知道行動,不等於時時會記得呢

因為大腦並沒有那麼管用,它並不能記得住那麼多事,記掛太多反而讓它難受,會充滿了焦慮感,感覺到這個事也要干,那個事也要干,真怕忘記了哪一件,想想都醉了。

我們要想辦法讓大腦能夠不會忘記要做的事,並且不累。

寫下來變成清單,是一種好方法。

舉個日常的例子,去超市裡購物,如果光靠腦記,沒有列一份清單提醒自己,我八成會漏掉一些東西,明明去之前還覺得那些東西肯定會想得起來,但一到現場就犯暈。

當然,列成清單就不要寫得亂糟糟,要有條理性,要有整齊感,看得也舒服;清單不止一份,要分類成幾份,哪些是今天待辦的,哪些是下周的,哪些是更長久的;並且清單的內容要表述得清楚,是一份有結果導向的清單,更為明確預期結果的任務,動力才足,才可能採用更精準的行動去搞定想做的事。

這些待辦清單,英文為to do list,有人諧音為 「土豆」。

就算再多行動,有這些「土豆」清單在手,大腦會覺得有個提醒機制,有個堅實靠山,心裡會踏實點,也就不會整天擔心忘了什麼。

四、要事第一

有清單提醒,防止忘記,可以開始執行行動 。但清單上的內容那麼些,不可能同時做,總要有個先後順序,有個執行的流程。

從哪開始做呢?

美國博恩·崔西在《吃掉那隻青蛙》中給出了答案:「如果你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吃掉一隻活青蛙,那麼你會欣喜地發現,今天沒有什麼比這更糟糕的事情了;如果你必須吃掉兩隻青蛙,那就先吃那隻長得丑的。

這裡的「青蛙」來指代有挑戰性(有難度)且重要的事。形象點表述,就是那些一眼望過去很重要,但你第一個念頭是不想干的事。

所以每天的行動從哪裡開始,就從這隻「青蛙」開始。這也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提到的「要事第一」吻合。如果每天能夠優先吃掉三隻青蛙,優先做完三件要事,即使其它小任務沒有完成,這天依然會成就感爆棚的!

那什麼是要事呢?

不少小夥伴懂得「要事第一」的原則,但最後是暈在另外一點上——判斷不了什麼是「要事」。幾件事擺在一起,說不清哪件更重要。這種現象很常見,你是不是也曾經有過這樣的苦惱?

這裡涉及到目標管理的範疇,一般人都會從下面三個層面中的一種去判斷。

立足當下:要事是當下重要緊急或重要不緊急的事

立足年度:要事是跟你的年度目標契合的事

立足長遠:要事是現在持續做並在未來有收益的事

顯而易見,從第一種到第三種,站位越來越高,當然更有方向感,能夠讓你做事氣定神閑、心如止水、淡定從容、泰然自若。

五、專註當下

明確了要做的事,剩下的就是專心致志地做了。別以為專心致志很容易辦到,如果平時你要觀察一下自己做事的模式,就會發現人的行動是隨機的,特別是你沒有察覺和刻意去調整,則更是如此。

有時候你正在網上搜索著某個感興趣的內容, 突然瀏覽器就彈出個新聞廣告窗,什麼「猴子換頭手術成功」「央行探索數字貨幣」,你一看眼睛就亮了,馬上點進去看。等回過神來,都忘了一開始自己是在做什麼事呢。

還有的小夥伴,可以手頭上做著一件事,心裡總是記掛著另外一件事。說白了,就是走神。從遠古的基因來說,我認為這是和古人類在野外需要警惕野獸有關,所以需要這種「走神」的習慣,才能及時發現威脅。

所以在行動管理中,培養專註力是很重要的。專註力要高,前提是你的睡眠要足,睡得不好,精力不夠,自控力就會下降,專註力難以持久。在精力足夠的情況下,就是方法問題了。

最著名的方法就是「番茄工作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於1992年創立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提升專註力法,也可以說是一種對抗拖延症的方法。這種方法的詳細背景可以搜索了解。

