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療系統是如何防止類似患者砍死醫生的情況出現?

為甚麼在中國,感覺醫生很苦、患者也很苦呢?


雖說美國少有攻擊醫生的事情,但是攻擊保險公司的事情卻不少見。物理攻擊雖說不多(如果真的暴力攻擊,那麼美國警察trigger-happy的特點不是開玩笑的),但是用文化手段發泄卻很常見。能引起醫患矛盾的主要問題,大體在醫療質量,非醫療內容的服務水平(比如對病人的態度,醫院的環境等等),收費情況等等,首先收費的矛盾實質上轉嫁給了醫療保險公司,美國人對醫療保險公司不滿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一旦破費,大罵保險公司是保留節目,醫生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什麼角色。然後非醫療內容的服務水平上美國醫院確實有優勢,一方面是有錢,另一方面,只要接待的病人數量低於一定的數量級,維護起服務水準來也就容易了不少。並且很多後勤和招待性質的服務也外包給專業公司了。這一點國內醫院確實不如。不過美國醫院等待時間上確實是軟肋。但是這樣的漫長等待其實也避免了病人及其家屬因為激動而產生的臨時起意的暴力事件。最後是醫療質量,這個方面我不是醫療專家,不敢隨便評價。各種說法我都聽說過。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百姓,無論哪個國家,都不是醫療專家,大部分人對醫生的處理方法都沒有評價的能力。而國內醫院由於把收費和服務等等都一肩挑,那麼任何一個環節的不周到,都會讓病人及其家屬對醫療質量產生聯想。從而進一步鼓勵各種非理性行為。

說白了,還是分工合作的優勢。國內的醫生和醫院等於把醫療過程中每一個會產生問題的環節都概括了,自然出問題,被記恨的可能性就大的很多。這樣也確實苦了國內的醫生們。還不如讓他們專心看病,其他的事情讓別人處理。起碼分工的專業性能避免不少問題。


他們通過發給患者一把槍,這樣就可以直接掏槍不用拿刀砍那麼沒有技術含量了。。。。以上為吐槽。

靠譜點的回答:1、美國雖然醫療體系受人詬病,但是比起天朝還是要有太多優勢,比如對於70%以上享受保險的人群,在支付體系中是類似於第三方付款的模式,患者購買保險,但是不直接付款,這一點醫生和患者直接不存在直接的經濟上的對立,醫患關係會好很多;

2、中國醫患關係不佳中很大一部分來源於醫療流程太過讓人抱怨,挂號,排隊,看門診,排隊,抽血,排隊,取結果,排隊,再找大夫,繼續排隊,然後2分鐘後被打發。。。患者積累的怨氣在面對醫生時達到最高峰。。。。管理的確很重要;

3、你真以為人家沒人砍醫生么,那也是因為門口都有安檢有金屬探測儀了,醫生每天面對的都是不健全的人,各種各樣奇怪的壓抑的變態的情緒也都要接觸,個把心理變態的其實一點也不奇怪。。。


美國患者砍不到醫生,因為見醫生要預約。等你約到了再去,脾氣已經沒了。

以上為吐槽。

整體而言,美國人對醫生充滿尊敬。美國醫生態度特別好,給你做很多檢查,患者感覺自己受到了尊重,得到了全面的關照。如果治療有風險,醫生會讓你簽署一大堆法律文件。你知道這條命是交給老天,而不是醫生手裡。

美國人相信法制。如果醫生真的有過錯,他們認為靠法律可以糾正這一問題。賠償機制也相對成熟。其實美國的醫院有大筆的花費是在應對醫療訴訟上。其實大部分的檢查也是為了避免未來的訴訟。因此美國醫療費用居高不下,醫療保險成為社會問題。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電視劇《實習醫生格蕾》中的一個部分,講的就是美國西雅圖某醫院的醫患糾紛(虛構的),故事是這樣的:

一對老夫婦,妻子一直生病,無法根除,幾年之內已經數次手術,並且經歷過不少次心臟停止跳動,她終於不願意忍受不了的,所以勸說丈夫,一起和醫院簽訂了一個協議,如果她再次出現心臟停跳的情況,禁止醫院搶救 。(完全符合法律的)終於,妻子再一次在病房中心臟停跳了,丈夫和醫生Shepherd站在旁邊,丈夫實在無法接受,他反悔了,要求醫生立即搶救自己的妻子。Shepherd拒絕了,他不能這麼做,因為協議是醫院和患者(妻子)簽下的,丈夫無權改變。

妻子去世了,丈夫無法接受醫院不搶救的這個事實,他把妻子的死歸咎於Shepherd,他開始嘗試走法律途徑,但走不通,因為醫院的做法合乎法律,所以他要自己復仇。他帶著槍走進了醫院,槍殺並打傷了數名醫生。最後醫生Shepherd也中彈了,但沒有死(男主人公,當然不能死)。丈夫是自殺還是被警察抓住我不記得了。結果是,醫院關閉了一段時間,所有醫生要接受心理醫生的輔導在回去工作,醫院增加的保安,也有了金屬檢測器。

~~~~~~~~~~~~~~~~~~~~~~~~~~~~~~~~~~~~~~~~~~~~~~~~~~~~~~~~~~~~~~~~~~~

劇中也有其他的意外,是完全由醫生的錯誤引起的,家屬會非常憤怒的告訴醫院,你等著,我要去告你。

~~~~~~~~~~~~~~~~~~~~~~~~~~~~~~~~~~~~~~~~~~~~~~~~~~~~~~~~~~~~~~~~~~~

在這部劇中,能看到醫生在手術室和對待家人的2種不同態度:

1、病人死了,醫生不可能會傷心的,每天做那麼多手術,死一個傷心一個,日子還過的下去么?在劇中,醫生做手術可以聽音樂,可以聊天,除了很特殊而緊急的情況,大部分的時間他們是在走自己非常熟悉的流程而已,聊天一直不停,當然哦,病人是全麻,睡著了。

我看有的媒體上說,醫生應該對待家人一樣對待病人,這是扯淡啊。要真是這樣手術還怎麼做啊,沒法做了。那個醫院會給自己親屬做手術,下不去手啊。

甚至有一個醫生讓自己的學生給自己丈夫做手術,原因是自己的學生從來不把躺在手術台上的病人當做人看,只能他們是機器,需要自己去修理(當然學生不知道)。

2、面對家屬的時候,要有耐心,要顯示的有同情心,手術前要把所有情況說清楚,風險要告知,也要安慰好病人和家屬,態度親切。手術後,要顯得非常遺憾,非常悲傷,注意口氣態度和表情。不傷心也得做出遺憾的表情來。


醫患糾紛現在主要2類吧,一類是死人了,這個在天朝就是拉橫幅+堵門+要賠償。另外就是候診時間太長。

對於後一種,很多人都說了,美帝窮人看病你得預約,不像天朝這種每天一大堆人衝到醫院去搶號。所以這類矛盾應該比較少。

前一種把人治死治殘的,按照影視作品裡面看到的來說,發生這種醫療事故,索賠額度都是天文數字的,那麼醫療機構自然就願意花精力來打官司。再加上人家的法制環境要完善的多,那麼自然就是有了這種問題就通過司法途徑來解決。天朝么,出了人命賠個幾十萬上百萬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是不小一筆錢,但是對醫療機構來說賠償金額未必比打一場官司成本更高,反正還可以從醫生護士身上扣回來。


患者和醫生沒有直接利益衝突,當面不談錢,回家寄賬單,而且絕大多數是和保險公司直接結算。要說醫療效果上的衝突,在美國也是有的,但輿論會覺得你和醫生過不去是傻逼,而不會像天朝一樣那麼多叫好的


