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學道教能不能拯救道教?

皈依道教幾年了,之前也是看了很多年的道教的經典,也親身體會著道教現有的尷尬和難處。甚至現在很多人都以為道教造就沒了呢!還有許多人是從小說影視作品中知道的道教。

您能幫我算一卦嗎?

道士能結婚嗎?

真有尹志平啊?!

怎麼抓鬼啊!?

您修到什麼層面了?結丹了?

你這道經不是抄的佛經嘛!

是的,有人說拯救道教的是「玄幻小說」。

「愛信信,不信滾,不要打擾貧道飛升」也成了流行語。

......

確實,這些東西都能給大家提供一個認識道教的機會。我也曾一度認為有這麼多網路小說,道教信徒不會少。可誰又能從道教徒的教徒體會這談談的悲哀呢?道教是圓滿的。我們有不亞於佛教的理論。(為何又要說大羅金仙不過羅漢果位呢?)我們可無為,曾言無為自化,清凈自在。其實換個角度,現在這個知乎,認認真真,不抖機靈,不換頭像,能獲得很多贊嗎?在這個國家都談論時代精神,每個人都知道改變創新,適應潮流,無為合適嗎?

我有點的矛盾,其實也可以不想,可惜,我的心還是不清凈啊。

~~~~~~~~~~~~~~~~~

回到正題,其實凡是學文科的,都應該有這種一種感覺,就是「不相適」。受西方文化衝擊,像我學歷史,嚴格地說,唐宋元明清跟「封建」這個概念就不相適;道教又是宗教嗎?佛教是宗教嘛?也有這樣的課題。

好了,知識時代,坐在研究所里的哲學家,宗教學家,道教學者能不能擔起(分擔)拯救道教的責任?特別是面對這個「非典型」的宗教。

道教基礎知識很多,也很雜,感覺用把研究成果簡單化科普化是不是可行?

現在講究一個邏輯啊,可是東方古代似乎不是在用「邏輯」來看待世界啊。

其實,來知乎一段時間了。感覺在這種問題上,作為一名打心底里想讓道教有發展,有推廣的,看到了各位大神的回答,很好;但也不少都機靈,偏見和牛角尖。

也是啊,換個想法,處於我的理解,高級知識分子邏輯高,資料足,但可惜跟道教的邏輯不相符啊(這樣說太狂妄了,或者說差點感覺)。 那能說讓宗教學家來當道士?讓道教活在書里?

嗯,是在下愚鈍。邏輯上呢,習慣想到哪裡說哪裡,有點散啊。


道門人對諸位回答有些異議,請指教。

道教,其實從根本上,就沒有想過傳教。

諸位對道門有一個很鮮活的印象,「愛信信,不信滾,不要打擾我飛升。」然而很多人大概都是把這句話當一個段子玩而已。

「另外,容我說句閑話。知乎別看很多人在諷刺伊斯蘭教的時候,最愛搬出這句「愛信信,不信滾,別打擾我飛升」。然而這幫人不過是看客,他們只是找一個能夠攻訐伊斯蘭教的武器,而不是真的會參與到道教修行中。他們這些人若是知道了,道教里的一些理論和中醫很有些牽連的話,也是會破口大罵的。有時候他們就是一群人。」

@Johann Faust說的是很好的。(手機無法引用,致歉)大多數人並不是欣賞道門,其實他們是欣賞高冷。

然而事實就是,確實高冷。因為無欲則剛。

大多數宗教招黑都是因為傳教,通過以威逼(不信吾主必下地獄),以利誘(信我者得永生/72個…)的方式,以此傳播宗教,發展信徒。

(°ー°〃)可是,道教表示完全費解。

為什麼宗教徒要傳教呢?

然而我並沒有搞懂這個終極問題。於是我問了我師兄。

而他的回答是這樣的。

「啥?傳教?為啥要傳教?」

於是我們把問題反饋給了其他道門的旁友,然後就炸鍋了。

「是哦…我們咋都沒想過為什麼要傳教呢…」

「可能是懶?」

當然我們也並不是沒有成果,我們也做出了「我們應該傳教因為我們需要把智慧送給更多需要的人」(這個後文會解釋)這種乍一看很有道理但其實毫無用處的牽強解釋。

後來我們悲哀的發現,我們,中國唯一大號的本土宗教,眾多民俗文化的載體和源流,中國文明的重要構成部分,居然找不到任何傳教的動力。

「幹嘛傳教?揚名立萬?…又不能吃。」

「更多信眾?又不能吃。」(大多寺廟道觀都是自力更生,香火錢不是白拿的)

…對不起,不是我矯情,其他的好處我是真想不出來了………

┴─┴︵╰(‵□′╰)合著我們這大道門全真正一加起來幾萬人全特喵自來水啊?

我們非常痛苦。然後開始扒我們道教有沒有傳教活動的黑歷史。

祖天師不算。大賢良師算是假借道教之名起義,客觀來說,也不算。

哦,和佛教的爭鬥,這可以算一個。

有某師兄出來闢謠,表示在學術界確實這是一段很長的歷史,但是在道門和宗教界內部來看,這種行為等同於小孩子們斗著玩。

不相信?

舉個例子大致就明白了。

在這個院子里,原來只有老張一家。也不能說一家,其實就是一堆人,有共同的祖先。

然後某天,院子里來了一堆歪果仁。人高馬大還露胸露胳膊,自稱都姓釋,咔嚓一下全住院子里了,少一部分時間上有點兒差異所以蹲在了院子西北角(其實並不一支啦)。

而在這時候,才有了張家和釋家的區別。

老張家覺得他們是一堆村夫,來到這裡必有高論,而釋家也覺得自己是秉持著智者和長者的意志,來到這裡一番話便可讓他們不戰而降,然後兩家蹲下來虎著臉嚇對方。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老張家又不是房東,只是原住民罷了。

兩家開始打嘴仗,底下熊孩子不明覺厲啊,也沒有長輩們的嘴炮技能,有些姿勢水平不到位的就擼起袖子野外見了。

然而,那畢竟只是熊孩子,張家和釋家都出,誰也跑不了。長輩們老成持重有大局觀,底下孩子沒有,總想把對方干丫挺的,批倒批臭,然後當小霸王。

然後就是漫長的磨合期。

有些熊孩子沒學好總要堅持以宗教鬥爭為綱,天天和對面打嘴炮,你一句「必有高論」我一句「豈不美哉」,幸虧好歹是出家人,不然都要氣死了。就這樣,很多人和對方辯友說話的時間比對隊友說話的時間都長,而某些孩子啊更過分,對對方經典教義的熟悉程度比對自家經典教義的熟悉程度都高,最終結果固然留了重重一筆,然而當是都是被拉回家好一頓訓。

然後等孩子們都長大,不再那麼躁了,可以定下神去想對方的優秀之處而不是只想著攻擊,於是兩家人就逐漸偃旗息鼓。

如是我聞,不要吵了。

通通閉嘴,無上天尊。

兩家人就這麼熬到了現在。彼此精神通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一起走,不成熟的佛教徒說呵呵你們都是抄我們的,不成熟的道教徒也表示這明明是你們被漢化成功了。

事實上,都到了這一步,相愛相殺才是真相。

余秋雨說,中國的士大夫莫不是以儒家為主幹,而以佛道為輔翼的。(大義如此)雖然我不太喜歡余先生,但是這句話說的全然無誤。

題主啊,我和你廢話這麼多,其實算是自黑。我們道門幾乎唯一一段「可歌可泣」的「意識形態鬥爭」就是這麼一段想一想都能笑出聲來的過程,你讓我們去傳教?