它的主要做法是選擇一個待完成的任務,將番茄時間設為25分鐘(時間也可調節為適合自己的長度),專註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後在紙上畫一個X短暫休息一下(5分鐘就行),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一會兒。

這種方法以時間的緊迫感強化專註力,雖然簡單,但真的挺管用。

六、批量解決

在行動管理當中,還有一個小竅門,是從快遞員那裡偷師來的。

現在快遞業這麼火,幾乎每個人都曾經從快遞員那裡接過東西吧。快遞員是怎麼送貨的呢,他們是將寄件按區域分類後再投送的,屬於同個住宅小區的物品都會一起送達。這就是批量解決的方法。

我們同樣可以用這種方法,減少行動間的切換成本,提高效率

比如需要智力創造時就將需要思考的內容一起解決掉,等到「體力創造」時,便專註於做的過程,而不需要再思考太多。

比如同一個環境下的任務接連著完成,要外去辦的事在外去時一起辦了,要用微信時將需要用微信解決的問題一次性解決掉,可以減少時間被碎片化的可能。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六六大順」行動管理心法。

工具品種可以五花八門,但在方法上主要就這麼幾點。其中,前三個偏向於行動的準備,後三個偏向於行動的執行。

說出來,它們就是這麼樸實無華,這麼的素麵朝天。

可能你都不屑一顧,因為太常見,都不把它當回事。

但真正用到家了,才知道好在哪。

最後,我給它們編了個口訣——

行動管理有心法,

說來說去就六樣。

主動收集少遺憾,

思考為先少迷茫。

清單提醒少遺忘,

要事第一少蠻幹。

專註當下少怠慢,

批量解決少切換。

還有一張手繪圖,你們能看出其中的玄機嗎?


時間管理是一道偽命題!

時間管理是一道偽命題!

時間管理是一道偽命題!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過於關注時間管理,認為時間管理就能改變人生,就像穿一套名牌服裝,開一輛豪車就能徹底改變徹底一個人自身的價值。

1

其實我一直懷疑時間管理是一個非常自戀的牛人跟所有人開的玩笑。

這個牛人肯定超級成功,個人價值很高。有一天他的自戀狂癥狀又開始發作,在很多人都理解了他在事業上的成功,爭相膜拜,他還覺得不夠,還得讓人知道他成功的細節。

但一個人成功的核心秘密,就像可口可樂的配方,肯定是不能夠告訴給外人,就像一家成功的公司,商業機密這等要事就必須要保密,不能外露。

後來這個用來宣傳的營銷點就到了自己對時間的使用上。這個牛人羅列了自己一天做過的事情,懂得輕重緩急,懂得條理,安排很科學,竟然完成的事情還挺多,自己又更佩服自己了一層。

後人為了給自己一份正能量的目標,要向這位牛人學習,就開始學習他如何管理時間,但是在牛人成功的核心秘密上,他打死都不肯說。

2

很多人想要成為時間管理的達人的理由一般都是在工作中提不起勁頭,每天渾渾噩噩的混日子,做事情容易一拖再拖,沒有目標,然後再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每天可以干很多事情,又很成功,頓時愧疚感、不服輸的勁兒就湧上心頭。

人們沒找對方向,做錯了,由於人性的弱點在鬼使神差的控制著人的大腦,沒有去找自身錯誤的地方,而把原因歸結在自己不會用的一門學科——時間管理上。畢竟不知者無罪,很多人都會有這麼一遭反而不丟人,但是做錯就是笨蛋的代名詞。

當一個人迷茫,沒有頭緒,還沒有個人科學自我突破系統方法論的時候,不知道怎麼辦時候,就像溺水的時候,就是有一根稻草,也會當做救命的東西去抓住,只是這個時候出現了時間管理。就像有些人會相信迷信,並不是他不知道迷信有害,但是在他自己的認知體系中,唯有迷信可以幫他解惑,解迷茫的時候,其它方法論不懂、不會的時候,只能抓住迷信這根稻草了。

所以時間管理只是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了正確的地點上。

3

很多人看專業的時間管理書,上時間管理培訓的課程,用相關軟體,用所謂的意志力來要求自己執行著自己內心不太願意去做的事情,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和精力,但是效果往往不大並不明顯。

