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真人秀髮揚價值觀與情懷的現狀?


謝邀。

目前國內的許多真人秀都在或多或少的向觀眾傳遞著諸如團結、勇敢、信任等方面的價值觀念,這也是很多人說的「煽情」,這確實是我國真人秀節目存在的一種現狀。

但是不同的真人秀節目「煽情」的呈現方式有著很大的區別,同時也帶給了觀眾不同的觀感。

說到真人秀的價值觀傳遞,其實很多節目都嘗試過。為了更好的闡述這個問題,我選擇奔跑吧第五季黃河大合唱這一期和極限挑戰第三季第十期「長大成人」這一期來進行對比。希望能夠更好的說明這個問題。

很多人都在抨擊奔跑吧第五季,但是在價值觀傳遞這一方面,它的確進行了很多的嘗試,無論是第一期的義烏商品城鎮的展現,還是第五期的黃河大合唱都是這種嘗試的結果。但是從結果來看,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其實我覺得這跟節目MC 的表現有著很大的關係。

在節目演出完之後,大家下來只是說「感動,很感動」這種的。給人的感覺很敷衍。也就無法談及情緒的感染作用了。

然後上面是節目中導演說的。在我看來潛台詞就是「我們沒有排練好,不是因為我們不行,是因為時間不夠,我們只排練了半個月」。說實話,這真的給人觀感很差。

然後我們再來看一下演出的現狀。

全場九個嘉賓除了鄭愷,大家都在看著詞唱。(在這裡真的是對鄭愷有莫名的好感。)當然或許有人說,他們排練時間太短呀,背不下詞來呀,或者是詞不好背之類的。但是這真的讓人感覺像是在「表演」,而且還是沒有情緒的表演。嘉賓自己都不走心,怎麼能要求去感動觀眾呢?在價值觀傳遞這一層面,節目中在形式方面確實在很努力的做嘗試,但是節目的MC 太不給力了。他們無法承擔節目中賦予的傳遞價值觀這一責任,最後只好由節目組點出本期的主題「愛國」。但是這樣一來就陷入了許多人所說的「強行煽情」,節目組原定的價值觀傳遞的效果也就無法更好的展現了。

好了,接下來著重說一下極限挑戰「長大成人」這一期。

在時光長橋這一段,這麼傷感的主題都能被小豬搞得快要笑出來了。

真的是兩個活寶呀。還有迅哥和渤哥。

接下來就是很傷感的部分了。

無論是紅雷哥面對鏡頭時隱忍的傷痛。

還是渤哥要面臨的「失去」兄弟王迅時的不可置信。

亦或是渤哥對藝興與他們之間距離之遠的感嘆。都是那樣的真實。其實要想真正感動觀眾,並不是一味地在鏡頭前說「感動,好感動之類的」,這是所有情緒傳遞的方法中最拙劣的一種。真正的感動往往是通過最平淡的敘述使觀眾感同身受。在這一點上,極限男人幫就做的很好。舉個例子,紅雷哥在鏡頭前說的話很平凡了吧,但是鏡頭前的我卻感覺很心酸,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都知道紅雷哥的父母不在了呀。他是在緬懷,是在思念。但是要把這種表達方式換成「我的父母不在了,我真的很懷念他們」這種的,我想也不會感動如此多的觀眾吧。其實有的時候想一想,極限男人幫的閱歷、見識、專業方面的成就都要遠高於跑男兄弟團,這也導致了他們能夠站在更高的層面去思考問題,這是時光給予他們的饋贈,也是生活給予他們的智慧。我記得我的一位老師曾經說過,站在行業領域越高的人,他們就越純粹,因為拋卻了金錢、資本的束縛,他們的最大追求不過是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我就覺得這句話很適合極限男人幫。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其實最深刻的感情傳遞。不過是感同身受。


謝邀。

先寫結論。極限挑戰和明星大偵探代表了國內真人秀的最高水準和未來方向。

國內真人秀是從爸哪開始正式進入主流電視觀眾視野的,笨熊創造了一波高峰。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國內綜藝陷入了高價買版權、缺少原創、靠高出場費的流量吸引收視的怪圈,也出現了浙江衛視這種將一手手好牌打爛一副又一副的典型。

但好在還有雞條和明星大偵探。

先說雞條,畢竟是我初心。

雞條最初也是走買版權+大咖+流量的套路。這個沒啥問題,畢竟起步階段。先跟學再逐步轉型然後超越就是我華夏族近年崛起的套路。唯一的瑕疵就是版權被央視半路截胡,被迫成了妾身不明的狀態,還差點停播。