能吃嗎……

好了再回過頭來說說道教本身的教義。

我也是費解,為什麼有人把道教和道家分這麼遠,非說「道教和道家只是外皮一樣,內在完全不一樣。」

純屬胡扯。

道家要旨不靠我們這些道門弟子來傳承,還靠你嚕?

不說遠,我前幾天和貼吧一個自稱是修鍊完小周天的人撕了關於丹道的問題,那人也是神煩,撕了好幾天,不小心被路過的旁友看到了之後截了圖發在群里,那幫沒良心的沒一個去幫我吵,紛紛跑來譏笑我,我的心是冰涼的。

這簡直就是一個大號的超能力社團嘛…

然後這幾天我那個關於傳教的終極問題得到了解決。

某個潛水了很長時間的朋友上來看了看我們發表的言論,分外的表示理解不能。於是他在群里一聲高呼:

「我們就是慫,咋地了!」

眾人紛紛幡然醒悟:

「對!就是慫!」

緊接著就把我當一個屁放了。

然後該熬藥的熬藥,該剁手的剁手,該考研的考研。

就這樣。

那麼,題主,您覺得我說了這麼多都是在自黑?

……當然。

道教自黑其實是有光榮傳統的。

在道德經里,老子的好詞都不是好詞,爾察察而某昏昏,你去當你的聰明人,我愚鈍,去銳,昏沉,俯下身聽天地的呼吸。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如是說水。

但,說著絕聖棄智,絕學無憂,你們就覺得我們是整天看天傻樂?

吐羊。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里,查拉圖斯特拉是承受著強力意志激蕩的超人。他上山下山,為了戰勝和超越自己心裡的魔障。

然而以前有多少高道大德,也是在一個孤獨的洞穴里,格物致知,去尋求自己心中的大道,於無際孤獨里默默吐納著一個自己的精神道場。

我們稱之為,修真。

修天地之誠,修萬物之真。

不介意的話,我的另一個答案里有些不同的視角。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4467013/answer/60159967

他們是最早的一批程序員。

(我並沒有調侃程序員叔叔孤獨…真的你們看我真誠的眼睛)

所以說啊題主,真正的高道大德,往往已經也是目上無塵目下空的境界,純粹的道教徒,幾乎就不會去想怎麼傳教,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傳道。

哪怕是不自誇的說,道門才是最追求智慧與真實的宗教,同時心中有所敬畏。

而道門人常說,你扇了他一張臉,打的是自己半張面。從骨子道門人就不好爭執,不熱衷於名利,不熱衷於傳教。

就比如,陝西有三個道士,正義感極強,覺得金庸抹黑我大全真道,於是截了查老爺子的胡,半路把金庸給堵了。我們第一反應都是:

「這廝…作死啊……」

我認識的某位道門長者是這樣評價的:

「小孩子罷了。還是學的不多,總想搞個大新聞。」(原話)

反正本小膜法師是差點被嚇尿。

所以,如果您哪天不巧見到了某位道士,頭上頂著全真龍門或者正一天師/正一靈寶幾十幾代法脈的名號卻要強行開撕準備在學術界和宗教界搞個大新聞,您就可以在他面前理直氣壯的正告他:

「為什麼放棄治療?」

或者:

「你不是真正的道教徒!」

不知道為什麼,忽然好想笑……

順帶說些題外話。

道教徒,只是對名利懶,不願看。於國於民,必有擔當。

現在文史界有些人在扒宗教人士的黑歷史,說這個是帶路黨,那個是賣國賊,佛道在那個時候好像不幹好事全是非法結社危害社會一樣。佛門還有人發聲,我們則無語以對。

但不代表我們默認。隨便扒,道門修的就是一身正氣伏邪,清清白白,坦然無畏。

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我倒是想為在那十年里護觀批鬥死去的老道長討個公道。

我倒是想為在動亂里以破除迷信為理由被大炮轟成廢墟的宮觀討個公道。

我倒是想為參加了解放戰爭卻因為是宗教原因無法入黨後來被迫害致死的前輩們討個公道。

我們給華夏守了一千多年的碑,各個王朝從生到死,從死到生,無數技藝以我們為載體,依我們留存,我們也有傳承的那一份功過,即使沉默不語。

這個鍋,我們不背。

青史昭昭,堂皇無愧。

無需擔心,題主。

只要還有我們這些看上去是一群懶貨的自來水在,畢竟道門就不會消亡。

就算是人死,道消,也請讓道門沉默體面的死去,如同初生時的沉默和謙卑。

我們守望了這個國家的文明一千八百年。少年時代起就陪伴在身邊,金人入關我們勸成吉思汗減少殺戮,滿人入關我們死國亦無不可,就這樣陪著華夏長大,越來越沉默越來越安靜直到我們死去。

不虧。

但我們所有人都不擔心。請記住,如果有一天道教不可避免的消失而成為古老的殘骸,那麼我們必然是華夏文明最後的殉道者。


不能。

宗教學道教只能讓現在的道教死的更快,道教之所以現狀,存在很多問題,包括宗教形式、教理教義、宗教人員素質方面。

公正的說句話,在改革開放之後,佛、道、基督、天主、***教基本可以籠統的說差不多都在同一起跑線上,這是有史以來唯一的一次,為什麼道教發展到這個境界?

不要老找客觀原因,這裡面,必然有道教的主觀原因,很多原因,深入其中才能品嘗這個味道,貧道作為已經品嘗了這種味道的人,有資格說這樣的話吧?