原因就是:時間管理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地上有一張一百塊,一張一塊錢,只能撿一張,小學生都知道撿那張一百的,那是因為一百和一塊的價值區別大家都很清楚。一個人肚子餓了,肯定會去找吃的,那是自己知道自己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但一個人在迷茫期,當所有的認知方法論都無效,拿不出有效的解決辦法,也就是區別不出來事件因素的價值大小,當然也就沒法判斷目前重要的事項。

這個時候自信心會受挫,一般會去看看令自己開心的東西,玩玩手機,玩玩遊戲,看看小說等等,緩解下心情,找回點自信。其實這點也很正常,人就像彈簧,拉伸的久了,就需要回過平衡點以內恢復下,以免過度拉伸會拉壞。但是事件從時間的角度來看,確實是拖時間了,加上一個人內心承受力差點,懶惰點,就會一拖再拖。

想盡辦法解決問題本身,找到突破口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4

一大部分人根本用不著時間管理方法論,要的是解決問題和自我突破的方法論,畢竟實際的難題就在眼前,很具體。

這就像一個人月工資賺不到一萬塊,整天卻在看豪車,看名貴的手錶等等,看了也是白看,解決的辦法是賺更多的錢。

就像學英語,即使一個人學習能力再好,沒有直接的英語應用環境,工作和生活中的環境中一直都在講中文,那麼這個人英語水平不會好到哪裡去。

個人經驗是日薪上千元後,也就是時薪約百元後,價值價格標尺比較明確後,就會對時間非常在意,對於一件事情的價值價格有所估算,對於低於這個價格的事情有明確的取捨,用高效的事情代替,或者直接放棄。

個人經驗是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系統思維能力到達一個闕值後,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呈一個開放的狀態,能分清事情的本質,或者用科學的方法論找到估算事情本質的方法,自然可以分清事情的優先次序,並應用在工作和生活的每件事上。

解決了實際的問題,找到了突破口,做更有價值的事情,把時間用在刀刃上,能力價值越來越高,工資越來越高,賺的越來越多,近乎成功。

5

一路解決問題,在找解決辦法的路上,變得牛了,再回身看看自己每天安排的事情,有優先次序、有條理,因珍惜時間,做的有價值的事情也多,就是所謂的時間管理能力。


個人觀點:

最重要的是投入時間的平衡,不要在某個領域蔓延而忽略了其他。


先匿名

我不是什麼公司高層,就是領導跟班,說好聽點也叫秘書,主要是負責專門安排老闆行程等等,還算有發言權吧。

既然正好看到就簡單聊聊,僅作交流

我一般把一天的時間分成三類

1是集中精神的時間。

每天工作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那段時間。因人而異,我家老闆一般是上午十點到午飯,還有就是晚上飯後到睡覺前這段時間。

2是大量空餘的時間。

這類講究時間的寬鬆性和完整性。但這類情況一般比較少,一是工作強度大任務重,二是突發性事件很多,零時變動多,處理起來比較忙。

3是零碎時間和必須時間。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必須的就是每天人肯定要有的吃喝拉撒睡,零碎的就是在路上,在床上,在馬桶上等等等的瑣碎時間。

一般看一天中第1和第3類是肯定有的

然後就是工作和生活等等事件,我一般也分成三類

1是重要事件。

這個也容易懂,就是必須要處理的事情,必須要見的人。

2是突發性事件

零時出現,隨機性極高的事情。

3是興趣愛好生活必須性事件。

個人愛好類和必須時間要處理的問題。

這一類每天肯定會出現的只有第三個。

有了這個大框子,基本好多事情就可以有個清晰的概念,對號入座,分清了主次和不可逆(比如你肯定會留出三類時間問題和事件問題的時間)以上算是我對於時間管理的大概的一個工作方式方向。但也僅僅是我思考的方向,並不是做成表格的東西。

因為現實生活中的安排不可能做到表格那樣理想,有些時間有些事件可能會發生重疊。這樣就需要靈活的把握細節時間的尺度。

舉個例子吧,我老闆喝一杯茶的時間一般在十五到三十五分鐘,這樣就導致了我端茶倒水的時間頻率不能低於半小時。但是你同時還要兼顧倒茶的時機是否合理倒茶的頻率不能過多。

可裡面有出現這樣的情況,裡面爭論比較大唇槍舌劍的,那這樣可能就導致兩種情況,爭論的顧不上喝水和爭論的老喝水。但是這兩類呢,又因人不同可能出現了一個人喝了,一個人一口沒喝。都喝了,都沒喝等等等等。那這個水該怎麼倒?

