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裡面荊軻遲遲不發等的那個人是誰?

老師上課時候說了一嘴,比較好奇~


《荊軻刺秦王》選自《戰國策.燕策三》。題主所問荊軻有所待一句原文是"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前面有答案已經提到蓋聶,高漸離,魯勾踐,狗屠。首先要注意這句"其人居遠未來",那麼可以推測荊軻等待的不可能是高漸離和狗屠,因為畢竟荊軻,高漸離,狗屠人稱"燕北三友",經常一起飲酒為樂,所以高漸離,狗屠不存在"居遠"。而蓋聶是衛國人,魯勾踐是魯國人,符合"居遠"的條件。但是據《史記》記載荊軻和蓋聶魯勾踐都有過矛盾,在刺秦這件性命攸關的大事上,荊軻是不會向這二人求助的。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因此這二人也不可能。

那麼除了這四人呢還有沒有其他可能的人呢?《史記》中記載的刺秦有三次,除了荊軻,高漸離,還有博浪沙刺秦的力士和張良。《史記.留侯世家》是這麼記載的"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在荊軻刺秦之前韓國已經滅亡,所以張良在韓國滅亡後一直在尋找刺殺秦王的機會。如此,我們可以大膽假設:荊軻有所待,待的人可能就是張良張子房。戰國末年,六國貴族反秦於情於理都是勢在必行,所以很可能燕荊軻等的就是張良。既然有趙人徐夫人提供的匕首,很有可能還有其他國家的助力。不妨大膽假設荊軻有所待待的正是張良,而張良居遠未來,所以荊軻在太子丹的催促下不得已啟程前往。而張良在聽說荊軻刺秦失敗後必定物色其他人繼續他的刺秦之路,之後得滄海君的力士於博浪沙刺秦。

年輕時期的張良國讎家恨集於一身,願捨身與荊軻共入秦廷刺秦,無奈荊軻不待他至先發,而在博浪沙力士又襲擊錯了秦王的馬車。張良不甘刺秦大業落空,轉身投入武裝推翻秦帝國統治的事業中。。。


貼一篇我寫的文章放這裡

一場失敗的刺殺案,轟動歷史,捧紅荊軻,一紅就紅了兩千兩百多年。

刺殺案發生的時候,距離秦始皇統一天下,倒計時還有六年。大勢所趨之下,荊軻鋌而走險,並非明智之舉。難道他智商低下沒有判斷力?不可能。至少司馬遷誇他「好讀書」。

荊軻,他並不樂意做這件事,他只是不會勇敢堅決地說「不」。

刺秦案的主謀不是荊軻,而是燕國的太子姬丹,荊軻不過是執行人。荊軻一共拒絕了姬丹四次,可惜每次都沒能拒絕到底。最後不但搞得自己很為難,還搭上了小命。

姬丹和嬴政並非天生的仇人。

相反,小時候他倆都在趙國做人質,同是天涯淪落人,關係好得很。

後來嬴政回國當了秦王,姬丹又被送到秦國做人質。按理說,也算好基友重逢啊,應該抱頭痛哭梨花帶雨。但嬴政對姬丹卻完全變了,態度很差。這讓姬丹耿耿於懷,心想,當年分別時你還和我說,苟富貴勿相忘,現在自己爬上國君的位置,就這麼對我,太看不起人了。

於是,姬丹瞅准機會逃回燕國。

姬丹決定報復嬴政。姬丹越想嬴政的態度就越生氣,必須幹掉嬴政,才能讓自己出一口鳥氣。

姬丹的老師鞠武勸他從大局考慮,秦國勢力日益強大,要保證燕國沒有後患之憂,必須有長遠打算。

姬丹不聽,他說,如果不先發制人,秦國很快就會出兵滅燕。

鞠武介紹了中間人田光給姬丹認識,田光介紹了刺客荊軻給姬丹認識。

姬丹對荊軻痛訴天下大勢、國家大義:

秦國貪得無厭,一心要霸佔其他國家的土地。韓國、楚國、趙國已經向秦國臣服,接下來就要輪到我的祖國燕國了。我希望能找到勇士,劫持秦王,重金利誘他,讓他答應退還侵佔的各國的土地,如果他拒絕,那就趁機殺掉他。秦王一死,秦國必然內亂,各國可以趁機聯合起來,打敗秦國。