我個人觀念是傳道不傳教,追尋大道而不拘泥於教規。

道教的積極意義在於把我們不該忘記的人或者美德傳承下去,把世人忽視的事物傳遞下去,把歷史遺忘的角落補齊。道教正是因為要這樣的傳承,不斷延續文明,才需要將神仙信仰提煉出來,以自己的方式,延續文明的存在。

黃帝的功德、老子的言、關羽的勇猛、岳飛的忠義,道教來源於華夏文明,彰顯的就是華夏文明中這些特質,成仙與財富、權勢無關,更多在於人心的考驗。

讓世人願意成為黃帝、堯舜禹、老子、關羽、孫思邈、岳飛這樣的人,而不是成為紂王、秦檜、汪精衛那樣的人,就是道教存在的意義,從宏觀角度來說,道教肩負著用這樣的使命,肩負著用神仙信仰來進行身份認同的使命,哪怕不是道教徒,絕大部分中國人都有成仙的夢,哪怕道教式微,能夠將這個夢傳承下去,就足夠了。

哪怕道教滅亡,真理不滅,足矣。

如果道教真的滅亡,說明道教應該被歷史淘汰,而我堅信,道教不會滅亡,因為我堅信,我們不會獨行,追尋大道的路上,總有後來人。


謝邀。還真是好幾個問題在一起哦。我分兩大部分回答。答案比較長,別嫌老道墨跡哈,^_^。

一,道教傳播

首先,道教傳播理念是自身修行理念決定的。
或者說,是以華夏自古教化理論為基礎的。不管是儒家忠恕之道,還是道德經所講愛以身為天下。基本的道理都是著重自身學修道德,所謂打鐵還須自身硬。然後由近及遠。我們有個口號是正己化人。還有一個原則是言清行濁不言道。自身做的好了,別人興許會學到東西,而自己做的不夠好,就不要去說,這是我們的基本思路。日子久了,有人真的認可這些理念了,自然能夠入道修行,那是好事。這是種樹培根的理念,在這個語境下,我們自身就是根。管好自己就成了。把該說的說了,剩下隨意,為而不爭。不用大肆宣傳。知乎上的道友好像也是這個思路。有理講理,有事說事,並無什麼嘩眾取寵騙贊的舉動吧。這是個好事。

其次,信息傳播的保真率和覆蓋率成反比。所以我們並不認為真正的乾貨需要大面積傳播,這樣以名壞實就會失真。瞎咧咧的東西已經夠多了。道教之所以變成這樣就在於太多人不按規矩來。所以,我們不需要別人認可,也不需要別人都和我們認知一樣,我們的任務就是把有些東西儘可能傳下去傳的久遠。這個前提是自己得先做到了,才能保證真正理解這其中的精髓,那麼傳下去的東西也是保真的,所以大部分時間還是以自身修鍊為主。沒時間出門傳教哈。給學生講基礎知識,指點一些事情,若其沒有條件按照去做,那就沒法真的理解。就沒法子繼續講別的。好高騖遠是修道的大忌。基礎最重要。學生尚且如此,何況徒弟呢。收徒授業對師資雙方要求非常高,很少有真的合格的傳承者,所以一代不一代。不過也無所謂的。不會真的斷掉的。放心好了。

最後,多樣性的必然。大道不是一個人,一種行為,一個理念可以包括的。我們從來不講圓滿,而講大成若缺。所以別人做什麼,結果是什麼,是不是和他初衷一致,我們都不關心。也不會去貿然批評,這若是高樓,就得有不同的蓋樓者,在不同的層面和方向,出於不同的目的和看法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大家無意識的互相生殺搭配而漸漸構築這個大廈。這就是自然之妙。所以不用太在意傳播的問題。認為自己是對的,就去做唄。不用想太多。把自己那份做到最好就可以了。

說了一圈,主要的意思還是:道教徒不要在意道教傳播的問題,那不是修行必須而是衍生的外延。自己真的做好了,其他的順其自然。不將不迎,不逢不若。信仰是修行的輔助,而修行不是事業,而是終身的追求。沒有退休這說的哈,^_^

二,學者道教

在我們的視野里,確實存在學者道教這個分類,這是從百年前學者開始研究道教後出現的現象,和考據,海外漢學,敦煌學,宗教學等等的傳入和興起密切相關。老實講,我們一直在關注這個群體,也多有來往,互動頗多,算是比較了解。既然題主問到宗教學道教,那就談談其類相關吧,算是學者道教中的一種。學者道教定義是:不信道教的道教研究群體構築的道教。道教研究算是社會科學裡的一個很小很小很小的分支。大概也只有我們圈裡人真的會關注哈。所以我也有點好奇,您這個名詞從哪裡聽來的?

首先,來由:其實是清代儒生髮現道藏里某些典籍的版本可以作為考據校正之用,所以在清末小學的學術視野里有一點點道藏文本的東西。其次就是西學東漸,以及海外漢學的興起。最後是敦煌學的興起。具體這三部份,都能寫出兩三千字,就不贅述了。

其次,分類若是以學科分,大概有兩大分支:1.文史哲2.人類學。簡而言之。一種是坐在書齋里,以文獻梳理,理論假推為主的學者。主要是歷史和哲學類的,間或有其他相關學科。2.是以田野和文獻並重,相互佐證的人類學思路。其實中醫藥和考古應該算在這裡面。近十年是比較流行的。

若是以態度分有三種:一種親道教,認為道教是一種值得尊重的,不管出於對研究對象的尊重還是對於其文化內涵的認同,總體上是親近保護道教的;一種厭道教的,極端點說,認為都是瞎掰胡扯,道士都是騙子。近代以胡適老先生是代表,在學界一直都這樣的暗流存在。因為現在都講究個包容面子,所以這類學者,雖然不喜歡,但是對我們是不會顯露出來的哈。也要以親近道教的面貌示人。這些我們都很清楚。也無不妥。最後一種是無所謂,以此為生而已,既不尊重也不特意厭惡。依然是大有功底深厚之輩。現實中大約這類比較多。

再次,貢獻:在道教幾乎衰敗到底的時代,這些學者們不管出於那種目的和情感,都以自身深厚的學識,幫助道教保存梳理了大量的文獻,對於道教歷史以及各種面貌都做出了多樣化的分析,為後來的道士傳承保繼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為國人認識道教文化開拓了視野。對於道教的傳播已經很有貢獻了。而且,從文革後,第一期道教學員班裡各科學者來教課的比例相當大,所以,可以這樣講,現在的道士都是以學者為師的。所以對於他們我們都是極為尊重的。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我們也曾經檢討過。主要是明清之後,道士都以丹法為主,內修為主,強調內太過,就會造成內外之別日漸廣大,進而對立內外,而隔裂學修,學不以序,修不以漸。修行又以靜坐經懺為主。對於自身的文化要求日漸降低。再加上兩朝皆主導壓制道教發展,流落民間居多,教法漸失。精深之道,無人問津。更少有傳繼,就變成了道士整體文化素質不高的現象。

複次,不足:這個涉及到自身教門的問題,所以我也不得已說一些其中現象。並無指責之意,相關人員不要放在心上啦。^_^

立足點不同:一切研究都要先定義自身和研究對象的關係。就是所謂的公設。在這宗教的語境下,信與不信就是公設。公設不一樣,一樣的材料,邏輯和結論肯定不一樣。平實來講,兩者各有利弊。我本人最喜歡讀學者們的論文。因為他們學術修養好。受過良好的訓練。對於材料梳理非常精細,邏輯也非常嚴密。我每年都要花一些時間讀他們的書和新出的論文。我每年最大的開銷就是買書哈。原來總去開會,吃飯聊天,也有真性情的哈。當面請教,受益匪淺。但是因為他們並無信仰,也無傳承。所以很多邏輯本身並不是教內的邏輯。分析出的東西也和我們所知東西相差甚遠。沒有敬畏,學問一個不注意就變成自我標榜的註腳。沒有約束言行的限制只能流於淺表。所以才會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對於道士來說,只能做參考,不能當真。這點是遺憾。

