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 Quora 會禁止調查類問題和投票類問題?

Quora 已禁止調查類問題和投票類問題。

社區指導原則鏈接(英文): http://www.quora.com/Quora-Question-Policies-Guidelines/Are-poll-and-survey-questions-allowed-on-Quora


應該禁止。調查類和投票類問題,單個的答案都不涉及知識、經驗和觀點,其最終的價值也難以判斷,反倒容易形成無意義的垃圾,破壞社區氛圍和用戶體驗。

而且,由於調查、投票類問題,基本上不需要用戶思索、歸納、表達,人人皆可參與,門檻非常低,導致無意義的信息數量明顯增大。所以,在Quora這種網站,最好不要關注過於熱門的信息,答案超過幾千條的,一來太浪費時間,二來有價值的信息可能並不多。

比如,你在使用哪個品牌的手機?A回答諾基亞,B回答iPhone,C回答HTC,這些單個答案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垃圾信息。


信噪比原則是很多成功產品成功的原因。排序質量之於Google,話題匹配之於twitter,輸入質量之於搜狗。quora和百度不同的地方,也在於用關注體系大幅提高了匹配率,即整合了提問者和回答者的高效匹配問題。調查問卷很顯然會引入大量的雜訊,嚴重降低信噪比。


至少在這個階段必須禁止。他會干擾主題內容的質量


他們很喜歡做得」專「,或者說他們有點潔癖。

推特一直不支持上傳圖片,據說現在支持了。

我認為調查類的問題不必然會低質量;

其它類型的問題也不見得就比這類問題的質量要高很多。

另外,投票是一個很不錯的功能,外國的就不說了,人家有潔癖;

中國的,在人人網,微博,QQ空間都看到了,但我覺得都比較不突出。

投票本來就是要很方便的,想到馬上就設置;如果位置不方便,參與的熱情也會大大下降。

不知弱化這些投票的東西,與政治有沒有關係。

但我覺得知乎應該推出投票的功能,投票的頁面比較簡潔,有些調查類的問題通過投票來完成會好很多。

並且,問卷調查是很不錯的一種科研方法;知乎的人整天在討論科研,為什麼不提供一點實踐的機會呢?


可以不禁止,但需要有特殊標記.降低權重.減少干擾.


「贊同」「反對」沒了意義。


我覺得其中一個原因是,比起其他低效問題,這類問題的流動性佔優勢地位,他極大降低了回答的門檻,鼓勵用戶參與,會以較少的問題數量佔據較大的用戶版面內容。


只是想補充一點,調查類問題並非完全不可取。起碼我發現在應用推薦這一類問題上,可以有一些幫助。譬如說 Ask Diff: http://apple.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tagged/software-recommendation?sort=votes

只是這類問題需要一個規範去約束,譬如有:⒈每個回答只能包含一個項目;⒉不能提交重復的答案;⒊回答必須遵守特定格式(貼圖介紹鏈接等)

所以我以為,如果有清晰的規則並且嚴格遵守的氛圍,問答調查投票類問題也能貢獻莫大的價值。


推薦閱讀:

知乎和 Quora 的相似和不同之處在哪裡?
為什麼我在知乎上看到的多是一些出身、選擇決定命運的感慨,在Quora上看到的多是3、40歲都在奮鬥的勵志故事?
知乎和 Quora 的差距在哪?
Quora 這個名字有什麼含義?或者說來源是什麼?

TAG:Quo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