美國當然有殺醫了。

有個著名的電影系列,就是反應這個主題的。

因為醫患矛盾,優秀的醫生被無辜襲擊殺死。家屬深受創傷,卻得不到應用的正義。於是家屬決定自己尋找正義並幫助解決更多的類似問題。

於是他租了一些地下室和廢棄的工廠廠房,造了許多靈巧的機器……這個電影系列叫做「電鋸驚魂」。


  1. 一些文化上的就不說了,兩個國家普通人之間的信任程度也不一樣,醫生和患者沒有什麼特別的,大家都是人。
  2. 預約制度。很多時候暴力事件都是一時衝動。

  3. 沒有預約的急診,最先接觸病人的護士吸引了很大火力。還沒輪到醫生。
  4. 技術手段。包括門禁系統,監控系統,金屬探測器等。
  5. 僱傭武裝保安。經過訓練的專業人員對暴力事件做出反應。
  6. 各種手段都是需要額外資金投入的,有了前車之鑒才知道防患於未然。沒發生都覺得輪不到自己,沒人願意多花錢。
  7. 公共衛生和基礎醫療是必需品,非基礎醫療是奢侈品。奢侈品打折賣,醫生心裡不痛快。患者以為買的是必需品,買到了天經地義,買不到CNMB。


我在美國,在中國美國都住過很久,也去過多次醫院,客觀的說一下。從醫生服務質量看,確實不錯,噓寒問暖的。設備也很先進。Minzhu國家大家比較文明,較少有直接攻擊醫生的。 但是我覺得美國醫療是很失敗的。醫療和教育,作為一種不可定量的服務,在哪個國家都是難以令人滿意的。它實行治療後再付賬單,所以天價賬單是非常常見的,但是醫生不接觸賬單,所以病人不會攻擊直接醫生亂收錢。如果去公立醫院的窮人項目,也是有次數和醫療質量限制的(我或者朋友都經歷過)。如果赤貧者去急症,醫院也要救治完再買單,所以這個漏洞也被那些不care信用的人利用了。 如果碰到醫療事故或者過分的醫療費用欺詐,一般大家都會打官司。而律師也樂於接能賺錢的官司。所以病人和醫生都有保險。但是因為保險為私人公司所有,醫院和保險公司行政成本高。保費也是年年上漲。而這個開支被強行分到了政府,企業和個人的頭上。這也是美國企業負擔重,工業企業難以生存的原因。價格高到什麼程度,在小政府的美國,它們人均醫療開支接近一年一萬美金,超過了軍費的開支。 我認為主要原因,就是私人利益集團壟斷而不像我國,缺乏政府公立措施的介入。醫生協會,醫院協會,保險協會,醫療器械協會等造就了高額的資本回報,有利的支持了資本再投入研發,但是一個國家主要的消費和GDP都放在高價的醫療和法律上,而不是降低工業界負擔,提高整體製造業水平,我覺得也是一種戰略錯誤。舉個例子吧,明明4年醫學院可以畢業,在美國卻要等到30多歲才能行醫,高學費刻意製造短缺,保護醫生,而獨立行醫的艱難,可能的法律風險都大大增加了成本。究其原因,還是利益集團利用了民眾注重人權,讓人民以為這樣醫療質量就能得到保證(實際上真沒有,反而是很多醫療設備長時間閑置無用浪費資本)。所以歷屆政府都會強調對醫療的改革,然並卵,逼得現在總統強制減赤,各國都有難念的經。一句話,大家貌似和和氣氣,但是犧牲了所有人的利益。而一旦平衡被打破,大家就成裸泳的人了,看看希臘,拉丁美洲或者那些歐洲接待msl難民的聖母國家


過去半年由於某些原因多次去急診室排隊看病,候診大廳里每次都有至少兩名全副武裝的警察。

至於預約的那種,誰會等半個月就為了砍人?


醫生也是美國人,也有槍......


在美國醫院要是敢打人,那保安和警察當場擊斃了


推薦閱讀:

2016 年移動醫療發展的主要瓶頸有哪些?
醫生會把受試者的嚴重不良反應歸咎給crc嗎?項目完成後公司會辭退crc嗎?
小醫生如何緩解每天收到的負能量?

TAG:醫療 | 醫生 | 醫療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