不以修行為業:我們教內講究學修並舉,在我們看來,很多東西需要學習體驗再讀書,再體驗,而不是簡單讀書可以明白的。道教史的內在邏輯如果有,也是這樣的。讀書就和打拳看卦一樣是修行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學者們對於實踐這點上還是有欠缺的。包括那些寫了很多修行丹法打坐方面書的社科院研究員們。只是氣功和自己發明的東西,並不是真正算數的東西。這個很正常,修道者萬事以修道為重為主。學者以學術成就為主,側重點不同,那麼必有取捨。

大環境的問題:在一個無神論為主導的社會中,道教衰敗,沒有自己的學者或者說成熟的學術團體。也就沒有相應的學術地位。學者是分山頭的。而由於對於道教修行的不了解,所以學者們大都要把自身和信仰劃分開。這點是與佛教基督教不同的。因為信道教,跪拜祖師等等,會叫自己在這個圈裡很LOW啦。這麼現代崇尚自由民主的思想環境里,竟然還搞封建迷信,要信也要信些高大上的東西,傳播影響力越大的東西比較有市場,比較為人所接受。這是現實情況啦。學者們尤其年輕學者們,我多有交流,大部分私下都是善意,但是公開一定保持所謂的客觀獨立。其實研究,不管是文理,都沒有百分之百客觀這說。研究對象和被研究系統的關係一直存在始終。理工科還有數學處理的辦法盡量規避這個問題,而文科,純粹得看個人修養了。所以這點是學者對於自身局限性認識不足以及流俗造成的。為了適應這個時代而生存下去,無可厚非。

道家和道教的區別:道教和道家的關係,在近代大約是被學者拿出來區分的。就類似佛學和佛教被他們分開。為什麼呢?第一,歷史上,貌似到了唐代,才有儒生直接拿道家老莊無為來指責道教某些行為是背離老莊的,從而區別道家與道教。這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在那之前基本是用道家來描述道教或者某道這個實體。這後面仍然繼續混用直到現在。具體可以參見李申先生的道教簡史。第二,近代家教特意被區分出來,是好些學者從心底里看不起這些欺神騙鬼之輩,但又好魏晉名士之清名隱逸,道教里的某些理論也覺得尚可,其術還能有延壽之功,但又不願低頭拜師學藝,受到約束。所以單拿出來道家來說事情。而道家是哲學,道教是宗教這種話,只可能是在有了哲學和宗教這種西方定義的前提下出現的。所以壓根不超過一百年。不足以來描述這個研究對象的。這基本上可以看做,學者或者大師們對於道教種種不滿,但又要求類似准宗教話語權的一種自發的行為。佛學和佛教被分離,也是基於話語權的爭奪。乃們自己想想就知道我不是瞎說啦哈,但這不代表對錯,而是正常的現象。我們都是靜靜的看著他們起落沉浮。並不干涉,只是以此為鑒,警醒自身。

最後,說人家不足,其實還是自身不足。我們沒有一流的教內學者,這是教門積弱已久,內部傳承不足,普遍文化水平低下,迷信居多,不注重自身文化建設。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所以現在沒人願意種樹的。只好假大空神叨叨,辦班有的是,但是能教的下去嗎?學者不以公開信仰道教為榮,那是因為我們形象不好,精深理論完整世界觀都被換成了佛教的了,所以我總說不要雜於旁門。元晦先生在《朱子語類之釋氏》里寫到:「至如地獄托生妄誕之說,皆是竊他佛教中至鄙至陋者為之。某嘗謂其徒(道士)曰:自家有個大寶珠被他竊去了,卻不照管,亦都不知,卻去他家牆根壁角竊得個破瓶破罐用,此甚好笑。」如此可見一斑,八百年後其實更加不如南宋時候,所以被學者們鄙視是可以理解的。道家與道教分開也無不妥。

說到底,是道士自身學修皆不足。不知道祖宗的乾貨,所以不足以服眾,不足以為人所敬。這怨不得別人。這些東西不是去外面爭來的,而是自身過硬自然得來的。種樹培根的道理在哪裡都是一樣能用的。此為不爭。所以,要求高知來用我們的邏輯幫助我們,不如把自己變成高知。學問不下於彼,而修行真實格物。此為學修並舉。修其誠,修其德,修其真。自然有道有德有法有術有學。傳萬世可長青也。

綜上所述

從根本上講,學者道教救不了道教,他們大都也不會直接參与。這也不是他們的事情。而我們對於道教傳播的態度就是不刻意去弘揚,不為了弘揚而違背修行的準則。那麼興衰隨意。這也是自然的過程。大廈不結實的地方就塌掉重新來。而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於人於教,斯為一理。自己把自己弄好就可以了。對於初學道人,這就是清靜無為。

既然是皈依居士,我就多說兩句哈。希望有點幫助。^_^

-------------補充一下---------------------------

有朋友可能是誤會了,本文的觀點不是否定學者道教的存在,而是強調這個研究道教的領域裡,沒有相匹的道士學者與之對舉制衡。兩者都有自己的主觀性,所以都有局限性。一家獨大,必有所失。需要有學的信道之人研究道教補益其不足。而不是單純由學者道教來構建這個所謂的宗教。還是那句話,這不是一個思路,一個人,一個方向可以詮釋的,需要的是不同角度來完成這個構築。我提倡多樣性,但是需要自己把自己的份內做好。才保證多樣性是真的多樣性而不是虛假的衍生物。在教言教,既然是道士就佔在自己角度看問題再說其它,這不足為奇吧。^_^


我也曾經問過別的道長:「哎,*道長,,你說為啥我覺得道教這麼好,但是道教連三大宗教都不是呢?」

道長哼哼兩聲:「明擺著的唄,沒人傳教」

我又接著問:「為啥沒人傳教啊?不是說好了要讓愛充滿人間嗎?」

道長又吭了兩聲:「讓愛充滿人間?中二滿世界,怎麼讓愛充滿人間啊?你想當神棍去啊。一說道教,第一想到的是英叔大戰老殭屍,第二想到的是孫猴子把玉皇打趴下,沒幾個人願意真學,你去傳啊?」

我:「…………」

「再者,少一個人,多一份資源嗎」

時隔許久,已經忘記當時是什麼表情了。不過這個現狀就是這樣的。

大佬也曾有說過,道教除了名字裡帶一個教字,其餘的和宗教關係真不大。說傳教,沒啥好處。某些教威逼(不信我的統統下地獄)某些教利誘(信我的永生,72……)然而道教什麼都沒有,明白的告訴你,你信我們也得修鍊,不勞而獲?前面左轉清真寺,右轉佛堂,哪涼快哪呆著去吧

再者,宗教應有的神靈體系在道教中也多有不同。道德經里和你說神了?陰符經里和你說神了?都沒有。就連做法都得玩硬的,招將怎麼不叫請將?因為不慫。老夫內煉在那裡,你聽也得聽,不聽也得聽。別的宗教告訴你,朝中有人好辦事;道教告訴你,老子就是皇帝。而沒有一套能掌控全局的宗教體系,自然不適合傳教。傳教必須建立在神靈絕對大於人,所以才能嚇唬起來,道教沒有這種絕對觀念,怎麼傳?