MC們拯救了這檔節目,迄今為止國內綜藝人設最成功的節目就是雞條。MC們也因此開闢了一片天。紅雷從黑道大哥變成好先生顏值王,黃渤國民度大增,黃磊從嘮叨的多爸變身神運算元,小豬由黑翻紅,王迅如果不是爆出拋棄髮妻醜聞,最受益應該是他,但也上了一個台階。藝興則成為國內靠綜藝圈粉最成功的小鮮肉沒有之一【多少小鮮肉眼紅的不要不要的,不時就來一波如果誰誰替代綿羊加入雞條大家怎麼看的碰瓷】。

然而節目做到現在,MC們太出彩了,節目過於依賴男人幫。雞條雖然已經全部原創,但也陷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困境。畢竟,六個哥哥,沒有一個是曾經或者願意只靠綜藝吃飯。

節目組顯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一直想突破。二三季出彩的集,基本都是劇情類,燒腦類,人文懷舊類,這是節目組的長項。但是搞笑環節,基本靠哥哥們自帶梗自找梗。六個哥哥的綜藝感整體來說在國內應該算獨一份。雷渤豬磊沒得挑,王迅和綿羊雖然略弱,但cue到他們的時候也是能很好的完成任務的【小羊在B站可是有我一般不搞笑特輯的人,國內偶像里也是沒誰了,哈哈哈】。第三季給我的感受是節目組有時候太想控場,不停切換場景反轉再反轉,反而沒給哥哥們足夠的發揮空間。比如香港那集就很典型,全體疲於奔命,完全連見面機會都沒有,不出彩簡直是一定的。反之,像第二季台灣偶像劇那集就是典型的哥哥們自由發揮的好例子,誕生了國民女神朱碧石。我自己的解讀是節目組希望脫離哥哥們的能量打造自己的品牌,畢竟這幾位幾乎註定都不會長期走綜藝路線,但是效果呢,就是第三季這樣的,講人文情懷燒腦劇情的,還不錯,但搞笑程度就大減了。收視率和口碑,都呈現第二季最高,第三季下滑的狀態。但總體而言,節目水平目前仍是國內真人秀最高水準沒有之一。

比較推薦的集數,第一季全部,第二季後半程的全部,第三季的佛山,成都,徽商【金條】,暗花和長大成人。【謝謝評論區提醒】

做到第四季,節目組已經進入瓶頸期,如果換男人幫MC,哪怕換一個,節目也將流失大批死忠觀眾,因為崩人設。不換,MC們自己時間不能保證,也太「貴」了。磊哥發表的長微博隱有暗示,極限挑戰四期招商沒有男人幫的祝福視頻,最近番茄衛視高層還大面積換血。極限挑戰未來將向何處去,老實說我也不知道。

這個時候明星大偵探很好的接檔了。雖然質量還沒有完全趕上,但看好未來走勢。

明偵其實也是引進的節目,但辦到第三季,卻很好的迴避了國內綜藝節目過於依賴MC,缺乏原創和搞笑黃污無下限的三大短板。

一是節目出彩主要靠導演組而避免了過度依賴MC。所謂鐵打的「雙北CP」,流水的嘉賓。節目的主MC兩位都是專職主持人,基本錄製時間都能保證,其他嘉賓白鬼歐雖然出彩,但不在的時候也基本不影響節目效果。其他嘉賓偶然有新鮮面孔加入,還會引發一波討論和收視熱潮,比如最新加入的王源。

二是劇本保持了很好的原創性,主題鮮明。不為單純破案或者搞笑,也很好地啟發了對社會問題的思考,比如校園霸凌,整容,家庭暴力等等。帶著腳鐐跳舞成這樣,非常難得,且口碑節節走高。唯一可惜就是只能作為網綜存在,受眾還是受影響。

三是很好把握了燒腦和搞笑的尺度。燒腦環節,一直強調的案件現實中不可複製,這是撒貝南作為法律從業者的堅持,必須點贊。二是開車或者搞笑有底線,偶爾污一下,但點到即止。比較推薦的集,有第一季天使美容院,第二季恐怖童謠,第三季的玫瑰酒店。

其實其他綜藝,比如奇葩說,也很精彩。但奇葩說做到現在,也從最初的探討人生話題,變成現在幾個奇葩炫耀辯論技巧或者是故意嘩眾取寵,對普通觀眾的啟發性已經不大了。見字如面走陽春白雪路線,註定成不了國民綜藝。至於火星情報局之類,在黃污的路上走得太遠,是GD最該整改下架的節目。浙江衛視的笨熊,高能少年團,演員的誕生,王牌對王牌之類,要麼節目組抄襲拷貝得毫無誠意,要麼就靠炒作博人眼球,都是作死無下限類型,不討論也罷。

補充關於爸哪的評論。爸哪是認真做的節目,孩子們很萌很可愛,但是我反對它繼續做下去。理由很簡單,觀眾的享樂只一時,但對於孩子們的傷害可能已在不知不覺中發生,這種傷害對他們而言是一輩子。