荊軻誠惶誠恐,說,您說的這些都是國家政治,國際紛爭,我只是一個天天在集市上混酒喝的人,完全不懂這些啊。

第一次,語言上,委婉地拒絕,姬丹沒聽懂,也或許是裝作聽不懂。

姬丹下跪磕頭,堅決請求荊軻不要推辭。荊軻躊躇再三,只能答應。

荊軻一答應,姬丹立馬就把他請到六星級賓館居住,每天登門拜訪,贈送豪車美女、奇珍異寶、全套豬牛羊,討好荊軻。

但是,荊軻的拖延症發作,一直磨蹭,不見出發。

第二次,從行動上故意地拒絕,沒用。姬丹裝聾作啞學瞎。

這時候,秦國大軍已經到了燕國的南境。姬丹對荊軻說,秦軍壓境,作為太子的我,恐怕很快沒機會給您提供優渥的生活了。語氣酸溜溜。

荊軻無奈地笑笑說,就算您不提醒我,我也準備和您討論這事。只是我現在去,兩手空空,秦王不可能見我。我必須帶禮物,才有機會接近他。秦王懸賞黃金千斤、食邑萬戶來求樊於期的人頭。我如果能帶著他的人頭和燕國最肥沃的地區督亢的地圖,進獻給秦王,那麼大事可成。

樊於期是秦國的大將,在攻打趙國的戰爭中兵敗,不敢回秦國,秦王把他的宗族全部殺乾淨。他又怒又怕,逃到燕國,投靠姬丹。

姬丹義正言辭說,我不是無情無義之人。樊將軍無路可走,來投奔我,我怎麼能為了自己的私心而加害他呢?我們再想想別的辦法。

第三次,語言上,找借口拒絕,被姬丹岔開話題。

再想想別的辦法。如果必須要去,還能有比這更好的辦法嗎?

荊軻被迫親自去找樊於期,問他想不想為父母報仇,樊於期當場自殺。

姬丹大哭,哭完用盒子裝好樊於期的人頭。除此之外,他還重金購買了一把全天下最鋒利的匕首,塗上毒藥,見血封喉。又找到燕國十三歲就敢殺人的少年秦舞陽作為荊軻的助手。然後,姬丹就開始幫荊軻收拾行李。

荊軻囁嚅地說,我在等一位朋友,有他做我的助手,成功的幾率更大。他住得遠,要等些時日才能到。

第四次,語言上,找借口拒絕,又讓姬丹不高興。

姬丹說,您是反悔了嗎,時間已經耗盡,來不及了,您要是不願意去,我也能理解,我先讓秦舞陽去吧。

荊軻苦笑說,沒想到您這樣看我,我只是不想有去無回,才等我的朋友。既然您誤會我,那我還是這就出發吧。

姬丹抓到了荊軻的七寸,刺客最不願意讓人看扁,刺客也最怕別人說自己言而無信。

四次拒絕,沒一次能成功。荊軻只得去刺殺秦王,最終功敗垂成。

刺秦失敗後,秦王非常憤怒。派大將王翦攻打燕國,燕王姬喜逃亡,為了平息秦王的憤怒,他殺了自己的兒子姬丹表忠心。可惜,沒用。嬴政滅燕國,才不是為了和姬丹之間的私人恩怨。

歷史註定了要找人來結束長達五百多年的天下分裂局面,然後,歷史選擇了嬴政。

歷史也愛開玩笑,來個小插曲,然後,歷史選擇了荊軻。

荊軻的不敢拒絕的個性,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取悅症」。總想討好他人,只考慮他人不考慮自己,習慣努力滿足他人的需求而放棄自己的需求。這樣的人,最終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歷史選擇了取悅症患者荊軻去刺秦,荊軻不想去,但還是去了,然後再也沒回來。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末尾附送我的個人公眾號

小合唱 xiaohechang123


看到隔壁老王關注了這個問題,就感覺一切都變得不正經了( ??_? ?)


