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恐龍、天文、科技等展覽往往是針對小孩的?

一般電視台一說xx博物館舉辦科技展覽,緊接著就會說「為孩子們提供某某科普活動」。好像去博物館的都是小孩兒似的。難道了解更多知識不是所有年齡段的人該做的事嗎??


其實就我近年來所見的這類展覽來說,除了個別的針對孩子的特點進行過優化的展覽之外,大部分未必適合孩子來單獨參觀。所謂「針對小孩」,其實是一種被先置了的錯覺,展覽無論從內容、裝置到設計,均未針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原則改進。

另一方面,我國成年人尚未廣泛的形成終身學習的概念,如果沒有他們的孩子陪伴,大部分成年人是學不下去什麼東西的。

大概在10年之前,和甄朔南先生有一次交流,當時甄先生闡述了恐龍對於孩子認知大自然的重要意義,但是我總覺得這些理由很難說服我,後來我覺得,其實這些題材的展覽,吸引的都是具備學習能力且對其好奇的人,無分成人兒童,只是兒童時常「被迫」來到博物館,而成人有免於這種「被迫」的能力罷了。換句話說,孩子是沒有自主行為能力的,而大人教育孩子往往是「病急亂投醫」式,這些展覽基本上不收費或者價格很低,機構的公共形象很好,參觀的時間成本不高(半天至一天),所以基本上有條件的家長都會帶孩子來參觀這類展覽,而少有家長能夠評估出孩子是在「玩耍」還是「學習」,更少有家長能做到和孩子共同學習,而我們看到這類展覽里較多的孩子數量,就會誤以為「是針對孩子」的。

假期去了一趟天津自然博物館,從入館到展覽之前,無論從文字描述、色彩設計還是活動,都做足了討好未成年人的姿態,然而一進入展覽:

之前再有興趣的孩子,看到這個前言,也都會懵了吧~


佔個坑,之後來填。

回來填坑,作為一個曾長期在某國內頂級博物館實習、如今在某頂級科技館最邊緣部門工作的人,簡單說一下個人的認識。

題主明確提出了展覽的類別,恐龍、天文、科技這些展覽在我國基本上是科技館或」科普場館「舉辦的,一般來說屬於科協和科委系統,當然現在也有很多地誌類博物館也開始做這部分內容。

而科委系統場館辦館辦展的核心理念是」科普教育「——在我國,說到」教育「,恐怕最後才會想到」成人教育「,」終身教育「更像是給退休老同志找事情做的……

再看看現實的情況:

最近是學校的寒假期間,來館的觀眾數量較多,主要構成為以學齡兒童或學齡前兒童為核心的家庭觀眾。

而之前的秋冬學期內,主要觀眾構成是中小學集體觀眾。

所以可以推而廣之,學齡兒童這一塊,是國內大部分科技館博物館的主要觀眾來源,所以理所當然地,博物館在展覽策劃和教育活動設計上,都是以這部分觀眾為中心進行的。

舉個例子,本館的自然分館近期舉辦的保護大象的展覽,教育活動項目是這樣的:

而參加活動的群體,想必各位很容易想到是怎樣一個構成。順便說下,很多項目是純粹面向學齡前兒童的,連小學生都超齡了。

然而我們的目標觀眾群,就是以兒童為中心的集體觀眾和家庭觀眾,這樣的項目才符合他們的需要。

至於成年人,如果不是陪著孩子來的,絕大多數是大學生——他們對於「主流觀眾」的評價是:「小孩太多實在是太吵鬧了真討厭……」

哦,忘了說,還有一個比較多的觀眾群體是退休老人。

我國的已就業成年人,大抵是很辛苦的,而「終身教育」的理念,至少在除部分城市白領階層外,是不怎麼深入人心的。

而博物館和科技館最重要的職能,就是「教育」或「科普教育」——說到教育,在我國基本就是針對未成年人了。其他多位答主已經充分地揭示了,我國的成年人大抵是不認為自己需要「教育」的,事實上絕大多數也確實是觀念定型之後再也學不進什麼東西了。

這樣的教育理念還會導致一個結果,就是場館在展示設計和活動開發方面,也是以兒童為中心的,這樣展覽和教育活動事實上對於成年觀眾來說也是「不親民」的——過於鮮艷的色彩,「活潑"易懂的說明文字和需要彎腰低頭才能閱讀的說明,還有猶如兒童遊樂場一般的互動體驗項目,很容易使得成年人認為」小兒科「從而失去興趣。

綜上,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因為絕大多數成年人的觀念里,只有小孩兒,學生才需要學知識。

小孩兒以後要考大學,要當科學家,所以要去博物館看恐龍。我一個當會計的,怎麼跑到博物館來了呢?