況且,道教太講理。弱化神也就算了,還把東西說的那麼深。就像世界起源,告訴你是先天一氣化生,然後各種無極太極陰陽互化。看人家佛教直接說,你信我們佛祖就行了,到時候自然知道。再如修鍊,道教各種說人體就是小宇宙,修鍊要模仿天地自然,模擬天地自然,進而衍生天地自然。伊斯蘭直接告訴你,oh no,你只要為真主獻身就行了,到天堂要啥有啥,還有72……所以這也是道教不好傳教的地方。

師徒之間口傳心授也是問題。很多東西誰敢往外扔?都是自己秘密的往下說。很多東西點破了不值錢,但是沒人點破,搞得外界各種猜,都炒的特別熱,內行人還是冷眼旁觀,例如結煞,那玩意說破了沒啥意思,但是都想賣關子。沒人願意說,所以外界怎麼傳也沒轍,搞得道教玄玄乎乎,儼然神棍一家親。然而這裡面的道理,又有幾人知曉?

這些,都是道教不好傳教的因素,但是能改嗎。至少我的答案是不能。如果改了,那道教與外面那些三流教派又有何區別?那道教的魅力又何處存在?所以莫不如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咱們各走各的路,互相不礙事,等到了再見到的那一天,誰呵呵誰知道

――――――――――――――――――――――

回復底下評論自私的人

人不遠道,道不遠人。自己都覺得自私跑過來挑刺,有道可學才怪。

我道不傳叫自私,那綠教橫行就是兼濟天下了唄?試看中東那地方,遍地教徒,結果怎麼樣?自殺襲擊,恐怖事件層出不窮;再看印度與泰國,同樣是傳教的多於學教的,印度窮的叮噹響,泰國人妖遍地跑。這就是傳教?傳完教就傳成這樣?那這樣的教不如不傳。

道教為什麼傳教少?是,誰也沒說道士熱衷於傳教,但是能不能思考一下背後的原因?讓我們傳教,給誰傳?給網上那些動不動就要開天眼的傳?我們傳,就要慎重,不敢說個個有出息,但是最起碼精挑細選,心意已經到了。不願意糊弄,所以不輕傳。不輕傳並非不傳,誰都想讓自己的法門發揚光大,誰都想讓大家都明理,然而有那個條件嗎?隨便看看道群,求開天眼的,號稱自己結丹的元嬰的,動不動就孕丹化神,動不動就千年隱世門派,試問傳法給誰?

而且現在也是,很多人連個道德經都懶得背,張口閉口就說滿大街騙子,一味諷刺別人封建傳統乃至自私的人有什麼資格傳我道法?不好聽的說,拜不到師父只能說自己沒用,不招人待見。我怎麼就能找到師父願意教?連修道的都受不了你,那你自己想想得成什麼樣了?有那功夫諷刺別人自私,不如多看看書。還是那句話,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不能正心修身,那你就酸去,酸倒牙那也是你的牙,反正難受的又不是我。願意誹謗的,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也不會嚇唬你說什麼因果報應,只能說人在做天在看,自己咋樣自己有數。


雖然並不是專業做道教研究的,但是頗巧跟如今道教領域內最有名的兩位學者有些瓜葛——一位是謝世維,我同學的導師;一位是陳耀庭,老太師的朋友——且因為題主提出來一個詞「宗教學」,所以不免來說兩句。

另外,容我說句閑話。知乎別看很多人在諷刺伊斯蘭教的時候,最愛搬出這句「愛信信,不信滾,別打擾我飛升」。然而這幫人不過是看客,他們只是找一個能夠攻訐伊斯蘭教的武器,而不是真的會參與到道教修行中。他們這些人若是知道了,道教里的一些理論和中醫很有些牽連的話,也是會破口大罵的。有時候他們就是一群人。

這裡不談一些道教不振的社會原因,我覺得談起來這個就沒完了。總之,我國目前對宗教態度不是很放得開。

不過,就道教自身而言,我想說的話……可能有人會不太樂意聽,道士們的平均受教育的水準真的不高。大陸城市中的有專門由大學生組成的團契,有很多大學生抱團剃度出家(龍泉寺?),然而我並未看到有特別的專門的大學生道團。沒有大量的新鮮血液注入,一個宗教走向式微是難以避免的。從常識角度上說,任何組織想興起或者振興,就得有要有大量確實有志於此的年輕人,並且他們還要具有不錯的文化素質。

至於為什麼沒有那麼人來信?僅僅是因為社會原因么?還是因為這個宗教自身就缺少這方面的經驗?在傳播上,僅從自身而言,道教並不是一個國際化的宗教,它之前沒怎麼走出過國門,它沒有太多的傳道經驗,更甭提針對特定人群的傳道經驗了……你總不能再學漢末三張造反式傳教吧?如今它既沒有基督教的民間傳教的熱情,也沒有台灣老和尚們網上發視頻的熱情。

知乎上很多人都罵街基督教的傳教擾亂他們的私人生活,然而一個宗教本身若是連傳教活動都沒有,何談復興呢?因此我就說,你看知乎上大張旗鼓地說「愛信信,不信滾」的人,不過都是看客罷了。他們把道教誇得跟朵花似的,可你找他們去傳承衣缽的時候,他們一定是不樂意的。為什麼?因為如果他們熱情這麼高,道教早就特萌的復興了。你看知乎上沒事就黑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可人家到現在也不缺人手。

再說點兒閑話。

有時候,視野可能決定了命運。因此,這兩位求道之人——謝世維和陳耀庭或許正在代表著道教的一個前進方向。當然陳耀庭年紀大了,已經隨兒女避居澳大利亞了?謝世維正當年。誰真有心向道的話,去找他讀個PhD?我同學反正去了。

宗教學可能不能救道教,但是「道教神學」(原諒我用這個詞)或許可以。至於多數人可能都不了解宗教學是什麼科目,我想簡單地說一句,宗教學可能不會從宗教自身去考慮,可是「神學」才是宗教自身的觀念。要說跟當今社會相性最好的宗教神學,那可能真就是基督教神學——從宗教和科學之間的關係,到宗教對話,到如何理解經典,基督教神學理論以及相關學科有著一整套完整的理論。在很多方面,我個人覺得對道教有借鑒意義。我覺得這也是陳耀庭寫那本《道教神學概論》的意義,他也呼籲各路高道和有識之人加入到這個領域裡。

一家之言,有感而發,見仁見智。


宗教學這種概念,有些虛了。