首先荊軻等的不會是蓋聶。因為蓋聶是當時秦國第一劍客,肯定不會跑到燕國再跑回秦國去刺秦。

高漸離呢?雖然說高漸離的水寒劍排名第七,但送別的時候他也在,作為一個獨立音樂人,他根本沒有和荊軻一同去的打算。並且小高就在燕國,沒必要讓荊軻等。

燕丹武功雖高,但很明顯也不是荊軻等的人。

至於墨家其他人如大鐵鎚和雪女,大鐵鎚是秦軍破燕時被燕丹所救,雪女和高漸離被追殺的時候高漸離的兄弟荊軻竟然一直沒露面,可知二人加入之時已經在刺秦之後了。

這麼說來,有可能的還有這幾個人。

盜跖。從其盜千機銅盤的表現來看,身手足以潛入秦王宮刺殺嬴政,更可以趁著荊軻展地圖的時候大家注意力集中,一舉擊斃。不過盜跖武功略差,說不定分分鐘被拿下了。

六指黑俠。江湖傳聞六指黑俠被衛庄所殺,說明六指黑俠也在荊軻這個時代。荊軻作為墨家頭領,等候六指黑俠前來相助也合情合理。至於等不到肯定是因為六指掛掉了。

其餘各家。目前沒顯示出除墨家外還有人想在那個時候刺秦……

流沙。荊軻應該沒錢雇他們……


王尼瑪關注了這個問題,所以我覺得這個人可能就是王尼瑪!荊軻剛開始以為是個大咖,還有點名氣想等等他,畢竟少一人不如多一人,結果了解了他的種種事迹,看了他的節目之後,荊軻想都沒想就直接跑路了…

荊軻: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可我怕豬隊友啊。

王尼瑪,不要心虛了,出來伏罪吧!害我大荊軻匆忙上路,結果每期節目結束還敢喊口號提起當年的事,雖然這樣也掩飾不了你內心的恐慌與畏懼,媽的,歷史都被你改變了好么

荊軻:看來還得找個輔助,一個人打大龍打不動啊,結果還是被反殺。

歷史真的好神奇,稍有差池一切就變了,腦洞一下萬一荊軻等到了這個強力輔助,萬一成功殺龍,歷史又會如何?不敢想啊。對後世的影響一定巨大,這種萬物之間強烈的關聯性讓人覺得時間這根串聯起一切的軸神奇又令人敬畏。

在另一個時空里荊軻可能等到了吧…


可能這個人不存在

刺秦是件大事 若那個人真是荊軻以生命相托的朋友或者是個有力的助手 荊軻不會等不到他便負氣前往 太子丹可能看透是荊軻的借口故意激他 而荊軻知道已經無法推脫便以太子丹不信任的理由匆匆前往秦國


這人可能不存在,是荊軻編出來的。因為荊軻要找的助手應該是可以和他一起見秦王的,也就是代替秦舞陽位置,作為副使。副使不是普通隨從,應該提前定好,並通知秦國,不可能臨走時忽然換人,這樣肯定引起秦國懷疑。而且也應該事先告訴太子丹,讓他辦好各類手續,否則一進秦國人就會發現問題。

其次,刺秦不是小事,必須多次配合練習,哪有臨走時才叫人過來的,對台詞都來不及。作為使者還需要懂得外交禮儀,這個也不可能上路後再開始學。

再次,看史記,總是太子丹催促,荊軻臨時找個理由應付,而不是主動和太子丹溝通,可以看出來,荊軻根本不想去,也沒有主動策劃,而是被太子丹一步一步逼著向前。


推薦你看下《東周列國傳》,裡面有說荊軻等的人就是蓋聶。


燕在東北角,欲入秦必經河北,客倘在山東,可約會於洛陽,河東,不必在燕久等,則此人或在遼東,朝鮮,東胡?