我個人是非常反對把小孩子過早曝光在屏幕上的。4-6歲的兒童,對於父母的依賴期尚未過去,對於環境變化有天然的恐懼。節目中設計的離開爸爸單獨行動的橋段我個人非常反感,這簡直拿折磨孩子當有趣。鏡頭和鎂光燈的聚焦更容易帶來兒童心理壓力和焦慮。看看以往的童星有多少心理出問題的。除非後期完全屏蔽不讓他們知道外界的評價,否則極容易影響他們正常的生長過程,比如早熟,裝大人,故意叛逆什麼的。而節目紅了之後爸爸帶著孩子不斷曝光讓自己翻紅顯然就是這個節目的慣常套路,不然爸爸們圖什麼。從節目表現來看,很多娛樂圈的父母簡直連及格分都拿不到,顯然平時在家並不帶孩子,比如胡軍之類,親子的問題就應該在家自己解決,人是很難改變的,節目上秀一時,小孩子當了真,回去故態復萌,會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從這一點來看,我覺得康康很可憐。我也特別反對小姑娘+實習爸爸的環節設計,這世間成人XQ蘿莉的還少么,非要給小女孩找個完全不熟的年輕男人當爸爸,還表現得那麼親近,這樣的心理暗示不曉得將來給小姑娘造成什麼樣的負面影響【我家娃和她的小夥伴們從小都表現出對陌生成年男性的天然排斥,我個人覺得這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但參加節目的女娃這種保護機制被人為打破了】。看客無所謂,作為母親,我非常噁心想錢想瘋了或是想紅想瘋了的父母【對,尤其是阿拉蕾和小山竹的父母】。所以,拜託以後不要再做類似節目了,拿孩子圈錢圈粉的娛樂圈家長們,請適可而止。

最後,真誠祝願雞條和明偵探越做越好,他們才是國民綜藝和真人秀的希望和未來。


謝邀…Emmmm…

首先聲明我是個雞條死忠。

其實 爸爸去哪兒 我看的不多,蠻喜歡爸爸回來了,可是它停播了,最近看了幾期小狗牽小手,喜歡裡面的小孩子,笨熊就偶爾根據嘉賓看幾期,中餐廳一半??

真人秀中的價值觀和情懷,既然題目都給的這麼大了,就隨意聊了。

先說笨熊和雞條吧,畢竟,目前最火的兩檔真人秀。

笨熊的話 我沒看過第一季,據說是最好的一季。在我看的幾期以來以及網上的一些視頻和評論來看,笨熊的受眾很廣,任何年齡段都可以看的懂,而且每期之間的聯繫並不大,單看哪一期都不會覺得一些梗很奇怪,梗都很好理解,並且每期都提,稍微了解就知道了。最重要的是它的遊戲設置主要靠體力完成,沒什麼很費智商的問題,就是簡單的玩遊戲而已,很下飯。

但是要說價值觀的話,雖說每一期都有主題,遊戲都跟主題貌似相關,但是之後的遊戲跟主題有一毛錢關係么,只是換個地方玩遊戲而已,去博物館的話,線索不應該和博物館的藏品有關么?學校的話,線索不應該和學生有關么?老師辦公室,學生教室是一個地方嗎?給的線索能一樣嗎?這都不考慮的嗎?我一直在想他為什麼不找個地方固定玩遊戲,反正也只是在一塊區域內找東西就好了,這邊沒有去那邊找就好了。最後每次的重點都是撕名牌,每期都玩,不嫌煩么?好吧,你樂意就好,畢竟它的招牌就是這個。

在撕名牌時候,顧及對方咖位大小,不敢撕,那英那期直接說,還想不想在音樂圈混了,呵呵。最後乖乖讓人給撕了。

我的天,這就社會應該體現的公平公正的價值觀??

你在逗我???他充分的告訴你,要及時向大佬低頭。

還有著名的林姐姐左手右手撕鹿晗,各位的表情真的很好,該有的反應一樣不差,這樣的演技我佩服,不知道為什麼演戲的時候就那麼差。

為了節目出效果,過程弄虛作假,你告訴我這是社會xx價值觀???

組cp的問題我就不提了,強行組cp賺人眼球,最後結果大家都明白。

情懷的話,我感覺它是有的,畢竟算是大火的綜藝了吧,也五季了,第一季口碑也確實不錯,然後慢慢成了一種習慣,但是,它遲早會消耗掉人們心中的情懷,人換了一個又一個,原來的東西一直在消失,變得越來越尬,為什麼還要一直看??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能不能別那麼幼稚。

情懷,就是玩遊戲而已,誰玩不是玩,反正結果又沒什麼差別。

離好遠,說我大雞條。

同樣先說受眾,雞條的受眾年齡偏大,他的邏輯性比較強,很多時候,幾分鐘沒看就看不懂他的發展方向了,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看的懂他為什麼這麼玩。所以口碑容易兩極分化,你懂的。