道教首先不是販賣信仰的「宗教」,這個就是一個問題,非要以西方的宗教式眼光去對待,是完全不能理解道教的,更難以理解道教傳承的核心。

道教現在大眾都無法理解,在外表看起來,似乎是堆虛假不實的東西,同時也不被大眾所承認,這個是客觀問題。

道教一向對真正修道的人,素質要求很高,而道教目前比較缺乏較高學術修養的人士,以致於很多內部的東西實際上無法傳承。

如果翻古代科儀書,大多用詞精美,無有鄉鄙之文,顯現編寫這些作者,原來都是飽學之士,而今很多鄉村裡繼承了一些道教傳承的道士,往往翻著科儀書,實際上連裡面在說什麼也不明白。

在道教內部,即使是有傳承的,素養稍高一些的人士中,掌握的很多模型也沒有轉化成科學化的表示,比如有些風水模型上的問題實際上是可以結合拓撲學來求解的,但是現代都沒人往這個方面去研究,這導致了很多東西只能人腦去強行理解與感受,而不能化為客觀而普遍的知識進行傳播。

這導致了很多對於道教的研究,只流於表面,而無法深入,其原因不過是因為大多受限於專業,很多道教人士,並沒有掌握好現代的工具,以進行對道義的闡發與深入研究。

像宗教學這種東西,都是照著西方的模子來往道教上套,這樣當然是不管用的,因為大部分流行宗教的核心是傳教手段,而不是宗教內容實質。

與其把目光總是投在「教」上,不如把目光投在「道」上,道只要還在,教就不會滅,正如現代科學飛速發展,於是有了大量的科學工作者與愛好者一樣,雖非宗教,也類於宗教了,只是思想更加開放與自由。

這種開放與自由,其實才是道教所需要的,而也只有這種環境下,吸引更多的人進行深入研究,才是道教最需要做的事情。


謝邀。說一下我的親身體會吧,去年參加過一個道教論壇,主題為「 煉就金丹得大道,我命由我不由天 」,想著是各位道長與各位宗教學者針尖麥芒,唇槍舌戰,風生水起,各領風騷。結果場面是出奇的和諧,果然是半壁江山,台上各位專家作金丹研究報告,台下各位道長正襟危坐,在和諧而友好的氣氛中,本次論壇圓滿結束。

宗教學者乾的活和道士乾的活壓根就不一樣,尤其在咱們國家,專家學者對宗教研究的第一要務在於為統治階級決策提供依據,研究的是一種社會現象而已。是研究者,而非踐行者。道教是極重視實證的宗教,就像這次論壇,諸位專家學者從國家從社會從歷史的角度對金丹大道做了一個全面的通俗的闡釋,有宏觀的,有微觀的。可能在場的道長在理論上沒有一位能達到這個層面的,甚至於諸多道長本身文化水平不高,聽都聽不太懂。但反過來講,在修行上,在對自然的感悟上,又是各位宗教學專家所不能比擬的。

實際上,題主所提出的問題是個偽命題,道教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幾度興衰,不絕於縷,並無存在所謂的拯救不拯救的問題,它只是順應自身地規律起起伏伏罷了。不僅是宗教學,任何人即便是統治者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去進行人為的干預,興一利必生一弊,況且大道貴隱不貴顯,能興的不過是一張皮罷了。


以實際接觸為例,以對仙道的實踐為基,對道教有好感的人來源五個方面,一,從小好道。傳統中說這是仙道世家與輪轉因緣,前者是血脈,後者是法脈。普通講述,就是莫名其妙很小就好道。其中另有一種極易被誤判為前二的,叫做點化,應認真區別,個人看法,有他們的存在,就永談不上誰來救道教,只存在哪一元會的興衰。因為他們會自發學道。更進一步認為,道教已實質上形成傳承上的長生。二,小說電影網遊的影響。這些行當的興旺,必須藉助文化作營養,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更高於生活,因為遺傳與環境,在中國幾等於高於生活的是神鬼文化。不過缺乏對教理理解,因此沒有厚度,線索情節對話過俗,有小孩哄小孩的嫌疑。不過娛樂界雖胡鬧,卻也恰是道教可保存下去的又一力量。雖然受其影響者入道後頗顯幼稚,當初誰不幼稚?憂慮的是,他們大都是社會造就的改革派,更願意以個人角度詮釋道教,而不願以歷史與經書。即或引用經文,也只選擇性引用符合所要講述的,這也即是有的帖中提到的沒受過研究方法的訓練。三,學者與活動家。西方與東方別國研究道教取得的成就給國內帶來壓力與眼紅,一般會說啟發。我拒絕這個詞,確有壓力就當承認。國外人文學者社會學者宗教學者生物學醫學研究者,在政治大學財團支持下,從道教中奪得難以統計的利益與積累。令人心痛。如現代心理學的建立,現代魔法的建立,生物學的興旺,中草藥的大賣,藥劑化學當初的獨霸,甚至西方的工業發明,航天技術,都受道教思想與成果的影響。能看到其中一小部分者,可能無壓力嗎?我們不研究不學習不宣傳,自有外國人會。只是有些國內的道教學者活動家們還停留在自以為對道教作出巨大貢獻,沾沾自喜。學術成就社會成果暫不提其差,單僅態度定位上,莫忘記,我們都僅是道教這棵大樹上附生的一枝,靠他吃飯成名,靠他完成人生。並,託大多數人那不夠認真不夠踏實不敢為的福,至今道教還以迷信與封建的外衣示人!舉例,道教說天地,有幾種天地觀,認真找了嗎?如其中一種,天地如雞子,是不是說地球是圓的。但是仍停留在對外說天圓地方中,文化復興,思想解放如果一直這樣,恐怕難向人交待,向己交待吧?大丈夫坐地日行八萬里,禹時期就已經就已證明地球為圓,不停運動,如使人東行,從西邊回來了,至少漢代有明白文字記錄,馬王堆出土四書中亦有。如道家輪迴與別教不一樣,至今依然還停留在晚期附和別教的六道輪迴中,以及稍早出現的五道輪迴。你說道藏中有,我亦承認。但為什麼目不及更早呢?天地已分,陰陽既判,人立其中,不得不轉,不得不化。天地如一輪,周行不殆。這麼重要的道家思想,可能忽略?連西藏密宗都至今在沿用此輪轉!以上幾例,限於僅憑回憶書寫,可能並非原文,大致應如此。倘能理清了,當可去掉相當多非道教高明先進之說,趟出一條路來。本人小小之見,公開奉就,能見即有緣,望各位還當互勵自勵才是。四,在家與出家道士。當代道教組織很亂,是事實。