我以為是田光。

翻出之前寫過的一篇腦洞故事。

刺客

你說你在等一個人。

風很大,把所有白色的幡旗吹得呼呼作響。

「可他已經來了。」

太子丹蜷縮著身子站在冷風中,指著一旁的秦舞陽說。

你轉過頭,看了一眼正在若無旁人卻又小心翼翼把玩著劇毒匕首的秦舞陽,一個十四歲的殺人犯。

江面的寒風吹起你赤紅色的髮帶。你快速地掃視一眼寒風中送行的人們,在一片慘白中,冷冰冰地回答到,那出發吧。

在你起身的那一刻,太子丹第一個哭出聲來,我看到他真的流下了眼淚,但很快就被風乾。

一眾門客隨即嚎啕起來。

你只是向前走著,直到那一聲熟悉的擊築音清脆響起。

「想聽完這一曲么?」

秦舞陽對著胸前的錦繡木盒冷笑著說到,隨後朝你投來一個並不友善的眼神,似乎在嘲笑你這個燕國第一刺客此刻的猶猶豫豫。

你只是看了看裝著你故人頭顱的木盒,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少見的哀傷。

「荊兄,我先下去備好酒菜。」身後傳來夏扶低沉的聲音。

你回頭,靜默地站在那裡,緊閉著雙眼,任冷風吹面。

我知道夏扶自刎的樣子讓你想起了他。

我知道他才是你要等的人。

宋意哼起你熟悉的小曲,高漸離也哼唱起來。

「風蕭蕭兮易水寒兮,壯士兮一去不復還兮……」

你身體有些顫抖,你知道,他聽不到了。

你說你在等一個人,一個你明知道不會再來的人。

擊築聲越來越遠,馬蹄落在僵硬黃泥上的聲音越來越孤寂。

我倚靠在你身後,想著他。

太子丹把我送到他府上時,並沒有半點不舍。

他出現時,身著一襲素衣。腰間陳舊的寶劍在幽暗的燭火下靜默不語,它目露凶光,彷彿我才是這些禍亂的源頭。

他把我送進房間時,躬下腰去,露出滿鬢蒼髮。衣襟前破敗的吊墜在半空孤寂旋轉,它暗淡無澤,卻向我無聲述說著他的一生:

十五立志,行鄉里,逐惡霸;

二十取義,游周列,名豪俠;

三十成仁,潛廟堂,滅羅剎;

四十無名,隱山林,忘浮華;

五十懷世,欲執劍,步拖沓;

透過昏黃的燭火,他仔細端詳著我,露出滿眼無奈。他知道我的魅力只能被英雄或奸雄所欣賞,他已不是當年的英雄。或許二十年前,他會是那個為我熱血沸騰的人。

現在,我靠著你的背,能感受到那種熱血翻湧的溫度。

咸陽宮內,文武分列,秦王正坐廟堂中。

秦舞陽不過是個殺過人的膽小之人,我能感受到他那雙搭在我身上的手劇烈顫抖著。

你抱著樊於期的人頭沉著地走著。

一整風過,咸陽宮的硃砂帷帳如鮮血般浸漫著青烏的大殿。

你頓了頓,待這陣風過。

你等的人終於來了。

秦王雙目怒視著你,一隻手緊握腰間琉璃長劍。那長劍輕蔑地對我笑著,彷彿你我已是它的劍下魂。而我身藏的匕首已經開始害怕,它也知此戰必定十死無生。

你依舊自在的走著,想必和他一起。

「大膽!」秦王怒喝一聲,滿朝文武皆跪,臉色煞白的秦舞陽終於癱坐於殿內。

「燕國賤民,因何生懼?」

你一人立於殿中,對視著秦王,沉默半響。

秦王暴怒,欲拔劍來斬。劍過長鞘的聲音,是何其的熟悉。

你突然醒悟過來,立馬跪拜解釋道:

「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願大王少假借之。」

金羅帳下,秦王一手撫著我,一手在我身上遊走。

我總算被人欣賞,被人珍視,只是那人不是你。

當我就要在秦王面前一覽無餘時,你終於忍不住了。抄起我身上的匕首猛烈朝秦王刺過去。

你聽,這匕首划過空氣的聲音,多麼熟悉。

無名行俠前日,英雄成名一時。

你等的人聽到這一聲了么?

「來人,把這大膽刺客給朕拖下去。」秦王驚魂未定。

你的血染紅了我的身體。

「大王,這督亢地圖上都是血跡。」一名膽小的宦官指著我的身體不知所措地說到。

「不妨,」秦王眼中沒有了先前的炙熱,「朕已知曉燕地要害。」

「那怎麼處理它?」

「將它放入書房吧。」秦王再也沒正眼看過我。


王翦


司馬遷《史記》記載,荊柯刺秦王是一個倉促的行動。荊柯遲遲不從燕國啟程,是要等待一位真正的刺客,但這位刺客沒有到,在燕太子丹的催促下,荊柯只得親自操刃,作了自己並不擅長的事情。