所以他註定不會像上面一樣,受眾廣。

價值觀方面,他的主題每期都不一樣,遊戲設置也不一樣。就拿封神的第三季第十期來看,他的主題是九十年代父輩的生活,所以每個遊戲的設置都是和那個年代相關,與其說是在玩遊戲,不如說是在聽故事,在感受父輩生活的狀態,糧票,幾十塊錢的重要性都不是我們這個年齡段所理解的,他不是在遊戲,而是在體驗。

困了,簡單結個尾,改天再來答。

價值觀,人生總有背叛,也有兄弟,人生起起落落,陪你走過一路的兄弟,要好好珍惜。

情懷,雞條最不缺的就是就是情懷。有多少梗是雞條老粉才懂得,幾位之間的關係,大家看著眼裡,還有嚴導,心疼我導的頭髮。

說什麼雞條第三季不如以前的話,真是把你給養刁了,每一期比其他期可能比不過,放外面哪一期不是吊打。

還有要不是gd的限制,真想看看他們原版是如何的,很多花絮比正戲好看,剪都剪了,為什麼不放進去心裡沒點數么???

還有各種最近知乎上越來越多的幺蛾子,真心煩,喪什麼喪,就那麼不信自己掛在心上三年的幾個人嗎?

停播的事,心中一萬句mmp。

睡了,改天在繼續答。

為什麼匿,我也不知道,防幺蛾子吧。

謝謝評論區提醒,它並不是國內第一檔綜藝,抱歉,我其實是在大批真人秀出現後才慢慢接觸各種節目的,有任何問題歡迎來提,慢慢學習。


涉及到一些家裡情況,匿個名吧

價值觀和情懷? 直接看成從真人秀得到什麼可以吧(????ω????)

我自己理解說下

按著那4個標籤來的話,只看過雞條和爸爸去哪了,還有一個是中餐廳(這個是為了張亮的菜去看的(?????)っ)

先說爸爸去哪了,畢竟算是我接觸的第一個真人秀吧,對我來說,我從中看到的是孩子和父親的一些互動,很多種父親和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嚴父啊,慈父啊,朋友似的啊等等等等

聯想到就是如果我有了一個孩子,該怎麼去教他成長;以及什麼才是一個好老公和好的父親(????ω????)

其實張亮父子之間的關係讓我感觸挺大的,我有一個小十歲的弟弟,我們之間可以說是有時候像那種長姐如母(畢竟檢查作業 接送 陪他上補習班 這種家長做的我有時候也要去做),有時候是什麼都可以說的朋友(因為我們倆有共同的上一級(?????)っ)

就一句話的話,對我而言,孩子的成長

真的只是一張白紙,你就是那個作畫的人

不過我認認真真每集都追的話只到了第三季,第四季的那個父女cp看的心裡不舒服而且過度營銷就棄了

(看到有一個採訪是對那兩個人 父親的角色說以後找女朋友就像那個孩子一樣,而那個孩子說以後我當你女朋友,這些話聽聽就好,不必要過度宣傳)

第五季的話試著看了幾集發現吸引不了我不知道為什麼╭(°A°`)╮

來來來 雞條來了

我得感謝停播,不然意識不到這個節目對我的重要性;還有第三季第十期,改變了我的以後的一些想法

我很驚訝於在娛樂圈這種環境下 這六位可以結下如此深厚的情義,類似於那種"我又相信愛情了"的感覺 而導演嚴敏在每一季每一集中,所要表達的讓我嘆服,(做個綜藝節目也不只是玩玩而已),他是真的想要告訴我們些什麼,至於究竟是什麼,自己去想嘍

https://m.weibo.cn/1831216671/4175430968323113

(關於男人幫的一個採訪,挺好的)

一個點觸及到我的是孫紅雷大哥把自己對外的牆弄破了,展示了一個會搶東西,會後悔,會道歉的一個存在

你的牆破了,我的牆也破了

https://m.v.qq.com/play.html?vid=d0539r05ue0ptag=v_qq_com%23v.play.adaptor%233

(關於導演嚴敏的)

還有優酷視頻的一個導演揭秘版

向死而生啊

第十期真的是戳我淚點,以前我是不想要孩子的,家庭影響(身邊親戚因為要孩子,主要是要不止一個孩子的那種行為很不理解)

因為我一直很不理解 即使成年了也不理解

還有要孩子幹嘛啊,多煩,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可愛,要個孩子自己痛的要死⊙﹏⊙

和舍友一起討論過她以"女人到一定年齡段會母性光輝一定會想要一個孩子"的想法和我一起談吧(有點像辯論) 我當時是很不屑 還不如養只小貓小狗。。。

和舍友看過之後 我就對她說我以後不要孩子這種話請忘掉 我改主意了

我突然明白自己父母要另一個孩子也不是為了他們自己,為了我想像中的一定要有一個男孩子什麼的

還有我

他們會不會在某個深夜我熟睡的時候想著自己走了之後的情況 那時候我可能結婚,可能沒結婚,可能有了孩子,可能沒有 如果他們走了,血親的話,就沒有了

看過那座橋之後,我想到自己父母走了,我會很崩潰的,我拒絕去感悟的,但是如果我有一個弟弟,他在前面看著我,這是一種在黑暗裡看到光的感覺(有種海賊王動漫主角得知自己哥哥死後但是又想到自己還有幾個好朋友的感覺差不多)

看完之後有點希望自己可以有幾個可以喊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這種可愛的存在

11月20號

? ? ? ? ? ? ?11月21號? ? ? ? ? ? ? ?