以本人為例,雖未婚,亦不願出家,更不願加入某派系,一直在俗世中沉浮,相當多的時間,或受捧,或遭譏,或質疑,或冷淡,這麼多年,亦是過來,何曾忘過?亦相信社會中不乏默默研學道者,偶爾也能遇到,學問雖有高下,志趣殊無二致。我等在,道教不用我等拯救,我等去了,道教亦不用誰來拯救。宗教學道教能不能拯救道教?私以為,正道才是道教主力,傳承保證。不是宗教學,也不是道教組織。老子說,清靜可以為天下正。此理自能感召無數人繼承道,追尋道,實踐道,此後得道。這是第五。黃老莊的書籍學問可服人心。一日能服,道教徒即一日源源不絕。至於可否有一日不能服了,答曰,人人成仙仙亦學。道藏中相當經典明文不可窺視,但畢竟是少數,更多一部分明文不可擅學,非其人不傳,亦是少數,且都有個接引,修到了自可具資格研學,最多的還是大眾皆可讀,可受。實踐過修鍊的人當世太多,受氣功與佛教傳播影響,隨一處鄉鎮,都有靜坐修習過,道藏,等於寶庫啊,何必自縛呢。所懼者無非怕學錯。以上一法,請看其對宇宙天文描述,無知必是俗學,有知必是仙傳實證。俗學僅可參,仙傳還須信。遠勝拾當代牙慧,學俗人學問。若贊同,請以此教同道,不同一笑。邀請了諸多以前不相識的人,學者出家在家隱逸,願留看法請留,願反對請反對,不願發言就不說。總之目標在以上,個人總結出一些道教超前高明,來歷神秘之學。水平有限,也許不對。各位是我這些天所見言有態度的人,冒昧請教。若真,只問一句,該不該忽略?打擾。勞駕了。


謝邀。需要拯救的不是道教,而是執迷不悟的人。道不遠人,人自遠道。

諸位祖師都是修道有成之後才出山弘道,我們這些略通皮毛的就不要操心什麼宏揚道教了,自身的修持才是最重要的事。

現在這個知乎,認認真真,不抖機靈,不換頭像,能獲得很多贊嗎?

從古到今,清靜無為的老子獲得了多少贊?比知乎上的人氣答主們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連孔子這位超級大V也讚不絕口:「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見老子,其猶龍也!」

知乎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論壇。上論壇只為灌水、打發時間,要是能學點知識就更好了。贊是浮雲。

在這個國家都談論時代精神,每個人都知道改變創新,適應潮流,無為合適嗎?

生活的細節可以適應潮流,比如道觀里可以拉電線裝寬頻,道士們用電腦上網和網友交流。知乎上也有好幾位道長,時不時出現為網友解惑,不需要大家親自跑到道觀去請教。這正是道教適應時代潮流的一面。

道教基礎知識很多,也很雜,感覺用把研究成果簡單化科普化是不是可行?

現在網路這麼發達,掏出手機,動動手指就能找到大量道教知識。這種情況下仍然對道教不了解,只能說對方對道教沒有興趣。這樣硬去傳教,只會引起反感。

現在講究一個邏輯啊,可是東方古代似乎不是在用「邏輯」來看待世界啊。

不明白題主指的是哪些?以我所見,恰恰相反,道有道理,佛有佛理,易有易理。

比如易理中的五行,以火為例:強火得土,方止其燄;強木得火,方化其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火旺得水,方成相濟;金衰遇火,必見銷鎔;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賴木生,木多火熾;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埋;水能克火,火多水熱;火弱逢水,必為熄滅;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上面這段話,哪裡不符合邏輯呢?


正己而立人。

.

重陽祖師,歷千里之遙,度全真七子,開一教法脈,無他,道德加於身。

.

邱祖西去,經年舟馬,一言止殺於成吉思汗,救萬人性命,無他,道德加於身。

.

既有祖師之道心,勇於磨礪,何患無祖師之功績。

.

難處做過,才是功德。


道教是融入漢族人生活里,文化里,骨子裡的宗教,漢族人還在,道教就會在。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曰:若以言行學識求道,互相展轉,無有得時。知言如泉鳴,知行如禽飛,知學如擷影,知識如計夢,一息不存,道將來契。

-------------------------------------------------------------------------------------------------------------

道法自然,強加不來。

芸芸眾生,上士能有幾何?

----------------------------------------------------------------------------------------------------------

大道教(道家)從來都是自我修行為主。

不是像某教嚴密的組織嚴密的教會,聚集大量的財富,編造整個體系的童話故事糊弄和恐嚇人。

亦不想某教圈地募捐,有時甚至藐視當朝法律,幾道幾界的忽悠人。

更不像某教,藐視人身自由,生之為教徒,失道還那麼自大,藐視他人,還不自知,甚至自我麻醉。

------------------------------------------------------------------------------------------------------------------

回複評論說自私的:

自私?呵呵。大規模傳教的宗教,雖演什麼為人民獲得更好,要行善,那個宗教下面不是很多利益集團,宗教的分裂很多不是所謂的理念不同好吧。還有那些宗教所
謂的思想,那個不是各種束縛和愚化。大道在那裡,道經也公開,現在的信息社會,聞道太簡單了,可以說很多人都有聞的,只是上心的幾何?