因為每個年齡段都有自己愛好的東西。不然雞湯、成功學、厚黑學、算命、八卦、星座、宗教、迷信、野史、陰謀論...往哪賣?對了,這些才是大多數成年人的興趣所在。

絕大多數成年人愚蠢且缺乏常識。沒有對知識的任何好奇心和敬畏心。他們唯一的智力活動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瑣見瑣聞和勾心鬥角。所以野史、八卦、成功學、厚黑學、陰謀論這些東西,在成年人當中是相當有銷路的。雞湯、迷信、算命、星座這些則主要由成年女人來消費。他們對於知識的看法,永遠是學校里學生才去看的東西。也是,他們的生活中用不到數學(加減乘除足夠),用不到物理,用不到化學,用不到外語,用不到文學,用不到藝術。。。天文?shit.恐龍?哦,這個我知道,小孩漫畫書里的東西。

所以,不單是恐龍和天文,任何純粹的知識,絕大多數的成年人都是沒有興趣的。所以經常可以在書店裡看到好像買菜一樣給孩子買書的家長。這種無知、愚蠢、缺乏常識、喪失好奇,無以名之,強名之曰:俗。


我試著從兩方面來回答答主的問題。

一方面是這種展覽所傳播的知識對於孩子往往有著特別的意義。記得在《中國國家地理》2010年(?)有一期恐龍專輯,其中有篇文章里提到國外很多生物學家回憶說自己對大自然的興趣就是來自於兒時看到的恐龍畫冊(原話記不清大概是這個意思)。好奇是孩子的天性,遠古的恐龍、浩淼的星空、神奇的科學現象很可能激發他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興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師,而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正是博物館要做的啊!

另一方面是這種展覽對成年人影響真的有限。像題主這樣,關注博物館展訊,自發前往參觀的成年人一般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熱愛科技文化的人。而博物館教育面向社會公眾自然要注重通識性——於是很可能導致博物館的展覽在這些積極參觀者眼中會顯得幼稚(基本上學過高中理化的人看到科技館裡的大部分展品都不會覺得有多新奇)。而那些對博物館不太感興趣的成年人想必是不會為了看展覽跑去博物館的吧?在當下「終身教育」理念還沒有深入人心的情況下,博物館能做的的工作也只能慢慢來。

所以,自然科學博物館以孩子為主要受眾,進而吸引他們的父母,促進博物館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是件好事。如我這樣,自認為傾向保守的博物館學的學生,漫步於天津自然博物館,看到有三口之家一同前來參觀時,心中也是充滿羨慕和欣喜的。


因為成年人的眼裡只剩錢了。


科技展覽也有很多成年人去的么!你應該要問天文、恐龍、科技等展館活動真的適合成年人看么?一般的要看也是看最新科技、最新發展、最新資訊,畢竟這不是看歷史文物要看古,這個要看「新」。總是弄一些陳腐不堪、沒新意的展覽哪能引得注意,不新鮮不刺激也不科學。更何況大家小時候看過的和現在看過的說不定除了人變了,其他都沒變,我又何必抽時間看呢!再一個工作之餘,這也不是好的休閑方式和學習手段,只能是陪著孩子全家歡了


不僅僅是博物館,長久以來社會上普遍認為:動漫是給小孩子看的,遊戲是誤人子弟的,埋頭苦幹是上進,快樂必然是不務正業,所以工作學習必然是幸苦折磨人的,有樂趣的東西必然是娛樂消費的

我國從保守落後走向開放文明的過程中整體文化環境上是幼稚的,這不僅僅是官方的態度,而更多的表現在社會輿論上重視教育孩子卻不重視教育自己,這就是失去好奇心的成年人的心理

好為人師,卻不好學

隨著社會形態越來越年輕化童心未泯化,以上三觀都會反轉

但是還要有個前提條件:足夠多的成人能有閑暇時間文化消費,都忙著賺錢肯定沒空,經濟發展減速自然而然能促進文化發展


因為讀了大學的人少有再願意學這些東西的


這個問題簡單啊,因為國家就是覺得像科幻啦,恐龍啦,科學向的東西都是幼兒向的東西啦,就像我國以前的科幻電影,科幻雜誌,基本上都有兒童向的標籤。就像在星球大戰之前,科幻在美國也要麼兒童向,要麼B級片,在日本,在有高達之前,科幻也是兒童向的東西。


讓對話無法繼續的辦法有兩種,一是凡事都問個為什麼,二是凡事都問有什麼用。


小孩子的人生還有很多變數,

或許某一天他們就會用到這些知識,

而我們,已經絕無可能了。


天朝文明歷來對科學不感興趣嘛。有多少人知道夢溪筆談,更別提看過。。。

再不給小孩子普及普及科學知識,真的光剩下掏糞了。。。


成年人會想:學那麼多有什麼用,能掙錢么。部分人還會說大學生怎麼樣不照樣給我打工。


見識了宏大,感嘆人類的渺小。


我覺得不是只針對小孩,應該是從娃娃抓起的意思吧


因為大人會問看這個有什麼用…買菜(xx)又用不到~~~


實話,大家覺得針對孩子是因為你們覺得太簡單了,一眼就看得懂,於是不屑於去學習。

如果成人認真去學習的話肯定是會有收穫的,而且比孩子更多。

但如果直接放進階版...咱們真不一定能看得懂-.-!


所以說我國民眾這科學素養。。


因為很多大人喜歡魔術揭秘,不喜歡享受神奇。


推薦閱讀:

你逛過的最棒的博物館是哪一家?
你在博物館買到過哪些令你心動且滿意而歸的物品?
如何看待古根海姆博物館新展《1989後的藝術與中國》中撤下《犬勿近》等一系列藝術作品?
英國博物館裡的中國瓷器,中國還能夠要回來嗎?
博物館的牌子不認識最後一個字【匜】?

TAG: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