剛剛在網上看到雞條的一篇文章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NzQzMzUxMw==mid=2247496044idx=1sn=46da939a6a2fd30b19f4f90169ae2a08

最有共鳴的:

以及恭喜嚴導和他的團隊 (?????)

發現寫著寫著腦子裡只有雞條了,emmmmmmm

╭(╯^╰)╮誰讓人家做的那麼好

天籟之戰想去看一看,好像是改編曲子的,有意思

不想學習了繼續寫寫 (21:27)

(我的底圖應該可以看得出我的屬性吧 十月事業版圖發布會入坑 有點偏題(?????)っ)

在外面沒那麼多流量,不能看視頻,只能根據微博看看天籟的消息,感覺很好的樣子,多謝評論的指點 晚上回宿舍看

(以及再偏題一下,為什麼!這兩天只能在李勇大大微博下看到老張的信息 很深很深的怨念)

(我很喜歡這張圖,以後都想以他來個底子)


這世界難,我卻並不孤單


你還記得那些被禁播的動畫片嗎?

大明湖畔的虹貓藍兔七俠傳?

對於真人秀的價值觀和情懷通過一言不合就禁播來實現?

這盛世如你所願?

天鵝絨監獄?

算了算了,我還是吹一波極挑吧。情懷就是帶你領略父輩的生活,不是吹噓我們這綜藝堅持了三年不換人有多麼的不易;正能量就是關心並照顧素人,不是讓工作人員在水裡泡很長時間;感情好是陪你去荒島覺得倒霉,不是大喊we are伐木累。

前幾天看到一個問題問,「6位互動不頻繁是不是代表感情沒那麼好了」我只能說對於不同事物的了解,見仁見智吧……


謝邀。

當年郭德綱還沒大火的時候,說相聲五十年之現狀,有這麼一句(大意,原話不記得了):你電視里演打個人你知道是假的,怎麼到我這兒成真的了?教育人的東西多了去了,放過相聲吧。

我想對廣電說,放過真人秀吧。相聲還有劇場可退,電視真人秀往哪裡退?

我不反對電視節目輸出價值觀,我只反對強加給你的價值觀。

當年看無挑,前一集還在追擊戰,被真警察追捕的逃犯,下一集就滿世界跑去送快遞,把觀眾感動得一塌糊塗。

拜託,觀眾老爺們有腦子的,知道逃犯是假的,快遞里的感情是真的。

怎麼到了你國,就只能演好人的人贏了呢?就必須每一集都帶上宣傳屬性了呢?就不得不在一個明星戀愛節目里加上素人了呢?去海外拍個秀就非得跟一帶一路掛鉤了呢?州官們開個會就不讓百姓看明星偵探破案了呢?

一個牛逼的節目不需要你強加也能在娛樂之餘輸出正面的積極的價值觀。

一個無能的職能部門才喜歡用條條框框約束創作,表面上出台很多規定,其實只是為了方便監管,是嚴重的懶政不作為。

而一個強大的國家應該有足夠的自信,對自己政府有自信,對製作單位有自信,也應該對她的人民有自信。


瀉藥。首先必須要明確的是,喜劇的優劣與情懷無關。卓別林的電影處處充滿人文關懷,憨豆的短劇則單純的為了搞笑而搞笑,他們都是喜劇大師,分不出孰高孰低。

在喜劇/綜藝中加點兒情懷也不是不可以,誰能說極挑中情懷滿滿的《漫步人生路》和《長大成人》不好看呢?《明星大偵探》第三季,之前玩家認真破案,之後總會有個後訪,感覺一下主題就升華了。

但為什麼近期的綜藝加點情懷/價值觀就讓人覺得彆扭呢?