「天地不仁,以萬物
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自救方得救,坐等教化,只會愈向愚昧。

每個人都是聖人的,每個人都可以的得道的。

老君曰: 「 吾非聖人,學而得之。故我求道,無不受持。千經萬術,惟在心也。 」

天下人人等高,無論男女老幼,每個人生來都有一柄劍,無論是皇帝還是乞兒,除非
自己甘心棄劍順從,否則誰能左右他們的命運?

---------------------------------------------------------------------------------

利益相關:芸芸眾生之一,現為無宗教人士。


宣揚不勞而獲的和宣揚一切靠自己的,哪個更有吸引力?哪個更能麻痹芸芸眾生?

道教事不關己,而且一切都得靠自己,不是你拜拜就給你多少好處。


我認為我們的道教尋求的其實是真我,一件事如果你想做(合乎心),你能做(合乎情),你有必要做(合乎天理)。那就可以被認為是合乎(道)的,即使有可能失敗,即使很難,也應該去做。

如果你修道沒修成敢作敢為的真情之人,反而被他人意見左右,變得患得患失,豈不是誤入歧途了嗎?

想做就大膽的去做吧。


作為一個並沒有道教信仰的人來回答問題~

記得那是大學《原典選讀》課,老師為我們上了莊子的幾篇文章。具體內容記不清,但對「不可說」三個字感到印象深刻!

老師說:(實際也在延展原文涵義,時間久遠忘記原文名字了)如果你問一個人什麼是「道」,對方長篇大論,講道教經典與內涵一一描述,甚至怕你不懂而解釋半天,那麼此人並無道。

你再問另一人同樣的問題,對方說「道可道,非常道云云」言簡意賅而又不強求你聽懂,那麼他尚算得道,但是是得小道。

此時你再問別人,如果有一人對你搖搖頭說:不可說,此人乃得證大道者也。

這番話是我模糊的印象,我僅僅對「不可說」的感知很深。

中華文化歷經上下五千年,自《封神榜》與《西遊記》而形成了一套自有的與外來融合的,完整的,萬能的,各在其位謀其政的神仙體系。也因由此激發了許多人去了解道教,了解道教與佛教,道家與儒家的聯繫與區別。

而在有道教歷史的近三千年來,他已然承載了部分重要的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無論是其自有的理論體系還是修養方式,都反映在了中華兒女的性格特徵的基因里。道家講求「無為而治」,老莊哲學從來與孔孟之道在出世的問題上向左,老子、莊子兩位先賢與孔孟二位先賢的歷史經歷也向左,千年來,學習黃老之學的人與學習儒家經典的人的抱腹也絕不一樣。除了利用宗教實現政治意圖的個別天師,教主之外,道教一直過著與世無爭,修身養性的生活,也正反映了題主「愛信信,不信拉倒,別煩我飛升」的引用。

道教貴在不強求,貴在修身養性,往往缺乏引導世俗的主動性,實際歷史上幾次道教與世俗間發生關係都是由世俗方主動觸發,道教被動接受與配合。而得證大道飛升者無不是自身剛直,我個人覺得,拋開統治階級利用宗教教化百姓(愚民),對比儒釋道,道家都是小眾化的典型,他所心繫天下行俠仗義的背景我個人認為是小說家yy的結果。他更強調自身的提升,而不是教化他人。

加之道教理論,見仁見智,道家法術,又不允許廣泛傳播,所以往往道家易出大家而人不知,也不傳道,現在人性浮躁,太少的人願意苦心鑽研加上中國人現在拜佛拜神功利性目的性太強,只要能保佑我就可以了,逐步形成現在我國各宗教的局面,並且會朝著這個方向愈演愈烈。如果要發展,以題主的意思是希望去傳教,讓跟多人信仰道教。而道家自家思想卻從不強求,反而還需要信眾有緣,有思想,有悟性,也就是說不是誰都能輕易加入道教的,是有一定門檻的!從這裡看,本質上是矛盾的!

我去年在杭州一個電商圈聚會上,認識兩個道教俗家弟子,各自攀比師門,比較手上法器。我也是醉了,從這點來說,道教為了傳播還是降低了門檻的,呵呵!

我倒是認為道教做好自身,追求哲學上的進步,沒必要故意迎合社會,招收一批剛才說的這樣的信徒,除了多了點香油錢外,對道教百害而無一利!如果是這個社會的浮躁讓道教規模縮小,知名度降低,我認為是社會的問題而不是道教的問題,改變是發展,也可能變味,不要輕易圖變,變也不要忘本!


以我淺薄的知識稍微反問一下題主:

您信的,是道教還是道家思想?

道教是一個宗教,道家從宗教的狹義上來說並不是,因為它沒有固定的神明,迷信以及儀式。如果廣義上定義宗教為一群人共同擁有的信仰,那麼道家是的,它有一套完整的哲學體系。以這樣的理論,我們也可以把儒家規劃入宗教。

實際上道教與道家思想在某種程度上是完全相反的。

同樣的問題可以用來回答佛教的問題:您信的是佛教還是佛學?「佛祖」所創造的並非佛教,而是佛學,他本身也沒有把自己崇敬起來的意願,可惜受印度教影響,信徒們把他給神化了...


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都是國外傳來的。

中國只剩下了若有若無的道教了。


拯救道教?還是拯救道教在中國的知名度?學道那就像讀私塾,上私立學校。門檻確實要高些。不像學佛,老太太念阿彌陀佛就能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


只要人類向內求索的本能存在,玄門就不用拯救。


真正修道,道家修行的大多數的獨修的,他們主修真,修自己,沒有普度眾生的願望,所以不能立教。然而無論古今,人們幹什麼事情都喜歡成群,就這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道教,然而道教是不應該成立的。


推薦閱讀:

道教有什麼修行方法可以保證今生一個人修仙失敗後再度轉世的他擁有今生完整記憶與意識繼續修仙?
如果一個道士,自己沒有住處,去年借住我男朋友家一年,惡意的破壞我和男朋友的感情,我是不是能以牙還牙?
道教會醫,佛教有沒有?
讀《太上老君說常清凈經》時看到一卷卷白色麵條狀器官,讀《般若波羅蜜心經》時看到血肉腫塊。這預示著什麼?
在別的地方看到一個說法,道教是廣義上的無神論,不知道這個看法是怎樣的一回事?

TAG:道教 | 宗教 | 道教傳播 | 宗教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