所以出現這類情況的時候你就需要對時間有個清楚的概念,這樣你只要堅持對於時間的把握,你就不會犯錯。所以你需要把自己的時間量化到一個具體的且容易對比發生的事件上。簡單來說就是你需要一把尺子,只是這把尺子是衡量時間的而已。

時間管理我以為最重要的是學會時間利用。真正那些對於時間運用到極致的人們,我覺得都是在利用時間上遊刃有餘,這就好像我們兒時讀書,總有那麼幾個人看似上課睡覺,可依然學霸天成。除了天資聰穎可能他們對於時間也有這比常人更聰明的利用吧。

所以堅持認為合理的利用時間其實要比一個完美的時間計劃更可靠。不單單是因為計劃趕不上變化,更是因為我覺得對待任何事情,只有一個合理的處理結果,那麼這個結果才稱的上結果。

至於如何更加合理的利用時間,我也不太清楚,因為我並不是那種天資聰穎的少部分人。但是我認為,首先需要你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吧。只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你才會有一個良好的時間規劃。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覺得,我所說的這種利用時間和安排時間是一回兒事兒。恕我表達能力有限吧。我也不太好說清這個利用和安排之間的種種區別。但是如果你想理解我所說的那麼你還是要區別開他們之間的意義。其實安排時間很簡單,甚至做一個完美的計劃也不能,因為這一切都是有數的,他們都是可以被羅列可以被總結概括的。但是合理利用時間是一種能力。

魯迅說哪裡有天才,他只是把別人和咖啡的時間用到工作上。對好多人而言時間是擠出來的,而我認為如果學會利用時間,那應該你既可以和別人一樣喝咖啡也能和他們一樣的完成工作。

不太會表達這種狀態,就好像我們踢球,可總感覺對方比我方多一個人。

當然這只是我的理解。

ps APP這類的沒用過幾個順手的,具體安排我一般是用口袋筆記本這種土辦法記錄安排的。


謝題主邀。

我不是在開會,就是在去開會的路上。。

不是在公司會議室,就是在別的公司的會議室里,要麼電話會議中。。

以下個人經驗僅做拋磚引玉,因為一來本人其實嚴格意義上不屬於高層;二來本人事業心較弱,所以時間效率並不是頂尖兒的。

時間管理這個事兒,說白了就兩條:一是碎片時間的有效利用,二是事件/人物優先順序的合理安排。推薦書目《金字塔原理》(芭芭拉)《麥肯錫工作法》(大島祥譽)《REWORK》(重來)《儘管去做——無壓工作藝術》(國內故事版是《小強升職記》)《內心控制術》(馬爾茨)

說到底,是對自己這個人,在公司整體事務里的定位清晰,權責明確。

1、利用會中時間簡訊、郵件批複。

一個會最短短不過半小時,長的話好幾天。所以但凡非本人主講的時間,都可以摸魚,比如打開手機、筆電回個郵件之類的,是不會被主持人批鬥的。

只有一次我用筆電打字太歡快,聲音吵得主持人受不鳥,人家批評了我一下,我頓時好想買個靜音鍵盤。。唉平板做事不給力沒有遮擋感。

另外會前做好準備工作的話,只要會議上沒有我特別感興趣的點,我用軟體背過單詞,看過言情小說,聊過Q。。

2、利用會前會後路上時間,場景模擬預演

因為我路盲,所以通常不需要開車,外出開會的話,坐車的時間可以看會議提要,可以打電話批郵件微信回復。

順便模擬下會議場景,模擬多了,意外情況都很少發生。

3、抓關鍵人,事件優先順序排序

我比較習慣多線程處理,手上貌似就沒單一事務過。

但是再複雜的事兒,也是人做成的嘛,所以抓人頭就好啦。比如懶得讀書就聽羅胖說書。

公司事務也一樣可以讓專人處理出半成品/九成品自己下最後一刀剪個彩的。

分配好自己的黃金時間段,讓關鍵人批量彙報,講清楚要點,務必清楚到我只要做選擇或者判斷題的地步就好啦。倒不是拒絕回答問答題,而是大部分情況下,問答題說明提問人沒花心思搞明白要點,完全可以要求提問人出優選方案再定。