  荊柯刺秦王的事件,令「風蕭蕭兮逆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唱詞流傳千古。中國文化重文輕武,認為武者不祥,對文的一面宣揚,對武的一面隱去,這是作史的傳統。所以《史記》對荊柯所等的真正刺客,沒有交待。

  根據一本宋人筆記《秋霜碎語》載錄,荊柯所等的人,以「白猿」兩字為代號,是戰國著名的職業刺客。

  白猿為何沒有赴約相助荊柯,已不可考,但荊柯刺秦王的事件之後,白猿退入山中,寫出一本名《靈動子》的書,分上下兩篇,上篇闡述「弒君」理論,給予刺殺君王的行為以合理性,認為對社會具有調控作用,是天道的一環,下篇講解訓練刺客的方法。此書很快被查抄焚毀。

  明朝史官查清,從戰國時代開始,在遼東深山始終存在著一個刺客組織,關係著三十幾位帝王兩百多位大臣的死亡,但那是社會陰暗的一面,所以不予記載。在《東廠密件572號》中記載,此遼東刺客組織,所有人均名「白猿」,「趙白猿」刺殺刑部員外郎楊繼盛,「周白猿」刺殺錦衣中書林潤,「林白猿」刺殺海防督臣張經――

  明朝時代的女真族居於長白山東南,在永樂年間西遷到赫圖阿拉山,正是東廠密件中白猿一系刺客的藏身之所,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傳說便有白猿一系刺客的參與。

  與白猿一系的接觸,令努爾哈赤深知他們的危險,女真族建立清朝後,五萬大軍包圍了赫圖阿拉山的新賓地帶,進行了多次搜山活動,直至燒山,三十五日內新賓山區火勢連綿,夜晚亮如白晝。

  有江湖術士說此舉是造風水,女真人燒旺了祖庭,可有三百年江山。這次軍事行動,斬殺了從山中逃下的五十七人,清理火場後,發現了一百二十三具焦屍,白猿一系應該被屠殺乾淨。

  但清朝入關後,最初的幾位執政者――皇太極、多耳滾、順治均暴死,康熙少年時多次被行刺,有了七十餘年的平靜後,雍正暴死,據說都是白猿一系餘孽所為。

  乾隆即位後建立了嚴密的護衛系統,雖然行刺也時有發生,但都不太高明,令女真皇室膽寒的刺客不再出現,據此分析,那燒山餘孽已經老得死去,殺雍正是他的最後一擊。清朝皇室自此享受了一百七十多年的太平。

  公元1912年,女真皇室宣布「遜位」,清朝滅亡,中華大地開始了軍閥混戰的時代,此時又了名號「白猿」的刺客出現。

——《刀背藏身》節選


他絕對不是等人告別,《燕策三》說了,「欲與俱」,是要一起去的。但是更可怕的是這句話「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意思是「去了不回來,那是糊塗蛋」,他等的那個人,是能助他全身而退的人……


蓋聶,但這人歷史上可能並不存在


唐馬儒


腦洞一點,說不定荊軻是在等什麼人來跟告別,不定是等那個人跟他一同刺秦。


我不記得什麼時候從哪裡看的一個電影,說的就是荊軻刺秦的事情(電影比較老了,應該是幾十年前的了),裡面說荊軻派人找蓋聶還是蓋壹的(具體不記得了,很多年了),但是,秦王嬴政在練習劍術的時候也曾經找過這個人,但是當時秦王輸了,蓋聶似乎是害怕秦王報復,結果自殺了,於是荊軻沒有找到,只好跟秦舞陽上路了。


語文老師說可能是張良,不過我覺得他是編出來說要等個人


樓上好多回答說等人是荊軻託辭,說不可能臨時換人。但是刺秦是沒有生路的,不管成不成功,荊軻都活不成,所以,為什麼不能是等一個他想跟他告別的人呢?


看過高陽的白文 最後提出一個觀點 如果太子丹真相搞掉阿政 就自己當正使,荊軻當助手。太子丹也是有自己小九九的


推薦閱讀:

古代真的有狂戰士這個兵種嗎?
為什麼看到很多清朝人像里佩刀時都是刀把在後刀尖在前?這樣拿刀不是很費力嗎?
為什麼許多古墓啊,沉船啊都是由一些盜墓的和不法分子首先發現,而不是政府?

TAG:歷史 | 荊軻刺秦 | 歷史人物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