首先,過於生硬,《中餐廳》一部本來讓明星體驗另一種生活的慢綜藝,非要強行「弘揚中國美食」(這本身就與他們的另一個目標「賺錢」有些矛盾),搞到他們天天開會,也沒有拿出一套系統方案。

其次,主次不分。我們看綜藝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看什麼正能量,而是消遣娛樂。但如果一檔綜藝把弘揚正能量放在首位而摒棄了自己原因的綜藝風格,那就變味了。《極限挑戰》第三季第一期「喚醒城市的人」就是這樣,為了正能量,少了很多哥哥們之間的互動。最終,這期成了幾乎沒有記憶點的一期。對比第二季第一期,有關於過往極挑的回憶,有兄弟間的有趣互動,有中二的情節設定,有經典的笑點,當然,也不乏一些人文的關懷。

再次,過於虛假。為什麼極挑比跑男的口碑好,最重要的,真實!自然!觀眾不是傻子,我們的人生也不是一直「五講四美三熱愛」著,如果一檔節目嘉賓從頭到尾和諧共處,互相讚美。觀眾看到的不是什麼情懷、正能量,而是虛假!極挑第三季最後一期創業,最後堅持看劇本的和堅持不看劇本的都沒贏,反而是黃渤一路看著風景拍著照的贏了。我們能從他的贏中總結出任何成功的經驗嗎?並不能,這才是真正的人生。

最後,表演藝術家趙丹說過,藝術這東西政府是不應該過多干預的(大概)。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看開點,這樣中國的綜藝才能蓬勃發展。


對於這個話題,我想說的太多了,先佔個坑,一點點更新!

真人秀綜藝節目,第一個火爆的就是《爸爸去哪兒》,那會兒我還在上大學,那會兒還很喜歡林志穎,當時節目的宣傳也主要打著他的旗號,作為一枚林志穎的顏值狗,當然迫不及待的去舔屏,主要是男神要帶著自己的兒子啊。

於是就這麼眼巴巴的等到每周五播出後,周六一大早在網路上看更新(周五晚上十點以後學校就斷電斷網了,所以只能周六看)。

然而,對於這檔節目的熱衷,也就持續了這麼一季,後面幾季因為有了這樣的想法:「沒有自己喜歡的明星,沒有亮點,有點無聊,一幫大人圍著幾個熊孩子自嗨的過程, 沒勁!」就沒看過了。

直到今年第五季,陳小春帶著自己的兒子上節目了,好奇心趨勢著我打開了視頻。

陳小春是什麼人?我想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樣的心情吧?就覺得他是那種人間少有,活在熒幕上的霸氣測漏的古惑仔,沒想過這麼親民接地氣,也是沖著喜歡應采兒去看了今年這季的《爸爸去哪兒》。

節目中採訪陳小春為什麼會參加,他坦言說是因為吳鎮宇,因為黃磊,前者和他類似,父子關係並不親密,但通過節目,他看到了變化。後者對孩子的教育簡直教科書般的存在。

節目組給這些參加的明星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和影響,只有他們自己心裡最清楚。作為一個普通的吃瓜群眾,我們只需要關心,節目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說個自己的例子:

幾個月前,男朋友興沖沖的跟我聊《爸爸去哪兒》,從大讚裡面的小泡芙有多乖,嗯哼有多活潑,jasper有多可愛,小山竹有多懂事,neinei和max多麼有教養,再談到幾個爸爸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有多值得我們這些未來的父母學習。這是他第一次,在我的強烈推薦下去看的。

那段時間我們因為異地,很多問題得不到及時的溝通而鬧矛盾,關係很僵,甚至我都覺得著戀情要走到頭了,一聊到結婚生子教育子女的話題,總是怏怏的以「以後再說吧」結束。

因此對於他這樣積極的反應,我表示非常的詫異。

他說,之前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沒有感受過家庭溫暖的人(男票是個有故事的人),對於將來結婚生子有著一種天然的不自信,能和我在一起,是因為我是個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主義者,讓他覺得比較輕鬆。但是看了《爸爸去哪兒》,卻治癒了他的一些內傷,他也是個有愛並且可以給到子女愛的人,他沒有從原生家庭中獲得的東西,可以在新生家庭中得到。原生家庭他沒辦法選擇和做主,但是自己的新生家庭完全可以自己去主導活成什麼樣子。

這段話說的我熱淚盈眶,也很感動他能漸漸放開自己。

自那以後,這傢伙經常的無事獻殷勤,對我好的讓我一度懷疑他是不是吃錯藥了,還是不是他本人,還經常給我洗腦,每天一個電話不夠,還要視頻,還要是不是的發微信騷擾一下,聊天的話題也變成了「結婚其實也挺好的,生孩子也挺好玩的,以後生個女兒吧,嗯,你要是喜歡,就再生個兒子吧。。。」之類的,甚至揚言,過年帶回去見家長,他大爺的。(老娘我還沒做好準備呢)

我怕他也就這一時的激情,時至今日,倒還沒出現反彈的癥狀,我心甚慰。嗯,繼續觀察,如有異常,再想辦法。

經過這事,我重新審視了我對真人秀節目的偏見後,我想,節目能讓我們產生這樣的效應,也是節目發揚的價值觀和情懷所在吧。

自《爸爸去哪兒》火了之後,也便帶動了真人秀節目的市場,也便有了綜藝節目的大換血和重洗牌。時代在變,綜藝節目要想生存,在創新,製作,策劃等等方面也要變。於是各大衛視紛紛推出了真人秀綜藝節目。