管理部門的話,上來先培訓,告訴大家我的帶隊風格,友好時段和非擾時段。

比如郵件批複和銀行處理批次一樣,非緊急的,上午九點一批下午四點一批。

鍛煉關鍵人一分鐘說清楚起因結果的表述能力,加強這方面的互動配合。正常情況下,三五次雙方就互相了解很融洽了。

正常情況下,一天的關鍵事三到五件,我是指當天需要有「結果」的事件,比如打五次電話,或者問三個人得到成還不成的結論之類的,然後這件事情就會暫時消失在行事曆上。

比較忙的時候,我是提前一周出行程單的,比如這周,我目前排下來只有周四上午是有空的。

有條件的可以招幾個助理分管不同區塊。沒條件那就想辦法排清楚自己的主線到底是啥,把支線放出去給部門經理和副總們。抓核心條線,別跑偏。

4、提高周會效率

對於持續性的事物,也需要有階段性的進展,周會時布置好明確的工作任務,對口人,和出貨節點。下一次會先把上周完成情況彙報一下,再講下周任務,結束。周會宜控制在半小時到一小時。

據我個人經驗,超過一小時的會議效率極低。

能不能形成結論,開場十分鐘就有跡象了。

會議上強調「不解釋」,不管是錯是對,只有一條「完成/沒」,不展開不解釋,效率就上去了。

很多無效會議浪費的時間都在爭論和解釋上,對於形成結論和執行力毫無用處。

咱們完全可以形成:「有事奏本,無事退朝」的規則。

沒完成的可以要求資源:錢、人。要求完資源,要給出完成時間點,和完成程度。

所有的任務全部量化,即使是行政工作,也可以量化到微笑幾次的。

互聯網公司也一樣可以數據圖表化工作量,即使創意類工作,也要出成品——PPT或者方案,不能每周都回答「在研究」,要告訴大家研究了什麼,成果是什麼。半成品,也要拿出來,放大細節展示出進展來。

如此,高效率的團隊,是容不下打醬油的人的。

並且,手沒伸太長,也就不會干擾到別人的發揮。


不是高層,但是出差開會頻率非常高,也來寫點個人經驗。

1.GTD方法。

一件事如果能在5分鐘內完成的話就放下手裡的事情做完它,因為5分鐘後思路還能接上,再長就不行了。超過5分鐘的事情就記在本子或者手機上,等有時間了再整理歸類。

關鍵是要嚴格執行,不能被突然冒出來的人和事引導自己的時間。

2.四象限方法。

很多人都知道,關鍵是事情太多不清楚如何歸類。我的經驗是凡是能與近期內工作結果直接掛鉤的就是重要緊急的事情,未來出結果的就是重要事情。這兩類最重要,每天會划出專門的時間分配給這兩類事情。

3.善於使用工具。

不論開大會小會長會短會,都帶個本子吧,聽到重要的信息就記下來,千萬別指望自己的記性。

每次出差都零零碎碎的事情一大堆,我就用滴答清單(一個GTDAPP)一個個列出來,航班、火車、會議時間都設置好提醒。還是不要指望自己的記性。


認真執行比好的規劃更重要!


我在知行養成社區,做時間管理。有點類似社區互助模式的。


推薦閱讀:

有哪些精闢易懂關於時間管理方面的書?
成功人士們是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的?
如何實現短時間高效率應付考試?
人到中年,拖家帶口,如何有效地管理時間、提升自己?
怎樣高效的利用上午的時間工作?

TAG:書籍推薦 | 時間管理 | 總裁 | 番茄工作法 | GTD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