比較火的(我看過的認為不錯的)有《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花兒與少年》、《嚮往的生活》、《真正男子漢》、《中餐廳》、《親愛的客棧》。。。

很多人說真人秀節目太假了,現實中哪有表現的那麼好的,這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什麼什麼的。

其實,我想說,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真人秀。換做一個普通人,在那麼多的攝像機拍著的情況下,誰都會情不自禁的下意識去維持自己的形象吧,要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要給大眾輸出正確的三觀。就算是這樣,在節目組出其不意的套路下,這些參加節目的明星們的反應倒也沒讓觀眾失望不是,表現出來的也都是人之正常形態。

做節目就像是玩遊戲,規則肯定是要有的,然而卻在一部分人眼裡變成了「太假,照劇本演戲」。

·······························································這是下次更新的分割線····························································

下次更新分析其他節目。


需要的是真實感。樸實感。演技如果能騙到我也算佳作。別把我當傻子處理就好。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其實對於價值觀的宣揚做的最好的應該是央視爸爸的了不起的挑戰

其次才是極限挑戰

再其次是明星大偵探

再再次是奔跑吧兄弟

為啥雞條不是第一,因為看雞條需要動腦,而無法否認的是,現在絕大多數觀眾看綜藝只是圖一個樂,而不會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比如暗花這集,但凡你有點腦子,你也不會覺得三觀不正吧。

其次是定位問題,雞條是對各個年齡男人的的社會實踐,受眾年齡差不多限制在青年人到中年人,而對於樹立價值觀至關重要的青少年,跑男可能更適合。

再回頭說說了不起的挑戰,不知道多少人看過,三觀非常的正,沒有爾虞我詐,只有互幫互助和平凡人的生活,在這一點,國內綜藝還沒發現能比過他的。可惜只有一季,可能因為確實不好做,如此正的三觀去融入娛樂化的劇情,著實不容易。

明星大偵探是我現在除了雞條以外唯一追的綜藝,他和雞條一樣可以引發很多思考,不同的是每期的結尾都會有一些升華,和呼籲。比如最近的校園暴力。

最次的 其實是喜劇總動員這類,為了深化主題,忽略了你本身的定位,硬告訴你的價值觀,很難接受。


只看過極限挑戰,就只根據極限挑戰來回答一下吧!

1. 極限挑戰的價值觀非常正,我覺得一個節目像大眾傳播的價值觀決定了這個節目的高度。基於這個基礎,第三季添了非常多的中國價值觀,我看的時候覺得非常明顯,幾乎每集都添加了或多或少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吧,可能和廣電有關。(這一季廣電審核特別嚴)。真人秀節目市場越來越大,觀眾也越來越多,我覺得真人秀節目的價值觀會越來越向中國社會主義價值觀靠攏。

2. 情懷的話,極限挑戰本來就有,而且雞條情懷現在已經深深存在於人心裡了。我覺得很多真人秀節目現在不斷強調情懷,莫非是拉攏人心,培養大家成為忠實觀眾??


其實我更願意將這種行為稱之為,一場向廣電,向領導,向祖國獻媚的鬧劇。那有沒有導演是不願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呢?毫無疑問,肯定是有的。那我們為什麼沒有見過?因為我們的黨,我們的祖國,我們的信仰是不容許出現逆反的內容,所以必須要從根本上將它們扼殺在搖籃里。

所以當下的導演、製片人都懂得順勢而為,因為他們都清楚,只有這樣才能走得穩,流得遠。


謝謝邀請

真人秀,讓我看到了我希望看到的友情,親情,不管真假,但是可以填補我的內心,重新相信這個世界是有愛的。

有時候也會想,想看的東西是什麼呢 ,比起劇情搞笑 ,言語間的幽默更吸引人!例如雞條,好多人說他們6個 mc聊天 ,都喜歡看,所以比起極限挑戰的劇情來說,更多的是喜歡他們的相處模式吧,相處的小細節,打動著我們內心。

還有爸爸去哪兒,一檔親子類節目,在裡面我們可以回憶起我們的童年,和父母之間的相處,比較戳中內心,變得柔軟吧。

還有 ,最近火起來的田園式的相處模式,嚮往的生活起了一個好的兆頭,中餐廳,親愛的客棧,青春旅社,緊隨其後,其實這幾檔節目,更多的是看他們的相處模式,比起有劇情的來說,這些更容易看,可以當做收音機一樣,聽一聽,主要是輕鬆的感覺吧。

我也不知道跑沒跑題,哈哈哈哈

主要說的是情懷吧

還有暑假的明日之子和中國有嘻哈,快樂男生和中國好聲音,

音樂類的很多的是給音樂上有天賦的人一個機會吧,也沒什麼好說的,可能也弘揚了中國的嘻哈文化,但是再怎麼說,也是一個綜藝節目,總要有流量和熱點。

因為自己不專業 但是看到了邀請,就隨便說了說自己的看法。


謝邀。

就像現在總覺得自己不如小時候過的開心,所以只能用情懷讓你自己來告訴自己:哇,原來我還活著呀。

但是,你就是死在了你懷念的小時候的呀。只是因為現實讓你太難受了太無法接受了所以才會懷念。

以上,因為現實刺傷了現狀,需要節目麻痹傷口。


圖鎮樓


看過的綜藝很少,雞條入坑也是這個暑假,但只有雞條讓我念念不忘,好多期看過兩三遍。

能讓你哭讓你笑讓你思考 一一 個人評價影視作品的標準。最好的三條都占,最差的讓你笑。


拉斯韋爾與賴特的媒介功能觀指出媒介具有四大功能:監督,聯繫,傳承社會文化和娛樂。而今媒介功能把娛樂這個功能體現得相當的明顯,甚至形成迎合受眾的高度娛樂化。

《爸爸去哪兒》的收視率居高不下,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受眾對於生活娛樂的需要,另一部分原因恰好應和現今社會的價值觀和情懷。

就在今年8月30日,陝西榆林一位孕婦從醫院墜落,引發社會大眾開始去關注,一位母親從待產到培養孩子的不容易,再到後來某地以為母親在孩子身邊離世三天,孩子不知,無人問津。

在中國多年來的這麼一個喪父式的家庭環境,開始讓群眾們反思,嚴父的弊端,是不是父親只要去掙錢就可以了,父親是山,坐在家裡一動不動威嚴存在。

《爸爸去哪兒》這一節目讓五隊爸爸,帶領自己的小孩去不同的地方去冒險,而冒險的地方剛剛展示中國的一些地方文化,以及風俗習慣,展現祖國的大好風光,培養孩子的愛國情懷,話說愛國要從娃娃抓起,雖然老套但是道理是一直值得被沿用的。

同時,也滿足受眾心理需求,讓大部分的媽媽爸爸看到原來在爸爸陪伴下長大的孩子,更加具有勇氣,具有智慧,同時也引導大眾遠離喪父式教育,給孩子一個父母同在的家庭。

可謂是把一個慢慢正能量的價值觀與情懷傳遞給了受眾。


謝邀。

價值觀是一種基於判定和選擇的理解方式。

情懷是一種情感上的共鳴。

任何人與人打交道的事情都離不開價值觀和情懷。

真人秀節目,最基本的是通過電視,網路等平台播放,需要觀眾收看的節目,本身也是欄目組,播出平台和觀眾之間打交道的東西,節目所展示出的內容,也是與價值觀和情懷離不開的,區別只是做的好不好而已。

情懷是真人秀節目好不好的關鍵,這個考驗的是節目組的功力。

極限挑戰是側重男性生活的勵志體驗真人秀。

爸爸去哪是親子類的戶外體驗真人秀。

真正男子漢是側重國防教育的勵志體驗真人秀。

親愛的客棧沒看過,不提。

男性生活,親子,國防教育就是這幾類節目針對觀眾群體的情感共鳴切入點。

把這個切入點做真,做出衝突,這就是好的真人秀。

如果沒做真,做假了,這個真人秀就是不合格的,基本要撲街。

舉例子:真男第二季,沈夢辰的行為相對於軍營這個環境來說,是作假,整季的節目觀賞性就掉了第一季一個層次。

價值觀,是真人秀節目活不活的關鍵,這個是要面對觀眾群體的檢驗了。

真人秀節目很少會蠢到直接去給觀眾講大道理。

價值觀的輸出,都是在節目的衝突中,通過嘉賓的選擇和結果的展示,去引導觀眾思考的。

也就是說,觀眾看過節目,產生了什麼樣的價值觀思考,幾乎是不可控的。

節目組能做的只是儘可能的通過環節的設定和結果的把控儘可能的去避免不好的傾向。

上面說完了,價值觀和情懷在真人秀里都存在,並且很重要。

然後在說現狀:

現在的現狀就是,國內真人秀節目,情懷的東西剛剛起步,做的還不夠自然。

中國真人秀節目剛剛脫離「換了形式的讓人發笑的娛樂節目」的水平,未來的路還遠。

價值觀的東西,節目組一直不敢碰,偶爾碰幾下,水平也不高,不是為了炒作就是自說自話。

總之,及格線上下徘徊。


說白了就是

刺激當代觀眾消費

自己領悟吧

各個方面的消費

以促進國家發展

所以國家鼓勵


推薦閱讀:

明星真人秀和素人真人秀,哪個更好?
如何評價老大哥美版17季及冠軍?

TAG:真人秀 | 極限挑戰綜藝節目 | 爸爸去哪兒湖南衛視 | 奔跑吧兄弟綜藝 | 真正男子漢真人秀 |